登陆注册
3062200000007

第7章 名物常识篇(1)

【原文】

3.1知某数①,识某文②。一而十,十而③百。百而千,千而万。

【译文】

一个人要知道基本的算术和数学,以及认识文字,阅读文学。万物之数从一开始,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然后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一直变化下去。

【注释】

①数:数学。

②文:文字,文学。

③而:连词,表示是的意思。

【评解】

中国的计数方式采用十进制,一到十看起来很简单,但变化起来却无穷尽,一是数字的开始,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如此累积下去,便可以无穷无尽。

数学看似简单,实则深奥,它用最简单的数字符号系统,概括了宇宙的复杂性,使人类彻底更新了自己的生存手段和生存能力。因此,无论学生还是其他社会工作者,都应重视数学这门科学,培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国学小百科】

古人的计数方法

在没有文字的我国古代,人们用在绳子上打结的方法来计数和记事。一件事打一个结,大事打个大结,小事打个小结,办完了一件事就解掉一个结。

古人不仅用绳结记数,而且还使用小石子等其他工具来计数。例如,他们饲养的羊,早晨放牧到草地里,晚上必须圈到栅栏里。这样,早晨从栅栏里放出来的时候,出来一头就往罐子里扔一块小石子,傍晚羊进栅栏时,进去一头就从罐子里拿出一块小石子。如果石子全部拿光了,就说明羊全部进圈子;如果罐子里还剩下石子,说明有羊丢失了,必须立刻去寻找。

【相关链接】

仓颉造字

相传仓颉在黄帝手下当官。那时,当官的可并不显威风,和平常人一样,只是分工不同。黄帝分派他专门管理圈里牲口的数目、屯里食物的多少。仓颉这人挺聪明,做事又尽力尽心,很快熟悉了所管的牲口和食物,心里都有了谱,难得出差错。可慢慢的,牲口、食物的储藏在逐渐增加、变化,光凭脑袋记不住了。当时又没有文字,更没有纸和笔。怎么办呢?仓颉犯难了。

仓颉整日整夜地想办法,先是在绳子上打结,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绳子,表示各种不同的牲口、食物,用绳子打的结代表每个数目。但时间一长久,就不奏效了。这增加的数目在绳子上打个结很便当,而减少数目时,在绳子上解个结就麻烦了。仓颉又想到了在绳子上打圈圈,在圈子里挂上各式各样的贝壳,来代替他所管的东西。增加了就添一个贝壳,减少了就去掉一个贝壳。这法子顶管用,一连用了好几年。

黄帝见仓颉这样能干,叫他管的事情愈来愈多,年年祭祀的次数,回回狩猎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减,也统统叫仓颉管。仓颉又犯悉了,凭着添绳子、挂贝壳已不抵事了。怎么才能不出差错呢?

这天,他参加集体狩猎,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几个老人为往哪条路走争辩起来。一个老人坚持要往东,说有羚羊;一个老人要往北,说前面不远可以追到鹿群;一个老人偏要往西,说有两只老虎,不及时打死,就会错过了机会。仓颉一问,原来他们都是看着地下野兽的脚印才认定的。仓颉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个脚印代表一种野兽,我为什么不能用一种符号来表示我所管的东西呢?他高兴地拔腿奔回家,开始创造各种符号来表示事物。果然,把事情管理得头头是道。

黄帝知道后,大加赞赏,命令仓颉到各个部落去传授这种方法。渐渐地,这些符号的用法,全推广开了。就这么,形成了文字。

仓颉造了字,黄帝十分器重他,人人都称赞他,他的名声越来越大。仓颉头脑就有点发热了,眼睛慢慢向上移,移到头顶心里去了,什么人也看不起,造的字也马虎起来。

这话传到黄帝耳朵里,黄帝很恼火。他眼里容不得一个臣子变坏。怎么叫仓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呢?黄帝召来了身边最年长的老人商量。这老人长长的胡子上打了一百二十多个结,表示他已是一百二十多岁的人了。老人沉吟了一会,独自去找仓颉了。

仓颉正在教各个部落的人识字,老人默默地坐在最后,和别人一样认真地听着。仓颉讲完,别人都散去了,唯独这老人不走,还坐在老地方。仓颉有点好奇,上前问他为什么不走。

老人说:“仓颉啊,你造的字已经家喻户晓,可我人老眼花,有几个字至今还糊涂着呢,你肯不肯再教教我?”

仓颉看这么大年纪的老人,都这样尊重他,很高兴,催他快说。

老人说:“你造的‘马’字,‘驴’字,‘骡’字,都有四条腿吧?而牛也有四条腿,你造出来的‘牛’字怎么没有四条腿,只剩下一条尾巴呢?”

