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3700000013

第13章 潜意识的特征与感情 (2)

性爱是弗洛伊德的爱的核心内容,在两性关系中,潜意识冲动竭力要求达到性的结合,其目的在于两性的融合。自爱体现在弗洛伊德的“自恋”概念上,这种爱在人的正常发展过程中占有一定地位,自爱是利己的自我保存本能的一种力比多补充。亲子之爱可以算是比较令人完善的爱的形式,然而,这种爱仍然是性本能冲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只不过被抑制转移了,俄狄浦斯情结便是这种爱的最根本的情感体现。同胞之爱,是兄弟姐妹之间力比多冲动的表现,同亲子爱一样,也是将以性爱为目的的情感进行了抑制和转移,这种转移主要是由于“超我”的自我理想作用的结果。

下面是一个“爱”的背景下的案例,一个已经结婚一年的女子,在生育过后性欲异常旺盛,常常不能自拔,使得丈夫无法应付,她向心理咨询师吐露了童年时一段不愿回忆的经历。小时候,一天午睡,她被一阵刺痛弄醒,惊异地发现疼爱她的父亲竟趴在她身上做着奇怪的动作,她默默忍受着痛苦,一直到结束。那段时间,母亲得了妇科病住院,后来这种事又有几次,可她望着一直崇拜的父亲不敢做声。母亲出院后,这种事才算结束。稍长大,只要她跟父亲单独在一起就十分害怕。进入青春期,不由自主地向往性体验,看到任何书中有男女在一起的插图,就会胡思乱想。终于她开始自慰,后来一发不可收拾。

后来她通过医学知识明白了一切,恨死了爸爸,但此时他已患绝症,时日无多,他在临去世之前逼她和一个不喜欢的人结了婚。婚后,她也感受不到性生活的愉悦,时常要通过自慰来弥补。父亲死后,她感到一种严重的失落感,开始想他活着时的种种好处。丈夫对此一无所知,但他因为无法满足她而开始躲避,而她在渴望之余只好闭上眼睛幻想童年时被父亲糟蹋时的情景,甚至希望有个强壮的男人来强暴她,才能感到那种快乐。

其实这种不正常的根源,在于父亲的禽兽行为使得她直到婚后还不能彻悟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所受到的扭曲。她对父亲行为的认识不足,对父亲的“恨”仅仅出于潜意识中的“恋父”和“乱伦”情结,其背景还是“爱”,以致她一直未能摆脱情结的制约。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性心理的发展却停滞不前,内在力比多的冲动将其拽回到那个不堪回首的时期,其性幻想离不开父亲,就更助长了对故去的父亲的留恋。婚后,她越找不到那种被强暴的感觉,就越想寻求那种感觉,于是把女性通常那种被动爱状态反变为主动状态,性欲亢进以及渴求的那种强暴模式都出于这一反常的心理影响。

除了亲情、爱情之外,友情这种情感联系也是一种爱的联系,爱的关系是构成集体心理本质的东西,也是一个集体中联结众人的纽带。人类之爱的本质同样表现为力比多的爱,爱不仅是促进个人发展的决定因素,也是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关键因素。

潜意识的内疚感是如何产生的?他真的染上了羞于启齿的病吗?

严厉的超我和受制于它的自我之间的紧张关系即内疚感,从心理机制上说,限制破坏本能的根本动因是内疚感,也就是各种各样的焦虑。这种内疚感表明了潜意识里一种惩罚的需要。内疚感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起源于对某个权威的恐惧,另一个是源于后来对超我的恐惧。被禁止的欲望的继续存在瞒不过超我,因而迫切要求进行自我惩罚。

一位在政府部门任职的中年男子,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却在深深的愧疚感中痛苦了许久。一年前,老同学到其工作的城市来看望他,两人十几年未见,把酒言欢,然而,酒后乱性,在娱乐城做出了荒唐之事。酒醒后,他悔之不及,觉得对不起家人,几天后,悔恨愧疚的感觉虽然慢慢消失,另外一个问题却浮出水面,他开始怀疑自己得了艾滋病。他朦胧记得那天晚上使用了安全套,他大量浏览网上关于艾滋病的内容,但网上资料表明安全套并非百分之百安全,他越看越怕,越怕还越想看。一个月后,他专程去异地化名做了艾滋病的检查,检查结果是阴性,但丝毫没有减轻他对自己患病的怀疑。他总认为是化验单拿错了或者化验的人不负责任或者医院的水平太差,总之始终不相信自己未曾患病的结果。

