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3000000004

第4章 宇宙的奥秘(3)

科学家们认为,暗物质中有少量是所谓的重子物质,如极暗的褐矮星,质量为木星30~80倍的大行星,恒星残骸、小黑洞、星系际物质等。它们与可见物质一样,虽然也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等组成的物质,但很难用一般光学望远镜观测到它们。相对而言,绝大部分暗物质是非重子物质,它们都是些具有特异性能的、质量很小的基本粒子,如中微子、轴子及探讨中的引力微子、希格斯微子、光微子等。

怎样才能探测到这些暗物质呢?科学家做了许多努力。对于重子暗物质,他们重点探测存在于星系晕中的暗天体,它们被叫做大质量致密晕天体。1993年,由美澳等国天文学家组成的三个天文研究小组开始了寻找致密晕天体的研究工作。截至1996年,他们报告说已找到7个这样的天体。它们的质量从1/10个太阳质量到1个太阳质量不等。有的天文学家认为这些天体可能是白矮星、红矮星、褐矮星、木星大小的天体、中子星以及小黑洞,也有人认为银河系中50%的暗物质可能是核燃料耗尽的死星。

关于非重子物质,人们现在尚未观测到这些幽灵般的粒子存在的证据。

近年来对中微子质量的测量取得了一些新结果。1994年美国物理学家怀特领导的物理学小组测量出中微子质量在0.5~5电子伏(1电子伏等1.7827X10-36千克),在每一立方米的空间中约有350亿个中微子。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宇宙中全部中微子的总质量要比所有已知星系质量的总和还要大。

到目前为止,宇宙中暗物质的问题仍是未解之谜。

宇宙中的“反物质”

我们都知道,目前人类观测到的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而物质又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电子在围绕原子转。原子核里的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它们携带的电量相等。从它们的质量比较上看,质子是电子的1840倍,形成了强烈的不对称性。因此,20世纪初有一些科学家就提出疑问,两者相差这么悬殊,会不会存在另外一种粒子,这种粒子与基本粒子电量相等而电荷相反?

1978年8月,欧洲一些物理学家成功地分离了300个反质子并储存了长达85个小时。197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州立大学的科学家把一个有60层楼高的巨大氢气球放到离地面35千米的高空,气球飞行了8个小时后,他们宣布捕获了28个反质子。从此,人们开始相信,每种粒子都有相应的反粒子。目前,科学家利用高能加速器已制造出了反核和反核。

既然有反粒子的存在,人们很自然地联想到反氢分子、反元素、反,反物质世界。有人进一步提出假说:宇宙是由等量的物质和反物质构成的。

如果真有反物质世界,目卩么,它只有不与物质会合才能存在。可物质和反物质怎样才能不会合呢?怎样才能判断出宇宙中哪些天体是物质,哪些是反物质呢?为什么我们所知道的世界中反物质会这么少?这些都是留待人们去解开的谜团。

宇宙的尽头在哪儿

宇宙是无限的吗?如何理解这种无限呢?宇宙是有限的吗?那么宇宙的尽头又在哪里呢?类似这种问题长久以来一直困扰着人类。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认识宇宙的范围越来越大,那么现在我们是否能够找到宇宙的尽头呢?科学家们都在进行着各自的探索。

当观测天体的时候,人们发现它的谱线不是在标准波长的位置上。所有谱线的波长都加长了,这表明谱线向红端移动,这种现象叫做谱线红移,它是由多普勒效应引起的。当天体或观测者运动时,天体发出的光和电波的波长就会发生。天向着观测运动,B:不断缩短,波长就会变短;天体背离观测者运动,距离不断加长,就会观测到波长加长的现象。天体谱线红移表明天体背离我们向远方运动。

如果我们用“Z”表示红移的程度,目卩么在地球上观测时,红移为“Z”的天体发出的光和电波波长就变成原波长的倍。例如在红移为4的天体中,氢原子发出的波长为1216埃的紫外线,而在地球上观测到的波长却是6080埃的红光,变成了眼睛可以观察到的可见光了。

