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92700000002

第2章 孩子王(1)

松花江承载着无限的历史沧桑从北满大地上流过,它见证了松花江流域的一切千变万化,风云际会。松花江畔,从来都没有安静过……

毒辣的日光疯狂地烘烤着北沟屯,整个屯子就像个大蒸笼。屯子东头的泡子已经干得仅剩一摊摊的淤泥,几只已看不清颜色的猪拱挤在一起,身上满是湿漉漉脏乎乎的泥浆,在这炎热的盛夏享受着那不易的一丝丝凉意。有的小泡子水被蒸发干了,好多大小的鱼垂死地乱蹦着,直到晒死成了鱼干儿或被农户捡走。农家的栅栏是用柳条插的,被偶尔来的一点热风吹得微微颤动,耷拉着发蔫儿的柳叶,个个如文弱病态的黛玉。

北沟屯自入夏以来已经连续高温十多天了,今天是迄今为止最热的一天。

屯子的北面有条河,叫北沟河,是屯子里唯一的一条河,东西流向,最终汇入松花江。在东北,这样的河很多,不过,都是些小河沟子,水量并不是很大。

在这北沟河旁,是大片大片的水田。老烟袋沿着田埂走到地边的一棵大柳树下,撂下尖铲,用干瘪的大手正正头上的破遮阳草帽,眯缝着眼睛望了望他那向地主张汉章租的几亩几近干涸的水田,叹了口气,骂了一句:“这操蛋的天气,真他娘的不让人活了!才几天的工夫,又这德行了!”

老烟袋拿起尖铲横在地上,坐在铲杆儿上,背倚着大柳树,打开烟口袋,抽出别在腰间的大烟锅儿。

这支烟锅,黄铜质地,做工很精细。烟锅有普通酒盅般大小,烟杆儿约莫半米多长,头儿是用岫岩玉雕的烟嘴儿。这支铜烟锅,是老烟袋他爹传给他的。

至于老烟袋他爹在哪儿得的这把烟锅子,除了老烟袋他爹本人,就没人知道了。

老烟袋他爹也未对老烟袋提及过这把烟锅子的来历。

只见老烟袋把烟锅往树干上“叭叭”地敲了敲,掏出碎烟叶子塞满烟锅,用洋火点着,“吧嗒吧嗒”地猛抽了几口,显出无比舒服的神情来。

老烟袋抽了几口烟,缓缓地站起来,把烟锅放在地上,拿起尖铲大步走到河边,往手心吐了吐唾沫,把河沿与水田连着的垄台挖开了,河水顺着流儿进了老烟袋家的水田。

老烟袋拄着尖铲,用手抹了抹额头上的汗,自语道:“要没这北沟河,这稻子全都得瞎到地里。这年景,又是闹胡子,又是闹旱灾,天老爷不长眼啊!”

“二皮,你可加小心了,这河汊子摸不准哪儿就有陷坑,不准往里去!”

老烟袋忽然想起正在河汊子里洗澡的小儿子二皮,转头朝河里喊道。

“放心吧,爹!我就是这水里的三道鳞(淡水鱼的一种),扑腾得溜着呢,没事儿!”二皮嘻嘻笑着,探出脑袋,拍着水花冲老烟袋得意地说道。

这二皮今年十三岁,身体干瘦,脑袋较大,外号“大脑袋二皮”,人称二皮。其生性顽劣,却疾恶如仇,是屯子里有名的孩子王。二皮常常召集屯子里的一些孩子,或和自己差不多大,或比自己小得多的。常常自己扮成皇上模样,盘腿坐在土堆上,一帮孩子做文臣武将。然后纷纷跪拜,一本正经地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二皮会面露微笑,摆出高贵的姿态,单手一抬,说句:

“众卿平身!”“谢万岁!”“有本准奏,无事退朝!”类似于此例荒诞可笑事情,在二皮身上不胜枚举。

待水放得差不多了,老烟袋已经吸了三锅烟了,最后习惯地把烟锅往大树干上“邦邦”地敲了几下,扣净了残余的烟灰,用力地吹了吹烟锅,满意地别进了腰间。然后起身用尖铲挖土堵住了垄台上放水的豁口。

“又能挺上一阵子了……”老烟袋从嘴角露出一点微笑,轻吁了口气,而后叫二皮,“二皮!别扑腾了,走,回家!”

