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11700000002

第2章 厉以宁:当前经济形势的六大前沿问题

第一个问题:怎么理解“新常态”

最近,在中国报纸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个词,就是“新常态”。怎么理解“新常态”呢?这是相对于我国前一段时期超常的经济高速增长而言的,意指经济应逐步转入常态。

要知道,经济的超高速增长是“非常态”的,它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是不能持久的。所以,我们今天讲经济要进入“新常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首先,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盲目追求超高速增长对中国长期经济增长是不利的。其次,过高的增长率带来哪些不利呢?主要有五个方面:第一,资源消耗过快;第二,环境受到影响,生态恶化;第三,带来低效率;第四,出现一些行业的产能过剩;第五,错过结构调整的最佳时期,这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下面展开谈一下。

错过结构调整的最佳时期,会留下很多后遗症。现在我们不得不把调整经济结构放到重要的位置上。结构调整很重要,比单纯追求经济总量更重要。

举个例子。1840年鸦片战争时,中国的GDP是世界第一,要比英国高很多,但是中国的经济结构不行。具体来说,英国大约在1770年左右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到鸦片战争时已进行了大约70年。经过这70年的发展,此时英国的GDP构成中,主要为蒸汽机、机器设备以及铁轨、铁路机车、车厢等工业品,纺织业中使用的也是机器。而当时中国的GDP完全是由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构成的。同时,英国的交通工具已经是轮船和火车了,而中国当时仍然是帆船和马车。从出口来看,中国主要是茶叶、瓷器、丝绸等农产品和手工业品,而英国则是蒸汽机和机器设备。所以,英国在经济结构方面远远优于中国。

此外,在人力资源结构方面,英国也优于中国。当时英国有一千多万人,而中国据说有四亿人。但是,英国已经进行工业革命70年了,小学已经普及,并开办了大量中学,还兴建了很多大学,每年培养出大量科学家、技术人员,还有经济管理人员、金融专家等人才。而此时中国的绝大多数农民是文盲,妇女也多是文盲,少数读书人读的是四书五经,而且是为了考科举。所以,中国的人力资源结构也不如英国。

虽然现在中国的GDP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但是从结构上来说,中国还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因为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所占GDP的比重还比较低,没有发达国家那么高。同时,虽然中国人力资源结构比过去改善了很多,但是大学毕业生占总人口的比重也比较低,中国的熟练技工队伍正在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中国错过了结构调整的时机就是最大的损失。所以,现在提出“新常态”,就有避免超高速增长,尽早使经济结构合理化的意图。

目前“十二五”时期即将结束,马上要开展“十三五”规划。对于“十三五”规划,很多专家(包括我在内)都提出,要保持适度增速,不能再追求超高速增长了。如果中国GDP每年能够保持增长7%就不错了,即使能保持在6.5%?~7%也属正常,要注重经济质量提升和结构的完善,而不是单纯追求经济增速。

第二个问题:硬性的增长指标与弹性的预测值哪个更好

这个问题我以前曾谈过。多年以来,我们一直靠下死命令实现经济增长目标,全国各地拼命干,力求最终达到目标。这样下去,就会产生问题:这无论对地方政府还是对中央政府,都同样形成压力,因为地方的发展规划是由地方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全国的发展规划是由全国人大通过的。一旦以这些硬性指标作为目标,就意味着要严格执行。于是,各地政府为了完成任务或者赶超别人,有时就不顾经济增长的质量和结构调整,政府就会很容易陷入被动。

为什么会很被动呢?主要原因在于:硬指标意味着一定要完成,为了完成指标,就会只顾增长,从而把产能过剩、高成本、低效率等都放在次要地位了。过去我们总干这种傻事,政府今后力争改变这种状况。可喜的是,关于把增长率从硬指标改为有弹性的预测值的做法,现在已经在一些地方开展试点,先试验一段时间,如果试行成功,再进行推广,这对于中国经济增长和调整结构是非常有好处的。

第三个问题:怎么看待当前经济增速的下降

经济增速下降有许多原因。比如,出口下降、过剩的产品销不出去等。但同时,应该看到另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即中国实际的GDP要比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高,而且年年如此。举几个例子:

第一,农民盖房子在西方发达国家是计入GDP的,而中国农民盖房子,包括自己盖房子、邻居亲戚互助盖房子等,统统不计入GDP。这个量是很大的,而且随着现在建设新农村和推行城镇化,这个数据会越来越大。

