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31700000005

第5章 伏波将军马援

达,就是豁达,是一种生活态度;不达则执,执着,同样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一个人的生活态度,或达,或执,无所谓高低之别,上下之分。过分的达,放浪形骸,荡佚不羁,不管不顾,率意而为,随便过了头,也令人不敢恭维。过分的执,成为偏执,顽执,执拗,别扭,太认死理的话,也是使人敬而远之,躲避三舍的。达和执,常常决定于人的性格,人的秉赋,人的成长环境,以及人的命途际遇。应该可以改,但要真的改起来,也难。

不过,豁达之人,未必不会在某事、某时变得执着起来;反之,执着之人,在什么问题上,突然表现出豁达,也不是不可能。什么都达,或者,一切皆执,生活中,历史上,有这样的人,不能不为其片面性而遗憾;如果,一个人,能做到该达则达之,该执必执之,有张有弛,这才叫做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这才能于人际交往中立于不败之地。

然而,这岂是说到就做到的吗?所以说,人的多面性和复杂性,也就表现在这些地方了。

有一年,作客广西合浦,参观地下发现的古汉墓,了解到远在汉代,这座城池就具有相当规模了。这座古城,当时,不仅是南珠的产地,还是政治上、军事上的边陲重镇。后来参观当地的博物馆,除了感动人的合浦珠还的故事外,还知道了一个历史教科书上的伏波将军马援,曾经在这里征战,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位保卫和开拓南疆的汉代大将军,在戎马生涯中,大部分时间里,称得上是一位“达而不执”的明智者,这是很不容易的。虽然在他生命最后的日子,“执而近拗”,遭至军事失利,犯了小人,死后被夺官削爵。重新阅读这位历史上的将领,确有很多值得汲取的教训。

西汉末年,王莽为乱,旧的平衡完全打破,新的政局尚未形成,有实力、有地盘的各路兵马,纷纷画地为王,群雄并列,干戈四起。当时,汉光武帝刘秀,并不是最具立国成势的气派,常常被追打到无以逃生,有时,连粥都喝不上的。然而,有识见的马援,决定追随他。

“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也,臣亦择君矣!”

这句史书上常见的名言,就是出自他的口。应该承认,他在这种选择中,表现出了他明达识变的思路。他选择了刘秀,刘秀也选择了他,于是,成就了他为彪炳史册的一员名将。综观其一生,他不光是一员很得军心的武将,更是个有头脑的政治家。

马援还很年轻的时候,就有不凡俗的举止。他的大哥马况,一位读书人,要他正正规规地成材,让他静下心来好好读书。这是一般人都要走的路。也是中国人或者世界人直到今天,所有父母兄长免不了要对年轻人谆谆教诲的。但这普遍适用的规律,对于马援这样的个例则不灵,他坐不下来,读不进书,兄长为他苦恼,他自己也很不痛快。

《后汉书》说他:“曾受《齐诗》,意不能守章句。”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说他具有反潮流的气质,不想作章句儒,而是他的精神无法集中到书本上。最后,他哥哥不再坚持他必须从儒学这条路走下去,就说:“你走吧!我不拦着你。一位优良的工匠,是不会把未完成的工料展示给别人的。现在,我看不出来你将来如何,会不会成为大器,但还是按照你自己的愿望,做你愿做的事,或许更好一些。”于是资助马援到边郡放牧种田,当兵习武,从事他喜爱的工作。

做兄长的马况:因才施教,不照常规苛求,是达;听任自由发展,不加以绳束,是达;同样,做弟弟的马援,“因处田牧,至有牛马羊数千头,谷数万斛”,最后“尽散以班昆弟故旧,身衣羊裘皮绔”。不能不说,这也是一种达;他对于劳动所得,物质利益,看得很轻,“凡殖货财产,贵其能施赈也,否则,守钱虏耳!”那就更是我们所不能企求到的达了。

