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25100000006

第6章 简家之约

刘备正琢磨着什么时候带着刘恪去简家庄打秋风,谁曾想简家庄的马车便到了楼桑里。

简家庄今天来了贵客,上次在城里替小少爷和少夫人在恶人手里抢回钱袋的“好汉”今日上门拜访了。简太公大开寨门,亲自相迎。筵席上,简太公持觞把酒,感谢的话说了好几回,方道:“老夫犬子添为方城县记室掾,不在家中,却是怠慢两位贵客!”

刘备听得心中一动,原来简雍这小子的老爹是方城县管文书的啊,看来最近花二郎一伙泼皮风平浪尽并非无因,定是简家在暗中使力了。任何事情只要牵涉到官面上了便都不简单了,古今概同。当下揖了一揖,道:“老太公言重了。简叔父公务繁忙,小子岂敢惊动?我兄弟二人当日与简家小郎一见如故,此番前来,打扰了老太公清静,真是罪过!”

按说简太公乃一庄之主,又是长辈,今日请刘家兄弟前来,筵席上殷勤作陪,所为何故?

原来前番简家娘子与简雍回庄,与简太公说起此事,简太公当即大怒。他膝下子女众多,到如今却独得简雍一个嫡孙。这年月,重嫡轻庶已是全社会的本能。听得毛四这般下贱的贼子动了自己的宝贝孙儿,虽说只是抢了个钱袋,但简太公哪里肯就此罢休。当下便修书一封急报到方城,让儿子回来,率庄上家丁奴仆打上门去。书信到了方城,却被自家儿子简大郎给拦住。

简大郎是方城县记室掾,却与涿县县丞互相友善。涿县县尉是另外一拨儿,和涿县县丞两伙人各自不对付。简大郎自然知道花二毛四等人乃县尉之爪牙,深恐此处有甚他不清楚之处。当下便回信劝住大人,说出此中关节,又言等自己调查清楚再作计较。简太公深知自家儿子手腕,便强压住了怒火。

简大郎回头找了几个心腹奴仆细细一打听,刘备兄弟二人与花二等人大打出手之事早已传开,街上随便扯个闲汉也能说得唾沫横飞,如同亲见。简大郎得报,却是对能从花二郎一伙人手中逃脱的刘备刘恪两兄弟产生了兴趣。涿县县丞与县尉不对付,他自然要为自家好友排忧解难。县丞被县尉暗地压了一头,便正是县尉掌全县兵事,又有一班泼皮为他爪牙耳目,纵横街面,聚敛钱财,探听消息。若得如刘备兄弟般壮士来对付花二等泼皮,便等若去了县尉一只臂膀。

当时简大郎便又吩咐下属去探听刘备刘恪消息,这下人一回报,却是让简大郎有些哭笑不得,当初老父信中语焉不详,原来折了花二面皮的竟是两个少年。再一看,此二人还是大汉宗室之后,虽然家业早就破败。再往下看时,却不禁击掌而叹了。母病父丧,守丧三年后独自养家,即有勇武又如此纯孝,此等少年不得不令人喜爱。当下心中却是有了计较。

简大郎还家后便与老父相谈:“大人,陈子悠(涿县丞)已向张县尉表示不满,花二欲上门赔罪,被我拒了。我家娘子与孩儿既然无事,便免了这等人上门,没得污了我家门第。”

简太公此时火气已弱,便道:“便由我儿做主便是!”

简大郎又道:“大人,儿子还有一事禀告。那日出手相助之两位小义士,却是城外楼桑村刘家之人。刘子敬任侠意气不说,更兼那刘备,小小年纪便事母至孝,又有勇武。此等人若有机缘,他日必不屈居于人下。我便暗中放出风声,此番我简家不计较,但须不得招惹刘家子,否则我简家庄必不善罢干休!”

