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3400000006

第6章 国学文化与道德修养(5)

我国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很多,例如秦国商鞅变法,刁民越杀越多。商鞅在法家性恶论“人性本恶,君子不可信人”思想的指导下,制定连坐等严刑峻法,还推广告密制,“杀人如恐不举,刑人唯恐不胜”,即使是一些很小的错误也要受到重罚,“偶语者弃市,犯律者连坐”,“杀人盈野使渭水尽赤”,以至于各地都出现了“褚衣塞路,囹圄成市”的惨状。

还有就是明朝初期朱元璋肃贪,结果贪官是越杀越多。朱元璋从乞丐到帝王,最痛恨的就是贪官污吏。他曾经6次大规模肃贪,15万贪官人头落地,从驸马、侄儿、宰相等都成刀下鬼,其中胡丞相一案就诛杀了3万多人。杀人手段残酷之极,剥皮实草、刷洗、钩心、抽肠、凌迟等,可是结果呢,贪官还不是越来越多。

第五,彻底解放人身自由,消灭虚伪和谎言。

人身自由是人格独立的前提条件,只有人身不受别人控制时,才有诚实的表现,其行为才有道德评判的价值。虚伪是道德的最大天敌,因为本身就是虚假的、骗人的,无法用道德来评价,这就是“伪君子”比“真小人”更卑鄙的道理。亚当·斯密认为,自由和独立的人格是自然产生美德的两大条件,商人经济自立过程中自然会具备道德涵养、勤勉、谨慎等美德。相反,在传统的封建社会下,家丁、佣人由于他们的人格不独立、没有人身自由,可能会道德败坏。马克思也认为伪善是人类最大的罪恶,并且来源于没有人身自由。马克思说:“人们最大的罪恶——伪善,是同没有自由分不开的。”

按照马克思的自由人思想,在专制等级森严的社会中,官僚阶层是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人身自由,人与人之间就是一种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因此腐败和堕落的问题很严重。比如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发现有人对自己的领导吹牛拍马,这是因为我们想从领导那里得到一些利益,这些都是由于人不是真正的自由,人与人之间还存在着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造成的。

【国学小讲堂,人生大智慧】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孔子说:“以放纵的心态做事情,就会招来很多的怨恨。”

所以我们办事要从群众的利益出发,以群众的利益为依据。

【品故事,明心志】

懂得“诚招天下”

唐太宗曾经对大臣说过:“国家的灭亡,多数是由那些奸佞的人一手造成的。”

于是就有人上书,请求铲除那些奸佞的人。

唐太宗问裴矩:“谁是奸臣?”

裴矩答道:“等陛下与众位大臣议事的时候,您可以假装发怒,试探一下。据理力争、毫不屈从的便是刚直的人;而那些惧怕陛下的威严而曲意顺从的就是奸臣。”

唐太宗说:“不要这样做。按理说,君为水的源头,而臣是水的支流。如果弄脏了水的源头,却想得到清洁的水流,世上哪里会有这种事情呢?我如今要以至诚来对待天下的人。”

唐太宗要求自己竭诚对待下属,因此,他深为众大臣、众百姓信服,使他们对唐朝死心塌地,最终国家得到治理。

八、“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精髓

第一,返璞归真的自然管理理念

道家所倡导的是一种返璞归真,就像刚出生的婴儿一样纯洁无瑕,没有掺入任何人为因素的自然管理理念。在道家看来,当时社会的物欲横流,人的本性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扭曲,因此,必须要复归,还人性最本来面目。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人的本性是什么?《道德经》一书中曾多次提到“婴儿”、“婴孩”等词,认为人最本真的状态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经·十九章》),这就是一种单纯、朴素的婴儿状态。还有在《道德经·二十八章》中讲到“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无极”,“复归于朴”。道家主张要复归到婴儿状态,复归到最本真的状态中去。而到了庄子的时候,他干脆就称赞“同与禽兽居”的原始社会,认为这才是“至德之世”,在这样的社会环境里,人的本性才能得以保存和发展。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道家对领导者提出了一些要求,《道德经·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聘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这句话是说缤纷的色彩会让人眼花,喧嚣的声音则令人耳聋,错乱的五味会令人败口,奔驰游猎则令人心狂,稀有的珍宝会引诱人犯错。所以,作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应该是只求饱腹而不求悦目,有所放弃,才能有所获取。也就是说,优秀的领导者要秉承一种自然的管理理念,“持而盈之,不若其以”(《道德经·九章》),从而达到一种领导者“无为”而民“白化”的理想状态。

