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51500000006

第6章 胡雪岩算盘落空,商场劲敌盛宣怀逆势崛起(1)

深宫疑云

左宗棠只睡得两个时辰,刚交子时便让老仆左贵推醒了,告诉他说:“军机徐老爷有急信。”

说着,将左宗棠扶了起来,另有一仆擎着烛台,照着他看信,信封上浓墨淋漓地写着:“飞递左爵相亲钧启”,抽出信笺,上面只有八个字:“东朝上宾,请速入宫。”

原来这天军机章京换班,徐用仪值夜,所以消息来得快。左宗棠遇到这种意外变故,最能沉得住气,下床看到红烛,便指着说道:“明天得换白的。”

“老爷,”左贵服伺左宗棠多年,称呼一直未改,他怕自己听错了,侧耳问道,“换白蜡?”

“对了。这会别多问!传轿,我马上进宫。”

进宫时为丑正,乾清门未开,都在内务府朝房聚集,左宗棠一看,近支亲贵有惇亲王、醇亲王、惠亲王,御前大臣有伯彦讷谟诂、奕劻,军机大臣有宝韵、李鸿藻、王文韶,此外便是六部尚书、“毓庆宫行走”的师傅、南书房翰林。

国家大事,权在军机,军机领班的恭王不在,便该左宗棠为首。他此刻才发觉自己的地位特殊,初次当京官,朝中典故,茫然莫晓,且又遇着意想不到的情况,虽说他善能应变,亦有手足无措,尴尬万分之感。

正要开口动问,只见徐用仪疾趋而前,借搀扶的机会,贴身说道:“听宝中堂的。”

争胜好强的左宗棠,到此亦不能不退让一步,与三王略略招呼后,向宝韵拱拱手说:“我初遇大丧,军机职司何事,都请佩翁主持。”

“这是责无旁贷的事。”

一语未毕,有人来报,乾清门开了。于是惇王领头,入乾清门先到“内奏事处”——章奏出纳、皆经此处,照规矩帝后违和,脉案药方亦存内奏事处,王公大臣谁都可以看的。

药方一共五张,最后一张注明“酉刻”,是左宗棠出宫以后请脉所开的,说是“六脉将脱,药不能下。”

“宾天是什么时候?”惇王在问。

“戌时。”

戌时是晚上八点钟。左宗棠心里在想,接到徐用仪的信是十一点钟,计算他得知消息不会早于十点钟,相隔两个钟头,在这段辰光之中,不知道钟粹宫中是何境况。

“大人!”徐用仪牵着他的袖子说,“请到南书房。”

宫中定制,凡有大丧,都以乾清门内西边的南书房为“治丧办事处”。一到了那里,第一件事便是将官帽上的顶戴与红缨子都摘下来,然后各自按爵位官阶大小,找适当的座位坐下来。

“真是想不到的事!”醇王向宝韵问道,“得赶紧把六爷追回来。”

“六爷”是指恭王,“已经派人去了。”宝韵答说,“大概明天下午才能回来。”

“得找个人来问一问才好。”惇王说道,“譬如有没有遗言?”

“不会有的。”惠王接口,“中午的方子已经说‘神识不清’,以后牙关都撬不开口,怎么能开口说话?”

惇王默然,举座不语,但每人心里都有一个疑问,到底是什么病?

“要问什么病,实在没有病。”徐用仪左右看了一下,下人都在廊上,客厅中除了胡雪岩的贴身跟班以外,别无闲人,方始低声说道,“是中了毒。”

此言一出,胡雪岩跟古应春互看了一眼。原来胡雪岩因为创设胡庆余堂药号,自然而然地对药性医道,都不太外行,看了从内奏事处抄出来的五张药方,又打听了慈安太后前一日御朝的情形,向古应春谈起,唯一可能的死因是中毒。此刻是证实了,只不知如何中的毒。

“毒是下在点心里头的。”徐用仪说,“东太后有歇午觉的习惯,睡醒以后,经常要吃甜点心。初九那天,午觉醒来,西太后派梳头太监李莲英,进了一盘松仁百果蜜糕,刚蒸出来又香又甜,东太后一连吃了三块,不到半个钟头,病就发作了。”

胡雪岩骇然,“是西太后下的毒?”他问,“为什么呢?”

