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60300000002

第2章 绪 论(1)

一 本书研究的对象、目的和任务

本书研究的对象是李白诗歌中的并列式复合词。本书主要对李白诗歌中的并列式复合词着重从词义的角度进行共时与历时的研究,探讨两个语素构词的特点,展示它们在李白诗歌中的使用状况;并附带分析其结构类别和同素异序之类的情况。这一研究属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的范围。

本书研究的目的是:作者对李白诗歌中的并列式复合词进行全部统计。考析时,先列出它们在李白诗歌中的出处,再联系语境进行纵向和横向的考证与分析,力图探讨并列式复合词中两个语素之间的意义关系,以揭示并列式复合词的构词规律,为拓宽中古汉语研究的路子,为学术界所讨论的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规律作出具体的实践,同时归纳出相应的理论与方法。

为达到研究的目的,本书要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任务:

1.穷尽搜集李白诗歌中的并列式复合词,尽力弄懂它们在诗句中的意义并作出解释。

2.考证李白诗歌中有代表性的并列式复合词,分析两个语素之间的意义关系,以揭示李白诗歌中并列式复合词的内部形式。

3.按同义、相关、反义和偏义四种结构方式来分析李白诗歌中的并列式复合词,从而展示并列式复合词中两个语素的构词情况。

4.归纳李白诗歌中并列式复合词的特点,总结并列式复合词中两个语素的构词规律。

二 李白及李白诗歌语言研究

一、李白及李白研究

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李白从五岁起,随父亲李客“逃归于蜀”,因“家于绵”,因此,唐代的剑南道绵州彰明县青莲乡(即今四川省江油县青莲乡)便是他的第二故里。他生于唐武后长安元年(公元701年),卒于唐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

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集儒、道、侠精神于一体。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时刻关心百姓的疾苦,魂牵梦绕李唐王朝的盛衰。他既游历天下,广事干谒,欲辅佐天子而“济苍生”、“安社稷”,然后再功成身退;同时却蔑视权贵,傲岸不羁,饮酒行乐,游仙学道,追求个性的极大解放。而唐王朝由盛而衰的现实,却让他“梁园买醉”一时,浪迹天涯一生,到六十一岁还请缨杀敌,结果因病半道而返,最后病逝于安徽当涂。

李白经历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时期,主要生活在玄宗、肃宗两代。他在这激烈动荡的社会背景下成为了一位伟大的诗人,其生平事迹可分为以下四个时段:

第一时期(二十五岁之前):青少年时代——蜀中时期。

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二十五岁,“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临行,他有《别匡山》一首辞乡之作。诗的结尾写道:“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诗人的身份虽为“漏于属籍”的布衣,但却带着山川的灵秀之气,抱着积极用世的理想,以儒学为功底,以道学染风神,幻想着以布衣直抵卿相,从而达到经邦济世的理想。是年,他再游峨眉山,秋间经清溪、渝州、三峡出蜀,去寻找政治出路,这便开始了他的第一次漫游。

第二时期(四十二岁以前):第一次漫游天下——形成他诗歌创作的第一高峰。

第三时期(四十四岁以后):第二次漫游天下——浪漫主义诗人对现实深沉的关注。

第四时期(五十五岁之后):“安史之乱”期间——成为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从璘”事件发生在诗人身上,只能说明诗人是出于爱国忠君的一片急切心情。可肃宗不但不用李白,反而在干元元年(公元758年)判他长流夜郎,幸好半道放还。

唐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四月,肃宗卒,代宗即位,李白六十二岁,代宗拜为拾遗。十一月,因病死于当涂。有《临终歌》一首,诗中将自己比喻为大鹏凌空,不幸中天摧折,但仍然相信自己荡起的余风足以激扬万世。

