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2400000003

第3章 艰苦的童年

爱是世界上最强有力的力量,同时也是最卑下的想像。

——甘地

(一)

1869年10月2日,在印度西部的港口城市波尔班达的一个印度教家庭,一个即将改变印度历史的生命诞生了,他就是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

甘地的家世良好,在印度属得上是中上等家庭。“甘地”的姓本意为零售商人,他的父亲卡朗姆昌德·甘地是一个慷慨而又刚直不阿的人,原来曾是王府法庭的法官,以善于调停酋长和族人矛盾而见长,后来便一直担任当地的土邦首相。

虽然事业有成,但卡朗姆昌德的婚姻却不甚顺意,不断丧妻而续弦,直至第四任妻子普特丽白的出现,才改变了这个状况。

普特丽白为丈夫卡朗姆昌德生了一女三男,而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是最小的孩子。普特丽白是一名虔诚而又聪慧的女子,笃信宗教,并且始终信守不逾。如果许下誓约,即使有病的时候,她也不会借故失愿,并且通晓国家大事。在小甘地幼年时,她常常带着孩子们参加本邦王公的寡母所举行的会谈等。

甘地在波尔班达度过了他的孩提时代。大约7岁时,父亲卡朗姆昌德离开了波尔班达前往拉奇科特担任王府法庭的法官。甘地也跟随父亲去了那里,并在那里念完了小学和中学。

甘地生性是个腼腆而迟钝的孩子,并没有表现出比同龄孩子高一筹的天赋,甚至还要笨拙一些。在入学之初,他非常困难地学会了乘法口诀。在大人交谈寒暄的时候,他总是害羞地避开来人,整日与书本和功课为伴。并且,从来都不会说谎。

直到中学一年级的一次考试,一名叫齐尔斯先生来学校视察。他要孩子们写五个字,借此测验他们的拼写。其中一个“锅”字,小甘地拼错了。老师用他的脚尖碰了碰小甘地,意思让他去抄袭同学的写法。诚实的小甘地没有领会老师的暗示,结果除他之外,别的学生都拼写对了。老师指责小甘地愚蠢。然而,小甘地并没有就此改变,他依然坚持着诚实的处事原则。

进入中学之后,小甘地因为诚实又好学,一直深得师长们的宠爱,多次获得奖学金。他总是敏感又小心地处世为人,即使一点小小的过失,也会让他泪流满面。

从甘地进入中学以来,父亲卡朗姆昌德·甘地便患了瘘病,需要人照顾,甘地经常陪伴在父亲身边喂药。因此,他一放学便回家看护父亲,这几乎成为他每天必做的事情。

不久后,学校新转来一位严格的校长,名叫度罗伯济·叶杜吉·齐米。他很受学生欢迎,而且教导有方。

齐米将体育和棒球的课程都列为高年级男生的必修科,但甘地却十分不喜爱这两项运动,而且有照顾父亲的责任在身,他就向齐米先生请求免除他的体育课程,但并没有得到这位新校长的批准。

如果有体育课,甘地只好往返学校两次。不巧的是,在一个星期六的下午,甘地把时间弄错了,那天本应该下午4点钟之前赶回学校上体育课,结果甘地到学校的时候,课已经上完了。

第二天,齐米先生检查点名簿,发现甘地旷课,并且不相信甘地的解释,严厉地处罚了他。甘地感到十分委屈,痛苦地哭了起来,从此便下决心要做一个“诚实而谨慎的人”。

父亲知道了这件事后,亲自给校长写了一封信说明情况,甘地的处罚才被撤销。但是,这件事深深地印刻在小甘地的脑海里,这是他第一次因为疏忽而受到学校的处分,也是最后一次。

(二)

在甘地13岁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在今天看来很不可思议的事情:他与一名与他同岁的女孩嘉斯杜白成婚了。这件事在现在看来是有违天性的,但在当时的印度,童婚却是很正常的一种现象。