按照多普勒效应,背离速度越大,红移也就越大。于是就可以根据红移求出天体离开我门的速度。

如果用光谱分析法分析来自天体的光,就能够检出氢(氧、碳等原子发出的特定的、经过红移之后的波长。由此可以计算出这些特定波长发生红移的程度。按照多普勒效应,天体红移意味着宇宙在膨胀,广义相对论的引力场方程也有“膨胀的宇宙学”的解,于是形成了“宇宙膨胀论”。还有一些人提出了其他形式的宇宙论,如“稳恒态宇宙论”等。这些宇宙论也都主张宇宙膨胀。采用把红移换算成距离的方法,求得天体到地球的距离,随着所采用的宇宙模型不同而各不相同。

确定了宇宙模型,还应当利用观测求出用哈勃常数表示的现在宇宙膨胀速度和用“减速参量”表示的宇宙膨胀减速率。按照宇宙诞生之后就急速膨胀的宇宙模型,假定哈勃常数为50千米/100万秒差距(1秒差距约为3.26光年),“减速参量”为0.5,可以计算出宇宙的年龄为130亿年,即地球到宇宙的“尽头”的距离从理论上来说应是130亿光年。

1988年8月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钱伯斯和宇宙望远镜科学研究所的乔治斯·麦里发现了编号为4G41.17的天体,随后美国基特山顶的国立天文台对它进行了摄影和光谱观测。

对氢原子和碳原子发射光谱测定的结果表明4G41.17就是红移为3.8的天体,根据前面的模型,这天离地是11年。以0902+34的天离地最近,它到地球的距离是115亿光年。专家们认为4G41.17便是目前所能够的宇宙的难以想象的天文C二“尽头”。

此外,还要考虑到光和电波以每秒约30万千米的速度传播。离地球117亿光年的4G41.17发出的光和电波经过了117亿年才达到地球。因此我们看到的是117亿年前的4G41.17的雄姿。这样我们不仅观测到了“远方的宇宙”,而且也观测到了“昔日的宇宙”。

钱伯斯的观测清楚地表明了,在宇宙诞生13亿年后就有星系形成了。

在宇宙中被称为“黑暗物质”的粒子是很多的,它们占据了宇宙质量的绝大部分。质子和中子等重子统称为基本粒子,在“黑暗物质”密度非常高的地方凝缩起来就形成了星系。这就是星系形成的“背景模型”。根据“背景模型”,宇宙诞生13亿年之后,就有星系形成了。数年前人们观测到了红移为0.5(距地球60亿光年的星系,为了寻找更远的天体,人们又建立了多台直径为4米的大型望远镜,接着又开发了红外线摄像机和CCD(电荷耦合器件)摄像机等新技术。这为发现新的、距地球更远的星系提供了可能性。红移为7,也就是距地球大约125亿光年的星系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被观测到。如果发现了那样的星系,就说明宇宙诞生后仅5亿年,星系就形成了。

然而经过各种努力,仍然不能发现比120亿年更早形成的星系,也是宇宙诞生10年生的大量“宇宙尘”使人们无法看见已经形成的星系。

无论如何,人们总是想找到宇宙的“尽头”。随着观测技术进一步提高,观测比4G41.17更远的天体,精密地求出其气体的化学组成将成为可能。这为进一步了解这些天体的形成过程创造了条件,从而也就可以更准确地推算出宇宙的年龄和宇宙早期形成的情况。也许终有一天,人们将找到真正的宇宙的“尽头”!

