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父母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忍心拒绝孩子的请求,尤其当孩子因为愿望得不到满足哭泣的时候。有些家长当时不答应,可是经不住孩子的纠缠和眼泪,最后还是答应了,这是最失败的。这样出尔反尔,定会让孩子养成坏习惯,因为他知道只要死缠硬磨再加之眼泪就一定可以达到目的。也有些父母不注意相互之间的沟通与配合,达不到教育孩子的共同默契度,有时爸爸不迁就了,妈妈却迁就了,有时妈妈不给,爸爸却在那边答应了。还有的是父母达成一致意见,爷爷奶奶却悄悄地予以满足,当父母提出批评,老人又说这是他自己的钱,不要对孩子太苛刻等等。这种做法常常会给孩子一种误解,不了解父母不满足自己的真正理由,导致心理失衡,误以为父母不满足自己的要求单单是因为舍不得钱,不疼爱他,不为自己着想。
因此,拒绝孩子的要求,不迁就孩子是必要的,但要掌握一些方法、策略,比如家长在拒绝孩子的同时,要跟孩子讲明理由,为什么不可以,是因为家里的经济条件不许可还是孩子的要求太过分,如果是经济条件不许可,就要跟孩子分析家里目前的经济现状,让孩子知道父母肩上的重担,如果不是经济问题,就要讲明是孩子的要求过分,以讲故事的形式告诉孩子,在中国能够过上小康水平的孩子并不多,还有许多孩子想读书都没有钱,如果拿这些钱可以给那些小朋友买许多的书本,告诉孩子钱最大的用处是什么,应该用在什么地方。在孩子方面,也会感到父母是真正关心爱护自己的。
学会拒绝吧,用爱的原则和理由。爱孩子要有原则,适可而止,迁就孩子不是真正的爱,而是害。
禅意父母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不要迁就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对孩子非分的需求不迁就之外,对孩子正当的要求,有时基于家庭的经济条件,或者出于教育孩子的目的,也不要全部满足。但拒绝孩子的要求必须讲究方法。小孩虽小,可心里明白,自己所依靠、所依赖的就是父母,轻易、粗暴、简单化地拒绝孩子的需求会导致孩子的心理受到损伤,产生不安全、无所适从的感觉。当你准备不迁就孩子的要求时,首先要把自己的理由坦率认真地告诉孩子,要相信孩子的认知能力,使孩子最大限度地理解自己的做法,让孩子感到家长不是不愿意满足自己的需求,而是自己的要求过分,或者家里的确有困难。促使孩子愿意与父母分担生活中人与克己节制,这对他们今后的生活道路亦是大有裨益的。
另一种教子方略:严而不厉
有个小和尚,每天早上负责清扫寺庙院子里的落叶。
清晨起床扫落叶实在是一件苦差事,尤其在秋冬之际,每一次起风时,树叶总随风飞舞落下。
每天早上都需要花费许多时间才能清扫完树叶,这让小和尚头痛不已。他一直想要找个好办法让自己轻松些。
后来有个和尚跟他说:“你在明天打扫之前先用力摇树,把落叶统统摇下来,后天就可以不用扫落叶了。”
小和尚觉得这是个好办法,于是隔天他起了个大早,使劲地猛摇树干,这样他就可以把今天跟明天的落叶一次扫干净了。一整天小和尚都非常开心。
第二天,小和尚到院子一看,他不禁傻眼了,院子里如往日一样是落叶满地。
老和尚走了过来,对小和尚说:“傻孩子,无论你今天怎么用力,明天的落叶还是会飘下来。”
小和尚终于明白了,世上有很多事是无法提前的,唯有认真地活在当下,才是最真实的人生态度。
人生的落叶是不可能一次扫完的,“无论你今天怎么用力,明天的落叶还是会飘下来”。所以,对于我们大家来说,不断地认真清扫每天的落叶,使自己的门前干净是最重要的。“世上有很多事是无法提前的,唯有认真地活在当下,才是最真实的人生态度。”对于家长来说,想让孩子一点错误不犯,成为一个十分完美的孩子也是不切实际的,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都不时地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而后改正,人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成长与成熟。关注孩子的成长,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犯下的过错不断进行提点、更正,帮助孩子校正前进的方向,是家长的责任。但要讲究方式方法,面对小和尚的急功近利和不踏实做事的想法,老和尚采取的是生动而充满温情的提点,这种提点,严而不历,却使小和尚明白了该如何做人做事。