“诗仙”也经历了人间的痛苦,他一生都在漂泊中度过,他的足迹遍及长江、黄河,忧国爱民之心却无时或忘,行吟者在为人民不停地歌唱,他给后世流下了1000多首诗歌。

在灿若群星的唐代诗人当中,李白与杜甫是最耀眼的双子星座,所以,唐诗研究历来以“李杜”为两大重镇。近一百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二三十年来,李白研究已成为一个新的名词概念。在四川、安徽、山东等地修建了李白纪念馆,全国成立了李白研究学会,李白研究达到了空前繁荣的地步。出版论文2000多篇,论著80多部,选本、赏析本、注译本10多部,全集整理3部,资料汇编1部、大辞典1部,共计114部之多,在古典文学研究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但是,由于李白家世、身世的扑朔迷离,生前又未形成诗集或文集,新、旧《唐书》中的《李白传》又不翔实,所以在李白研究中出现一个接一个的热点。而时至今日,李白的家世、生平、交游及其作品真伪等还存在一个个的谜未曾揭开,正等待着我们去寻求答案。文学研究上的成就与不足,证明李白研究所面临的难度仍然很大。

二、李白诗歌语言研究现状

李白研究中还有一个一个的谜尚未揭开,导致李白诗文系年有些地方至今难以确定下来;版本流传中的异文多,李集的整理难度大;对李诗的注释远远赶不上对杜诗的注释。所以,李白诗歌语言研究,迄今能够见到的是专文研究,专题专书研究还没有。专文研究有两种:一是唐诗语言词汇研究涉及到李白诗歌语言词汇研究的,二是专文针对李白诗歌词汇研究的。前者,本书重点介绍蒋绍愚先生的三篇文章。后者,本书介绍杨克定《李白诗歌中的自然V》一文。

蒋绍愚先生十分重视对唐诗进行语言研究。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他相继撰写了《杜诗词语札记》、《唐诗词语札记》和《唐诗词语札记》(二),三篇力作所研究的词语都涉及到李白诗歌中的词语。其中《杜诗词语札记》和《唐诗词语札记》(二)涉及到李白诗句达78个,重点涉及到了李白诗歌中的单音词36个,其次是复音词8个。本书作者对蒋绍愚先生这两篇文章所涉及的李诗词语作了归类,今举例说明如下:

蒋绍愚先生《杜诗词语札记》,虽不以李诗词语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但作为杜诗词语研究的重要参照,涉及到李白诗歌中的单音词和复音词达20个。

涉及到李白诗歌中的单音词16个。

(一)涉及的单音节实词:作名词的“边”,作动词的“带、谓、倚、知”,作副词的“看、偏、应、转、直”,计9个。如:

1.“边”,名词。表示处所,义同“处”。

李白《捣衣篇》:君边云拥青丝骑,妾处苔生红粉楼。

按照蒋先生的分析:此句“边”与“处”对举,“边”与“处”同义。

2.“带”,动词。连,近。

李白《朝歌鼓吹曲》:金陵控海浦,渌水带吴京。

3.“看”,副词,义同“将”。

李白《拟古十二首》其二:明月看欲堕,当窗悬清光。

4.“谓”有“以为”、“认为”之义。如杜甫《奉赠韦左丞》:“自谓颇挺出,立据要路津。”此义习见。由此引申为“料”。如:

李白《江夏行》:只言期一载,谁谓历三秋?

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与君自谓长如此,宁知草动风尘起。

(二)涉及的单音节虚词:作介词的“从、寻”,作助词的“得、来”,作语气词的“可”,计5个。如:

“从”除习见的表“由”的意义之外,还有“向”和“至”的意义。

李白《送友人入蜀》: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李白《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李白《酬谈少府》:昨观荆岘作,如从云汉游。

照蒋先生的分析:以上均为“向”或“至”之义。动词“从”本有“跟从;随从”义(“何去何从”),由此引申出“向”或“至”的义项,以表示动作的去向,是很自然的。但“从”作介词一般是“由……”之义,表动作的由来,所以就觉得李白“来从楚国游”这样的句子不好理解了。

(三)涉及的跨类词2个。如:

1.逐,动词或介词。

李白《观猎》:箭逐云鸿落,鹰随月兔飞。

李白《赠崔秋浦三首》其三:地逐名贤好,风随惠化春。

2.“向”,作动词;又作介词。

1)动词。义同“之”或“至”。即现代汉语的“到……去”或“到”。

李白《留别王司马嵩》:呼鹰过上蔡,卖畚向嵩岑。

李白《忆东山》: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

2)介词。义同“于”,即现代汉语的“在”。

蒋先生按:“汉乐府《陌上桑》:‘罗敷善养蚕,采桑城南隅。’李白即用其意。‘向’不表示趋向,只表示‘在……处’。”