宇宙中的不明冷暗物质

一个由来自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中国原子能研究院等9家单位近25名专家组成的合作小组已经成立,他们将在我国开展一项目前世界天体与粒子物理及宇宙科学界高度重视的最热门的课题研究:追踪一种可能是宇宙早期爆炸后遗留至今的弱作用重粒子一超对称粒子。

曾任该项目合作组中方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戴长江说:“一旦经过科学的重复证实这种弱作用重粒子确实存在,将极大地支持超对称粒子模型。不管最终结果如何,对这种新粒子的寻找对于粒子物理、天体物理及宇宙学的发展者卩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

冷暗物质之谜

从原子物理到原子核物理,再到今天的粒子物理,物理学的日臻完善已经能够很好地解释许多诸如复杂的天体运动本质的自然现象。宇宙学模型认为,宇宙大爆炸后经历了超高能、高能、低能过程,对应的物理规律也符合大统一、弱电统一和量子色动力学,宇宙大爆炸及其演化所产生的粒子均遵循这些规律。

然而,在宇宙中还可能存在着一些弱作用冷暗物质粒子,它们的形成及运动规律是现有粒子物理模型所不能解释的,于是科学家们又提出了超对称粒子物。

现代天文观测和爆炸宇宙论的研究表明,宇宙中的物质绝大多数是暗物质,而暗物质中大多数是由冷暗物质粒子组成的非重子暗物质,现在普遍的看法认为,这种冷暗物质粒子在宇宙中的含量超过20%。

戴长江研究员介绍说,尽管目前实验室还不能对这种新物理模型假说提供有力的证据,但超对称粒子物理模型能很好地解释某些宇宙现象是毋庸置疑的,例如,宇宙螺旋星系中星云旋转速度几乎不随星云盘径向的距离改变以及在星系空间气体辐射的X射线观测中发现的气体平均速度大于其逃逸速度都能从中得到解释。

自1985年以来,宇宙中暗物质的研究已成为天体物理、粒子物理和宇宙学的交叉热点,其中对冷暗物质粒子一超对称粒子的观测研究是当今非加速器物理实验最热门的课题之一。

冷暗物质之争

美国、法国、日本等科技大国的物理学家正在夜以继日地观测研究宇宙冷暗物质,如西欧核子中心(LSC)正在建造一个大型超高能粒子加速器,以捕捉和观测宇宙中可能存在的超对称粒子。

与此同时,一个目标相同但采取自然观测以降氏实验成本的科研小组在经过600天的观测后,已经得到了能够证实超对称粒子确实存在的初步证据,这个科研小组由意大利罗马大学牵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由于在实验方法技巧、数据系统处理、电子插件研制等方面具有优势1992年在法籍华人陶嘉琳女士的促成下成为重要合作单位之。

该科研小组研制了100千克放射性很低的碘化钠晶体阵列用于在自然界直接寻找相互作用极弱的超对称粒子。为了防止宇宙线的干扰,他们将实验设备安装在意大利格朗萨索国家实验室中,这个实验室位于岩层厚度达1000米的阿尔卑斯山脉下的一个山洞中,可以很好地屏蔽宇宙线。

在对1996-1999年累计达600天的有效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后,该实验小组获得了3个周期的年调制效应,显着性近4倍标准偏差,种种迹象表明,宇宙中可能存在超对称粒子。他们甚至还估计出了这种超对称粒子的质量和流强上限。

正如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的物理学家弗兰克·阿维尼奥内所评说的:“如果这一发现属实,目卩么它无疑是具有诺贝尔奖水平的。”当意中科研小组对外公开他们的发现时,在科学界引起了轩然大。

目前,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物理学家们对外宣称,他们也进行了一项捕获宇宙中弱作用重粒子的实验,“但结果可能与意中科研小组的研究成果相抵触”。在随后举行的第四届宇宙暗物质来源及探测国际研讨会上,意大利罗马大学的科学家代表驳斥了斯坦福大学的结论,认为“两项实验之间存在的实质性区别以及弱作用重粒子的未知属性可能意味着我们也许最终会发现两项实验的结果都是正确的”。

冷暗物质之梦

戴长江研究员这样描述这种未知的超对称粒子:质量至少是质子的50倍,由于和其他物质发生相互作用的概率很低,能够几乎不留痕迹地经过其他物质。

他说:“我们现在要和时间赛跑,和世界上众多的科研机构竞争,一旦证实宇宙中真的存在这种用常规方法观测不到的冷暗物质粒子,对爆炸宇宙学模型和超对称粒子物理模型将是一个强烈的支持,也就把我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

