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71000000007

第7章 六十年代(1)

真理辩论会(11首)

西川在香港等待台风“鲇鱼”。2010年10月

门卫在旅馆的玻璃门上将乳白色的胶带贴成米字。

送快递的黄色面包车匆匆驶来又匆匆离去。

我逗留的联福道上行人稀少,但本来联福道上行人就稀少;

远处的高楼矗立着,但本来它们就矗立着。

风大了些,旗绳噔噔敲着灰色的金属旗杆。

施工现场的竹竿脚手架究竟能否确保安全我不得而知,

究竟能否在台风之后依然故我我看悬。

台风“鲇鱼”已横扫台湾东北,电视里报道了;

已抵达福建和广东,电视里也说了。

香港天文台已挂出三号风球,然后也许是八号。

这促使我决定在台风到来之前去繁华的街市走一遭,

去热爱一下噪声和人流,去见证一下惊慌的面色。

老房子、小商贩和妓女集中在油麻地和旺角。

时代广场玩概念,广场非广场而是购物中心,矗立在铜锣湾。

台风“鲇鱼”就要来了!海上已掀起十二米高的巨浪。

据说两百年前有过这样可怕的台风,那时还是清朝。

我买了两盒方便面——显然是在起哄。

不过我确也略有担心,遂允许自己喝一瓶可口可乐。

此刻,中央图书馆原本该有一场演讲在进行,

但演讲取消了,那演讲人就成了无事可做的我。

台风,会死人吗?花花世界需要被台风伤害一下吗?

地铁需要停运吗?饭馆需要歇业吗?

政府官员需要在灾害之中冲锋陷阵他们表现的时刻就要到了!

知识分子需要有机会登上道德的制高点他们的庄严准备好了!

而我在逛街!逛街的人碰到逛街的人。转头看,

一个少年与等待绿灯过马路的女孩搭讪。

人到中年我什么没见过!什么都见过我只是还没见识过台风。

一圈电话打出去,给家人,给朋友,

我有点儿兴奋,好像盼着台风来,好像它不是灾难,

好像它到来只为我,好像它是戈多终于要露面,

好像我此来香港就是为了经历一场台风,

淋着大雨,看水漫轩尼诗道,看七米巨浪竖起在尖沙咀岸边。

也许树干会被折断,也许房顶会被掀飞。

我感到这商业的都市它的每一个悲剧的毛孔全张着。

台风呢?台风呢?台风呢?台风怎么还不来呢?

台风不会绕过香港而去吧?

新闻:台风的确绕过了香港。

2010-10-23

墙角之歌

我把一只乌鸦逼到墙角

我要它教给我飞行的诀窍

它唱着“大爷饶命”同时卸下翅膀

然后挣脱我,撒开细爪子奔向世俗的大道

我把一个老头逼到墙角

我要他承认我比他还老

他掏出钱包央求“大爷饶命!”

我稍一犹豫,他薅下我的金项链转身就逃。

我把一个姑娘逼到墙角

我要她赞美这世界的美好

她哆嗦着解开扣子说“大爷饶命!”

然后把自己变成一只两百瓦的灯泡将我照耀

我把一头狗熊逼到墙角

我要它一口把我吃掉

它血口一张说“大爷饶命!”

我一掌打死它,并且就着月光把它吃掉

2010-2-5

真理辩论会

真理越辩越糊涂。

这不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真理”,

这不是“难得糊涂”的“糊涂”。

那么我们说的“真理”是“真相”吗?

还是对“真相”的无限切近?

真理是嗜血的吗?——三百个人死出的真理

是否等同于三千个人死出的真理?

是可以预言的吗?还是仅仅指向过去?

是数学计算出来的夜色一般安静的结果吗?

还是此内心跟此内心、此内心跟彼内心的高声较劲?

寻找真理是更需要不满和批判呢?还是忧伤的想象力?

在大家彻底糊涂之前会议主持人宣布:“散会!”

……

意犹未尽。再聚拢,再开会。

喝茶的人开大会,上厕所的、门外吸烟的开小会,

接电话、打电话的头脑开溜再返回。

与会者的头脑仿佛清醒。早晨,然后正午,然后天黑。

在这些“清醒”的头脑又一次糊涂之前

有人在场外开始签名运动,

要求把真理辩论清楚,辩到五一、七一、十一。

不是还有那么多的节假日吗:端午、中秋和春节!

