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2400000006

第6章 声名鹊起(2)

但通过随后的接触,达达·阿布杜拉逐渐消除了顾虑。甘地对《可兰经》的领悟力和对伊斯兰教的信仰让两个人越聊越投机,并逐渐产生了信任和默契。

通过了解,甘地也逐渐弄明白了为何在当地印度人不被尊重。原来是因为南非的种族歧视和偏见由来已久,根深蒂固。

早在1860年前后,英国殖民者发现在南非从事种植和采矿有利可图,且因印度人口众多而廉价,于是就招募了大量的印度契约劳工。这些印度人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他们种植蔬菜,引进印度品种并加以改良,还经营起小本生意,有些人甚至开始进入商界。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印度人由原来的劳工上升为土地和房产的所有者,国内的商人也纷纷来到这里定居经商,这使得当地白人戒惧日深,并开始敌视这个日渐强大的亚洲人种。而且,他们还想尽各种办法,采取强迫遣返、征收苛税、剥夺选举权等手段对印度人进行种族迫害。

同时,印度人因为职业、信仰、种族关系的错综复杂等,也一直没有形成一种有组织的力量来对抗殖民当局的步步紧逼。个人的力量总是微小的,印度的劳工多数都不识字,更不懂法律,而一些印度商人因为金钱的驱使也不得不屈从于殖民者。因此,对这种创造价值与政治地位的严重不平等关系也只能默默地容忍下去。

在取得了阿布杜拉的信任之后,甘地便被带到当地的德班法院。他很快认识了几个阿布杜拉的帮手,并坐在了阿布杜拉的法律代表身边。甘地的衣着甚是奇怪,有印度和英国混合的风格:身上穿着欧洲人的长礼服,头上却缠着印度人的头巾。庭长不断地望着甘地,并要求甘地摘下头巾。但甘地断然拒绝,并因此离开了法庭。

庭长之所以要求甘地摘下头巾,是因为当地对印度人的歧视规定中就有一条:印度人到法庭必须摘下头巾,只有穿伊斯兰服装的印度人例外。

但甘地本着自由平等的理念和所受到的教育,采取了极端的拒绝态度。

此后,他通过在当地的几天体验,很快地了解一下情况。

当地的印度人是被分成几个派别来加以区分对待的。一派是穆斯林商人,自称为阿拉伯人;另一派是印度教徒;还有一派是波希人,都是当地的职员。而为数最多的还是契约工人和自由工人,他们签订了到纳塔耳港做工5年的协议,因此英国人也称他们为“苦力”。

如果推广开来,英国人的逻辑就是:所有的印度人都有了一个名称——“苦力”:做生意的是“苦力商人”,打官司的是“苦力律师”。

没过多久,甘地就成了一个十分让人头疼的“苦力律师”。

因为从法庭出来后,甘地马上给当地的报馆写了一封信,陈述了自己坚持戴印度头巾的理由。报界对这件事给予了报道,结果引起极大的争议,支持与反对的声音同时袭来。在欧洲人的眼中,甘地成了一个“不受欢迎”的来客,甘地也因此出了名。

(四)

阿布杜拉对甘地充分信任之后,便派给他一项任务,去比勒托利亚处理一宗官司。

这次旅程并不顺利。尽管甘地坐的是头等车厢,但意外还是发生了。

当晚的9点左右,甘地抵达纳塔耳的省城马利兹堡。这时上来一位乘客,他看到甘地是个“有色人种”,便一声不吭地走开了。随后几个官员又来到这里,强迫甘地搬到货车厢去。甘地解释说他是有头等车厢车票的,但官员们根本并不听他的解释,而是直接叫来警察,将甘地的行李连同他的人一起赶下了火车。

茫茫夜色之中,甘地孤零零地在陌生的车站度过了一夜。9月的南非正值隆冬,甘地冻得浑身哆嗦,他忍受着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

第二天一早,铁路局局长就接到了甘地的控诉电话。但是,他认为这是一件无可非议的事,就算是阿布杜拉来到他面前也无济于事。并且,南非的法律并没有指出这样做有什么不合理之处。

无计可施之下,阿布杜拉只得请求在马利兹堡的印度朋友对甘地多加照顾。那些印度商人对甘地的遭遇表示同情,也告诉他这种遭遇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了。当晚,甘地乘车继续行进。

当到达查里斯城时,由于铁路不通,甘地只好乘坐马车到约翰内斯堡。同车的白人领班见甘地是个生客,又是个“有色”人种,就欺负他,让他坐在马车夫的旁边,自己则坐在甘地的位置上。为了避免中途变故,甘地只好暂且忍耐下来。

不料,途中白人领班想出来抽烟,就拿出一块肮脏不堪的麻布让甘地坐上去。这实在是太侮辱人了!甘地已经忍无可忍,便摇头表示出拒绝。谁知拳头当即挥了过来,那个高高壮壮的人还用自己的粗手抓住甘地的胳臂,要把甘地拉下车。甘地死命地抓住铁栏杆就是不松手,双方争持不下。