涉及到李白诗歌中的复音词4个,即“错莫”(“莫错”)、“何处”、“何太”、“烂漫”这四个复音词。

1.“错莫”、“莫错”为迭韵连绵词。又写作“错磨”、“错漠”。“错莫”, 也可作“莫错”。引申为“心烦义乱、失意”之貌。

李白《赠别从甥高五》:三朝空错莫,对饭却惭冤。

李白《驾去温泉后赠杨山人》:自言管葛竟谁许,长吁莫错还闭关。

李白《寄远》:恩情娈婉忽为别,使人莫错乱愁心。

2.“何处”,为“何时”之义。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何处”为“何时”之义,即不知何时生白发。)

3.“何太”,副词。多么,何其。

李白《九日龙山饮》: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4.“烂漫”, 为“纵意”义。

李白《醉后答丁十八》:待取明朝酒醒罢,与君烂漫寻春晖。

蒋绍愚先生《唐诗词语札记》(二)涉及到李诗词语有17个,其中复音词有“苍茫、扫地、欲知、想象”4个。今举单音词“半”在李白诗歌中、在李商隐诗中出现的特殊意义如下:

“半”,副词。义同“俱、全”。

李白《宫中行乐词》:艳舞全知巧,娇歌半欲羞。

李商隐《细雨成咏》:半将花漠漠,全共草萋萋。

按照蒋先生的分析:“半”与“全”对举,“半” 义同“全”。特别是李白和李商隐的诗句,如不把“半”讲作“全”,而讲成“一半”,则显然不通。

另外,蒋绍愚先生关于唐诗词语的研究,还有《白居易诗词语诠释》,诠释的单音词10个、复音词9个、三音词1个。其中,值得本书重视的是有三个并列式复合词:夸张(为“夸耀” 义)、珍重(为“殷勤” 义)和往还(为“朋友”义)。

从以上较详细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到唐诗词语意义的独特性,如蒋先生涉及到李白诗歌词语的“谓”,作动词,当“料”讲;“看”,作副词,义同“将”;“从”除习见的表“由”的意义外,还有“向”和“至”的意义等。可见,判定一个词在唐诗中不同的诗句里的义项,就有相当的难度。

蒋绍愚先生不仅对唐诗中很难讲解的单音词作了考察与分析,而且还涉及到一部分双音词。他所释之双音词也都很有代表性。如他在《唐诗词语札记》里就“崩腾(附:崩迫、崩危)、摧藏(附:摧残)、何事、忽如、寂寞(附:寂寥)、飘飖、其如、如何、往往、应未”这些双音词进行了讨论。讨论时不仅引出李白诗歌中的用例,而且对它们的意义和用法发表了很有见地的看法。比如探讨“寂寞”一词时,他引出李白《将进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这句诗之后,特地解释说:“此例中‘寂寞’也可解释为生前都困顿不得意,但与下句‘留其名’对照,则应解释为死亡。”

蒋绍愚先生没有就此止步,他在研究唐诗词语的基础上,发现了词的“相因生义”问题,于是撰写《论词的“相因生义”》一文。他在该文中强调说:词义发展除“引申”之外,还有多种途径。其中有一种就是“相因生义”。为论证词的“相因生义”,他特地举出“言”和“谓”在李白等诗人的诗句里“相因生义”的情况。

以上所述,证明蒋绍愚先生在研究唐诗词语时很自然地发现了——李白诗歌中所使用的词语是完全可以作为唐诗词语研究的代表的。

专文研究李白诗歌语言词汇的,这里介绍杨克定《李白诗歌中的自然V》一文。文章一开头, 杨克定先生就说: “自然V是表示自然物运动的动词。”然后将李白诗歌中的“一、风V;二、水V;三、光V;四、固V;五、鸟V”进行研究。“风V”中,他研究了“吹”和“飘”两个单音动词,并附带罗列了“吹”和“飘”所构成的复音词。水V、光V、固V和鸟V亦是如此。也就是说,他以李白诗歌中这五种表示自然物运动的单音动词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这五种单音动词讨论得很仔细,也很全面。文中涉及了与这五种动词有关的复音词,对有些复音词作出解释,只是未作深入的讨论而已。例如:

“飘翩”是飘飞,1次。

三十六帝欲相迎,仙人飘翩下云軿。(《春日行》)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知道,对唐诗语言词汇的研究,蒋绍愚先生首先身体力行,筚路蓝缕,给我们的研究树立起一面光辉的旗帜。

蒋绍愚先生对唐诗语言词汇的研究给了我们莫大的启迪。

杨克定专文针对李白诗歌中“自然V”的探讨,他对李白诗歌中这些单音动词的研究,让我们看到李白诗歌语言词汇研究是大有前景的。

在唐诗语言词汇的研究领域里,李白诗歌语言词汇研究的难度虽然很大,目前的研究仍然显得十分薄弱,对李白诗歌语言词汇的研究还没有全面展开。仅有的一本《李白大辞典》,不是关于李白诗文词语解释的辞书,而是文学研究的成果。但是,我深信在不久的将来,只要加大对李白诗歌语言词汇研究的力度,“李白研究”这个名词概念就会同时属于语言研究的领域!

三 李白诗歌语言在汉语史研究中的价值

研究汉语的发展史,也就是研究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的发展情况,首要的工作是进行断代的研究,而断代研究的基础工程是进行专书、专题研究。这已经成为学者们的共识,而且已经成为国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的指导性原则。那么,选取什么样的专书、专题,便成了研究的前提条件。对于专书的选择,当然是选取有语料价值的专书;而对于专题的选定,当然是要选取具有对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的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题目。从这样的要求来看,李白诗歌在汉语史研究中的价值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李白诗歌语言是唐诗语言的代表,至今对汉语有重要的影响。

李白的诗歌至今仍然扣动着人们的心弦,回荡在人们的耳旁。谁不被李白的《蜀道难》所震撼?谁又不为他的《将进酒》所沉醉?连三岁的小孩也能背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诗至今广为流传,当今电视广告用语就有“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些都反映了李白诗歌具有浓厚的大众化色彩。诗人最能使用并创造语言来表达具体与抽象之概念而唱出人民的心声。李白还因他个人特殊的经历,他对唐朝社会的底层与上层都有深切的关注,他的诗歌语言极富唐代口语色彩。但是李白诗歌语言同时又具有典型的书面语色彩。李白儒道知识渊博,能融会经史子集中的词汇,所以他的诗堪称“无一句无来处”。具体地说,李白的诗歌用语,早年多带有青少年时代学习古代典籍的痕迹,中年与晚年的诗歌既化用典故又成功地吸收了唐代口语词汇,具有了诗人自己的语言特色。即他的诗歌用语不全是口语,更不是艰涩的仿古词语,而是富有口语色彩的唐代书面用语。李白诗歌语言是唐诗语言的代表。

同类推荐
  • 张中行散文:人物卷

    张中行散文:人物卷

    张中行以他独有的思想家的头脑,哲学家的智慧,国学大师的底蕴去勾勒人物,带有一种“史”的眼光,简单几笔就写出了人物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品格,勾魂摄魄。
  • 寻找英雄

    寻找英雄

    洪常青、阿庆嫂、李侠、严伟才、高老忠、赵虎、张嘎等等著名电影中的英雄人物,早已为人所熟知。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根据生活中的原型人物创造的。那么,这些英雄人物的原型又是谁呢?他们当年是怎样战斗的?至今尚存的原型人物(也是英雄)生活状况如何?他们的命运如何?这是为大家所关心的。《寻找英雄》作者,经过长期。深入的采访,掌握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第一手资料,并以极大的热情,以生动形象的笔触,向我们叙述了一个又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还附有实地拍摄的原型照片,让读者一睹英雄的风采,从中获得裨益和启迪。
  • 心灵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心灵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文学与戏曲(和谐教育丛书)