“这话说来就长了——”

慈禧太后一直有桩耿耿于怀,说什么也无法自我譬解的事,就是为什么她该低于慈安太后一等,而这一等非同小可——皇后母仪天下,生日称为“千秋”,受群臣在宫门外朝贺。下皇后一等的皇贵妃,不独无此荣耀,甚至姓氏亦不为群臣所知。

东西两宫——慈安、慈禧由“选秀女”进身,家世是一样的,慈安之父为广西右江道,慈禧之父是安徽池太广道。起初身份虽同,但当文宗元后既崩,立第二后时,选中了慈安,便使得那时封号为“懿贵妃”的慈禧,愤不能平,因为慈安无子而她有子,且是唯一的皇子,不是她的肚子争气,大清朝的帝系,将从咸丰而绝。由此可知,她是大有功于宗社的人,有功之人反遭贬损,这口气如何咽得下?

可是文宗却又是一种想法,正因为她生了皇子,断送了被立为皇后的希望。原来慈禧精明能干、争胜揽权的性格,文宗已看得很清楚,自知在世之日无多,一旦驾崩,幼主嗣位,皇后成为太后,倘或骄纵不法,无人可制。

纵然如此,仍有隐忧,因为母以子贵,将来仍旧会成为太后,两宫并尊,而慈安赋性忠厚,必受欺侮。这重心事,偶尔与他的宠臣肃顺吐露,肃顺便劝文宗行“钩弋夫人”的故事。

“钩弋夫人”是汉武帝的宠姬。当他六十三岁时,钩弋夫人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弗陵,生得茁壮聪明,颇为钟爱。汉武帝晚年多病,年长诸子,看来多不成材,几经考虑,决定传位幼子弗陵,但顾虑得幼主在位,母后年轻,每每会骄淫乱政,春秋战国,不乏其例,秦始皇初年的情形,更当引以为鉴。因而狠心将钩弋夫人处死,以绝后患。

文宗也觉得肃顺的建议不错,但却缺乏汉武帝的那一副铁石心肠。到得病入膏肓,势将不起时,特为用朱笔亲书密谕一道,交付慈安,大意是“西宫援母以子贵之义,不得不并尊为太后,然其人绝非可倚信者,即不有事,汝亦当专决。彼果安分无过,当始终曲全恩礼,若其失行彰著,汝可召集群臣,将朕此言宣示,立即赐死,以杜后患。”

不但有朱谕,而且还口头叮嘱,倘或需要用这道密旨时,应该如何召集群臣,如何宣示,又如何可能有人为西宫求情,而决不可稍为之动,必须当机立断,斩草除根。慈安含泪倾听,将朱谕珍重密藏,而心里却从未想过有用得到它的一天。

事隔二十年,慈禧已经四十六岁,这年——光绪六年二月初,忽然得了重病,脉案对病因的叙述,含糊不清,而所开药方,则属于专治胎前产后诸症的“四物汤”,群臣皆为之困惑不解。据御医庄守和、李德立向人透露,说是“血崩”,但用血崩的药,却并不对症。

于是降旨征医。直隶总督荐山东泰武临道无锡薛福辰,山西巡抚曾国荃荐太原府阳曲县知县杭州汪守正,此两人都是世家子弟,饱读医书,精研方脉,六月间先后到京,一经“请脉”,都知病根所在,不约而同地表示慈禧太后患的是“骨蒸”,其实是“蓐劳”,产后失血过多,成了俗语所说的“干血痨”,用温补甘平之法,病势日有起色。到了这年年底,已无危险,只待调养了。

宅心仁厚的慈安太后,自然亦为之庆幸。有一天——就在几天以前,在她所住的钟粹宫,邀慈禧共餐,还喝了酒,到得席散,暗示宫女尽皆回避,促膝深谈,作了一番规劝。

据私下窥视的宫女所传出的消息,说是慈安真的动了感情,首先追叙当年文宗逃难到热河的种种苦楚,文宗崩后,“孤儿寡妇”受肃顺欺侮,幸而“姐妹”同心协力,诛除权臣,转危为安。接着又谈同治十三年间所经历的大风大浪,种种苦乐,到伤心之处,“姐妹”俩相对流涕,互为拭泪,看来慈禧也动了感情了。