仓颉一听,心里有点慌了:自己原先造“鱼”字时,是写成“牛”样的,造“牛”字时,是写成“鱼”样的。都怪自己粗心大意,竟然教颠倒了。

老人接着又说:“你造的‘重’字,是说有千里之远,应该念出远门的‘出’字,而你却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字。反过来,两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本该为重量的‘重’字,你倒教成了出远门的‘出’字。这几个字真叫我难以琢磨,只好来请教你了。”

这时仓颉羞得无地自容,深知自己因为骄傲铸成了大错。这些字已经教给各个部落,传遍了天下,改都改不了。他连忙跪下,痛哭流涕地表示忏悔。

老人拉着仓颉的手,诚挚地说:“仓颉啊,你创造了字,使我们老一代的经验能记录下来,传下去,你做了件大好事,世世代代的人都会记住你的。你可不能骄傲自大啊!”

从此以后,仓颉每造一个字,总要将字义反复推敲,还行拿去征求人们的意见,一点也不敢粗心。大家都说好,才定下来,然后逐渐传到每个部落去。传说从这时起,我们中华民族就有了最早的象形文字和甲骨文。

【延伸阅读】

从小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早期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认识大群体与小群体。首先应教给孩子一些有关群体的名称,如家具、运动、食品等,使孩子明白,每一个群体都有一定的组成部分。同时,还应让孩子了解,大群体包含了许多小群体,小群体组合成了大群体。如动物——鸟——麻雀。

2.了解顺序的概念。这种学习有助于孩子今后的阅读,这是训练孩子逻辑思维的重要途径。这些顺序可以是从最大到最小、从最硬到最软、从甜到淡等,也可以反过来排列。

3.建立时间概念。幼儿的时间观念很模糊,掌握一些表示时间的词语,理解其含义,对孩子来说,无疑是必要的。当孩子真正清楚了“在……之前”、“立即”或“马上”等词语的含义后,孩子也许会更规矩些。

4.理解基本的数字概念。有些两三岁的孩子就能从1数到10,甚至更多。但与其说是在数数,不如说在背数。应该把数字具体化,如“1个苹果”、“3个人”等。父母在孩子数数时,应多点儿耐心。让孩子一边口里有声,一边用手摸摸物品,逐渐过渡到眼睛“默数”。日常生活中,能够用数字准确表达的概念,父母们尽量讲得准确。同时,还应注意使用“首先”、“其次”、“第三”等序数词。

【原文】

3.2三才者①,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译文】

什么叫“三才”?“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什么叫“三光”呢?“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

【注释】

①者:虚词,没有实际意思。

【评解】

大千世界纷繁芜杂,人类要怎样才能更好地认识和看清它的本来面目呢?那就要从最基本的开始学起,只要抓住了事物的总纲就不难理清它的头绪了。

“天”、“地”、“人”,此三才者囊括了宇宙万物、芸芸众生。

“天”指的是万物赖以生存的空间,包括日月星辰运转不息,四季昼夜更替不乱,风霜雨雪应时而生,这些都是宇宙万物变化的自然规律;“地”是指万物借以生长的地理条件和各种物产,是自然规律作用的物质对象;“人”是万物之灵,是自然规律和物质对象的掌握者,人也只有顺天地化育万物,才能使天地万物生生不息。

人类作为宇宙的灵长、万物的主宰,更应发挥自己的才智,在广阔的星河下有所作为。

【国学小百科】

古典诗词中的月亮别称

1.来源于月亮本身特征的别称

(1)直称

月亮夜行于天,明而有光,普照大地,时圆时缺,缺而复圆,盈亏更替,周而复始,于是有了以下一些别称:夜光、孤光、夜明、玄度、玄晖、玄烛、素晖、晖素、素影、霄晖、皓彩、圆光、圆景、圆影、圆缺、清晖等等。

(2)喻称

圆月如镜(鉴)如轮、如规、如环、如丸、弯月如钩、如弦、如弓,于是产生了一系列比喻性的别称--飞镜、天镜、金镜、金鉴、玉镜、玉鉴、冰镜、水镜、圆镜、圆镜、宝鉴,月轮、玉轮、琼轮、白轮、银轮、冰轮、孤轮、圆轮、轮辉,玉盘、银盘、晶盘,清规,金丸、素丸,玉环,玉弓、明弓,玉钩、琼钩、银钩、玉帘钩等等。此外还有玉羊、玉壶、玉碗、碧华、银苑、金饼等喻称。