有人在签名运动的周围卖起了面包、矿泉水和冰棍。

远处,一座“糊涂”的纪念碑拔地而起。

更远处,一个疯子对着旷野高呼:“散会!”

2010-10-15

但什么力量使树木不再生长

看见了使树木生长的力量,

但什么力量能使树木不再生长?

感到了为空气加温的力量,

但什么力量能阻止温度继续升高?

听见了使喜鹊唱响的力量,

但什么力量能使喜鹊沉默,在一瞬间?

北方的水渠干涸了。

南方的洪水淹到了屋顶。

使人类生长的力量中是否包含着

使人类不生长的力量?

是什么力量只扮演叫“停”的角色?

如果砖头在生长,像个流氓,

那么钢筋一定也在生长,像个家长。

高度,好的。晕眩,好的。那么,

砖头的欲望会否被流氓的虚无所取代?

钢筋的欲望会否被家长的年迈所消解?

我停下脚步,歇一会儿——

风景是给无所事事的人准备的——

万物皆备与我,我也把自己备与万物

我也与万物同悲且同乐

而我身边的人们还在大步行进。

喜鹊冲在他们的前面。

他们走到海边停下,大海继续前行。

什么力量可以让大海停下?

2010-1-15

死于感冒的人

他不肯相信他会被几个小人所打倒。

他不怕蛇蝎猛兽, 因为凶猛的它们已成陈词滥调。

这逆风而行的人:风愈大,他的脚步愈有力。

他本应倒在雷电之中,如悲剧剧本所述,以便符合一个英雄的身份。

然而他倒下,出乎所有人意料。

他不肯相信, 几个小人用小儿科的手段,

抖抖机灵, 就将他打倒;他相信

在小人背后站着阴险而强大的敌人例如一种价值观化成的巨妖。

所有人都看见了, 他是负有使命的人;

他自己更要求与他崇高的理想相对称的敌人。

多年以来他瞧不起市侩,

远离市侩, 他断定历史会赏脸把他的意思弄明白。

从生活的全部滑稽中挤出了往往呈现于打架斗殴的严肃性。

你看他被几个小人所打倒, 不可能呵。

这让错愕的蛇蝎猛兽们只好求助于陈词滥调:哎呀,哎呀。

仿佛他战胜了癌症, 却死于感冒。谁也没有料到。

2007-8-19

论摄影

风景,拍下来,回头再看,

看见了一个近视眼没看见的东西:

那些事物的阴影,那些不甚美丽的东西;

一个人坐在石头上,很小,

开始没注意,此刻看见了。

房屋,拍下来,回头再看,

看一座房屋,干净的,窗帘拉开的,空的。

使用房屋的人不在房屋里,

仿佛站在我身后,说,拍吧,

我不在那里。

女人,拍下来,回头再看,

看一个女人,看见她的某时某刻。

看见她自己不曾看见的自己:

她的只属于某时某刻的脸、

衬衫下的乳房,她坐下时腰间的肉。

2009-11

第一次写到童年

在大人们绕道而行的煤堆上小枝子褪下她的花短裤。

我看到了:这就是小女孩的干干净净。

她飞不太高的小翅膀紧张,勇敢,不出声地扇动。

一堂生物课。偷偷摸摸的爱的教育。

我忽然记起,在飞往阿姆斯特丹的飞机上。

穿裙子做作业的甄小蔚跷腿蹬住椅子边,

正好展开了她头戴棕色珍珠的小妹妹。

她喜欢我。她把我拉向走廊尽头。我以为她会对我说

她喜欢我,听到的却是林彪摔死在温都尔汗的小道消息。

这小道消息我们在七一小学分享了一星期。

公共浴池里妈妈的女同事们笑话我的害羞。

我闭着眼却也看到了她们水中的身体。

乳房和毛发。公共浴池外一个一本正经的下午。

我一本正经地长成一个男人被称作“叔叔”或“老师”

那些并不公共的阿姨们使我的1969年如此具体。

2009-7-1柏林

凤凰,沈从文先生没写到的。2010年7月

沱江上游某处,某人等待时机。

某人半肚子诗情画意,外加半肚子冲天怨气。

他注视着沱江远下凤凰城,好像那里住了一城的亲戚。

沱江注入凤凰城,过三孔桥,撞万寿宫。

地方太美丽了难怪挤住下太多的人。

两岸的木房子挤挤挨挨,据说古来如此,

害怕瘫入江水的吊脚楼,以木杆自撑,据说古来如此。

诗情画意在沱江上游下了狠心:

要干一回!要干一回!——他要到吊脚楼下扔垃圾,

灭灭凤凰城里旅游业的灯红酒绿。

他愤怒出灵感像一个发疯的艺术家嗷嗷叫成一只大猩猩,

老天爷看在眼里,就借给他一场哗啦啦的大暴雨。

沱江上的水手们赶忙收船,

没成想帮了吊脚楼里的酒吧间使它们人满为患。

大雨暴涨江面,上游和支流寂寞的垃圾

有了在凤凰城露脸的大好时机。

凤凰城原本因落伍而美丽,现在因小资而美丽,

可一霎时,既没了她的沈从文也没了她的黄永玉。

书记觉得丢人,游客认出现实。

凤凰人习以为常,专业清垃圾的汉子下到江里。

凤凰不是凤凰已历多时,

正好可以借江面浮满废塑料瓶和一次性快餐盒喘口气。

发疯的大猩猩擤了鼻涕,乘回风兮载云旗,

回到沱江上游变回诗情画意。

赶去逮捕他的公安没能认出他来便只好回去。

凤凰城依旧美丽期待着更美丽那个咿呀喂!

2010-7-30

逸事(之一)

城铁开到柳芳园车站之前,坐在我对面的女青年站起来准备下车。下车就下车吧,可她忽然对坐在我身旁的一个男青年说:“先生,小心点儿,你钱包快掉出来了!”当时我站在车门旁,握着把手,男青年就坐在我旁边的座位上。我闻听女青年的提醒低头看那男青年的裤兜,他右大腿上裤兜的部位确实鼓出个钱包的印子,但钱包——如果那是——根本没有要掉出来的意思。这时列车到站,我还没反应过来这是怎么一回事,女青年已经下了车。在她下车的一瞬间我忽然反应过来,可车门已经关上——

你他妈什么意思呀?你丫把我当他妈什么人啦!我像个小偷吗?我操你妈!我这眼镜是小偷戴的吗?我这手腕上的战国鸡骨白玉手串是你妈小偷戴的吗?你丫瞎了眼了我操你妈的傻逼!管他妈闲事你也瞅准了再说!操!什么女人哪!我离他近点儿就是要偷他吗?下次让我碰上我他妈偷你!操,你丫也值得偷!你丫那德行样,我碰你我孙子!怎么碰上这么一傻逼呀!平白无故,平白无故,你丫把我搁这儿什么意思呀!你丫倒下车了,谁他妈给我说说清楚?人家真以为我要干什么呢?我他妈得坐到东直门呐,好几站呐!

我身边的男青年倒没什么反应。再一站,他下车。我坐到他的位子上。我忽然有了另一个念头:那女青年难道是在提醒我或另一个人不成?刚才下车的这个男青年难道有点儿可疑吗?我没发现呀。操,怎么回事呀?下次要是叫我在车上发现了小偷,我一定对那小偷说:哎,哥们儿,当心你的钱包。——嘿,这倒是个法儿呵,也伤不着谁,也能防患于未然,和谐呀!

亲爱的姑娘谢谢你!

2010-10-25

逸事(之二)

到交通队宣传科做驾照年检。坐在服务台里面的中年警察翻开我的驾照和行驶本,然后在电脑上检索我的违章记录。他眉毛忽然皱起,扭头看了我一眼,说:“你超分了。加上你这还没处理的2分,你今年已经13分了。这驾照已经吊销了,你得去车管所,背交规,办新驾照了!”——这怎么可能呢?我去了美国小半年,刚回来。前天我遇堵车着急,借用了一下公交车道,不幸被探头拍了下来。这还没处理的2分指的就是这个。可我记得很清楚,我走之前是9分,加上这新罚的2分,我也就是11分,不到12分的限度。警察把电脑屏幕推转给我,我前天的违章记录在案。我疑疑惑惑,要求查看以前已处理过的记录,忽然出现了我不认识的汽车违章的图片。那不是我的车,车牌号码完全陌生。“把你的护照给我看看。”我幸好带着护照。警察翻了翻我的出入境记录。他也纳闷儿。“你曾经把驾照借给过什么人嘛?”警察问。——没有哇!呃,对了,我在3月份丢过驾照,在望京那一带,可能是在一饭馆里。这驾照是我补办的。“那我们查一查,你等电话吧。”