老烟袋说完,却不见二皮有回应。

“我说二皮啊,回家了,麻利点儿!没听着啊!”老烟袋又喊了一遍,这次喊得比上次喊得声音大很多,言语中略带火气。

可还不见二皮回应。这下老烟袋可真急了,感觉有些不对劲,抬眼向河里望去。登时看得老烟袋两眼发蒙,河里竟空无一人!河面静静的,仅偶尔能吹来一丝波纹。

人呢?二皮哪去了?!二皮咋就活生生地不见了,没有丝毫征兆,就这么蒸发了。老烟袋越看河面越恐惧,反复地大喊:“二皮!二皮!二皮!”最后直到喊得声嘶力竭。二皮该不是溺死到河里了吧?以前也有过孩子淹死的,要不是这该死的天气太热,也不会轻易同意二皮进河里洗澡的。

老烟袋愈想愈害怕,愈想愈自责。老烟袋也不敢多想了,自责地骂了自己一句:“李茂生啊李茂生,你这个老不死的,你咋就不会水呢,会他娘的狗刨儿也成啊!”老烟袋不会水,不知所措地发了一会儿怔,忽然又眼睛眨巴一下,把尖铲一撇,一路慌慌张张地小跑,看样子是到屯子里喊人去了。

原来这老烟袋姓李,名茂生。祖籍奉天(沈阳),在前清咸丰年间他爷爷那辈儿因生计,举家迁到松花江江北开荒,才在这北沟屯扎下来。以前他爷爷拼了老命在江北的荒甸子开了好多地,保管片片俱是良田沃土。可惜最后积劳成疾,得了痨病死于炕上。大片的地都均分给了两个儿子,长子李多福(老烟袋他爹),次子李多禄。可惜他二叔李多禄不争气,品行恶劣,满腹坏水,勾结胡子“大酱缸”抢了哥哥李多福的地契,占了三垧多地。无奈李多福只得给地主家做长工扛活,在李多福临死之际,给老烟袋留下了两枚银元和一支铜烟锅,并嘱咐他,日子再贫苦,再没钱,也不能卖了或当了这支烟锅。这烟锅子也就作为传家宝物一样传给了老烟袋。

老烟袋给他爹发完丧,就租了张汉章家的五亩水田和四亩旱田维持生计。

大地主张汉章性和善,对老烟袋的缴租日子也较宽裕。在历史上,中国地主的形象都不太好,这张汉章就是这么个好东家。再说这二皮,是老烟袋李茂生的二儿子,全名叫李凤昭;还有个长子,在县保安大队当兵,时年二十一岁,叫李凤暄。究竟这李凤暄是什么样的人,下文自有详述。

却说这老烟袋回到屯子不多时,便哭丧着脸,步履匆匆地带了五六个壮年汉子向河边行来。

老烟袋带着众人赶到河边,面冲着这几个男人,顺手就向河里指,焦急地说:“快快,二皮就溺这个河汊子里了!”

有两个男人刚要往里跳,突然有个叫张大柱的手指着喊道:“快看!那不是二皮吗!?”

众人都不禁一愣,顺指望去,哎呀妈呀,那不正是二皮嘛!这小子,干啥呢?只见那二皮躺在河对岸不远处的碧绿软绵的河沿草地上,跷着二郎腿,不大声地吹着口哨,手里摆弄着几个瓦白的嘎啦(河蚌,东北土话),神情甚是喜悦。

“二皮!你给我过来!”老烟袋厉声喊道。

二皮打了个激灵,一骨碌爬起来,看见这么多人也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说:“咋了,爹?咋来这么多人?”

老烟袋一听,差点没背过气去,气得有些哆嗦,质问道:“死崽子,你刚才干啥去了?!”

二皮一脸莫名,好像在说我没干什么啊,我哪都没去啊。

站在老烟袋一旁的张大柱微微不悦地叹了口气,说:“老烟哥啊,你这不是逗我们玩儿呢吗?二皮啥溺水了?看那舒坦样儿,这不好好的吗?咋地没咋地!整的这是啥事儿啊?”

旁边的三歪也说:“老烟叔(三歪辈分小),你说这大热天的,能把人晒化喽,看把我们爷儿几个累的,撒丫子跟你跑,来看啥事儿都没有,这扯不扯!”

