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30200000005

第5章 巧合的历史(5)

这位参谋回到司令部后,将情况汇报给领导,并立即率人将特里抓起来。不过,经过多次的审讯,保密部门认为这纯属巧合。特里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他根本不知道这些谜底的特殊含义,而且他从未接触过德国人。最终使得保密部门释放特里的原因是,特里在半年之前就已经编制成了这一套字谜,而当时盟军的诺曼底登陆计划还没制定。

特里的无心之举竟然险些泄密,如此巧合,不得不让人感到吃惊。不过,德国人也未必就能看到《每日电讯》,即使看到这些字谜,也未必能立即猜透其中的特殊含义。

希特勒的幸运

阿道夫·希特勒,一个在人类历史上永远作为反面教材的名字。他建立了德意志第三帝国,实行***式的一党专政,并于1939年,领导德国挑起了惨绝人寰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从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8月15日,从欧洲到北非,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卷入战争,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希特勒发动的非正义战争最终要走向失败。1944年,德国**军在许多战场上都吃了败仗,第三帝国已现衰败之势,但希特勒却不服输,固执地要继续发动更加惨烈的战争。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本来就对希特勒的独断专行和残暴屠杀感到不满的**党内中上层军官,就秘密组织起来,密谋暗杀希特勒,希望以此举来挽救德国的命运。

1939年7月20日,希特勒要在德国东普鲁士的一个大本营召开“每日军事汇报会”。密谋分子决定在会上施放炸弹,炸死希特勒。这个任务交由德国国内驻防军总司令弗洛姆的参谋长施道芬堡执行。

会议将于7月20日中午十二点半举行。上午十点,施道芬堡就提前来到了这个大本营。可是,他得知原本一直在地下室召开的会议因为偶然的原因改在地面上的会议室举行时,感到非常惊讶,因为这将大大削减炸弹的威力。可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十二点半,施道芬堡带着装着定时炸弹的皮包准时来到会议室。这时,军官们正围坐在一张十八英尺长,五英尺宽的橡木桌边,桌子下面是一个厚大而笨重的底座。几分钟后,希特勒走了进来,坐在桌子一边的中央,毫无表情地与施道芬堡打个招呼。施道芬堡走到桌子旁边,将皮包放在桌下的橡木底座的内侧,离希特勒的腿大约六英尺远的地方。一切都布置好后,施道芬堡就趁所有人都在看桌上的作战地图时,悄悄地溜了出去。这时离自动引爆只有五分钟了。

可是,事有凑巧,坐在桌子底座旁边的海因兹·勃兰特上校想凑近看一看地图,嫌施道芬堡那只皮包在腿边碍事,就把它放到了桌子底座的外侧。这样,厚实的底座就成为希特勒的一道重要屏障。十二点四十二分,炸弹准时爆炸,但希特勒却因为那厚重的橡木底座的保护,只是被烧焦了头发、灼伤了腿、臂膀与背部受了伤,没有生命危险。

希特勒侥幸地活了下来,只能说是一个意外的巧合而已。但是偏执的希特勒认为这次死里逃生是上天的恩赐。他认为是自己命不该绝,继续坚持其扩张侵略、灭绝人性的政策,直至最后的末日。

军界政要的巧合

拿破仑,法兰西近代史上最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曾经占领过西欧和中欧的大部分领土,使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拿破仑是法国人民的骄傲,直至今日一直受到法国人民的尊敬与爱戴。希特勒是德国*********即**党的主席,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头号战犯。同时,他也是著名的演讲家、政治家和敢于冒险的军事家。

然而,就是这两个截然不同的人之间却有着许多惊人的巧合。

拿破仑于1804年称帝。1804年5月18日,拿破仑黄袍加身,宣告自己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称号为“拿破仑一世”。希特勒于1933年1月30日登上总理的宝座。从这一天起,魏玛共和国正式死亡,第三帝国诞生。两人掌权,其间相隔129年。

拿破仑1809年占领维也纳。1809年初,第五次反法同盟成立。奥地利帝国偷袭法国在德国的领土,拿破仑被迫退出西班牙,继而东征。在经历短暂的失利后,拿破仑很快就转败为胜,最终迫使奥地利帝国签订维也纳和约,再次割让土地。1938年3月11日,希特勒软硬兼施,在奥地利的亲德分子和**分子的帮助下,兵不血刃地占领了奥地利,走出了他在中欧侵略扩张的第一步。两人占领维也纳相隔129年。

