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700000027

第27章 以持之以恒心,求经世致用学问 (1)

学以致用是成大事者必备的一种能力

智慧点金石

《论语》开篇就是那句最著名的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学习并且时常复习,难道不快乐吗?有朋友从远方来,难道不高兴吗? 别人不了解我,而我并不在心中怨恨,难道不算是君子吗?”蔡元培先生对此曾有独到的见解,他说,一个人求学问就是为了经世致用,即使刚开始时有人不了解,还是要一如既往地去做,这样才能学得真学问。

故事苑:曲径通幽

学问不是用来当摆设的,必须用于实践,才会变得有意义。

曾国藩是清朝末年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但是他的事业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十分坎坷的。他一生大部分心血用在了组织湘军上,刚开始练兵,差点被兵勇打死,初战大败,又差点跳河自尽。可以想象,没有维护儒学正统地位的信念,可以想象,曾国藩不会支撑到最后的胜利。同时,曾国藩信仰“经世致用”,特别注重实践。他深深懂得“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十分注重筹饷工作。因此,湘军的饷银是当时最高的。如此一来,士兵自然愿意为曾国藩卖命。湘军的战斗力是因血缘关系形成的,湘军的士兵大多是亲戚、朋友和乡亲,因此凝聚力很强,具有极强的互助精神。曾国藩也很会知人善用,因此手下人才济济。曾国藩也很注重对士兵进行信念的灌输,由此他把湘军打造成了一支有信念的军队。曾国藩军事上胜利的原因大致可归纳为以上几条。而政治上的胜利,则是因为他能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曾国藩手下大将多是流落民间的低级知识分子,几乎没有人是行伍出身。这些人得到了曾国藩不遗余力的提拔和重用,因此,形成了历史上以曾、胡、左、李为首的湘军政治集团。这成为湘军政治集团独一无二的事业领袖和思想领袖。

在儒家思想熏陶下成长的曾国藩没有做一个死板的读书人,而是坚持将自己所学用在事业上,用儒家的精神力量来统领自己的军队,最终获得了成功。

弦外有音

宋代大诗人陆游有一句千古名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就是学以致用的重要性。正所谓“学而不能行,谓之病”,“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光学不用,犹如纸上谈兵,纵然胸中有千军万马,锦囊妙计,若没有付诸实践,则一切就毫无意义。

明代的东林书院有副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正是做学问要达到经世致用这一目的的最佳说明。“十年寒窗”成就的满腹经纶,须在现实中发挥其最大的能量,如此才能成就大事业。

君子之学必好问

智慧点金石

汉代王充曾说:“不学不成,不问不知。”不懂就问,精益求精,既是做人的道理,也是为学必不可少的精神。

孔子到了周公庙,每件事情都要问一问。有人看不惯他的行为,于是说他:“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谁说叔梁纥的这个儿子懂礼呢?他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问。孔子听了之后便说道:“是礼也。”每件事情都向别人请教,这正是礼啊。

其实孔子说这些话时已到了知天命之年,当时任鲁国司寇,他的知识与文化水平已不是一般人可比拟,而他“每事问”,正表现出他谦虚谨慎,虚心好学,不耻下问的精神。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时代是在前进的,情况是在变化的,因此学习没有终止的时候。人应该时时学习,活到老学到老,人生才会不断进步。

故事苑:曲径通幽

虚心求教,不耻下问,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素养,而且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也会让自己受益匪浅。

唐朝诗人郑谷自幼聪明,七岁就能吟诗作对。郑谷有一位诗友是个和尚,叫齐己。他年长于郑谷,经常和郑谷吟诗唱和,因此二人的友谊十分深厚。有一次,齐己做了一首诗,诗名是《早梅》,诗云: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笔落诗成,齐己吟诵再三,自我感觉十分好,便去邀郑谷品评。郑谷看后,说此诗都好,但须改一字就更加完美了。齐己听后,很着急地问:“哪一字?”郑谷微笑着说,诗中“昨夜数枝开”,如果改为“一枝开”,岂不是把早梅的这一“早”字写活了?齐己听后连连点头称是,不觉佩服得下拜致谢。时人于是称郑谷为“一字诗”。

俗话说:“圣人无常师。”即是说有学问的人没有固定的老师。这正如犹太法典所言:“能向任何遇到的人学习其好处的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

弦外有音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天地是个闷葫芦,闷葫芦里有妙理。您不问它您怕它,它一被问它怕您。您若愿意问问看,一问直须问到底。”又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拙。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可见,最聪明的人不是依靠固有的天赋,而是通过不耻下问以获取新的知识,不断充实自己。所有的智者都会比普通人更加用心地去请教别人,在“每事问”中获得学问。清代刘开说:“君子之学必好问。”只有问与学相辅而行之,做一个胸怀广阔的人,勇于探询,方能心明眼亮。

