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60300000002

第2章 绪 论(1)

一 本书研究的对象、目的和任务

本书研究的对象是李白诗歌中的并列式复合词。本书主要对李白诗歌中的并列式复合词着重从词义的角度进行共时与历时的研究,探讨两个语素构词的特点,展示它们在李白诗歌中的使用状况;并附带分析其结构类别和同素异序之类的情况。这一研究属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的范围。

本书研究的目的是:作者对李白诗歌中的并列式复合词进行全部统计。考析时,先列出它们在李白诗歌中的出处,再联系语境进行纵向和横向的考证与分析,力图探讨并列式复合词中两个语素之间的意义关系,以揭示并列式复合词的构词规律,为拓宽中古汉语研究的路子,为学术界所讨论的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规律作出具体的实践,同时归纳出相应的理论与方法。

为达到研究的目的,本书要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任务:

1.穷尽搜集李白诗歌中的并列式复合词,尽力弄懂它们在诗句中的意义并作出解释。

2.考证李白诗歌中有代表性的并列式复合词,分析两个语素之间的意义关系,以揭示李白诗歌中并列式复合词的内部形式。

3.按同义、相关、反义和偏义四种结构方式来分析李白诗歌中的并列式复合词,从而展示并列式复合词中两个语素的构词情况。

4.归纳李白诗歌中并列式复合词的特点,总结并列式复合词中两个语素的构词规律。

二 李白及李白诗歌语言研究

一、李白及李白研究

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李白从五岁起,随父亲李客“逃归于蜀”,因“家于绵”,因此,唐代的剑南道绵州彰明县青莲乡(即今四川省江油县青莲乡)便是他的第二故里。他生于唐武后长安元年(公元701年),卒于唐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

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集儒、道、侠精神于一体。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时刻关心百姓的疾苦,魂牵梦绕李唐王朝的盛衰。他既游历天下,广事干谒,欲辅佐天子而“济苍生”、“安社稷”,然后再功成身退;同时却蔑视权贵,傲岸不羁,饮酒行乐,游仙学道,追求个性的极大解放。而唐王朝由盛而衰的现实,却让他“梁园买醉”一时,浪迹天涯一生,到六十一岁还请缨杀敌,结果因病半道而返,最后病逝于安徽当涂。

李白经历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时期,主要生活在玄宗、肃宗两代。他在这激烈动荡的社会背景下成为了一位伟大的诗人,其生平事迹可分为以下四个时段:

第一时期(二十五岁之前):青少年时代——蜀中时期。

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二十五岁,“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临行,他有《别匡山》一首辞乡之作。诗的结尾写道:“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诗人的身份虽为“漏于属籍”的布衣,但却带着山川的灵秀之气,抱着积极用世的理想,以儒学为功底,以道学染风神,幻想着以布衣直抵卿相,从而达到经邦济世的理想。是年,他再游峨眉山,秋间经清溪、渝州、三峡出蜀,去寻找政治出路,这便开始了他的第一次漫游。

第二时期(四十二岁以前):第一次漫游天下——形成他诗歌创作的第一高峰。

第三时期(四十四岁以后):第二次漫游天下——浪漫主义诗人对现实深沉的关注。

第四时期(五十五岁之后):“安史之乱”期间——成为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从璘”事件发生在诗人身上,只能说明诗人是出于爱国忠君的一片急切心情。可肃宗不但不用李白,反而在干元元年(公元758年)判他长流夜郎,幸好半道放还。

唐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四月,肃宗卒,代宗即位,李白六十二岁,代宗拜为拾遗。十一月,因病死于当涂。有《临终歌》一首,诗中将自己比喻为大鹏凌空,不幸中天摧折,但仍然相信自己荡起的余风足以激扬万世。

