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83000000002

第2章 美的追寻(1)

今天你审美了吗

怎样才是一个审美的人?我们离审美有多远?你是一个审美的人吗?一大串的问题其实只有一个中心,那就是什么才是审美。举个例子:

我们在家里坐着,窗外突然下起了淅淅沥沥的雨,你到底出不出去呢?

如果说:算了,还是在屋里待着吧,出去把衣服鞋子弄湿了很难受,这就与审美无关。如果你说:真好啊,雨中的一切都这么的清新迷人,感受一下雨中漫步是多么的惬意,这就是在审美了。只有在物质利益追逐之余,还能有一种精神生活,还能从事一些愉悦自我的精神活动,才是一个真正超越了动物界的人,才能达到人类生活的较高层次。

生活中,美的事物就是好看、顺眼的东西,因此美学也就是一门研究好看的东西的学问。但是科学研究不满足于日常生活经验,而是对人们日常生活习以为常、自以为已很熟悉的东西进行仔细的、特别是加以反省的审视行为。人类一切精确、深入、系统的知识都来源于这种对日常生活经验的反省。比如说,美学家就会问:你刚才所说的那个好看、顺眼、美丽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到底有哪些东西可以归为好看、美丽呢?

人的审美活动难道仅仅是好看、漂亮吗?这样一问,人们本来很自信、很熟悉的东西好像一下子就变得陌生了。

美学作为一门专门研究人类审美活动的学科,不能满足于日常生活经验,也不能仅满足于好看与漂亮,而是以此为出发点,不断对审美现象进行反思。那么在美学的学科领域中“审美活动”是什么意思呢?“审美”的“审”是“审视”、“察看”的意思,通俗地讲,审美就是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和欣赏,现实生活中一切与欣赏美、创造美有关的活动都是美学研究的范围。但是我们怎么来判断某种行为是不是审美活动呢?审美就是这样一种为了人的精神幸福而存在的活动,如果在世事奔忙之余还能欣赏灿烂的星空,还能为自然的造化而感动、为一个虚构的故事而落泪、为一个自己制作的粗糙的小工艺而欣喜,那么你已经是一个活得比别人更广阔、更丰富、更高雅的人了。

这就是审美,美学上把这种审美活动的情形和心理态度叫做“审美的无功利性”,美学史上康德第一次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他说:这是一种不凭借任何利害计较,只追求精神性快感的活动,是非物质功利的,也就是说人们欣赏蓝天白云并不是要得到什么好处,再美的音乐绘画也不能当饭吃,它只是在精神上带给人愉悦的享受。“审美”就是非物质功利的或者超物质功利的,这是对人类审美活动的首要理解。

美是一只肥美的羊

关于“美”字产生的解释有以下两种:一种是说羊大为美,肥美的羊即是美。古代对文字形态演变研究的专著《说文解字》中写道:“美,甘也。

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中给膳。美与善同意。”所谓的美善同意,是说美的事物是离不开实用价值的。人们对服务于自身的事物首先是要求它有实用价值,然后才是审美价值。羊作为人类较早驯养的动物是原始人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对于人们来说是一种善的对象,也就是对自己有好处。羊肉又是不可多得的美味,而且羊的性格温驯,惹人喜爱,雪白卷曲的羊毛,对称有力的角都极有装饰趣味,到现在仍然有不少人把羊的头部骨骼作为室内装饰,展示一种原始通灵的审美境界。简单说,就是一只羊只要是肥大的,就是美的。另一种解释认为“美”字不是羊大的意思,而是表现人的形象。“美”字的下半部是人的代表,上半部表现的是人头上的装饰物,可能是兽角或是羽毛饰品,也就是说,“美”字所体现的是一个人头插羽毛等装饰品手舞足蹈的形象,体现了美和人体,美和装饰,美和艺术的关系,人们用羽毛或者兽角来装饰自己就是美的。不管是怎样的一种说法,或是表现羊,或是表现人,都是一种感性的形象的展示。