1812年,拿破仑攻占莫斯科。1812年,拿破仑发兵50万远征俄罗斯,长驱直入,直捣莫斯科城。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在1000多公里长的苏联边境上发动大规模的突然袭击。两人进攻莫斯科城相隔129年。

两人的惨败都始于莫斯科之战。拿破仑于1816年战败,希特勒是在1945年战败,还是相隔129年。两人掌权时都是44岁,进攻俄国时都是52岁,战败时都是56岁。两人都被人称为有先见之明的战略家,却在战略上犯了同样的错误。

两人还有其他的相似之处:拿破仑每做一项重大的决定,哪怕战斗在最激烈的时刻,他必然会先进入半梦半醒的状态10分钟,然后再下达作战指令。希特勒也有这个习惯,他每次在做决定之前,也会沉入半睡半醒的状态中,然后再发号施令。

两位总统死于同时

在距离波士顿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叫做昆西的小镇,因为在昆西海湾南岸而得名。除此之外,这个小镇还有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总统城。出生于这个小镇的总统,除了亚当斯父子,还有因为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任大陆会议主席而被称为美国“真正的第一总统”的约翰·汉考克。

美国独立战争开始在北方的马萨诸塞州,而亚当斯是革命初期最主要的领导人。亚当斯在1775年6月的第二届大陆会议上,提议由来自弗吉尼亚的乔治·华盛顿担任大陆军总司令。一年以后,他又极力举荐来自弗吉尼亚的托马斯·杰弗逊参加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文献——《独立宣言》的起草工作。在独立战争胜利之后,乔治·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而约翰·亚当斯是副总统。在内阁中,托马斯·杰弗逊被任命为国务卿。但此后,约翰·亚当斯和托马斯·杰弗逊在治国理念和方略上的分歧开始浮出水面,并逐渐公开化。

1796年,乔治·华盛顿卸任总统,回归故里。按照当时的选举规则,正副总统是由总统候选人中得票最多的两个分别担任。1796年的大选,亚当斯当选为总统,而和他政见不合的杰弗逊则成了副总统。由于二人的治国理念不同,他们在一些政治活动中的做法,损害了他们之间长久的友谊。这一对总统和副总统在内政外交等几乎所有重大事务上都是截然不同针锋相对。

1800年,亚当斯在大选中败北,杰弗逊当选为总统。当时,亚当斯没有听从杰弗逊的呼吁,对杰弗逊抛出的橄榄枝不屑一顾,孤独地回到了北方的昆西小镇。约翰·亚当斯回到昆西的时候,心情非常沮丧和愤懑。可是,他们两人仍然还有老友之间的患难之情,关系也还没有真正破裂。然而两人之间的来往还是断绝了。

1808年大选后,杰弗逊卸任回到了弗吉尼亚的故居。此前亚当斯一直活在孤独和痛苦之中。除了家人以外,给他最大安慰的是他的一位老朋友,美国《独立宣言》的另一位签署者——本杰明·拉什。他们曾经是共同的开国者,也是彼此有着深厚友谊的老朋友。在亚当斯最痛苦的日子里,拉什持续不断地和他通信。在拉什给亚当斯的一封信中,他描绘了这样一个梦:在他的梦里,亚当斯写了一封信给杰弗逊,然后杰弗逊也回了信;在之后的几年里,亚当斯和杰弗逊相互通信,对他们曾经犯过的错误都做了反思,也弥合了他们众所周知的友谊。最让人奇怪的是,拉什甚至梦到了亚当斯和杰弗逊的死亡,他们满载赞誉,同时沉入坟墓。

更加奇怪的事情发生了。1811年,亚当斯向一个朋友表达了自己对杰弗逊的友情,说从来没有扼杀自己对杰弗逊的感情,过去如此,现在依然如此。杰弗逊听说以后,立即就给拉什写了信,也表达了他对亚当斯以往政治判断力的敬佩。就在1812年的元旦,亚当斯给杰弗逊寄了一封信,说是要给杰弗逊寄两块“家织的土布”作为礼物。杰弗逊收到的时候才发现那是亚当斯的儿子约翰·昆西新近出版的两卷著作。以后的14年里,北方马萨诸塞州的小镇昆西和南方弗吉尼亚的杰弗逊庄园之间,开始了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通信。在整整14年中,美国的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和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弗逊,在各自的家中,用纸和笔,回顾着他们那一代革命者破天荒的经历和功绩。