他不畏惧死亡,但却怕自己死后,妻子儿女遭受他人的歧视和议论,他更害怕自己将病传染给家人。妻子年轻,经常会有需要,然而从那以后,他每天晚上都尽可能找一些事,使自己总是在她已经睡着了以后再上床。实在躲不过去了,也坚持使用安全套,妻子已上了节育环,他便编了一套安全套有益健康之类的话骗她。一年来,他总是坐立不安,上厕所要用卫生纸把坐式马桶边包起来;从来没用过脸盆,总是直接在水龙头处接水洗;碗筷总是偷偷地用开水消毒;工作上也不顺利,总想像单位领导知道了那天晚上的事找他谈话的情景……自己很想对妻子坦白,却鼓不起勇气,生怕无法获得妻子的谅解。

内疚感的产生,由于恐惧外部权威的进攻而产生了对本能的克制,实质上是对失去爱的恐惧,因为爱可以使人免除这种惩罚性的进攻。他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无兄弟姐妹,从小父亲对他就很严厉,童年回忆中都不曾记得父亲的笑容。除了学习,做任何其他事情,都会被父亲认为是浪费光阴、虚度年华。如果他犯了什么错误,比如,考试因为粗心被扣了分、说了脏话、与别的小朋友打架等,那批评就更加严厉。母亲则对他一味娇纵,无论提什么要求,母亲都会设法满足。他对自己患病的“诊断”,其实是潜意识中的“父亲”不同意他的做法,因此,他便采取了让自己产生精神症状的方式来惩罚自己,以消除内心深处的愧疚和罪恶感,犯了错就必须受到惩罚,这是他从小跟严厉的父亲打交道所学会的原则。对于他不相信检查结果的行为,其实是潜意识中希望自己患病以惩罚自己的不道德行为,因此在拿到检验结果时竟会有些许失望的感觉。

在内部权威的确立和因对良心的恐惧而产生本能抑制的情况下,做坏事的企图和做坏事的行为是相当的,因此,有了内疚感和对惩罚的需要。内部权威即父亲从小灌输给他的良心的焦虑,是最初对本能实行克制的原因。他内心深处一直有一个恐惧的基调,那件事只是一个导火索,把隐藏的恐惧激活了,所以他感受到的是一个叠加之后的、难以忍受的恐惧。这一点也表现在他对单位里几位不苟言笑的领导的恐惧上,平时总担心做错了什么事,被领导批评。他害怕把艾滋病传染给妻子的想法则表现了他潜意识中对妻子的攻击性,在那件事之前,他与妻子感情虽好但在处理与双方长辈的关系以及教育孩子的方法上有过不少冲突,他脑海中曾冒出过“离婚”的念头,但被自己潜抑了。时间一长,冲突淡化了,但一直悬而未决,酒后失控证明了他潜意识中对妻子的报复行为。他不承认对妻子的攻击,便用看起来是很爱自己的妻子、怕她得了艾滋病的方式把那些攻击性掩藏了起来,正是这种矛盾使他焦虑不安。

严厉的良心起源于释放了进攻型的本能的挫折和使进攻性转向内部并将其交于超我的被爱的经验。每一种神经症状都隐藏着一定量的潜意识的内疚感,它反过来又利用症状将其作为一种惩罚,从而使得症状更加明显。

为什么潜意识中的罪恶感会不断累积?神经症患者与罪犯对于责任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潜意识的罪恶感在强迫性神经病和忧郁症中,反映得尤其强烈,潜意识罪恶感的增长会使人成为罪犯。

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斯考特·派克在他的名著《邪恶人性》中提到这样一个案例:34岁的乔治是一名天生的推销员,他英俊潇洒,能言善辩,举止从容,风趣幽默,在被任命为公司某地区的销售经理后,在短短两年内让公司产品的销售量上升了3倍。然而,就在事业一帆风顺、扶摇直上的时候,他遇到了麻烦:脑海里经常出现一种诅咒他死去的声音。

比如,当他捐款55美分的时候,这个声音对他说“你将在55岁死去”;路过一个标有“45公里”的路标时,这个声音换成“你45岁就会完蛋”;要走进一栋大厦前,这个声音警告说“只要你一走进那栋大楼,屋顶就会塌下来,把你砸死”;即将开车上一座桥前,诅咒又变成“这将是你最后一次经过这座桥了”……这些突然闯进脑子的诅咒让乔治深为苦恼。他禁不住要强迫自己去挑战这些念头,譬如故意走进那栋大厦,再去走一次那座桥……当然,大楼的屋顶没有塌下来,他也没有在第二次经过那座桥时死去。他一次次地证明这种诅咒非常荒谬,可是一旦这个声音再一次出现,他仍然无法控制自己不去检验它。

其实,这是一种强迫妄想症,源于幼儿期,几乎同大小便训练同时发生。乔治已经无法记起怎样被训练上厕所了,但他记得,父亲曾因小猫随处方便而将小猫残忍地打死。他坚信爸爸会用类似的严格手段来训练乔治控制自己的大小便,成年后他所遇到的“诅咒”是他潜意识中不断积累的罪恶感所导致,父亲的严格使乔治对自己的许多行为产生了不自知的罪恶感。