我们也许还会好奇,原始人当时看到一朵花的美和我们现在看到一朵花的美感觉是一样的吗?在远古时代人类有没有明确的审美意识是不好断然论之的,因为当时更多的对美的追求还脱离不开巫术的影响。人们用羽毛兽角装饰自己并不是为了美丽动人,而是为了恐吓野兽,防止敌人入侵。在人类还在受到生存威胁的时候,应该是顾不得审美的,要风度不要温度的时髦选择在当时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是行不通的。精美的原始壁画中野牛的形象在我们看来是美的艺术珍品,甚至令现代艺术家都自叹不如。但是在当时却更多的是为巫术祈祷服务的,仔细观察我们就会发现每头牛的心脏部位都有一支箭穿过,在人类的幼年时代,也许人们认为通过这样的画就会有神秘力量帮助他们多多捕获猎物吧。

总之,美从肥美的羊或者人类对自身的装饰美化开始,但是我们并不能由此判断当时的人类就有了审美意识,现在对我们来说是美的原始艺术,在当时并不是人们主动追求美和艺术而为之的,所以我们可以称之为原始艺术,但是不能称之为原始人的艺术。关于美的起源,更多的来自巫术以及对大自然神秘力量的崇拜,这只是具有了美的萌芽,经过历史长河的打磨,这些最初萌发的原始的巫术形象才融入了美的内涵。

伟大的“画蛇添足”

我们一向喜欢以龙的传人自称,那么龙这一审美形象是怎么来的呢?

闻一多先生说过,作为中华民族形象的“龙”的演变,是以蛇身为主体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毛,鬣的尾,鹿的脚,豹的爪,鱼的鳞和须。可见,我们的老祖宗们在那么久以前就已上演了一出多么伟大的“画蛇添足”的好戏啊!不断地添加延续下来,终于有一天,蛇变成了龙,它由一只只能在地上爬行的动物变成了能够飞翔于天际的图腾的旗帜。

与此同时或是稍晚一些,鸟也成为了人们崇拜的对象,也许是因为鸟能自由地翱翔于天际,有锐利的目光、美丽的羽毛和婉转的歌喉。也许人们由于自己没有双翼不能飞翔进而崇拜鸟类。凤是神鸟,正如“龙”是蛇的夸张、增补和神化,而凤,则是鸟的神化了。龙和凤只是一种符号的图像化,是人们如醉如狂的情感的表达。这不是别的,正是审美意识的萌芽和发端。龙和凤本身只是一种形象,然而它们并不是静止的,而是活动的。

“龙飞凤舞”正是一种狂热的巫术礼仪活动。1973年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盆纹饰中的舞蹈图案,便是这种原始歌舞的最早写照:“五人一组,手拉手,面向一致,两侧各有一斜道。每组外侧两人,上臂画为两道,下体三道,撑地面的两竖道,为两腿无疑,而下腹体侧的一道,似为饰物。”他们活跃鲜明的舞蹈姿态轻盈齐整,协调一致,生气盎然,稚气可掬,大概是处于安定平和的原始社会的繁荣时期吧。但是那并不是人们茶余饭后燃起篝火欢快地手拉手跳舞唱歌。对事物的思考必须与当时的历史条件相联系,审美亦是如此。规范齐整的图像,并不像表面看出的随意自在,它直接表示的是极严肃而重要的巫术礼仪,而不是翩翩起舞。原始社会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它经历并交叉着不同阶段,有和平的宁静也有战争的激烈。但无论处于哪一阶段,人类从没有间断过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在人类走过的每一个阶段上,在人类进步的漫漫长路上,每个脚印都是美的光彩。原始艺术中成就最突出的是彩陶,而彩陶也正是表现原始人类美的萌芽意识的最好例证。

陶器纹饰的演化是一个极为复杂而困难的问题,但是由具体的动物形象变成抽象的符号的过程是大致可以肯定的。人们研究陶器中出现的类似水波纹曲线的图形,也许并非是原始人对水的美的律动的感受,更可能是人们抽象化、简单化的蛇的画像。不管它们所表现的是什么,都说明了那时的社会生活是纯自然的,没有阶级没有互相杀戮。尽管原始社会是距离我们最远,也是最早的一种社会形态,但是原始社会所体现的美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美学王国的哥德巴赫猜想(上)

在美学的国度有一个类似的哥德巴赫猜想:“美”究竟是什么?也就是说什么是美的本质。看似简单的问题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美下了各种各样的定义,但是都不能准确地表明什么是美。让我们先看一下古希腊美学家柏拉图在《大希庇亚斯篇》中记述的苏格拉底同希庇亚斯关于美的一次对话。