其他几个也都开始埋怨:“就是!”

老烟袋压着火气,笑呵呵地说:“真对不住啊,我都被这死崽子整蒙了。”

“好了好了,我们得回去了,这天头,太热了!晒死人!”张大柱咧着嘴,直用手掌往脸上扇风,边说边转身要走。

见张大柱走了,其余人也都不悦地跟着回了。

老烟袋目送着,仰头喊道:“对不住了啊,赶明请爷们几个喝酒啊!呵呵。”

几个男人走了,老烟袋看了看仍傻站着的二皮,真是火冒三丈,喊道:“傻站着干啥?过来!”

二皮麻溜地渡了过来,趴在河边可就是不上来。

老烟袋一看二皮不上来,怒问:“咋不上来?!”

二皮笑嘻嘻地说:“不上,上来了你得打我!”

“快上来!没事儿你怕啥?!”

“不上!”

“上来!”

“不上!”

老烟袋气得左晃右晃,说:“好,你不上,是吧?我问你,你刚才去哪儿了?”

二皮一脸委屈,说:“我就在这河汊子里了,哪儿都没去!爹,你咋不信我呢?”

老烟袋点了锅烟,“吧嗒”吸了一口,说:“我那么喊你,你咋没听着?”

二皮眼睛一眨,翻了个身,长音地“哦”了一下,似乎想到了什么,说:

“那难怪了,我说您咋没找着我呢。呵呵,我搁水底下了,耳朵还塞了草叶子,那咋能听着呢。”

老烟袋吐了口烟,问:“水底下了?我在河沿待那么长时间,你咋不上来?!”

二皮“嘿嘿”一笑,往身边指道:“掏嘎啦。搁泥里摸着几个大嘎啦,就抠啊。滩泥太硬,费劲!好不容易抠出来,手指头都抠坏了。”

老烟袋面容稍缓,叹了口气,说:“你这孩子,为了几个嘎啦,搁水底下待那么久,吓死个人!好了,上来吧!”

二皮仍旧不动弹,看着老烟袋,眼睛流露出畏惧的神色。

“呵呵,上来吧,爹不打你,爹是那不讲理的人吗?”老烟袋被二皮弄乐了,说。

二皮眨巴眨巴眼睛,嘴一翘,乐了,光着腚就上来了。登上裤子,光着上身,拿破布衫子兜起那几个大嘎啦,“嗖”地蹿到老烟袋前面,嬉皮笑脸地说:

“爹啊,我前面先走了,让我娘给我煮嘎啦去喽!”

“驾!”就在这时,不远的大路上跑过几个骑马的人,俱身着麻衫布衣,骑得奇快,一转眼就过去了。

二皮止住了脚步,好奇地问:“爹,那伙是啥人?”

老烟袋晃了晃头,说:“不知道啊,这年月,谁知道是干啥的!干啥的都有!”

“快点儿!”大路上又传来了一阵叫喊声,这是一伙当兵的打扮,为首的戴个淡蓝色的大盖帽,手里头扬着把盒子枪。显然,这伙兵是在追刚才那几个人!

老烟袋看着这伙兵过去,对二皮说:“好像是保安大队的!”

二皮一听是保安大队,来了精神,说:“那我哥也在那里头喽?”

老烟袋“嘶”了一下,说:“嗯,可能在。”

二皮乐了,说:“哈哈,好!”

老烟袋微愣,问:“好啥?”

二皮喜悦依旧,说:“我哥老长时间都没回家了,啥时候能回来啊,这回能顺路回来不?”老烟袋往鞋底磕了下烟锅,突面露不悦,说:“走,别说他了,好像他没这个家了!回家!”

老烟袋一提到大儿子凤暄,就不高兴。自凤暄到县保安大队当兵,都四年了,没回过一次家。二皮他娘让老烟袋去县里看看凤暄,可老烟袋是个倔脾气,对二皮娘说,他是儿子我是儿子?!他不回家看咱俩,看看他爹,我倒要费劲拔力地看他去?妄想!二皮娘也是无奈,本想自己去看看凤暄的,可老烟袋死活不让。凤昭年纪尚小,自九岁那年就再也没见过哥哥凤暄。二皮很恋哥哥,逢人就说我哥是个当兵拿枪的,引以为豪。

爷俩回了家,二皮把嘎啦撂到灶台上,朝他娘说道:“娘,看,我抠的嘎啦,煮了吧,晾成干儿,待到过年吃!呵呵,我出去玩儿了!”

