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90100000006

第6章 楚汉风云录(5)

汉十年,陈豨果反。上自将而往,信病不从。阴使人至豨所,曰:“弟举兵,吾从此助公。”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部署已定,待豨报。其舍人得罪于信,信囚,欲杀之。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于吕后。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豨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贺。相国绐信曰:“虽疾,强入贺。”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遂夷信三族。

“夷三族”是古代极不人道的刑罚,为了杜绝复仇的种子,统治者就采用这种斩草除根的手段。有一种说法叫“株连九族”,其实就是“夷三族”的另一种说法。“九族”包括父族四(本族、姑母及其子、姐妹及外甥、女儿及外孙),母族三(外祖一族、外祖母娘家、姨母及姨侄),妻族二(岳父一族、岳母娘家)。

萧何协助吕后诛韩信这件事,脱离具体的历史背景,很难说三道四。站在汉室的立场,萧何不过协助吕后粉碎了一次军人“政变”。不过,司马迁对他是有微词的:

太史公曰:萧相国何于秦时为刀笔吏,录录未有奇节。及汉兴,依日月之末光,何谨守管籥,因民之疾法,顺流与之更始。淮阴、黥布等皆以诛灭,而何之勋烂焉。(《萧相国世家》)

这是说,萧何在秦时,也就一个碌碌无为的文书罢了,没有过人之处。由于跟对了人,所以发迹了。到韩信、英布等功臣被剪除,萧何地位就更显要了。

《萧相国世家》并没有大量地正面地描写萧何的功绩,反而花较多笔墨从多个方面表现他与刘邦间的复杂关系,在功臣传记中是很特殊的。秦时,萧何原是刘邦的上司,曾多次给刘邦以优待和回护。如每逢刘邦带领民工去咸阳服役,别人赞助盘缠三个钱,萧何独给五个钱。这个情刘邦一直是记着的,称帝后大封功臣,“益封何二千户”,“以帝尝繇咸阳时何送我独赢奉钱二也”,这二千户就成了那两个钱的利息。导致刘、萧关系的第一次变化的因素是陈涉起义:

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秦二世元年秋,陈胜等起蕲(读七),至陈而王,号为“张楚”。诸郡县皆多杀其长吏以应陈涉。沛令恐,欲以沛应涉。掾、主吏萧何、曹参乃曰:“君为秦吏,今欲背之,率沛子弟,恐不听。愿君召诸亡在外者,可得数百人,因劫众,众不敢不听。”乃令樊哙召刘季。……沛令后悔,恐其有变,乃闭城城守,欲诛萧、曹。萧、曹恐,逾城保刘季。刘季乃书帛射城上,谓沛父老曰:“天下苦秦久矣。今父老虽为沛令守,诸侯并起,今屠沛。沛今共诛令,择子弟可立者立之,以应诸侯,则家室完。不然,父子俱屠,无为也。”父老乃率子弟共杀沛令,开城门迎刘季,欲以为沛令。刘季曰:“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吾非敢自爱,恐能薄,不能完父兄子弟。此大事,愿更相推择可者。”萧、曹等皆文吏,自爱,恐事不就,后秦种族其家,尽让刘季。……乃立季为沛公。(《高祖本纪》)

刘邦因纵徒役而亡命,回沛县人们对他已是刮目相看了,沛令无决断,授人以柄,遂致杀身。萧、曹等不愿当出头鸟,尽让刘季,历史就这样作出了选择。

刘邦以萧何为左右手,离不开他,但也不完全放心他,时时防嫌他。白居易诗云:“天可度,地可量,惟有人心不可防。”也难怪刘邦。当刘邦与项羽相持于荥阳,刘邦一连多次派人慰问萧何,连幕僚鲍生都看出来了:“数使使劳苦君者,有疑君心也。为君计,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上必益信君。”萧何照办了,于是“汉王大悦”。后来,萧何帮刘邦除掉韩信后,刘邦“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另一幕僚召平又对他说:“以今淮阴侯新反于中,疑君心矣。夫置尉卫君,非以宠君也,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心悦。”萧何又照办,于是“高帝乃大喜”。当英布反,刘邦亲往镇压时,萧何还想与以往一样“悉以所有佐军”。又有人提醒他:“君灭族不久矣。夫君位为相国,功第一,可复加哉!然君初入关中,得百姓心十余年矣……上所为数问君者,畏君倾动关中。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读矢)贷以自污?上心乃安。”萧何又照办了,于是“上乃大悦”。