在“王莽末年,四方兵起”,天下未定之时,马援未投身刘秀之前,依附西北的诸侯隗嚣,受到很好的信任,到了参与军机、“与决筹策”的地步,这也是马援在没有更好的选择前,暂时栖身。后来,公孙述在蜀中称帝,与刘秀抗衡。于是,隗嚣派马援去观察形势,决定何去何从。马援接受任务去了西蜀,一方面为隗嚣今后的决策提供意见,一方面也不排除在那种混乱的局面下,对三种势力进行比较,为自己未来的进取,作实事求是的选择,这种从容不迫地在动态下,观察一个个可能的合作者,进行聪明的选择,不能不说是一种达。

马援所以要到西蜀去,也是想实地看一看这位公孙述,结果大失所望。此人甚至比优柔寡断的隗嚣,还要差劲。他本与公孙述同乡里,老朋友,到得那里,还不应该“握手欢如平生”?谁晓得这位老乡,拉开帝王架子,搞一套觐见仪式,整个是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所以,马援心里想,像这类沐猴而冠的家伙,决非成事之辈。便对他的款待和许愿,根本看不在眼里。而且回到西北后,对隗嚣说,公孙述称帝时,连他自己都担心,犯嘀咕:“当皇帝容易,可当不长久怎么办?”他老婆倒想得开:“朝闻道夕死可也,哪怕当上一天皇帝也值得。”像这样的井底之蛙,加之狂妄自大,你还能指望他什么呢?一席话说得隗嚣心乱意迷。于是他建议这位军阀,审时度势,“不如专意东方”,也就是要他向刘秀示诚。其实,这也是他自己观察时局,而作出的决断。

一个人若不能豁达行事,无大器度,也就无高瞻远瞩之胸襟,便会局促于眼前和部分的利益。隗嚣虽然接受了马援的建议,遣子入质,但不久又反复变卦,致使作为使者来到刘秀身边的马援,处境尴尬。不过,凡达者,都有其坦然自若的心态。他第一次见刘秀时,曾经问道:“我去见公孙述,他怕我挟带武器,盘查再三。到你这里,你马上接见,并无戒备,难道你不怕我行刺吗?”刘秀笑道:“你怎么会是个刺客呢?顶多是个说客罢了。”所以,“居数月,而无它职任。”刘秀不用他,也是很自然的谨慎行为。马援不被用,也能放达自如,从容对待。于是,已经来到刘秀身边的马援,一方面给隗嚣做工作,使之回心转意;一方面对光武帝请求:“三辅地旷土沃,而所将宾客猥多,求屯田上林苑中。”

马援想得开,既然刘秀你不放心,那么,我就到一边去呆着,等待你的考查。刘秀不愿意他回到西北,脱离他的掌握,重回敌人阵营,可也不敢太信任他,怕他真是奸细或怀有其他目的。马援这个建议,正中下怀,还真的马上拍板同意,这就是两个达者的聪明对阵了。

因为如果回到隗嚣那里,对马援来说,不过是踏上一艘沉船,与之同亡而已,他才不那么傻;对刘秀来说,放走他,则增加消灭这个未来敌手的难度;因为马援非常人也,这一点,汉光武心里是清楚的。马援也知道,如果求职不遂,心生怨艾,面露不悦,徒使本不很信任的刘秀,对其生疑见惧之外,不会有任何好处,倒不如带着部属,在刘秀的眼皮子底下躬耕上林为好。刘秀更明白,连这样一条出路也不给马援,等于为渊驱鱼,为丛驱雀,逼得马援反戈相向,与他作对。这两人间,若有一人不够通达,心存偏执,戏就唱不下去。

然而,这个世界上,像马援与刘秀这样两达相遇,惺惺相惜的事例,也并不多见。常常是阴差阳错,变生不测,好事搞砸,反目成仇。于是,英雄落魄,壮士扼腕,天底下有许多别扭,就层出不穷了。所谓的不达,通常是由人类自身的性格弱点造成的。再加之蝇营狗苟,斤斤计较,凡囿一己之私见,遂个人之欲求,图小团体之利益,存帮派狭隘排他之心者,无不狗肚鸡肠,心胸狭窄,争长较短,倾轧成性,也是使达者常常受挫的原因。马援死后,落了那么一个下场,不正说明这个问题吗?