希庇亚斯是古希腊的诡辩家,以专门向人传授诡辩术为职业。有一次他遇见了苏格拉底,就自夸起他的名声如何大,文章如何美,并宣称他的文章就要公开朗诵了。苏格拉底问他:“不过谈到文章的美丑,我倒要向您请教,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希庇亚斯无知而傲慢,他很自得地说:“这个问题小得很,小得不足道。”苏格拉底装作很高兴:“哈,老天,听到您的话真开心!您既然答应了,我就尽我的能力扮演我的论敌,向您提出问题。首先要问您美本身是什么?”希庇亚斯有些忘乎所以,摆出一副教训人的架势说:“我来告诉他什么是美,叫他无法反驳什么是美,你记清楚,美就是一位漂亮小姐。”真叫人哭笑不得。可是,苏格拉底却装出很赞同的样子说:“我敢发誓,您回答得真美妙!可是我的论敌会问,凡是真正美的东西,是否有一个美本身存在,才叫那些东西美呢?我回答他说,一个漂亮的小姐的美,就是使一切东西成其为美的。您以为如何?”希庇亚斯很傲慢地说:“他敢否认那年轻小姐的美吗?”苏格拉底进一步以论敌的口吻提出问题:“那么一匹漂亮的母马不也是美的?一个美的竖琴不也是美的?一个美的汤罐不也是美的吗?”

希庇亚斯有些招架不住,只得嘟囔着说:“不过总不如一位年轻小姐美。”苏格拉底穷追不舍:“最美的小姐比起女神不也是丑的吗?”希庇亚斯像泄了气的皮球,只得低头说:“无可反驳。”

苏格拉底说:“您回答的是什么东西可美可丑。但是我问的是美的本身,这美本身把它的特质传给一件东西时,才使那件东西成其为美,您以为这美本身就是一个年轻小姐、一匹马或一架竖琴吗?”希庇亚斯搔首抓耳,突然又眼放亮光,神气起来:

“如果他问的是那个,回答再容易不过了。他一定是个傻瓜,对美完全是个门外汉。那种美不是别的,就是黄金。凡是东西加上它,得到它的点缀,就显得美了。”“可是大雕刻家菲狄阿雕刻女神雅典娜用的却不是黄金,而是象牙和云石!”

美学王国的哥德巴赫猜想(下)

在进一步的论辩中,苏格拉底完全掌握了主动,使希庇亚斯完全陷于被动,只能附和招架。苏格拉底还自己提出定义,如“美是有用的”、“美是由视觉和听觉产生的快感”、“美是有益处的”等,逐一加以分析否定。最后苏格拉底感慨地对希庇亚斯说:“我在同您的讨论中得到益处,那就是更深切地了解了一句谚语‘美是难的’。”这篇对话,是柏拉图早期的作品。

对话中苏格拉底的观点体现了柏拉图对美的看法。其中所提出的一些问题,都是美学中的一些有意义的问题,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探索的程度和进程。对话中虽然对美是“恰当的”、“有用的”、“有益的”、“视觉和听觉的快感”等提法进行否定,理由也并不充分,只是一些思维逻辑上的诡辩。这些问题直至今天,仍在思考之中,并有其合理的成分。但柏拉图“美是难的”的结论,从一个侧面确实道出了人类对美的探索漫长而又艰难的道路。

在古希腊,早于柏拉图的著名美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及其学派认为美是数字的比例关系,是“对称”、“和谐”,是杂多的统一。稍后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美是“对立的统一”。

柏拉图之后的亚里士多德则认为美是“体积的大小和秩序”。他们多是从物体的形式中去寻找美。这一派也影响到后来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18世纪英国美学家荷伽兹,乃至德国的莱辛、康德。达·芬奇强调“比例”,荷伽兹看重“曲线”,就是现在也仍有人认为美在于形式。

与上述相对应的还有另一派观点,就是侧重从内在精神上探求美。公元前4世纪的德谟克利特认为美是人的内在品质;柏拉图则认为美是“理念”,是一种对天国的回忆;古罗马的奥古斯丁认为美在上帝;意大利的托马斯·阿奎那认为美的三要素是:完整、和谐、鲜明,而神是一切事物的协调和鲜明的原因。

