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2200000008

第8章 不吼不叫,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2)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首先要赏识孩子。”所有孩子心灵深处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赏识孩子,就要不断发掘孩子的优点,不断给孩子鼓励,从而逐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

一个10岁的男孩在一家工厂做工。他一直想当一名歌星,但是,他的第一位老师却说:“你五音不全,不能唱歌。你的歌简直就像是风在吹百叶窗。”回到家里后,他很伤心,并向他的母亲——一位贫穷的农妇哭诉这一切。

母亲用手搂着他,轻轻地说:“孩子,其实你很有音乐才能。听一听吧,你今天唱歌时比昨天乐感好多了,妈妈相信你会成为一个出色的歌唱家的!”听了这些话,孩子的心情好多了。后来,这个孩子成了那个时代着名的歌剧演唱家。他的名字叫恩瑞哥·卡素罗。

卡罗素回忆自己的成功之路时这样说:“是母亲那句肯定的话,让我有了今天的成绩。”

由此可见,赏识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孩子从父母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满意的点头、会意的微笑、热烈的掌声中得到肯定,赏识可以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曾有这样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讲的是一位母亲参加三次家长会后对孩子的教育:

一位母亲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对这位家长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三分钟都坐不住。”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妈妈,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妈妈鼻子一酸,差点掉下泪来。她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到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别的家长都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饭,而且没让妈妈喂。

在第二次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学生,你儿子排在第49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你最好能带她到医院查一查。”回去的路上,妈妈流下了眼泪。回到家,看到儿子惶恐的眼睛,她又振作精神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你并不是一个笨孩子,只要再细心点,一定会超过你的同桌。”说这些话的时候,她发现儿子的眼光一下子充满了光亮,发愁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了。第二天上学,儿子比平时都要早。

第三次是初中毕业班家长会,老师没有在差生的名单里提到她的儿子,到家长会结束也没有提到她儿子的名字,她有点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母亲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当她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份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跑到自己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她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这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用赏识教育代替惩罚教育,她成功了。

赏识是教育的真谛,能够带给孩子无限的信心和动力,让孩子不断地前进。一位着名的教育家说:“孩子需要激励,就如植物需要浇水一样。离开激励,孩子就不能生存。”学会赏识孩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位家长都要仔细地研究与思考鼓励孩子的策略,并养成赏识孩子的习惯。

发自内心地欣赏孩子

捕捉赏识孩子的每一个时机,用恰当的语言和方式表现你对孩子的赏识,是每一位“望子成龙”的家长的必修课。

爱因斯坦小时候并不是一个天资聪颖的孩子。已满四岁的爱因斯坦还不会说话,很多人都怀疑他是个“低能儿”。但是,担任电机工程师的父亲,却对小爱因斯坦非常有信心。他为儿子买来积木,教他搭房子。小爱因斯坦每搭了一层,父亲便表扬和鼓励一次。上学后,爱因斯坦仍然显得很平庸,老师曾向他父亲断言说:“你的儿子将一事无成。”大家的讽刺和讥笑,让爱因斯坦十分灰心丧气,他甚至不愿去学校,害怕见到老师和同学。但是父亲鼓励他:“别人会做的,你虽然做得一般,却并不比他们差多少,但是你会做的事情,他们却一点都不会做。你表现的没有他们好,是因为你的思维和他们不一样,我相信你一定会在某一方面比任何人都做得好。”父亲的鼓励,使爱因斯坦振作起来。

爱因斯坦的母亲贤惠能干,文化修养极高,她对小爱因斯坦也百般鼓励。有一次母亲带他到郊外去游玩,别的孩子,有的游泳,有的爬山,玩得不亦乐乎,只有爱因斯坦一个人默默地坐在河边,静静地凝视着湖面。当亲友们对爱因斯坦母亲问道:“您的孩子为什么总是一个人对着湖面发呆?是不是神经有毛病?还是趁早带他去医院看看吧?”她十分自信地对他们讲:“我的小爱因斯坦没有任何毛病,你们不了解,他不是发呆,而是在沉思。他将来一定是位了不起的人。”

后来,爱因斯坦成为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人们称他为20世纪的哥白尼和牛顿,并于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判断一个孩子的好坏,不能只是片面地取一个方面。作为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与众不同的地方,要从内心里相信孩子是优秀的,让孩子在你的赏识中发挥长处。