其实早在7岁的时候,小甘地就已经订过三次婚了,只是他并不知道,新娘也因为早逝而没有成行。卡朗姆昌德直到40岁才与第四任妻子普特丽白成婚,他们共同孕育的三子一女中,小甘地是最小的一个孩子。老大早已成亲,老二也到了成亲的年纪。为了了却自己的心愿,在临去世之前看到子女均能有所着落,也为了省却那么多的铺张与排场,卡朗姆昌德决定让甘地与哥哥们一并成亲。

本邦王公派了马车作为卡朗姆昌德的交通工具,然而路上却发生了意外,卡朗姆昌德因翻车而受伤。万幸的是,他还能勉强参加全部婚礼。

婚礼举行得很隆重,懵懂的小甘地与新娘举行了“七步”礼,并正式结为夫妇。

毕竟还只是13岁的孩子,同龄的两个孩子互为玩伴,也会经常因为不合而发生争吵。甘地认为自己是丈夫,妻子就必须听命于自己,并且还不准妻子随意回家或去探望自己的朋友。

这些限制对于一个只有13岁的女孩来说,当然是不管用的。她越来越难以理解这个自称为丈夫的小男孩的所作所为,并且不再愿意与他讲话。两个孩子一吵架就这样僵持着,但甘地仍然非常喜欢她,并为她着迷,所以很快他们就又言归于好了。

童婚的习俗是残酷的,但也不乏人性的一面。为了孩子不沉溺于此,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父母只允许青年夫妇在一起待上半年的时间,这样做也有利于他们的学业和家务的学习及长进。甘地夫妇也是这样,他们从13岁到18岁这5年当中,在一起生活的时间总共不过3年。

因为读书和结婚并行是一件很难的事,结婚通常就要休学一年,很多人不能坚持下去,落下的功课又很难补上来,所以就中途退学了。甘地的二哥就是这样辍学的,但甘地却坚持下来了。并且因为学习勤奋,还跳了一级,直接上了四年级。

四年级的学业比前面都要繁重,加上自己的基础不太牢固,甘地学起来很吃力,尤其是梵文课。

梵文老师是一个严厉的人,又要学生们死记硬背,甘地实在忍受不下去,有一次就逃了课,跑到波斯文班上去听课。

梵文老师知道这件事后,很难过,就将甘地叫到自己的办公室,语重心长地对他说:

“难道你忘了自己是毗湿奴信徒父亲的儿子了吗?如果你有什么困难,为什么不来找我?我会尽力把你们的梵文教好的。只要你继续坚持下去,就会发现其中有无穷的趣味。你不要灰心,还是回到梵文班上来吧。”

听了老师的话,甘地觉得很惭愧,从此开始努力学习梵文。直到多年后回忆起这件事,他仍然感激当日梵文老师的教诲。他说,一种语言只有卸下以外国语文为进修的媒介,学起来才会感觉乐趣无穷。而学好这门语言,对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研习将大有好处。

(三)

十五六岁正是叛逆的时期,甘地也不例外。在学校里,他交上了一个被大人称之为“坏”的朋友。这个人是哥哥的同班同学,每天调皮捣蛋,很顽皮。但他喜欢跟老实的“好”孩子甘地呆在一起玩。起初,甘地是抱着改造这位朋友的态度与之交往的,可是“改造”却并不顺利。

印度教徒都是素食主义者,而当时的拉奇科特正浸沉在一种“改革”的热潮当中。很多教徒都背地里偷偷地吃肉,甘地的新朋友建议他也吃肉,并且声称:

“我们是一个孱弱的民族,因为不吃肉,英国人就能够统治我们,就因为他们吃肉。只有吃肉了,我们才能身体强壮,才能跑得飞快,才能打得过英国人。”

