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位于太行山之西,因而得名。山西的西侧是黄河,因而又有“表里山河”的美誉。春秋时期,山西省的大部分地区属于晋国,所以它简称“晋”。战国初期,晋国被权臣韩、赵、魏三家瓜分,因而又称“三晋”。山西省省会设在太原,省政府驻在太原市府东街。全省共管辖11个地级市,分别是:太原、大同、朔州、阳泉、长治、忻州、吕梁、晋中、临汾、运城、晋城,此外还有11个县级市,23个市辖区,85个县城。
山西省是一个夹在黄河中游峡谷和太行山之间的高原地带。东有巍巍太行山作天然屏障,与河北省为邻;西、南以滔滔黄河为堑,与陕西省、河南省相望;北依绵绵内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毗连。山西省的总面积为156579平方千米,境内有多种地貌类型,包括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台地等。其中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是山区和丘陵,而且它们大部分在海拔1000米至2000米之间。五台山的北台叶斗峰是最高点,海拔3058米,垣曲县境内西阳河入黄河处为最低点,海拔仅180米。由于山西位于大陆东岸的内陆,外缘有山脉环绕难于受海风的影响,因而形成了比较强烈的大陆性气候。冬季长而寒冷干燥;夏季短而炎热多雨;春季日温差大,风沙多;秋季短暂,气候温和。山西省的年平均气温为3℃~14℃,昼夜温差大,同时,又由于受内蒙古冬季冷气团的袭击,北部比较寒冷,南北温差很大。
山西省现有的耕地面积为369.25平方千米,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高粱、玉米、豆类和薯类,主要的经济作物有棉花、烟叶、甜菜、胡麻、油菜籽等。山西省的主要农作区在大同、太原、忻州、临汾和运城等盆地地区。近些年,山西省的生态养殖畜牧业也发展很快,如雁门关外的地区,那里以奶牛养殖为主。山西省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盛产煤、铝土、铁等资源。其中煤炭资源在全省90多个县(市、区)内均有分布。由于资源丰富,所以该省的工业以能源、冶金为主,轻工业相对薄弱。
山西省人文荟萃,历史悠久。迄今为止,该省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可追溯至三千年前,境内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包括古人类文化遗址、帝都古城、宝刹禅院、石窟碑碣、雕塑壁画、古塔古墓、佛道圣地、险堡雄关以及革命文物、史迹等。这些从北到南、珠串全省的遗址文物构成了山西古今兼备、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因此,作为黄河文化主要代表之一的山西省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的美称,它还被誉为“华夏文明的摇篮”。
山西省有何气候特征
山西省的气候特征独特,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山西省位于大陆东岸的内陆,受周围山脉的阻碍,无法受到海风的影响,形成了比较强烈的大陆性气候,同时,它地处中纬度的温带,因此,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山西省全年年平均气温3℃~14℃,昼夜温差大,南北温差也大,西部黄河谷地、太原盆地和晋东南的大部分地区,平均温度在8℃~10℃之间。临汾、运城盆地年均温度达12℃~14℃。山西无霜期南长北短,平川长山地短。大同盆地为110~140天,五台山仅85天,忻州盆地以北和东部山区135~155天,临汾、运城盆地则长达200~220天。全省降水也受地形影响,山区降水较多,盆地降水较少。山西有三个多雨区,一是晋东南太行山区和中条山区,二是五台山区,三是吕梁山区。全省年降水量在400~650毫米,但季节分布不均匀,夏季6~8月降水高度集中且多暴雨,降水量约占全年的60%以上。
