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9000000009

第9章 领衔:李鸣生(2)

吴杰、李庆龙用一年时间,学完了外国航天员需要四年学完的课程。但要想拿到加加林中心的《宇航员资格证书》,还必须闯过最后一道难关——考试!加加林中心的考试极为严格,没有任何特殊照顾,更没有“后门”可开。亲眼目睹了此次考试过程的航天员大队负责人吴川生说,两位中国航天员的考试,由加加林宇航中心的七名专家组成考试小组,考官是加加林中心的副主任。只要有一个专家不投票,考试就算不及格。考试时,两位航天员与教练员不能相见,全部隔离开。航天员是坐在飞船的模拟舱里进行考试,外面是监控室。航天员先穿上航天服,走到考官处,从题库里自己抽取考题,然后进入模拟舱。考题分A卷和B卷,包含四个步骤:模飞四个小时,上升四个小时,运行四个小时,返回四个小时。中间设计了五个故障:两个严重故障,三个一般故障。只要有一个严重故障航天员没发现或者是发现了没排除,就别想及格。航天员的俄方导师和教练事先都不知道考题内容,考试时又不让进去,所以非常紧张,急得在外面走来走去,因为航天员的考试成绩直接关系到他们的职务和军衔的晋升。特别是当第一个严重故障出现时,他们为两位中国航天员捏着一把汗,直到看见两个中国航天员发现并圆满排除了故障,才松了一口气,赶紧跑到外面抽了一支烟。在“交会对接”技术的考试中,几个美国航天员过去第一次都没过关,但我们的航天员上去后对接得非常准,一次过关,考了个4.5分,相当于百分制的九十分。毕业时,加加林中心专门举行了一个仪式,由加加林宇航中心主任克里木克将军为两名中国航天员正式颁发了《宇航员资格证书》。克里木克将军还伸出大拇指说,没想到,中国航天员真棒!

两位航天员回国后,带回不少宝贵经验,还翻译了几册加加林宇航中心的训练文件和资料,为中国航天员的训练提供了难得的帮助。李庆龙说,在俄罗斯学习的一年,我认识上有了很大提高。国外航天员的敬业精神和献身精神,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美国的航天员在训练当中的吃苦精神很令人敬佩,对工作也兢兢业业。比如我们在黑海训练时,外边温度是四十度,人扔到海里就有五六十度,他们和我们一样训练,做得一丝不苟。有一次,一位俄罗斯老航天员问我,你们中国的火箭老出问题,你怕不怕?我说,现在还没想到那一步,你怎么看?他告诉我说,作为一名航天员,你不要想这些东西,你要相信你的上司,相信工程技术人员,这个东西是个大的系统,不该你管的事老去想它,你的活就干不好,你只管好自己的事就行了。还有一位教我自动控制系统的俄罗斯教员也问我,你们载人航天工程搞到什么程度了?我说你们的报纸上已经登了。他说如果情况真是那样的话,没有七八年时间你们是上不去的,因为不掌握核心技术就别想上天。我说,不一定吧。他说,如果你们国家对航天员不负责任的话,可能会提前。回国以后,经过多年的训练,我更加坚定了对中国载人航天这个事业的信心,因为你人没上天,就不是国际空间俱乐部的成员,人家根本瞧不起你。

1998年1月5日,中国第一支航天员大队正式成立,空军司令员亲手将十四名预备航天员(包括两名航天员教练员)的档案移交给了国防科工委。十四名预备航天员于当日进驻航天城。接着,3月9日,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十四名预备航天员正式开始了长达五年的“魔鬼”般的训练。

于是,从这时起,十四名航天员已不再是驾驶飞机的飞行员,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批航天员!航天员是军人中的军人,是勇士中的勇士,是人杰中的人杰,是骄子中的骄子!虽然当时的中国还算不上很富裕,可国家在他们身上却投入了相当大的财力。