将上述别称相互交错,两两组合,又派生出许多生词--兔轮、兔魄、桂轮、桂魄、圆舒、圆蟾、娥轮、镜轮、蟾轮、蟾盘、蟾魄、蟾钩等等。

2.来源于神话传说的别称

(1)玉兔捣药——“兔”字系列别称

传说月亮上有玉兔在长年累月的捣药,由此产生了月亮的“兔”字系列别称--玉兔、白兔、银兔、冰兔、金兔、玄兔、卧兔、兔影、兔辉、兔月、月兔……玉兔捣药用的“玉杵”也成了月亮的别称。

(2)吴刚伐桂——“桂”字系列别称

传说月中有桂花树,任凭吴刚砍伐却永远不倒。由此,又产生了月亮的“桂”字系列别称--桂、丹桂、月桂、桂月、桂宫、桂窟、桂丛、桂影、桂晖、桂魄……等等。

(3)嫦娥奔月——“娥”字系列别称

传说后羿之妻嫦娥偷吃不死之药升月成仙,由此便产生了月亮的“娥”字系列别称--嫦娥、姮娥、月峨、金娥、素娥、残娥、姱娥、娥月、娥影、娥灵……“婵娟”本指美女,借指嫦娥仙子,故“婵娟”也成了月亮的别称。

(4)蟾蜍成精——“蟾”字系列别称

传说月亮上有一只蟾蜍成了精,由此产生了“蟾”字的系列别称--蟾蜍、玉蟾、明蟾、清蟾、凉蟾、寒蟾、冰蟾、金蟾、银蟾、灵蟾、彩蟾、素蟾、孤蟾、新蟾、蟾窟、蟾宫、蟾阙、蟾光、蟾彩……等等。

在以上四个系列别称之外,还有由“兔”、“桂”、“蟾”等并列而成的新的别称——兔蟾、蟾兔、蟾桂、桂蟾、桂兔……等等。

(5)其他

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还有很多,由此形成的别称非常丰富。传说为月亮驾车的神叫“望舒”,月神名叫“结鳞”(又叫"结璘"),月中的五夫人名“月魂”,月亮的归宿处为“月窟”,月亮中有宫殿名叫“广寒宫”……这些都成了月亮的别称。

3.来源于阴阳学说的别称

古人认为,月为阴气之精,日为阳气之精,故以“阴”、“阳”分别指月、日,由此产生了月亮的一系列别称:太阴、月阴、月灵、阴光、阴灵、阴宝、阴婆、阴精、阴兔、阴魄……等等。

【相关链接】

盘古开天地

据说在很久以前的远古时代,还没有形成天地,一片混滞,好像一个浑圆的球体,没有上下左右的区别,更别想辨明南北西东。这个浑圆的球体也有一个中心,这中心里孕育着人类始祖盘古氏。盘古氏在这个浑圆的东西中间孕育了一万八千年,他孕育成熟后觉得十分的憋闷,于是使用他自己制造的一把巨斧,劈开了这混混沛浊的浑圆球体,做出了开天辟地的伟大壮举。

这浑圆的球体被盘古氏一劈开,就分成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清且轻,一部分浊且重。清且轻的那部分不断地往上升,一天升一丈地往上升,升啊升的,高高的天便渐渐形成了;浊且重的那部分不断地往下降,一天降一丈地往下降,沉啊降的,广阔无根的陆地便渐渐形成了。盘古氏也在每天成长,一天长一丈,成为一个高大无比的巨人。从盘古氏开天辟地到天地最后形成,一万八千年之久的时间不知不觉地又流逝了。

盘古氏开天辟地以后,他孤孤单单的一个人生活在天地间,情绪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真可以说是喜怒无常。因为天地是他开辟的,所以随着他的喜怒哀乐,天地也会发生各种相应的变化。盘古氏高兴的时候,天空晴朗,万里无云,碧空如洗;盘古氏愤怒的时候,天空乌云密布,阴沉得象是要塌下来;盘古氏哭泣的时候,那一阵阵的倾盆大雨是他的眼泪化成,江河湖海因此汇集而成;盘古氏叹息的时候,那一阵阵的狂风来自于他的呼吸,吹得大地上飞沙蔽目,石头乱滚。盘古氏一眨眼,闪电就从空中划过。盘古氏睡觉的时候发出的鼾声好像雷声隆隆,回响在天地之间。