人之为学,举一隅当以三隅反

智慧点金石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易·系辞上》也说:“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这其实都在告诉人们一个简单的道理:人们在经过学习后,应该具备一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能由一个道理而推知其他的道理,做到这一点,就可以游刃有余地去掌握天下的学问了。

故事苑:曲径通幽

关于举一反三,有个有趣的小故事。

一座高耸入云的山上有两座寺院——普济寺和光度寺。每日清晨,两个寺院都会分别派一个小和尚——明悟和明心,到山下的集市买菜,两人每天几乎同时出门,所以总能碰面,经常暗地比试彼此的悟性。

一天,明悟和明心又碰面了,明悟问:“你到哪里去?”明心答:“脚到哪里,我就到哪里。”明悟听他这样说,不知如何回答才好,站在那里默默无语。买完了菜,明悟回到寺院向师父请教,师父对他说:“下次你碰到他就用同样的话问他,如果他还是那样回答,你就说:‘如果没有脚,你到哪里去?’”明悟听完点头称是,高兴地走了。

第二天早上,他又遇到明心,他满怀信心地问:“你到哪里去?”没想到这次,明心回答道:“风往哪里去,我往哪里去。”明悟没料到他换了答案,一时语塞,又败下阵来。明悟回到寺院,将对方的回答再次报告给师父听,师父哭笑不得,说:“那你可以反问他‘如果没有风,你到哪里去’嘛,这是一个道理啊。”明悟听了以后,暗暗下了决心,明天一定要胜过明心。

第三天,他又遇到明心,于是又问道:“你到哪里去?”明心笑了笑,说:“我到集市去。”明悟又一次无言以对。回到寺院,明悟的师父听了之后,感叹:“举一反三地‘悟’才是真的‘悟’啊。”

教育需要启发与激励,学习需要举一反三,教别人要讲究教育方法,学习也要讲究灵活的学习方法。

弦外有音

有人说做学问就像下棋,要有大眼界,只经营一小块地盘,容易失去大局。具备扎实的基础、广博的知识,并且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能将学术的“棋盘”连成一片。

举一反三、深入思考能够激发出智慧的火花。说到底,这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大脑思维活动的高级层次,是智慧的升华,是大脑智力发展的高级表现形态。如果我们在思考问题时,能够运用这样的思维联想方式,那么知识和财富的宝库将会在不经意间向我们打开。

谦冲而自牧的为学之道

智慧点金石

曾子夸赞他昔日同窗颜回的美德道:“我的同学颜回那才是真的有学问的人,明明自己的修养与知识都在很多人之上,但是他每次总是谦虚地向别人请教,做到了老师说的不耻下问。”这一点很难得,因为通常人们都比较自恋,认为自己就是最优秀的,哪里能放下身份向他人请教呢?尤其是一些有才华的人那就更不肯放下身份了。

一个人越是学问高的时候反而会表现得越谦恭,这是知识与修养给他带来的改变。当年大哲学家柏拉图就是这样的人。有人问他:“像您这样的大哲学家为什么还要那么谦虚呢?”柏拉图说:“据我所知,人的知识就像是一个圆圈,圆圈里面的是你已经知道的知识,圆圈外面代表的是你的未知。圆圈越大的人就越会发现自己的知识很不足。”这一点就像我们说的越是成熟的稻穗越是往下弯腰,一个人的学问越高也就显得越发谦虚。

故事苑:曲径通幽

适人自抑,就能广造福用。王阳明说:“现在人们最大的缺点,就是一个‘傲’字,千万种罪恶,都是从傲里滋生出来的。

乾隆三十八年,毕秋帆任陕西巡抚。赴任的时候,经过一座古庙,毕秋帆进庙内休息。一个和尚坐在佛堂上念经。人报巡抚毕大人来了,这个和尚既不起身,也不开口,只顾念经。毕秋帆当时只有40出头,英年得志,又中过状元,名满天下,见老和尚这样傲慢,心里很不高兴。老和尚念完一卷经之后,离座起身,合掌施礼,说道:“老衲适才佛事未毕,有疏接待,望大人恕罪。”

毕秋帆说:“佛家有三宝,老法师为三宝之一,何言疏慢?”

随即,毕秋帆上坐,老和尚侧坐相陪。

交谈中,毕秋帆问:“老法师诵的何经?”

老和尚说:“《法华经》。”

毕秋帆说:“老法师一心向佛,摒除俗务,诵经不辍,这部《法华经》想来应该烂熟如泥,不知其中有多少个‘阿弥陀佛’?”