回过头来,观察时下文坛的诸多是非,大半与缺乏这份最起码的豁达,不无关系。“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而达,首先,是要有一份大度。假如刘秀和马援都搞文人相轻这一套把戏的话,怕就形不成这份无言的默契了。

不久,由于隗嚣不肯俯首,出兵拒汉,光武帝就“率师西征嚣”,但没有起用马援,这可以理解,有一点不放心。“至漆,诸将多以王师之重,不宜深入险阻,计犹豫未决。”刘秀改变主意,起用马援,如果刘秀继续怀疑下去,显然就是偏执了,如果马援因你刘秀既然不信任我,我也拿一点架子,那也就是不达了。所以,诏令一到,连夜赶至。“帝大喜,引入,具以群议质之。援因说隗嚣将帅有土崩之执,兵进有必破之状。”第一,刘秀敢用马援,毫无隔阂,这是达。第二,马援也乐于为刘秀用,不存芥蒂,更是达。“于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势,并示众军所从道径往来,分析曲折,昭然可晓。帝曰:‘虏在吾目中矣!’明旦,遂进军第一,嚣众大溃。”

于是,光武帝便重用马援,建武九年,拜为太中大夫,平凉州。十一年夏,拜陇西太守。他在任时,“务开恩信,宽以待下,任吏以职,但总大体而已。宾客故人,日满其门。诸曹时白外事,援辄曰:‘此丞掾之任,何足相烦?颇哀老子,使得遨游。’”这种信任和放手,对下属的大胆使用,表明了马援为官的达,不像某些一阔脸就变者,立刻露出抓耳挠腮的浅薄,有了点权,攥在手中不放,令人鄙夷不齿。

十九年,马援南下九真、日南、合浦平叛,因斩征侧、征贰,传首洛阳,封为新息侯,食邑三千户。获此殊荣以后,这位伏波将军能够推心置腹地对部属坦言:“吾从弟少游,常哀我慷慨多大志,曰:‘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乘下泽车,御款段马,为郡掾吏,守坟墓,乡里称善人,斯可矣。致求盈余,但自苦耳!’当吾在浪泊,西里间,下潦上雾,毒气重蒸,仰视飞鸢踮踮堕水中,卧念少游平生时语,何可得也。今赖士大夫之力,被蒙大恩,猥先诸君纡佩金紫,且喜且惭!”从这番话里,可以看到马援胜利时的清醒,他没有贪天功为己有,更没有不知天高地厚,眼睛长在额头上,谁也看不上。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过如此,也许是更值得赞许的明达了。

但是,遗憾的是,达者,能做到始终一贯的达,也是不容易的。像马援这样的明白人,到了后来,也有其不达的时刻。由于他战绩辉煌,功勋卓著,官位越做越大,名声越来越高,刘秀对他越来越礼遇,他的再立不朽功劳之雄心,也越来越强烈。他的一生最大愿望,就是“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所以,他总是要求披挂出征。但他不懂中国有句俗话,“见好就收”,对年事已高的老人来讲,就不宜过于逞强行事。于是,这位老将军就尝到了他这种过于不达的苦果。

建武二十四年,“秋七月,武陵蛮寇临沅,遣谒者李嵩、中山太守马成讨之,不克。马援请行,帝悯其老,未许。援曰:‘臣尚能被甲上马。’帝令试之。援据鞍顾眄,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铄哉是翁!’遂遣援率四万余人征五溪。”这时,他六十二岁,连汉光武帝都认为他不可能率军出战了。做一件事,明知其不可能,还要勉强去做,强不可能为可能,这就是执,而偏执别扭的结果,通常事与愿违,不会取得成功的。

老,就得服老,他完全用不着逞强,更不该认为除了他,地球就不转了。但他过高估计了自己,结果适得其反。这也是许多英雄一世的老人,不早早给自己画一个圆满句号的悲剧。也是力不胜任,犹要强撑,想不认输,却偏偏输了的典型例子。他挂帅出征,兵进湘中,在进军途中失利。