十四名航天员的职级都是副团级或正团级,军衔是中校或上校,航天等级是三级或四级(航天等级最高为特级)。航天员的家属由部队统一特招入伍,再分配到各个科室。航天员训练时有训练津贴,每月大约八百元。伙食标准每人每天九十元,食品由专门的生产基地供应,还有五名厨师专门烧菜做饭。人人都有人身保险,保费每人三百万元。一个航天员一年的生活费至少一百万元。十四个航天员的培训费用更为昂贵,其中一个项目的培训费就达两千多万元!为了培养航天员,国家专门建了一个体训馆和模拟器大楼,有几十人甚至上百人专门为他们服务。如果把训练设备器材、医监医保、训练教员、后勤保障、体育场所、基本建设等费用都算在一起,国家每年投在一个航天员身上的各种费用至少上千万!

难怪有人说,如果说飞行员是国家用黄金堆起来的,航天员就是国家用铂金堆起来的!

国家为什么要投入如此大的巨资?十四位航天员心里都清楚,就是希望他们尽快百炼成钢,早日上天,实现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梦想!

然而,从一名预备航天员到一名正式航天员并非易事,其间还隔着一段相当艰难的路程!

首先,从训练者的角度来说,承担航天员训练任务的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当时在客观上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困难。从上世纪50年代起,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以陈信为首的一批老专家就开始了载人航天的研究,几十年来一路风风雨雨,坎坷不断,1985年大裁军时还差一点给裁掉。直到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启动后,这个所才正式纳入国防科工委编制,开始逐步恢复元气。

但载人航天工程启动后,一些很现实的问题一直冲击和困扰着研究所。

一是部队的待遇当时还没提高,科研人员每月的岗位津贴只有一二百元,成天加班也没加班费。与地方相比,同一档次的专家和技术干部月收入还不及人家的一半。新来的本科生、研究生到部队三年了,月收入才一千多元,主任设计师也只有两千多元。而地方则至少是五六千元,一些热门的专业如计算机、生物医药、电子技术等的同级专业人员甚至可以拿到一万元。因此,新来的本科生、研究生第三年就开始不稳定,第五年、第六年就转业走人。

二是晋级晋职问题。研究所是军队编制,而科研人员晋级晋职和地方一样,也要看你发了几篇论文,有什么成果,得了几个科技进步奖。但训练航天员,多数人只能当无名英雄,每个人的工作就管那么一小块,你说它不重要,离了还不行,成果却看不见。加上载人航天工程是保密的,你的研究水平再高也不能发表论文,无法从纸面上体现出来,成果也很难申报。即使成果能申报,载人航天是系统工程,一件事情几个部门、几十人甚至几百人同时都在干,成果再大,也是大家的功劳,个人成就显现不出来,评职称时自然就会受到影响。

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带来的一些矛盾与困惑。航天员大队训练处处长白延强说,不少航天产品都要通过外面的工厂协助才能完成,而我们的经费是上面分阶段拨下来的,合同只能分阶段签,一艘飞船一艘飞船地签,两三年签一次,不能一下子就签八年十年。第一年签合同时价钱还可以,但第二年、第三年再签合同时对方就开始加价了,而且越往后,要价越高,你不加还不行。他说设备需要更新了,没法干了,你就得给他更换设备。你让他尽快把产品赶出来,他说赶出来可以,但得加班,你就得再给他付加班费。因为航天产品不能半路再找别人干,它已经控制你了,套住你了。当然这些厂都是国营的,有它的难处,本身就不景气,加上物价和材料不断上涨,多要点钱可以理解。但如果是计划经济,他就不敢打马虎眼,也不敢要钱,上级部门可以用职权监督、制约他。再比如说,按航天员训练大纲的要求,航天员每年都该进行一次飞行训练。但我们四年才搞了一次。为什么呢?与管理体制有关,与市场经济有关。搞这样的飞行训练,必须要和空军协调,一协调就涉及钱的问题。过去搞这些项目是不用花一分钱的,但空军说我们没有合适的飞机,没有相关设施,现有的飞机又都老了,很多东西需要更换,航天员规格很高,我们马虎不得,万一出了问题,谁负责啊?这就涉及钱的问题,没钱不好办。这就是市场经济初期带来的矛盾与困惑。结果协调了三年,2001年才搞了一次飞行训练。如果每年搞一次的话,对航天员的心理素质、操作技能的提高会更好一些。“两弹一星”为什么能在那么短的时间搞出来?说明计划经济有它的优点,大家都不计报酬,可以集中人力物力把工作完成。而现在,下达任务是按计划经济,实施中又是市场经济,所以不好干。

