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92500000010

第10章 葛底斯堡(2)

是的,黑人,被奴役的黑人,是这场战争的核心问题也是他心中最不能释解的痛伤:继续奴役还是砸碎奴役。虽然联邦的统一与完整,始终是林肯考虑的首要问题,但是黑人们的命运正与整个联邦与全美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我们给奴隶以自由,就是使自由人的自由得到保证——我们给别人以自由和维护自身自由,两者同样是崇高的事业。”(林肯一八六二年向国会提出的国情咨文)总是对别人怀着真挚尊重的林肯,一生里竟然也有过一次毫无遮拦地咒骂,那是他在新奥尔良看到一次拍卖黑人的情景之后。一个好好的黑人家庭,竟被奴隶主“卖”得四分五裂:丈夫被卖给一个种植场主,妻子卖给另一个种植场主,而孩子们则被分别卖给了出钱更高的买主。

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因为贩卖奴隶而被判处绞刑的案子,就是林肯批准的。这个名叫戈登的奴隶贩子在公海上被捉时,船上就装着九百名从非洲贩来的黑人。嚣张的戈登自以为有着强大的蓄奴势力的保护,根本不把联邦宪法和联邦法庭放在眼里,他甚至认为就是对于敌人的伤员都给予深切同情的总统,也会为他网开一面。仁慈的林肯,浏览过证词和那一长串着名人士签名的请求赦免书,不为所动,断然签署了执行绞刑的命令。

当四百万黑人奴隶获得了自由,当叛乱的南部各州重新回到美利坚合众国的怀抱,当长达四年的南北战争结束、和平终于降临的时候——一八六五年四月十四日晚十时十五分——刚刚重新当选新一届总统的林肯,就倒在血泊之中。地点在华盛顿福特剧院,凶手是奴隶制的残忍精神豢养出来的万恶之徒约翰·威尔克斯·布斯。

林肯专门置有一个大信封,封面上写着“暗杀”两字,里面专装暗杀恐吓信。遇刺之前,装在这个信封里的恐吓信已有八十封。他知道,从他当选总统的第一天起,暗杀的阴云就没有离开过。但是他从不退缩,也没有过一丝一缕退缩的念头,犹如一名无畏的战士。他说:“我知道我处在危险中,但是不想把这种恐吓放在心上。”

是的,只有大树倒下,人们才更能量得清楚它的长度。迄今为止,在人类追求自由与平等的道路上,林肯也许是最为伟大的一个人。世界都在为失去他而悲痛不已。他的同时代人列夫·托尔斯泰认为他具有“独特的精神力量和伟大的人格”,“他的地位相当于音乐中的贝多芬,诗歌中的但丁,绘画中的拉斐尔和人生哲学中的基督。即使他不曾当选为总统,他也将无可争辩地和现在一样伟大,但是这恐怕只有上帝才知道。”

最为悲伤的当然是美国人民。在巨大的痛苦之中,全国默然,就连正在欢庆胜利的数十万军队,也在听到他们的林肯遇刺的当儿,就让全部的声音戛然而止,一下子陷入于寂静之中。当他的灵柩走过一千七百英里的路途,从华盛顿回到他四年零两个月前的出发地伊利诺伊州的普林菲尔德的时候,沿途的每一个村庄、每一个路口、每一座城镇,都自发地集合着致哀的人民。

只是,已经完全停止了呼吸的林肯的心里,还存放着一个未能兑现的诺言,一个本来已经答应要在第二天的四月十五日完成的诺言:为一位叫南希·布什罗德的黑人妇女签署领取丈夫军饷的条子。那是他遇刺的当天上午,南希·布什罗德忍着饥饿步行五英里来到白宫大门,非要进去见一眼总统,却被卫兵拦下。争执间林肯先生出现了,“使人感到幸福的脸上露出了奇妙的微笑”,他深情而温和地说,“我有时间同所有需要我帮助的人交谈。让这个善良的妇女进来吧。”原来南希·布什罗德是来向总统询要丈夫的军饷的。她的一家本是里士满附近老哈伍德种植场的奴隶,是林肯签署的《解放宣言》让他们来到华盛顿,丈夫托姆参加北方联军,家里却留下一对双胞胎男孩和一个女婴。自己找不到工作,又好久没有领到丈夫的军饷了。悉心听完南希·布什罗德的倾诉,总统肯定地对她说:“你有权利得到你参军丈夫的军饷。明天这个时候再来吧,我将把签好的条子交给你。”南希·布什罗德满意地走了,簌簌地淌着眼泪走了。她还没有走出白宫,又被总统叫住了。