于是慈安慨然说道:“我们姐妹也都老了,重新同侍先帝的日子,不会太远。二十多年相处,从来没有起过什么了不得的争执,以后当然亦是平平静静过日子。有样东西是先帝留下来的,我一直以为永远也用不着,不过我怕我一死以后,有人捡到这样东西,会疑心我们姐妹表面和好,暗底下不是那回事,那就不但你我会觉得是一大恨事,先帝亦会自悔多事。这样东西,不如今天就结束了它吧!”

说完,从怀中掏出一个信封,递到慈禧手里,打开来一看,慈禧脸色大变,原来就是文宗亲自以朱笔所写的那道密谕。

“既然无用,就烧掉了吧。”

慈安取回原件,就在烛火上点燃焚毁。慈禧作出感极而泣的神情,还须慈安多方安慰,方能收泪。

但从此慈禧只要一见了慈安,便如芒刺在背,处处小心,像唯恐不能得慈安欢心似的。这一天——就是三天前的三月初九,慈安太后终于在一盘松仁百果蜜糕上送了命。

上下打点

“这样说,以后是西太后一个人作主的局面了?”胡雪岩问说,“筱翁,你看事情是比以前难办呢,还是比以前容易?”

“我看要比以前难办。”徐用仪答说,“东太后德胜于才,军机说什么就是什么,西太后才胜于德,稍微马虎一点,她就会抓住毛病,问得人无话可说。”

“这话说得不错。不过将来只要把一个人敷衍好了,事情也不至于太难。”

“呃,”徐用仪不免诧异,“胡大先生,你说要敷衍哪一个人?”

“李莲英。”胡雪岩说,“他立了这么大的功劳,当然会得宠。”

“嗯,嗯!”徐用仪说,“我倒还没有想到。”

“我也没有想到。”古应春接口说道,“我看,这条路子如果要走,就要走得早。”

徐用仪不做声,意思当然是“你们要走太监的路子,另请高明。”胡雪岩体会得他的心境,便向古应春递个眼色——暗示他不必再谈李莲英。

不过,宝韵还是要谈的。古应春将胡雪岩准备送五万银子,而他认为其中应该留一万银子作开销,问徐用仪有何意见。

“送宝中堂不必那么多,多了他反而会疑心,以为这笔借款中,又有多少好处。钱要花在刀口上,一文抵十文用,才算本事。”

“那么,筱翁!”胡雪岩笑道,“你倒说说看,要怎么样才算花在刀口上?”

“我亦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总之,如今既然左大人打算独断独行了,宝中堂那里,就不必送那么重的礼。不然就变成‘塞狗洞’了。”

“‘塞狗洞’的事,我做过很多。”胡雪岩说,“既然筱翁不赞成,我们就来想它个礼轻意思重的办法。”

“这办法不大好想。”古应春问道,“是不是跟朱铁口去谈一谈?”

“没有用。这方面的行情他不懂。”

三个人沉默了好一会,胡雪岩突然说道:“筱翁,你倒谈一谈,宝中堂是怎么样一个人?”

“人是很念旧的——”

因为念旧重情,宝韵受了许多累。其中有件事,凡是浙江人无不知道,六七年前轰动海内的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将因病暴毙的小白菜之夫葛品莲,当作武大郎,而诬指小白菜谋杀亲夫,又将杨乃武比作西门庆,教唆小白菜下毒的“灭门县令”刘锡彤,就是宝韵的乡榜同年。

“宝中堂倒没有袒护刘锡彤,不过刘锡彤总以为宝中堂一向念旧,有此大军机的靠山,做错就做错了,没有什么了不起。结果是害己害人,连累宝中堂也听了好些闲话。”

“这刘锡彤呢?”胡雪岩说,“充军在哪里?”

“老早就死掉了。”徐用仪说,“你想七十岁的人还要充军,不要说关外冰天雪地吃不消,自己想想,对不起祖宗,对不起自己,哪里还有活下去的味道?”

