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幸之助的父亲松下正楠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他对社会活动的热情甚于务农。他曾担任村民代表,因为把大部分时间耗在村公所的事务上,所以就把田地租给佃农,相对于默默无闻的先辈来说,正楠算是一个颇有脸面的人物。在松下幸之助出生的时候,家境还不错,是个小有资产的人家。因为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末,所以备受宠爱,在松下幸之助的记忆中,那段岁月温馨而又幸福。
然而好景不长,在他4岁的时候,家庭的厄运接踵而来。先是被台风卷走了祖宅,一家人陷入困境,风餐露宿。接着,不安分的父亲在一次交易买卖中,把祖宗传下来的土地房屋都赔了进去,一家人不得不背井离乡,迁往和歌山市。接着,一场恶性流感又相继夺走了大哥、二哥和大姐的生命,母亲在厄运中终日以泪洗面。不安分的父亲就像一只无头苍蝇在外面奔波,最终没有成功。为了生计,正楠只好到大阪去打工,每月给家里寄回微薄的生活费。从此松下幸之助开始了极端贫困的童年生活。
在那样困难的情况下,父母曾让松下幸之助读过一段时间的书,这让成人后的他对父母尤为感激,但因为年幼,他并不懂得当时父母的艰辛,所以学习不勤奋,学业也不优秀,那时,他实在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学童,丝毫没有显示出将来会成大器的端倪。
但他的学童生涯很快就结束了。在小学四年级时,父亲写给他的信中让幸之助放弃学业反叛当学徒,他已在大阪给他找了份小伙计的差事。在正楠看来,学业固然重要,但并非人人都能从求学中出人头地,家庭如此窘迫,不如现实些好,无奈之下,才9岁的幸之助结束了他的学习,离家去了大阪,这封信是他一生的重要转折。
在大阪,他开始了学徒生涯,起初,他在一家田火盆店里,他的活计是把火盆打磨擦亮,外带看孩子。由于年龄小,刚工作时,他的手不一会儿就被磨破了,露出鲜红的肉来。这样的工作,日复一日,对于一个只有9岁的孩子来说,的确充满了辛酸,每天晚上他一钻进被窝,母亲的面容就浮现在眼前,每到这时,他就泪如泉涌。但是他只有忍耐,他总是使用全身的力气去干好老板派下的活计。
两个月之后,松下幸之助又到脚踏车店当学徒。车店位于商业大都市大阪首屈一指的购物街,到处充满了商业气氛,耳濡目染之下,松下幸之助逐渐萌生了经商的念头。尽管累得筋疲力尽,而且经常受到师傅的责罚,但松下幸之助一点也不觉得辛苦,他每天都乐呵呵的,因为想多学一点手艺,他也曾多次向父亲表示要继续上学,母亲也想过让他白天干勤杂,晚上到附近学校去学点什么,但都被父亲回绝了,父亲经常说:“会有出息的,从前的伟人,小时候都在别人家里做过工,只要苦下工夫应付地成为优秀人才的,所以你不要觉得辛苦,要学会忍耐才行。”父亲还嘱咐松下幸之助,不要改变志向,只要坚强忍耐,就一定能成功。父亲病逝后,松下幸之助牢牢记住父亲的话。他决心忍受所有的艰辛,走进社会,走父亲指给他的路。
松下正楠的指导是正确的,松下幸之助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1918年,23岁的松下幸之助在大坂以75日元起家,投资建立了“松下电气器具制作所”,从起初只制造电插座,后来接连推出了先进的配线器具、炮弹形电池灯、电熨斗、无故障收音机、电子管、真空管、晶体管等。随着一个又一个成功产品的推出,7年之后,他成了日本收入最高的人,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 而这一切,和父亲教导他忍耐是分不开的。
一时的忍耐是对灿烂梦想的铺垫,是对未来最强的支持。忍耐,让生命没有不可承受之重。
忍耐是痛苦的,但一时的忍耐是成就梦想的铺垫,忍耐过后你收获得也会越多。比如蝉在忍耐之后可以振翅而飞,蚌在忍耐之后能够孕育出美丽的珍珠,而生活中每个人都多一些忍耐,社会也会变得愈加和谐。
柏拉图曾说:要是你无法避免,那你的职责就是忍受。如果你命运里注定需要忍受,那么说自己不能忍受就是犯傻。
