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5800000007

第7章 汉语汉字

只有人类才有真正的语言,语言文字是人类特有的文化现象。汉语汉字是世界各种语言文字中最古老、最具内涵的,它对凝聚民族情感、形成完整的中国文化有重要的意义。

汉语汉字有形、音、义三大要素,汉字的形体、语音、语义各有严密的系统,与其他的语言文字很不相同,形成了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三个专门的学问,这些需要专门深造。不过,其中相对浅显的部分,仍然是中小学生可以掌握的。

一 汉语汉字知识

汉语汉字历史久远,形成了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区分,后者是我们今天日常运用的,前者则与古代传统文化紧密关联。这里,我们从汉语汉字学尤其是古代汉语中提炼出一些基本知识。了解这些知识,有助于阅读古籍,因而也就能更好地深入学习传统文化。

结绳记事

人类最初使用实物作为帮助记忆和交际的工具,结绳记事就是其一。《庄子·胠箧》说:从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到神农氏的十二氏时代都用结绳,神农氏时代是用结绳的最后时代。可见,在黄帝时代出现文字以前,中国远古时代实有结绳以记事的时代。东汉郑玄的《周易注》中记载:“古者无文字,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

刻契记事

刻契是古人在结绳以后,新发现的一种帮助记忆的方法。“契”是在木条或竹条上刻上锯齿,用来记数。多作为契约用,比结绳记事方法进步多了。我国部分少数民族在宋以来直到清朝时候,还有刻契的传统。

图画文字

又叫“文字画”,是初民记事和表达思想的方法之一。与具有艺术欣赏作用的绘画不同,它用简略或象征的图形粗略地再现事物的特征或事件的过程;与文字符号不同的是,它往往要表达一整句话或事件的一个过程,甚至某个部落的一段历史,但必须经过知情人的讲解,不是一看就懂的。文字画不能表达语言的声音,也不能表达词和词序,实际上是一种表意的图画,是象形文字的前身或来源,而不是纯文字。

六书

古人分析汉字而归纳出的六种条例,按照汉字发展的规律,其名称和顺序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前四种是造字的方法,后两种是用字的方法。前者产生新字;后者不产生新字,而使已有的汉字产生更丰富的意义。学者们认为,“六书”是汉字的根本制度,直到现在仍是创造新方块字的方法。

象形

“六书”之一,最早的造字方法。用线条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轮廓,具体地勾画出来。例如:“龟”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马”字就是一匹有马鬣、有四腿的马;“月”字像一弯月亮的形状;而“日”字就像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很像我们在直视太阳时所看到的形态。象形字是由图画发展而来,但与图画相比,多数象形字的形体都很简略。不同的象形字产生的时代有先有后,但总的来说,象形字是文字发展初期的产物。要注意的是:经过几千年的变化,如今的楷书简体象形字,象形已变得不象形了,所以,应从字的原始写法中去研究它的造字原理。

指事

“六书”之一,造字方法。使用抽象符号来表达一定含义。有两类,一类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抽象符号,以表新义。如“本”字是在“木”的靠近根的主干部加一短横,指明其义;“末”字是在“木”的末梢处加一指示符号;“刃”字是在“刀”的锋利处加上一点,以作提示;“凶”字则是在陷阱处加上交叉符号。另一类指事字,是用不代表具体事物的抽象符号来表意。例如“上”、“下”二字原来的写法是由两根横线构成,“上”下面的长横线是界线,短线在上,表示“上”之义。“下”字同理,短线在下。此外,最典型是从“一”到“九”这些数目字,它们都属于指事字。

会意

“六书”之一,造字方法。将两个字合体构成新字,表达新的意义。如“林”、“森”以几个“木”组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又如“北”字由两个人相背靠着,表示此字的本义(即“向背”之“背”义)。此外,如“信”字由“人”、“言”两部分构成;“酒”字以酿酒的瓦器“酉”和“水”合起来,构成字义;“鸣”指鸟的叫声,于是用“口”和“鸟”组成。

形声

“六书”之一,造字方法。分别由两部分组成: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形旁指示字的意义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例如“垅”字,本义为“丘垅”,形旁是“土”,表示字义,声旁是“龙”,表示发音;“闻”字,以“耳”示义,以“门”表音;“齿”字下方画出牙齿的形状,为义符,上方的“止”是音符,表示此字的相近读音。形声造字法是“六书”中最能产、最重要的造字法。据有关专家统计,在甲骨文中,形声字占总字数的近20%,在《金文编》中占40%左右,在《说文解字》中占80%以上,而在《新华字典》中则占到了90%以上。