批评孩子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采用否定孩子的方式,一个孩子如果认定自己是一个很有用的人,一个对社会很有用的人,一个很强大的人,那么这个孩子就很可能走上成才之路。反过来也一样,如果一个孩子天天被骂作白痴、废物,他就可能渐渐相信自己真是一个白痴、废物,渐渐丧失了乐观的生活态度,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此与成功无缘。但也不能因此就漠视孩子的过错或者放任,适当的惩处也是激励的一种方式。
惩处孩子要先讲清楚道理,让孩子知道错在哪里,为什么会受到惩处。父母在惩处孩子之前讲清楚道理比单纯惩处的效果更为明显,说理本身不仅能使孩子清楚他们为什么不能做某种事,同时还能使孩子知道若违规受惩处,完全是自己造成的。一次只惩处孩子的一项错误行为,惩处孩子时,父母必须向孩子说明正确的行为应是怎样的。惩处的次数至少要和对孩子进行称赞和表扬的次数相等。
惩处过轻,孩子就会认为没有什么了不起,产生一种满不在乎的心态;处罚过重则又可能使孩子产生回避、远离甚至憎恨父母的心理,进而引发一些不良情绪。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一般来说,惩处的强度与孩子违规行为的强度应该成正比关系。比如孩子没把作业做好,父母不应该因此大发雷霆,而应罚孩子重做一遍。否则,孩子就会因为惩处过重产生抵触情绪。
父母对孩子进行处罚,不能有时毫不留情,有时又熟视无睹,这样就会使孩子无所适从,错误行为难以消除。另外,处罚不要延时,延迟的处罚会使孩子忽略被处罚的缘由,如果孩子一有错误就进行惩处,他们的不良行为就会伴随着恐惧和焦虑而中止,而孩子一旦中止行为,惩处也就应该立刻结束,避免旧事重提或过错合并处罚。
虽然惩处可以有效地祛除或削弱孩子身上的不当行为,但作为家长,也不宜频繁使用,还是要多激励孩子,在孩子的逐步成长中,感受到孩子的快乐,在良好的气氛下促进孩子的成长。
禅意父母
着名作家毕淑敏在《孩子,我为什么打你》,毕淑敏在这篇文章里指出:体罚,是在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失败,所有的夸奖、批评、恐吓及奖赏都毫无作用之后才使用的。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惩罚可以起到对某些行为的抑制作用。只要适当使用这个技巧,就可以有效降低不良行为的出现频率。但是,任何方法都不能滥用。如果家长习惯于时不时惩罚孩子一通,而不管孩子是否有错,将会使惩罚变成身体折磨,甚至是人格的侮辱。
批评不是“咒语”
有一天,普化禅师在街上向人乞求布施法衣,有信徒把上好的袈裟给他,他却不肯接受。
有人把此事报告给普化禅师的师父临济禅师,临济禅师就买了一口棺材送给他,普化禅师非常欢喜地说道:“我的衣服买回来了。”
普化禅师立刻扛着棺材,跑到街上大声叫道:“临济禅师为我做了一件法衣,我可以穿着它去死了!明天上午,我要死在东门。”
第二天,普化禅师扛着棺材到了东门,一看,人山人海,大家都想来看看热闹。普化禅师对大家说:“今天看热闹的人太多了,不好死,明天去南门死。”这样过了三天,由南门到西门,由西门到北门,再也无人相信普化禅师的话了,大家说:“我们都被普化骗了,一个人好好的怎么会说死就死呢?再也不上他的当了。”
到了第四天,普化禅师扛着棺材来到北门。一看,没有几个看热闹的人,就非常高兴地说:“你们非常有耐心,都不怕辛苦,东南西北地跟着,我现在可以死给你们看了。”说完,普化禅师跳进棺材躺好,自己盖上棺盖,再无声息,果然像他说的那样死去了。
普化禅师以他的“死”来点化世人,“死”与没“死”只是普化禅师的演示手段。有些父母在孩子犯错后采用的并不是适当的批评,而是斥责或嘲讽、严重的会诉诸武力,采用棍棒教育。