这时的光武帝,也失去了早年的豁达,竟一点不肯原谅,派了恨不死他的虎贲中郎将梁松,“乘驿责问援,因代监军。会援病卒,松宿怀不平,遂因事陷之,帝大怒,追收援新息侯印绶。”于是,这位曾经何其明智的达者,因最后的不达,得到的是一个死无葬身之地的结果。

这个梁松,身为驸马,其父又为朝中主政者,所以,洛阳城里,谁见了他都恨不能巴结上去的风流公子,是朝上朝下人人羡慕的炙手可热的高干子弟。但老将军马援,却不怎么高看这位新贵,认为他不过是老同事梁统的儿子,一个晚辈而已。

问题就出在倚老卖老上,老,意味着阅历,意味着成熟,所以,老同志是社会、国家的财富。但,老不是资本,不是索价的条件,马援谨慎了一辈子,但在他最得意、最出风头的时候,却失去了最起码的谨慎。《后汉书》载:“会匈奴、乌桓寇扶风,援以三辅侵扰,园陵危逼,因请行,许之。自九月至京师,十二月复出屯襄国,诏百官祖道。”这当然是汉光武帝对这位宿将的莫大赏誉了,等于让全体官员到场,给他饯行。那场面一定非常壮观,旗帜飘扬,军容严整。检阅以后,你老人家骑上马,挥手告别也就是了。突然,他走到来送他的梁松、窦固面前,停住马,对这两位年轻公子教训起来。

有功和年老,不等于他就拥有教师爷的天生权力。虽然,他也许出于好心,作为长辈,希望年轻人学好。但是,看来他是老了,缺乏达的风范,失去最起码的感觉。即使有无限的爱心和善意,也不该在大庭广众之中,对这两位年轻人说啊!“凡人为贵,当使可贱,如卿等不可复贱,居高坚自持,勉思鄙言。”这话显然是在出这两人的丑了。话说得当然不错,第一,看对什么人讲。第二,看在什么场合讲。第三,究竟想起到什么作用?但在此刻,他要教诲和训斥的,不是一般人物,偏偏是对着这两位有强大后台的干部子弟。而那个势倾朝廷的新贵梁松,是当今皇上的女婿,还是一个绝对意义的小人,你开罪了他,他要不想法报复你老人家,那才是怪事呢!

一生谨慎,自我检束的将军,怎么能毫无顾忌地,在众目睽睽的场合,放肆地攻讦起权贵来呢?不是小人之不可得罪,而是像他这样指挥过千军万马的司令员,该懂得不能无端地发起攻击,对小人打无把握获胜的仗,打蛇不死,必遭蛇咬,怎能如此大意呢?看来,一个太过得意的人,太处顺境中的人,往往不顾忌小节,常常忽略一些属于常识范围的周到,以致遭遇不必要的反弹。

好像随后不久,马将军又在不在乎中,把这位驸马爷得罪了。“援尝有疾,梁松来候之,独拜床下,援不答。松去后,诸子问曰:‘梁伯孙帝婿,贵重朝廷,公卿已下,莫不惮之。大人奈何独不为礼?’援曰:‘我乃松父友也,虽贵,何得失其序乎?’松由是恨之。”这种行为,不仅是不达,而是可怕的迂执了。

廉颇老矣!这是人们对具有光荣过去的老人家,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惋惜之语。看来马援老了,我一直想,他这样与梁松过不去,向他发难,寻衅,挑战,找碴,是不是和他年纪越来越老,越来越懵懂糊涂,有些什么关系?老而不达,也是许多上了年岁的长者,被年轻人不大尊敬的地方。

看来,达与不达的区别,在于生活在大千世界中的我们,不仅仅要充分了解自己,长处和短处,强项与不足,能力有多大,弱点在哪里,能拿得起,放得下;还要能了解与自己有关联的一切人,对方底细,实力状态,周边情况,客观形势,能看得准,懂得透。只有知己知彼,才可以做到进退有据,得失不惊,行于其当行,止于其当止。若再记住马援晚年那个小人不可得罪的深刻教训,始终保持警醒的头脑,也许就能做到真正的达了。

看来,生活,真是一门永远需要认真对待的学问呀!