不断地游说,终于让甘地动心了,他也想像这个朋友一样强壮、勇敢。

而且,甘地自小就是个怯弱而胆小的孩子,他不想让任何人知道这点,尤其是自己的妻子。否则,他就会失去一个丈夫的“威严”。于是,他跑去跟朋友偷偷吃了几次肉。

第一次的经历并不好受,他们吃了肉质粗糙的山羊肉。山羊肉的粗糙和膻味让他无法下咽,加上心理作用,最后他不得不抛下山羊肉走开了。

晚上,甘地做了一个梦,梦到一只山羊在自己肚子里哀号,这让他很是难受了一阵子。

经过几次之后,甘地渐渐喜欢上了肉食的味道。但是,一次次对家人说谎却让他内心越来越不安。最终甘地放弃了,戒绝肉食,并且也断绝了与这个朋友的来往。

小男孩总有迷恋香烟的时候,甘地也是一样,他和一个亲戚一起想学大人的样子抽烟。可烟并不是常常都有的,偶尔捡来的烟头也不能过足瘾。于是,甘地开始偷偷地拿佣人们的零用钱,然后跑出去去买印度的土烟卷。

这样的情况持续几次后没有被发现,甘地自己也淡忘了。直到有一次,甘地的一位哥哥因为欠了一笔债,想从金镯子上弄下一小块卖钱还债,甘地帮了哥哥这个忙。但这种做法在印度是很忌讳的,因为在印度人看来,这种镯子具有一定的宗教色彩,不容侵犯破坏。

甘地因此而十分难过,决定向父亲坦白,并发誓再也不偷窃。虽然父亲从没有打过他,但他还是很害怕。他写了一份悔过书交到父亲手上,恳求父亲的饶恕。

诚实的甘地在这张字条上承认了自己的罪过,并且恳求父亲批评自己,还对父亲说不要因为自己的过错而自责,最后还发誓以后永远不再偷窃。

面对着坐在自己对面的儿子,卡朗姆昌德什么也没说,两串晶莹的泪珠从他昏黄的眼中流了出来。他缓缓地闭上双眼,并沉思了一会儿,举起手来将纸条撕毁,然后静静地躺下,没再有任何其他的动作。

甘地的内心被深深地触动了。此刻,他才深刻地体会到父亲那博大而深沉的爱,他为自己以往的所作所为感到懊悔不已。

“只有受过爱之箭伤的人,才能晓得爱的力量。”

在甘地16岁的时候,经历了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父亲卡朗姆昌德因久患瘘病而终于卧床不起,孝顺的甘地和母亲及家中的一个老仆人一起担当起看护父亲的责任。

甘地每天负责给父亲包扎伤口和换药,并在父亲临睡前为他做腿部按摩。他们听从本地医生的建议,没有对卡朗姆昌德采取手术治疗,但保守的治疗方法并没有让他的病好起来,反而越来越重。但是卡朗姆昌德却始终坚持自己下床大小便,不麻烦亲人们,可见其坚毅的个性。

终于有一天,卡朗姆昌德·甘地病逝了。此时甘地恰好不在父亲身边,这让甘地一生都愧疚不已。

同类推荐
  • 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

    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蒙古族英雄史诗》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在民国遇见鲁迅

    在民国遇见鲁迅

    《在民国遇见鲁迅》的宗旨:回到民国现场找回最真实的鲁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鲁迅通常以七种姿态出现:迷惘的青年,激愤的斗士,孤傲的文人,冷酷的批评家,幽默的旁观者,改造汉语的翻译匠,自我流放的精神导师。这七个鲁迅要么被涂上了意识形态的涂料,被捧上政治斗争的神坛;要么就被污化为刻薄、不近人情、冷落冰霜的批评家、刀笔吏。但这些都不是真实的鲁迅,真实的鲁迅离我们越来越远,最终竟成了谜!《在民国遇见鲁迅》把鲁迅放回他生存的年代和“语境”中,去掉意识形态,去掉遮蔽,全面真实地还原了生活中有血有肉的真性情的鲁迅。
  • 中国古代将军传