无论是谁,想要破茧成蝶,便要学会忍耐忍耐,并坚持,成功定将属于你。
世界上没有什么可以代替坚持不懈
美国作家卡文·库利吉有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坚持不懈。聪明不能,因为世界上失败的聪明人太多了;天赋也不能,因为没有毅力的天赋,只不过是空想;教育也不能,因为世界上到处都可以见到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半途而废。如今,只有决心和坚持不懈才是万能的。”
在松下幸之助小的时候,松下正楠曾经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一次次独立经营,虽然没有取得成功,但是父亲的创业精神深深影响了松下幸之助。松下正楠曾这样忠告他:“不要受别人雇用,为别人支配,靠挣薪水过活,要自己做些买卖。”后来松下幸之助决定自己创业,和父亲的忠告是分不开的。虽然最终没有上学,但他理解父亲的心思,他决心按父亲指引的路走下去,并且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松下幸之助十多岁时,一次上街时,看到从外国引进不久的电车。受此启发,他认定它在以后一定有发展前途,于是离开了修车店,进电灯公司当了学徒。他在电气这个大有希望的产业中,编织着自己的未来。他非常崇拜发明大王托马斯·爱迪生。当时,他是公司最年轻的配线检查员,职位稳定,工资也不算低,而且他已结婚,用日本人的传统观念来看,他大概要在这个位置上干到老了。但24岁的松下幸之助做出了令人难以相信的决定,第四次更换职业,他决心独立经营,当一个老板。
松下当起了老板。他以千辛万苦积蓄起来的全部资金75日元作为资本,从事电灯插头的制造。可最后他失败了,投入的本钱一下便无影无踪。万分狼狈之下,他不得不把妻子的和服当成现钱,以渡难关。即便如此,这一对年轻而不幸的夫妇并不灰心,他们继续努力研究。终于制成了新式的电灯插头,上市后受到欢迎。
没有人不害怕失败,没有人希望和乐意去品尝失败,成功与失败的差别就在于面对失败时,你是否能够选择坚持。松下幸之助经常激励和教育他的员工和孩子,如果不肯承认失败,就永远不会进步,做事不顺利也情有可原,一帆风顺的不叫人生,所以人没有理由要放弃,坚持走下去才是成功的前提。
沉浮人生,笑眼看待
人的一生,总是浮浮沉沉的;不会永远春风得意,也不会永远穷困潦倒。
一个积极乐观的人才更容易选择坚持走下去,受父亲的影响松下幸之助从小就积极乐观,并坚定地面对人生的一切。
在很多人看来,“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求名得名,求利得利,求寿得寿。像他这样名、利、寿三者得兼的,在人类史上,恐怕找不出几个来。
然而综观松下的一生,其实充满了不幸与坎坷。他11岁辍学;13岁丧父;17岁差一点淹死;20岁不但丧母,而且得了肺病几乎亡故;34岁时,唯一的儿子出生,仅6个月就病故;而且他一生受病魔纠缠,40岁之前,有一半的时间因病卧床。
然而,他有积极的人生观,认为坏运能变成好运,危机就是转机,任何逆境都能转变成顺境。这是他获得名、利、寿的主要原因。
当遭受挫折与打击时,他就会想起乡下人洗甘薯的那一幕。
乡下人洗甘薯的景象是这样的:
木制的特大号水桶里,装满了要洗的甘薯,人站在木桶边,用一根扁平的木棍不停地搅拌著。在木桶里,大小不一的甘薯,随著木棍的搅动,忽沉忽现。浮在上面的甘薯,不会永远在上面;沉在下面的,也不会永远在下面。总是浮浮沉沉,互有转替。
松下说:“这种浮浮沉沉,互有轮转的景象,正是人生的写照。每一个人的一生,就像那个甘薯一样,总是一浮一沉,就是对每个人最好的磨炼。”
松下就是本着这种积极的人生观,百折不挠,愈挫愈勇,最后终于造就了他非凡的功业。
明儒高攀龙说:“人生处顺境,好过却险;处逆境,难过却稳。”
挫折困难在所难免,但在遇到困难时能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并坚持走下去,又何愁机会和成功不垂青于你?