由于这种冷暗物质粒子具有弱作用的特性,因此要在实验室里记录和捕捉它极其困难。戴长江研究员介绍说,目前,科学界一般用两种方法来探测它,一是间接法,采用地下大型的中微子探测器或空间磁谱仪等规模大、接收度高的设备,通过探测正反超对称粒子湮灭所产生的次级粒子来确认,但此法由于中间过程多,待定参数也多,较难获得准确的观测结果;二是直接法,即直接探测超对称粒子经过实验晶体阵列时留下的极其微弱的作用,此法由于成功的概率很低,因此需要研制相当规模的高灵敏度的探测系统和开发相应的实验技术方法。

据了解,目前意中科研小组已将用于记录超对称粒子弱作用的碘化钠晶体阵列由100千克扩大为250千克,仍由两国合作继续日夜不停地观测。

揭秘宇宙的黑洞

晴朗的夜晚人们常常遥望星空,那些亮晶晶的小星星看起来没有什么个性,它们存在的唯一证明只是它们的光亮。然而还有不发出亮光的星体,它们存在的意义更为重大。

美国宇航局曾经发射了高能的天文观测系统,以研究太空中看不见的光线。

在发回的X射线宇宙照片中,最惊人的一幕是那些从前被认为“消失”了的星体依日放出强烈的宇宙射线,远甚于太阳这样的恒星体。这证明了长久以来一个怪异的设想:宇宙中存在着看不见的“黑洞”。

黑洞的性质不能用常规的观念思考,但是它的原理中学生都能接受。黑洞形成的必要条件就是:一个巨大的物体,集中在一个极小的范围。晚期的恒星恰巧具备了这个条件。当恒星能量衰竭时,高温的火焰不能抵消自身重力,逐渐向内聚合,原子收缩一牛顿法则起作用了:恒星进人白矮星阶段,体积变小,亮度惊人。白矮星进一步内聚,最后突然变成一个点,整个过程不到一秒钟。在我们看来便是,恒星消失了,一个黑洞诞生了。

同类推荐
  • 左手民国课文 右手民国作文

    左手民国课文 右手民国作文

    《左手民国课文 右手民国作文(小学卷)(经典珍藏版)》从民国从《开明国语课本》《商务国语课本》《世界书局国语读本》等多个版本的老课本中,甄选出99篇极具童趣、童真,意境优美、文字活泼的老课文,同时在每篇老课文后面配一篇民国模范作文,二者编排相得益彰,全书图文并茂,读来颇为有趣。
  • 小猪弗莱迪:空中大历险

    小猪弗莱迪:空中大历险

    《小猪弗莱迪》系列童话故事书每册都是一个精彩独立的故事。或是迷案重重、悬疑跌宕的侦探故事,或是意外横生、步步惊心的冒险故事;或是斗智斗勇、充满惊险的间谍之战;或是想像奇特、笑料十足的太空旅行……
  • 上当了别找我(好看系列)

    上当了别找我(好看系列)

    叙事艺术的时尚化表达,是王钢作品最受儿童读者欢迎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王钢小说呈现了今天儿童生活的时尚性的一面,而且用很新鲜的、具有当下气息的语言准确地表现了校园生活和儿童内心。王钢的时尚化表达,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是用幽默的场景和夸张而富有情感冲击力的语言来展现形象的特征。二是小说里每一个小角色的性格和语言都是很独立性的,作家给每一个孩子都画下了一幅喜剧化的脸谱。值得注意的是,王钢意识到了儿童生活时尚化的一面,将这种时尚化加以艺术的呈现,给予审美的观照,赋予爱的色彩。
  • 启迪青少年学习做人智慧的故事

    启迪青少年学习做人智慧的故事

    本书分为励志篇和哲理篇,内容系统,包括爱的内涵、为人处世、智慧人生、走向成功、挑战命运、教育哲理、财富智慧等内容,多层面、多角度,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人生哲理。将许多人生哲理以最简单、最朴实的方式呈现给读者,计读者能抛开理论的迷雾,直入心灵,获得人生感悟。
  • 材料世家