同类推荐
  • 梁漱溟口述实录

    梁漱溟口述实录

    梁漱溟是一位信奉佛教而又蜚声海内外的儒学大师,性格耿直,敢说敢为。他是毛泽东的挚友、诤友,也是一位身份特殊的老朋友,在三十多年的交往中,有过彻夜友好的长谈,有过面红耳赤的争论,也有在大庭广众之下针锋相对的吵骂,这其中的恩恩怨怨,让人惊叹,也让人称道……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举行开国大典,梁漱溟远在四川未能参加,据说,当天周恩来在天安门城楼上曾感慨地说过:可惜今天的盛会有两个人不在场,一个是梁漱溟,一个是邵明叔。
  • 巴蜀奇人(巴蜀文化丛书)

    巴蜀奇人(巴蜀文化丛书)

    展现了作者对于稗官野史和民风民俗这类下里巴人式的东西的熟稔。他为我们开辟了另一条道路:历史后花园的隐秘小径。
  • 凯丰传

    凯丰传

    凯丰诞辰一百周年那年,他的长子何明从北京回到家乡,提出要在凯丰曾经就读过的萍乡中学为父亲塑像。萍乡市政协领导特别热情,在同意派人帮他实现夙愿的同时,还提议为凯丰作传。
  • 读佛即是拜佛:地藏菩萨传

    读佛即是拜佛:地藏菩萨传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藏菩萨金乔觉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还是新罗国17岁的王子,在战场上带兵打仗,抵御倭寇。在登基成为国王之前,意外痛失好友,自此一蹶不振,整日游山玩水,不务正业。幸而在金刚山山顶遇无名老僧点化,浅尝佛门智慧,心有所悟,国王也不当了,转身出家,法名释地藏。
  • 明治天皇:天皇降生卷(上册)

    明治天皇:天皇降生卷(上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未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洋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热门推荐
  • 穿越之狂妃不下崽

    穿越之狂妃不下崽

    在炎黄大陆上,有这样一个传说……找到上古神帝玄冥子遗留下来的头盖骨,就可以得到一大笔宝藏。在这笔宝藏里,最吸引人的不是珠宝玉器、黄金白银,也不是神兵利器、宝剑大刀,而是神帝玄冥子的心头血。相传,神帝玄冥子羽化飞仙之时,留下了一下瓶心头精血,让后世有缘人得之,饮下可以长生不老,修道者甚至可以直接飞仙。这样一个东西无疑是吸引人的,然而经过千年,寻寻觅觅的世人也没有找到玄冥子的头盖……
  • 霸少的午夜新娘:38°C妻

    霸少的午夜新娘:38°C妻

    为着白马王子只有三个月的生命,她甘愿做他的午夜新娘,忍受他的肆虐,安慰他的痛苦,三个月后,她才知道,生病是假的,爱她是假的,邪少和她都只是一场报复游戏中的棋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弗莱迪和宇宙飞船(小猪弗莱迪)

    弗莱迪和宇宙飞船(小猪弗莱迪)

    《小猪弗莱迪》系列童话故事书每册都是一个精彩独立的故事。或是迷案重重、悬疑跌宕的侦探故事,或是意外横生、步步惊心的冒险故事;或是斗智斗勇、充满惊险的间谍之战;或是想像奇特、笑料十足的太空旅行……
  • 责任心·快乐也是一种责任

    责任心·快乐也是一种责任

    责任是人生中必须要承担的,因为人从生下来,就被赋予了各种责任。当你年少的时候学习和成长就是责任,当你长大以后拼搏和奋斗就是你的责任,当你拥有自己的孩子以后,抚育下一代就是你的责任。每一个人都要有责任心,这是人类不同于其它生物的条件之一。这是一本讲述责任感的书。
  • 胡适文选:演讲与时论