二皮娘“哎”应了一声。

老烟袋走进来,瞅了眼那几个嘎啦,自语道:“这个二皮,真不叫人省心啊。就这么几个嘎啦,瞧把他爹耍的。”

二皮娘笑了,说:“二皮又咋了?看你那脸,拉得跟长白山似的,呵呵。”

老烟袋抓起个旧蒲扇,摇了起来,说:“你那儿子,淘得厉害!潜水里那么长时间抠几个嘎啦,惊动一帮人!今天没揍他,便宜他喽。”

二皮娘轻瞪了一眼,说:“二皮不还是个孩子嘛,你这当爹的,净说狠话!”

晚上,繁星满天,月如残玉。二皮翻过几道篱笆,来到了赵先生的家。

赵先生家屋里昏暗,只见炕上和地上的板凳上坐着十多个面庞灰扑扑的孩子,大到十四五岁,小至七八岁。窄窄的屋子里,靠墙的破桌子上斜立个小黑板,桌子上放着黄色的粉笔。黄色的粉笔?所谓的粉笔不过是来自岩层的画石,易碎,不耐书写。

赵先生二十三四岁模样,戴着副黑边眼镜,个子不高,偏瘦,小背头,长挂脸,身着一套很旧很旧的青色长衫,样子儒雅。这个赵先生上数五辈儿都是前清的读书人,可偏偏都是秀才,连个举人都没有,更别提进士了。唉,书香门第,秀才都放臭了。这北沟屯里就这么一个知识分子,白天劳作,只有晚上有闲暇时间。在当时洋油(煤油)很贵,所以农民睡觉很早。可这赵先生家的灯油是家家供给的,无非为了让孩子识个文断个字。

二皮推开门来到里屋,挤了个地方坐下。赵先生正在教《千字文》,前一段时间教的是《三字经》。旧社会的启蒙教育,也就是识文断字,都是以《三字经》、《千字文》、《颜氏家训》等为初级教材。

“同学们,我今天教给大家的是《千字文》。《千字文》是我国南朝人周兴嗣所作。下面大家来看黑板和我一起念。”赵先生说完,转身指向黑板上的几行字,“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赵先生读一句,孩子们就无比认真地跟读一句。

放学了,二皮一把拉住翻篱笆的四蔫,坏笑道:“回家着啥急啊?四蔫。

下来!”

四蔫被二皮这么一拉,就骑到了篱笆上,硌得下体生疼,说:“二皮,硌死我了!你轻点儿拽我!”

四蔫慢慢地下来,表情微微痛苦,说:“干啥呀二皮?我娘让我下学就早点回家呢!”

二皮笑骂道:“熊蛋包!我发现赵先生家房檐子有老鼻子鸟窝儿了!咱给掏了吧!”

四蔫白了二皮一眼,说:“我才不和你掏呢!”

二皮急了,问:“为啥?”

四蔫语句不连贯,有些畏惧地说:“和你掏鸟窝子,我总分得少。”

二皮拍了下四蔫的后脑勺,说:“就你这熊蛋包,你有我掏得多吗?我那叫按劳分配!”

四蔫讲不过他,干脆坐在地上,说:“和你掏鸟窝还不如回家捏泥人。二皮,你让我走吧。”

泥人?二皮一听,颇感新鲜,凑过去,眯着眼问:“泥人?你会捏泥人?”

二皮微微摇头,表示不信。

四蔫点点头,说:“咋啦?不过刚学,捏得太砢碜,呵呵。”

二皮笑了,不屑地说:“就你?呵呵,还学捏泥人?”话锋一转,问,“跟谁学的?”

四蔫微诧,说:“你还不知道啊?”

二皮眉头一皱,说:“快说!”

四蔫拍拍屁股站起来,说:“那你得让我走。”

二皮不耐烦了,点头表示同意。

四蔫接着说:“在屯子东头大柳树下来个卖泥人的,和他学的。”

清晨,日光和煦,并不毒辣。二皮今天起得很早,这不,正蹲在院子里的菜园子中和泥。

老烟袋无意看见儿子此举,不免好奇,走过来就问:“二皮,和泥干啥?”