再一方面,训练航天员的条件、能力和经验有限。训练航天员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中国过去没干过,缺乏基础,既没硬件设备,又没训练经验,许多事情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航天员负责人吴川生说,开始什么都没有,许多设备连见都没见过。但国家经费有限,不少训练所需的大型设备器材只能白手起家,自己研制生产。比如模拟器,就是我们自行研制的。还有离心机,上世纪70年代曾经搞过一个液压式的,耗能特别高,每次一发动,半个海淀区都得停电,号称“电老虎”!后来改为电机型,设备小,但启动速度快。

航天员的女教官黄伟芬说,我是1985年到研究所的第一批研究生,去的时候几乎什么都没有,不光硬件的东西没有,软件的东西也没有。1997年5月我去了俄罗斯加加林中心,当时正好是他们专业训练最多的时候,我们就参与了他们每天的训练。回国后,我们在原来方案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分析,开始写航天员的训练大纲。现在装在飞船上的四本手册都是我们自己编写的,这是国内第一部航天员训练大纲。在编写大纲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分析俄罗斯和美国的一些资料,看他们做的是什么,而不是看他们为什么这样做。一些好的经验我们直接拿过来就用。当然,我们也不是全部照搬,我们自己也作分析,比如对航天员的飞行有什么样的要求,天上对人有什么要求。同时还征求航天员和其他系统专家的意见,与他们反复商量,看这样做合适不合适,然后再确定我们训练什么,怎么训练。由于我们没有训练经验,对航天员所有的训练项目,我们的教员都要敢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自己先试一次,有的要试八次、九次,通过反复体验摸索经验。比如像离心机、转椅、秋千这些滋味难受的科目,甚至像跳伞这样的危险科目,我们都要最先亲自体验,然后再把我们体验到的东西写进大纲。所以我们教练员被碰伤、扭腰、崴脚,是常有的事。如果中国要选女航天员的话,我肯定是第一人选,因为航天员训练的项目我全都亲自经历过,连训练费都给国家省了!按当时的规定,航天员训练有补助,我们教练员却连一分钱的补助都没有。但做这件事的时候我们就想好了,谁都知道加加林,但谁都不知道加加林的老师是谁。

而最大的问题,还是航天员的训练与训练设备研制工程是同步进行的。按理说,应该工程竣工、设备到位之后,才能开始训练航天员。而实际情况是,由于时间紧迫,工程还没完成,设备还没到位,航天员的训练就已经开始了。与此相关的研制工作也在加紧进行之中。这好像几辆急于赶路的车,都同时拥挤在了一条道上。吴川生说,当时一边要研制航天员的大型训练设备,一边要开展航天员的训练,一边还要抓飞船上的环控生命保障系统,这个系统有二百多个产品,十几个分系统,一百多个子系统。由于许多工作同步进行,所以非常艰难。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飞船还没造出来,就要搞模拟器,怎么搞?每个程序都不知道是什么样子,怎么编到模拟器上?飞船还没有,怎么搞操作训练?一段时间强调这个,一段时间又强调那个,训练大纲不断修改,而且训练设备又不能靠引进,首先美国就不可能卖给我们。即便把航天员全部送到俄罗斯去培训,俄罗斯的飞船与我们的飞船结构上有差异,不按我们自己的国情来培训,就算培训回来了也不会飞。本来原计划航天员在模拟器这个科目上训练一年或一年半的,可等模拟器搞出来后,只剩半年时间了,这就影响了航天员的训练计划。于是只有加大训练强度,航天员双休日也不休息了。

