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31700000010

第10章 磨和驴

凡谚语或寓言,都因其形象生动,典型意义,以及富涵哲理,言简意赅,而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中国民间的“过河拆桥”,“卸磨杀驴”谚语,以及典故“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成语,都因为其情节的十分缺德或相当缺德,而千百年地流传,直到今天仍具有极其鲜活的生命力。

“过河拆桥”本来是很损的了,现在,小毛驴卖了力气,将粮食磨好以后,还得把命搭上,可见这个小毛驴的主人,没良心到了极点。看来这个宰驴的无赖,第一狠毒,第二残忍,第三背信弃义,连眼皮也不眨,就开了杀戒。毛驴服了,扔下两句话,厉害!厉害!因为它刚拉完磨,还没有歇过气来,一把刀在其眼前晃着,有什么法子呢?只好任其大卸八块,投到锅里,和以大料茴香,成为卤煮驴肉。

汉代的淮阴侯韩信,一个绝对的军事家,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但不是一个绝对的政治家,他想不到刘邦是卸磨杀驴的老祖宗,因此,我想他对那头驴的感想,深有体会。因为,当他在云梦,可能是现在洞庭湖一带,被汉高祖刘邦抓起来问罪的时候,他没说“卸磨杀驴”这句民谚,而是说了一句“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意思相类的话,足见他和被宰的驴所扔下两句话,厉害!厉害!是有同感的。据考证,毛驴这种牲口,上古时期,中原地区不产,是汉代才从西域引进的家畜,当时还未大量繁殖、普遍役使,所以,这位受过胯下之辱的将军,只能发出这样的感慨了。

刘邦立国,张良,萧何,韩信,最有功劳,韩信的战功甚至更显赫些,所以,封楚王。其实在楚汉相争时期,韩信多少了解一点刘邦这种无赖习气,就说,为了指挥作战,号令部众,你就封我一个“假王”吧!刘邦那时被项羽打得晕头转向,很需要韩信为他卖命,便装作大发脾气的样子:真是荒唐,当什么假王,要当就真格地当王。因为韩信平楚有功,遂封楚王。等到刘邦江山坐定,觉得韩信是个尾大不掉的实力,就防着他,当然,一直也对他放心过。而这个韩信,认为自己是楚王,在巡行所属县邑时,免不了带着前护后拥的甲兵。有人向刘邦告密,说他存谋反之心。刘邦一想他不但善战,还有实力,更有地盘,为防激则生变,接受间谍头子陈平的建议,假作天子巡狩,会诸侯,放一个烟幕弹,趁此机会把他擒获,将他押回咸阳。

韩信没料到刘邦会来这一手,半点旧情不念,于是,这个缚在槛车里的阶下囚,扼腕长叹:“果如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功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这句话虽然不如“卸磨杀驴”精练简洁,但可以想像韩信说这话时,一定很气愤,也一定很懊悔。

为什么气愤?刘邦的手段透得卑劣。其实韩信不了解,封建社会里的开国皇帝,即或不是流氓,也是不反对使用流氓手段,来夺取江山和巩固政权的;为什么懊悔?当初不该不听蒯通的话,如果自立门户,刘邦也许打不下天下,坐不成江山,说不定现在和他平起平坐?

蒯通就是他说的“果如人言”的那个谋士,是这句话的最早创意者,版权应该属于他,毫无疑问。当楚汉相争未定局时,他曾经跑去给韩信进言:“今足下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归楚,楚人不信;归汉,汉人震恐;足下欲持是安归乎?夫势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名高天下,窃为足下危之。”于是建议韩信“叁分天下,鼎足而居”,还引文种、范蠡辅佐越王勾践复国后被弃绝的例子,说明“立功成名而身死亡,野兽已尽而猎狗烹”的道理,韩信的牢骚,由此延伸发展而来。

韩信是位了不起的军事家,在用兵上,多多益善。但在政治上,却不是刘邦的对手。别看他在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运筹帷幄,得心应手,在官场上,就常有败棋。他未必不知道自己是举足轻重的一个方面,也未必不想称王成霸,可他对蒯通说:“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以事,吾岂可以以乡利背义乎!”