满脸皱纹的总统又细心地叮嘱她:“我善良的妇人,也许你还会遇到许多艰难的日子,家里的全部食物只有一块面包,即使那样,也要分给每个孩子一片,并把他们送去上学。”说完,总统又向着这位黑人妇女深深地鞠了一躬。

这位黑人妇女唯一的遗憾是没能看清楚她的总统的面容,因为止不住的泪水模糊了她的眼睛。

饿着又流着泪的南希·布什罗德,可能不会知道她的林肯总统曾经在葛底斯堡有过一次着名的演说,但是这深深的一躬,却是对于葛底斯堡演说的最好的诠释。

C历史

一八六三年十一月十九日,葛底斯堡战役过去四个月之后,这片渗透着鲜血的土地被正式地奉献给死难烈士,以国家烈士公墓的形式作为他们的安息之所。就是在这次落成典礼上,林肯总统发表了感动世代人心的葛底斯堡演说,听众一万五千人。

虽然他在演说中诚恳地说,“全世界将很少注意到、也不会长期地记起我们今天在这里所说的话,但是全世界永远不会忘记勇士们在这里所做过的事情”,可是全世界像铭记勇士们的所作所为一样地深刻地记住并领会了林肯的演说。因为,这一演说就是勇士们的鲜血所凝成的结晶:民主值得人们用战斗去争取,平等值得人们用鲜血去战取,自由值得人们用生命去换取。

虽然那天林肯总统只讲了两分多钟、二百多字,甚至摄影记者还没能弄好相机他就已经结束演讲,但是他的演讲,还是成为了整个人类前进途中的金声玉振——

八十七年前,我们的先辈们在这个大陆上创立了一个新国家,它孕育于自由之中,奉行一切人生来平等的原则。

现在我们正从事一场伟大的内战,以考验这个国家,或者任何一个孕育于自由和奉行上述原则的国家是否能够长久存在下去。我们要在这里下定最大的决心,不让这些死者白白牺牲;我们要使国家在上帝福佑下得到自由的新生,要使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

自由,平等,民主,其保障便是要有一个“民有、民治、民享”的真正的人民的政府。而这一切最为核心的便是人,人的权利。林肯将自己思想的根系,直接伸展到一七七六年杰弗逊所主撰的《独立宣言》:“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标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力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

在这里,一切人生来平等,生来平等的人有着自由的权利,当然也有着组建“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和废除推翻危害人的平等与自由从而成为专制政府的权利。林肯在十九世纪的葛底斯堡,几乎是在用一种宣誓的庄严,向烈士向美国也向全世界宣告:黑人奴隶也是人。

七十五年之后的一九三八年七月三日,罗斯福总统亲自主持了葛底斯堡主碑的建成与揭幕仪式并发表了讲话,听众二十万人,最前面则坐着两千名葛底斯战役的幸存者——北方和南方、黑人与白人的当年的战士。葛底斯堡静卧在苍黛如梦的坎伯兰山脉间,麦穗般金黄的阳光抚慰着地下长眠的精魂,如雪的白发覆盖着两千颗沉静无比的头颅。而此刻,***专制的魔掌,正在一步步扣紧着世界人民的喉咙。

是英国对希特勒***一再退让的绥靖主义,终于导致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在这世界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口,葛底斯堡又让自己的总统面向世界,发表关于牺牲与自由的言说。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免于恐惧的自由,在整个人类笼罩在***阴云的当口,罗斯福总统提出了着名的四大自由。而这个国家,则用五十万名烈士的鲜血,于二战的硝烟里在欧洲、亚洲与非洲,在太平洋、大西洋与印度洋,书写自由。

那个叫张伯伦的人,一定是忘记了当年英帝国在北美的殖民地上有个叫帕特里克·亨利的人,忘记了他的那篇每每让人心潮澎湃的传世演讲:不自由,毋宁死!在英国殖民者的压迫面前,在庞大的舰队的恫吓面前,多少“绥靖主义”者幻想以屈服换取和平。可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号角就要吹响了,一七七五年三月二十三日,在里士满圣约翰教堂的弗吉尼亚议会上,这位被称为美国革命之舌的帕特里克·亨利登台演讲。

我们请愿过,我们抗议过,我们哀求过;我们曾拜倒在英王御座前,恳求他制止国会和内阁的残暴行径。可是,我们的请愿受到蔑视,我们的抗议反而招致更多的镇压和侮辱,我们的哀求被置之不理。我们被轻蔑地从御座边一脚踢开了……

囚禁我们的枷锁已经铸成。叮叮的镣铐声已经在波士顿草原上回响。战争已经无可避免——让它来吧……我们的弟兄已经奔赴战场!我们为什么还要站在这里袖手旁观呢?先生们想要做什么?他们会得到什么?难道生命就这么可贵,和平就这么甜蜜,竟值得以镣铐和奴役作为代价?全能的上帝啊,制止他们这样做吧!我不知道别人会如何行事;至于我,不自由,毋宁死!