简太公闻言,抚掌笑道:“我儿办事,深得我心。那楼桑刘家,其实也是个不好惹的,花二鼠目寸光,此番挑拨刘家子,必不能讨了好去。不过,我儿如此这般,他日刘家子得知,也算是报了当日相救之恩。既然我儿料那刘备乃非常之辈,有机会却也须照看一二,如此方为上策。”

简大郎笑道:“不急,他年纪尚幼,反正我简家已经与他结过了善缘,来日方长嘛。”父子二人计较已定,方才辞别。如此,方才有今日之筵。

酒过三巡之后,简太公笑道:“两位高义,老夫足感盛情。雍儿过来。”当下唤过简雍,命简雍向刘备刘恪大礼拜下,以兄呼之。

刘备兄弟两个连忙避席而起,挽住简雍。口称不敢当。简太公抚须笑道:“老夫年逾花甲,膝下只得此一嫡孙。往日里视之如珍宝,却不想前番街市中遇上泼皮。若非是二位,后果难测。此一礼,二位还是当得起的。”当下又暗示花二等人以后若还敢寻刘家的麻烦,简家必不袖手旁观。

刘备刘恪毕竟年幼识浅,不知刘恭道上的赫赫威名。被简太公这老狐狸如此一说,不禁大喜。他等虽然不惧花二,但也不愿与这等腌臜无赖纠缠不清。如今简家出手压下此事,再好不过。当下便拜下谢过简太公援手之情。

简太公心道,一个人情妥妥到手。于是笑道:“二位小郎无须如此。此事乃因我家孙儿而起,我如何能坐视不管。我家雍儿往日娇纵太过,但望二位小郎日后多多亲近看顾,也全了二位相救之情。”

刘备兄弟二个却不过简太公盛情,在简家庄上宿了一晚,到第二日早晨方才离开。

刘备到得家中,便去给阿娘请安。刘母于榻上见得儿子高大健壮,心中欢喜之余却也暗暗担忧,儿大不由娘,自家儿子是个有主见的,又从他叔父习得一身拳脚,现下不给他找点事羁绊住他,指不定又要惹出什么祸事来。暗叹一口气,又想起昨日县城传来的那个消息,心中稍稍安定,便出言道:“我儿,你把左边墙角最下面那个箱子拖出来。”

刘备不知道母亲此言何意,却也不多问,乖乖上前,把箱子给拖了出来,心中却暗道,什么东西,这么沉。

正在想,便听得母亲吩咐打开,便把箱盖一揭,只见箱子中堆满了尖尖一堆五铢钱。刘备惊呆了,这么多钱,哪来的?便回头眼睁睁的望着母亲。

便听得刘母道:“我儿,这些钱,都是你这几年辛苦攒下的,为娘替你收着哩。本来想留着给你娶亲用,不过现在还有更要紧的事,昨日为娘得到消息,本县卢议郎回乡祭祖,已在途中。我儿,卢议郎乃真正有大学问之人,昔日也与你父相识。听闻卢议郎于洛阳择徒授业,学子云集。待得卢议郎回乡,你便与十一郎登门求学。此番机遇难得,却不可错过了!”

刘备还没缓过神来,他辛苦赚钱,除了给母亲买药之外,所有钱财全交给母亲以资家用,殊料母亲居然还存了这么多全部留着给他用。一时间心中酸楚难当,不禁眼眶发红,却没反应过来卢议郎是哪个,当下愕然看向母亲,道:“阿娘,哪个卢议郎?”

刘母叹道:“哪个卢议郎?涿县除了卢植卢子干外,还有哪个卢议郎?我儿,卢议郎师出名门,学问高深,你若拜于门下,定要好生学习,不可怠慢,如此方不负老母与你那可怜的父亲。”说到早死的刘弘,刘母又不禁泪湿了衣襟。

刘备不禁一阵发晕。卢植卢子干,他当然知道,原本历史上卢植也是他的恩师。只是,卢植不是跑到九江去平叛,然后回洛阳和蔡邕等人一起去鼓捣那什么熹平石经了吗?怎么突然回涿县了?