在庆祝《独立宣言》发表50周年的时候,弗吉尼亚和马萨诸塞的人们分别向杰弗逊和亚当斯发出了邀请,可是两位老人的身体状况已经很不好了,根本无法出席任何公众活动了。就在7月3日的傍晚,托马斯·杰弗逊突然昏迷,最后一句话是问身边的医生和家人:“今天是四号吗?”他在昏迷中坚持着,似乎是在等待着什么。第二天,托马斯·杰弗逊就停止了呼吸。五十年前的这一刻,美国的一代开国者正开始在他起草的《独立宣言》上签字。几乎就在杰弗逊死去的同一时刻,远在北方的昆西小镇,当时坐在椅子上的约翰·亚当斯突然中风,失去了知觉。当天下午,约翰·亚当斯也去世了。五十年前的这一刻,美利坚合众国向世界宣告了自己的独立!

独立宣言的两位催生者——约翰·亚当斯和托马斯·杰弗逊,在独立宣言五十周年的同一天离开这个世界,相隔还不到五小时。没想到多年前他们的好友拉什的一个梦,今天竟然成了现实。

肯尼迪与林肯的百年遥望

人们常常将亚伯拉罕·林肯和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这两位美国著名的总统进行比较,因为他们彼此有着太多的相似或相关的地方。这两位深受美国人民爱戴的总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巧合,许多惊人的巧合。

亚伯拉罕·林肯第一次当选国会议员是在1846年,而约翰·肯尼迪则正好是在100年后当选为国会议员的。1860年11月6日,林肯当选为美国的第16任总统,而肯尼迪则是在100年后的1960年11月8日当选为第35任总统的。这两个时间不多不少刚好都相差100年。这两位总统相隔百年,却发生了许多相似的事情。

其实,他们的巧合更多的是关于他们遇刺事件的。刺杀林肯的凶手叫约翰·威尔克斯·布思,生于1838年;而刺杀肯尼迪的凶手李·哈维·奥斯瓦德,则是出生于1938年。两个杀手都是南方人,也都是在抓捕和审判之前被击毙的。布思是在剧院刺杀了林肯之后,逃入了一座谷仓;而奥斯瓦德则是在一座仓库的窗口对准肯尼迪扣动扳机,然后逃进了一家剧院。

巧合的事情还不止于此,两位总统似乎对于自己的死亡都有着某种奇特的预感。就在遇刺的当天,林肯还对他的卫兵威廉·H·克鲁克说道:“我相信有人要谋杀我……我毫不怀疑他们会动手……如果发生了这样的事,也是无法阻止的。我没有任何办法。”而肯尼迪在遇刺前,也曾毫不怀疑地对妻子以及他的私人顾问肯·奥唐纳尔说:“如果有谁想从窗口用步枪向我射击,谁也无法防止,因此又何必多操心呢?”肯尼迪说这话的时候是在1963年11月22日,就在讲了这话几个小时后肯尼迪就不幸遇刺身亡了。

除了上边提到的这些,两位总统之间的巧合还有很多。林肯和肯尼迪两人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民权运动人物,两人都在星期五被枪杀,并且都是头的后部中弹,遇刺时两人的妻子也都在场。林肯是在福特大戏院遇刺的,而肯尼迪虽是在汽车上被刺的,但汽车却是福特汽车公司出品的,而且还是林肯牌的。他们死后,接替他们总统职位的都是南方人,并且都叫约翰逊。接替林肯总统职位的安特鲁·约翰逊生于1808年,而接替肯尼迪总统职位的林肯·约翰逊生于1908年,两人相差也是100年。另外,肯尼迪还曾经有一个名叫伊夫林·林肯的秘书。据有关报道,这位秘书还曾经劝告肯尼迪不要去达拉斯。

凑巧的事情如果仅仅是一件两件地发生也就算了,我们大不了就称之为巧合。但是如果巧合多到了像林肯和肯尼迪之间的这个样子,再解释说这仅仅是巧合还会有人相信吗?难道冥冥之中,在这两个人之间确实暗藏着什么玄机?

百年遗信救后人

1798年4月14日拿破仑写给在埃及同土耳其人作战的部下老马什尔上尉的一封信,在100多年后竟然拯救了同样率军在埃及同土耳其作战并且已经陷入绝境的老马什尔的曾孙小马什尔上尉的性命。这是一个巧合,也是一个奇迹。

1914年的8月,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15年的4月,一支法国军队和数倍于己的土耳其军队在埃及战场的西奈半岛展开了激战。法军一直坚持到4月14日的傍晚,最终只剩下了30多人,并且弹尽粮绝。此时他们已经被土耳其军队包围。马什尔上尉眼望着派出去寻求救援的信使一个接一个被土耳其军队击毙,不由地想起了自己的曾祖父。他的曾祖老马什尔上尉也是在西奈半岛一个荒凉的地方牺牲的。难道小马什尔上尉也要步自己曾祖父的后尘,死在西奈半岛吗?