强迫妄想症患者脑子里经常被插入“奇想”,这是因为患者内心深处相信,你想到了什么,就会导致相关事件的发生。例如,因为嫉妒,5岁大的男孩会想“真希望我的小妹妹死掉”,接着他又担心妹妹因此死去。妹妹真的生病了,他会以为是自己的坏念头使妹妹得病,从而充满罪恶感。

在许多罪犯身上,特别是在青年罪犯的身上,可以发现他们在犯罪以前就存在着非常大的罪恶感,罪恶感不是犯罪的结果,而是它的动机,他们大多在一开始都背负太多责任。强迫症、焦虑症、社交恐惧症、神经衰弱症等所有的神经症患者与最终成为罪犯的人的区别在于,神经症患者是给自己背上了太多不属于自己的责任,而罪犯则恰恰相反,他们善于推卸属于自己的责任,推卸得越干净,恶得就越彻底。如果一个人背负了太多不属于自己的责任,他很容易会出现崩溃。他不想再承担这些责任,不仅如此,他甚至想卸掉所有的责任。这个时候,邪恶就会诞生,将责任推卸给象征性的人或事物只是一个开始。

有些父母善于把责任推卸给孩子,经常指责孩子“我的问题都是你造成的”,“如果不是你拖累,我现在早成功了”,“我是因为你,才不离开这个家”……其实,就算父母不这样说,孩子们也会倾向于承担家里所有的过错。但是,一些孩子最终会明白,这不是他的责任。于是,他拒绝继续承担这些责任。但因为矫枉过正,他们不仅拒绝承担不属于自己的责任,也可能会拒绝承担那些属于自己的责任。结果,心理失衡使之走向犯罪的不归之路。

同类推荐
  • 哈佛教授给学生讲述的200个心理健康故事

    哈佛教授给学生讲述的200个心理健康故事

    本书将哈佛教授的心理课程汇集成300个极富思考意义的小故事,这些故事包含了自我认知、自我控制、自我激励等方面,可以说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在每个故事后面,还附上了鞭辟入里、意味深长的精彩点评,它们从智慧的高度诠释了这些优美故事的现实意义所在,以小见大、抛砖引玉。
  • 改变你一生的108个心理学法则

    改变你一生的108个心理学法则

    《改变你一生的108个心理学法则》为你解读了108个经久不衰的心理学法则,悉数工作与生活中的细节和元素。这本书会告诉你心理定律的无穷奥秘,还会教你轻松运用知识帮助自己实现飞跃式的发展。它将深奥的心理学知识融会贯通于一个个妙趣横生、饱含人生哲理的故事中,形象地分析了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深浅出地提炼了心理学法则给我们的启示,以指导我们在生活中更好地趋利避害。
  • 性学三论

    性学三论

    《性学三论》是心理学宗师弗洛伊德开性学先河之作。在这部作品中,他首度将精神分析法运用于性研究,通过梳理从幼儿期到青春期,寻常男女性冲动的萌芽和成长,发现并探讨每个人性困惑中的关键心理因素。
  • 健康心理调节师

    健康心理调节师

    这是一本教你获得晋升和高薪的书,这是一本身在职场的你必须品读的书。工作可以不那么辛苦,只要你掌握了方法。工作可以不那么费尽苦心,只要你会统筹安排。工作可以不那么忙忙碌碌,只要你注重效率。工作可以不那么疲惫,只要你调节好心态。
热门推荐
  • 人世感怀(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人世感怀(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墨染倾城:哲少的预定新娘

    墨染倾城:哲少的预定新娘

    洛雪一手丹青妙笔,因莫名的诅咒被家人遗弃,接受了萧家守墓人第29代传承。他曾经是文墨集团少主,出国时,家逢巨变,不知因何与她切断联系,强势归来后更对她恨之入骨。“地摊哥,爆头男,大律师,你勾搭的人还真不少?别忘了你早就是我的预定新娘!”“你,不是结婚了生子了?你早就无权干涉我的生活!”“无权?很好……”当她拖着满身的伤痛与疲惫逃出他圈禁的牢笼后,镜前的她惊恐大叫:“啊!阿哲,那一夜究竟对我做了什么?眉心的黑痣怎么会变成红色?”
  • 冷少东家的前台小姐