这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状态,当然是很累的,主要是心累。正是:高处不胜寒,高有高的难处。

六 一编书是帝王师

萧何虽然功居第一,刘邦论三杰却又首称张良:“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在后世他的名气之大,过于萧何。宋人真德秀云:“子房为汉谋臣,虽未尝一日居辅相之位,而其功实为三杰之冠,故高帝首称之。其人在伊吕之间,而学则有王霸之余;其才如管仲,而气象高远过之。其汉而下,唯诸葛孔明略相伯仲。”(《史记评林》引)

据《高祖功臣侯者年表》,高祖十二年间所封列侯一百四十三人,立传(世家列传)者只有二十来人。功居第三的张敖、功居第五的樊哙、功居第六的郦商都入列传。按理说入世家的张良,至少应紧随萧、曹,功列前三。

然而,在功臣侯者年表中,张良却排在六十二位。这不好解释,唯一可以说得通的理由是——这是张良自己要的结果。

《留侯世家》载:“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封。”齐是一块肥肉,当年田肯对刘邦说:“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地埶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夫齐,东有琅邪、即墨之饶,南有泰山之固,西有浊河之限,北有勃海之利。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齐得十二焉。故此东西秦也,非亲子弟,莫可使王齐矣。”(《高祖本纪》)

而张良只要留这样一块小地方,这就是张良自己的选择。这使人想起老子所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功成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张良是做到了。他本是黄老的信徒,要的就是明哲保身。明哲保身就须低调,低调是张良的处世哲学。

张良本是书生、文士、谋臣,却是以侠客、杀手、亡命徒的身份露面的。这是《留侯世家》很奇特的一笔: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良年少,未宦事韩。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清人朱彝尊词云:“当年博浪金椎,惜乎不中秦皇帝!咸阳大索,下邳亡命,全身非易。纵汉当兴,使韩成在,肯臣刘季?算论功三杰,封留万户,都未是,平生意。”(《水龙吟?谒张子房祠》)“为韩报仇”——是家仇国恨决定了张良一生的事业。博浪沙行动的失败,张良动心忍性,改变策略。

接下来张良有一次奇遇,就是遇圯上老人即黄石公,此人更像个小说中的人物。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留侯世家》)

据苏东坡《留侯论》的见解,老人授书还是次要的,关键是考验张良的韧性。推翻秦王朝必须有持久的打算,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见张良有这个韧性,老人才肯授书。

张良在刘邦的建国大业中的卓越功勋,主要是运筹帷幄,也就是坐镇指挥。他的一谋一划,无不关系刘邦的安危得失。如计破峣关,使沛公先入关:

沛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峣(读尧)下军,良说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遂)〔逐〕北至蓝田,再战,秦兵竟败。遂至咸阳,秦王子婴降沛公。(《留侯世家》)

如既入关,刘邦欲留居秦宫,喻以利害,劝还霸上。如面临项羽大军的威逼,紧紧抓住项伯,使刘邦脱身于鸿门宴。

在刘邦被排挤到边鄙的巴蜀时,张良又通过项伯,为刘邦请到汉中之地。项羽为了稳住刘邦,居然也就准其所请。张良在探知通往陈仓之故道的前提下,劝刘邦火烧栈道,示无还心,以麻痹项羽。又诱导项羽把攻击目标转移到齐国,使刘邦乘隙还定三秦。

汉元年正月,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王赐良金百溢,珠二斗,良具以献项伯。汉王亦因令良厚遗项伯,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遂得汉中地。汉王之国,良送至褒中,遣良归韩。良因说汉王曰:“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良至韩,韩王成以良从汉王故,项王不遣成之国,从与俱东。良说项王曰:“汉王烧绝栈道,无还心矣。”乃以齐王田荣反书告项王。项王以此无西忧汉心,而发兵北击齐。(《留侯世家》)

同年,刘邦兵败彭城,张良又劝其捐关东之地与韩信、英布、彭越,这三个人后来就成为破楚的主力,刘邦平定天下之后有七个异姓王,这三个人地位最突出:

项王竟不肯遣韩王,乃以为侯,又杀之彭城。良亡,间行归汉王,汉王亦已还定三秦矣,复以良为成信侯,从东击楚。至彭城,汉败而还。至下邑,汉王下马踞鞍而问曰:“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良进曰:“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郄;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然卒破楚者,此三人力也。(《留侯世家》)