综上所述,山西省四季分明:春季昼夜温差大,风沙多;夏季短而炎热多雨,全省普遍高温,7月份气温介于21℃~26℃之间;秋季短暂,气候温和;冬季由于受内蒙古冬季冷气团的袭击,长而寒冷干燥,全省气温均在0℃以下。
永定河的上游是什么河
永定河的上游是桑干河。相传在每年桑葚成熟的时候,这条河就会干涸,故得名桑干河。桑干河是海河的重要支流,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和山西省北部。它的上源为山西省的元子河与恢河,元子河发源于山西省左云县的截口山,恢河发源于山西省北部宁武县的管涔山分水岭村,靠近长城。两河在朔州朔城区马邑村会合后始称桑干河。桑干河长506千米,流域面积2.39万平方千米,在山西境内的河流长度为252千米,流域面积为1.7万平方千米。干流建有册田水库,主要支流有壶流河、御河、浑河。桑干河流经朔州市、大同市,至阳高县尉家小堡村进入河北省境内,河流先沿槽谷同恒山走向平行流向东北,之后在河北省宣化附近折向东南,进入华北平原的北京地区,经北京南部流向天津,在那里注入海河,尔后流入黄海的一个大海湾——渤海。
作为塞北一条古老的河流,桑干河那绵延不断的河水不仅滋润了两岸肥沃的土地,也孕育了两岸悠久的文化。在桑干河流域内,埋藏着许多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有关的史前信息。它留下了人类千百万年进步的印迹,也记载了人类学家探寻的脚步。
“太原明珠”是哪个湖
“太原明珠”指的是山西省境内的“晋阳湖”。晋阳湖位于省城太原市南端金胜镇内,东靠晋祠复线路,南接历史悠久的古晋阳城和驰名中外的晋祠旅游胜地,西临全省最大的太原第一热电厂。
相传在远古时期,晋阳湖包含了整个太原地区。大禹治水指的就是这一地区。大禹为了把这里开发出来,让人们在这块沃土上生存,整日苦思冥想如何才能将水退掉,达到了食不下咽的程度。一天晚上,大禹乘船在湖上巡视,忽然下起了大雨,湖上波涛汹涌,然而却有一只小船乘风在波浪中起伏,乘着大船的大禹不禁靠近观看,发现是一老妇人在打鱼。大禹请妇人上大船躲避风浪,并且非常恭敬地递上一杯酒。老妇人一语不发,接过酒杯后伸出手指将酒杯弹了个豁口,而后酒流了个净光,老妇人也随之不见了。大禹先是惊疑,随即恍然大悟:老妇人是在用这种方法指点自己啊!雨停后,他经过勘察,在今灵石县一带开山凿口,让水归河槽,形成了今天的太原盆地。后人就以“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来概述这一典故。建国初期,人们在晋阳湖人工开挖了一个电厂蓄水池,水域面积5.1平方千米,蓄水量达2400万立方米,是华北最大的人工湖,比杭州西湖略小,但比北京昆明湖、南京玄武湖大,素称“中国北湖”。湖中盛产鲢鱼、鲤鱼、罗非鱼等鱼类,全年水产量可达236吨。
响应国家撤乡建镇发展小城镇经济的政策,晋阳湖地区规划了九区一园,即水上娱乐区、泳区、垂钓区、中心服务区、绿色食品加工区、观光农业区、观光水产养殖区、别墅区、观光园艺区、莲花园,吸引着国内外客商来此投资开发。如今的晋阳湖西面群山叠嶂,清晰可见,东面沃野平畴,稻浪轻翻,蔬菜清鲜,瓜果飘香。晋阳湖已被开发为旅游景点,水上娱乐项目游艇、汽艇、垂钓、游泳等设施齐全,饮食住宿服务业众多。远处的风光与晋阳湖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田水相间的美丽画卷,有着说不出来的美妙。
你知道山西最大的河流吗
汾河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是山西最大的河流。它全长716千米,流域面积39741平方千米,约占全省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养育了全省41%的人民。因此,汾河又被称为三晋的母亲河。