转注

“六书”之一,不是造字方法,而是用字之法。地区不同,语言各异,于是产生同物异名现象。转注字有两个条件:一是有同一的部首,二是字义相同或相近。如“考”、“老”二字,本义都是长者;“颠”、“顶”二字,本义都是头顶;“窍”、“空”二字,本义都是孔;“吹”、“嘘”二字,本义都是吹;“洒”、“涤”二字,本义为洒扫;“桥”、“梁”二字,本义都是桥。

假借

“六书”之一,也是用字之法。是指某个意义,本来没有字,而依照它的声音假借一个同音字来寄托它的意义。换言之,借用已有的文字来表示语音中音同或音近而意义不同的字,所使用的字叫假借字。例如“泉”本义是“水源”,象形字,假借为货币意义的“泉”;干求的“求”,本义是“皮衣”。后世所用的意义较虚的字,多为假借字,如“自”本义为“鼻”,“其”本义为簸箕,“焉”本为一种鸟名,都假借为代词。

古今字

一种纵向历时的同词异字现象,即记录同一个词(实际是词的某一义项),不同时代,社会用字有不同,前一个时代所用的字叫古字,后一个时代所用的字叫今字。如《说文解字》中,“闻”字后注明原作“”,也就是说先有“”,后造了同义的“闻”字,“”为古字,“闻”为今字。《孟子·滕文公上》:“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其中的“贾”表示价格之义时,后世用“价”(今简化为“价”)的字形,“贾”用在前,是古字;“价”、“价”用在后,是今字。再如《岳阳楼记》“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中的“具”为古字,后世所用的“俱”为今字。

异体字

古人又称“又体”、“或体”,《说文解字》中称为“重文”。指读音、意义相同,但写法不同的汉字。异体字现象的根本特点是:在同一时期,同音、同义的字同时存在几个不同字形。《汉书·晁错传》“以强为弱,在俛仰之间耳”句中,“强”、“俛”二字在汉代就同时还有“强”、“俯”的写法,它们互为异体字。与异体字相对的概念为“正体字”。正体字是指在音、义完全相同的一组异体字中,被指定为规范字的那一个,如“岳”与“岳”、“暖”与“煖”、“脉”与“脉”等互为异体,现在规定“岳”、“暖”、“脉”为规范字,称之为正体字,相应的“岳”、“煖”、“脉”则为异体字。

繁简字

即繁体字和简化字。简化字又称简体字。1956年国家确定并公布了简化汉字的方案,1964年发布了《简化汉字总表》,将原先使用的汉字进行了整理和笔形简化。从此,中国大陆除了古籍出版领域,在社会用字中废除繁体字,采用简化字。现在,一方面由于古籍阅读离不了繁体字,另一方面由于港、澳、台三地仍然使用繁体字,我们在正确使用简化字的同时,还有学习繁体字的必要。

本义

汉字的本义,就是一个字在造字之初的意义。本义一般可以通过字形来推求。如“诛”字为形声字,形旁为“言”,根据字形可知,“谴责”为本义,“诛杀”非本义。又如出发、发明的“发”原写作“发”,形声字,形旁为“弓”,本义为“射箭”。“年”字在篆书中由“禾”与“千”两部分构成,也是形声字,本义是禾谷成熟。

引申义

汉字的引申义是指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如“道”为会意字,本义为可供行走的道路,后来由这个意义派生出途径、方法、道理、规律、学说、引导等义项,这些义项都是“道”的引申义。再如“表”也是会意字,从毛,从衣,本义为衣服的表面,而以下义项为引申义:外面、表扬、标志。

通假义

又称“假借义”。通假义是指与汉字本义没有关系的意义。一个字被通假作他字用,是汉字特有的一种现象。如“然”字本义为燃烧,此字表示“对”、“这样”等义时,与原义毫无关联,为“然”字的通假义。“北”字本义为“向背”之背,“败北”用了“北”字的引申义,而“山南水北”用的是“北”字的通假义。“信”字本义为“诚信”义,《周易·系辞》“尺蠖之屈,以求信也”中“信”与“屈”相对而言,意思是伸展,用的是通假义。