同类推荐
  • 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

    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

    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
  • 妄谈疯话

    妄谈疯话

    诠释豪情人生的态度,剖析官场弊事的怪象,演绎男女情爱的风韵,解读处世哲学的智慧。
  • 儒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儒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从儒家智慧的海洋中,撷取到最宝贵的明珠.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本书通过选取经典的儒家故事,以修身做人、处世智慧.正视心欲、直面名利、谦孝美德等篇章淋漓阐释儒家的博大智慧。目的就是通过撩开儒家思想神秘的面纱。
  • 技术元素

    技术元素

    技术元素(technium)一词是凯文·凯利(KK)专门创造出来的词语。“技术元素不仅仅包括一些具象的技术(例如汽车、雷达和计算机等),它还包括文化、法律、社会机构和所有的智能创造物。”简而言之,技术元素就是从人的意识中涌现出来的一切。KK把这种科技的延伸面看成一个能产生自我动力的整体。KK把对这些疑惑的理解都写在了“技术元素”博客专栏里,他说:“我会将我不成熟的想法、笔记、内心论争、草稿以及对其他文章的回应上传到这儿,这样我就能知道自己到底在想些什么。”《技术元素》一书便是基于此专栏编撰而成。相比于KK之前的著作,本书将更通俗易懂,文章中涉及到的领域、所举的事例都更贴近当下人们的生活体验。
  • 中华句典4

    中华句典4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语文字奥妙无穷。悠远的历史为我们创造出了鲜活精彩的语言和文字,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一个故事,都牵动着华夏文明的神经。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
热门推荐
  • 痞妃惊华:惹上凉薄王爷

    痞妃惊华:惹上凉薄王爷

    本领高强的她,一觉醒来居然成了一个5岁拖油瓶的娘亲?她的名字居然成了“如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 闪开,让我拥抱幸福

    闪开,让我拥抱幸福

    对于帕特来说,这当然是暂时的困难,幸福会来临,妮可一定会回来的。 帕特尝试过无数种努力。 目前,帕特就遇到了麻烦,所有的不幸与痛苦,他深爱的妻子妮可跟他分居了。他运动减肥,读妮可喜欢的书,痛苦会消失,吃妮可喜欢的食物,写关于妮可的日记,帕特深信,睡前吻妮可的照片……更复杂的是,另一个女人想闯进他和妮可的二人世界,只是为了幸福而设置的障碍。最终,她是蒂芬妮。只要他肯努力的话
  • 下一站温暖

    下一站温暖

    谈婚论嫁在即,田恬遭遇背叛,五年的感情灰飞烟灭。没有哭泣,没有愤怒,不是自己的男人,再挽留也毫无意义。切,分手就分手,老娘有才有貌有品有德,没了你,老娘照样活得很精采。川渝府,拼命地吃辣…吃得涕泪交流之际,咦,眼前这个帅到爆的男人,看着我作什么?没见过美女流着眼泪吃辣吗?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自然奥秘(走进科学)

    自然奥秘(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意外之外

    意外之外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海洋谜底(走进科学)

    海洋谜底(走进科学)

    本文主要内容为海洋是怎样形成的、海水是从哪里来的、深海生命之谜、海洋中是否有“无底洞”、魔海之谜、海流之谜等。
  • 化天之神

    化天之神

    天下没我必灭亡!上神(神的师父)见我求帮忙!美女金钱多如毛!
  • 清客

    清客

    一笔好字不错,二等才情不露,三斤酒量不醉,四季衣服不当,五子围棋不悔,六出昆曲不推,七字歪诗不迟,八张马吊不查,九品头衔不选,十分和气不俗——溯流五百年,体验遗失久远的生活趣味,贼道三痴倾情力作——《清客》。
  • 撒切尔夫人传

    撒切尔夫人传

    玛格丽特·撒切尔——这位本世纪的政坛巨星——出生的年代,正是英国社会比较动荡的时候。第一次世界大战,虽使大英帝国获得了战胜国的桂冠,但却是以国力大耗为代价的,英国自此明显地走下坡路。在国内,称霸了英国政坛半个多世纪的自由党已衰落下去,由工会创立的工党迅速兴起,政治舞台上出现了英国历史上少有的三党竞争的局面,英国政局处于不稳定状态。玛格丽特出生的这一年——1925年,虽然没有可载入历史的重大事件发生,但这前后却都发生了对英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情。1924年,英国工党首次上台执政,虽然是少数党组阁,并不到一年就下了台,但这标志着工党的兴起和壮大,是破天荒第一由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政党掌握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