人类在对美的探索中,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开始从审美对象转到审美活动的主体,也就是欣赏者的把握上。17世纪荷兰的哲学家斯宾诺莎曾认为美是对象作用于我们的神经所感受到的快感;英国著名哲学家休谟强调“美不是事物本身的属性,它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英国美学家博克进一步认为美“是指物体中能引起爱或类似情感的某一性质”。

黄金分割与毕达哥拉斯学派

我们常常听说“黄金分割”这个词,它当然不是指怎样分割黄金,而是一个比喻的说法,就是说这个分割的比例像黄金一样珍贵美丽。那么这个比例是多少呢?答案是0.618。这是由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发现的,后来古希腊美学家柏拉图将此称为黄金分割。人们认为事物如果符合这一比例的话,就会显得更美、更好看、更协调。

英国画家斐拉克曼的名著《希腊的神话和传说》一书中,绘有96幅美人图,每一幅画上的美人都妩媚无比,婀娜多姿。仔细量一下竟然发现她们的比例与维纳斯惊人地相似。画家们发现,按0.618∶1来设计腿长与身高的比例,画出的人体身材最优美,一般女性腰身以下的长度平均只占身高的58%,因此古希腊维纳斯女塑像及太阳神阿波罗的形象都通过故意延长双腿,使之与身高的比值为0.618,从而创造艺术美。难怪许多姑娘都愿意穿上高跟鞋,而芭蕾舞演员则在翩翩起舞时,不时地踮起脚尖。

发现这一美丽分割数字比例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是由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创立的,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末,公元前5世纪被迫解散,其成员大多是数学家、天文学家、音乐家。他们崇尚数字和音乐,是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探讨美的本质的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事物的性质是由某种数量关系决定的,万物按照一定的数量比例构成和谐的秩序。比如植物和动物的不同就在于它们由不同的数字比例组成。他们偏重于美的形式的研究,认为美在于和谐的数字比例,由此他们进而推论: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一切立体圆形中最美的是球形。相传如果有人要想加入毕达哥拉斯学派,就必须接受一段时期的考验,经过挑选后才被允许去听坐在帘子后面的毕达哥拉斯的讲课。只有再过若干年后当他们的灵魂因为受音乐的熏陶和经历贞洁的生活变得更加纯净时,才允许见到毕达哥拉斯本人。他们认为,经过纯化并进入和谐及数字的神秘境界,可以使灵魂趋近神圣而从轮回转生中得到解脱。

同类推荐
  • 会飞的耳环

    会飞的耳环

    丢了一只耳环,菲菲在房间唱歌时感觉有一个幽灵般的黑影在身边绕。竟然有两人同时投案,本书是由董恒波编著的《会飞的耳环》,是神探小鹰校园幽默推理小说系列丛书之一。突然。奇怪的事发生了,谁真谁假呢?,菲菲发现她的耳环不翼而飞了。逐一盘查中,嫌疑人小娟和顾老板竟然一口承认是自己偷了菲菲的耳环。《会飞的耳环》的故事内容如下:歌星菲菲住进了七星大酒店
  • 黑猪村官巴托

    黑猪村官巴托

    这些故事分别讲的是卧牛村的村长巴托。依靠丰富的科学知识,把邻里之间发生的各种矛盾通过聪明才智化解。,凭着聪明、干练,本书共收入了作者精心创作的20个小故事
  • 激发孩子潜能的智慧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激发孩子潜能的智慧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国民阅读文库·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系列从成长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出发,内容涵盖了勤奋、坚强、自信、乐观等诸多与孩子健康成长密切相关的方面,人选的故事通俗易懂,道理清晰明了,版式活泼多样,容易激发孩子强烈的阅读兴趣,能够起到极好的教育和熏陶作用,对于提高孩子的文化养、拓展孩子的知识面大有帮助。好习惯成就好未来,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成就大事业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生命需要鼓舞,心灵需要滋润。《国民阅读文库·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图书的故事极具启蒙意义,可以启迪孩子的心灵,开发孩子的潜能,塑造孩子健康的人格,为孩子健康茁壮成长创造必要的条件。愿孩子们拥有一次快乐的阅读之旅。本书由韩震担任主编。
  • 节俭(青少年成长智慧丛书)