其实,每个生命都拥有自由的权利。在尧舜时代有一首《击攘歌》,其中唱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帝力于我何有哉!”老子他老人家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对潜在文化的认同,提出了他“无为而治”的圣世理想,而这种管理的理念充分体现出对个体自由的尊重。

第二,致虚极,守静笃的领导修为品质

与“无为而治”的自然管理理念相对,道家要求领导者必须是“致虚极,守静笃”。《道德经·十六章》中写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日静,静日复命。复命日常,知常日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

意思是:心虚没有欲望达到极点,保持一种清静无为,而且要坚定不移。老百姓都在活动,我要看他们有往有复。老百姓很多,都应该回归到他们的根本。回归到根本,则无欲无知,不争不乱,这就是“静”。“静”是人们回归到本来自然赋予人类的品行。回归到本来的品行,就可以让天下太平,这就是社会永恒的法则。如果我们能够懂得社会永恒的法则,就是“明”了;如果不懂得社会永恒的法则,愚蠢蛮干就会造成恶果。一旦明白了社会永恒的法则,就能够懂得一切。这种普遍的法则也正是治理天下的王道法则,而这些王道法则又是自然界的法则,这种自然界的法则就是“道”。“道”是永恒的,即使人死去了,但是人类所总结出的道理是会流传于世的,它永远不会消失。

“致虚极,守静笃”是道家对“理而不据为己有;万物各有所为而不自恃其能;事功成而不居其功”的精辟总结。正因为领导者不居其功,反而赢得了人们更多的尊敬和爱戴,他的功绩永远会流传下去。道家并不重视成果的激励作用,虽然也不反对有作为和建立功业,但并不以这些作为它所追求的最终目标,道家强调对事业要有一种超然的态度。

道家还要求领导者不能有私心,要重视民心民意。《道德经·二章》指出:“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弗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圣人用“无为”的态度来处事,用“不言”的方法来施教,让万物自然生长,人们能够看淡名利,拥有一颗厚实博大的包容心,一个能够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从而做到知人并自知。所以,明代的大学问家吕坤在《呻吟语》中解释说:“举世都是我心。去了我心,便是四通八达,六合内无一些界限。”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见,“致虚极,守静笃”是道家对领导者“治身”的要求,是领导者提高自身素质的基本方法。

第三,“不知有之”的隐性控制模式

老子说:“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道德经·十七章》)这句话就指出了老子评判领导者是否优秀的四个标准。

老子认为,太上型领导是领导者的最高层次,这种领导给民众的印象是“不知有之”,就好像这个领导者在人民眼中是不存在的一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呢?就是因为领导者真正地做到了“无为而治”,“身教不言”,他虽然隐于众,却能以无形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来规范民众的行为,让民众就能自觉的那样去做,而不是觉得有人在要求和强迫自己。

老子说:“为无为,则无不治矣。”他提倡“无为”,其实是“无不为”。“无为”是一种这样的“为”:在该不为的时候就不为,在该为的时候就要为,这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处世原则,它体现的是事物自然而然的发展趋势,也是才能方法论中最特殊、最智慧、难度最高的、效益最好的技术。一句话,“无为”就是顺应自然和事物变化规律的管理模式。