同义词

语音有别,有一个或几个意义相同、相近的一组词。这组词属于同一词类,但它的补充意义或感情色彩、运用场合等方面有差异。如《礼记·曲礼上》说:“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这里说到的几个词都是死的意思,但在古代,各自的运用场合不同,这些词称做同义词。

同源词

也叫“同族字”、“同源字”。指音、义都很接近的一组词,包括三种情况:音义皆近、音近义同、义近音同。各字有同一来源,常以某一概念为中心,在音、义上会很相近。如果语音毫无关涉,或音虽近而意义相去极远,都不能构成同源字关系。耦、偶、隅、遇、藕等形声字,声旁相同,都有骈偶义,同源。大水缺口为“决”,玉器缺口为“玦”,器皿缺口为“缺”,中间留有缺口的宫廷大门为“阙”,四字音近、义近,同源。

二 古汉语工具书

在了解一些汉语汉字的基本知识之后,我们阅读古籍时,还要经常查阅一些工具书,也即是字典、词典、典故类的工具书。下面介绍其中最为常用的。

《说文解字》

我国现存最早的字典,东汉许慎着。作者创立了540个部首,按照形体相似或者意义相近的原则,将所收9353个汉字排列组织为秩序井然的系统。它所开创的以部首统帅汉字的字典编排法,又称“部首检字法”,一直为后世的字典所沿袭。作为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主要解释字的形、音、义。它的体例是:一般先列小篆形体,然后进行说解;说解中先释字义,次释字形的构成,多数字还用“某声”或“读若某”说明其读音。突出特点是:通过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说明每个字的造字本义。《说文解字》是语言文字学的经典着作,历代研究《说文解字》的人不计其数,形成了一门“说文学”,其中以清人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成就为最高。

《玉篇》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楷书字典,南朝梁顾野王着。是《说文解字》之后又一部大型字书,全书收22000余字,采用的就是许慎所创设的编排方法,只是部首略有调整归并,分为542部。

《康熙字典》

成书于康熙年间(1662-1722)的御定大型字典,收字47035个,是在《汉语大字典》编定之前收字最多的一部字典,由总纂官张玉书、陈廷敬主持完成。全书在明梅膺祚的《字汇》与张自烈的《正字通》二书的基础上再加增订。仍采用部首分类法,采用梅膺祚所归并的214个部首,每字均列出《广韵》等韵书的注音,释义一般都同时引录例句。《康熙字典》问世以来一直受到读书界的重视,时至今日,它仍是阅读古籍、从事古文化研究的重要参考书。新近重新修订的《康熙字典》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对原版进行了大量增补与修订,收录汉字达57557个,比《汉语大字典》多。

《尔雅》

儒家的“十三经”之一,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是中国古代的词典。作者不详,产生于战国末至汉初。书名“尔雅”的意思是:用近前的、统一的规范语言解释古代的与各地方言的词语。全书19篇,前3篇解释普通语词,编排方式是将同义词排列在一起,最后用一个较通行的同义词作解释。第4至7篇解释社会生活的名词,包括称谓词,以及与居住、器物和音乐等相关的语词。第8篇开始直到最后,解释自然万物的专名。此书实际上建构了一个自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从人际关系到日常生活,从衣食住行到山水景观之物再到人类视野的生物。在这个知识体系中,自然知识占的比重非常大,所涵盖的古代生物学的知识尤其丰富。所以,《尔雅》成为古代博物学家的重要典籍。

《辞源》

兼有字典、词典、类书等性质的古汉语工具书。陆尔奎等几十人编纂,1915年出版正编,1931年出版续编。以收古书上的词语典故为主,又兼收百科知识词条。1958年以来,开始对旧版《辞源》进行修订。修订时确立了与《辞海》、《现代汉语词典》分工的原则,删去原版中的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应用技术的词语,专收古代文史的词语及与此有关的百科词条,1979年修订本出版。该书字头的排列,全依《康熙字典》的排列方法,分214部部首,以字系词。字词释义,注重征引较早的用例,注重溯源。因此,是阅读古书的基本工具书。