他曾经批判过项羽的“妇人之仁”,结果他自己却感情用事,成了一个大老娘们,估计他对蒯通说出这番充满知遇之情的话时,眼中说不定还闪着泪花咧。政治家在决策时,要是搀进了私人因素,无有不败的。搀得越多,败得越惨。韩信“载人之患”,“怀人之忧”,“死人以事”,作为一条汉子,绝对够格,作为一个朋友,天下难寻。但他不知道刘邦为了维护他的政权,是一点也不能汉子似的讲义气,也不能朋友似的讲交情。

老实说,从一开始,对他就十分防范,百倍警戒的,从来也没有放心过。要不是韩信南征北讨,立下汗马功劳,刘邦能不能当上皇帝,还是未定之数。但一旦坐稳江山,对不起,就要收拾这些有功劳,但不放心的元勋了,也不念往昔为他拉磨的历史了。这也不仅仅刘邦如此,封建社会里很多皇帝,立国以后,都按照卸磨杀驴的原则,无情地对待当年共生死的战友,打江山的伙计,相濡以沫的患难之交,舍命相随的左膀右臂。

所以,凡称得上是皇帝的股肱,或非股肱却是皇帝眼中认为具有实力的人物,他们的命运大多数是不值得羡慕的。汉明帝永平十七年,北海敬王睦薨。这位分封的诸侯王刘睦,就是个比韩信要聪明得多的人,他知道自己的身份、地位,在汉明帝眼中是并不放心的。是处在脆弱险恶的环境之中,所以不得不始终保持清醒,不敢有丝毫令汉明帝生疑的表现。有一年,“尝遗中大夫诣京师朝贺,召而谓之曰:‘朝廷设问寡人,大夫将何辞以对?’使者曰:‘大王忠孝慈仁,敬贤乐土,臣敢不以实对!’睦曰:‘吁!子危我哉,此乃孤幼时进趣之行也。大夫其对以孤袭爵以来,志意衰惰,声色是娱,犬马是好,乃为相爱耳。’”《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写到这里,给他一句评语:“其智虑畏慎如此。”于是,总算得了一个善终,没有死于非命。

刘睦所以这样一生“智虑畏慎”,因为他不过是皇弟,按祖宗规矩,“非刘氏不得王”,才得以分封一块土地为北海王,不过是沾了血统的便宜。皇帝要是不喜欢你,随便找个名目,就可以“除国”,让你卷铺盖滚蛋,这是客气的。弄得不好,让你仰药死,你也不得不喝皇帝赐的那杯毒酒。班固在《汉书·景十三王传》后说:“是故古人以宴安为鸩毒,亡德而富贵谓之不幸。汉兴至于孝平,诸侯王以百数,率多骄淫失道。何则沉溺放恣之中,居势使然也。”为什么刘睦偏要部下像班固所说的向皇帝汇报,把自己糟蹋得不成样子呢?很简单,正因为他明白,他有“少好学,光武及上皆爱之”的名声,对汉明帝来说,他不怕你堕落,而怕你有为。统治者最怕的是对他构成威胁的人物,包括潜在的威胁。所以,韩信的倒霉,就在于缺乏刘睦这样的“智虑畏慎”。

韩信觉得身上的征尘,胸前的勋章,赫赫的战功,彪炳的资历,与刘邦起事时的交往,是一份谁也不敢拿他怎么样的本钱。其实错了,他忘了皇帝是“唯辟作威,唯辟作福”,“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是可以随便“予取予夺”的天子。你再大的本钱,也没有他可以杀你的本钱厉害。“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闹开情绪),信由此日夜怨望(发开牢骚),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肯定是骂骂咧咧了)。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不光言,还有行了)!’”结果,他因策划陈豨兵变,而从中应合,被吕后镇压,夷三族。刘邦征陈豨归来,“见信死,且喜且怜之。”这个“喜”,证明刘邦早就想除掉这个心腹之患,假惺惺做出“怜”的样子,也是猫哭耗子的表演了。

