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年前,两台相距几百公里的计算机第一次连接,此后互联网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计算机连接起来,诞生了很多新现象,我们面对的世界可谓日新月异。
现在是移动互联网的时代。移动互联网的使用时长已经超过PC互联网,而且还在快速上升。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正在迅速成熟,其潜在的机会一定是PC互联网的10倍甚至更多。
移动互联网将更多的实体、个人和设备连接在一起,互联网不再只是新经济、虚拟经济,而要成为主体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一个大趋势。
现在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无论是纯粹的互联网公司,还是传统的各行各业,如果没有抓住机会,未来都会相当危险。企业家如果认为互联网与自己所在的行业没有关系,或者想结合互联网但没有考虑移动互联网的特征,未来都可能在竞争中被边缘化。不过,拥抱移动互联网也不见得很难,只要适应移动互联网的产品特征和精神,思路稍加转变,一样能够跟上形势。
未来互联网会走向何方,会怎么发展?作为一名从业者,一位企业家,我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中间有一些自己的朴素感受,可以整理成以下七个方面。
第一:连接一切
我们的感受是,智能手机是人的器官的一个延伸,这个特征在这两年越来越明显。智能手机有摄像头、感应器,把人的器官延伸增强了,而且通过互联网连在一起,这是前所未有的。
不仅人和人之间连接,人和设备、设备和设备,甚至人和服务之间都有可能产生连接,比如微信的公众号就是人和服务连接的一个尝试。PC互联网、无线互联网、物联网等,都是互联网在不同阶段、不同侧面的一种提法,它最终是很大、很全面联系的一个网络实体,这也是我们谈论未来一切变化的基础。
第二:“互联网+”
互联网加的是什么?加的是传统的各行各业。过去十几年,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很清楚地显示了这一点。加通信是最直接的表现;加媒体产生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影响很大;加娱乐产生网络游戏,已经把以前的游戏颠覆了;加零售产生电子商务,过去大家都认为电商的份额很小,但现在已经不可逆转地颠覆着实体零售行业。还有,最近互联网金融非常热,讨论很多,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已经不敢轻视互联网这个话题了。
互联网一定要加上每一个行业吗?传统行业不管怎么做,都永远不可能打造成互联网企业吗?我的观点是,传统行业的每一个细分领域的力量仍然是无比强大的,互联网仍然只是一个工具。
我们来看过去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18世纪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明了蒸汽机技术,19世纪、20世纪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了电力技术。蒸汽机和电力几乎改造了所有的行业。有趣的是,蒸汽机发明之后,蒸汽机的动力可以大大加速印刷的规模,书籍大量地产生,造成知识的大范围传播,培养了大量有知识的人。电被利用之后,收音机、电视机、电话都有利于资讯的传播和沟通。这些和互联网的传播、通信的特征很接近。
互联网是不是第三次工业革命,或者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这是很值得思考的问题。在没有电的时候,金融已经存在,银行可以记账,交易所通过经纪人叫价也可以成交。只不过,有了电之后,这些都可以电子化了。所以,传统行业不用怕,“互联网+”不是一个神奇的东西,而是理所当然的。我相信,互联网会衍生出很多新的机会。
第三:开放的协作
《第三次工业革命》这本书提到,未来大企业的组织架构会走向分散合作的模式。有人说,既然中小企业变得更有效率,大企业应该不存在了吧,就像现在网购有了平台之后,很多小的电商很多事情都可以做到。我认为大企业还会存在,但是形态一定要转型,大企业本身应聚焦在核心模块,而其它模块则可以和社会上更有效率的中小企业分享合作。
前不久,在上海复旦大学组织的“三马论坛”上,平安保险董事长马明哲提到一个观点:未来五到十年,现金和信用卡会消失一半,未来十到二十年,银行或大部分银行营业网点的前台会消失,后台也消失,只保留中台,就是服务。服务的核心是中台,因为前后都可以外包出去,这是一个大方向。我认同这个观点。
第四:消费者参与决策
互联网把传统渠道的不必要环节、损耗效率的环节拿掉了,让服务商和消费者、让生产制造商和消费者更加直接地对接在一起。厂商和服务商可以如此之近地接触消费者,这是前所未有的,消费者的喜好、反馈可以快速地通过网络来反映。
互联网的一个重要精神,是追求极致的产品体验和用户口碑,这种精神也会出现在厂商和服务商身上。市场上已经开始出现了这样的企业,比如苹果公司,还有国内的小米手机、雕爷牛腩也是好案例,它们的产品种类不多,但是很精,有大量的用户反馈,有自己的粉丝,讲究的是产品体验。这给我们带来思考,越来越多公司意识到,消费者参与决策对提高竞争力是如此重要。
第五:数据成为资源
连接产生数据,随着传感器和服务增加,数据会大量增加。现在,搜索引擎、电子商务、社交网络,都聚合了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是企业提高竞争力和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资源。电子商务现在非常热,电商可以转向金融,借助用户和商家的信用提供信贷,都是大数据在背后起作用。
腾讯社交网络是一个非常大的平台,我们也在研究这些数据,比如,可以怎么把数据与用户的信用结合起来?我们设想,在不知道某个用户的情况下,可不可以设计一个算法,根据他的朋友信用来算出他的信用?
