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92300000002

第2章 记者玩的不是寂寞(1)

《发展日报》驻东江省记者站站长高扬的老家就是东江省河东市的,他的家乡在毗邻俄罗斯的大山里。

河东的地理位置很独特,一座大山横亘在两国交界处,山顶就是两国的分界线,相互的岗哨都能看清楚。山下一条小河,河边就是一条公路,高扬的家就在这公路的边上。每天,太阳一冒尖儿,那五彩的雾气便从山底缓缓升起,弥漫开来。雾纱下若隐若现的葱茏树木,都透着大山的静谧和神秘。林木繁茂,藤萝缠绕,鸟鸣雀欢。冰雪消融后,肥腴的春水透着绿色,滚滚而逝,滋润着这片神奇的土地,使这里的黑土,肥得像腌好的咸鸭蛋黄,一汪一汪的油水挑逗得人垂涎欲滴。

别说庄稼,连茅草都生长得格外灵光茂盛。滋润着勤劳朴实的山民,养肥了獐狍野鹿,更成就了原始林莽。一眼望不到边的原始山林,呈现着漫无边际的绿色。新绿、嫩绿、鲜绿、翠绿,满眼的绿色,温柔着人们的视线,也惊喜着人们的目光。

高扬是这个小村,也是整个河东市最早走出的人才之一。当他20世纪80年代考上大学后,就成了村里,也是这个乡里唯一的大学生。

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了东江日报社做记者,一干就是七年。后来国家级大报《发展日报》在各省市设立记者站,他又考到了记者站,先任记者,副站长,三年后升任站长。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职称由主任记者升为高级记者,行政级别也从原来的正科升到了副厅级。当然,这里面也有韩顺的作用。但高扬从一个山里孩子走到今天这一步,如此的出类拔萃,也看出他很是费了一番心血的。

电话又响了。他揉了揉惺忪的眼睛,抓起手机,扫了一下号码,立马精神起来,忙按下接听键不耐烦地说:“咋了,一大早就骚扰我。”

电话里是夫人尚升的声音:“昨晚河东的韩书记电话打到家里来了,说找你,我说你去河东了,可他说你回来了,你咋一夜未回?我是怕你有事才找你,你咋还急了?”

高扬也感到这样的态度对待牵挂自己的妻子实在是有些过了,便说,“哦,昨晚到市里已经太晚了,就没回家,和别的单位的几个哥们儿去了洗浴中心,洗了洗就在这儿睡了,不用惦记了,我也该上班了!”

挂上电话,他见身边的杨晓茵还没睡醒,便俯下身亲了一下她的脸蛋,下地洗漱去了。

滨江市的街道很宽阔,全是一色瓦青色平展展的柏油路面,街两边的建筑初看并不是十分的协调,既有零星的俄式建筑,也有古老的飞檐斗拱的中式门楼,更有高耸入云的现代大楼。最著名的大街——朝阳大街,街两旁大多是遮天蔽日的榶槭树和老榆树,同其他街道的柳树、杨树、丁香相比,显得高贵和出类拔萃。

当高扬开着尼桑轿车行驶在这条大街上时,他脑海里又涌现出韩顺的话,“别忘了大哥就行!”

确切地说韩顺是他家乡的父母官。他和韩顺认识是在十二年前,韩顺在河东市下属的韩家县当县长。不到四十岁的韩顺是省里最年轻的县长,而且很有魄力。他是在韩家县纪检委书记的职务上被人民代表差额给选上来的,当时在韩家县,他通过朋友的关系,引来了外资企业矿泉水厂。经过几年的建设投产,成为整个东江省的大企业之一,每年上缴利税就达几千万元。现在东江省的各大超市和社区里卖的水,都是他们生产的。有人形象地比喻,在韩家县干部职工的工资中,每一元钱就有一毛钱是这个企业的。同时他还解决了部分城镇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镇容镇貌也得到改观,于是乎,人大代表充分行使了权力,高票将他选为县长。