    中国古代将军传

    这本《中国古代将军传》选取了历代将帅,为之立传,上起先秦的伊尹,下迄清季的聂士成。中国古代的将帅数目之多,不可胜计,本书所选取的是其中最着名、最具代表性的。虽然管窥锥指,不能全部囊括,但读者可以窥一斑而想见全豹。
  • 张学良和蒋介石

    张学良和蒋介石

    张学良和蒋介石是中国观代历史上声名显赫的人物。他们相交于中国社会最动荡不定的年代,几乎联袂介入了全部重大历史事件,而其历史纠葛,从来众说纷纭,亦明亦暗。《王朝柱精选文集:张学良和蒋介石》以颇具权威性的史料,较为详细地记述了张学良和蒋介石沉浮相关、衰荣相联的特殊关系,写出了他们之间或亲或疏:或分或合,或一致或相悖的变化,都曾给予中国历史以极大影响……
  • 纵横捭阖:苏秦

    纵横捭阖:苏秦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 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 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管宝超编著的《纵横捭阖(苏秦)》为丛书之一,介绍了苏秦传奇的一 生。 《纵横捭阖(苏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 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 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 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 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热门推荐
  • 走在成长的阶梯上:一个故事影响你的一生

    走在成长的阶梯上:一个故事影响你的一生

    本书编入了中外几百个小故事,从积极进取、感恩世界、培养习惯等方面作为切入点,用通俗易懂的小故事来抛砖引玉,以精简准确的心灵点灯作为提示和点拨,帮助您早日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让你的成长岁月中变得五彩斑斓。
  • 指导青少年自然探索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指导青少年自然探索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本书是献给尊重科学、学习科学,创造科学的青少年的一份礼物。过去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今天我们说:“科学就是力量。”科学是智慧的历程和结晶。从人类期盼的最高精神境界讲,朝朝暮暮沿着知识的历程,逐步通向科学的光辉圣殿,是许多有志于自我发展的青少年晶莹透明的梦想!
  • 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

    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

    从雍正八年(1730年)开始,到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清朝政府七次发兵征讨一个只有县级建制的弹丸之地;民国年间,此地的归属权在川藏双方相互争夺、谈谈打打、打打谈谈中摇摆不定;直至1950年,解放军未经战斗将此地解放……两百多年来,清廷官兵、西部军阀、国民党军队、西藏地方军队乃至英国军队等,都以不同的方式介入这个地方,搅得风生水起这就是瞻对!瞻对地处康巴,康巴人以强悍闻名,而瞻对在康巴人中更以强悍著称。当地人也以此自豪:瞻对就是一块铁疙瘩!本书以瞻对200余年的历史为载体,将一个民风强悍、号称铁疙瘩的部落“融化史”钩沉出来,讲述了一段独特而神秘的藏地传奇。
  • 做人做事好心态

    做人做事好心态

    《做人做事好心态》是写关于心态的哲理故事。做人做事的好心态体现在为人处事的一件件小事上,体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里。需要指出的是,好心态需要去学习,更需要去实践,只有学练结合,才能铸就好心态。
  • 诸葛亮的智慧

    诸葛亮的智慧

    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诸葛亮,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
  • 随身英雄杀

    随身英雄杀

    穿越到了异界的郑鸣,随身戴着一副英雄牌,只要有足够的声望值,就可以召唤出这些英雄牌中的英雄:借助这些英雄的力量,你可以横刀立马,你可以飞檐走壁,你可以打出天外飞仙,同样也可以让你魔临天地!当然,御剑九天上,斩魔天地间也不是梦想,就是化身太古金乌,焚天煮海,也不是没有可能……
  • 失恋33天

    失恋33天

    黄小仙儿,27岁的大龄少女,从事高端婚庆策划;胸前无大物,姿色平平,家境也一般,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一口刻薄言辞,以及对这世界满腔的乐观。
  • 三字经(国学启蒙书系列)

    三字经(国学启蒙书系列)