再从航天员的角度来说,要具备飞天的能力,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航天员,自身必须经过炼狱般的训练。就像《西游记》中描写的孙悟空一样,只有经过太上老君的八卦炉,才能炼出“火眼金睛”。航天员的训练内容主要有八大方面:基础理论训练、体质训练、心理训练、着陆冲击训练、专业技术训练、飞行程序与任务模拟训练、救生与生存训练、大型联合演练。其中仅基础理论这一项,就有载人航天工程基础、航天医学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自动控制基础、导航基础、电工电子学基础、力学基础、解剖生理学、地理气象、政治理论、高等数学、文学艺术、英语十三门课程。很显然,上述八个方面的训练都极其枯燥、艰难,极其痛苦,要想通过其中任何一项,都极不容易。

比如说,十四个航天员都是优秀的飞行员,但优秀的飞行员不等于合格的航天员。飞行员下了飞机,可以不在公众场合抛头露面,可以不参与社交活动,可以选择自行回家,休息日爱干啥干啥。但航天员不同,下了飞船,得与世人见面,不光要会微笑,要会致意,要会招手,还要会讲话。一旦参与国际空间合作,还要会讲外语——至少要会讲一门英语。这就要求航天员的修养、气质、外表、风度、言谈举止等都要与众不同,达到更高水准,具备所谓的“国家形象”。

同类推荐
  • 人间词话新释

    人间词话新释

    《人间词话》最早发表在《国粹学报》上,是王国维自己删定的,共64则,可分成两大部分:一至九则是总论,标举王国维论词的一个纲领,就是“境界说”。十至六十四则是具体批评,以“境界说”为理论基础,融合中西文艺美学思想,具体评论从李白一直到宋代的许多诗词名家。这是《人间词话》的正文。被王国维删掉的49则后来重新整理刊印出来,叫《人间词话删稿》。此外,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之外的著述中的一些论词语录,被人摘编成《人间词话附录》,共29则。本书注析《人间词话》,收录范围包括正文和删稿共计113则。
  • 一个人的旅行(高平作家丛书)

    一个人的旅行(高平作家丛书)

    自然为上,是秀琴的语言最彰显的特征。艺术法则是依据事物的理、事、情。不能离开客观事物,以一成不变之法去套万变不息的自然事物。方法是自然而然,自然天成,但“由工入微,不露痕迹”的工巧和自然是并不矛盾的。她的许多质朴流畅的语言也不乏锤炼之功。锤炼达到自然,要遵循自然之法。以工力造平淡,于精炼处见自然。自然之法是无法的法。
  • 世界最美的诗歌

    世界最美的诗歌

    《时光文库:世界最美的诗歌》收录了150余首中外最美的诗歌,囊括了各个时代、各个民族、各个流派的最好作品。这些诗歌富有意境,语言精练。于短小篇章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给人以美的享受,启迪心智,开阔胸襟。在体例编排上,本书设置“诗人小传”、“品茗赏诗”两个小栏目,简明扼要地解析名作,引导读者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
  • 自己之歌·惠特曼诗精编(中外名家经典诗歌)

    自己之歌·惠特曼诗精编(中外名家经典诗歌)

    《自己之歌:惠特曼卷》是中外名家经典诗歌·惠特曼卷。作者惠特曼,收录了他的多篇抒情诗,主要内容包括:题诗、铭言集、我歌唱一个人的自身、在海上带有房舱的船里、幻象、开始我的研究、我听见美洲在歌唱、从巴门诺克开始、自己之歌、亚当的子孙、从被抑制的疼痛的河流德等作品。
  • 观念的嬗变与文体的演进