《广韵》

全称《大宋重修广韵》,是北宋时代官修的一部韵书,由陈彭年、丘雍等奉旨在前代韵书的基础上编修而成,是完整保存至今并广为流传的最早、最重要的一部韵书。韵书是指按汉字的韵来编排的字典。《广韵》一书收录26194个汉字,分206韵,按声调分为五卷。每个字均用“反切”方法注明读音,按照字音对字义作出解释,有的还引经据典,解释得十分详细。此书最大的价值在于记录了从六朝到唐代(这时期,人们习惯称之为中古时期)汉语的字音和字义,为后人研究这一时期的语音面貌保存了完整而详细的资料。因此,此书被视为古汉语专业的经典着作。

《佩文韵府》

清代官修的大型辞藻典故辞典,专供文人写诗作赋时选词和寻典之用的工具书。清张玉书、陈廷敬、李光地等奉敕编纂。全书收单字约1万个,把单字按韵分为106部,每一字下标注读音和较早的字义,下收尾字与标目字相同的词。如在“上平声七虞韵”下“珠”字头,收录了贯珠、宛珠、照乘珠、买椟还珠、甓社湖珠等351个词。每个词均列出出处,如“宛珠”下引书是《史记》中所录的李斯《谏逐客书》。为利于写诗作赋,该书所收的多数字都有“对语”一项,收录可供该字的对偶用例,如“珠”字下收有“虹玉”与“凤珠”、“月镜”与“风珠”等对例。此外,还有“摘句”一项,收有“波月动连珠”、“照乘走隋珠”等句。

同类推荐
  • 鬼神文化

    鬼神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鬼神文化》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本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帝国往事:国史经典选读(大学国学读本)

    帝国往事:国史经典选读(大学国学读本)

    一个具有历史感的人,眼前常有历史“叠影”,能感受现实中的历史“脉动”。这本面向大学生的历史读本,就是为这一点历史“叠影”而来。本书聚焦于古今一脉,如周公制礼,秦废封建立郡县。这是中华社会横向联系与纵向统治的骨干,穿越二十四史,至今还活在你我之间。本书背离流行的“文化讨论”,较多注意那些“制度硬件”,如财政税收、科举兴衰、国会与立宪。全书还关注重大事变及其带动的社会转折,如“蒙古崛起”,如“东南互保”,如近代“革命”等。希望读者有所收益,有所意会,再回头观察现实,多少能感受一点历史的“脉动”。
  • 服饰通览(生命百科)

    服饰通览(生命百科)

    服饰通览中国服饰文化演变中国服饰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原始社会、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夏金元、明清,到近现代,都以鲜明特色为世界所瞩目。原始社会服饰(公元前21世纪之前)战国时人撰写的《吕氏春秋》、《世本》及稍晚的《淮南子》提到,黄帝、胡曹或伯余创造了衣裳。
  • 腊八节

    腊八节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热门推荐
  • 天国之门

    天国之门

    传说昆仑为连接神人天地之圣地,通过秘镜迷宫,击败通灵神畜,便可获得揭示宇宙奥秘的太极图录从而进入仙界封禅不死。仗义行侠不再是个人修为的原则;江湖人物正邪之分在于心性,而非法门;在求道修炼的艰辛过程中,最难看破的总是一个“情”字……
  • 盛唐红颜:长孙无垢传

    盛唐红颜:长孙无垢传

    现代女子林微微高中毕业之后的某天,在家中一朝穿越成为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五岁多的宝贝女儿长孙无垢;将军爹爹的宠爱让她无忧无虑的生活,当爹爹战死之后,却因着她的缘故娘亲和嫡亲哥哥都被同父异母的大哥赶出府门,却意外遇见了长得与隔壁班校草酷似的灰衣书生;她亲历了历史著名的玄武门之战,并且这场兄弟之间的夺嫡居然是为了她;她从古灵精怪,到贤良淑德俱佳,成了满朝文武,世间众人敬服的贤德表率的传奇故事。盛唐红颜长孙无垢,贤德冠三宫,恩宠覆六殿;一身宠,满门荣,名留青史,一代文德顺圣贤后长孙氏。
  • 栀子花开

    栀子花开

    作为赔钱货重生到了一个古代贫困的家庭,嬷嬷不喜,婶母不爱,好在还有个坚强隐忍的母亲,三个关爱自已的姐姐,外加上一个疼爱媳妇的亲爹,再迎来一个万众嘱目的小弟。全家致富不是口号,那是一种努力,挫折艰难如逆风解意,斗志斗勇中为姐姐们寻找新的幸福,疏不知爱情悄悄来临到了自已的身边。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牵手是有一种缘,回眸是一种缘。
  • 魔帝