比刘邦还要多一份流氓精神的开国之君,恐怕要数朱元璋了。他在杀戮功臣的记录上,在中国历史上是破天荒的,简直到了病态的程度。最没有道理的屠杀,莫过于杀他的儿女亲家李善长了。

此人是追随他最早的开国元勋,据《明史·李善长传》:他早在朱元璋还没有成气候,说不清是兵是匪是流寇的时候,就同他一齐闹革命。“太祖略地滁阳,善长迎谒,知其为里中长者,礼之,留掌书记。”他劝朱元璋不能以打家劫舍为目标,而应该目光放远。是他使这位凤阳皇觉寺的小和尚,相信自己也可以有九五之分。“从下滁州,为参谋,预机画,主馈饷,甚见亲信。”那时,朱和李都在郭子兴属下,郭很赏识李善长,要他给自己出谋划策,他婉拒了。始终追随朱元璋不变,表现出难得的忠诚,从此,一直成为朱元璋的智囊亲信。“太祖得巢湖水师,善长力赞渡江。”正因为这一步,朱元璋便有长江以南的大片土地,得以打败方国珍、张士诚,最后打败元帝国。由于他多年参与决策,为朱元璋立国,做出杰出贡献,所以,“太祖为吴王,拜右相国。”说明他是一位绝对称得上股肱之臣的人物,要不然,朱元璋也不会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的长子为妻。

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他对大家宣布:“善长虽然没有什么汗马功劳,但跟随我多年,一直担当后勤工作,保证粮草供应,稳定军心,巩固后方,他立下的功绩,和汉代的萧何一样值得名垂千古,所以,一定要进封到大国的爵位!”但是,李善长官至极位,忘了“天下已定,我固当烹”的韩信这句名言。而且追随朱元璋大半辈子,竟不了解这位流氓无赖出身的皇帝,其狡诈多疑,残忍冷酷的本性,他逐渐失去了最起码的“智虑畏慎”之心。一些恣意枉法的行为,也惹得朱元璋不快。到了胡惟庸案起,他对所有的功臣都持怀疑态度。于是,大开杀戒,连同蓝玉一案,杀了好几万无辜臣民,最后杀红了眼,脸一抹,连儿女亲家也不认了。“谓善长元勋国戚,知逆谋不发举,狐疑观望怀两端,大逆不道……遂并其妻女弟侄家口七十余人诛之……善长子祺与主徙江浦,久之卒,祺子芳、茂,以公主恩得不坐。”要不是有这点金枝玉叶的庇荫,这一家就是满门抄斩了。

显然这是毫无疑义的冤案,李善长死后的第二年,有人敢给朱元璋上书,为他平反。理由很简单:如果李善长自己要谋反,还说得过去。他已经位极人臣,再去策动胡惟庸推翻朝廷,是没有道理的。纵使胡惟庸成功了,能够给予他的一切,会超过陛下对他的宠遇吗?朱元璋是个喜怒无常的皇帝,是个动不动在朝廷上要杀人的君主,像这样责问他的一个虞部郎中,而且结论是冲着他的:“今谓其欲佐胡惟庸者,则大谬不然。”很奇怪,朱皇帝竟然隐忍不发,显然他也觉得这样卸磨杀驴,未免太过分了吧?