如韩信欲代齐王,蹑足就封,化解危机。以上这些,都关系到建国大业的成败。

又如劝封雍齿,防变于未形。

上已封大功臣二十余人,其余日夜争功不决,未得行封。上在雒阳南宫,从复道望见诸将往往相与坐沙中语。上曰:“此何语?”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上乃忧曰:“为之柰何?”留侯曰:“上平生所憎,群臣所共知,谁最甚者?”上曰:“雍齿与我故,数尝窘辱我。我欲杀之,为其功多,故不忍。”留侯曰:“今急先封雍齿以示群臣,群臣见雍齿封,则人人自坚矣。”于是上乃置酒,封雍齿为什方侯,而急趣丞相、御史定功行封。群臣罢酒,皆喜曰:“雍齿尚为侯,我属无患矣。” (《留侯世家》)

《老子》六十四章说:“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张良之策,就是防患于未然。此外,如劝迎四皓,卒定太子,都关系到建国之后的稳定。

张良学黄老之术是学到了家的。从入世的角度说,就是权变,就是先让步后还击。《老子》三十六章说:“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宋人杨时说:“老子之学最忍,他闲时似个虚无单弱的人,到紧要处发出来令人支吾不住,如张子房是也。子如峣关之战,与秦将连和了,忽乘其懈击之。鸿沟之约,与项羽讲解了,忽回军杀之,这便是柔弱之发处,可畏!可畏!”事见《项羽本纪》:

是时,汉兵盛食多,项王兵罢食绝。汉遣陆贾说项王,请太公,项王弗听。汉王复使侯公往说项王,项王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项王许之,即归汉王父母妻子。军皆呼万岁。……项王已约,乃引兵解而东归。

汉欲西归,张良、陈平说曰:“汉有天下太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汉王听之。汉五年,汉王乃追项王至阳夏南,止军,与淮阴侯韩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至固陵,而信、越之兵不会。楚击汉军,大破之。汉王复入壁,深堑而自守。谓张子房曰:“诸侯不从约,为之柰何?”对曰:“楚兵且破,信、越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与共分天下,今可立致也。即不能,事未可知也。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尽与韩信;睢阳以北至谷城,以与彭越:使各自为战,则楚易败也。”汉王曰:“善。”

鸿沟(也就是中国棋盘上的楚河汉界)是战国时魏国所开的一条引黄入淮的运河,北起荥阳,经中牟、开封,南流至淮阳东南入淮水支流颍水。毛泽东读史,曾经作过绘声绘色的表述:鸿沟划界,项羽引兵东退,刘邦也想到长安休息,张良说,什么条约不条约,要进攻,他立刻听了张良的话,向东进。总之,无论是在峣关对付秦人、鸿沟之盟后对付项羽,还是灭楚后对付韩信,张良都是出其不意,只问结果,不择手段。

从出世的角度说,就是功成身退,全身而退。《老子》第九章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史记》中有不少功成身退的故事,最好的例子就是范蠡,霸越亡吴计已成,范蠡马上带着西施经商去了。他不恋栈不掌权,进入民间系统,当了财神爷,当了陶朱公。民间的财神爷就是范蠡的标准像,经商有极好的效益,还把西施接管了。张良没有他这么浪漫,但也是比较能够保护自己的。

清人林伯桐说:“汉高一生喜狎侮,又多猜忌;老成如酂侯(萧何),英雄如淮阴,皆不免于疑忌。他如英布之勇,郦食其之辩,其始皆不免于狎侮,唯遇留侯则自始至终无敢失礼,亦无有疑心,岂徒以其谋略哉?观留侯自称,一则曰‘为韩报仇强秦’,再则曰‘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其进退绰绰有余于功名爵禄之外者矣。考其生平,居得为之地,而无田宅之好,无声色之嗜,至其经营天下,则如行所无事者,谁能及之哉!”(《增评历史纲鉴补》)

关于张良的相貌,《史记》有这样的记载——太史公曰:“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盖孔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留侯亦云。”味其言,也就是说张良其貌不扬吧。这正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七 吕氏强梁嗣子柔