    材料世家

    本套青少年科普知识读物综合了中外最新科技的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知识性、前沿性、可读性和系统性,是青少年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谱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天使高校:我不是天使

    天使高校:我不是天使

    我一向自认为是好人,结果不得好死,死的惨不忍睹,那只可恶的小怪物说搞错对象了!不会吧,我这么背.还阳,还阳!我变成了天使,只是人人有翅膀,就我没有,正当我在天堂里混的风生水起时,可一小小心得罪了上帝,那家伙小气的很,一怒之下把我跟圣焰这红毛怪扔到了人间.
  • 梅山诗稿

    梅山诗稿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所写诗歌集结,主要为古体诗,内容多以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以抒情为主,辅以叙事,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全书由四百多首诗歌组成。以时间为轴串联起来。书名取自书中诗《梅山诗稿》。
  • 邪王宠妻无下限:王妃有毒

    邪王宠妻无下限:王妃有毒

    云舞依,因家中势力组织火拼,一朝穿越,竟成为丞相府人尽皆知的废柴小姐。寒王府内,一记眼神淡漠疏离,引起寒王兴味,却因此惨遭追杀。生在阴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异世大陆,逆境蜕变,破镜重生,与君共征异界,弹指江山,睥睨天下!
  • 林家娇娘

    林家娇娘

    两个男人,一个金榜题名步步青云,一个卧病在床奄奄一息。前世的时候,林家的大小姐选择了前者。于是被自己的妹妹和夫君一起挖眼断指,含恨而终。重生归来,她要选择那个病痨子小叔子,等着他入土为安,当一辈子的寡妇,还要把中山狼欠自己的给讨回来!“喂,你快点死,我要当寡妇!”“娘子,我……要死了,你给我留个后吧!”谁知道孩子生完了,他竟然病愈了!林娴怒:人和人之间还能不能有点信任了?(作者菌喜胡编乱造,脑洞异常,考证党慎入。)
  • 我是新兵

    我是新兵

    一名现役军人的自传体小说,一样的机智与勇敢,不一样的嬉笑怒骂,看一遍,了解军营神秘生活,看两遍,体味青春招牌传奇。
  • 毒妃惑三王:王妃娘娘碰不得

    毒妃惑三王:王妃娘娘碰不得

    她本是杀手,却在执行完任务以后,被另一个杀手组织暗杀,将死之时灵魂穿越异世。可谁知道,一醒来就发现自己清白以毁。这一世的她,母亲离奇而死,姐妹个怀心思,一道圣旨出嫁它国,本就命运多舛,还不知何故发现自己身体异变,待她得知真相之时,以是谁也碰不得的‘毒药’……他天宇国的妖孽太子,它日的王位继承者,奉旨娶亲以是勉强,却还在大婚当晚,看见了她胸前的‘吻痕’,这等羞辱怎能让他善罢甘休……他一袭白衣,温文尔雅,她危难之时,他为她不顾性命,对她有千般恩情,可有是为何对她说再无颜在站在她面前……还有一个他,银发蓝眸俊美妖冶,许她一生的承诺,却不知她是否夜愿相守……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西游记》原来是本这么好看的管理书

    《西游记》原来是本这么好看的管理书

    本书以古典演义和现代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全新解读古典名著《西游记》,帮助企业获取管理的真经。西游团队从组建到取得真经的历程,就像一个企业从建立到发展,从执行到实现目标的全过程。从中,我们学习到团队运营、领导艺术、员工激励等管理之道。全书幽默不失灼见,浅显却富有深意。因此本书既是管理者修炼的必备手册,也是员工提升自我的指南书。
  • 孩子一定要知道的50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篇)

    孩子一定要知道的50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篇)

    这些名城中很多是千年古城,体味历史文化的美与自然。走近它们,本书是一套亲子旅游图书,就能充分感受它们所敞发出来的历史人文气息,历史文化气息浓厚,有着不朽的历史积淀,从而充实提高自已的文化素养,分为中国篇和世界篇。,同时又具备现代城市的风情。中国篇从国务院近30年来公布的四批一百多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遴选出50座最具特色的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