高扬来韩家县采访就是采访他们是怎样打破僵局谋求发展的,于是两人有了两天两夜的长谈。回去后高扬一挥而就写出了长篇通讯《百姓心中的榜样》在省报上发表,本市的《河东日报》在头版头条予以转载。于是乎,韩顺成了名人。当时的省委书记和省长都在《百姓心中的榜样》上做了这样的批示:“在求发展促提高的大前提下,能有这样心中装着百姓的,有魄力、有胆识的干部出现,真乃时代的必须,国家的幸运。”于是,当了不到半年县长的韩顺,马上升任了韩家县的县委书记。

为了感谢高扬,韩顺给他弄了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还是在省城高档社区。当韩顺将房产证、土地证和房子钥匙交到高扬手上时,高扬吓得呆住了,半天才说:“这礼太重了,不敢要。”

韩顺笑了,拍了拍他的肩膀:“老弟,这是我的房子,绝对是用自己的工资买的,放心住吧,肯定不是受贿来的。”

“那你回省城住啥?”

“你嫂子他们单位又分了一套,她在外企效益好,总搞福利分房啥的。再说这次县里也分了我一套,我不缺房子的。”

这很真诚的话让高扬信服了。没有理由不信服,结婚几年了,两口子的工资加一块才五千多元。没办法只能挤在岳母家。小舅子媳妇几次提出要搬回来住,还不是怕他占了岳父家的房子。这回好,终于有了自己的房子,还是三室一厅,一百多平米。呵呵,这房子大啊!

在当时也价值二十多万啊!他在高兴之余,还没糊涂,把房产证还给了韩顺,声称:“我只是借住,等我有钱买了房,这个就还你。”韩顺还想说什么,可一看高扬那认真的眼神儿,没有再说话。心里说:住着还不就等于是你的一样嘛!同时也佩服高扬的智商,不花钱白住,名义上还不是要的。呵呵,其实,有使用权还不就是等于有拥有权嘛。

这以后,韩顺书记就成了高扬笔下的关注对象。《韩家县的钱袋子是这样鼓起来的》、《韩顺的大气》、《科学发展见证富民路》等大篇幅报道经常出现在省报上。没有政绩,媒体是不可能无的放矢的,正是因为韩顺的努力工作,加之媒体的关注和上级的赏识,韩顺成了东江省政坛一颗耀眼的明星。不到三年就升到主管七个县的地厅级城市——雅泉市的常务副市长。几年后,紧接着又调任到河东,当上了河东市委书记,去年,他又升为省委常委,据说,中组部就要来考核他,要推选他做东江省省长。

当然,高扬也没白出力,《发展日报》在东江省设立记者站,竞争很激烈,是韩顺通过北京的一位东江省出去的老领导,即在《百姓心中的榜样》上做过批示的当时的省委书记,出面找到发展日报社的老总,提出让高扬到《发展日报》驻东江省记者站工作。高扬也不负其所望,不到三年便由记者、副站长转为站长。在省报调出时,他是一个副科级的专栏记者,一下子跳到处级,这样到了记者站这个处级单位,很自然就成了正处级。又加上高扬的勤奋和努力,使记者站的报道、发行、广告等工作几年来都处于报社各站的排头地位,他就解决了副厅级的级别和正高级职称。据说,报社之所以给下属的个别记者站站长解决副厅级职位,主要还是基于采访方便考虑的。因为,这样一个大报的记者,接触的大多是县处级别以上的干部,自己的级别上不来,虽说记者是无冕之王,见官大一级,但那毕竟是说说而已,是记者自己的心理安慰,对目前“官本位”思想严重的各级干部来说,还真的不是很尊重记者的。

现在在东江省,高扬可是人物了。可以和省委书记、省长坐而论道,每每有了新的思路和点子,便用内参的形式给书记和省长发一下,省里的一些领导若是想在国家级报刊上发篇讲话或署名文章,都要找高扬来运作。这让他炙手可热,真有点举足轻重的味道。

也正是由于高扬和《发展日报》的作用在东江省日益突出,一些上访举报信便接踵而来。前不久,他接到河东市一些人大代表联名发的举报信。举报河东市挪用天保工程款盖市委大楼,还引来了重污染企业康桥科技有限公司河川”炼厂,不仅污染山林造成树木大面积死亡,而且连山民们也都患病了。他派下属的两位记者查了半个月,当记者把调查的材料和照片放在他的办公桌上时,他震惊了!马上打电话给韩顺,问他清不清楚这两件事的内幕。韩顺说知道,但好像没高扬说的那么严重,并说要想发展就得牺牲一点利益,还说有些人大代表和老百姓一样目光短浅。并用斩钉截铁的语气表明了他的态度:

“要想树立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得解放思想,思想不解放,发展就无从谈起!”