这是英雄的呐喊,也是人的自由的声音,当然也成为了美国独立革命战争中的号角与鼓声,并使得这个人成为美国的开创者之一。为了维护自由与人权,他甚至对于独立于英国的——也是美国人自己的——强大的中央政府都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政府太强大,人民就弱小。华盛顿总统请他做国务卿,他拒绝,请他做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他还是拒绝。就是为了能够保持一个独立的、清醒的、自由的声音。

葛底斯堡战役结束的第二天,暴怒的雷雨昼夜不减地席卷了这块被战士的鲜血浸染的土地,而后便将这蓬勃着新鲜力量的永不凝滞的鲜血汇入波托马克河,汇入大西洋,也为人类带去再不凋谢的曙光。

此后不久,经过战火与雷雨洗礼的葛底斯堡迎来一位名叫哈丽叶特·伊丽莎白·比彻·斯陀的小个子夫人。被马蹄践踏的白雏菊,已经恢复昔日的容颜,自由地伸展着。她摘下一朵擎在手上,眺望着婴孩般宁静童贞的坎伯兰山脉,再轻轻地将纯然的白雏菊插在发间。这是一个像战士一样勇敢的女子,她用她的《汤姆叔叔的小屋》参加着战斗。不像我们的一些衣冠楚楚的知识者,只要吃饱喝足,就可以无视苦难与不公,尽职尽责地去作为专制者吠叫的走狗。在这部书中,她用黑奴乔治的口,愤慨地宣告:奴隶没有国家,奴役他与他的妻子、孩子的美国不是他的国家,“哪里的法律会承认我和保护我,那里就将成为我的国家”。但是,站在被战士的鲜血洗涤过的葛底斯堡,斯陀夫人欣慰地笑了,她知道,这个国家就要成为黑人的国家了,因为它给了他们以解放与自由。她当然还记得年初与林肯总统在白宫的那次相见。

那样高的个子,那样佝偻下身子伸开长长的双臂欢迎她,称赞她:“啊,你就是写了那一本引起这次大战的那个小夫人。”只是斯陀夫人没有想到,林肯总统竟然能够记诵《汤姆叔叔的小屋》结尾处这些话:“每一个包含着严重不义现象而未能得到平复的国家,都蕴藏着这种最终大动乱的因素”,“要拯救这个共和国,不能靠勾结起来袒护不义和残暴行为,不能靠利用罪恶牟利”。

十八世纪过去了,十九世纪过去了,二十世纪过去了。活在二十一世纪的我们,该怎样面对葛底斯堡?虽然黑人奴隶制早已被埋进历史的坟墓,就连拦挡着自由之风的柏林墙也早已倒掉塌垮,可是专制与奴役的阴云——那头嗜血的怪兽——不是还在竭尽全力地试图布成阵势、扼杀自由的阳光吗?

“绥靖”的暖风,又已渗入在万花筒般的日常生活之中,那时的鲁迅就已看穿了现在的“我们”——“如果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赞叹,抚摩,陶醉,那可简直是万劫不复的奴才了,他使自己和别人永远安住于这生活。”

即便没有“不自由,毋宁死”的血性,我们起码应当……

葛底斯堡就在那边向我们睁大着眼睛。

(《海燕·都市美文》2011年第1期)

同类推荐
  • 花边文学(鲁迅作品精选)

    花边文学(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趣谈修辞

    趣谈修辞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春天,盛开馥郁芬芳;每一粒沙,都是一个世界,搭建小小天堂;每一颗心,都是一盏灯光,把地球村点亮!借助图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本丛书是为有一定汉语基础的青少年学习汉语言和汉文化而编写的读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人们也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华文化博大而精深,不可能一下子讲全,本书希望通过逻辑、写作、修辞、文化等多个方面,带领青少年进入中华文化的广大天地,初步了解中华文化的点点滴滴,在编撰过程中,力求做到趣味性、知识性和实用性相结合,使人们在轻松愉悦中阅读。
  • 我走我的路:致我的同学

