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6500000002

第2章 科技起源(1)

早期猿人

早期猿人是人类发展最初阶段的代表,包括生活在更新世早期或更早些(约相当于距今250万至180万年左右)的人类,其基本特点是能够直立行走,并能制造简单的砾石工具。

已发现的约2300万至1000万年前的森林古猿,主要分布在欧、亚、非三洲,可能是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森林古猿成群生活在热带或亚热带森林的树上,靠摘取树上的果实和林中可食植物为生,还没有直立行走习惯。

直立行走:随着地球上气候的变化,林间出现空地和稀树草原,部分古猿来到地上寻找食物,也许是它们觉得后肢站立时视野更开阔,便渐渐采取了这种姿势。因为采集的食物需要携带,前肢于是有了专门任务。这样,猿学会了直立行走。

采集食物:学会直立行走的猿群最初用天然石块和木棒延长肢体。手握石块和木棒,他们便能砸碎坚硬的植物果壳,并更省力地挖出地下植物的根,或用以击杀其他动物。无疑,新的生产工具是防卫敌害和与同类在偶然情况下争夺食物、地盘或异性的武器。

走出森林,到林中空地或稀树草原上寻求新生活的猿群,主要靠采集为生。石块和木棒提高了采集效率,但收获物已不如森林中丰富和易取。在走出森林后,猿群开始拣取池水溪河中的蚌蛤为食,并学会捕食小动物。

在采集过程中,猿群对可食性植物和植物果实的熟悉,在最初的肉食生活中对水生、陆生小动物的了解,为后来培育植物和狩猎、捕渔打下了经验基础。

打磨石器:约380万年前,猿群学会了打制加工石英石、黑曜石、燧石和其他坚硬石块,这些打制产品是粗糙的、不规则的砍砸器、尖状器、刀片和多功能手斧。对猿来说,这是一次工具革命;对人类来说,这是历史的开始。这些经过制作的石器,除了能更有效地砍砸外,还能切割植物块茎和肉类。这样,人类就进入了旧石器时代。

在使用旧石器的同时,早期猿人也使用木棒。在这种技术基础上,生活在东非的早期猿人生活了约200万年(从380万年前到180万年前),终于在体质上进化到晚期猿人。

之后,猿人制作石器的工艺并未发生变化,直至公元前1万年左右。不过,在其他方面,技术的发生也推动了人类由晚期猿人向早期智人、晚期智人转化。

火的发现

学会用火是猿人在技术上取得的一项决定性进步。有人类学家认为,380万年前生活在东非肯尼亚的早期猿人已开始用火,170万年前生活在中国境内的元谋人则肯定已开始用火了。这是人类首次利用自然力量,它极大地改变了猿人的生活质量。

利用火烤食物:已开始用石工具采集和进行小规模狩猎的早期猿人,偶然发现被火烧过的某些植物种子和兽肉很好吃,于是开始自觉地利用火。

猿人对火的利用,最大好处就是把食物烤熟。熟食能使食物中的营养更易被身体吸收,缩短了消化过程,并使从前不宜食用的动、植物,尤其是鱼类,可以食用了。这样一来,就扩大了食物的来源。这对人类肢体和大脑的发育产生了有益的影响。

火可御寒:由于猿人多居住在洞穴中,而火可以驱散洞穴中的潮湿,从而减少了疾病的发生,也降低了死亡率。用火照明,给黑暗的洞内带来光明,也给晚间的烤肉、分配食物、准备第二天的活动等带来方便。另外,在洞外的火堆还可以驱走乘着黑夜来袭的猛兽。

火改善了人类的生活质量,给人类以更多的安全感,并扩展了人类的生活空间,造成了生活于热带和亚热带的猿人向温带和寒带的缓慢迁徙,因而使他们摆脱了人口增长或原居住地区食物来源减少带来的危机。

人工取火:对于猿人来说,火难以携带,且火种不易保存。在新生活环境下,火越来越攸关猿人生死存亡,这也促使他们学会了人工取火。

在旧石器时代的中期,晚期猿人的后辈--早期智人,终于发明人工取火的方法。最早的人工取火方法可能是用燧石相击而引燃易燃物,或以木与木摩擦生火。也许可以把能否用人工方法取火看成是从晚期猿人到早期智人的一个历史分界线。

捕渔和狩猎

猿人在学会使用火后,水中动物的可食性增加,捕渔也就成了晚期猿人的一项重要产业。他们用石块或木棒打鱼,或在水中捉鱼,或竭泽而渔。

最初的狩猎工具:石器和木棒是猿人狩猎的最初工具,火烤熟肉的美味刺激着狩猎者的兴趣,这时,用火烧烤硬化过尖端的木矛便成了狩猎的新武器。这样,晚期猿人的狩猎活动就具有了相当的规模。