相比之下,唐代的尉迟敬德遇到李世民这样的皇帝,就是一件幸事了。这位武将,当初,因为他是从隋军投降过来的,唐军上下对他极不信任,建议秦王李世民将他杀掉,以除后患。李世民却很有远见,对他深信不疑,并且说,你愿意走,我资助你,你愿意留,我们是朋友,这实在把他感动了。所以,李世民在一次打猎中,恰遇王世充的几万兵马,亏了尉迟敬德枪挑单雄信,才救了陷入重围中的秦王。

如果说,这多少属于报恩的行动,那么,李世民能够登上帝座的最重大的一次行动,也就是玄武门之变,在某种程度上说,这次宫廷政变,尉迟敬德起了推进器的作用。因为杀弟逼父,对李世民来说,是一次痛苦的抉择,一是考虑实力,二是考虑舆论,三是考虑亲情,故而犹豫不决,下不了决心。这时,尉迟敬德给他做工作:“人情畏死,众人以死奉王,此天授也。若天与不取,反受其咎,虽存仁爱之小情,忘社稷之大计,失人臣临难不避之节,乏先贤大义灭亲之事,非所闻也。”然后他说:“勇士八百余人,今悉入宫,控弦被甲,事势已就,王何得辞?”并且还声言,如果你不敢干,我们大家便只有逃命了。

在他的一再说服下,于是李世民动了手,“六月四日,建成既死,敬德领七十骑蹑踵继至,元吉走马东奔,左右射之坠马。太宗所乘马又逸于林下,横被所绊,坠不能兴。元吉遽来夺弓,垂欲相扼,敬德跃马叱之。于是步走欲归武德殿,敬德奔逐射杀之。”也就从此刻起,李世民正式即太子位,开始他的贞观之治。后来在评功时,唐太宗认为“敬德与长孙无忌为第一”。

可是尉迟敬德这位武人,“好讦直,负其功,每见无忌、玄龄、如晦等短长,必面折廷辩,由是与执政不平。三年,出为襄州都督。”可见他和历代居功自傲的臣下一样,不但把谁都不放在眼里的跋扈专横,甚至背久了这样一个功臣包袱,连皇帝也不大买账的。可以想像李世民对他不会太愉快的,所以,把他外放了。“贞观八年,累迁同州刺史,尝侍宴庆善宫,时有班在其上者,敬德怒曰:‘汝有何功?合坐我上!’任城王道宗次其下,因解喻之。敬德勃然,拳殴道宗目,几至眇,太宗不怿而罢。”为争座次,把劝架人的眼睛差点打瞎,也实在太过分了,难怪唐太宗一甩袖子离席而去。

但唐太宗李世民到底要有修养多了,对尉迟敬德的处理,与以前的汉刘邦,与以后的朱元璋不同,他采取冷处理的办法,晓喻尉迟敬德,一下子就提到那位淮阴侯韩信:“朕览汉史,见高祖功臣获全者少,意常尤之。及居大位以来,常欲保全功臣,令子孙无绝。然卿居官辄犯宪法,方知韩、彭夷戮,非汉祖之愆。国家大事,唯赏与罚,非分之恩,不可数行,勉自谨饬,无贻后悔也。”

给老兄先敲一次警钟,到时候别怪朕不讲情面!

尉迟敬德不是傻瓜,李世民明确提到了韩信,这教训他不会不汲取。于是,从此以后,这位老兄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笃信仙方,飞炼金石,服食云母粉,穿筑池台,崇饰罗绮,尝奏清商乐以自奉养,不与外人交通,凡十六年。”这就是说,有如此明智的皇帝,才有如此顺达的臣下。从那以后,他只是讲究享受,追求快乐,注重生活,甚至和社会,和政治,和权力,采取绝对疏离的政策,闭门杜客,自我隔绝。这就合乎那位北海敬王希望皇帝知道他的近况一样,到了“声色是娱,犬马是好,志衰意惰”的地步,李世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所以,他一直平安地活到七十四岁去世,给自己画了一个很圆满的句号。