“诗仙”也经历了人间的痛苦,他一生都在漂泊中度过,他的足迹遍及长江、黄河,忧国爱民之心却无时或忘,行吟者在为人民不停地歌唱,他给后世流下了1000多首诗歌。

在灿若群星的唐代诗人当中,李白与杜甫是最耀眼的双子星座,所以,唐诗研究历来以“李杜”为两大重镇。近一百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二三十年来,李白研究已成为一个新的名词概念。在四川、安徽、山东等地修建了李白纪念馆,全国成立了李白研究学会,李白研究达到了空前繁荣的地步。出版论文2000多篇,论著80多部,选本、赏析本、注译本10多部,全集整理3部,资料汇编1部、大辞典1部,共计114部之多,在古典文学研究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但是,由于李白家世、身世的扑朔迷离,生前又未形成诗集或文集,新、旧《唐书》中的《李白传》又不翔实,所以在李白研究中出现一个接一个的热点。而时至今日,李白的家世、生平、交游及其作品真伪等还存在一个个的谜未曾揭开,正等待着我们去寻求答案。文学研究上的成就与不足,证明李白研究所面临的难度仍然很大。

二、李白诗歌语言研究现状

李白研究中还有一个一个的谜尚未揭开,导致李白诗文系年有些地方至今难以确定下来;版本流传中的异文多,李集的整理难度大;对李诗的注释远远赶不上对杜诗的注释。所以,李白诗歌语言研究,迄今能够见到的是专文研究,专题专书研究还没有。专文研究有两种:一是唐诗语言词汇研究涉及到李白诗歌语言词汇研究的,二是专文针对李白诗歌词汇研究的。前者,本书重点介绍蒋绍愚先生的三篇文章。后者,本书介绍杨克定《李白诗歌中的自然V》一文。

蒋绍愚先生十分重视对唐诗进行语言研究。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他相继撰写了《杜诗词语札记》、《唐诗词语札记》和《唐诗词语札记》(二),三篇力作所研究的词语都涉及到李白诗歌中的词语。其中《杜诗词语札记》和《唐诗词语札记》(二)涉及到李白诗句达78个,重点涉及到了李白诗歌中的单音词36个,其次是复音词8个。本书作者对蒋绍愚先生这两篇文章所涉及的李诗词语作了归类,今举例说明如下:

蒋绍愚先生《杜诗词语札记》,虽不以李诗词语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但作为杜诗词语研究的重要参照,涉及到李白诗歌中的单音词和复音词达20个。

涉及到李白诗歌中的单音词16个。

(一)涉及的单音节实词:作名词的“边”,作动词的“带、谓、倚、知”,作副词的“看、偏、应、转、直”,计9个。如:

1.“边”,名词。表示处所,义同“处”。

李白《捣衣篇》:君边云拥青丝骑,妾处苔生红粉楼。

按照蒋先生的分析:此句“边”与“处”对举,“边”与“处”同义。

2.“带”,动词。连,近。

李白《朝歌鼓吹曲》:金陵控海浦,渌水带吴京。

3.“看”,副词,义同“将”。

李白《拟古十二首》其二:明月看欲堕,当窗悬清光。

4.“谓”有“以为”、“认为”之义。如杜甫《奉赠韦左丞》:“自谓颇挺出,立据要路津。”此义习见。由此引申为“料”。如:

李白《江夏行》:只言期一载,谁谓历三秋?

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与君自谓长如此,宁知草动风尘起。

(二)涉及的单音节虚词:作介词的“从、寻”,作助词的“得、来”,作语气词的“可”,计5个。如:

“从”除习见的表“由”的意义之外,还有“向”和“至”的意义。

李白《送友人入蜀》: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李白《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李白《酬谈少府》:昨观荆岘作,如从云汉游。

照蒋先生的分析:以上均为“向”或“至”之义。动词“从”本有“跟从;随从”义(“何去何从”),由此引申出“向”或“至”的义项,以表示动作的去向,是很自然的。但“从”作介词一般是“由……”之义,表动作的由来,所以就觉得李白“来从楚国游”这样的句子不好理解了。

(三)涉及的跨类词2个。如:

1.逐,动词或介词。

李白《观猎》:箭逐云鸿落,鹰随月兔飞。

李白《赠崔秋浦三首》其三:地逐名贤好,风随惠化春。

2.“向”,作动词;又作介词。

1)动词。义同“之”或“至”。即现代汉语的“到……去”或“到”。

李白《留别王司马嵩》:呼鹰过上蔡,卖畚向嵩岑。

李白《忆东山》: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

2)介词。义同“于”,即现代汉语的“在”。

蒋先生按:“汉乐府《陌上桑》:‘罗敷善养蚕,采桑城南隅。’李白即用其意。‘向’不表示趋向,只表示‘在……处’。”

涉及到李白诗歌中的复音词4个,即“错莫”(“莫错”)、“何处”、“何太”、“烂漫”这四个复音词。

1.“错莫”、“莫错”为迭韵连绵词。又写作“错磨”、“错漠”。“错莫”, 也可作“莫错”。引申为“心烦义乱、失意”之貌。

李白《赠别从甥高五》:三朝空错莫,对饭却惭冤。

李白《驾去温泉后赠杨山人》:自言管葛竟谁许,长吁莫错还闭关。

李白《寄远》:恩情娈婉忽为别,使人莫错乱愁心。

2.“何处”,为“何时”之义。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何处”为“何时”之义,即不知何时生白发。)

3.“何太”,副词。多么,何其。

李白《九日龙山饮》: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4.“烂漫”, 为“纵意”义。

李白《醉后答丁十八》:待取明朝酒醒罢,与君烂漫寻春晖。

蒋绍愚先生《唐诗词语札记》(二)涉及到李诗词语有17个,其中复音词有“苍茫、扫地、欲知、想象”4个。今举单音词“半”在李白诗歌中、在李商隐诗中出现的特殊意义如下:

“半”,副词。义同“俱、全”。

李白《宫中行乐词》:艳舞全知巧,娇歌半欲羞。

李商隐《细雨成咏》:半将花漠漠,全共草萋萋。

按照蒋先生的分析:“半”与“全”对举,“半” 义同“全”。特别是李白和李商隐的诗句,如不把“半”讲作“全”,而讲成“一半”,则显然不通。

另外,蒋绍愚先生关于唐诗词语的研究,还有《白居易诗词语诠释》,诠释的单音词10个、复音词9个、三音词1个。其中,值得本书重视的是有三个并列式复合词:夸张(为“夸耀” 义)、珍重(为“殷勤” 义)和往还(为“朋友”义)。

从以上较详细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到唐诗词语意义的独特性,如蒋先生涉及到李白诗歌词语的“谓”,作动词,当“料”讲;“看”,作副词,义同“将”;“从”除习见的表“由”的意义外,还有“向”和“至”的意义等。可见,判定一个词在唐诗中不同的诗句里的义项,就有相当的难度。

蒋绍愚先生不仅对唐诗中很难讲解的单音词作了考察与分析,而且还涉及到一部分双音词。他所释之双音词也都很有代表性。如他在《唐诗词语札记》里就“崩腾(附:崩迫、崩危)、摧藏(附:摧残)、何事、忽如、寂寞(附:寂寥)、飘飖、其如、如何、往往、应未”这些双音词进行了讨论。讨论时不仅引出李白诗歌中的用例,而且对它们的意义和用法发表了很有见地的看法。比如探讨“寂寞”一词时,他引出李白《将进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这句诗之后,特地解释说:“此例中‘寂寞’也可解释为生前都困顿不得意,但与下句‘留其名’对照,则应解释为死亡。”

蒋绍愚先生没有就此止步,他在研究唐诗词语的基础上,发现了词的“相因生义”问题,于是撰写《论词的“相因生义”》一文。他在该文中强调说:词义发展除“引申”之外,还有多种途径。其中有一种就是“相因生义”。为论证词的“相因生义”,他特地举出“言”和“谓”在李白等诗人的诗句里“相因生义”的情况。