“是啊!做人总要有味道,活下去才有劲。”胡雪岩又问,“他是哪里人?”

“靠近沧州的盐山。”

“家里还有什么人?”

“不大清楚。”徐用仪说,“他有个儿子,本来也是牵涉在杨乃武那一案里的,后来看看事情闹大了,刘锡彤叫他回盐山,哪知坐的是福星轮。”

福星轮沉没,是在中国海域中发生的第一件重大海难事件,所以徐用仪不说,也知道刘锡彤之子已经遭难。

“哪里有什么一路福星?”古应春说道,“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刘锡彤居心可恶,才会遭祸。不过报应也太惨了。”

“打听打听。”胡雪岩说,“刘锡彤总算在我们杭州做过父母官,子孙如果没饭吃,应该做个好事。”

徐用仪心想,胡雪岩哪里是为刘锡彤做过余杭县知县的香火之情,无非看在宝韵份上,做件小小的雪中送炭之事,希望见好于宝韵。不过他亦必须有这么个冠冕堂皇的说法,才不落痕迹,否则就会为人所讥。人情世故毕竟是他识得透。

这样转着念头,不由得又想起一个人,“宝中堂有个弟弟叫宝森,”他问,“胡大先生知道不知道?”

“不知道。此人怎么样?”

“此人去年让言路上参了一本。参的其实不是他,是宝中堂,参宝中堂袒护亲族。不过,这一来倒霉的一定是宝森,如今境况很窘。”

“呃,筱翁,你倒谈谈他倒霉的来龙去脉。”

原来宝韵之弟宝森,本是直隶的候补知县,既没有读多少书,也谈不到才具,而且理路不大清楚。靠他老兄的面子,总常有差使派他,有时州县出缺,派他去署理,坐堂问案,笑话百出,上官看宝韵的份上,只有格外宽容。

后来曾国藩由两江总督调直隶,他是讲究吏治的,看宝森实在没有用处,就想照应他亦有力不从心之感。宝森几次找宝韵,要他写八行书给曾国藩讨差使,宝韵怕碰钉子,不肯出信。到得真的缠不过了,宝韵说:“你到四川去吧!”为他加捐,由候补县变成候补道,又在吏部说了情,得以分发四川。

四川总督名叫吴棠,此人于慈禧太后未入宫以前,有援之于穷途末路的大恩。慈禧之父惠征,官居安徽池太广道,是守土有责的地方官,咸丰初年,洪杨起事,舟船东下,势如破竹,惠征望风而逃,降旨革职查办,旋即一病而亡。俗语说,“太太死了压断街,老爷死了没人抬”,官场最势利不过,何况惠征是“犯官”的身份,加以外省的旗汉之别,远较京里来得分明。因此,慈禧以长女的身份,携带一妹两弟,奉母盘灵回旗时,一路遭受白眼,那种境况,真可说是凄凉万状。

一天船泊江苏淮安府桃源县,忽然有人送来一份奠仪,而且颇为丰腆,白银二百两之多。慈禧再看名帖上具衔是桃源县知县吴棠,不由得纳闷,惠征从无这样一个朋友,如说是照例的应酬,隔省的官员,了无渊源,充其量送八两银子奠仪,已是仁至义尽。一送二百两,阔得出奇,慈禧判断,一定是送错了,防着人家要来索还,原封不动地摆在那里。

她的判断不误,果然是送错了。吴棠一看听差送上来的回帖,大发雷霆,幸而他有个幕友,深明人情世故,便劝他说:“送错了礼没有去讨回之理,就讨,人家也未见得肯还。听说这惠道台的两位小姐,长得很齐整,而且知书识字,旗人家的闺秀,前途不可限量。东翁不如将错就错,索性送个整人情,去吊上一吊。”

吴棠心想,这不失为“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打算,当下肃其衣冠,备了祭品,传轿打道运河码头,投了帖上船祭灵。祭毕慰问家属,慈禧的两个弟弟惠祥、照祥,都还年幼,只会陪礼,无从陪客,都是慈禧隔着白布灵幔,与吴棠对答,再三称谢。