乐观的态度也是对生活的一种坚持,松下幸之助认为,无须在意别人的嘲弄,只要默默地坚持到底,换来的就是别人的羡慕。
两个轮子的哲学
从父亲的身上,松下幸之助学会了坚持,父亲让他明白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代替坚持不懈,只要坚持,坚持用心思考,用心经营,不管是事业还是人生,都会精彩纷呈。
著名的“两个轮子”的哲学就是松下幸之助总结出来的经营哲学。
“员工和经营者,是公司经营者,是公司经营车上的两个轮子。”言下之意是在企业经营中,经营管理者与企业员工同等重要,只有搞好了两者的关系才能推动公司顺利发展。
1922年年末,在松下幸之助建成最早的正规工厂里发生了一件事。因为是年末,照惯例要进行大扫除。在巡视时,松下幸之助注意到,工厂有50多名工人竟没有一个人去打扫厕所。
松下幸之助隐约觉得工人们好像有些对立情绪,劳资关系有些紧张。于是,他决定自己去打扫厕所。
“打扫厕所时,我体会到,自己如果没有考虑到工人的想法就生气,并表现出自己的急躁情绪,给人的印象会很不好。作为工厂的主人,必须率先做出榜样。我亲自打扫厕所就起到了缓和紧张局面的作用,同时我也得到一个重要的启示,即作为主人,不能仅仅靠权力。当然,我的收获还远不仅于此,我还懂得了培养谦虚精神和耐心的重要性,而且如果在经营中以身作则,你可以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是松下幸之助后来在自传中说的一段话。这其实正好反映了他的“两个轮子”的哲学观。他的经营哲学就像他表白的那样:“员工和经营者,是公司经营车上的两个轮子。只有当两个轮子处于协调、均衡状况时,我们才能真正得以生存、发展和繁荣,厂方和员工也能得到收益,两方面本来就是相互依存的。”
1965年,松下电器先于日本任何其他大企业采取5天工作制并废除了年功序列制;1966年,松下又实行男女工资平等制,还奖励工人的个人开发,设置较充足以国语教研室为主的教育设施和工人闲暇活动服务设施等。
此外,在松下公司,还曾经发生过一件颇不寻常的事情。
1926年,世界第一次经济危机爆发,世界经济一片混乱,日本也不例外,当时日本许多工厂破产,松下公司也受到了巨大冲击,公司的销售额大幅削减。有的管理人员向松下幸之助提出要求裁掉工人1/2,但松下坚决反对,他提出,工人一个不裁,生产实行半日制,工资全天支付。这件事也集中体现了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
也许有些人认为这些事情很平常,但在面临倒闭的危机时,能沉着地作这样的决策并非易事。而松下幸助也正是通过总结自己在与激烈动荡的现实生活搏斗中所得到一个又一个胜利或失败的经验和教训,才一步一步建立了把以人为本作为经营哲学的松下公司,也发展了这种“两个轮子”哲学。
松下的努力使日本松下公司从1945年战争废墟上崛起,到1969年发展到顶峰。1969年日本国税厅最高收益企业一览表中,松下电器名列榜首,一年收益8666亿日元。
“我是用爱和谐调精神创业,今后还要用这种精神把企业建设得更美好、更理想。”松下幸之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