孤单的盘古氏独自生活在这寂寞的天地间,也不知过了多少岁月,更不知经历了几番沧海。最后,他终于死去了,头东脚西地在大地上倒下,高高隆起的头,变成了东岳泰山,是那么气概万千,雄伟壮丽;他的两脚脚趾朝天,变成了西岳华山,是那么峭立挺拔,雄险魂丽;高高挺起的腹部,变成了中岳篙山,是那么的风景秀美,绵延清丽;他的左臂在身体的南边,变成了南岳衡山,层层叠叠的群峰,雄壮威武;他的右臂在身体的北边,变成了北岳恒山,山势起伏,令人心仪。他的头发莉汗毛,变成了大地上葱郁的树木、各种树木和芳香的花草。

【延伸阅读】

晒太阳好处多

晒太阳对人体的好处是多方面的。在寒冷季节的晴朗之日晒晒太阳,不仅给人温暖,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还能增强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对佝偻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贫血患者恢复健康有一定的益处,尤其对婴儿软骨病有预防作用。

阳光中的紫外线有很强的杀菌能力,一般细菌和某些病毒在阳光下晒半小时或数小时,就会被杀死。例如,结核杆菌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能生存几个月,但在阳光照射下只能存活几小时。此外,紫外线还能使人体内的脱氢胆固醇变成维生素D,促进了骨钙化和生长,所以阳光还直接影响人的身高。

过度的紫外线照射会使人反应迟钝,可诱发皮肤、肺方面的疾病。本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盛行的“日光浴”之所以未能在全世界持续流行,就是因为在日光浴的过程中,皮肤长时间遭暴晒,会损害皮肤组织,对健康有不利影响。盛夏季节固然不宜暴晒,即使是冬季,晒太阳也不是越多越好,应选择上午10时前、下午3时后的“黄金时段”,每天坚持晒30-60分钟为宜。对于年老体弱者,最好应选择日出后的半小时内,作为晒太阳的开始时间,这时的空气湿润又清新,这时的阳光温暖而又柔和。

【原文】

3.3三纲①者,君臣义。父子亲②,夫妇顺③。

【译文】

“三纲”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要相亲相爱,夫妻之间要和顺相处。

【注释】

①纲:纲常,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和行为准则。

②亲:亲近。

③顺:和顺。

【评解】

在封建礼教的约束规范下,“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每个人都据此认清了自己所处的角色、地位,这对维护封建秩序确实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社会在发展,民主社会制度下,“君臣义”这一条显然已经不合时宜,而“父子亲”则仍是应该秉承的传统美德,父子和睦是家庭幸福的基石。最后,“夫妇顺”,在抛弃“夫为妻纲”的前提下,这一条是完全成立的,和谐美满的家庭必须要以夫妻和顺为保障。

【国学小百科】

闹洞房的由来

闹洞房是新婚夫妇在婚礼之夜在新房接受亲友祝贺、嬉闹的仪节,民间有“新婚三日无大小”,“闹喜闹喜,越闹越喜”的说法。

在先秦时代,新郎新娘酒筵结束后,标志着婚礼之夜仪式的基本结束,接下来,新郎新娘就安寝了。

大约在汉代时,参加婚礼的宾朋不甘就此罢休,于是就有了“听房”的做法:新婚之夜,爱看热闹的人悄悄来到新房窗外,偷听新郎新娘的言语及举动,以此为笑乐。

传衍至晋代,民间已有戏弄新娘的习俗:于大庭广众之前,以各种怪问题来难新娘,甚至对新娘施以种种恶作剧。

同类推荐
  • 绵州神游

    绵州神游

    详细描述了四川省绵阳市人文历史状况,为了解绵阳提供详尽资料。
  • 山海经大全集

    山海经大全集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记载了五百多座名山、地理位置,三百多条河道的名称、河流发源地及流向,四十多个国度以及远方异民的习俗,一百多个神话人物,一百多种药用动植物,四百多种神灵怪兽,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远古神话传说。本书给读者提供了准确的注释和译文,并配以各个朝代精彩的插图。原典、注释、译文与插图有机结合,使读者毫无障碍地阅读这部经典,畅游在《山海经》的神妙世界中。
  • 新月余晖:失落的古巴比伦

    新月余晖:失落的古巴比伦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不仅仅生活着巴比伦人,还生活着苏美尔人、亚述人、迦勒底人、波斯人以及其他民族,他们在巴比伦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共同奏响了巴比伦文明的辉煌乐章。巴比伦文明虽然早已远去,但其跌宕起伏的历史、神秘莫测的文字、辉煌雄伟的建筑、层出不穷的发明创造,至今依然让世人惊叹和折服。
  • 汉代婚姻形态