    观念的嬗变与文体的演进

    收入这部评论集的四十三篇文章,也是作者的一部文学评论选集。也可以看作是半个世纪以来我从事文学评论活动的一个小结,一个小小的展示。这部文学评论选集,一半选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出版的五部评论集之中,一半则选自二十一世纪以来发表的长长短短的上百篇文学评论。按文章的评论对象和性质,分为四辑:第一辑,是关于文学思潮的论文或某一专题的评论。这方面写得不多,只收入七篇,本书是作者奉献给广大读者的第六部文学评论集;从某种意义上说,聊供参阅;第二辑,是关于文体学研究与文体批评的文字;第三辑,是关于长篇小说的评论;第四辑,是关于报告文学、中短篇小说或青年作家创作活动的评论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离婚不打折

    离婚不打折

    “对不起,是我犯贱招惹了她碰了她,是我对不起你。”“可是现在,我真的不爱你了,我要的只是她…所以…”男人狠狠的闭了下眼,却是转身打开了那个曾经伴着他们夫妻几年的房门,薄薄的唇微抿,清冷的音透着他无情背后的决绝——“请你离开吧,她就在里面…”她就在…里面…透过他的背影,柳夏夏看到一个女人影影绰绰的身影。睡在她的卧室,睡在她几年前经心挑选的婚床!她的老公,他的青眉…午夜十二点,柳夏夏被前夫赶出了家门。游荡在午夜十二点的街头,她泪如雨下,三年的相恋终究是抵不了回过头来的青眉。叶秋,她是你的新鲜旧情人,而我是你的什么?*“夏夏…别走…你回来,咱们…复婚。”男人桃花眼里一往情深,专注而痴迷。啪。手里的镜子摔在大理石地板上。清脆的声响过后,镜面摔的四分八裂惨不忍睹。碎了的,不止是镜子,还有人心。柳夏夏慢慢的笑,笑的清冷而妖娆,“叶秋,你能让这镜子完好如初吗?”*“对不起叶哥哥,都怪我,都怪我没保住咱们的宝宝…”流泪流下来,哭的梨花带雨的女人缓缓的垂下了头,掩去眸子里的算计,别怪我柳夏夏,要怪就怪你自己吧,谁让你都离婚了还霸占着叶哥哥心里的位置呢。“柳夏夏,是我对不起你有什么你冲我来,你就这么狠心到连个孩子都不放过?”男人怒目而向,眼里是恐怖的赤红,眼神如刀。女人缓缓的笑,“叶秋,你真让我觉得恶心。”两道眼神在空中交汇——男人怒极女人戏谑而不屑…。。。。。。好友苹果儿的文:《重生--极品村姑》:迷恋的现代新文:梟妻:
  • 宠妻成婚之一世成宠

    宠妻成婚之一世成宠

    【1v1,宠文,男主身心干净!】他是军政商业两不误、全城女子倾慕的黄金单身汉。但凡所有华丽的词汇形容他都没差,却不见他身边出现任何女人。他高高在上,性情难以捉摸,却惟独对一个女人,方寸大乱。*夏玥,和深爱了五年的男人沈述枫终于成为一家人,可却是自己的——姐夫!割腕、开煤气、过马路、浴缸放满水…她花了两个月,用尽了所有的力气去忘却这个人,却抵不过他温柔的说——“我还爱着你,玥儿,我愿意为你放弃一切,只要你跟我走。”而在她慌张无助的时候,他却出现在她身边,将她搂到怀里。“沈先生,想跟我老婆说什么,跟我商谈也一样!”*夏玥刚收拾东西要去采访娱乐圈当红影星——于慕枫。“等会,换件衣服再去。”陆琛祤翻着报纸,叫住刚要离开的夏玥。“我已经换了三次了,陆先生。”“不准露脖子,不准露手臂,还有,不准露脸。”“陆琛祤,这是夏天!你要闷死我啊?”“戴上墨镜和口罩再出门。”又是故作镇定的翻动着报纸。“我这是去采访又不是去抢劫,我出去了。”砰,一出门,陆琛祤随即拨打电话。“听着,三分钟内把于慕枫给我绑了扔到军营。”名字里面有个枫的都不是好东西,他怎么可能给机会他跟自己的娇妻面对面。什么?你说吃醋了?怎么可能!*外表冷酷里面闷骚的陆先生对上战斗力不差的伪萝莉。“女人,老子的第一次给了你,敢跑试试看!”*如无意外,每日更新欢迎入坑。
  • 华山神门