有句话说“人生而平等”,其实是“生而不平等”。常人都愿生富贵之家,都羡慕帝王之家。然而,常人看到的只是这些人的风光,个中甘苦只有当事人才知道。“愿生生世世勿生帝王家”这个话,好像是唐文宗最早说的,后来明建文帝也说过。由此看来,生在帝王之家,也不那么值得羡慕。《世说新语》中殷浩有句话说得好:“宁作我。”只要不是生在“负郭穷巷”,只要有那么一亩三分地,就值得庆幸。

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自然法则,是非常残酷的。帝王政治,只要涉及政权及交班,其惨烈有类自然法则。发生在蜂群里的行为,发生在狮群里的行为,在政权斗争中也会发生。利益大,风险也大。处在权力中心的人就像处在旋涡中心。一失败就是灭顶之灾,以丧失生命或自由为代价。

同类推荐
  • 汉雄

    汉雄

    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年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为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马刀下的冤魂和马鞍上的得意,没有丝毫区别,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任何人都没有无故剥夺的权力。没人可以随便欺辱大汉的子民,没人可以在大汉的国土上任意的抢掠杀戮。无论我们的敌人有多么的强大,汉家的血脉终将激励着我们拿起刀剑,争取属于自己的尊严和荣誉。要让这帮草原鞑子领教汉家儿郎的勇武,用他们的尸山血河铸就大汉民族的辉煌。云啸向天怒吼,大汉雄起。龙王书友QQ群:282022096,欢迎各位朋友共同讨论篡秦的发展。
  • 大学生必知的重要历史人物

    大学生必知的重要历史人物

    本书讲述了上起公元前 9世纪的行吟诗人荷马,下迄20世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伟领袖毛泽东。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开国元勋的王者风范,思想家的深邃睿智,政治家的宦海浮沉,文学家的沧桑人生,艺术家的独具匠心,科学家的智慧灵感及施行探险家的神奇经历……
  • 微观历史:1957-1965

    微观历史:1957-1965

    本书汇集了作者于20世纪50年代在天津、北京上大学时,和60年代前期刚参加工作时的几本日记,记述了当时一个普通的大学生、一个热爱党热爱新中国的大学青年教师的生活,反映了当时热火朝天的时代风貌,集中反映了当时大多数的普通高校老师和学生的生活和精神状态。
  • 正说三国

    正说三国

    想知道三国真正的历史吗?想了解三国志与三国演义有什么不同吗?想读懂正史三国的都来看看吧!
  • 史上99个血淋淋的教训史上99个活生生的经验大全集

    史上99个血淋淋的教训史上99个活生生的经验大全集

    对于很多青年朋友来说,读一读关于历史事件的宏大叙事——“正史 ”很重要,但也不妨多了解一点常常在细微处见出历史真精神的“史屑” ,知道一些掌故轶闻,这样既补充了正史之不足,也能培养自己对于历史 的兴趣。本书是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精选与时代精神结合紧密、具有现实意义的历史故事 ,并根据内容对每个故事都进行了深刻、精当的经验要诀分析,以期对怀有不同心理需求的读者以精神上的享受和人生的启迪。
热门推荐
  • 魔帝宠妻妖娆后

    魔帝宠妻妖娆后

    她是华夏第一特工,国家隐秘高级官员,手下掌管官员无数,接到一个特殊任务,追回华夏国国宝,凤凰玉戒,传言得玉戒者一统天下,却没想这不过是华夏国官员里应外合想除掉她,她挡了太多人的利益,不得不死。刹那,混沌开,玉戒认主,把她带到一个全新的世界,这一世她发誓为自己而活,废物,是么?她有玉戒在手。没钱?玉戒在手,练练药,勾勾手。什么?怀孕?爸爸身份不明?没关系,美男一打,谁赢谁是!女人,某男咬牙切齿大吼,你想我儿子喊别人为爹!休想!你是我的!儿子也是我的!一大一小,大街上,爹地,麻麻又在勾搭漂亮叔叔喔。女人,真的是活的太逍遥了。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女人就是要有钱大全集(超值金版)

    女人就是要有钱大全集(超值金版)

    没有理财智慧的女人,永远都无法成为真正的好命女。不懂理财的女人。也许会赚钱,但却守不住钱;也许会守钱,但却不知道如何让钱升值;也许懂得如何让钱升值,但却不懂得如何给自己的未来提供一份保障;也许懂得给自己提供一份保障,但却不懂得如何通过钱财让自己持久美丽……我们不要做这样的女人,我们要做既有钱又聪明的女人!这本《女人就是要有钱(超值金版)》由雅瑟编著,用丰富的案例和精彩的理论告诉大家,女人如何变有钱。做女人,就要懂得理财,就要让自己活得更精彩。这本《女人就是要有钱(超值金版)》适合女性阅读。
  • 天外宇宙发现总集