以上所述,证明蒋绍愚先生在研究唐诗词语时很自然地发现了——李白诗歌中所使用的词语是完全可以作为唐诗词语研究的代表的。

专文研究李白诗歌语言词汇的,这里介绍杨克定《李白诗歌中的自然V》一文。文章一开头, 杨克定先生就说: “自然V是表示自然物运动的动词。”然后将李白诗歌中的“一、风V;二、水V;三、光V;四、固V;五、鸟V”进行研究。“风V”中,他研究了“吹”和“飘”两个单音动词,并附带罗列了“吹”和“飘”所构成的复音词。水V、光V、固V和鸟V亦是如此。也就是说,他以李白诗歌中这五种表示自然物运动的单音动词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这五种单音动词讨论得很仔细,也很全面。文中涉及了与这五种动词有关的复音词,对有些复音词作出解释,只是未作深入的讨论而已。例如:

“飘翩”是飘飞,1次。

三十六帝欲相迎,仙人飘翩下云軿。(《春日行》)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知道,对唐诗语言词汇的研究,蒋绍愚先生首先身体力行,筚路蓝缕,给我们的研究树立起一面光辉的旗帜。

蒋绍愚先生对唐诗语言词汇的研究给了我们莫大的启迪。

杨克定专文针对李白诗歌中“自然V”的探讨,他对李白诗歌中这些单音动词的研究,让我们看到李白诗歌语言词汇研究是大有前景的。

在唐诗语言词汇的研究领域里,李白诗歌语言词汇研究的难度虽然很大,目前的研究仍然显得十分薄弱,对李白诗歌语言词汇的研究还没有全面展开。仅有的一本《李白大辞典》,不是关于李白诗文词语解释的辞书,而是文学研究的成果。但是,我深信在不久的将来,只要加大对李白诗歌语言词汇研究的力度,“李白研究”这个名词概念就会同时属于语言研究的领域!

三 李白诗歌语言在汉语史研究中的价值

研究汉语的发展史,也就是研究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的发展情况,首要的工作是进行断代的研究,而断代研究的基础工程是进行专书、专题研究。这已经成为学者们的共识,而且已经成为国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的指导性原则。那么,选取什么样的专书、专题,便成了研究的前提条件。对于专书的选择,当然是选取有语料价值的专书;而对于专题的选定,当然是要选取具有对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的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题目。从这样的要求来看,李白诗歌在汉语史研究中的价值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李白诗歌语言是唐诗语言的代表,至今对汉语有重要的影响。

李白的诗歌至今仍然扣动着人们的心弦,回荡在人们的耳旁。谁不被李白的《蜀道难》所震撼?谁又不为他的《将进酒》所沉醉?连三岁的小孩也能背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诗至今广为流传,当今电视广告用语就有“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些都反映了李白诗歌具有浓厚的大众化色彩。诗人最能使用并创造语言来表达具体与抽象之概念而唱出人民的心声。李白还因他个人特殊的经历,他对唐朝社会的底层与上层都有深切的关注,他的诗歌语言极富唐代口语色彩。但是李白诗歌语言同时又具有典型的书面语色彩。李白儒道知识渊博,能融会经史子集中的词汇,所以他的诗堪称“无一句无来处”。具体地说,李白的诗歌用语,早年多带有青少年时代学习古代典籍的痕迹,中年与晚年的诗歌既化用典故又成功地吸收了唐代口语词汇,具有了诗人自己的语言特色。即他的诗歌用语不全是口语,更不是艰涩的仿古词语,而是富有口语色彩的唐代书面用语。李白诗歌语言是唐诗语言的代表。

同类推荐
  • 爱国·爱国之心从分毫开始

    爱国·爱国之心从分毫开始

    我们如今所处的是一个和平的年代,和谐平安的社会让我们感觉不到动乱的滋味,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爱国”这样的字眼似乎离我们越来越遥远了,但是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诸如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等等这样的特殊时刻,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一些日常的小行为来表现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的。也就是说爱国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可以在我们的生活中体现出来。
  • 千秋家国梦