就在这个时候,中尉领着一位身披斗篷的阿拉伯老人来到了马什尔上尉面前。这位老人难掩激动,从怀里掏出一个皱巴巴已经发黄了的旧报纸袋,颤抖着递给马什尔上尉。马什尔上尉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接过纸袋后看见上面字迹模糊地写着“马什尔上尉”五个字。小马什尔上尉打开纸袋,发现里面有一封信,早已经发黄了。借助火光,马什尔仔细地辨读着信的内容。由于字迹很潦草,马什尔费了很大的劲才断断续续地看完。信中的内容大致是:“亲爱的马什尔:接到此命令,请立即……这封信由一位年轻的阿拉伯人转交给你……看完信后,立即寻找埋在堡垒和地下的食物、军需……拿出你们最需要的,然后把剩下的物品毁掉……你们从埃及前线撤离……有三条路,但不可以走滨海那条…… 从中间那条路可以一直穿过沙漠……要像保护眼睛那样保护附在信内的地图,并根据地图找到……废墟后面有一泉眼,最后能……胜利。”再看信上的署名和日期,“1798年4月14日,波拿巴·拿破仑”。马什尔上尉看完这封信非常吃惊,同时也感到疑惑。

同类推荐
  • 两汉时期的生存法则

    两汉时期的生存法则

    楚汉相争,为何最终刘邦坐拥天下?指挥千军万马尚游刃有余的韩信,竟死在一个女人之手!两朝栋梁的周亚夫,为何落了个”不反地上,亦反地下”的罪名?书生难开国,草莽却成英雄,这又是什么道理?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时代,两汉历史蕴藏了无尽的智慧,其中有关谋略、有关人性、有关处世……
  • 历史的拐点:改变中国历史的偶然事件

    历史的拐点:改变中国历史的偶然事件

    曾经的历史,包含了无数的可能,某一历史事实,只是在众多可能中实现了的一种可能。而在实现与未实现之间,有一个拐点,它充当着很有可能改写历史的重任。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拐点:或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改变了历史的进程,或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影响了后来的历史。历史已潜藏的必然变化,终于因为一些偶然因素的介入而赫然凸现出来了。就让我们在这些拐点之处,体会历史变化的魅力吧!
  • 龙武华夏

    龙武华夏

    话说明世宗嘉靖皇帝统治期间,日寇席卷中原,使得中土之地生灵涂炭,而嘉靖皇帝却始终沉溺在温室之中,而在边关的戚继光却率领着自己的戚家军与日寇血战,成为了当时史上抗倭第一大英雄。然而日寇席卷中原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在戚继光还很小的时候,中原大地上的江湖却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是在一个让人感到飘飘欲仙的地方,这里被人们称之为世外桃源。
  • 大宋王朝2

    大宋王朝2

    本丛书立足大宋,介绍了五代战乱的终结、中央集权的强化、右文抑武的家法、首内虚外的战略、穷则思变的改革以及皇帝的荒唐、官僚的争斗等重大事件或现象;同时,从经济、文化、科技等不同的层面重新审视两宋,试图全方位地向读者展示大宋历史的始末。
  • 大唐王朝3

    大唐王朝3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繁荣昌盛、辉煌壮丽的时代。在长达两千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中,历史沿着曲折的道路向前推进,并且呈现出波浪式的前进轨迹,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家强大的唐朝是一个公认的高潮时代。唐朝是古代重要的盛世,不但在经济、文化方面的成就光辉夺目,而且在对外关系的发展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热门推荐
  • 祭祀村

    祭祀村

    一具被掏空内脏的尸体,一个用人祭祀的神秘村庄,到底隐藏着怎么恐怖惊叹的秘密?一个精心设计的死亡游戏,面对重重机关,他们是否能全身而退?一段艰辛惊险危机四伏的寻宝之路,历经万千险境之后他们得到的究竟是什么……
  • 极品盗妃驭夫术