    天外宇宙发现总集

    在晴朗的夜晚,当你抬头注视星空世界时,你可曾想过,在地球以外的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为了揭开这个千古之谜,天文学家们费尽了心机,希望找到人类的天外知音,哪怕是原始生命也好。这样,人们很自然地就把目光集中到地球的近邻——火星上了。
  • 小猪弗莱迪:飞行员弗莱迪

    小猪弗莱迪:飞行员弗莱迪

    “不再只有人类和鸟类才能在广阔美丽的天空自由翱翔。你们,家畜们——猪、马、奶牛、狗——也能,你们都能离开陆地,登上云端,越过高山,去拥抱阳光。听着……”
  • 让节约成为一种习惯:有效节约的38个细节

    让节约成为一种习惯:有效节约的38个细节

    节约是企业实现效益倍速的利器,建立节约型文化是企业实现效益的长久之计。本书正是一本培养节约型员工的必备教材。
  • 青梅难负竹马情

    青梅难负竹马情

    【完结文!很腐,慎入。】当傻子的好处:一,能常人所不能,傻常人所不傻。二,没有缺点,缺点就是最大的优点。三,吃陌生美男的豆腐不会喊非礼!例如,戏弄太子,消遣王爷,撞撞书生。重点PS:那个倾城倾国的“邪魅丫鬟”,能不能独占为已用?*本书简体出版名:《一生一世:青梅难负竹马情》(上、下册,亲们购一本可好?)
  • 仙绛

    仙绛

    我是一个最受天道诅咒的人,因为我身有七彩长虹;我是一个最为世事遗弃的人,他们看我,如同一个怪物。然而我依旧还在修仙,修成天下第一步……何为仙?随心所欲。不拘于兴,不劳于物,不疲于命,不陷于情。一身自在,无挂无碍,是为仙。何为道?一心追寻。只为证果,只为证道,只为证轮回,只为知天命。掌我道果,筑我道身,是为道。何为仙绛?天有绛仙,为“生于世而出于世”。天有绛道,为“顺轮回而逆轮回”。凡有灵性,皆可成仙。凡有悟性,皆成道果。是为“仙绛”!
  • 腹黑帝王将军妃

    腹黑帝王将军妃

    正剧文艺版:她,风华少女,男装入世。天下第一将,神话少年。他,曾经韬光养晦,为皇位步步为营,隐敛风华之间,城府高深似海。他,执着守护的军师明楼,腹黑帝王,身份神秘莫测。紫衣紫眸,姿容冠绝天下,魅惑铁血无双,却只为她倾尽天下,至爱至宠于一身。她与他,是自己来不及参与的过往,却只祈愿——与她现世携手,一世一双人。*挚爱专宠版:宠她爱她,无需缘由;帝、将携手,双剑合壁!欺吾妻者、负吾妻者、陷吾妻者,严杀不贷!但貌似,无人敢欺他妻。二人,遇神杀神,遇魔嗜魔,横扫天下!*小白护妻版:“禀皇上,晋云燕皇欲与我朝姻。”太监禀报着。“准!哪家姑凉?”某帝眼皮未抬,神色淡然。“皇后娘娘”太监头低得埋进了沙子里。“敢抢吾妻,打回去!”某帝紫眸喷火。“皇上,大商国要求联姻。”小官弱弱开口。“哦?哪家姑凉?”某帝皱眉,容色森寒。“皇后娘娘”小官缩着脖子。“敢抢吾妻,灭了他!”某帝跳脚,怒起拍案。“皇上,馥华公主下嫁我朝。”太傅抹了把虚汗。“好!下嫁何人。”某帝面色一缓,终于没人抢妻。“皇……皇后娘娘!”太傅一溜烟跑了。“天杀了!送军营——充妓!”某皇面如阎罗。……这是一个某女少时恋错郎,继而又遭腹黑狼手。再联手,去整盅其他不诡狼的故事。双强联手,嗜宠翻天;美男如云,一世一双人。◆粽子非后妈,亲们,请放心入坑,新文需要亲们的多多扶持~O(∩_∩)O~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