看来,尉迟敬德要比韩信的下场好,比李善长的结果强,但要不是李世民,而是刘邦或朱元璋,他能享有死后“高宗为之举哀,废朝三日”的荣耀吗?细细分析起来,除了客观情况的不同外,都是九五之尊,文化的有或无,高或低,其文明程度上是存在着相当差异的。也许这就是磨和驴的寓言,在封建社会里还时不时会出现的缘故了。

同类推荐
  • 林徽因·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人间四月天

    她是一个女人,一个母亲,一个作家,一个建筑学者。她是林徽因,一个传奇。作者笔下生花,将一代才女林徽因刻画得淋漓尽致。品读本书,我们将在享受文字中读懂林徽因。
  • 毛泽东与地名文化

    毛泽东与地名文化

    毛泽东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与影响,习俗文化也在他的文化性格上打上了难以磨灭的烙印。他对习俗文化很熟悉,在对待这一问题上,从来是持批判的继承态度,承其精粹,弃其糟粕。本书收录了毛泽东与乳名习俗、称谓习俗、起居习俗、春节习俗等16个方面的件件趣事和段段佳话。
  • 创造艺坛神话的璀璨明星

    创造艺坛神话的璀璨明星

    本书介绍了创造艺坛神话的璀璨明星,人物包括:好莱坞电影奇才,国际影坛第一代功夫巨星,太空独舞,时尚百变女王,舞之女神:篮坛飞人,一代球王,美国人的心灵女王,喜剧表演大师等璀璨明星。通过他们的简介、生平、经典语录、以及影响领袖生平的传奇事件几方面,向读者真实还原明星的传奇人生。
  • 100美元到620亿美元

    100美元到620亿美元

    沃伦·巴菲特曾说:“恐惧和贪婪这两种传染性极强的灾难的爆发,会一直在投资界出现。这些流行病的发作时间难以预料,由它们引起的市场精神错乱,无论是持续时间还是传染程度同样难以预料因此,我们永远无法预测一种灾难的降临或离开,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其实,“一个人一生中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
  • 帷幄奇谋:刘基

    帷幄奇谋:刘基

    刘基(1311~1375),浙江青田人,元明之际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明武宗誉为“渡江策士无双,开国文臣第一”,是朱元璋最重要的谋臣,并对明初的制度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刘基博学多识,学究天人,其诗被允为“一代之冠”,其文《郁离子》、《卖柑者言》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对明代文坛影响至深。其“盗天”、“措用”的认识论思想以及教育、人才观念仍具有现代价值。刘基因博识与卓越而受到后人的崇信与神化,成为至今在民间文化中具有广泛影响的历史人物。《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帷幄奇谋:刘基》生动介绍了历史文化名人刘基的传奇一生。
热门推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她惊艳全球

    她惊艳全球

    她是来自异界的智囊首脑,才智过人,技术高端,穿到一个被花心男劈腿的女人身上,全世界都等着看她被抛弃后的笑话,她偏不让那些人得逞,下一刻超级富豪向她求婚,惊艳全球,“嫁给我吧,条件任你开!”她只有一个要求,“帮我打那些人的脸!”
  • 口袋里的天空

    口袋里的天空

    命运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无形的线牵引着各种各样的人,然后相遇,我遇见你,你遇见他,他遇见另一个人,是早已被安排好的事情。但是,我们永远也无法知道会是什么样的安排,你会遇见谁,你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你会有一个什么样的结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政治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政治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秦始皇如何霸气一统六国,刘邦如何成为布衣天子,武则天如何成为千古第一女皇?答案是他们的政治思想和谋略机智成就了他们。《政治家成长故事》为读者朋友们呈现了著名政治家们的辉煌一生,主要内容有:第一良相魏征、乱世中的雄杰曹操、北宋改革政治家范仲淹、千古一帝康熙等故事。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毒女逆袭,极品娘亲要翻天