    我走我的路:致我的同学

    这本袖珍小书以独特的视角,对那些死学死考得高分的所谓"状元"以及所谓的"命题专家",进行了无情的挖苦、嘲讽,而对考试分数不高的所谓"差生",本书则投去欣赏、赞美的目光。作者以为无论是"状元"还是"差生",每个人都是世间一道亮丽的风景,每个生命都值得我们欣赏敬畏。只要不违反学习规律、成长规律去死学死考地折腾,每个人都会各得其所,每个人都有很好的出路。
  • 清乾隆嘉庆道光时期诗学

    清乾隆嘉庆道光时期诗学

    乾隆时期的诗学,主要围绕着对明代以来诗学的反思展开,那个时期国力强盛,士人心态比较平和,所以当时的诗学比较注重审美和艺术的方面,到嘉庆、道光时期,清朝走向衰败,士人心态,由平和转向焦躁愤激,许多诗歌反映了现实。本书就是对乾隆时期诗学、乾隆嘉庆之际诗学、嘉庆道光时期诗学的研究。
  • 亚非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亚非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热门推荐
  • 浮躁

    浮躁

    浮躁就是心浮气躁,是各种心理疾病的根源,是成功、幸福和快乐的绊脚石,是我们人生最大的敌人。无论是做企业还是做人,都不可浮躁,如果一个企业浮躁,往往会导致无节制地扩展或盲目发展,最终会没落;如果一个人浮躁,容易变得焦虑不安或急功近利,最终会失去自我。
  • 倾城难逃:夫君来收妖

    倾城难逃:夫君来收妖

    睁开眼,就看到了现场版,还是限制级的。口水滴答答的流,那个高高端坐在上,好看的像个妖孽的男人是谁?还有那个拿着皮鞭训练他的教官虽然很冷却也蛮俊俏的,当然了那个一起长大的小竹马也漂亮的不像人……不再自怨自怜,扒拉着小手指心里揣着小得意:其实,其实穿越还蛮不错的,嘿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爱在光年外

    爱在光年外

    你会找到和你一样的人,你会找到和你指纹一样的人,他的左手就是你的右手。相信你自己的影子,不要相信任何占卜。
  • 读三国演义悟做人之计

    读三国演义悟做人之计

    为了让读者从《三国演义》中更好地领悟如何做人,结合《三国演义》中的典型故事,将其中人物形象简略而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然后结合社会现实来揭示做人的方法和技巧,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 以《三国演义》为引子,或以全局为立足点,提纲挈领,或以局部为落脚处,小中见大,剖析出了较为全面的做人智慧,希望能够抛砖引玉,给读者带来更有价值的启迪。
  • 玄月错Ⅰ:花妖新娘【完结】

    玄月错Ⅰ:花妖新娘【完结】

    简介:上邪Ⅰ:花妖新娘(1章—163章)玩转XX的军火走私商,医术超群的神秘阴阳眼女子。他说:为什么觉得离开你心跳都不完整了?她说:幸福就是能和你一起历经轮回劫难。----------------------------------新文推荐:《花嫁:潋潋夜未央》文/夏熏http://m.pgsk.com/a/195487/段熏独爱桃花,在桃花盛开之时墨玄在断壁残垣上将她带回了那为她准备了十年的家,在桃花落尽之时段熏入宫为后,只因为新皇墨夏以墨玄的命要挟。步步为营,处处心机,墨皇以墨玄性命要挟段熏入后宫,她要凤临天下。新婚之夜百般刁难得熏美人一句:仅仅狭路相逢而已。唐氏族长与墨夏以物易物,墨国皇后,成了他墨夏续命的筹码!族长一见倾心万般迁就,熏美人指尖茶色沧桑抹瞎自己的眼,亦不多言。昆仑国蛮夷男子视她为女神,用自己的半只臂膀换得熏美人的双眼安好,换得熏美人浅笑转身折桃花一枝和一句“这桃花真好看!”。墨玄看着段熏一路走来,步步准备,落棋声声震耳。她段熏以为墨玄给不了她要的自由,墨玄放手让她离去。墨玄只想带她策马狂奔逍遥天下。一如多年来,墨玄一直在段熏身后看着她。待时光再次静默,回头看年少轻狂,待光阴落尽,段熏才发现,她要的自由只有墨玄能给。既然如此,那么,趁着潋潋之时,夜还未央,我要与你策马狂奔看遍天下美景!
  • 一纸婚书:老公大人,别找我