    胡适文选:演讲与时论

    “我就这样出门去了,向那不可知的人海里,去寻求我自己的教育和生活——孤零零的一个小孩子,所有的防身之具只是一个慈母的爱,一点点用功的习惯,和一点点怀疑的倾向。”这个孩子长大后叫做——胡适,生前身后都处于盛誉与非议交错中,他说,“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叶君主编的《演讲与时论(胡适文选)》便收录了胡适一生中精彩的演讲文稿和时评文章若干篇。《演讲与时论(胡适文选)》的这些演讲文稿充分展现了胡适的基本思想观点以及对学术研究、时事政局的观点和态度,可以从中领略大师的风采及了解大师的缜密思维和独到的见解。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备胎大联盟

    备胎大联盟

    在本世界混吃等死的岳重同志忽然接到了一个自称泛位面备胎大联盟打来的电话,在不经其同意的情况下就被天降之物(快递)给砸中了脑袋,从此踏上了兢兢业业的备胎之路。纯正备胎格式,金手指和指引NPC一个都没有,如果连语言都不通,该如何在危险的二次元生存下去?阅读须知:请将脑洞尽可能开到最大,虽然是备胎但不会掺翔。另外作者因为需要工作所以章节基本是写好就传没有经过修正,有语句不通或者错别字的地方请在置顶帖指出,设定BUG什么的请不要在意,因为作者是个业余写作爱好者,不会有大纲之类高端的东西,加上每天的想法不一样...
  • 别惹楚家大小姐

    别惹楚家大小姐

    楚家大小姐在国安寺上香的当晚竟------遭到不明人士掳劫,失去了清白,当晚住在山上的男性物种有------一教主,二王爷,三剑客,四公子,五乞丐,还有男性下人无数,到底谁夺走了她的清白?一个月后,有三人分别上门来求亲,他们是否是凶手之一?也罢,嫁就嫁呗,可,为啥该嫁的人她没有嫁到,不该嫁的却嫁到了?嫁到了又怎样?洞房花烛夜,嘭地一声爆炸声-----因为新娘把新房炸掉了!可就在此时,楚小姐发现------她竟然怀孕了!呜呜,她怎么可以让一个强暴犯当宝宝的爹呢?宝宝,你放心,娘娘一定会为你找一个光明磊落,侠肝义胆,诚实善良,英雄无敌的爹来疼你。为什么别人家的宝宝那么贴心,那么可爱,自家的宝宝却是个大大的财迷,最大的梦想是将天下所有的财富收归自己囊中!最让她难以容忍的是,就连她与男人嘿咻,着孩子也要收钱!宝宝版简介:房中春色撩人一男一女正浓情蜜意突然男人的身子一僵原来床前从上方掉下一个小脑袋来“老爹,根据协议,您刚才亲了娘娘的嘴,------还摸了她的胸,需交银三万两千两,银票拿来!”“你这个小混蛋,给我滚出去!”男子吼道。“爹,你现在是不是不能动了?”那小身子被倒挂在屋梁上,小脑袋一晃一晃的,口中还在吐着瓜子皮!“小坏蛋,你又对你爹做了什么?”女子有些无奈地看着自己的宝贝儿子!“祖师奶奶说,要是爹不交享受费,就让他乖乖地定住,看得到,吃不到!”大眼瞪小眼,父子用眼神厮杀:父:你这小混蛋,总有一天为父要把你发配边疆,眼不见心不烦!子:时间就是金钱,娘亲是你儿子的首席发明师,你却将她压在床上,浪费了大好时光,简直是谋财害命!--------------------男人生来是被用来改造的,就算是西门庆你也要将他改造成柳下惠,就算是唐僧你也要让他为你神魂颠倒。就算是杀人无数的暴君,你也要让他乖乖地拜倒在你的石榴裙下!--------------楚悠然语录----------------------------------------推荐众位好友的文文:《索欢》《媚欲》都市的黑道欲望《征服》爱从契约开始《大夫人》桃花依旧笑春风《肥后三嫁》肥女丑女翻身记《恶魔囚宠》爱与尊严的较量《法医废后》如罂粟一样惑《盲妃待嫁》让死人开口说话《母妃太可口》《怪盗小懒后》《恶魔硬上弓》豪门虐身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