    毒女逆袭,极品娘亲要翻天

    (1对1女强宠文)她,世界最大情报网首脑,为人腹黑无耻,狡猾嚣张,心狠手辣。一朝穿越,她成了她,将军府家的二小姐,天生带毒是个小怪物。初来乍到,强了一男人,丢了清白。来年春天,身上掉下一块肉。哪知道小肉团长大后变成一小恶魔,贪财抠门不说,还专扯他娘的后腿。她问:塞回去重造可以不?某王爷淡定:货物出售,概不退换。无奈,某女只好重操就业混迹古代,咬牙切齿替某王爷养儿子,各种腹黑无耻贪小便宜,机关算尽虐渣渣,最终实现废材逆袭。****一次阴差阳错,某男指着某女道:“他是我儿子?”某女装傻:不是!“本王记得你在上面,”某男逼近继续道:“或许你比较希望本王回忆更多细节?”某女小脸一囧,心道:算你狠。这一局,鬼王完胜。****一天左护卫惊慌跑来:“不好了,不好了,钱公子砸万金当众向姑娘求婚了!”某王爷猛然起身,“来人,抢了钱公子京城所有的产业给姑娘送去,记得要强调那是本王送给她的礼物。”某侍卫嘴角抽了抽,心道:真是无耻啊!某王爷爽歪歪,冷哼一声:敢抢本王的女人活腻歪了简直。这一局,鬼王悟出一道理:自己的女人必须贴上标签。*****于是夜黑风高,某王爷无耻的诱惑小恶魔。“儿子,你只要让你娘亲在这上面签字,老子的金子全给你,怎么样?”某男拿出一张白纸。小恶魔纠结:出卖娘亲真的好吗?“再加本王名下所有不动产,包括狱门!”某王爷继续加重筹码。小恶魔一咬牙,一跺脚:“成交。”是夜,某王爷一脸得瑟的拿着白纸,奸笑道:女人,卖身契都签了,你还跑得掉。这一局,鬼王奸计得逞。****多年后,某女得知真相,一把揪住小恶魔的耳朵:“小金库没收,私房钱没收,零花钱没收.......”至此,小恶魔终于知道什么叫赔了夫人又折兵,于是仰天长叹:不带这样玩儿的。本文腹黑中带着JQ,无耻中碎着节操,贪财中透着真爱,oh!真的很有爱!
  • 最美的时光

    最美的时光

    他们都是《读者》签约作家,他们的名字频频出现在《读者》、《青年文摘》、《意林》、《格言》、《启迪》等畅销期刊上,他们在中学生中有亿万“粉丝”……他们的作品频频被选用为全国高考、各省市高考中考试卷的阅读材料和作文背景材料,他们的美文最适合作为高考、中考试卷的阅读材料和作文背景材料。中学生知道这个秘密,四处搜寻他们的美文;家长也知道这个秘密,纷纷购买有他们作品的报刊;语文老师更知道这个秘密,想方设法收集他们的文章,供学生考前阅读……
  • 绝世盛宠:第一王妃

    绝世盛宠:第一王妃

    “你在这宸王府除了能得到宸王妃的名号外,其余的你要一分,我便讨十分回来。”“残忍?殿下说笑了,挽华虽是淡漠冷情之人,却还不至于无情无心。”芸芸众生,不期而遇。一个是清艳绝伦有着一双异色双瞳被世人称为妖孽的穿越女子,一个是薄幸名狂慵懒闲适的无良皇子,还有一个艳绝天下一袭红衣媚惑世人的魔宫宫主。爱恨情仇,真假几分?一个爱的步步紧逼,一个爱的惊天动地。是人是妖又如何,只要爱,便是星辰陨落,天地毁灭,也无法阻挡!
  • 成功社交72法则

    成功社交72法则

    生命中有些东西是不依赖于外力的,要想倍受瞩目,要想创建一个良好的人际氛围,必须得注重内在人格的修炼。正所谓:肚中有货,不骄不躁,不怕没有伯乐寻不着千里马,气宇轩昂,平易谦逊,不愁身边不环绕仰慕的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