赏识孩子要具体

莉莉是个聪明的孩子,从小就表现出惊人的绘画天赋。妈妈也总不忘对孩子的画大加赞赏。一句“太棒了”常常让莉莉心花怒放。在妈妈的赞赏声中,莉莉如妈妈所期望的一样,她的绘画天赋也逐渐得到了更好地发挥。

时间久了,莉莉对那句“太棒了”已经不是那么激动了,因为她不知道自己的画到底哪里棒,哪里还有欠缺。莉莉的绘画天赋似乎慢慢转入停滞阶段,而妈妈似乎也发现了这一点,但她还是言不由衷地夸奖:“太棒了!”

终于有一天,莉莉在妈妈夸奖完之后,扔下了画笔,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妈妈很是诧异:“莉莉你怎么了?不愿意画了吗”。

“不,妈妈。我只是不清楚我的画到底好在哪里,而你只是告诉我‘太棒了’。难道你就不能告诉我的画好在哪里吗?”莉莉委屈地答道。

妈妈哑然,到这时候才发现“太棒了”几乎成了自己表扬孩子的口头禅。

莉莉的妈妈知道用赏识法来教育孩子,这一点是值得认可,但赏识教育要具体而深入,不要泛泛地夸孩子的优点,父母对孩子的夸奖应该是经过认真品味后的真正欣赏。

在赏识孩子时,应该对孩子的优点和进步的具体细节给予肯定,使孩子明白自己“好”在哪里,这样效果会更好。比如“你很会思考”,“你对某件事情有你自己的看法真的不错”,“你的数学成绩比以前有进步”等等,而不总是简单而笼统地夸奖“好”、“不错”、“真棒”,否则,孩子不能从内心得到肯定,当然就可能对你所谓的赏识无动于衷了。

对孩子的进步要及时赞扬

某小学的校长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期末考试之后,他分别在不同时间内对两个班级考试成绩差不多的两组孩子做出评价。

对第一组孩子,校长在考试成绩出来的当天就表扬了他们:“成绩真不错,你们都是聪明的孩子,继续努力吧。”

对第二组孩子,校长一直等到下一个学期开始之后,才对他们说:“你们上学期考试成绩不错!”

一个学期以后,第一组孩子因为受到了校长及时的赞扬和鼓励,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一致认为是校长的赞扬让自己对学习充满了信心,学习劲头也更足了。而第二组孩子的学习成绩却没有明显进步。虽然校长赞扬了他们,但时间已经相隔太久,所以他们根本没有察觉到这种表扬,所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没有太大的变化。

这个实验证明,及时赏识和赞扬孩子,比事后再给予赞扬所起到的作用要大得多。所以,孩子有了进步,最好当时当地给予夸奖和鼓励,这样孩子的成就感和荣誉心就会得到最大的满足进而会把后面的事情做得更好,否则,事过境迁,已经没有了当时的氛围,你再去夸奖他,会使夸奖的作用大大降低。

不要拿孩子跟别人比较

8岁的嘉嘉和10岁的妞妞一起从学校回到家。嘉嘉很快就走到自己的房间,可妞妞却跑到妈妈那里说:“看,我又得了100分。”妈妈看着成绩单,非常满意,夸奖了妞妞一番。“嘉嘉在什么地方?我想看看她的成绩单。她考得一定很差吧?”这时嘉嘉正准备去玩,妈妈就叫住了她,让她把成绩单拿来看看。果然,嘉嘉的成绩很不理想,妈妈非常生气地大声说道:“你为什么不能像你姐姐一样?就是因为你太不用功,不许出去玩,回自己的房间去!”嘉嘉非常沮丧地走回到自己的房间。她受了妈妈的一顿斥责,感到自己很没有面子。

在家庭教育中,上述这种现象屡见不鲜。不少父母拿孩子作比较,他们认为,通过比较可以激发孩子更大的潜力,其实这种教育方式是错误的。在把孩子和别人做比较的时候,孩子不一定会产生竞争心理,反而会有失败感和羞愧心。因为失败感,孩子会失去自信,不但影响亲子关系,还会使孩子在生活中处处碰壁。