    节俭(青少年成长智慧丛书)

    针对当代少年儿童应具备的十种素质,把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按关键词归类。每个故事后设计有“换位思考”与“成长感悟”小栏目,用以充分调动孩子们思考问题的积极性,给孩子们以无限启迪。书中故事娓娓道来,插图生动有趣,可让孩子们在快乐的阅读中收获知识。《青少年成长智慧丛书:节俭》由四辑组成,包括:财富生活,新吝啬主义,节约的智慧,拾起一枚硬币。
  • 圣经的智慧(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圣经的智慧(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在《圣经的智慧》中,我为大家讲述的是关于圣经的故事,我写这本书主要是因为我认为你们应当掌握更多的关于圣经方面的知识,但我又实在不清楚你们从哪里可以找到这方面的知识。
热门推荐
  • 美人鱼不乖

    美人鱼不乖

    她八岁的时候,爸爸和妈妈离婚,法院把她判给了妈妈。妈妈却在第二天把她带到大海边,把她抛弃。她被陌生的一个奶奶所救,奶奶有两个孙子,大的叫舒家亿,小的叫舒家柯。那一年,小小的她,便记住那双像是一潭春水的眼睛。“哥,我喜欢你。”十四岁告白失败,伤心的把自己泡在浴池里,不小心睡着,醒来却意外发现自己是一条美人鱼……
  • 民国那些教育家

    民国那些教育家

    书稿详细介绍了六位教育家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并适时地与今天的教育做对比,都认为教育的宗旨是人格的培养,对我们反思教育的功能,都非常爱国又非常重视西方现代教育理论的引进,探讨教师的作用,明确家长的职责,他们是傅斯年、潘光旦、陶行知、叶圣陶、陈鹤琴及舒新城。他们都经历五四新文化的洗礼,寻找教育的出路提供了很好的借鉴。都反对知识的灌输和现代科举制度…… 作者在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本书介绍了20世纪上半叶对中国教育有过重要影响的六位教育家,以通俗易懂、明白流畅的笔触对近现代教育所做的一次探讨
  • 冰山大人的豪门妻

    冰山大人的豪门妻

    立志要当商界女强人,一毕业却被老爸忙不迭地打包相亲送人,安雅欣不能忍。相亲的对象还是个冷心冷肺还情商低的面瘫男,她爸这是打算让两个工作机器人在家里两两相望?抵死不从还是被算计联姻,她本以为自己能冷漠对待这段婚姻,但还是落得一身伤痕。江逸辰,娶了我你还敢招惹别的女人,那就不要怪我狠。
  • 王后重生了

    王后重生了

    【全文已完结,放心看】云洛雪,代号冷刹,二十一世纪铁血佣兵之王。从来都是爱我所爱,恨我所恨。在一次执行任务时她意外穿越,成为了云家庶出三小姐,自小便被云家弃之在边境小城生活。修炼灵力,王者比试,潜入敌营……当倾世雇佣兵在异世大|陆展露锋芒,她一步一步走向强者之路。当绝世天下的他出现,男强女强,强强对阵。他心狠手辣霸气横溢,她冷酷绝情颜倾天下。她说:“逆我者,杀。犯我者,诛。”风云汇聚,天地变色。凤临九天,绝世天下。(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高效能人士的九种办事方式

    高效能人士的九种办事方式

    无论你是企业老板还是普通员工,无论你是机关领导还是一般职员,都渴望高效能的办事方式辅助你在事业上一帆风顺。本书从高效能人士成功的经历中总结出了九种办事方式。告诉你“高效能”不再是一个美丽的梦想,“高效能人士”也并不具有特殊天赋。只要通过努力都能成为别人眼中的“高效能人士”。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绝色逃妾