    极品盗妃驭夫术

    【本文男女主均为成长型!男女主身心干净,一生一世一双人!】人前,她为世人唾骂,因她无才无德又好色,豢养三千美男,日日笙歌夜夜迷乱。人后,她为世人愤恨,全因她是天下第一盗,翻墙高门大院,搜尽钱财盗尽宝物。其实,暗自韬光养晦,只因她身背家仇国恨,哪怕认贼作父,势必刃血仇取天下。他是战神,被世人敬仰;他喋血无情,被世人畏惧;他是天下第一美人,亦有周身一丈为女性死伤区的怪癖,但仍有无数女子不顾安危前赴后继自荐枕席。他一张皇榜告天下:兹有天下第一盗蝶恋盗取宸王王印,悬赏万两黄金缉拿。世人皆议:此次蝶恋惹到宸王,定然不死也要脱几层皮。可那个对她死缠烂打唯命是从宠溺无度的人是谁?她说:偷一次是偷,盗一米是盗,何不多偷大盗?她还说:毁我家园,分我山河者,盗他天下又何妨?他只说:但凭卿卿王妃高兴,本王自相伴左右,鞍前马后!★片段一★某女看着某男无怨无悔地处理着本该自己圈点的大山似的奏折,心里寻思着这么下去可不行,忽然灵光一闪,留书一封:爷稍等,老子去偷个人来帮忙处理国事!某男看到洋洋洒洒地信,额头青筋直冒,风一般窜了出去,徒留总管看着大山奏折风中凌乱:不带你们这么不负责任的啊!★片段二★某男看着一手抱着一只尾羽拔掉的小孔雀一手拖着条只剩臼齿的小狼的宝贝女儿,有些不明所以,“宝贝儿,你这是要做什么呢?”“小姨天天都说娘亲只会偷鸡摸狗,女儿想着女承母业,所以女儿把就小姨家的鸡偷来了,狗就带在身边时时刻刻摸着!”小宝贝儿说着就摆上了哀怨的表情,“唉,也不知道能混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特别说明】欲知详情,请欣赏正文!坑品有保证,欢迎亲们
  • 中外智谋故事(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中外智谋故事(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中外智谋故事》精心挑选了古今中外闪烁着智慧之光的各类故事。它们有着曲折生动的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幽默风趣的语言、耐人寻味的寓意。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这些美好的故事将会一直陪伴在我们左右,影响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受益一生。
  •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小病一扫光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小病一扫光

    偏方来源:传统经典医药典籍,经过民间千年验证和作者多年医疗实践。撰写原则:既见效,又安全,既管用,又省钱。
  • 低调做人的哲学

    低调做人的哲学

    低调做人不仅是一种境界,一种风范,更是一种哲学。一个人不管取得了多大的成功,不管名有多显、位有多高、财有多丰,在这个纷繁芜杂的社会中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低调”这一哲学思想的启示。清代著名商人胡雪岩就曾这样告诫他的儿子:“树大招风,低调做人。”可见,低调做人不单是普通人的处世原则,更是成功者的做人训条。古人亦有云:“地低成海,人低成王。”生活需要低调,为人处世更不可不“低调”,低调代表着成熟和理性。低调的人,往往是人群中的不凡之人,也是最后的强者。唯有低调的人才能够在现如今的世态纷扰之中坚持淡定从容的志趣,以平和乐观的心态来面对风云莫测的人生。
  • 管理越简单越好(大全集)

    管理越简单越好(大全集)

    乱世靠有为,治世靠无为;创业靠有为,守业靠无为;管理靠有为,领导靠无为。有为与无为的辩证关系,需要在实践中进行艺术化的处理,绝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是“道”,现实依据是变“乱”为“治”;“无为而治”的主要内容是“为无为”和“无为而无不为”,具体措施是“劝管理者少干涉”和“放手、放权”。“无为而治”不但是一种治国方略,而且是一种管理境界。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4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4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 邂逅绝情酷总裁

    邂逅绝情酷总裁

    “如果我和她一样死去,你是否能够放过我了?”她手抚摸着微微隆起的腹部,望着川流不息的车辆。“死?太便宜你了!我要你生不如死,想这么快解脱,没那么容易!”愠怒的光芒在瞳仁中闪动,嘴角擒起一抹冷笑。“太累了……”眼底洇开一片微凉,“对不起,我还是不能让你忘却仇恨。对不起,不能让你折磨得尽兴。对不起,我无法控制自己,我爱上你了……”说完,纵身倒入车流。“嗤——”刺耳的声音划破苍白的天穹……————————此文虐心虐身,入坑自带纸巾。雪色打算好好后妈一把。(*^__^*)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