    千秋家国梦

    全书由15篇各自独立的文章组成,犀利的笔触直指现实社会那一个个令人尴尬的沉重话题。其中,《走出古隆中》、《古城荆州》等文热切地呼唤改革,但强烈的优患意识与炽热的爱乡爱国之心始终是本书的主调。作者以地处中华腹心位置的荆楚地区为标本,希望人们冲决封建网罗,摒弃小农意识,通过一个个历史人物的命运遭际、一桩桩历史事件的风云变幻、一处处历史名胜的兴衰荣枯起笔,以跃身现代文明的大潮中去中流击水。毅然穿透那重重的历史帷幕,本书是作家曾纪鑫近几年来思考地域文化、历史名人及现实社会问题的大文化散文著作
  • 心光:尚之年古诗词楹联集

    心光:尚之年古诗词楹联集

    之年先生耗时数年,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对祖国山川之美和人杰地灵的巴蜀大地,寄予了无限的深情,并以诗词这种特殊的形式,表达了对祖国山川的热爱和期盼祖国繁荣强盛的心愿。同时,之年先生对亲情、友情和爱情也作了独特的细致的描绘。
  • 一滴水可以流多远

    一滴水可以流多远

    《一滴水可以流多远》这是一位军旅诗人的处女诗集。作为军人,史桢玮一直在写诗,《星星》诗刊、《中国诗歌》、《西南军事文学》等军内外刊物、网站都发表过他的诗作。《一滴水可以流多远》收入了他1993年以后的诗歌,从中可以看到他的诗路历程,读到诗人对心灵家园的守望,对诗意栖居的寻求,对人生真谛的沉思。
  • 泪与笑(纪伯伦全集)

    泪与笑(纪伯伦全集)

    《纪伯伦全集:泪与笑(散文诗)》收集了纪伯伦三部经典作品《泪与笑》《暴风集》《珍趣篇》,泪与笑、生与死、灵与肉,所有都是对立面,人生就是在这个充满各种对立面的世界中度过。纪伯伦以超越哲学家的深邃思索,用文学家的悲悯情怀写出对世间万象的解答,这是纪伯伦自己的天问也是代苍生而问,读这本书已经不耽美于它的文字,尽管文字依然很美,但吸引你的一定是其中充满人生解惑的哲思。不敢说本书是人生的导师,但绝对会在你陷入人生困境的时候,意外地给你点一盏温暖的心灯。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拿破仑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拿破仑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法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人称“奇迹创造者”: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兼任意大利国王、莱茵联邦的保护人、瑞士联邦的仲裁者:曾经占领过西欧和中欧的大部分领土,使法国资产阶级革俞的思想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
  • 上错车嫁对人