一星期以后我接到警察打来的电话:“我们查过了,那辆车的车主我们也知道是谁了,你来检驾照吧。”我问怎么回事。他说是有人冒用了我丢的那个驾照。我问那人是谁,他说:“是望京那边××局的一个处长。”我立刻表示要找他去说道说道。警察说:“你找不着他了。昨天我们把电话打到他们处,他在前天上吊自杀了!看来是经济问题。”他这话把我轰晕了头。这这这,这是怎么回事呀?前天我犯交规,那个处长自杀,也许我们两件事发生在同一个时刻呢!太离奇了,不可思议!顿过一下,电话那头的警察忽然幽默起来:“你什么人哪?人家冒用了你的驾照,怎么就弄得非上吊不可了呢!”我有点儿毛骨悚然:是呵,我我我,我什么人呐?挂断警察的电话,我点上根烟。我自我安慰:应该是那个上吊的人自问一下他是什么人才对呀。他死之前也许真的这样问过他自己。

2010-10-25

从一件事想到另一件事

这是十月的南方。树木还是绿的,一个老工人擎着一把长柄剪刀去给树木剪枝。在北方,我印象中给树木剪枝是在春天,这老工人在秋天剪枝,一定是我对自然的了解尚有空缺。这棵树个头不大。我怀疑老工人剪它是为了帮助它缩小自己,好在即将到来的台风中站立不倒。他把剪刀伸到一些枝子的梢上,手在长柄的下端一用力,咔嚓一声就把枝子梢给剪了下来。他又把剪刀伸到几根小枝子上,也是咔嚓咔嚓地剪。我注意到一根枝子,我想他下一步肯定会去剪那根枝子。但是没有。他始终没有剪我认为他会剪的枝子。他离开这棵树,继续去剪下一棵。一个中年女工跟着他,拾掇掉在地上的树枝到一辆三轮车的后斗里。他们走开,我来到这棵树下。人家为这棵树忙乎半天,我得看看这棵树。树干上用铁丝捆着个小小的金属牌,写着这树的名字:宫粉羊蹄甲,属苏木科,是一种我不认识的树。英文Camels Foot Tree, 意思是“骆驼蹄树”,不是“羊蹄”;拉丁文Bauhinia variegata,一变成拉丁文,学问就深了。

不知为什么,一瞬间,想起个朋友。上世纪80年代初。他从河南来到北京,在西单百货商店门前看到一群人在抢东西。准确地说,是有人在派发什么东西,肯定是为了做宣传,做广告。这位朋友虽然不知道大伙儿在抢什么,但凭着中国人的本能和直觉,他也冲了上去,一副不抢白不抢,有钱不拿是傻瓜的劲头。老电影里穷人去抢地主家的粮食也是这个场面。他抓住一个别人塞到他手里的小纸盒,挤出人群,摊开手一看:ob卫生栓,是一种女性用品!他觉得非常滑稽,太好笑了,就跑到火车站附近我住的地方,把这盒ob卫生栓留给了我,然后回了河南。我也不知道该拿这盒卫生栓干什么,就丢进了抽屉。后来我结婚,老婆在抽屉里发现了这盒卫生栓,遂坚信我有什么事瞒着她。我给她讲了河南朋友的事,她半信半疑。

2010-10-26

极端诗学丛书(5首)臧棣

光棍丛书

光棍光芒万丈——海子

他们介绍说他是光棍,但看上去不像。

他们解释说他绝对是光棍,

他身上有一种光,可以和最深奥的棍子媲美;

甚至让命运也感到羞耻。

但是,拨火棍却不买账。

他们暗示说他不仅仅是光棍,但敏感的

现实却感觉不到一点儿压力。

他们补充说他的外号也叫光棍,

因此,语言是你永远的新娘。

2010.10.