    文学与戏曲(和谐教育丛书)

    本书从我国古代的神话与仙话开始,介绍了文学戏曲产生的背景和经过,以详实的历史记录和客观的文字笔调书写了文学戏曲的种类、内容,给读者展开一幅全面而生动的总览图。
  • 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富可敌国之相公宝贝

    富可敌国之相公宝贝

    “莞儿,你在干什么呢?快来吃饭了。”妈妈的声音从房间外面传了进来。“哦!”琮紫菀应着声但是并没有任何行动。“你这死丫头,喊了你半天都不出来,又一个人躲在房里干什么呢?”琮母见女儿始终没有出来,于是破门而入喊道。看到妈妈双手插腰,手里拿着铲子站在门口,一副要大义灭亲的架势,赶紧陪着笑脸说道:“妈,我正在问同学到哪里拍写真又好又便宜呢!这样也能为您省点儿钱不是吗?”“省钱,……
  • 名门艳女

    名门艳女

    我一直认为,小说的根本是讲故事,只有故事讲得好,才是优秀的小说。因为我生活在狭窄的文学圈子之外,每天接触的都是与我相同,或不相同,但大多都是在为生存进行着艰苦的,甚至是残忍的苦拼苦斗者。对于这部作品的扩张网络版改编,我完全没有理睬当今的写作时尚,也不打算走追风媚俗之路。作品的全部叙述,都是围绕着彝族人家,阿诺家族的没落史而展开的。这是一个子女众多的阿诺家族,也是一个正与新彝汉文化交织得理还乱的家族。我动情地描绘这一家人,写他们在最近十几年中有过的种种经历。我完全是从另一种视角——这个曾经的土司贵族到贫穷平凡的彝族视角,从阿诺黑骨史的视角和几个个性不同的现代兄妹的视角,来展开分类叙述。是由内而外、由点及线、由线及面地讲述,让大家跟着几个各有个性的人东走西闯,细品他们心灵的震颤,领略彝族人的生存体验,特别是彝家少女——汉艳。本小说为《超级画师》的改编和扩编版,内容不同,但线索是一样,人物出现了很大变化。
  • 天才御兽师

    天才御兽师

    寒无邪——亦正亦邪,一曲笑天,万兽诚服!她是所有仙人眼中的仙界废柴,在父亲家族受尽白眼,被赶出家族后,她却发现,她的身上拥有强大的神秘力量——上古天赋!选本命法宝之日,被所有人取笑的废物戒指,竟是上古神器,内有妖孽至极的——美男器灵!她的一身仙骨,引来无数兽类想要吃她,她的天赋竟可以让灵兽、仙兽、神兽从琴音中得到修为提升,在琴音提升修为的诱惑之下,兽兽们竟一个个死皮赖脸的缠着她!-----花海中突然发出一道冲天的蓝色光束,像是什么从花海中诞生,天邪小心的靠近花海中间,目光瞬间呆住……乌黑的发丝犹如丝绸般柔美,未着衣衫的完美身躯被长发半遮半掩,白皙如凝脂的肌肤带着点点星光,高挑的身材,完美的身形,只是一个背影,就已经让万花失色。“你是谁!”她始终只是一个五岁的孩子,瞬间面红耳赤,害羞的转过身去。“你不是说我藏头藏尾的吗?现在能够看得见我了,为何还要转过身去?”邪魅的声音带着一丝微醺的蛊惑,蓝色的眸中闪过一丝悲伤,但他很快就掩饰去了眼中的悲伤,“我是这枚戒指的器灵。”【一滴泪,解开尘封千万年的封印,千万年孤寂的灵魂,终于不再寂寞,他以为那只是预言成真,却不记得,一开始这就是他成为器灵的目的,只为等她的出现。】-----雪白无害的小兔子,化身成为萌男,眨着闪亮蛊惑的大眼睛,“主人,我饿了,让我‘咬’一口!”冰狐化身成为绝美的冰山美男,极其别扭道:“你的琴弹得不错,只要每天弹一曲给我听,我便…随便你怎么样!”哗啦一身,衣衫尽去,一脸视死如归,献身求曲状。金鹰化身为金色戎装的神武美男,男人味十足道:“主人,我会誓死保护你!不过”他的眸中闪过一丝阴谋的光芒,眯起眼睛道:“先得让我‘美餐’一顿!饿着,可没力气保护你!”鹿王化身的温柔美男,挂着和煦的微笑,解开腰带,缓步逼近,腼腆道:“对你的内疚,不知如何弥补,我想了很久,也许这……才是最好的弥补方式!”妖孽的蛇王,眯着至毒至魅的双眸,吐出舌头舔了舔下唇,一脸饥肠辘辘:“要是一个男的弹出如此好的琴音,本王还没兴趣呢!本王愿意跟着你,对你可是莫大的恩赐,你敢不要我!”【如此兽兽,层出不穷……】-----“她在五岁时,我就定下了!从小萝莉好不容易调教成万人迷!谁也不能动她!只有我可以‘吃’她!”啪啪啪,N个耳光,火山爆发后,一个个美男变回可怜的兽形。
  • 大国的崛起