西汉的“文景之治”,就是50多年来奉行“无为”政策的结果,用隐性的领导方式来治理国家。

着名的管理大师曾仕强分析老子“无为”思想时曾说了这样的一段话:“无为当然不是不为,而是无不为。但只有站在无为的立场来无不为,才能够‘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地尽力而为。不争功也不诿过,自然一切秉公处理。”

在《道德经·三十七章》中也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白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意思是说:道永远都是顺其自然的,所以它能生养天地万物,而又无所不能作为。领导者如果能遵守道的自然规律,则万物会自己生长变化。在生长变化中,有时会有欲望,这时就要用“无名之朴”来镇定这些欲望,如此一来,就没有欲望了,因而就能安静,天下也就会太平。

所以,老子的“无为”思想体现在治国上就是主张“不尚贤”,让领导者隐于众,使人民不知道还有一个统治者。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汉朝有一个大官叫公孙弘,他对这一点分析的比较清楚。在他还没有当官以前,他曾经给汉武帝上书:“我听说尧舜时代,并不注重官位和赏赐,而老百姓却能互相劝勉向善;并不注重刑罚,而人民却不犯法。因为当时的领导者,能够立身正直,讲究信用。后来官高位贵,赏赐厚重,人民反而不能勤劳;刑罚严重,而作奸犯科并没有停止。因为领导者立身不正,而又不讲信用……”(参见《二十五史智慧大全》)

但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是,老子的“不尚贤”与“任人唯亲”所说的并不一样,但“不尚贤”与“任人唯贤”是不矛盾的。

同类推荐
  • 中华美德3

    中华美德3

    在故事中吸取营养,让中华美德薪火相传,让孩子成为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给儿童最好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精髓。
  •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10辑)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10辑)

    李怡、毛迅主编的《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10辑)》汇编了当代文学研究名家的精辟论述,系统地对这个命题进行了阐述。栏目有“现代文学与现代文化”、“文学史新论”、“巴蜀文学重读”、“对视与争鸣”、“现代中国文学档案”等。
  • 寂静玛尼歌

    寂静玛尼歌

    浪子啊,你虽已死,但你能否说出,在你短暂的一生中,有多少次远足值得铭记?因为有着在戈麦高地上与康巴藏人一同游牧四野的传奇经历,作为一个汉人,柴春芽才敢于书写他对中国西部牧野生活的缅怀。因为漫游了西藏大地并最终皈依了藏传佛教,柴春芽才勇于坦露心迹,探索灵魂的深度与载力。
  • 趣谈语言文学

    趣谈语言文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人们也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其语言文学亦有深厚的功底,诸多名著让人目不暇接。《趣谈语言文学》以细腻的文笔,带领我们慢慢品读诸多经典之作,让我们在文学的殿堂寻找到那份已远去的宁静与淡然。
  • 名人谈文化艺术

    名人谈文化艺术

    《名人谈文化艺术》罗列了中国古今的名人对于文化与艺术的见解,对文化艺术的不同发展观念,但这些都无不闪现了思辨的灵光和语言的机智。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农女的田园福地

    农女的田园福地

    一朝穿越成农家小姑娘刘小鱼,可是这第一天就要被自己亲生奶奶弄死,这是什么样的神节奏,家里长短,邻居拌舌,极品亲戚缕缕挑战她的底线,她到底是要让他们死呢,还是让他们死呢…片段一:小鸡咕咕叫的院子里面,小鱼奶奶拿起菜刀就要杀鸡。“你们这些杀千刀的,吃我的,住我的,现在长大了翅膀硬了是不是,还知道跑了是不是,赶紧把头伸过来,要不然的话让你们死都没好活。”听这糟心话,话里话外都再暗指生的儿子不孝顺,翅膀硬了就不听父母话了。“奶,你可千万小心着,别闪了腰大了舌,到时候还得花一大笔钱呢!”小鱼站在那里,脸上似笑非笑,眼里满是讥讽的高声喊道。啧啧,还真以为她家是软柿子,拿捏都不敢反抗呢,她现在就要让自家的包子爹娘,变成金刚狼。片段二:“你种庄稼的本事儿不错,你也不错!”俊美的男人勾着唇角,眼里闪着势在必得的光芒。小鱼毫不示弱的瞪大了眼睛:“我不错,干卿何事儿!”一句话简介:反正就是斗亲戚,发家致富的故事了!
  • 百炼飞升录