历史中的刘备拜在卢植门下,却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怎么看都是一个浪荡子。虽然结交了公孙瓒和一些豪侠,(估计这些豪侠也是他日后在涿县起事的班底,而公孙瓒在黄巾之乱后也给了他一定的帮助。)却不免失去了卢植的喜爱。

卢植是谁?马融是他师傅,郑玄是他同门。他自己也是一代儒宗,大汉的经学权威。华夏儒学史上都留下名字的光辉人物。这样的学术大师,对刘备不求上进的学习态度自然是心中不喜。

历史上的刘备年纪轻轻便知结交朋党,以为势力。不可谓眼光不精确。但仔细想来,却不免有些得不偿失。汉代政治,乃是典型的精英政治和门阀政治。放着允文允武有能力有声望的卢植的大腿不去抱,不得不说是一大失策。侠客固然重要,但与卢植比较起来,自然是不够看了。

黄巾之乱爆发后,刘备聚拢豪杰,又得关张之助。平乱之功不低却只得了个县尉,最后还被一督邮小吏逼得弃官而走,为何?缺乏上层关系罢了。弃官之后刘备开始了他东奔西走颠沛流离的一生。投公孙瓒,投曹操,投袁绍,直到建安六年投奔了刘表才过了几年安生日子。

刘备期间也有为徐州牧统领一州之地的风光,只是为何没有守住呢?很简单,没有人才。武将堪用,却无谋主。徐州本地豪强倾心相助的只有一个陈登和麋竺,其他人不是争权夺利就是背后下绊子。在面对吕布,陈宫组合时,如何招架得住?直到在荆州,彻底醒悟过来的他三顾茅庐,恭请孔明出山,开始大肆笼络士人之心,如此方才奠定日后之基业。只是那时刘备已经四十有七了,蹉跎了半辈子大好时光,甚为可惜。

反观自黄巾之乱中崛起的曹操,袁绍,孙坚等辈,不是世家出身,便是走的上层路线。俗话说朝中有人好做官,再借势聚拢各方英杰之士,养名望蓄豪客,于是他们一步步水涨船高,把原本就先天不足的刘备甩得几乎没影。

若是能紧紧抱住卢植的大腿。情况肯定便会不一样了。首先,卢植除了一个名传千古的师兄郑玄外,还有个同样名震四海的师傅马融。不说马融,单说郑玄,这绝对是一个牛人,在世时便是一代经学大师,死了还入祀孔庙。独创郑学,门人弟子数千,其中佼佼者无数,后来跟随刘备的孙乾便是其中之一。还有什么赵商,崔琰,国渊等等史书上有名有姓的人物,皆出自郑玄门下。刘备若是能得卢植之助,这么浩大的人才储备库,随便抓几个也够他前期用了。

可惜如此大好机会,刘备却没有把握住,以至于当初就一个简雍跟着,要到了徐州,才多了孙乾,陈登和麋竺。比起曹操,袁绍等人的谋臣如雨,着实寒酸得很。

再者,有了卢植相助,刘备便不再仅仅是乡野一没落宗室子弟。演义中刘备为何每见一人,便要喊了一声: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孝景皇帝阁下玄孙刘备刘玄德?因为他除了这个身份,便没有其他好说的了。袁家四世三公,累世缨簪,深得人望,故袁绍不过中人之姿,而独霸数州。曹操,名相曹参之后,父祖皆是侯爵,一起事,便有河东卫家鼎力相助,以后更是有无数豪杰贤达相投,从而鼎定北地霸业。这,便是名望的好处。而若能得卢植青睐,未来还会缺少刷声望的机会和途径吗?

想通此节,刘备便暗暗决定,一定要使出浑身解数,使得卢植重视自己,最好能把自己当做嫡传弟子培养。然后自己一面亲善士子名儒,一面结交游侠豪杰,如此养望数年,若是到得黄巾之乱前,能有一官半职更好。到时自己大旗一竖,聚合人马,荡平黄巾。然后封官加职,如此方能在天下大乱之时,不弱曹袁。

同类推荐
  • 大元王朝4

    大元王朝4

    本书以严谨的治学态度,详细解读了元朝的历史,使成吉思汗、忽必烈、元顺帝、耶律楚材等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了今人的面前;将蒙古军西征、丘处机与成吉思汗以及蒙元历史上的各种历史事件娓娓道来。对于今人正确认识元朝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 唯我独尊之二止干戈