汾河发源于宁武县东寨镇管涔山脉楼山下的水母洞,该河主干及其周围的龙眼泉、支锅奇石等支流,流经东寨、三马营、宫家庄、二马营、头马营、化北屯、山寨、北屯、蒯通关、宁化、坝门口、南屯、子房庙、川湖屯等村庄,出宁武县后,流经6个地市,34个县市,最后在河津市汇入黄河。据史料记载,汾河水资源曾经十分丰富。《山海经》载:“管涔之山,汾水出焉。西流注入河(黄河)。”《水经注》载:“汾水出太原汾阳之北管涔山。”战国时有奏穆公“泛舟之役”,汉朝有汉武帝乘坐楼船溯汾河而行,从隋到唐、宋、辽、金还有壮观的“万木下汾河”,即山西的粮食和管涔山上的奇松古木经汾河入黄河、渭河,通过漕运大量运到到长安等地。直到20世纪50年代,在一首名为《人说山西好风光》的歌里,依然生动地描绘了“汾河流水哗啦啦”的喜人景象。
汾河四周九山汇聚,林海茫茫,溪流淙淙,亭台楼榭,风光旖旎,自古以来为三晋悠久灿烂的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三晋文明的摇篮和发祥地,也是三晋人民饮水思源、寻根感恩之处。现在,汾河被确定为省级旅游风景名胜区,其水之纯净甘醇、景之优美别致,当之无愧地享有三晋第一胜境之美誉。
“天下第二山”属于哪一山脉
天峰岭素有“天下第二山”之称,它属于恒山山脉,是北岳恒山的主峰。在五岳中有“泰山如坐、恒山如行、华山如立、衡山如飞、嵩山如卧”之说。恒山曾名常山、恒宗、元岳、紫岳、玄岳,集“雄、奇、幽、奥”特色为一体,素以“奇”而著称。
北岳恒山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境内。恒山风景名胜区由东北向西南绵延250米,总面积147.51平方千米,所辖功能各异、景色纷呈的旅游区15个,锦绣一百单八峰,主峰天峰岭海拔2017米。
据史书记载,早在四千多年前,舜帝北巡时,遥望恒山山势巍峨,奇峰耸立,遂叩封恒山为北岳,意为北国万山之宗主。汉朝时,汉武帝首封恒山为神,此后唐玄宗、宋真宗、明太祖均册封过恒山。恒山山脉起于阴山,横跨塞外,东连太行,南障三晋,西跨雁门,北瞰云代,其中倒马关、紫荆关、平型关、雁门关、宁武关虎踞为险,是塞外高原通向冀中平原的咽喉要冲,自古以来就是是兵家必争之地。在春秋时,代国靠恒山而存天下;战国时,燕、赵凭恒山而立天下;两汉时,匈奴利用恒山而争天下;东晋时,慕容氏踞恒山而威天下;北魏时,拓拔氏依恒山而分天下;宋仗恒山而守天下;金恃恒山而鞭天下;元、清两朝凭借以恒山为主体的长城沿线天险建立王朝。许多帝王、名将都在恒山打过仗,这是恒山最可引以为自豪的地方。
恒山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气候凉爽,民俗独特,自然和人文景观兼胜,素有“人天北柱”、“绝塞名山”、“道教第五洞天”之美誉。登上恒山,苍松翠柏、庙观楼阁、奇花异草、怪石幽洞构成了著名的恒山十八景。十八胜景,各有千秋,犹如十八幅美丽画卷,展现在人们面前,令人如身处世外桃源,流连忘返。
哪座山是我国十大避暑山脉之首
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及旅游胜地,位列我国十大避暑名山之首。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五台山属太行山系的北端,横跨忻州市的繁峙县、代县、原平市、定襄县和五台县。五台山最高处海拔达3061.1米,为华北最高峰,有“华北屋脊”之称,最低处海拔仅624米,总面积达592.88平方千米。五台山是地球上最早露出水面的升迁陆地之一。它的地层完整丰富,特别是前寒武系地层堪称典型。五台山境内的绝大部分地层组段都是以本地区的山、水、村、镇命名的,它们在地质学领域具有重要的位置和作用,是全国地质科考的重点地区。五台山由古老结晶岩构成,北部切割深峻,五峰耸立,峰顶平坦如台,故称五台,即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中台翠岩峰。五峰之外称台外,五峰之内称台内,台内以台怀镇为中心。山中气候寒冷,台顶终年有冰,盛夏天气凉爽,故又称清凉山,是著名的避暑胜地。五台山奇峰灵崖随处皆是,著名者达50余处。其中写字崖最为神奇,据说用水洒湿崖面,然后拿手帕仔细拭擦,崖面就会显示出类似篆隶体字迹,水干后字随之隐去。有人曾除去表皮石层,结果下层仍能擦出字来,而且层层有字,字字不同。据载曾发现过“天之三宝日月星,地之三宝水火风,人之三宝精气神”的联句。