    魔帝

    这是一个仙神消逝的年代。剑仙逍遥于天地,武者拳碎虚空,修道者踏日月而来,更有魔道逆天而行……一个宗派中的天才少年,因为遭妒被陷害,九转生死之下踏入了魔道一途。从此,他征战天下,血与火、情与义,洗炼魔帝无极!
  • 身价:社交的潜规则

    身价:社交的潜规则

    曾几何时,人们是按照阶级来界定身份的。当阶级成为一个历史的名词之后,“阶层”一词开始进入大家的视线。一时间,众多的专家学者为“富人、中产、穷人”的定义争执不休,我们这些日日为了生活奔忙的蚁民,更是搞不清自己的位置,拿不准努力的方向。
  • 轰雷狂飚(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轰雷狂飚(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第二次界大战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我们历史地辨证地看待这段人类惨痛历史,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使人类文明惨遭浩劫,但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了世界进入力量制衡的相对和平时期;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促进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促进了人类认识的真理革命;促进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认识。
  • 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下册)

    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下册)

    怎样快捷地了解世界,首先我们要从了解世界历史入手。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从地球上有了人类那时起,人类的第一个活动便是生产活动,而且从未间断过。人类文明的演进,社会的发展,只能在生产力进步的基础上实现。旧石器时代使得氏族社会形成,金石并用时代又促成氏族社会解体,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在自然经济状态下,只可能有奴隶制度和封建制度,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却孕育出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器时代和信息时代将人类社会的进展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这是二、三百万年来人类文明进程所确凿的事实。《世界经典历史故事》大体上是按照这个线索来编写的。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网游之蜃市楼城

    网游之蜃市楼城

    看着从落地窗中射来的晨光,我一边伸着懒腰,一边感叹。自己似乎从成为游戏职业选手开始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好好的睡一觉了。看着一旁还躲在被子里面赖床的诺雅回想着昨夜的疯狂,我不禁微微一笑。
  • 十两银妻千金妾

    十两银妻千金妾

    三年前,洞房夜,黄酒小菜几碟,她嫁与他为妻,十两银钱的彩礼,取得了她一生的爱恋…两年后,他沉冤昭雪,一朝登天,赐封睿亲王爷,却在一月后娶回了凤彩楼头牌,赎金千两…爱情,孰是孰非?婚姻,孰对孰错?最看不透的,便是那个若即若离的背影…于是,心死了,情淡了…直到一杯毒酒置于眼前,严子诺才蓦然惊醒,他要的,不止是她正妻之位,还有她的性命!委屈,她为自己委屈,却无奈,只能跪在祠堂,在老夫人牌前失声痛哭。“娘!我心痛…”伊丫开新文《平阳长公主》!亲们支持一下!“长”为尊,她是一代武帝的同胞长姐,她有叱咤风云的帝王之才,她慧眼识人,危难时扭转乾坤。四岁时随母亲打入冷宫入住永巷,却凭“童言无忌”得以翻身。十岁时她已是心思细密,天真笑颜间,玩弄权术,助母亲登临后位,手掌六宫。十二岁,她巧施妙计,冷眼旁观又偶尔地推波助澜,她傲然霸气,太子之位只能由吾弟来做。十四岁花嫁,巧笑焉兮,拜别宫闱,跟随夫号,却心有不甘。皇宫的冷漠和残忍铸就了她的无情,而也确实是她的无情,成就了汉宫!她一手调教了一代皇后,也彻底伤害了另一个女人。未央宫里豪门宴,长门宫内泣无天…谁还能记得那被贬长门之人?望见葳蕤举翠华,试开金屋扫庭花。须臾宫女传来信,言幸平阳公主家。她是阳信公主,也是…平阳公主!伊丫会给大家带来一个不一样的平阳公主的!与下一部(等这部连完了)写阿娇的会是一个系列的,伊丫想写汉代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女人,一就像梓歌和严子诺一样,不同的追求,必然拥有不同的道路,希望大家喜欢!喜欢就支持伊丫吧!友情链接!木轻轻《未婚妈妈好抢手》小惹《总裁的七夜新娘》思衾《古玲精怪》羞木人儿《情殇之卿伤》江小骊《墨染千白》才发现米有吧伊丫的读者群宣上来……忏悔一下……丫寨:63948515想给伊丫当压寨夫人的都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