    绝色逃妾

    【古代重生文,王妃重生到害死自己的小妾身上。】烟花三月的江南,他执手道:“一生一世一双人。”成亲后,他温柔怜爱,对她恩宠倍加。一年后,他瞒着她娶了第一房小妾,说是形势所迫。三年后,他妻妾成群,她却已成了昨日黄花,徒留正妃之名。“哎呀,王妃呀,能见到您可真不容易呀?”她正在院中照料刚买的花草,一个袅袅婷婷的身影过来,明丽妩媚,正是她夫君的第四房小妾,亦是目前最受宠的一个。她淡然,只觉那脸上张扬得意的笑容着实有些刺眼:“府里没教你规矩吗?知道我是王妃居然不行礼?”小妾的脸色有些扭曲,冷笑之余竟在她转身欲走之际伸腿拌住她。跌倒在地的瞬间,感觉到身下的疼痛,低头看去,鲜血润湿了地面的泥土。意识模糊间,隐约听到女人的尖叫声,然后陷入了昏迷。再次醒来之际,她发现自己竟然成了那个将自己绊倒的小妾只是不再明丽,身上全是鞭伤,体无完肤伤痕累累。惩罚的罪名竟是——谋害王妃跟王妃肚子里的小世子…获得重生,她已看清所有。既然无法实现“一生一世一双人”,那就让她自由自在活出自己的风采吧…女猪慢慢变强中,非虐文,男主未定。【推荐完结旧文《狂女》】她是风华绝代的天下第一美人,她是权势倾国的居士山庄的庄主夫人。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夜夜恩宠日日缠绵。他是丰神俊朗的武林领袖,他是集正道邪道力量于一身的大侠妖魔。权势倾国,自身武功深不可测。他是俊美温柔的白衣神医,他是既不属于朝廷亦不属于江湖的仙境无忧谷谷主。医术惊人,一头雪白银发更彰显纤尘不染的干净气质。武林四大家族,个藏四分之一的藏宝图。为了得到最后一份藏宝图,他步步为营,招招下套,以情为牢,囚住了那个如火一般的人物。恩宠的背后,恩爱的前提,竟是一张残缺的地图。绝情崖前,她绝望之下,与他恩断义绝。为了新生,众目睽睽中,跃崖而下。手缠绷带的右手,排列五星的红痣,临走前师父的嘱托,让她寻找手藏五星,身带残玉之人。因缘巧合下,意外发现,暮然回首,那人竟在灯火阑珊处。如水温柔的他,不求回报的付出,脆裂的心慢慢愈合。居士山庄的墨竹园,毒医藏身处的大片竹林,上一辈不堪回首的往事,不愿重提的过往,竟隐藏着如此之多的秘密。他的恨,他的一头银发,一切的一切,都将慢慢解开,最后却发现,他与他,竟是……谁是她的他,谁是午夜妖精的良人。执子之手,是否就能永远相守?世人皆笑痴癫狂,又岂知其中忧悲伤?强烈推荐:【囚娶】【霸宠甜心妻】【黑道奶爸】{粉嫩的新人}【家有妖夫】【第一夫人】{超级火文}【绝色锋芒】{超火玄幻巨作}【赤足之奴姬】{三星端木勤勤}【绝魅女王爷】{三星清风逐月}【叔叔好狂野】
  • 伪生活

    伪生活

    美丽的爱情珍珠藏在外表粗糙粗陋的婚姻蚌壳里,这小武尽管对自己的生活和婚姻有所畏惧,有些哀怨,但他又从不想打碎它,而是细心并不乏有滋有味地去呵护,用心血、甚至心智去经营,他甚至习惯了人们的冷漠,习惯了叶莎莎联手她的父母、姐姐对自己的近似庸俗野蛮的“修理”习惯了婚姻蚌壳的粗糙丑陋,如果叶莎莎后来不出意外,沈小武会这样任凭生活的轴心无休止地打磨自己,这很契和社会上大多数人对生活对婚姻的随遇相安的心态。
  • 与如花的灵魂共舞(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

    与如花的灵魂共舞(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 面具人生

    面具人生

    去经历,书中描述的是一个心怀登上舞台成为主持人梦想的穷困乡村少年,真挚的热爱着舞台,热爱着主持事业,为了他心目中不变的理想,去改变的未来!,承受了重重生活现实的考验和磨难,从善良单纯到戴上舞台面具的演变过程,而后却因为一场意外的情感波澜,陷入了是是非非的纠葛之中,复苏了美好的人性,卸下了舞台面具,回到了真实的自我,书中将生活的多面与复杂,人性的虚伪与善良,社会的现实与矛盾刻画的淋漓尽致,在这部小说中,你看到的不仅仅只是故事,而是你正在经历的生活本身!生活就像舞台,有太多值得我们去思考,去面对,一路艰辛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