五台山是一个融自然风光、古建艺术、历史文物、佛教文化、民俗风情、避暑休养为一体的旅游区。它与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与尼泊尔蓝毗尼花园、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并称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或者世界五大佛教名山。
五台山由哪五大高峰构成
五台山是指五台县的五座山峰,它们分别是: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和中台翠岩峰。这五座山峰相互连接环绕,分外挺拔秀丽。
这五座山峰的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除了一些虔诚的佛教徒能够登临五峰台顶朝拜文殊菩萨外,很少有人能够到达。大多数人通常只是到了以五台县台怀镇为中心的寺院群,由于寺院群分布在五座山峰之间,而且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因此,人们通常就把到过寺院群视为去过五台山了。
五台山原先并不叫五台山,而是叫紫府山,也称作五峰山道场。至于五峰山为什么更名为五台山,这里面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据传说,远古时代的五峰山一带气候异常恶劣,常年酷暑,当地百姓苦不堪言。一次,文殊菩萨在那里讲经说法,见到黎民百姓的疾苦,深表同情,他决定拯救百姓脱离苦海。为此,文殊菩萨装扮成一个化缘的和尚,行程万里到东海龙王那里寻求帮助。他在龙宫门口发现了一块能散发凉风的巨大青石(东海龙王的歇龙宝石),觉得会有所用处,便把它带了回来。他把那块大青石放置在五峰山一道山谷里,刹那间,那里一下就变成了草丰水美、清凉无比的天然牧场。此后,那条山谷就被人们称为清凉谷。人们还在山谷里建了一座寺院,将那清凉石圈在院内。因此,五峰山又名清凉山。后来,隋文帝听说此事后,便下诏在五座山峰的台顶各建一座寺院供奉文殊菩萨。东台顶供奉聪明文殊,这里能看日出;西台顶供奉狮子吼文殊,这里能赏明月;南台顶供奉智慧文殊,这里能观山花;北台顶供奉无垢文殊,这里能望瑞雪;最后是中台顶,供奉的是孺童文殊。五台山由此而得名。
从此,历经各个朝代的修建、扩建,以台怀镇为中心的寺院最多时曾达到360多座,因为年代久远的原因,目前仅保留有100多座,但就其规模而言,在全国仍属上乘。因此,五台山也就以其佛教寺院历史悠久、规模宏大位于全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
“中国煤都”是指哪里
“中国煤都”指的是山西省的大同市。大同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黄土高原东北边缘,总面积为14176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9.1%,是山西省第二大城市。它是京包铁路、北同蒲铁路、大秦铁路的交点,北邻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东邻河北省张家口市、西南与山西省朔州市相接、南靠山西省忻州市,在华北地区较有影响力。
大同市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春秋凉爽,温差较大,冬季漫长且寒冷干燥,夏季短暂且温热多雨;年均气温5.5℃,极端最高气温37.7℃,极端最低气温-29.1℃;年平均降雨量在400毫米;无霜期100~156天。大同市坐落在大同煤田的东北部,其煤炭资源属于地质概念的“大同煤田”的一部分。大同煤田地理位置为东经113"7′左右,北纬约40"4′,含煤地层为侏罗纪大同组,石炭系太原组、山西组,地跨大同、右玉、平鲁、左云、朔州等市县,大致为一长方形,东北至西南走向,长85千米、宽30千米,总面积为1827平方千米,煤炭总储量718亿吨。侏罗纪大同组含煤面积全市达540平方千米,保有储量58.7亿吨,累计探明储量65.5亿吨,现在大规模开采的主要是这一部分。对石炭系煤,大部分只做了普查工作,勘探程度不高,累计探明储量为117亿吨。该煤种灰分较高,但质量远不如侏罗纪系煤,属气煤类。其中,大同市境内含煤面积632平方千米,累计探明储量376亿吨。