深思熟虑了差不多有一周。高扬谁也没通知,只是和自己站里曾下去调查的记者杨刚一起,开车到了河东。他想亲自去看一看,听一听。结果,都没敢在河东吃饭,到那儿心里就添堵,马不停蹄地赶回了省城。可就这样,韩顺还是知道他去了河东。高扬不得不惊叹一声:

“老哥真有你的!”

刚过十字路口,高扬就见一个交警在向他招手,示意他停车接受检查。他将车靠在边上,走下了车,冲迎上来的警察一笑:“辛苦了!”

警察向他敬个礼:“您闯红灯了。”因他的车牌照是东AD打头,东A代表省城,D代表政法系统,车牌号码又较小。交警知道这人来头不小,因而,也没让他出示驾照,只是关照他:“开车不能想别的!”

高扬笑了笑:“谢谢提醒,谢谢关照。”交警便让他走了。

当初,他找交警总队宣传处的人要办号牌时,孙喜处长就介绍他到滨江市交警支队,找郭支队长,给他办了个东AD00111。号码是他点的,111就是啥都是第一的意思,当时还有012的小号牌,他没要,只是要了这个111,车型可以不是最好的,但号牌一定要好的。这是他最兴奋的。

虽然交警没难为他,但他还是很懊恼,居然闯红灯都没看见,真是太不应该了。

到了办公室,其他的记者早就到了,都在打扫卫生,洪静正在擦他的桌子。见他进来,洪静和正在拖地的记者张琳琳齐声说:“站长好!”

他也说:“你们早!”便走到办公桌边放下手包后,又出门,去了洗手间。

当他回来时,桌子、椅子上的水印全干了。洪静正在用干抹布擦拭水印的痕迹。他坐下后,对正将拖布往水桶里放的张琳琳说:“去喊他们来开会!”

张琳琳出去不大一会儿,另两个办公室的记者和记者站的工作人员陆续走了进来,坐在大圆桌前。

《发展日报》驻东江省记者站,其实只有两个人是报社的编制,那就是站长高扬和记者张琳琳。而张琳琳是报社派下来的,说不上啥时就被抽回去了。因而,严格地说,实际的正式记者编制只有高扬一人。

但现在他们却有十一人之多,这主要是高扬善经营。他把记者站仅有提供信息功能的权限放大了,因为报社每年都有发行和经营的业务要求,这样他一个人忙不开,就得外聘人。

因为《发展日报》是国家级大报,聘来的人也都是这个业界的精英。他们不仅能写稿,也懂得用手中的笔,同各方面都处上关系,很自然的,报纸发行、广告就极易得到了。这既能完成报社的任务,又扩大了记者站的影响力,也很自然地壮大了经济实力。于是各个记者站都迅速扩张,成立新闻中心、经营部等。写稿的写稿,经营的经营,闹得是极其风光。东江省的记者站就是这样,他们每年都能完成报社的任务。高扬见人多了,就把给杨晓茵创办的那个文化公司,迁到了记者站来,除张琳琳、洪静、杨刚、刘仁怀写稿外,其余的人都算做公司的员工,承揽广告,编辑图书,组织一些大型活动和演出啥的,收入颇丰,小日子过得相当滋润,别的不说,他们每年光税收就上缴二十几万元,可见他们的收益了。

见大家都坐好了,高扬从他那宽大的老板台后面站起来,走到长条的大会议桌旁,看着大伙儿说:“上周大家都辛苦了!”众人纷纷点头表示感谢后,高扬说:“老规矩,大家还是先说说各自上周的工作和这周的打算吧!张琳琳你先来!”