冰岛诗学丛书

她没看出来,你也没看出来。

你见过从鲨鱼变成的人,也见过又变回企鹅的人,

你见过戴耳机的海豹,它最爱听的音乐里

飘着火山的灰。你见过她没有见过的

同类推荐
  • 平屋杂文:夏丏尊作品精选

    平屋杂文:夏丏尊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荷塘

    荷塘

    《荷塘》是梁必文步入生命之秋后出的又一本诗集,字里行间已没有了年轻气盛时的外露与浮躁,代之的是内敛与平和,追求的是一种诗的静美的诗思。
  • 越轨

    越轨

    《越轨》一书涉及刑法学、犯罪学、青少年越轨行为、侦查学、公安学、警察学、监狱学、社会控制、犯罪预测预防、禁毒戒毒、社区矫正、社会敌意应对、群体事件处置、社会治安防控等领域的越轨社会学的科普读物。本书文笔诙谐、笔调轻松,文中穿插大量的当前流行话题作为案例,比如邓娇案、李双江之子李天一案等等,探讨当代社会的规则越轨、法律越轨、诚信越轨、性越轨等等行为。不仅对这些行为进行鞭辟入里的解析,而且对当代社会存在的种种越轨问题提出了深层次的解决思路。
  • 朱自清散文经典全集

    朱自清散文经典全集

    朱自清不仅是一位诗人、散文家,而且是一名学者,一名民主战士。他的著作有27部,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字数近200万字,且字字珠玑,句句秀美,或清秀隽永,或激进深邃,为后人留下了不可估量的文学遗产。
  • 薄命是红颜

    薄命是红颜

    历史似乎只是由男人写就的,女人们偶尔参与其中,身影也往往被夹在了缝隙中成了—枚标本或书签。《薄命是红颜》选取了近20位历史上的女 名人,大体每人一篇——既非人物小传,也非名人逸事传奇,而是一 个齐整的散文系列,作品每每从独 特的角度切入,紧扣人物一生中重要的“点”进行叙述、铺陈、议论,读罢可思、可感、可叹。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夫君,来单挑

    夫君,来单挑

    绝艳重生,她成了拼命三娘,被迫强大。某兽:女人,你强我强,我们来个强强合体吧!未婚夫:吃我的喝我的,不以身相许就想一走了之?窗户都没有!采花贼:为了你我都背叛老爹了,你难道不该收留我?神秘人:好歹都是现代人,看在你丑没人要的份上,我就牺牲一下娶了你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要学会宽容

    要学会宽容

    本书从八个方面对宽容进行全面的阐述,行文流畅优美,语言生动细腻,深入浅出。全书精心挑选诸多案例,既汇集了古今中外名人的智慧,又延伸至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以事例说理,条分缕析,详细阐述了如何学会宽容,以理动人。相信该书会让读者在尘世的喧嚣中蓦然聆听到生命的真谛,得到心灵的净化和情感的释放,用心体会到人世间最美的乐章。
  • 饮鸩毒妃

    饮鸩毒妃

    【大婚】大婚当夜,遭人轻薄,那狂情男子却突然血染合欢榻。嫁衣不整、锦被凌乱,血色蜿蜒在榻,她的夫君眸色冰冷:“我从不稀罕失贞的女人。”她一身狼狈,傲然抬眸,浅笑冷艳,字字清晰:“我,也不稀罕把贞洁交给你这样的人!”【陌路】她被强人掳去,他却漠然处之,怀拥佳人离去。撕碎的罗衣飘落,她看着他的背影,笑的绝望。原来,他不认得她,她也不曾认得他。绝情吗,从来无情,何来绝情。【折臂】“不就是一只手,我还她就是。”看着他血红狂怒的眸,她冷笑,举臂。“不要--”那一声惊痛嘶吼,在决绝的断骨之声中淹没。青丝寸舞,骨断心折,路人之后,因谁痛彻。“你到哪里,我就让哪里夷为平地。”“你再向前一步,我便再杀一人!”“沁雪,回来。”城外厮杀,城头相对,相思如花,爱恨如血,为谁而绽。江沁雪,淡漠的外衣下,谁窥见那颗高傲的心,这一方璞玉,待谁为她精雕细琢,于乱世跌宕中绽尽绝代风华。——我就是我,不属于任何人,也不会输给任何人,我一直在等,等一个男子可以容我并肩而立,而不是,让我站在他的身后。秦世子宇文灏:——我一直以为我是秦北高原上的猎鹰,一辈子都可以无拘无束的翱翔下去,现在却不得不做那金丝笼里的囚鸟,陪他们丝竹笙箫、纸醉金迷,可是我发誓,有一天,我会亮出爪喙,摧毁这腐糜朽烂,夺回属于我的一切。漓太子萧琰:——世上最黑暗的地方是皇宫,皇宫里最黑暗的地方是东宫,我生于此间,是我摆脱不掉的宿命,若不能活着走出去,就会被人裂骨而食,化作一堆白骨浓血……我一直相信,我能够走出去,也想把你一起带出去,可是现在,你要走了,我还要继续留在这里……前朝帝裔楚风——以前,我觉得我什么都不缺,锦衣玉食,姣童美婢,可国破家亡之后才知道,所谓荣华不过过眼云烟,弹指一尘,什么都没有了,富贵不由己,生死不由己,所剩下的,唯有这颗心还是自己的。那一年,家毁人亡,她从相门嫡女沦为暖榻的宫奴,夜夜看不同的女子为他将身体旖旎绽放。掠夺之后,他攥住那如玉的下颔,笑的冷绝。--留你一条命,是为你纪家欠朕的,要由你来还。唇角勾笑,眸中爱已寂,泪已涸。那一夜,如水月华中,他亲手将她推入敌手,换来心爱的女子安然无恙。--这个女人,对朕已经没有用了。听着那字字绝情,心如锥,却仍淡笑如烟。信么,你会后悔今天的决定。那一日,崩塌的雪峰顶,一痕白衣无暇,与飘渺的雪共舞崖下。
  • 人间(上)