    华山神门

    一个五岁男孩从一场蓄谋已久的大火里逃生,在狼嘴里救下一个孱弱的女婴。十年后,一个叫余宇的少年带着一个叫豆豆的女孩来到了一个叫圣城的地方。纵火案的复仇之路将在这里徐徐展开!(ps:此“华山”非彼“华山”)书友群:422591099,欢迎朋友们加入!
  • 薄情总裁的替身妻

    薄情总裁的替身妻

    【求【收藏】O(∩_∩)O】,兄弟为他接风洗尘,他爱的只是她肩胛处的一朵百合、眉梢处的一颗痣……替身的悲哀,她四处躲窜,再嫁良人,为什么这么做?”出狱当天,他的一生,总统套房,他与她翻云覆雨,彻夜享欢——同患难,共缠绵,她是他的妻,她以为他怜她、爱她,为他甘受委屈;却不知从始至终,重生的爱恨情仇,吃穿都是为别人...“宁死…我再也不做别人的影子!它,偏偏。她唯一要的却是他最不能给的!她撕了她的衣服,当场换来他一记耳光…怀孕一月,她接连被逼抽血,孩子流产,她冷笑刺骨,他痛不欲生..大着肚子,全为她——他不知,受惊难产,她命悬一线;一年后,爱子却被他强行带走,冰天雪地,她跪晕在大门口…认清局势,她决意重生,百合的花语,新婚之夜,他却当着她未婚夫的面,将她绑于床上,强行夫妻之实…她不知,他是慕容集团呼风唤雨的神秘东家,却坐了三年的牢;她聪慧美丽,却是世人眼中三高的大龄剩女某天,她一把尖刀刺穿肩胛,鲜血淋漓,他仰天痛哭:“不,除了代表纯洁的爱,从来就不属于你..”一朵至死不渝的百合,一颗草里藏珠的黑痣,一断错情的露水姻缘,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她要什么,他都可以给,除了婚姻,还有…至死不渝!******
  • 每个人都是强者

    每个人都是强者

    在这个世界上,的确有个人可以决定你的成败,这个人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你若想一辈子平庸,那你就要习惯于接受失败,你若想使自己变得杰出,那你就要向成功进发。本书从普通人的角度出发,揭示了为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人变得一生富有,备受人尊敬;有的人却变的穷困潦倒,而这一切都是自己给的。成败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 一个女子的生活与成长:流言流年

    一个女子的生活与成长:流言流年

    女人在做决定的时候想到的常常是为了“谁”,而男人在做决定的时候想到的总是为了“什么”。秋微用温和的文字和时尚干练的语言,描述了一个女子的生活与成长,以及,一个最现实的爱情故事:性与爱,家庭与激情,本土与外来文化,横流的物欲与挣扎着谋求独立的精神世界,生存和情感的双重压力与30岁女人加速逝去的青春……
  • 冲上云霄:机长的100天恋人

    冲上云霄:机长的100天恋人

    什么,我们假结婚,爱与恨,你妈妈才假结婚呢。拖着机长高富帅老公,走,只要有缘,我们睡觉去。什么,老公前女友过来要复合,什么都可以。前任渣男,滚你一边去。还来找我,天与地,我踹你两脚。推荐新文《王爷爱坑妻:妃你莫属》《隐婚蜜爱:大牌老公小甜妻》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大繁荣

    大繁荣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就业与增长理论全球权威学者;数十年磨一剑,中英文同步出版;经济如何增长?经济繁荣又来自何处?繁荣的源泉在今天为什么受到威胁?在本书中,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费尔普斯根据毕生的思考对此提出了革命性的观点。为什么经济繁荣能于19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在某些国家爆发?它不但生产了规模空前的物质财富,还带来了人们的兴盛生活——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了有意义的职业、自我实现和个人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