    大国的崛起

    《大国的崛起》威尔士以他开阔的视野,明快简洁的笔调将一部世界强国从成功走向辉煌的历史有条不紊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这部经典著作,不仅具有非凡的吸引力,也具有非凡的价值。
  • 妇幼保健实用教程

    妇幼保健实用教程

    妇女儿童是社会中的独特的弱势群体,其生理表现、疾病的演变有其独特的规律。妇幼保健丁作具有其特殊性、复杂性、不确定性和高度专业性等特点,妇幼保健状况对人口的总体健康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
  • 中学生读名家:再别康桥

    中学生读名家:再别康桥

    徐志摩可谓是中国现代文坛独具特色、才华横溢的才子。他的诗字句清 新、韵律谐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散文则如天马行空,纵情任性,随意 铺染。这位自然之子,一生都被诗意浸透,随遇自有乐土。他的诗文,情爱 ,还有那云游飞升般的离去,似乎一直没有离开这个纷繁的尘世,仍被世间 传说不尽。斯人已去,我们唯有从诗文中,触摸那传奇一……
  • 恶魔谋妻行动

    恶魔谋妻行动

    报复一个男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嫁给他,从此吃他的,玩他的,还能虐待他的女儿,顺便爬墙摘几朵红杏,闹得鸡飞狗跳再拍拍屁股走人,可是安心没料到她非但走不了,她还是当着全国人民的面被他抓回去的,彼时大街小巷都在播放他的御妻名言:童安心,你老公喊你回家跪搓板!
  • 此女太费心

    此女太费心

    冤家路窄,出自明朝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真是冤家路窄,今日一命讨了一命。”《新华字典》中的解释是仇敌相逢在窄路上,指仇人或不愿意见面的人偏偏相遇。费安安遇上高渐离之后总算是理解了这个成语的真正意义,同时也切身体会了它所带来的无数后果。告白被拒,记恨了整整七年的仇家,被她不小心碰到,又不小心挑衅羞辱了对方。可惜费安安忘了,生来被叫做高渐离的这个男人又怎么会是省油的灯?自此纠缠不休,不仅领土被严重入侵,而且自身都要难保了,简直是攻防失守,败得一塌糊涂…七年前那个傻乎乎跟自己告白的小姑娘现在见了他竟然一副深仇大恨的样子,而且对他还避之唯恐不及!好吧,她退他就进,她防他就攻,战线拉长不要紧,持久战他也不怕。他从来是万花从中过,片叶不沾身,这次却是情难自制,算了,谁让她这么让人费心,偏偏他还就是这么喜欢…
  • 危险关系:拐来的老婆

    危险关系:拐来的老婆

    “听说过一首诗吗?佳人体似酥,仗剑斩愚夫。不见人头落,教君骨髓枯。所以庄总你还年轻,得悠着点。”女人趴在男人肩上悠悠开口。俊帅的男人动作微顿,嘴角微扬:“是不是佳人,尝了才知道。如果真是佳人,我倒宁愿髓尽人亡。”【变态三人组系列文之灭绝师太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