    人间(上)

    “一部关于人性和命运的传奇体验。超越极限震撼世界的当代悬疑史诗。我,从天机回到人间,却丢失了全部记忆。平庸的现实生活,每天厄运缠身,整个世界都与我为敌。忽然,发现自己拥有神奇的读心术,一个惊人的秘密已近在眼前——兰陵王面具忽隐忽现,蓝衣社大门突然敞开。而我,真的是我自己吗?”
  • 盗墓贼的钥匙

    盗墓贼的钥匙

    一对扑朔迷离的血饕餮,两座相隔千里却又分属同一个人的诡异地宫,三个大相径庭的盗墓贼,以及始终贯穿其中的陈年往事。一位赋闲在家的盗墓贼,无意间在奔丧途中发现了一座深埋荒山的陵墓,但是当他伙同自己同族的表兄弟进入地宫之后,才发现这里竟然没有棺材!寒潭怪鱼、余卦甬道、人头煞、五龙壁、尊经阁……当他们终于历尽艰险到达地宫的终点时,竟然在一具诡异的干尸手里发现了刚刚经手过的血饕餮,然而血饕餮的主人却骤然死去,所有的一切顿时变得扑朔迷离:意外出现的访客是敌是友?其中牵扯出的鲁荒王长生修仙的秘密又究竟指向何方?
  • 超级落榜生

    超级落榜生

    高考落榜不可怕,只要心中有天下。万抗,一个高考落榜生,赫然进城。带着点狡黠,当然更凭实力,能屈能伸,他一路亨通……
  • 百花齐放的中国艺术

    百花齐放的中国艺术

    本书可作为留学生本科学生的教材。分陶瓷艺术、玉器艺术、青铜器艺术、绘画艺术、书法艺术、建筑艺术、雕塑艺术、音乐艺术、舞蹈艺术和戏剧艺术几个方面,全面介绍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脉络,通过对实例的评论,寓评于述,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鉴赏品位。
  • 为爱而来

    为爱而来

    40多年前,朱邦月的朋友临终时,将两岁的儿子和怀着5个月身孕的妻子托付给他。虽然是孩子的养父,但是朱邦月却奉献了连生父都不能给予的疼爱。本书是朱邦月的二儿子朱邵华以父亲的口吻写的自传体小说,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家庭几十年来遭遇的辛酸,屈辱,委屈以及磨难,但是,在这样外人难以想象的苦难下,他们一家四口相亲相爱,共伴今生。在当今社会下,这本作品极富教育意义,它能给人直面挫折的勇气以及面对苦难,永不言弃的力量。
  • 部队子女情爱纠葛:北京部队大院

    部队子女情爱纠葛:北京部队大院

    北京有多少个部队大院?很少有人能说的清楚,仅在城区一条著名街道的几公里地段内,就有六七个紧挨着的、分别生活着几千上万人的部队大院,一个大院就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社会。部队大院戒备森严,在普通老百姓心中是一个神秘的地方。民道、官道,都是学问;家事、国事,皆有文章。作者从军35年,主要任职于解放军总后勤部,常年生活在北京某部队大院。本书就是他品读人生、总结军旅生涯的心灵体悟,第一次原生态地展现北京某部队大院生活的小说集。不同于革命浪漫主义的激情号召,本书着眼于个体生命的细致把握,展现新时期下部队大院人们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