在父母看来,管教孩子就是为了让孩子听话,孩子听话才能成为好孩子。依照着这样的思维方式,父母就经常强迫孩子照着自己的话去做,否则,就要严加斥责。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很被动,产生依赖情绪,只要遇到事情就会等待父母的指令,不敢也不会自行做出判断,惟恐做错事情又遭到斥责。这种恶性循环不仅会影响孩子独立性的发展,对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也是极其不利的。
批评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这是不言而喻的。在父母一次次的批评声中,孩子就会渐渐习惯,从而变得麻木不仁,缺乏自尊心。从表面看,遭到批评的孩子很快表示服从,问题似乎得到了解决。但事实上,孩子大多考虑的只是批评给自己带来的痛苦和难堪,而对自己的过错行为本身却很少进行自我反思,因此,缺乏方法的批评或斥责一般都会削弱孩子自我教育的能力。
不仅如此,父母的批评常常会造成孩子的对立情绪,孩子即使明明知道自己错了,但由于严重的逆反心理而拒绝承认自己的错误。如果批评孩子时再使用一些训斥、讥讽甚至威胁的言辞,则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
孩子毕竟是孩子,年龄小、经验少、知识也不多,能力很有限,因此常常会惹出这样那样的事端来,父母应该耐心地对他们进行引导,帮助孩子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帮助他们进行自我反省。父母应尽量少用批评的口气与孩子说话,如果的确需要对孩子进行批评,也应该注意自己的用词与语气。
批评只是一种教育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孩子今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它更不是咒语,只要一念,孩子就会乖乖听话。因此,父母在批评孩子的同时应该更耐心地教给孩子做事的方法,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去判断,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加以改进。
禅意父母
在父母的眼里,往往觉得孩子很小,什么都不懂,殊不知孩子是正在成长中的人,他们对周围的人和事会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情感倾向,也需要得到别人的理解和信任。父母只有尊重孩子,用平等民主的方法对待他们,才能很好地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责任感。因此,批评孩子时一定要注意场合和分寸,要给孩子留面子,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训斥孩子,在批评的时候也不要说粗鲁、讥讽孩子的话。
严格的庭训
寒冬腊月,一个名为“滴水”的和尚去天龙寺拜见仪山禅师。外面下着很大的雪,可是仪山禅师却不让他进门。那个和尚就在门外一直跪着,这一跪就是三天。仪山的弟子看他可怜,纷纷为他求情,可是仪山说:“我这里不是收容所,不收留那些没有住处的人!”
弟子们没有办法,只好纷纷走开。
到了第四天的时候,那个和尚身上破裂的地方开始流血。他一次次地倒下又重新起来,但他依然跪在那里,雷打不动。仪山下令弟子:“谁也不准开门,否则就将他逐出门外!”
七天后,那个和尚支撑不住,倒了下去。仪山出来试了一下他的鼻子,尚且有一丝呼吸,于是便下令将他扶了进去。滴水终于进了仪山禅师门下参学。
有一天,滴水和尚向仪山禅师问道:“无字,与般若有什么分别?”
话刚说完,仪山一拳打了过来,大吼:“这个问题岂是你能问的?滚出去!”
滴水被仪山的拳头打得头晕目眩,耳朵里只有仪山的吼声,忽然间,滴水想通了:“有与无都是自己的肤浅意识,你看我有,我看我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