    冷少东家的前台小姐

    “不行了,好热,帮帮我!”她是他公司的前台小姐,是他的一夜情人,更是他的克星。他是她的仇人,为了给姐姐报仇,她不惜放弃原本可以拥有的好职位去做前台,更放弃深爱的男人去勾引他,大仇一天不报,她就一天不会离开。<他是她的护花使者,大学开始,他们已经相爱三年,可是毕业前夕她却说要分手,原因就是她要给姐姐报仇。=========================================飘雪亲以后加飘雪QQ就行了,但是不是铁杆的就不用加了,(1024139553)谢谢亲们的支持,欢迎亲们加入,多给飘雪提意见吧!《傲世总裁追妻记》已经完结,喜欢飘雪的亲们可以看一下,么么。。。http://m.pgsk.com/这是飘雪的圈子,希望大家可以踊跃的参加,和飘雪在里面交流。【============================================推荐好友‘书奴’的文《穿越之夫君情狂》‘静窗幽恋’的文《混混王妃傻王爷》‘烁梦’的文《邪女驯夫》‘胡研’的文《龙凤吟》‘慕容如湮’的文《懒医》‘东方青白’的文《狂情【诱】暴君》‘驿外雪殇’的文《贵为妖女》
  • 男人的肋骨

    男人的肋骨

    《男人的肋骨》以两广手信之一金银肝为例,娓娓道来食材的制作、吃法、味道和奇遇。读之,与文中描写的众生一样,垂涎不止,起卧不安。老男人吃风情万种的金银肝:“发觉有人艳羡,那老男人越吃越发心满意足,越发嚼得咂咂有声,越发喝得咕噜生响。活脱脱一副镶了金牙就特别爱笑,戴了手表就特别爱撸袖子的表情。”
  • 科学修仙者

    科学修仙者

    修炼无情道的他,为她转有情,与魔界大战,身死道消;她为他,千年沉睡,送一缕灵魂进入地球。他降生之后,空有一部宝典,却因身在地球无法修炼,修仙经书变得不伦不类。于是,一个靠着聪明的大脑,拖着孱弱的身体,学习现代科学知识的科学修仙者,慢慢的生活感悟,慢慢的体验温情,慢慢的朝着目标一步步走去……
  • 陌上花开

    陌上花开

    奈何桥上他忽然问她,“为何追我三世?”她却只是莞尔一笑,眼中透过男子看到那白雪皑皑的天山上,他帮她渡了天劫,这生生世世百年便是她欠他的,这是天命。他是仙,她是妖,他为另一个女人不再为仙,她为了他不再修道。在这场爱情的比赛中,一个被爱,一个等爱,一个守着自己的执念,一个为他守着执念,他们不分胜负……风雨千年后,他们终于携手,原来,他已经爱了她千年,只是不知……
  • 经济学与生活全集

    经济学与生活全集

    为什么美女更爱打扮,而剩女却越来越多?为什么易中天能成为“学术超男”,凤姐能一夜走红网络?为什么站票与坐票享受不同,价格却相同?为什么年夜饭价格大涨特涨,春节票价却纹丝不动?最见怪不怪的生活案例,最意想不到的趣味解读,为你揭开日常生活中鲜为人知的经济学秘密和潜规则。
  • 重生之超级测谎师

    重生之超级测谎师

    前世,身为测谎师的沈怡,因罪犯的狡诈从容而落败,最终命丧于罪犯之手。这一世,她要血债血还,决不再做屈死鬼!测谎天瞳?哈勃星神秘的催眠术?这两样东西,注定是沈怡的!有了它,还怕智商极高,心理素质极好的罪犯,骗过测谎仪,逍遥于法外?有了它,就算是杀一百人之后,万般从容淡定的恶狼,也将命赴黄泉,乖乖伏法!终于,凭它,沈怡报尽前世之仇。终于,凭它,沈怡一眼看穿世间的撒谎者,百试百验,屡试不爽。何为热血神才?沈怡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你,胸怀热血,虚怀若谷,就是天塌了,你也还活着!
  • 边缘人语

    边缘人语

    边缘之梦常常惊醒。边缘是一种景观。淡的边缘,怀边缘之想反而海阔天空。从某种意义上说,边缘的启示就刻在每一粒沙子上了,也是可以激活人的思想、情感的最佳状态,长在每一根芦苇上了,不是麻木终了便是灵智闪烁。边缘美丽。人在边缘时草也在边缘鱼也是边缘,嵌进每一片鱼鳞中了驮在每一对翅膀上了——于创造及灾难之间,海的边缘,平及暴烈之间,边缘状态总是酝酿着变化的状态,幸福与痛苦之间。边缘之人往往麻木。空灵与物化之间,命运和机遇都在边缘。边缘寂寞。从边缘的自由到自由的边缘,生存与毁灭之间,于求生和毁灭之间,我们无一你外地边缘着。人怀警惧,江的边缘,心无块垒,是水的边缘。,咸的边缘。远离了神话之后,是生的边缘
  • 地产之王

    地产之王

    周强是房地产中介公司的经纪人,每天的工作是带客户看房、租房、买房,为了生活而奔波忙碌着。偶然间,获得一个未来日记本,记载着未来的房源、客户,让周强得以先知先觉,在房地产行业混的风生水起。娶老婆,要买房,想买房,找周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