张琳琳是报社派下来的实习记者,今年28岁,是北大毕业的研究生,老家是上海的。白净的面皮配上她那娇小修长的身材,一看就有吴侬软语的上海淑女味儿。刚一见她的形象,说她从事科学研究的,大家都不会提出什么异议,可她偏偏爱上了新闻写作这一行。

张琳琳腼腆地一笑,慢条斯理地说:“我上周的工作主要采访了副省长朱如营。对东江省的环保问题和将要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沟通,只写了初稿,发到你邮箱了。还参加了两个新闻发布会,一个是万汇公司的股票上市,一个是滨江工业园区启动。两个均发了消息,已经见报。下周我想采访滨江市委书记祝全面,就滨江如何打造休闲旅游城的问题做个专访。”

高扬点了点头说:“很好!朱如营的专访我还没有看,不过,东江省环保的事,暂时先放一放。昨天我和杨刚到河东去暗访了一下,问题很严重,待我和韩顺书记沟通后再研究。滨江工业园区动工的事,我觉得不能只是发一条消息那么简单。你这周约祝全面时,可以把这个也考虑进去,试着请他谈谈滨江的发展,是走工业立市的老路,还是扬休闲文化之长?”

张琳琳:“我还没约呢,也不知道人家祝书记是不是有时间!我上周和滨江市委宣传部的韩部长说了,她说给约一下。”

高扬:“找他的秘书,直接约,就说我约他。另外,休闲旅游,人文城市,不是说说那么简单,放着满人文化的发祥地不去光大,老想着整新奇的玩意儿,谁会往你的山沟里跑?我们不能只做专访,给他当传声筒。文化融入历史,历史承载文化,当记者的也要思索,要敢想,要突破固有的传统思维模式。对政府的官员,我们要给他提思路,让他按照你的思路走。这样他才会重视你,拿你当回事儿。否则,你就是给他写一千篇、一万篇他自己都嫌恶心的东西,他也记不住你。我看你还是就这个思路去组织材料,搞一篇观察类的思索性文字,这样,这个题目做起来就有意思了。”

张琳琳点头答应:“好的。”

高扬接着说:“我前几天和咱们省社科院的满史专家在一块儿闲聊时,几位专家说咱们东江是满族聚居地之一,满族先民女真人的部落,其政治、经济、军事活动的中心就在咱们这儿。”

记者站的另一位记者杨刚接过了话头儿:“我查过资料,咱们这里是女真民族商贸活动的繁华地带,女真的王室贵族凭借这里特殊的军事、贸易地位,与其他部落角逐争斗,迅速壮大,拥有关东大半,称雄女真。清太祖努尔哈赤吞并周围各国之后,这里又成为明朝与后金政权政治、军事斗争的前沿。”

高扬说:“是的,宁古塔古城是清朝东北三大流人寓所之一,呵呵,说是流人寓所,其实就是犯人监狱。据说关押在这里的流人有武装反抗清朝统治的朝廷钦犯,也有文人墨客、商人渔夫。这些名流儒士的诗、词、书画为满清文化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由于各地流人带来了丰富的异地文化和近代文明,加之他们的子女与当地居民通婚、融合,形成新的居民结构和独特的文化,这种文化就具有极其鲜明的地方特色。因此,老专家们建议开发建设满族民俗展览馆项目,以实物与表演相结合的方式,融观看与参与为一体,全面展示满族的民俗文化,以此来吸引游客。听他们这样说,便勾起了我的兴趣,当时我就给他们建议说,要充分利用这里古朴的建筑,营造良好的女真文化氛围,依据明、清史籍,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展示女真或满族的历史文化。”

同类推荐
  • 房与局

    房与局

    江烁和秦一恒是一对神秘搭档,每一次都能大赚一笔,生意出奇地好!不料,这对黄金搭档却被不明来路的人盯上。一场巨大阴谋悄悄在他们身边酝酿。这其中,究竟隐藏着什么巨大的阴谋?
  • 无名的裘德