大同作为我国重要的煤炭能源重化工基地,一直受到党和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建国初期,就有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宋庆龄、董必武、叶剑英、邓颖超、薄一波、彭真、李先念等党的各级领导人前来视察,近年来,江泽民、胡锦涛、温家宝等国家领导人也先后来大同视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大同必将以它在中西部地区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以及它那丰富的矿产资源优势和旅游优势迎来发展的新机遇。
“锦绣太原城”因何得名
太原曾是建制名,在宋元时代,北方民谣中有“花花真定府,锦绣太原城”之说,其中太原城这一名称指当今太原市一带。
《宋史·陈尧佐传》记载:“宋真宗天禧间,尧佐知并州,时汾河辄暴涨,泛滥为患。尧佐为防范汾河洪水肆虐,在东岸构筑护城长堤,并引汾水于汾堤与府城间——当今西起胜利桥东至旱西关间柳溪街一带,潴成周长2500多米的湖泊,堤旁湖畔,广植杨柳以数万计,名为‘柳溪’。”太原城能得称锦绣,柳溪功不可没,这段文字详细描绘了柳溪这一美景形成的原因。据《寰宇通志》卷78、万历《太原府志》卷八、《续资治通鉴》卷36记载:“环绕柳溪,杨柳掩映间起华堂,堂后通芙蓉洲,堤上建彤霞阁、柳溪亭,湖中建四照亭、水心亭等等。树绿墙红,亭阁星布,煞是绚烂。”当初这一水利工程,既造福了广大市民,还成为太原城一大景观。在当时,太原城中有柳溪,城外又有东、西山上一派郁郁葱葱、争妍竞秀的翠柏苍槐,山水遥相辉映,吸引着四方游人。宋仁宗时的诗人沈唐曾在《上太原知府王君祝尚书》一词里赞美当时的太原,他写道:“山川凝翠,川容如画,名都自古并州。”可见太原城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都十分出色,后人将它誉为“锦绣太原城”,自是水到渠成的。
太原作为一座具有2500年历史的古城,它拥有悠久的历史,壮丽的山河,以及丰富的文化遗产。今日的太原交通和通讯便利发达,正朝着以能源重化工业为基础的高科技、大流通、多功能开放的现代化城市迈进。
“华夏第一都”是指哪里
据传说,临汾曾经是我国远古时第一个帝王尧的地盘,所以它被誉为“华夏第一都”。
约四千年以前,黄河流域有许多部落,部落之间结成部落联盟,尧就是炎黄部落联盟的首领,在他任联盟首领后,将都城迁到临汾(古名平阳)。临汾“南通秦蜀,北达幽并,东临雷霍,西控河汾”,地处黄河中游,最东段在安泽县良马乡西坡以东,最南段在翼城县大河乡关家窑以南的中条山主峰舜王坪脚下,与运城接壤;倚巍巍太岳与长治晋城为邻;最西段在永和县南庄乡咀头附近,隔滔滔黄河与陕西相望;最北段在永和县坡头乡白家崖附近,起于韩信岭与晋中、吕梁市毗邻。东西最大横距约200千米,南北最大纵距170多千米。整个地区大致呈不规则的梯形,因其地理位置重要,自古以来就为兵家必争之地。
临汾市地处北纬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热同期。但由于受地形影响,山区平川气候差异较大,气候特征迥异。该市拥有丰富的资源,是山西省能源重化工基地之一和麦棉生产基地之一,素称“膏腴之地”和“麦棉之乡”。临汾市物华天宝,尤其是矿产资源得天独厚,不仅矿种多、分布广,且开采历史悠久。目前已探明的矿种有41种,主要有煤、铁、铜、锌、铝、金、钴、稀有元素、石膏、油页岩、石灰岩、白云岩、大理石、花岗石、重晶石、长石、石英、硅石、磷、硅线石、耐火粘土、硫铁矿、膨润土等。其中煤、铁、石膏、石灰岩、白云岩、花岗岩、大理石、油页岩、膨润土、耐火粘土等在全国范围内均占据重要地位。