    唯我独尊之二止干戈

    一个四岁的顽皮幼童突然被这个世界上唯一宠爱他的母亲抛弃。失去母爱庇护的帅望,带着自己沉重不堪的身世之谜时刻行走在生与死的边沿。他的童年过早地结束了,四岁,就结束了。从此开始的人生里,太多的疼痛、折磨甚至阴谋考验着他的善良和机智,他不断面临各种选择,在巨大的痛苦里挣扎的帅望,还能不能保持他天性的纯良和真诚呢?
  • 三国大航海

    三国大航海

    李宗吾云,刘备厚,曹操黑,孙权又厚又黑。面对这个又厚又黑的叔叔,作为孙策的独子,孙绍表示压力很大。他隐忍,他藏拙,可是无数的牵挂让他无法独善其身,超出时代的眼界让他无法遮掩自己的光芒,没有实力就没有尊严,面对厚黑叔的步步紧逼,孙绍拍案而起,誓与厚黑叔战斗到底。东风吹,战鼓擂,要比厚黑谁怕谁?水密舱,螺旋浆,本来就领先世界的大汉水师如虎添翼,纵横四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史上最强日本史2

    史上最强日本史2

    史上最强日本史再升级,深入探究日本国民性起源!《史上最强日本史2》,第一部惨遭封杀后依然坚挺,销量轻松飚破20万册!《史上最强日本史2》,扬眉吐气,最全面记录万历抗日援朝之战的历史通俗读物!《史上最强日本史2》,职场晋升必读!比《德川家康》更好看的德川家康,为你深度剖析创业成功背后的厚黑秘笈!
  • 卑鄙的圣人:曹操9

    卑鄙的圣人:曹操9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像浙商一样思考

    像浙商一样思考

    正所谓“无浙不成市”,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浙江人,可以说,“浙商”是当今中国人气最旺的创富商帮。作为一个商人群体,何以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保持“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是什么样的思维,让他们创造了那么多的财富神话?本书意在带读者走进浙商的思维世界,看看他们是用怎样的经商哲学创造财富的。像浙商一样思考,你也能成就属于自己的商业梦想!
  • 世界上最著名的童话寓言故事

    世界上最著名的童话寓言故事

    选自世界经典名著《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等童话寓言故事中的代表之作,故事贴近生活,生动有趣,寓意深远,小故事中隐喻着大道理、大智慧,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既可得到文学艺术的熏陶,又可在欢笑中感悟人生的真谛,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领悟其蕴涵的哲理,并从中获益。
  • 弱智皇后不好欺

    弱智皇后不好欺

    某女骑驴赶时尚,走前沿,华丽丽的穿越了!某女心态好,装痴扮傻十六载,换来老爹卖女儿!某女童心未泯,皇城京都转转,结兄拜弟,找靠山!呃,某女的故事多多……*“什么怀孕!”皇甫邪似乎不敢相信一般,手中的热茶已渗到了手上,却浑然不知!看着眼前哈着腰的凌公公,强忍着心中的不知名的痛,“送碗打胎药去!”凌公公向是知晓这结果一般,“是皇上,老奴已安排过去了!”*“娘娘,这药?”春兰不敢看向问儿那充着不明情绪的眸子,弱弱的询问道。“倒掉!”斩钉截铁般道,她肚里的种上还轮不到一个外人来说三到四!“可是娘娘!”春兰想说什么,但看向主子那坚定的眼神,不再开口,默默的将药倒掉。简介暂定,落落知道此简介无能,还望亲们多多体谅,点‘阅读此书’看看内容才决定是否收藏!!落落在此感谢各位亲的支持!!!推荐落的新文:《青涩相公》
  • 腹黑农女极品夫