    汉代婚姻形态

    常常有人说,汉代的研究题目都已经有人做过了,很难再做出什么新的成果来。这种看法其实是不对的。汉代历史文化内涵异常丰富,考古发现又日新月异,只要与正确的理论结合,取得新的视角,自然会有柳暗花明的局面,彭卫同志这部书便是佳例。书中环绕着婚姻关系,讨论了许多饶有兴味的问题。即以开卷第一章所谈汉代婚姻关系中的等级性而论,援引大量材料以证成其说,不仅联系到汉以后历代的发展变化,并与中世纪西欧与印度作了对比,眼界之广阔,见解之新颖,使读者深感其吸引力。
  • 古代刑罚与刑具

    古代刑罚与刑具

    在王权至上,法自君出的封建社会,鞭笞、棍打是最常见的惩罚。历代酷吏在拷讯犯人时,往往违反刑罚规定,诸刑并用,还别出心裁地创造出各种稀奇古怪的用刑方式,在残虐人性时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刘洋编著的《古代刑罚与刑具》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刑罚与刑具的有关内容,对中国古代主要刑罚与刑具分门别类地作了介绍并揭示其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私人订制:豪门100天新娘

    私人订制:豪门100天新娘

    【已完结】五年后,她华丽回归,身边多了一个腹黑之极的恶魔宝宝,“妈咪,谁敢欺负你,我让他见不到第二日的太阳。”“哼,谁要追我妈咪,先让我考考你的EQ、IQ……满分以下,靠边站!”酒会上,他们再次见面,她竟然挽着自己对手的胳膊,款款出现在他面前,他气血翻涌正想上前抢人,却被一个宝宝拦截,语气比他还横,“请拿开你的脏手,不准碰我妈咪。”这个小鬼的眉眼怎么跟他很像?如果是五岁极有可能是他的蝌蚪,可是——“你几岁?”“大爷,我三岁。”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马克·吐温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马克·吐温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马克·吐温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转变,其思想和作品风格也呈现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改变。马克·吐温不受欧洲传统的束缚,以新大陆人的眼光看待事物,提倡并开辟了“运用口语进行创作”的独特文体。
  • 封尘在秀逗中的智慧

    封尘在秀逗中的智慧

    本书是一面镜子,让你看清楚自己囧囧、槑槑、雷人的样子,从中汲取成长的智慧!我们要学会珍惜我们生活的每一天,因为,这每一天的开始,都将是我们余下生命之中的第一天。好多东西都没了,就像是遗失在风中的烟花,让我来不及说声再见就已经消逝不见。给我一个机会,我想做个智者!有智慧,世界都会改变,就算天快亮。能不能,就这样,自由地去分享,醍醐在我们心间,悄悄绽放,那就是天堂!每一次脑袋“秀逗”的瞬间,背后都有一个醒醐灌顶般的智慧。让你看清楚自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生之事,事后孔明者十有八九。我们永远无法正确、理智地抉择每一件事,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在抉择背后汲取成长的营养。
  • 遇见最好的你

    遇见最好的你

    晋江超人气作家梧桐私语以欢乐之手写暖萌小爱情!法医系怪力女VS数学系书呆男,这个互撩有点甜!繁华落尽,岁月沉寂,这一生最美好的事,是我遇见你。执手相依,决意相爱!【穆中华】图书馆内比画解剖刀,迎新舞会跳健身操,模拟现场误将路人开瓢……我真是个与众不同的女生呀!如果你们非要揭穿我的话,好吧,我其实就是那个人见人躲开的法医系怪女生。我不会太在意别人怎么想,尊重自己的意愿也很重要,比如我喜欢叶之远,就去追了。我相信越简单越幸福,我有最好的结局。【叶之远】在一座不算发达的城市定居,有套自己的房子,不用太大,和喜欢的人一起生活。她有点脾气,有点霸道,爱欺负我,而我用自己的方式稀里糊涂地接受她,宠她,每天清晨睁开眼第一个看到她——这样的生活比起泡在美元堆里,好了不止一点点。所以,我遇见了穆中华。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魅惑君心

    重生之魅惑君心

    天空中飘起淅淅沥沥的细雨,在乌云的笼罩下,好像在发出一种让人窒息的痛。在马路的上走来一个身着淡紫色裙子的美丽女孩,她的脸色苍白、清澈的明眸中饱含着晶莹的泪,薄薄的嘴唇呈现着淡淡的紫色,好像在微微的颤抖着。尽管如此却丝毫不影响她的绝色容姿,但她周身散发着沉痛和绝望的气息,让人不禁猜测在她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是谁舍得伤害这样的一个女孩。那个女子拖着沉重的步伐向路边的一辆白色跑车走去,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