王凯是一名勤奋好学的孩子,在班级学习属于中上等,这次期末考试有五门是90分以上,两门是80多分,比期中考试有了明显进步。可当他高兴地向父母报告成绩时,本想能得到父母的表扬,结果被爸爸训了一顿:“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哪有你这么好的条件?我们辛辛苦苦拼命工作,省吃俭用,都是为了谁?还不是指望你学习好,将来有个出息。你看看人家邻居李铭,比你还小一岁,门门功课都95分以上,你怎么就不像他学习学习争口气?你真让我们失望!”这下惹怒了王凯:“又来了!我就没有让你们满意的时候。你们啥时候说过我好?反倒经常把李铭挂在嘴边!你们认为他好,就认他当儿子好了。”

生活中,很多父母爱拿“别人家的孩子”来比较,目的是为了给自己家的孩子一个奋斗和努力的目标,但事实上,这样做不仅难以起到一种激励的作用,还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并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因此,孩子出了问题或学习成绩差,应该从孩子实际的基础出发,寻找原因与差距,而不是拿孩子与别人比。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世界上也没有任何两个孩子是完全一样的,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相应的优点和缺点,能力和特长也各不相同。因此,盲目地与别的孩子比较是不切实际的。

有一对邻居,两家各有一个同龄的儿子,从小一起玩耍,非常要好。打从两位小朋友还在幼儿园的时候,他们的母亲就已经开始激烈竞争到底是谁的孩子更聪明,对于每一次考试结果,两个母亲都要比较到底是谁的孩子成绩更好。长久下来让两个小孩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紧张,终于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两位小朋友再也无法忍受每天都那么紧张日子,他们开始一起逃课,跑到游戏厅去打发时光,两个孩子的成绩都一落千丈。好在经过这个教训之后,两位母亲及时醒悟,如今她们不再严格要求小孩考试的分数,只希望孩子能够正常的接受教育。

可见,过多的比较只会给孩子蒙上心灵的阴影,带给孩子沉重的心理负担,从而失去兴趣和自信这原始的潜动力。

印度的一位思想大师说过:“玫瑰就是玫瑰,莲花就是莲花,只用去看,不要比较。”作为父母,切记不要将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去比较。每一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个性,每一个孩子也都应该从他自己实际的基础上发展,而不是做别的孩子的复制品。

尊重孩子的隐私细节

隐私,是每个人藏在心里,不愿意告诉他人的秘密。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隐私,孩子也不例外。我们都知道,个人隐私应得到尊重,法律也规定保护个人隐私不许侵犯,这便是隐私权。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父母却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随便干涉孩子的隐私:偷看日记、私拆信件、监听电话、暗中跟踪……凡此种种,都让孩子感到难堪。

有一位上初中二年级的女学生,经常喜欢写日记。她喜欢把日记本放在抽屉里,可是最近她发现母亲动过她的日记本,这让她感觉很生气。于是她想了一个办法,她在抽屉最上边放了一张白纸,纸上放五根头发丝。第二天,她发现头发丝没有了,显然抽屉被动过。第二天,她放了一张纸条,上边写道:请尊重我的隐私。结果,还是有人动她的抽屉。第三天,她在上边写道:不尊重别人隐私的人也不配得到别人的尊重!这下可了不得了,母亲不再偷看,而是当着这位学生的面打开抽屉去看她的日记,并说:“小毛孩子,还给我们谈什么隐私,谈隐私也轮不到你的份上。”这位女学生怒气冲冲地顶撞母亲道:“你侵犯了我的隐私权!”母亲听了淡淡一笑:“在家里你是我的女儿,我是你妈,我有权力看你的日记和信件。”

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后会强烈感觉到自己的独立性,想拥有自己的隐私,也渴望被尊重。这是孩子独立意识和自尊意识的一种体现。父母对此应该予以尊重,千万不能因为子女不再像以往那样和自己说心里话、有事瞒着自己而心急、焦虑,更不要采取“偷看”之类的方法。殊不知这种做法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造成孩子沉重的精神压力,甚至产生敌意和反抗,导致父母与孩子关系的恶化。

赵凯是一名初中生,一回家就喜欢关上门。爸爸觉得很奇怪,不知道孩子在里面干什么。他总喜欢没事推门进去看看,赵凯对爸爸的行为很反感。有一天,他对爸爸说:“以后进来能不能敲一下门啊?”