    如果说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那么善于读书、勤于阅读的民族才会有光明的未来国民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创造能力和发展潜力,善于阅读的民族,才能扬弃地继承本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才能批判地吸纳世界各国最优秀的思想成果,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志和灵魂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体现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求索历程鉴于此,我们策划编撰了本系列图书,旨在引导小读者走近国学,切身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使小读者逐渐形成朴素的道德现在策划过程中,我们采用活泼插图的表现方式,编选相关的精彩故事,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并衷心希望能够带给小读者一份轻松愉悦的阅读享受。
  • 权少追妻N次方:豪门独爱

    权少追妻N次方:豪门独爱

    三年植物人,她从陌生的床上醒来,一无所有,父母已逝,只留下3亿诈骗巨债。“要么进娱乐圈还钱,要么,嫁给我!”总裁大人冷酷求婚。“可两个我都很感兴趣,都想做,权大总裁不介意戴绿帽子吧?”她想都不想地答。当她扛着巨债风风火火嫁进豪门,却意外发现自己被逼着打过胎,而罪魁祸首……正是他。
  • 婆媳大战

    婆媳大战

    婆婆与媳妇,自古来便是站在楚汉两界的敌对方。当然,婆媳关系好的也有,但在少数。导火索,源于争夺她们之间互爱着的男人,这个好似老鼠钻进风箱的男人,担当着两种角色,一头是儿子,一边是丈夫。几千年来,这个战场销烟弥漫,喊声震天。时光荏苒,双方战术在不断更新,决胜方的地位也在悄然地发生变化。以前,处在上风的是婆婆,她老人家只要眉头轻轻那么一蹙,老手随意那么一扬,儿子们便得高唱一曲《孔雀东南飞》,貌似兰芝的媳妇便只能掖着休书哭哭啼啼地回娘家。如今,媳妇昂首挺立,不仅与婆婆分庭抗礼,而且,当仁不让地霸着“导火索”,再也不许婆婆多染指。婆婆岂甘就此拱手相让?绝对不行!先揪过沉浸在老婆温柔乡里的儿子,劈头盖脑的一通训,然后,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来一通革命家史教育,可效果甚微。婆婆对分不清“敌友”的混小子既是失望更是生气,可她老人家将一切归咎于这个成天打扮成小妖精似的儿媳妇。都是她,媚惑得儿子都分不清东南西北了,再这样下去如何了得?婆婆决心与媳妇来场PK,来个争夺战!很不幸,本书中的女主柳芊芊恰好是现代时尚超前的媳妇,而书中的婆婆却是个看不惯一切,独尊,与时代有些格格不入的传统人物。婆婆扯过亦步亦趋地跟在新婚媳妇身后的儿子,一脸的不满:“每天都不知道早起给自已的婆婆和爷们做早饭,你娶得是啥媳妇?”新娘子柳芊芊气得满脸红晕,举起大红枕头便朝新郎林晨飞扔去:“跟你娘睡去,成天你妈你妈的。”战场摆开,狼烟顿起。除了这个主战场外,还有另外三个次要的战区。这三对婆媳,或婆强媳刁,或婆蛮媳悍,或婆土媳洋…总之,开战伊始,形态各异,精彩纷呈。呵呵,这下可有热闹看喽。在这里,婉儿要特别感谢可爱的小冰月,是她不厌其烦地替婉儿做封面,做了一张又一张。小冰月,新年快乐哈!还有,咱们的宝贝狼儿与小冰月合作,替婉儿重新做了一张封面,在此,婉儿祝狼儿在家乡一切安好,新春快乐!推荐一下自已完结的文文《惹火小丑后》强力推荐好友的文文:筱语依依:玩毒小王妃静窗幽恋:王爷奴家有了宋喜:肥婆皇后梦幻的色彩:《爱上吸血鬼总裁:》三木目:幸福那根骨头瑜玥:皇帝弃了种蓝羽水月:皇宫宝贝之睿智六公主晨曦梦晓:想跑没门久仙::惹上邪总裁落櫻:这家伙好拽流泪的天空:战神总裁潇丹青:替欢小娇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