随着晚期猿人活动领域向北方的推进,冬季的活动便需要用兽皮来遮风御寒了,这同样推动了狩猎活动的开展。同时,也正是狩猎活动规模的扩大和御寒的需要,晚期猿人才在后来发明了骨针,越来越多的骨器逐渐加入到石器的行列中来了。

狩猎活动中,不时发生人员牺牲,并带给人类更多的对死亡的感受,它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精神发展,并由此产生图腾崇拜。与此同时,猿人在生存方式改变的过程中,逐渐排除了杂乱的性关系,形成了血缘家族。

劳动的分工:对猿人来说,采集、捕渔和狩猎三者兼而行之。在血缘家族内部可能有分工,并随活动区域和季节变化而改变。比如,夏季和初秋可能有较多捕捞活动,秋天是采集的大忙季节,而冬季和春天则可能是狩猎的高潮期。

弓箭的发明:约1.5万年前,是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中石器时代。其时,人们已学会把石器镶嵌在木棒或骨棒上制成镶嵌工具,但最重要的一项技术发明是弓箭。

弓箭的出现,标志着人类首次把简单工具改革成为复合工具,并学会了利用弹性物质的张力。弓箭比旧式的投掷武器射程远、命中率高,而且携带方便。它首先提高了狩猎生产的效率,后来也一度成为战争的重要武器之一。

这个狩猎的高效率工具的出现,也帮助人类猎获了大量的动物。在捕杀动物过程中,人类也积累了更多动物方面的知识。然而,高效率狩猎活动也使人们开始无计划无节制地盲目捕杀,结果导致食源的不稳定,并产生危机。在氏族和部落形成的情况下,自然界不再能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肉食需求。于是,当人类在约1万年前进入到新石器时代后,并开始创造新的生产方式--原始农业和畜牧业。这时,人的体质上逐步趋于现代人。

小知识

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是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的阶段。这个时代,在地质年代上已进入全新世,继旧石器时代后,或经过中石器时代的过渡而发展起来,属于石器时代后期。年代大约从1.8万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

新石器时代是磨制石器的时代。这些磨制石器由打制后的粗坯细加工而成,十分精美,其功能也较为专门化,如石斧、石槌、石刀等。其次,由于人类开始了原始农耕,还发明了掘杖、木锄、骨锄和石锄等。

这个时代,是人类寻找新生活地域和改变生活方式的时代。原来四处漫游和狩猎的一些氏族和部落,也开始定居或相对定居某处,从北纬50?到南纬10?间的很多地方都是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地理范围。

原始农业和畜牧业

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也逐渐出现。

原始农业:原始农业是直接从采集业演化发展而来的。人们把采集来的早就赖以为生的野生植物果实用掘杖或石锄播种在先用火烧掉树木荆棘的土地上,到成熟后再来收获。

发明木犁和利用牛、马、驴来耕种是晚一些时候的事。原始农业是对采集生活中积累起来的生物生长过程知识的自觉应用。播种了就能收获,也是人类在实践中对因果性认识的一个强有力的证明。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世界各地所耕种的农作物是不同的。西南亚的人最早开始种植小麦和大麦,中国人最早开始种植谷子和稻子,玉米、马铃薯和倭瓜的故乡则在中美洲和秘鲁。

原始畜牧业:原始的畜牧业,是从狩猎活动中发展而来的。这是将猎获的一些易于驯服的动物饲养起来,并且让其在驯养条件下生殖繁衍。

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可能是绵羊,接着是狗,以后是山羊、猪、牛、驴、象、马、骆驼等。与采集和渔猎相比,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是一场产业革命。因为它表明,人类已由单纯依靠自然界现成的赐予跃向了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增加天然物的生产。

这一革命是在新石器时代发生的,它使人类有了比较稳定的食物来源,因此有了相对固定的居住地点--原始村落。同时,由于畜牧业为农业提供了利用畜力的可能,就为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

陶器和铜器的出现

同类推荐
  • 生命之水在哪里(别让地球抛弃我们)

    生命之水在哪里(别让地球抛弃我们)

    本书阐述了水资源的分布、水文化、水环境被污染的巨大危害、人类应当节约用水等一系列相关的知识。让人们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正是伴随人类对环境问题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保护事业才得以不断深入和发展。相信这本书的出版将对增进公众环境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环境意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冰天雪地:雪灾与低温灾害的防范自救

    冰天雪地:雪灾与低温灾害的防范自救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在成长过程中应受到各方面的特殊保护;同时,青少年自身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会一些必要的保护自己的方法和技巧,为自己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的空间。对于防范自然灾害来说,居安思危才能处变不惊,防患未然才能游刃有余。青少年必须学会自我保护,树立防范意识,知道防范的方法,逐步培养自我防范的能力。本书以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了常见的自然灾害的防范常识,在最短的时间内教会同学们如何面对突然的灾难,保持冷静、勇敢,及时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 海洋馆漫游:海洋科技看台