这一下足以证明吴棠的奠仪并未送错,可以放心大胆地支用了。慈禧感激涕零之余,将吴棠的名帖放在梳头盒子里,跟妹妹相誓:“倘或天可怜见,咱们姐妹也有得意的一天,可千万别忘了吴大老爷这位雪中送炭的大恩人。”

果然“皇天不负苦心人”,姐妹做了妯娌,不过十年的工夫,姐姐“以天下养”,妹妹亦贵为醇王的福晋。

辛酉政变,两宫垂帘听政,慈禧第一件快心之事,便是报恩,这时已升知府的吴棠,官符如火,一路超擢,吴棠既庸且贪,而凡有参劾吴棠的折子,一概不准。不过五六年的工夫,继骆秉章而为四川总督,他在成都,公事委诸属下,每天开筵演戏,顿顿鱼翅鸡鸭,自我豢养成一个臃肿不堪的大胖子,四川人替他起了个外号,叫做“一品肉”。

宝韵为老弟的打算是,唯有到“一品肉”那里当差,不必顾虑才具之短。果然,吴棠看宝韵是大军机,一到就派了“厘金”的差使,终吴棠之任,宝森的税差没有断过,是四川官场的红员之一。

同类推荐
  • 灵蛇剑传奇三

    灵蛇剑传奇三

    有的说叶随风是个江湖人行侠丈义的浪子,后来再也不想在江湖人游荡了。在一次从强盗手里夺得了一笔财富后便带着来到这里。有的说叶随风是一个在东北长白山一带贩卖药财的药商,在发财后觉得关外太苦了,便带着自己的资产来到巴东。然后开了这个赌坊,这个专供富人玩乐的赌坊来安息自己。关于叶随风的身份还有很多传言,市井流氓,富家公子。可是他到底是什么人,是什么身份知道的却很少。
  • 安迪密恩

    安迪密恩

    在霸主陨落247年后,圣神教会在当年的朝圣者“牧师”的领导下,成为了人类世界的新一代独裁者。而在海伯利安上,一个名叫安迪密恩的死刑犯则从传说中的“诗人”手中接过了一项任务——保护赛博人济慈与“侦探”的女儿,因为这个200多年前消失在光阴冢中的孩子将成为全人类的救世主。
  • 吕祖飞仙记

    吕祖飞仙记

    《吕祖飞剑记》共十三回,其成书之时即以其“文采飞扬,诚慕仙道”而闻名,后更为明代萃庆堂手抄流传于世。本书叙述了吕洞宾成仙得道的故事。《吕祖飞剑记》就出现于当时。它受到了当时宗教、方士的影响。其文采优美,反映了作者一定的文字功底。
  • 梦开始的地方

    梦开始的地方

    在人物刻画上,《梦开始的地方》作者汪宗军仍保持着惯有的优势,主次要人物都栩栩如生,让人读后久久不能忘怀。《梦开始的地方》一些具体琐事和一些次要人物的故事,罗列铺衍也都得体,诸如写“六城联创”工作时对街道脏乱的描写及处理厕所事件和乱搭建事件、“伤不起”中的田梅事件、“农村工作那些事”中的上访事件、甚至“爸爸的小E”、“血腥杯具”等等,都很必要,让人觉得具体、实在、可信、读来过瘾,在环境影响和情节发展上都为人物后来的行动和性格精神的成长作了有力的铺垫,也为小说潜在的肯定和激励力量的形成做足了铺垫。
  • 爱情逃不过的三个字

    爱情逃不过的三个字

    爱情本来并不复杂,虽然它笑靥如花,但里里外外不过三个字,不是“爱你”、“我恨你”,就是“算了吧”、“对不起”、“你好吗”……
热门推荐
  • 管子

    管子

    《管子》是我国古老的先秦时代的一部重要典籍,是管仲学派的一部作品总集。该书内容庞杂,年代久远,流传中多遭窜乱,自西汉刘向“定著为八十六篇”之后,李唐以前已缺失十篇之多。《管子》内容博大精深,主要以法家和道家思想为主,兼有儒家、兵家、纵横家、农家、阴阳家的思想,更涉及天文、伦理、地理、教育等问题,在先秦诸子中,“襄为巨轶远非他书所及”。可以说,它是先秦时独成一家之言的最大的一部杂家著作,是研究先秦尤其春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等各个方面非常重要的原始资料。
  • 水花崖