二皮没抬头,说:“呵呵,捏泥人。”

老烟袋乐了,没听说二皮会捏泥人啊?行啊这小子,还想学门儿手艺啊。

老烟袋问:“你啥时候会捏泥人了?”

二皮说:“还没会呢。”

老烟袋笑道:“呵呵,我当你小子会呢。还没会就和泥?”

二皮笑着反驳了一句,说:“不会才和泥学呢。”

老烟袋摇摇头,笑着说:“呵呵,我不和你说。你小子,小嘴儿巴巴的!”

说完,老烟袋转身走了。

屯子东头有棵大柳树,是屯子里最大的一棵柳树。有人推算,这树足足有百余岁了。此树根深干壮,枝繁叶茂。每到逢年过节,村民有在这棵大柳树上拴红布条的习俗,保佑家人平安。俨然,在村人心中,这就是棵佑福祉保平安的神树。

二皮兴高采烈地来到大柳树旁,还真看见个卖泥人的卖货郎。

这个卖货郎,看样子六十多岁,个子不高,方脸长须,戴顶破草帽,正盘坐在那聚精会神地捏着泥人。捏一会儿,便拿起旁边的烟锅吸上两口,然后又精神饱满地继续捏。在此人面前的地摊上摆了不少形态各异的泥人,个个栩栩如生。二皮见了,格外惊喜,异常兴奋地跑到捏泥人摊边,蹲在那看着那人捏泥人。

那人见二皮专神地看自己捏泥人,笑着问:“孩子,买个泥人?”

二皮用手摆弄摆弄摊上的各色泥人,说:“你的泥人捏得真好。”

那人“呵呵”笑道:“是吗?你这孩子真会说话。买一个吧?”

二皮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说:“我不想买,我想和你学。”

同类推荐
  • 大唐狄公案

    大唐狄公案

    善测人心的神探狄仁杰,哪知人心似无底!这是时间长廊中最繁花似锦的一段,拥有着独一无二的帝王和她最为聪明睿智的臣子。狄仁杰,这是一个无论翻开哪一本唐代史书都会提到的名字。名留史册的人很多,但大多毁誉各掺,是非功过,各有评说。但如狄仁杰一般多是溢美之词的,并不多见。庙堂江湖,皆是上通下达;三教九流中,亦是游刃有余,他的人生与故事本身就已经是一种传奇。帷幕重重雾深深,哪知人心似无底。其实从古至今,天子黎庶、王亲贵胄、鸿儒白丁,他们的爱恨情仇、喜怒哀乐,并无不同。因为,无论哪里,有故事的都是人,而故事的最终发源地都是人的心。
  • 近报丛谭平虏传

    近报丛谭平虏传

    传中记述清太宗领兵绕道入关,破喜峰口,陷遵化、顺义、良乡,过蓟州,围京城,明督师袁崇焕星夜驰援,总兵尤世禄、满桂、祖大寿力战破敌,清兵退走。
  • 宋瓷大碗

    宋瓷大碗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大卫·科波菲尔

    大卫·科波菲尔

    讲到英国文学,不能不提到狄更斯;讲到狄更斯,不能不提到《大卫·科波菲尔》。俄国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曾把本书和《圣经》并列,誉为:“一切英国小说中最好的一部。”的确称得上是文学史上的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主人公大卫,是一个善良博爱、正直勤奋、务实进取的知识分子典型。他虽然也有过错误的念头,荒唐的举止,但妻婆的“无论在什么时候,决不可卑鄙自私,决不可弄虚作假,决不可残酷无情”成了他的座右铭,手向上指着的爱格妮斯就是他的“指路明灯”。
  • 职场现形记