近年来,在临汾市及其周围的城乡相继发现了许多与尧、舜相关的古迹:城东有尧陵,为三皇五帝中最巍峨的陵墓;临汾城南的伊村,为帝尧故里;紧邻临汾的洪洞县,有羊獬村,传说帝尧在一次出巡途中,在这里得到了能辨忠奸的独角兽——獬羊,他还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寄养于此处;沿临汾河西下,可以看到尧庙,这里是历代国祭的场所。临汾历史之久远,由此可见一斑,难怪会被称为“华夏第一都”。
“小杂粮王国”是指哪座城市
忻州市位于山西省中北部,境内山地较多,气候适宜。独特的地理环境条件使这座城市自古就有种植小杂粮传统,于是,人们便将忻州称为“小杂粮王国”。
忻州市东以太行山与河北接壤、南毗太原,西隔黄河与陕西、内蒙相望,北邻大同、朔州。该市下辖忻府区、原平市、定襄、五台、代县、繁峙、宁武、静乐、神池、五寨、岢岚、河曲、保德、偏关一区十三个区、县,185个乡镇,4971个行政村,总面积25472平方千米。
忻州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在4.3℃~9.2℃之间,年降水量为345~588毫米,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忻州盛产杂粮,其精品小杂粮有:精品黄小米、黑小麦、黄爆玉米、大麦米、高粱面、黑米、珍珠高粱、江米、绿豆、红小豆、白芸豆、白奶花豆、黑青豆、黑芸豆、碗豆、豇豆、莲豆等数十个品种。这些产品原料全部来源于佛教圣地五台山外围山麓的广大黄土丘陵区,是人们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精细加工而成的,这都是真正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山西小杂粮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较高的膳食纤维、微量元素及多种维生素,具有高钙、低糖、高纤维、低脂肪等特点,是一种老少皆宜的保健食品。
近年来,忻州市各县(市、区)开发当地的糯玉米、豆面、荞面、高粱面、莜面、黑米、豆类等土特产品,加工生产出了既保持原汁原味,又符合国家各项指标要求的新一代无污染、绿色保健食品。如速冻甜糯玉米,曾于1995年获全国农业博览会铜奖。这些土特产品制作精细、包装考究,不仅销往北京、天津、河北、甘肃、内蒙古等地,还成了人们走亲访友的必选礼品,堪称忻州最佳的代言人。
我国农区最大的奶牛基地为什么会建在朔州市
朔州市位于桑干河上游,境内有大片优良牧场,是中国农区最大的奶牛基地。
朔州市位于山西省西北部,内外长城之间,东离首都北京502千米,南扼雁门关隘,西北毗邻内蒙古自治区,北距古城大同129千米,南至省府太原200千米。朔州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特征是四季分明:春季雨雪少,风沙大,蒸发量大,经常出现干旱天气;夏季雨量集中,间有大雨、暴雨、冰雹等;秋季雨水少,早晚凉爽,中午炎热;冬季风多雪少,气候寒冷。朔州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为19.4℃~22.3℃,最高气温可达38.3℃(1961年6月10日)。秋季每个月气温平均下降7℃左右。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为-14.9℃~-9.4℃,极端最低气温-40.4℃。从3月到5月,每个月气温平均升高8℃左右。该市境内气温水平分布的规律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年平均气温一般为3.6℃~7.3℃左右。这样的气候条件十分适合种植牧草,对奶牛的生长十分有利。