    上错车嫁对人

    傅任在服务区上错了车,误打误撞了认识了侯彧,三年后俩人重逢,各种JQ,最后水到渠成、好事成双。精彩片段先睹为快——“每月工资一万,不用洗衣煮饭打扫,住的是老北京地道四合院,吃的是无污染特供菜肴,出入都有车接送,还可以免费蹭玩京城各大景点,如何?”“你这是要潜规则我?”“抱歉,傅小姐好意,侯某心领,无奈侯某得守孝三年。”“……”“那五险一金呢?”“有专门医护团队二十四小时可供差遣,还需要社保?再说你又不准备在京城买房,要公积金做什么用?“谁说的?万一我觉得帝都各方面都不错,想在这里买房呢?”“你很喜欢住在这个一年里有六个月都是雾霾天气的城市?”“……”“再问一句哈,有双休么?”“你觉得呢?”“……当我没问。”*************侯晁宗不是省油的灯,让李生财继续替他回复,“二师弟,你不知道近水楼台先得月么?”乔帮主:“╭(╯^╰)╮,近水楼台先得月又怎么了?有个词语叫‘后来者居上’,你家侯彧和丫头走在一起就是大叔牵着女儿啊。”大师兄的爷爷:“╭(╯^╰)╮,最近流行老少配懂不懂!”欣欣向荣——搬凳子观战,另外,我投票支持爷爷。大师兄的母亲——投票+1。简单极了(方简)——乔伯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投票+2。唐宋(李宋)——乔伯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投票+3。心悦已久(许砚)——乔伯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投票+4。风流不下流(魏子)——乔伯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投票+5。太平天下(柳青云)——乔伯伯,虽然我是您的学弟,但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投票+6。*******************欣欣向荣——~~~~(>_<)~~~~,哥哥过分,带傅姐姐去码长城吃美食,把我留在爷爷这里,你这样对我,你家里人知道么?大师兄的母亲——知道啊,爷爷默许的,傅丫头,下次阿姨码长城,一定要带上你。太平天下——看来昨天我错过了不少,咳咳,傅丫头睡得这张床好眼熟,好像是一年前我们在侯爷那里喝醉睡过的那张。欣欣向荣——o(︶︿︶)o,哥哥你真是没情趣,我的房间哪有你卧室好!简单极了——没情趣+1,欣欣妹子,你是嫌弃我给你买的睡衣不好看?风流不下流——没情趣+2,欣欣妹子,你是嫌弃我给你买的被套丑?唐宋——没情趣+3,欣欣妹子,你是嫌弃我给你买的哈士奇上不了台面?
  • 自尊铺设成功路(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自尊铺设成功路(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学生时代,是一个充满理想的季节,也是人体发育的转折关键期,这一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生理变化,怎样面对生活和生理的各种烦恼,是决定青少年身心是否健康的关键。
  • 夫君你被休了

    夫君你被休了

    有谁比她更倒霉的?新婚夜竟惨遭独守空房。听说她的夫君可是个绝色美男哦,为了一窥真假,她偷上房梁,却不想竟遇到一个奇怪的男人。“你放心吧,我不会歧视你的。”咦,奇怪,为什么她明明是好意安慰,美男子的脸色却越来越臭了?
  • 读者文摘精粹版9:活着就是幸福

    读者文摘精粹版9:活着就是幸福

    人生下来就是为了活着。生命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但是要活得有质有量,因为我们被赋予了生命,这本身就值得感激,在人生的道路,生命与我们一路同行。
  • 千金压顶:相公请勿动

    千金压顶:相公请勿动

    她,一无才貌,二没气质,三无节操,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六人不喜,七姑不爱,八种恶习,九分荒唐,十分不好!虽是相府千金,却与大家闺秀八竿子打不着,丞相大人亦因为这个女儿被人诟病,被谏官弹劾,在朝堂上和京城中抬不起头来!只是,打也打了,骂也骂了,这相府千金依旧我行我素,毫无改进,总是自己的亲骨肉,大齐相爷也只能仰天长叹,养不教,父之过啊!自此,小女子与发小打架,与皇子斗殴,绑架神医,调戏黑老大,欺女霸男,纵横天下,任性妄为!更傲娇自得,扑到相公,笑声如铃:相府千金压顶,相公不要乱动哦!
  • 演绎综合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演绎综合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头脑竞争的时代;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一个人想要很好地生存,不仅需要付出勤奋,而且还必须具有智慧。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和高智能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知识本身并不能告诉我们如何去运用知识,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去创新,而这一切都要靠人的智慧,也就是大脑思维来解决。认真观察周围的人我们也会发现,那些在社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具有卓越思维能力的人。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视觉盛宴(超级智商训练营)

    视觉盛宴(超级智商训练营)

    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信息来自视觉,人们靠视觉寻求快乐或意义,虽不能替代话语,却使感受直观、高效。视觉的深层体验是感知图像聚在一起的潜逻辑,这种体验丰富我们的视觉经验,指引注意力脱离表象,并上升到视觉的意义,灵魂因此升华,激动或者喜悦。这正视觉流行旅行的真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