    无名的裘德

    这是哈代最优秀的作品之一男主人公仅十一岁,父母双亡,贫困孤苦而又多愁善感,但幼小心灵中已深深埋下了求索上进的宏志大愿。袭德的这番经历,是英国十九世纪后半叶乡村教育逐渐普及后有知识的一代青年劳动者要求改变自身地位的图影。
  • 他乡明月:柯岩文集第二卷

    他乡明月:柯岩文集第二卷

    本书是柯岩作品集第二卷,包含小说《他乡明月》。写的是20世纪80年代“新移民”的悲怆故事。歌舞团年轻貌美的女孩紫薇和朵拉为了报复团长对她们的打击,愤而出国,毫无思想准备的他们以为美国会是施展才华,实现理想的天堂,而弱肉强食的现实终于给他们开了一个悲剧式的玩笑。
  • 日本异闻录

    日本异闻录

    从泰国归来后,南瓜和月饼的惊魂之旅并没有结束,在之后的旅途中,他们遭遇了更加离奇诡异的事件。豪华游轮上停放的黑色空棺,午夜徘徊于十字路口的灯笼小僧,深山老林中吞人性命的烟鬼婆婆,富士山下神出鬼没的妖狐山姥……更多凄美哀怨的故事,都将在《日本异闻录》中得以呈现。这是一部揭秘日本神秘文化的特色小说,也是一本日本版的《聊斋志异》,在为读者讲述独具扶桑特色的民间故事的同时,也将为读者展现出一幅从未展开过的隐秘历史画卷。老羊的新书《中国异闻录》QQ阅读独家首发连载中。
  • 朗月寒星

    朗月寒星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热门推荐
  • 梦续红楼之花落花开

    梦续红楼之花落花开

    此文是依红楼故事为背景而展开的故事,非曹公红楼。莫以曹公论灯芯竹。愿同道者共享,不喜者请一笑置之。尤其钗迷们,看了要生气的。花落花开,是花的一生。滴尽了碧绿,泛起了微黄,随秋风萧瑟,落寞于她的锄下。质本洁来还洁去,葬花,葬心,葬泪人。前世欠的泪已尽,今生欠的情怎还?冷眼望着旧物化作清烟,飘飘洒洒的泣尽泪绝。炉中物已不在,眼前人心惶惶…潮起潮落,花开花谢。花魂逝作凝望的目光,该,何去何从?第一卷缘落潮起—玉缘尽,钗美姻他成亲了,新娘不是她—林黛玉她嫁了,虽不称心如意,却是她最后的选择,即使是闺友的知己—贾宝玉她,林黛玉,花落在贾府,情归何处?她,薛宝钗,牡丹花刚刚绽放在贾府,纵使得不到他的情,她何偿在乎,情是何物?花轿迎门,黯然泪下。脂红眉细画,颦笑皆非她。任你贤良淑德,我已面冷心冷。凭你软言娇语,我谈笑只为她。随是缘落潮起,我心只祭她。指尖轻柔,洒下旧稿断痴情,她,漠然退出。他,贾宝玉,一生的情爱逝在贾府,怨谁?恨谁?原是爱他的两个人,娘亲和姐姐,以爱他的名义毁了他的幸福。爱了,伤了,从此还有爱吗,黛玉的心已累。第二卷清冷笑颜--枉笑语,溶秋心她,落花载着愁心滑入水中,凝神渺望,不再是形单影只,孑然一身。心寄在远方……堆成的笑容难以消融,淡然一笑,愁绪凝作秋思,心飘然世外,悠然南山。她,王夫人与她的外甥女,打点起笑颜,风刀霜剑化作了和风细雨,对她,她是看到了她名字头上闪耀着的光环;而她终于看到了她外甥女的笑容下怎样的寒霜!她,薛宝钗,府里的娇子,如何的付出换来当家主事之权,为了她的家人,为了她在府中立足。他,云上公子,这一生眼中,心中只有她,霸道地只想守在她身旁。她,只能做他的娘子。他,北静王,孤独而寂寞地转身,心终于放下,他看到她眼中的一抹温柔,不是为他。时间去消融他心中的痛,身边有她默默相伴。(此卷并不是写水溶心移,溶秋心者,溶化了黛玉的愁心,只剩下舒心的笑意,而非水溶之心,亲们莫要误会了。)创建和谐环境,留言发人身攻击一律删除~~~~~~~~~~~~~~~~作品相关~~~~~~~~~~~~~~~~~~~~~~本文的简介<花落无痕开有声>?pstyle=1欢迎大家去看~~灯芯的群:68639080~欢迎加入讨论~
  • 农家女奋斗史