    百炼飞升录

    误食无名朱果,踏入修真路,本是一名山村普通少年,以炼器起家,凭借制符天赋,只身闯荡荆棘密布的修仙界,秦凤鸣,本一切都顺利非常,但却是有一难料之事发生在了他身上……
  • 痴妃追夫(全本)

    痴妃追夫(全本)

    本文慢热,希望亲们坚持看下去,一定不会让大家失望。————————————————————————亲们:本文的原名为《冷情王妃》,改了文名,文文开篇有所修改,文中女主的名字全都改用穿越后的,希望大家看文时,能够适应,冥在此向大家道歉,鞠躬,希望各位还能一如继往的支持!———————————————————————简介:痴傻女凌雨箬一朝穿越成为永康王朝权倾朝野的大将军之女,最尊贵的俊逸王爷被迫娶其为妃.她曾以为会在王府中平凡度过一生,岂料因为曾经的前尘旧案,王朝突造巨变,俊逸王爷流放远方,她却为一句承诺誓死追随,一路相护相随的忧郁男子——楚风流,使她芳心微动。而他却心有所属,一路追追逐逐,心已累,情已伤,蓦然回首,守在他身边的人,却还是那个痴傻的她,终于逾越心中那道鸿沟,然而却已万劫不覆,他只能留下最后遗言,“抱歉、、、、、、我爱你!”俊逸王爷司徒墨轩因爱上了她,牺牲自己成全他们,他说,“雨箬的愿望我都帮她实现,即使性命攸关。”然而在凌雨箬看到面目全非的司徒墨轩出现时,却心中大乱,不知爱的到底是谁,一路坎坷,一路颠簸凌雨箬终于脱掉痴傻的外衣,为世人争夺一方净土。司徒墨轩以生命和容貎作代价能否赢得雨箬芳心?性命能否保住?容颜能否挽回?却已成迷。与此同时,一直为各国争夺的五行图浮出水面,终于将那使他流放的后宫大案再次牵出,最后真相到底如何,敬请关注!————————————————————————冥的新坑《千年情殇》望大家继续支持!读者群:80377941
  • 金匮要略(四库全书)

    金匮要略(四库全书)

    《金匮要略》为《伤寒杂病论》中一部分,共3卷25篇,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专门研究杂病的医学专著,与《伤寒论》一起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准则,被后世推崇为中医经典著作。清代徐彬将其整理编次为24卷(原书分3卷),每卷列一种病证,文中有注有论,注释简明,论辨精当,引经析义,见解独到,密切联系临床,特别注重脉证辨析,揭示脉证规律。本书根据《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参考清光绪五年(1879)扫叶山房藏版点校而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遇见你之后,都是好时光

    遇见你之后,都是好时光

    相遇、分离、等待、回忆,最终释然。本书是一本温暖人心的青春文字,书写了当下年轻人感情的各个横切面,与《匆匆那年》、《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等青春书籍,一起掀起“怀念青春,回味温暖”的热潮。四十八篇独具个人风格的温暖爱情故事,是作者的故事,也倒映着每一个用力爱过的人的影子。值得纪念的时光,与幸福有染,与憾恨无关。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洪荒青莲圣卷

    洪荒青莲圣卷

    数年之后,张成再收二徒弟。分别为列天猴孙云,东海三太子敖汜是为天下五行合壁。此为后天五精地道大全。又隔千年,秦出天下天道圣人借其之手争夺气运……又千年之后汉出天下地道定之为霸……再有五千年唯有一本洪荒青莲圣卷流传于世,还有就是那一个又一个动人的传说!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