第二,中国的家庭保姆有几千万人,在西方发达国家,这些人的收入是计入GDP的,由于中国GDP计算中没有家庭保姆工资这一档,因此,几千万家庭保姆的收入就没有计到GDP里去。加之,近年来,当保姆的人数逐年增加,她们的工资逐年在涨。这种情况不能不引起经济学界的注意。

第三,中国个体户的实际营业额有多少?在中国,个体工商户一年的营业额是通过包税制倒推出来的,他们的实际营业额会高于包税制下推算出来的营业额。也就是说,大量个体工商户少报了营业额,中国的GDP统计也就少算了。最近还规定,月营业额不足三万元的小微企业免税。免税之后,就更不好统计他们的实际营业额了。

第四,据前几年数据统计,在中国GDP的构成中,国有企业不到35%,外资企业大约在10%或略多一些,而民营企业则超过55%。近年来,有外国专家认为中国的GDP掺水了,存在虚报的可能。实际上,这恰恰说明他们不了解中国。因为民营经济通常选择能少报营业额就少上报,上面不查就不报,因为报多了就要多缴税就吃亏了。同时,有些国有企业为了表现业绩或领导者为了获得提拔,可能虚报营业额,但是他们的虚报是有限的。因为一审计就审计出来了,多报就露馅儿了。总体上看,由于民营企业占了55%,他们少报的比国企虚报的要多,两者抵消后统计出来的GDP就比实际上少了。

以上四点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说明单纯从GDP的变动看不出大的变化,而实际上,GDP的总量却在逐年增加,我们要承认中国实际的GDP比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要多。所以,不要怕GDP减速了,下降0.2或0.1个百分点没什么问题,对中国经济增长要有信心。

第四个问题:如何看待投资与就业的关系

这是经济学中的一个老问题,却也是当前要着重研究的问题。因为经济学从来都是这么认为的:新的工作岗位是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作为投资的结果而显现出来的,也就是说,你要增加就业,就必须大量投资。但目前中国的情况变了。中国正在朝完善的市场经济方向走,在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或不断更换成套设备的时候,在投资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时候,就业人数往往反而减少了,因为机器人、自动化使得人力减少,在新技术下不需要那么多人就业。这成为高新技术发展过程中一个必然出现、必须面对的问题。

另外,还应该看到,中国正在加强环保建设,推动低碳化。低碳化必然要求关、停一些企业,在环保治理的同时就会有一部分人失去工作岗位。那么,中国增加就业靠什么呢?如何保持就业的可持续性?当前政策的第一个办法是,要靠发展民营企业,发展小微企业,鼓励创业。现在创办小微企业,可以先营业后办证,可以省掉很多手续。同时,对小微企业,还有贷款的支持。

第二个办法:搞农业。中央文件中已正式提出要发展家庭农场。这是个新提法。过去家庭农场主要出现在美国、加拿大、西欧等地,现在中国正在进行土地确权,也相应地提了出这个概念。确权是什么意思?过去农民的土地是集体所有制,但是没有确权,农民事实上是被架空的所有制承担者,现在不同了。2012年,全国政协经济组在浙江的嘉兴考察。我们进了一个村子,农民放鞭炮庆祝确权。确权主要是指“三权三证”: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发证,宅基地的使用权发证,农民在宅基地盖房子的房产权发证。嘉兴市在土地确权之前,城市人均收入和农村人均收入比是3.1∶1,确权以后变为1.9∶1,收入差距大大缩小了。我们问农民,收入怎么一下子多出那么多呢?这都是土地确权的好处。过去农民权利得不到保护,因为是集体所有制,要圈地就圈地,要拆房子就拆房子。确权以后农民能够依法依证保护自己的权利了,积极性提高了,养殖业和种植业也就发展了。同时,农民想外出打工就可以去打工了,土地转包给别人,收地租,因为确权了,就不担心回来后人家不认账了。

这就是中国农村发生的变化,中国的现代农业正在兴起。这就为就业开辟了新的道路。

第五个问题:如何看待“钱荒”

很多人对中国现在发生的“钱荒”感到很奇怪。因为中国的货币流通量并不少,按照M1、M2来看,流通的货币量都是很大的,但老百姓特别是民营企业却到处借不到钱,闹“钱荒”。为什么会发生“钱荒”?有两个原因:

一方面,中国正处在双重转型阶段:第一个转型是发展转型,从农业社会变成工业社会;第二个转型是体制转型,从计划经济转到市场经济。在这两个转型过程中,农村对货币需求量大增。现在农民自己经营土地甚至开办小工厂,都需要大量资金。同时,中国的货币需求量是很大的,不是光靠经济增长率、人口增长率就能够计算出合理的货币需求量的。通常,实际货币需求量比计算出来的货币需求量要大一些。

另一方面,“钱荒”的根源是由大量的国家投资以及贷款不配套造成的。银行将大部分贷款给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很少能够获得贷款。贷不来款,民营企业就慌了,因为手上没有资金,万一有好的投资机会就丢失了;另外,如果资金链断了,到哪里借钱呢?连企业的日常运行都会感到困难。我们在广东调查发现,很多企业都有“超正常的货币储备”,用当地企业家的话说叫“现金为王”。几乎家家都有“超正常的货币储备”,自然货币流通量就不足了。

第六个问题:当前金融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主要有三个目标:一是宏观目标,二是微观目标,三是结构性目标。从宏观角度来看,中国金融业、银行业应该走向市场化。利率市场化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但利率市场化不等于对利率的自由放任,因为自由放任对经济是有害的。所以,从宏观上来讲,利率的市场化,也就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所讲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从微观来看,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和微观单位,应该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两个效益并重,这是微观目标。从结构性来看,金融改革应该把重点从虚拟经济转到实体经济中来,因为实体经济是最重要的。中国的产品要打入世界,必须有一个自主创新的过程,要帮助实体经济实现技术升级、产业升级。同时,在结构方面,大中小银行分别以大中小企业作为服务对象,就是大银行对大企业,中等银行对中等企业,小银行对小企业,在此基础上,所有的大中银行都应该为最底层的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服务,这是支持“草根金融”。

此外,还应该大力发展政策性银行。政策性银行目前还比较弱小。比如支持教育发展,可以成立教育银行,使政策性银行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金融服务。又如,开发西部地区,有许多工作可由政策性银行做,所以,政策性银行应该进一步扩大。

同类推荐
  • 从零开始读懂经济学

    从零开始读懂经济学

    本书是一本通俗的大众经济学读物。它从最基础的概念开始,将经济理论和经济现象相结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对经济学做了细致全面的解析。引导每一位读者入门,从此让你面对经济学不再望而生畏。本书包含经济学基础原理、经济学常用术语、市场经济学、市场结构经济学、消费经济学、生产要素经济学、厂商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经济学、金融经济、经济形势11篇内容,包罗万象,是经济学爱好者的首选读本。
  • 懂经济学的男人更成功

    懂经济学的男人更成功

    面对着日新月异的社会经济的变化,对于男人来说,经济学已经是一门必修课。为了让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经济学,本书以案例与论述相结合的形式,对我们身边的经济学现象进行解说和阐述,完全剔除经济学中枯燥的数学和函数,通过有趣易懂的故事和现象来讲述其中的经济学原理,以浅显易懂语言讲述,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掌握经济学常识。
  • 招商局与中国金融业

    招商局与中国金融业

    招商局的历史,就是中国近现代民族金融业的历史。140年前,诞生于“洋务运动”中的轮船招商局在内外阻力中翻开了中国金融业新的一页。今天,沿承百年血脉的招商局集团已经成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企业之一。在近一个半世纪里,招商局一直扮演着中国金融业引路者的角色。从唐廷枢自设保险招商局,盛宣怀创办中国近代第一家银行,到袁庚打响“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炮”,再到平安保险拉开中国保险业海外引资的序幕……招商局不断用“第一次”引领着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招商局与中国金融业》通过记录招商局自清末至今的发展历程,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观察中国金融业发展的独特视角。《招商局与中国金融业》由王玉德、郑清、付玉著。
  • 拿来就用的经济学

    拿来就用的经济学

    经济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当你学到越来越深入,就会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已经在转行学数学了!确实,现在的经济学研究越来越借助数学这个工具,甚至有人莫名其妙地认为,如果你的研究中没有一些复杂的数学公式,肯定就算不上高深、前沿,称不了“专家”,拿着这样的“研究成果”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但是,本书完全没有数学公式,规避数学公式深奥难懂的缺点,用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语言,向读者讲述一个个关于经济学的故事。并从这些有趣的故事中教会读者什么是经济学,经济的逻辑是什么,以及怎样运用经济学理论来撬开经济之锁,还原会融真相。
  • 房地产的繁荣与萧条