其余的乘客都看不下去了,说了句公道话,甘地才最终得救,并坐回到了车里边去。

一路上,白人领班一直恶狠狠地瞪着甘地,甘地不为所动,一直坐到下车。这样屈辱的经历让甘地痛心不已,同时也埋下了他以后决心革除这种不平等制度的种子。

经过一路的颠簸,甘地终于到达了比勒托利亚,见到了处理阿布杜拉公司案件的律师阿·伍·贝克先生。

贝克先生是个聪明能干的人,同时也热衷于宗教事业。他相信上帝的力量,笃信基督教。而甘地对宗教的热忱也很快拉近了两人的距离。

在贝克先生的介绍下,甘地在这里认识了不少基督教的朋友,与这些朋友的广泛接触和深入交谈,也激发了他对宗教研究的热情。此后,甘地开始系统地研究各种宗教经典,并与基督教、伊斯兰教与印度教的权威人士保持着密切的联系,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宗教价值观。

甘地长于社交的能力逐渐显现出来,在这里,他还结识了铁布·哈齐汗·穆罕默德。他也是当地一位着名的印度商人,而且是阿布杜拉这宗旷日持久官司的被告。哈齐汗的声望很高,并热衷于公众活动。甘地希望认识更多的印度人,借以了解他们的困境。于是,在哈齐汗家里,甘地召集了一次大会,邀请在比勒托利亚的所有印度人参加。

既然商人居多,甘地便以生意的诚信为突破口,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公开演讲。

“我们不注意环境卫生,不讲诚实,是使印侨遭人鄙视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必须注意这些问题,时刻记住自己是印度人,代表印度。”

甘地的讲话真诚而不做作,同时又结合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有理有据,显得很有说服力。演讲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

最后,在甘地的倡议下成立一个协会,作为印侨的代言人与当局交涉,从而提高印度侨胞的地位。从那以后,定期集会便成了惯例,大家都在集会上积极发言,交换意见。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集会次数的增多,当地印度侨民的觉悟也逐渐提高,大家也更加团结一致,这大大有助于提高南非印侨的觉悟,增强了团结斗争的勇气与信心,也为甘地下一步的斗争提供了基础。可以说,自此以后,甘地便开始走上了带领群众自觉进行反种族歧视斗争的道路。

集会的工作只在业余的时间进行,甘地并没有忘记自己此行的具体使命。

这宗大案错综复杂,而且双方为打赢这场官司都聘请了最有才能的律师和法律顾问。甘地的主要任务是准备有力的证据。因此,他所翻阅的卷宗是最多的,而且也最为全面地掌握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甘地渐渐发现,无论其中的哪一方胜诉,结果都不能尽如人意。因为这一漫长的过程已经耗费了太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双方都已经精疲力竭,得不偿失。他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双方和解。

于是,甘地凭借着与两人的交情,一再向原告、被告晓以利害。最终,双方达成了和解意向,从而令一综复杂的官司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官司结束后,甘地来南非的使命也就完成了。就在他动身准备回国之际,另一个重要的使命又改变了他的命运。

同类推荐
  • 告诉你一个贝多芬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贝多芬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贝多芬的故事》精选了贝多芬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贝多芬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中国古代名妓传

    中国古代名妓传

    在封建伦理道德中,对妇女的要求甚为苛刻。三从四德就是紧箍咒。《仪礼·丧服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这就是三从,即妇女从生到死,一生都要依从男性,她们没有个人的意志和自由,她们只是男性泄欲和生儿育女的工具。所谓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周礼·天官·九嫔》注云:“妇德谓贞顺,妇言谓辞令,妇容谓婉娩,妇功谓丝臬。”说明白点,就是妇人对男性,第一要忠贞,第二说话谦恭,第三仪态装束要端庄温柔,第四做好针线茶饭的服务。一句话,妇人的视听言动都要围绕着男性。
  • 资本的秘密:洛克菲勒自传

    资本的秘密:洛克菲勒自传

    《资本的秘密:洛克菲勒自传》是一部深入挖掘洛克菲勒内心世界和完整展现其人生经历和丰富的商战阅历的作品。将洛克菲勒身上所发生的逸事结合他的人生理念,生动揭示出令洛克菲勒受益一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解密其成功之道。所有的财富神话都有它背后的故事,洛克菲勒家族也是这样。洛克菲勒的巨额财富来源于他谨慎地利用每一枚硬币,一分钱也要用在恰当的地方,这也许是洛克菲勒构建起如此庞大的财富大厦的秘诀。而我们能看见这个智者留下的手记无疑是一种幸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看得更远。
  • 福布斯商业五巨子