    水花崖

    本书以武乡建党到抗日战争这段光辉的历史为背景,以郭水瀛这个艺术人物的传奇故事为主线,通过主人翁曲折的爱情故事和坎坷的革命历程,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了武乡的革命历史故事。
  • 狐狸“弟弟”不好惹

    狐狸“弟弟”不好惹

    ◆【已完结】女主从弱小到强大,从平凡到惊艳,一身男装行遍天下。前世她诡计多端,卑鄙至极,啸傲妖界。今生她韬光养晦,聪慧睿智,俯瞰异世。本书群号:141216520。◆上官影,狐狸一族的霸主。一朝得意,遭受仇人陷害,死后重生为人。明明是直系后代,天之骄子,身负神秘而强大的力量,却被人当做废物来对待。这叫什么?是可忍孰不可忍,叔能忍婶也不能忍!从此,废物不再,绝世天才强横出世!且看她在这异世里,如何化险为夷,傲视天下!
  • 特工五小姐

    特工五小姐

    前世,她是一名人见人怕,胎见胎爆的鬼面杀手。这世,她是一名人人唾之的废物小姐。一场选妃大赛,让她找到了本命神兽,从此走向了强者之路,走向了强者的巅峰。上高山,下深海得本命九龙神兽,伙伴羽兽,结交天下强者。当她以强劲的气势再次站在他们的面前,六千年的大战还会再次重演吗?学院比赛,分给她一批魔武废柴,但她依然说:“谁说废物不能变天才的,我要让你们看看,废物怎样变天才的。”领着魔兽大队站在龙家,冷傲的对着龙家人道:“我狂,我傲怎样,我有狂傲的资本。”一个个的美男跟在她的身后,她只能说:“不要轻易的爱上我,最后受伤的还是你。”坠落之行,让她找到了一些有实力的帮手,但她依然说:“既然想跟着我,那就要提升你的实力,我,从不收废物。”终有一天,在自己的大哥口里得到了父母的下落,她说:“人若挡者,我必诛人,神若挡者,我必弑神,纵是逆“天”,我亦在所不惜。”龙傲晴做人的原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礼让三分;人再犯我,我还一针;人还犯我,斩草除根。”【本文腹黑强大,女扮男装,结局一对一】推荐元宝的新文【法医娘亲天才儿】她是慕家的废物,一场阴谋让她失去了清白之身,失去了最爱的母亲。她是现代法医兼杀手,一场意外让她依附在了她的身上。元戒的出现,让她明白自己的身世,继承了元家世代相传的武学。六年后,浴火重生,带着儿子重返家族,查找母亲之死,寻毁清白之人。她以不在是她,六年的洗筋,让她成为了大陆上人人得知的龙神。入江湖,入朝廷,看她如何一一应付。【皇宫悬案】后宫皇妃死因不明,一套金凤钗把慕雨寒拉进了这件悬案之中,没人相信她的清白时,她挺身而出,用现代所学的医术和知识,破了此案,还了自己的清白。“皇妃娘娘是被人毒害的。”破开肚皮,里面的内脏全部腐烂,淡黑的颜色显现在众人的眼中。“什么毒。”皇帝一脸愤怒的问道;“这要给我几天时间,我会给你们一个很好的证明,我不是凶手。”慕雨寒冷笑了一声,取出一些腐烂的内脏收了起来,手指灵活的缝合破开的伤口,最后熟练的打结。【精彩片段】领着千万大军去边境,只为了一个承诺。“我慕雨寒欠你的,如今还了。”武林大赛独自前往,只想证明自己长大了。“我慕柏文要挑战你。”母子两人合力对抗朝国使臣。“你TMD用韩语骂人就以为没人听得懂吗?”
  • 丑颜毒妃:弃嫁修罗王

    丑颜毒妃:弃嫁修罗王

    她是异世的一缕孤魂,重生于这个相府弃子的身上,她无心权势,一心留恋江湖。可是上天却偏偏要给她开一个玩笑。他好不容易将她钳制住,一脸溺爱的说:“娘子,别逃了!你可是伪装成小白兔的大灰狼,现在要发挥你小白兔的本性!”
  • 桃花无意惹邪君