    一纸婚书:老公大人,别找我

    她惨遭男友劈腿,夜店买醉却被人强了。她听见他轻声唤道:“以宁。”满面震惊之下,她苍莽逃出,只因那人口中的以宁不是别人正是她姐姐。“娶你,不过是因为等待你姐姐的归来。”他高傲的俯视低头的女子。一场A市从来就没有过的盛大婚礼,新郎一脸幸福满足的搂着怀中的娇妻,她知道那微笑的背后不过是凄凉,一切的一切不过是为了逼迫姐姐的归来。“你放心,我不会碰你的。”他讥笑着看着地上紧抱着自己的女人。一场交易,她丢失了自己的心。一份离婚协议,她毅然签上自己的大名,从今以后,他们相逢陌路?如果你知道自己最爱的人马上就要遗忘掉自己,那么你会怎么做?”我不会让你忘记我,因为我会时时刻刻守在你身边,让你没有机会遗忘掉我。“他轻轻的搂着身边面色苍白的女子。Ps:本文虐,入者慎重。本文宠,入者无需多想。夏秋沫qq:709435093
  • 爱定你:霸道校草霸道爱

    爱定你:霸道校草霸道爱

    她,天生带着残疾,没有人愿意跟她交朋友,甚至看不起她,嘲笑她。父母的抛弃便注定了她是没人疼爱的人。她告诉自己一定要坚强,因为她知道如果她不坚强没有人会替她坚强。她以为这辈子就这样平平淡淡的过下去的时候,一次无意间看到某人在墙角嘘嘘,结果就这样被霸上了。他说:“小丫头,你偷看了我的身体,你得对我负责一辈子。”某女瞪大双眼一脸的不可致信,嘴角抽搐:“我看你脑子出问题了,你也不看看我这个样子,你觉得我配吗?”她并不是看轻自己,因为自己知道什么叫作差别。某人挑眉,“那又如何?没有配与不配,只有爱与不爱。”“那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我不爱你。”某人轻笑:“没有关系,只要我爱你就行了。”
  • 清代官德丛谈

    清代官德丛谈

    本书是一本从历史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的书。作者通过对清代官场众生相的真实描绘,深刻揭示了封建政治的黑暗与腐败,从传统政治文明中发掘出至今仍有借鉴意义的珍贵历史遗产,充分反映了普通老百姓对清明政治的冀求与向往。既有很好的学术性,又有很强的现实性。全书语言生动形象,叙述深入浅出,言简意赅,文省事丰,是史学大众化的一个有益尝试。
  • 冥妻,上仙有请

    冥妻,上仙有请

    扔骰子,扔出一点就可以去九重天上当战神--重华的奴仆!!!感情这重华上仙是不是活了十几万年?活得太无聊了?居然用这样的方法选奴仆,而且还指定要地府的鬼魂。虽然这方法不靠谱,对地府鬼魂来说可是一介好事。成了他的仙奴,就可以脱离鬼籍一跃成仙。身为地府万年钉子户的花无芽,对于此事一点都不在乎。她在冥界活了三万年,还打算再活千万个三万年,可谁能告诉她,她怎么就那么倒霉?地府千万个鬼魂都扔不出个一,怎么她一扔就出一了?而这个传说中的战神上仙,性格孤僻,为人还腹黑。闲暇时,还以捉弄人为乐。————————情景1:重华上仙蹙起眉头,问:“无芽,我厉害吗?”花无芽一头冷汗,答:“您是天界第一战神,谁还比您厉害?”重华再问:“那我聪明吗?”花无芽继续答:“您当然聪明,不然您怎么会率领天界众天将?”重华继续问:“像我这么聪明的人,性格会孤僻吗?”“怎么会?上仙您能说会道,幽默至极。还会调戏良家小鬼,怎么会孤僻?”重华点点头,说:“那说我性格孤僻的人,想必是羡慕我妙嘴生花,仙见仙爱,鬼见鬼追。”花无芽冷汗无语。情景2:骰子气呼呼地跳到重华上仙面前说:“花花是我的,她自己都答应要嫁给我了。”重华上仙伸出修长的手指弹开骰子,摇摇头说:“无芽真是笨,怎么可以这般就断送自己的“幸”福?我该去“好好劝劝”她才行。”——-于是,可怜的小鬼奴在腹黑上仙名为好意的条件下各种被压迫,打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