爸爸一听就生气,说:“我是你爸爸,你有什么要隐瞒的,进儿子的房间还要敲门,真是白养你了。”赵凯也很生气,说:“我就不能有一点儿自己的隐私吗?你太不尊重我了。”爸爸一听,就更生气了,说:“什么隐私,我是你爸爸,你以后别想跟我谈隐私。”

有些父母通常没有“孩子也有隐私”的观念,觉得孩子有秘密就是有“隐瞒”,是对父母不信任,是最不能容忍的。他们没有意识到孩子正在长大,已经有了自己独立的人格和自己的隐私,随意闯入孩子的“隐秘世界”,采取粗暴干涉的强制手段,这样只能适得其反。

每个人都会有隐私,孩子有隐私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孩子是一个完整的人,应该有属于自己的隐私权。让孩子拥有隐私,尊重孩子的“隐私世界”,是对孩子人格的保护,父母也会因此而赢得孩子的敬重和爱戴,所以家长对孩子的隐私应有正确的态度。

王雅丽是一名初中生,平日里养成了写日记的好习惯。一天,她正在房间里写日记,听到有人敲门,“是谁?”

“是妈妈,我可以进来吗?”“请进!”王雅丽一边答应,一边把日记本合起来。

原来妈妈是给他送牛奶来了。“又在写日记啊?”妈妈问道。

“是啊,你可不能偷看哦!”王雅丽娇嗔地“警告”妈妈。

“好,妈妈不看。其实妈妈小时候也像你一样,不光要写日记,还要拿个小锁把日记本锁住,生怕别人偷看了我的日记。”妈妈一边抚摸着王雅丽的头发,一边说道。

“那有人偷看过你的日记吗?”王雅丽好奇地问妈妈。

同类推荐
  • 神奇的动物

    神奇的动物

    本系列丛书出版发行以来,受到广大青少年读者的热烈欢迎,反响强烈。应该说,这是很自然很正常的。因为青少年的好奇心最强,求知欲正盛,而本丛书不仅满足这种好奇心,提升这种求知欲,还激发青少年对人类未解之谜的关注之心,对未来科学问题的探索之志。
  • 神童故事

    神童故事

    本书编选了中国历代神童经典故事,按年代分为四篇:远古、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朝;元、明、清朝。所选的神童故事具有创造性、可读性、启发性和指导性,属于真人真事,真实可信,读者受益匪浅。该作者出版了多部孩子(中、小、幼)教育读物及音像教材,创作大量(500余首)教学歌曲,受到孩子及家长的一致好评。他坚信:思维、潜能的挖掘,必然得出教育进化与人类进化更完美的硕果;品格的培养、心灵的塑造是奠定孩子一生的基础,必将蕴育品学兼优和智力超群的神童!
  • 女生爱臭美

    女生爱臭美

    如果你天生丽质,那是你的幸运。如果你生而不美,同样也是蝣的幸运。因为,上帝认为你有能力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同一样东西或者同一件事情,这个人看是美的,那个人看则不美;小时候看是美的,长大了看就不美。父母牢牢记得孩子的前程,却单单忘记了他(她)还是一个孩子!属于孩子的应该是欢乐与自由,而不是沉重的荣誉!时装表演注重的是服装的展示,而风采展示需要展示的不单是服装,更多的是展示当代少年的精神风貌。我们喜欢拍艺术照,是想把最美的地方展示出来。每个人在展示美的时候,也让别人获得了美的享受。容貌通过一次手术,就可以变得美若天仙。但心灵却需要长时间的陶冶,才能变得完美无瑕。
  • 你是我的宝贝

    你是我的宝贝

    奶奶的努力没有白费,父亲在野外考察中不幸遇难,贝贝长成了一个心地淳朴,有轻度智力障碍而且终生无法治愈。贝贝与奶奶生活在一起。贝贝两岁时,乖顺善良,母亲难以承受这种生活的打击离家出走,热爱大自然的孩子。慈爱宽容的奶奶以顽强的毅力训练贝贝,书中贝贝是个唐氏综合征患儿,力图使贝贝成为一个自爱自立有尊严的人
  • 灰色童话书