    职场现形记

    天仁大学毕业后只身来到深圳找工作,应聘进入欢喜公司做布料推销员,不料虽向鸿发公司推销成功反倒被炒了鱿鱼;又应聘进入美国3A公司深圳办事处继续推销布料。天仁再次向鸿发公司推销成功,同时,与办事处首席代表丹妮互生爱慕。美国3A公司派来新的首席代表顶替丹妮,天仁被提拔为副代表。天仁的收入明升暗降,暗下决心自己创业。天仁结识日本商人日下部,接下一笔衬衣出口订单生意。天仁注册了自己的公司,周密安排,从美国3A公司购进布料原料委托鸿发公司加工生产出货后,赚得36万元,预备向美国3A公司辞职并向丹妮求爱。丹妮却嫁给了鸿发公司二代掌门人胡仲谋。天仁怀揣着要把自己的公司打造成一家跨国公司的大梦……
热门推荐
  • 丫鬟的后宫生活

    丫鬟的后宫生活

    一次穿越,她成了冥朝的血奴,落入祭祀的天网中。若干年后,却是在同一处,两相望。一片妖冶瑰丽的红,染满半边天…。一片血,无所望。游弋异世,却是生如夏花,命比浮萍。本文会有虐身,虐心情节。圣妖接下来全力填的新坑,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妖妖的读者群:75902764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妃常嚣张之毒医大小姐

    妃常嚣张之毒医大小姐

    (正文已完结)作为一名绝世毒医,季疏云的职业格言是——必须狠!她的医道境界是——没人比我毒!她的人生信条是——终身恪守“无耻”二字!然而,她还没来得及发挥无双毒术,踏上事业巅峰,迎娶高富帅,打造完美人生,就……悲催得穿越了!坑爹啊!穿越就算了,坠崖是怎么回事?坑娘啊!坠崖就算了,果男是怎么回事?坑姐啊!果男就算了,他要干神马?别靠过来!“卧槽!你丫以为自己带个鬼面面具一副不人不鬼的模样爷就怕你啊!”——“女人,闭嘴!”
  • 媚眼天成

    媚眼天成

    一场车祸,一只手镯,成就了她一身异能,媚眼天成!一件往事,一段噩梦,让她相信只有自己变强才不会任人凌辱!她究竟是谁?出身农家,却身怀绝技,断生死,识顽石。从一个任人欺负的普通学生,摇身一变成为所有人眼中的宠儿,苏翊表示压力很大。柔荑轻抚,媚眼微眯,拜倒在她裙角下的又何止是男人,更有美玉翡翠!苏翊傲然:我能看穿你的心肝脾肺肾!某男眼看着这个毫不起眼的女人一步一步华丽蜕变,如同美玉一样让移不开眼,心里默默念着:再不吃被别人先下手为强可就得不偿失了,啧啧…小羽毛,你是我的!
  • 天道无情魔道苍茫:邪仙

    天道无情魔道苍茫:邪仙

    天道无情,魔道苍茫!修仙之术就是逆天之术!一个穿越到修真世界的人,只走自己的道路。恩人,十倍还之;仇人,百倍报知!爱恨分明!在修真界活出一个痛快!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你不知道的事

    你不知道的事

    对于夏珞岚而言,人生是一个进退两难的迷局,她的头顶始终悬挂着一柄不知何时坠落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原以为离开故乡去往千里之外可以摆脱这致命的威胁。却不料它如影随形,而她在异乡,会遇到顾锌白,新生辩论赛上他风度翩翩,他家世良好左右逢源。他的光辉使本欲隐藏起自己的夏珞岚藏的更深躲得更远,爱意在晦暗角落里异变成自我催眠的厌恶。她原本以为此生与他最好的结局就是不相识不相知,却不料最后却跌落进相爱的深渊里去。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小花猪学本领(读故事学科学丛书)

    小花猪学本领(读故事学科学丛书)

    ,可这房盖了三次,把小花猪那幢破旧的房屋吹倒了。三次都倒了。小花猪又盖了一幢小洋房。书中描写了动物界一些能工巧匠的建筑能力。小花猪决定去找动物界那些建筑大师学学手艺,突然而来的大风,于是他参观了蚂蚁的地下宫殿、白蚁的城堡、蜜蜂的蜂巢、缝叶莺的巢穴等
  • 躺下去会舒服点

    躺下去会舒服点

    《躺下去会舒服点》收录了曹寇的二十一个短篇小说,其中部分在网络刚刚流行的年代就已在文学BBS发表。这些以单纯的文学热情和严谨如工匠的态度琢磨出来的作品,一出手便即成熟,冷静狠雄,风格独具。相较于后来的作品,它们“更加曹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