    腹黑农女极品夫

    遭遇穿越,房屋破烂,亲戚叫骂,还有一个嗷嗷待哺的小包子,苏锦无语问天,有比她更惨的穿越者吗?想做生意,没本钱,没关系,咱有的是智慧,想买地,没权利,没关系,咱有的是前景,想开店,没势力,没关系,咱有的是人缘,于是她带着小包子,忙得不亦乐乎,腰包鼓了,亲爹亲娘、七大姑八大姨,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一个接一个的来了,想贪她的钱,占她的地,霸她的店,姐向来可不是吃素的,敢打姐的主意,就得做好心理准备!极品亲戚还没赶完,又来了一匹腹黑狼!苏锦彻底怒了,这男人敢情是活腻歪了,竟然敢来跟她抢儿子,看她怎么使用十八般技能,将这匹狼给压倒!片段一:“娘亲,那个人和宝宝长得好像。”一脸天真无邪的小包子看着不远处风流倜傥的美男发花痴。“哎,宝宝,娘教过你多少次,不要见个男人就这样说,虽然你的成长需要父亲的陪伴,但是娘亲这女汉子多少也填补了一些空白不是。”某女一脸无奈,这小包子越来越想要个爹了。“可是娘亲,那个人真的和宝宝长得很像啊,说不定他真的是宝宝的爹。”小包子却有些急了,那美男已经越走越远了,再不追就找不到了。“…”某女只得无语,这都第多少次了,这小子真的太缺父爱了,她得考虑一下,给他找个爹才行。片段二:“女人,这地明明是我先付了定金买下的,你凭什么跟我争。”美男恶狠狠地瞪着眼前的女人,一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模样。“人说好男不跟女斗,你却偏偏要跟我斗,你说,你是什么男?”某女吊儿郎当的靠在门边,挑眉不屑的看着他。“娘亲,宝宝知道,他是坏男人!”最护短的小包子立刻冲上来,两手叉腰,怒瞪着美男。“他是你儿子?”在看到和自己长得如此相似的小包子后,美男脸色一变,直接把小包子打包扛走,“地我不要了,这小子归我了!”片段三:“店铺,土地,各种庄园不计其数,我的资产明明比你多,凭什么要让我嫁,要嫁你嫁!”某女骄傲的昂头,坚决不要嫁给这个花名在外的家伙,就算他是宝宝的亲爹也不行。“金山银山我没有,但有一颗爱你的心,还有那宝宝亲生父亲的身份,这还不够你下嫁的么!”美男英眉一挑,对于这个嘴硬心软的女人很是无奈。“除非你的钱比我多,否则你就等着嫁给我好了!”某女仍旧得意洋洋,哼,看你一个大男人敢不敢拉下脸来嫁人。“不就是一个虚名,好,娘子,先把洞房给进了吧。”美男说完,直接扛起某女去滚床单了。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水浒传(最爱读国学书系)

    水浒传(最爱读国学书系)

    《水浒传》是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 庶女鉴宝师

    庶女鉴宝师

    这年头,庶女难当,主母步步紧逼行陷害,嫡姐设计毁名节,她演戏装傻,终让她们深入陷阱……正当她搞定内敌,鉴宝求财之时,侯门公子却找上门来:女人,求负责……什么?我不认识你吧!某男怒:女人,定情信物你都拿了,还想反悔?【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倾城红颜乱:本宫无敌

    倾城红颜乱:本宫无敌

    男友背叛,她纵身一跃,摇身变成了江湖鼎鼎有名,让人闻风丧胆的繁星宫宫主。她皱皱眉头,整个江湖都要震一震。她一句话,便可让江湖中的一个门派瞬间荡然无存!按照紫云的安排,她做好宫主,在外人面前演好一个江湖名人的角色。可是,为什么他要出现?一切都乱了。理不清了。百年不变的戏码,她被下了春药。而解者,非他。见者,却是他。江湖少侠,一国王爷,绝世神医,甚至……身边最信赖的友人。为什么她不想在爱了,偏偏这一世,要和这么多的人有所牵扯!“为了那种满不在乎的家伙,豁出自己的性命,值吗!”他悲痛地喊。她,不能否认,“值。”“即使是……杀了我?”他如发狂的野兽般痛苦的眼中,满是她此刻承受不了的哀伤。心,不知碎成了多少瓣。既然是欠下的,就必须换。身体也好,生命也罢。因为她想,所以她做。他痛恨,他愤怒,拼命地要把她杀掉,用毒,用剑。她只能受着。曾几何时,那个众人恭恭敬敬成为宫主的冷漠的她,沦落到这种被人弄伤,心中却仍止不住地在意他的痴情女子?……有够讽刺。“呐……这辈子,就当我欠你,成吗……下辈子再……还你。”……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