    灰色童话书

    《灰色童话书》是一本38篇童话组成的小集子,由著名学者、童话创作人安德鲁·兰编著。收录了著名童话《福图内特斯和他的钱袋》《德希米尔和德希米拉的故事》《不解的魔法》《尤蒂和她的七个哥哥》……那些美丽动人的想像伴随多少人走过他们的童年?那些扬善避恶、催人进取的情节是多少人认识世界的第一步?在这个集子中安德鲁·兰先生将为我们展现他的彩色神奇世界。
热门推荐
  • 重生之腹黑天使

    重生之腹黑天使

    临死前,钟然才看清那些人的真面目。父亲被他们陷害入狱了,奶奶的骨灰被他们撒进了湖里,自己的病也是因为他们下毒造成的,老公跟后妈的女儿在一起了,一直看做是闺蜜的女人原来一直都在利用自己,保姆在她的牛奶里下药,司机亲自参与了一场车祸差点让她毙命…带着强烈的怨气和仇恨,她重生了,重生在一切都还没有发生之前。既然上天给她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那么这一次她不会再是那个善良好欺负的丑胖子,她会阻止所有悲剧发生,会把她们上一世欠她的债一一讨伐回来。我回来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 炸药大王:诺贝尔(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炸药大王:诺贝尔(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墨门飞甲

    墨门飞甲

    面对墨门传功长老给出的选择,林木森痛哭流涕:“教练,我想玩飞剑……”“老子用弩一样弄死你!”林木森看着脚下的BOSS尸体,气势汹汹。“卧槽,以为老子的机关螳螂是摆设?”林木森面前的玩家,被机关螳螂两记重劈免费送回了城。“都给我看好了!那个带着机关拿着弩的家伙,绝对不能让他靠近方圆一里地的范围之内!!”一帮会打BOSS团队的团长,面色严肃的嘱咐手下团员。“那家伙?是个混蛋!”某美女恨得咬牙切齿……这是一个在仙侠游戏《御剑逍遥》里误入墨门,结果却靠机关和弓弩在游戏里搞得风生水起的幸运爆表的玩家的故事……好吧,应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公布个群号,222756360想进来玩玩的报上墨门飞甲就成了……
  • 网游之箭定天下

    网游之箭定天下

    老板的一道冷箭让他怒闯新域,然而,等待他的又是一道道的冷箭——明里、暗里、笑里、怒里、敌里、友里……而他,只是淡淡的笑着,将藏在身后的劲弓悄悄拉满……别人的箭只能让他受伤,他的箭却能……箭定天下!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同居公寓

    同居公寓

    如果没有了矛盾和瓶颈,爱情就是一种摆设,就是一潭死水罢了。同居就是一个把爱情大而化小的过程,唯有最漫长的坚持,才能带给我们最永久的幸福。
  • 末世之喜乐平安

    末世之喜乐平安

    她无意中来到地球,看到这里灵力充沛但却无人懂的利用,正开心的时候却被困在一个刚刚死亡的女婴体内。他刚经历丧母之痛,看到被遗弃的婴儿想到自己,于是某人被收养。被养了十多年,她确定这是个好男人!正想好好培养感情,丫的!这是要闹哪样儿啊!遍地的丧尸我虽然不在乎,但家里这个我不能不管啊!苏平安,难怪以前对我这么好呢!感情在这儿等着可劲儿的折腾我呢!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德鲁德疑案

    德鲁德疑案

    修道城,一座古老的城市。它单调乏味,门庭萧瑟,到处可以闻到教堂地下墓穴中泥土的味道,到处遍布着历代教士修女们留下的坟墓痕迹……埃德温·德鲁德,我们的男主人公;咪咪,德鲁德美丽可爱的未婚妻;贾思伯,仅仅年长埃德温一德鲁德几岁的舅舅;内维尔,咪咪的仰慕者。几个年轻入围绕在咪咪周围,在幽暗阴沉的修道城里掀起了一场爱情的漩涡。最终,德鲁德生死不明,内维尔成为唯一的嫌犯。格里斯帕克教士对内维尔坚信不疑,与咪咪的监护人一起,带领大家展开了一系列的暗地调查。然而……作者狄更斯的突然辞世让案件真相成了一团永远的疑云。有谁,能够解开这个没有答案的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