朔州市乳品行业发展迅速,又引进了伊利、蒙牛等国内知名企业,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目前,全市共有规模以上乳品企业9户,拥有44条液态奶生产线,生产能力近50万吨,成为国内农区较大的乳品加工基地。
“盖河漩涡,如一壶然”描写的是哪个瀑布
壶口瀑布是黄河第一大瀑布,也是我国仅次于贵州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国务院于1988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就包括壶口瀑布。
黄河壶口瀑布位于陕西省宜川县境内,由县城沿着309国道往东直达黄河即到,距县城48千米。黄河西出昆仑,像一条腾飞的巨龙,穿行在西北黄土高原的秦晋大峡谷中,当流经壶口时,宽约400米左右的河水突然收束一槽,形成特大马蹄状瀑布群。其中主瀑布宽40米,落差30多米,瀑布涛声轰鸣,水雾升空,壶口瀑布正是以它这种气吞山河之势和声绝九霄之壮著称于世。
以壶口瀑布为主体,形成了壶口瀑布风景区,这里是一个峡谷景区。风景区规划面积175平方千米,北至小河口,南至仕望河口,主景区面积27平方千米。冬季冰封雪冻,瀑布挂满冰棱,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春季冰雪解冻,冰棱崩落,犹如山崩地裂,声似炮轰雷鸣。夏秋季节,黄土高原暴雨频繁,黄河水势猛涨,瀑布宽达100多米,方圆数里,水汽遮天,气势磅礴,是游览观赏瀑布的最好季节。看彩虹是游壶口一乐,在有阳光的日子里,上午11时左右,可在河西的陕西一侧觅见;下午则可在河东的山西一侧观赏。如果走过黄河大桥数里,在孟门观其壶口景色,可见瀑布上空展现出七彩巨虹,与瀑布交相辉映,是奇观中之奇观,令人神往。
黄河壶口瀑布拥有众多的奇观美景,并展现出新的面貌,在这里,架起了黄河大桥,新辟了亭阁栈道,还兴修了壶口瀑布公园,公路可直达,并建有观瀑亭。游人登上安乐山,大川风光,田园景色,可尽收眼底。现如今,壶口瀑布景区已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风景名胜之一。
为什么有“不到晋祠,枉到太原”的说法
晋祠以雄伟的建筑群、高超的塑像艺术闻名于世,所以素有“不到晋祠,枉到太原”之说。
晋祠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悬瓮山麓,始建于北魏前,是为了纪念周武王次子唐叔虞而建。至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2年),又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其母姜邑亦供奉于正殿之中。熙宁年间(1068~1077年)封姜邑为“顕灵昭济圣母”,遂有圣母殿之称,后来唐叔虞祠堂迁于北侧,形成今日格局。这里环境幽雅舒适,风景优美秀丽,祠内有几十座古建筑。
晋祠景观可分中、南、北三部分。中,即中轴线,从大门入,自水镜台起,经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献殿、钟鼓楼、鱼沼飞梁到圣母殿。南部从胜瀛楼起,有白鹤亭、三圣祠、真趣亭、难老泉亭、水母楼和公输子祠。此外最南部还有十方奉圣禅寺,相传原为唐代开国大将尉迟恭的别墅。北部从文昌宫起,有东岳祠、关帝庙、三清祠、唐叔祠、朝阳洞、待风轩、三台阁、读书台和吕祖阁。
晋祠有三绝,一是周柏唐槐。周柏是北周时代种植的柏树,唐槐是唐代时种植的槐树,至今都还茂盛葱郁。二是圣母殿内宋代的彩塑。圣母殿主像“邑姜”即圣母殿的“圣母”,由于仪轨、身份的限制,做得比较拘谨、刻板,精彩之作全在精美彩塑侍女像中,这些侍从都是各有专职,身份、性格也是无一雷同。举手投足,顾盼生姿,世态人情,纤毫毕现,几乎可以给她们每人立个小传。三绝中最后一绝是难老泉。晋水源头位于晋祠内,共有三泉。鱼沼泉和善利泉时流时枯,难老泉则长流不竭,泉水自地下约5米的岩石中涌出,平均流量约每秒1.8立方米,常年水温保持在17℃,清澈见底。泉名取自诗经名句“永锡难老”。
晋祠是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