    海洋馆漫游:海洋科技看台

    放眼全球,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都是海洋大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都在沿海地区。在当今国际社会,开发海洋、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已成为世界沿海各国的发展方向和潮流。海洋是一个富饶而未充分开发的自然资源宝库。海洋自然资源包括海域(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海水资源等。这一切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开采。青少年认真学习海洋知识,不仅能为未来开发海洋及早储备知识,还能海洋研究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 火炮之库

    火炮之库

    科学教育,是提高青少年素质的重要因素,是现代教育的核心,这不仅能使青少年获得生活和未来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青少年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科学教育,让广大青少年树立这样一个牢固的信念:科学总是在寻求、发现和了解世界的新现象,研究和掌握新规律,它是创造性的,它又是在不懈地追求真理,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奋斗。
  • 植物与海洋(海洋与科技探索之旅)

    植物与海洋(海洋与科技探索之旅)

    绚丽多彩的海底世界,不仅生活着数以万计的各种鱼类动物,还生长着各类茂盛的海洋植物。这些形形色色的植物,宛如海底花园一般。由于海水中生活条件的特殊,海洋中生物种类的成分与陆地成分迥然不同。通过研究海洋生物在海洋环境中的繁殖、生长、分布和数量变化,以及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阐明生物海洋学的规律,为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和增养殖,保护海洋环境和生态平衡等,提供科学依据。
热门推荐
  • 中国古代清官传

    中国古代清官传

    清官,是指那些公正廉洁、克己奉公、惠及百姓的官员,也被人们称之为“廉吏”。
  • 职业刺客

    职业刺客

    悬疑之父,大师之中的大师,只可模仿,不可超越的巅峰,直逼理性与疯狂、压制与抗争的心理极限,你永远都猜不到故事的结局,你也无法预想故事情节的发展!精品、经典、精装、超值价蕾遇生与死、罪与罚的灵魂拷问。
  • 这世界唯一的你

    这世界唯一的你

    我们已不再年轻,终于可以一意孤行。这是自由极光的第九本书,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本。在这本书里,你会遇到这样一些人,他么闪闪发光,从此你再也不能将他们忘记。叹为观止的“奇葩”故事,声色犬马,流光溢彩;惊为天人的先生与小姐,奇诡美丽,人生离奇。这个世界的组成,除了无趣的“正常人”,还有值得被人一提再提的“他们”。我们捕捉他们,嘲笑他们,谈论他们,偶尔还羡慕他们,但其实我们都做过他们。其实,那些后来被称为“奇葩”的人,最开始也都是踩着七彩云朵而来照亮过整个世界。不同的故事、不同的你我、不同的回忆,送给你,迷恋过去的你、假装坚强的你、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的你:不要试图去讨好这个世界,你是这世界唯一的你。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换工作不如换思维

    换工作不如换思维

    千篇一律、机械重复、枯燥乏味是不是你工作的真实感受?另起炉灶、寻找新家、换个环境会不会是你的下一步行动?但是最终解决问题了吗?想要釜底抽……
  •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如果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算一算,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有人说100天,有人说25天,无论多少天,答案都是让人那么心酸。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去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吧,哪怕是父母累时端上一杯水,寒时送上一件衣,痛时的一句贴心话,也会让我们操劳一生的父母感受到欣慰和幸福。
  • 嫡女毒后

    嫡女毒后

    前世,她是有名的政客,今世,她是从寡妇村逃出来的寡妇。夫君不仅没死,还与姐姐成亲。为了将她赶尽杀绝,两人合计派人暗中刺杀、毁容,坏事做尽,,这仇能不报么?后宫中的步步为营,她得心应手,各种谋害,她必然先行洞悉。太后赐婚庶王为妃,斗正室,斗小妾。嫁入宫中,翻身寡妇成皇后,艳绝天下。(女主绝非善类,与男主遇贱则更贱,遇强则更强。)
  • 青少年应知的100个天文学常识

    青少年应知的100个天文学常识

    玛雅预言中说的“地球将在第五太阳纪迎向完全灭亡的结局”可信吗?或许,解开谜底只能从了解天文学入手。100个青少年不得不知的天文学常识,最权威、实用的天文学常识手册。让你轻松、高效地学习天文学知识,带领你在浩瀚的宇宙中遨游。
  • 涩女传说

    涩女传说

    大姐,请你不要介意,我真的是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搬进来与您同住的,请相信我真诚的眼神,我绝对没有想要染指这屋子里的任何一个女人。严寒语……雪帷,相信我,过去的女人都是浮云,只有你才能让我永久地停驻。我一定会删掉所有MM的联系电话,永远只给你一人打电话的。蒋诚度语……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