    农家女奋斗史

    穿越一个不小心,遇到一个谪仙一般的美男子,竟然还是皇帝,只是好好的皇帝不当,偏偏要来当平头老百姓。只不过事实证明,即便是不做皇帝,那一样能够在其它领域混得风生水起。
  • 惊世萌宝:特价娘亲大拍卖

    惊世萌宝:特价娘亲大拍卖

    ”“娘亲,可有见过‘惊艳盗神’外带个‘贪财奶包’一起穿越的吗?她是洛将军府的嫡出小姐,那只妖孽好漂亮。“娘亲,见过穿越的,隔壁有颗玉灵珠我想要。”“抢了。”某男凤眸一眯将她压在身下:“女人,那夜盗我种还记得否。”“盗了。”“啥时候的事?你干嘛?”女子护胸,他是身份神秘的灵水国太子。这片大陆一夜间崛起了一对‘煞神’,男子一字一句说:“我要攻回来。”“娘亲,下面那个女娃在跟我炫她新衣服”“扒了。”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quot;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绝世轻狂:至尊倾城妃

    绝世轻狂:至尊倾城妃

    她和他,没想到竟是天赋惊人。狠辣绝情。嚣张,二十三世纪冷酷特种兵,且看两人如何绝世无双,绝代风华,他对她呵宠入骨,轻狂天下!,可偏偏穿成了一个被欺负到无力还手的废物丑丫头身上。狂妄,他宠她上天,一朝穿越,本想安稳一世生活,“我的女人,她逆天重生!!她展露才华,惊才绝艳,谁敢欺负?!”妖魅如他,强者之路,在异世上演一出强强联手的戏码,不离不弃
  • 信用知识宣传手册

    信用知识宣传手册

    个人无信则不立,企业无信则不兴,政府无信则不威。提高诚信江苏建设水平,必须从加强诚信教育入手,大力培育诚信意识,弘扬诚信文化,在全社会倡导重诺守信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营造“守信者荣、失信者耻、无信者忧”的诚信氛围。
  • 从大地走向大地

    从大地走向大地

    2004年夏天,作者在养病期间无意中接触到19世纪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的作品,这些才华横溢的俄罗斯画家的油画将作者带入一个优美深邃的境界,引发了作者对自然、对艺术的赞叹与欣赏、探索与思考。作者的文字淡泊宁静,却能将读者带入深远的意境,跟着作者的思绪,我们看到了一粒种子是如何成长,最后变成一艘远航的船的过程;看到了森林与海洋的对视与相溶,看到了秋天美丽宁静的树林,薄暮时分钟声中的教堂,强烈光线下的雪地与沼泽,还有从容不迫地流淌着的小溪,比肩而生的青黄的小草,这些生活中可能被许多人忽略的事物,在作者的笔下却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这是一本能给人带来极大美感的随笔,给生活以希望,给心灵以阳光。
  • 萌夫接嫁之草原女王到

    萌夫接嫁之草原女王到

    梅朵从昏暗中醒来。她感觉到了全身如同散架般的疼痛。她微微的哼了几声,便很快引得了旁边人的注意。立刻,耳边喇嘛特有的沙哑神叨的声音响起:“老爷,大小姐醒了。”眼皮子都睁不开的梅朵在这个时候,感觉到本就晕乎的脑子更加的浑浑噩噩。什么老爷,什么大小姐?她的阿爸都死了多少年了,况且,她早已经不当大小姐多少年,她的称呼唯有一个——拉巴茸女王。然后,她听得厚重的脚步声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