    桃花无意惹邪君

    穿越异世附身刺客之身,几经周折却将心失落;奈何天意弄人,一朝身世揭露,却没想到引发的却是另一个惊天的阴谋。为救他,她不惜以身犯险,待到尘埃落定之时,却已是……
  • 绝代佣兵妃:狂倾九界

    绝代佣兵妃:狂倾九界

    [本文女强+一对一!]她是二十一世纪穿越过来的,顶级佣兵。更是另黑白两道闻风丧胆,“暗夜”里的暗。她一直都是站在顶峰的人。她是冷血无情的代言人,她有着睥睨天下的狂妄。他是闻名四国的“天才医师”。他一直冷眼看着这个世界,一直都是以局外人活在这个世上,他骨子里都是冷酷无情,他有着云淡风轻的气质。一次偶然的相遇,却让两人纠缠了在一起,是劫?还是缘?[这是我的第一篇文,希望各位多多支持,谢谢。]
  • 妃你不可:市井皇后

    妃你不可:市井皇后

    高材生伍梅被同学推倒穿越到漪傲国,一次意外,竟然穿越到漪傲国!沦为小乞丐舞魅的她竟然是将军府的废材小姐!嬉皮笑脸的神秘哥哥莫封朔,玩世不恭的纨绔公子楚凡悠,铁血无情的未来王者莲殇,温文尔雅的异国骑士凌修……她究竟会选择谁?
  • 拐了儿子弃了夫

    拐了儿子弃了夫

    休夫会上瘾(女强+江湖+师徒之恋+一女N男)此文慢热,不喜慎入男人靠的住,母猪会上树!十三年的师傅,不告而别,再次相见,却以举动来讽刺她的自作多情。新婚夫婿,喜堂之上,侧妃同进,夜夜春宵,唯独留她独守空闺。许下承诺,转眼却又弃如敝屣。累了,倦了,心也淡了。算计,毒打,禁锢,却远远比不上那一碗黑色打胎药汁,才察觉的小生命胎死腹中,深埋在心底的火焰疯狂燃烧。杀戮开,地狱启,全身浴血的踏出王府,决绝的抛弃过往。再次出现,一纸休书,让当朝王爷从此背负下堂夫之名,佳人自此失去踪影。☆★☆★☆★---本--文--由--潇--湘--书--院--首--发--,--禁--止--转--载!!★☆★☆★☆一年后,江湖出现一仙一魔一妖妙手仙医,一身白衣,飘逸脱俗,每月只为一人医病,想要治病可以,前提条件是,你找的到她。嗜血罗刹,一身黑衣,残酷冷血,每月只亲手杀一人,想要活命可以,前提条件是,你躲得过她。绝艳妖姬,一身红衣,妖艳魅惑,美男环绕,得到的就只有她的人,前提条件是,别和她索要心,因为她无心。可谁能料到……一仙一魔一妖本是同一人。三年的时间,一而再再而三的改嫁,却也一而再再而三的扔下休书离去,这又是为何?难道休夫真的会上瘾?☆★☆★☆★---本--文--由--潇--湘--书--院--首--发--,--禁--止--转--载!!★☆★☆★☆当第一任下堂夫出现在她面前,悔不当初“羽儿,我错了,跟我回去吧。”当师傅金眸满是深情“错了吗,我只想要你幸福啊!我真后悔离开了百草谷。”她却已经美男环绕,目光,不再停留于他们身上。……清秀的他“我的一切都是你给的,我的一切也都是你的。”冷峻的他“我是你的人,你死,我死。”谪仙的他“为了你,我放弃复仇,我只想争取在你身边的资格。”美男多多,桃花朵朵开……下堂夫、前生欠她的男人和她欠的男人,前生置她于死地的女人,情人,情敌,一一出现在她的面前,这是命中注定吗?难道命运注定再一次交集吗?--------------------------------------------------------------------------------------------------本文简介只不过是还未告白就失恋了而已,有必要那么整她吗?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