    福布斯商业五巨子

    美国商界向来以狂乱竞争和高风险著称,只有极少数不遗余力的人才有望登上成功顶峰。本书所述的五位杰出人士是:安德鲁·格罗夫--英特尔公司精力旺盛的首脑;弗莱德·史密斯--拥有联邦快递公司;彼得·林奇--投资巨人、投股天才;普莱森特·罗兰德--普莱森特公司和美国姑娘收藏品公司的发起人;保罗·沃尔克--美联储无可争议、最出名和极具影响力的主席。他们分别与福布斯杂志的资深编辑和记者格莱金·摩根森交流了积压自的洞见和成功体验。本书就是这些精彩无比的对话记录 。
  • 贝多芬传(青少版名著系列)

    贝多芬传(青少版名著系列)

    在《贝多芬传》这本传记里,罗曼·罗兰以极大的热情提醒人们关注那些最不为人注意的伟人特点。贝多芬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展示在人们面前;贝多芬一生所展现的英雄主义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雄伟地展示出来,激励着无数的崇拜者。
热门推荐
  • 最后的神话:诗人自杀之谜

    最后的神话:诗人自杀之谜

    人们把世界最美的状态称为诗境,把心中最美的意念称为诗意,把文字中最精妙的语言称为诗句,把最动人的画面和最能激发人的想象的言外之意称为诗情。人生最激情澎湃的一刻,是诗;人心最美丽的邂逅,是诗。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王爷,别碰我:王妃有毒

    王爷,别碰我:王妃有毒

    她穿越而来,身中奇毒,是名副其实的毒女子!她嬉笑示人,胸藏万象,为这异时空的一朵奇葩!爱我?不怕毒,只管来!
  • 阮义忠的微博生活:一日一世界

    阮义忠的微博生活:一日一世界

    以介绍作者的家居生活方式为主,散步、室内设计及别墅改造等看似生活琐事,皆有作者的乐趣及巧思在内,我们也可从中获取些家居生活的经验,使生活更美好。
  • 绣倾天下

    绣倾天下

    作为司徒家族嫡长女,画纤与世无争,只愿与一人常白首;却被白首之约的未婚夫跟最亲的妹妹陷害致死。意外重生成为家族外放的私生女。凭靠一身刺绣绝活,在乡间扬名。人生短短,不该有恨,不该用别人的错虐待自己。此生唯愿,远离尘世喧嚣,寄身乡野。【铭煌,你要江山还是要我?】【画纤,答案就在江山的后面,没有江山,我用什么来护着你?】人生离苦,悲欢无常。她在浮沉之中等待,刹那白头……
  • 红颜殇:不屑为公主(大结局)

    红颜殇:不屑为公主(大结局)

    她生于皇宫,天命非凡却因此遭人忌恨祸及亲人;她离开皇宫,苦心学艺只为保护自己在乎的人;她不求荣华富贵,不求众星捧月,只求心底一片清明。可是天不遂人愿,亲人被害,被迫和亲......为什么她要接受这一切?她不要!纵情江湖,遇上了形形色色的人,是为了她的貌,为了她的地位,还是其他?随心随情,一世一双人也就够了可是身份地位无法抹杀,何况自己最在乎的人处在水生火热之中?重新披上公主的外衣,为何又在一切尘埃落定时逃离皇宫?他,温润如水,总是笑着对她说,“有我在,别怕。”他,少年将军,却为了她甘心自斩右臂。他,皇妃养子,明明是敌人,却甘愿为了她与养母反目成仇,放弃属于自己的权力和地位。还有他,阮府少爷,他,邻国太子...到底是谁,才能与她携手江湖?原来,无论时间空间如何转换,都会坚守自己最初的信念...PS:本文慢热,非虐文,非小白文,不喜慎入~106879539糖糖的群~~~糖果屋,欢迎大家~m.pgsk.com/p79/v_m.pgsk.com视频地址,大家看看能不能打开,如果还是不行,就请大家加一下群吧,在群公告里有个链接,一点开就行了,(*^__^*)嘻嘻……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孩子不可以

    孩子不可以

    这是一本有关儿童安全的小百科全书内容涵盖生活的各个方面针对现代社会有关儿童安全方面的各种隐患从实际生活入手……
  • 清妾

    清妾

    穿越成了瓜尔佳氏的小姐,苏灵儿表示咱很知足,顺利当上米虫,这是一种多么幸运的事情。 至于那个冷的让人心寒的王爷,咱还是躲远的吧,您这么优秀,咱高攀不起! 咱这种来自未来世界的呆萌二货,可得抱好几位大人物的粗腿,至于那个什么李氏,你能不能离咱远一些! 当呆萌小吃货遇到冷面雍亲王 是宠溺一生,还是蹉跎一世;
  • 狐魅吸血鬼

    狐魅吸血鬼

    --情节虚构,这年头,连狐狸精界都流行起了穿越,但是,为什么她会以一只胖狐狸的形象,请勿模仿,BABY!人家要吸你精元!嗷呜,等下,是你把精元给我,不是我把血给你哦,你等等,穿越到吸血鬼的国度?COMEON。你不要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