搜索引擎有一个算法叫“Page Rank”,根据每一个页面的调度指向来算出这个页面的值,进而影响到它的排序。我们想象,人的社交属性是不是可以用上信用排序和算法迭代的思路?以后可能就会出现一个“人品排名”,这样就可能“拼人品”了。你交的朋友人品比较好,你的“人品排名”就高。如果你的人品不好,别人就不愿意跟你交友。这还只是我们的一个设想,需要进一步研究,我们希望能够做出一些成绩。
大数据在医疗健康领域会有很好的应用,“BT+IT”(即生物+信息)会带来很多重大创新。深圳有一家公司叫华大生物,从事基因测序工作,他们用大数据技术,把测出来的每个人的基因数据全部存起来,一个人的基因达到6G的数据量。它尽量多地测,随着样本的增多,可以更容易地比对每个人的哪个基因有什么特点和问题,一个人的长相,患某些疾病的概率,都可以通过基因来看。这也给治病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以后,药可能是治基因的某一段,基因哪一段出问题,就拿相应的药去治,会给人类带来很多福祉。
以前测一个人的基因很贵,随着计算成本的下降,以及样本的增多,未来几年,每个人可能花几百元就可以知道自己的基因状况,甚至可能只要10元钱就可以了解到某一种疾病关联的那一小段基因的问题。
第六:顺应潮流的勇气
很多人都知道应该这么做,但事到临头往往没有做。
我们可以想起来的案例有很多。比如,柯达在胶卷市场的利润很高,它把数码相机技术雪藏起来,希望越晚发现越好。但是等数码相机普及时,柯达因为没有抓住机会,最终失去了市场。最近一两年,业内这样的案例也有不少,比如诺基亚和黑莓。一年半前,你想象不到诺基亚为什么倒得这么快。2007年12月,诺基亚的市值曾经达到1151亿美元的峰值,2013年9月却以72亿美元的低价卖掉了手机业务;黑莓在2008年6月,市值曾高达840亿美元,是加拿大市值最高的企业,而现在也就能卖个40亿美元左右。
这些血淋淋的案例就发生我们身边。我们看到,巨人稍有不慎,没有跟上形势,就可能倒下;巨人倒下时,身体还是暖的。所以,有人说腾讯拿到了所谓的移动互联网“船票”,其实,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一定能走到终点。腾讯一定要深思这个行业该怎么发展。
拥抱潮流需要有很大的勇气。近年来,腾讯在内部和外部都做了不少改革,在内部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在外部推出了开放战略,这让我们有了一个初步的基础,来适应未来的发展。我觉得,每一个企业都需要不断努力。
第七:连接一切的风险
什么都连接了,又有什么弊端呢?
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造成了诸多问题。地球用几亿年时间储存积累下来的森林、煤炭、石油等资源,都在近200年被挖出来烧掉,造成了环境污染、温室效应等问题,我们对现在的空气、水、土壤等都欠了很多债,需要以后来还。高科技制造出来的假的、有毒的食物,令人真假难辨。这些都是过去的科技发展带来的负面问题,现在我们正在承受它的痛苦。
互联网也有“硬币的另一面”。互联网很强大,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福利,但也给坏人提供了强大的工具。比如有人利用互联网做的坏事,向现有的法治体系都提出了挑战。还有,我们经常看手机,眼睛变花了,整天低着头,脖颈不行了,健康受到了影响。甚至人际关系也是,有了社交网络,大家见面、吃饭、开会全在玩手机,互相之间反而更冷漠了,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反思。
以上七个方面是我的一些思考。未来,互联网作为一个工具,将应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包括纯互联网,而且能够跟传统行业结合,跟现实结合。
和蒸汽机、电力一样,互联网为所有行业提供了升级的机会,这才是互联网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