    房地产的繁荣与萧条

    任何灾难——经济领域的或其他方面的,余波中不可避免的互相谴责、推诿已经滋生出许多政治性的修辞和政治性的导向宣传,其中许多反反复复见诸媒体,并有一部分现身学术界。因此,要想穿越政治迷雾,理解究竟是什么将我们带到了何处,关键在于将事实与辞藻剥离。否则,我们的研究工作将难免成为无益的延伸,甚至是重复。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闪婚贵妻

    闪婚贵妻

    慕家有女初长成,传言中还是个什么都不会草包,谁娶谁倒霉。结果慕语心阴差阳错成为了姐姐的替嫁新娘,新郎还是豪门中的贵族单身汉。大家都说,唐亦辰这下闪婚是彻底地赔了身份名誉又折兵。能屈能伸小女子和沉默寡言的豪门公子,偏偏相处有道,各种搞笑,温馨和粉红大戏连番上阵。慕语心渐渐地爱上唐亦辰,可是却在大胆告白时,遭受打击。“唐亦辰,我爱你!你爱我吗?”慕语心战战兢兢地站在唐亦辰面前,可是眼神却十分真挚。唐亦辰面对慕语心的告白无动于衷,也没有任何表示……当慕语心失踪时,唐亦辰才发现自己明白得太晚。“我把她弄丢了!”这一句换来却是他人一记铁拳。“唐亦辰,你不配拥有她!”
  • 世界最具可读性的短篇小说(5)

    世界最具可读性的短篇小说(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重生之小麦加油

    重生之小麦加油

    生命有太多的遗憾,我只想拥有闪光的一面.不要那么多,只要一些些.
  • 最惊险的探墓之旅:盗墓高手

    最惊险的探墓之旅:盗墓高手

    崂山脚下的枇杷鬼;东海里的巨鼋;西域的楼兰地下王朝;圣湖里的六道魔窟……什么怪物出现在昆仑山噬尸洞里?云南腾冲日军地下秘密基地里有什么?万世传说中的成吉思汗陵墓到底在哪里?里面又有什么样的旷世奇珍?什么是避水珠?这世上还有什么我们闻所未闻的古老传说?……
  • 娘子太纯:冰山老公别使坏

    娘子太纯:冰山老公别使坏

    童乐乐一穿越就郁闷了。救她的冰山美男嫌她烦,直接将她“扫地出窗”,让她走人可是走走走,走到哪去啊?这个深山密林的,前有猛兽,后有毒蛇,周围还一堆毒草毒树。眼看着就要被一群毒蛇拆吃入腹,转眼又来一老头喂她吃下奇毒。拿到解药的唯一办法竟是让老头那冰山徒弟生下一儿半女。有天理没天理啊!难道她现在要巴巴地跟在那冰山后面问:“喂喂,给我生个娃吧!?”
  • 洪荒之武道

    洪荒之武道

    可惜他偏偏来到了原始部落。不能凭借历史知识混个功名,只能过群居的野人生活。蛮荒之地多凶兽邪灵,穿越本是喜事,唯有不停地战斗,修炼万古不灭的通天大道!
  • 混沌生死诀

    混沌生死诀

    现代人古枫,穿越到了仙侠世界。在一个神秘老者的帮助下,从一个无法修炼的废柴,蜕变为一个修真奇才,凭借着天生的优势,他更是将《混沌生死诀》修炼到了极致,从而掌控了天地大道,成就了无上圣道!
  • 庶妃很嚣张:斗垮六宫

    庶妃很嚣张:斗垮六宫

    叶轻颜,二十一世纪密宗之后,却阴差阳错的因为热水器漏电而香消玉殒。只是,为什么别人穿越不是大家闺秀,便是皇亲贵胄,只有她悲催的成了一个守寡的太子妃,太子妃,这身份够显赫,只是…皇宫高墙,她有心做个米虫,没事赏赏花,观观鱼,或者是刺个绣什么的。谁料想,皇帝一道圣旨,平地起风浪,她的好日子到头了,三宫六院热闹了。皇后,贵嫔,贵妃,…想宫斗?是单挑还是群欧?放马过来吧。可是斗着斗着,这天下怎么也乱了?江湖的公子临国的皇子个个俊美如谪仙,原来寡妇门前,真的事非多。且看她一介庶女,皇室弃妇,如何玩转这天下。**推荐好友作品古代美文钟儿《毒嫁》***现代美文叶清欢《外遇的诱惑》尘陌《谋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