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18700000003

第3章 概述(1)

当历史的车轮驶到2013年10月,邯郸学院大名分院将迎来她辉煌的90岁华诞。90年的风雨,铸就了大名分院的不屈品质;90年的耕耘,成就了大名分院的赫赫威名;90年的拼搏,积淀了大名分院的厚重底蕴;90年的追求,更放飞着大名分院的美好梦想。

邯郸学院大名分院的前身是直隶省立第七师范学校、河北省立第七师范学校、河北省立大名师范学校(简称“大名七师”),1923年建校,1926年建立中共党组织,为直南党的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直南革命的一个策源地”,1937年学校毁于日军战火。由于大名七师的重大影响,1956年经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在大名七师校址重建,定名为“河北大名师范学校”。几十年来,培养了两万余名优秀师资,为邯郸市基础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冀南师范明珠”。2003年3月,经河北省教育厅批准,改名为“邯郸师范专科学校大名分校”。2004年7月,邯郸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邯郸学院”,学校也随之更名为“邯郸学院大名分院”。学校今后的发展方向是重点培养学前教育人才,招收的专业以师范类为主。目前学校是一所专科层次的院校,以全日制专科为主,也设中专专业。现有30多个教学班,2000名学生,是建校以来学生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时期。

1923年7月,谢台臣到大名创办七师学校,并担任校长。他提出“以作为学”的教育主张,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组织学生并身体力行参加社会实践,对旧教育制度提出了大胆的挑战。当时由于“五四”运动的影响,加上“以作为学”的教育主张的实施,大多数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思想进步,倾向革命。1925年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大名七师广大师生联合设在大名的省立第十一中学、五女师等学校的师生,召开大会,游行示威,散发传单,进行演讲,为上海死难的烈士家属捐款。不久,他们在大名发起了大规模抵制日货运动,经常对城内各商号进行检查,使日货在大名市场上几乎绝迹。

1926年下半年,中国社会动荡,国共两党合作进行北伐战争。迅猛发展的革命形势,使大名七师师生深受鼓舞。暑假后,中共豫陕区委委员、开封团市委负责人冯品毅应谢台臣之聘到大名七师任英语教员。冯品毅在学校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揭露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对广大民众的压迫与剥削,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和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向学生介绍《唯物史观略释》、《辩证唯物主义》以及其他进步书刊。不久,他发起组织了“读书会”,吸收10多名进步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系统学习革命理论。

经过冯品毅几个月的辛勤工作,学校发展党员的条件已经成熟。1926年10月,在他离开学校的前夕,先后发展了赵纪彬、刘大风、李大山、成润、吴益普五名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建立党团两个特别支部,分别由刘大风、成润任党团支部书记。

大名七师党组织建立后,以扩大“读书会”名义吸收更多学生参加革命活动,组织他们阅读《新青年》、《向导》等进步书刊,宣传革命思想,抨击黑暗势力,在社会上颇有影响。至1927年1月,大名七师党组织在校内又发展10多人,其中有解蕴山、裴志耕、曾则西等。此时,赵纪彬、刘大风和李大山三人到北京,经李素若、刘伯庄联系,找到了中共北方区委、汇报了大名七师党组织的工作,并提出去武汉学习的要求。北方区委指示:

不能离开学校,应在校内抓学生运动,在校外抓农民运动和“红枪会”工作,以响应北伐战争。同时指派刘大风去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

1927年4月,北方区委派李素若到大名,在大名七师特支基础上建立大名党团县委。具体负责开辟大名及以南各县的党团工作。

李素若这次带来中共北方区委的三条指示:第一,把党的工作重点由学校转向农村,不要老在学校打圈子,要做“红枪会”工作,抓农民武装,迎接北伐军。第二,以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标准,发展一批左派国民党员,壮大革命力量。第三,所有的共产党员都要跨党,即以党员个人名义参加国民党,在国民党内起核心作用。4月,大名七师校长谢台臣、教务主任晁哲甫、训育主任王振华、总务主任高韶亭等加入中国共产党。至此,大名七师党团员已发展到30余人。特别是学校几位领导人入党,使学校领导权掌握在我党手里,大名七师逐步成为我党领导下的一个革命教育阵地。此后,在学校加入组织的党团员陆续到周围县创建发展党的组织,动员和组织群众开展多种形式的革命活动,把革命的火种撒向直南大地。

1927年5月,因直南人民不堪忍受直鲁军阀的残酷压榨,大名、广平、成安、肥乡、曲周、南乐等县的“红枪会”,在会门首领的率领下,举行暴动,围攻驻大名县城的直鲁联军。学校因战乱放假,广大进步师生各自回家进行革命工作。党团员按照县委的布置,开始将在学校内学到的革命理论用到校外的革命实践中去。当时赵纪彬被“红枪会”首领聘请为他们的参谋长。不少同志在家乡秘密组织农民协会,做发动群众的工作。他们还和北伐军取得了联系,当北伐军到达濮阳县时,大力发动群众支持北伐战争。此外,还有大部分学生投入教育战线。分别当了教育局长、督学和教员,对发展当地教育事业起了不小作用。在此之前,即1927年放寒假期间,刘大风、石仙洲在家乡南乐县佛善村、石任村发展党员,分别建立了两个党支部,并任支部书记。

我党的“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总方针。以后大名七师跨党的共产党员大多退出国民党,转向深入基层,开始了我党在直南各县的建党工作。

七八月间,刘大风同志从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归来,被顺直省委委任为特派员,负责指导大名及附近各县的工作。根据党内文件,传达了“八七”会议精神,和在濮(濮)内(黄)沙区工作的赵纪彬、李大风同志一起活动在千口、井店、化村一带,以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和彭湃的《海陆丰农民运动》作指导,创办农民夜校,自编课本,对农民进行阶级教育,成立农民协会,利用合法名义从事发动群众的工作。他们在那里先后发展王从吾、刘汉生、王卓如、平杰三、喻屏、赵子云等入党。不久建立了千口、井店、化村等党支部,领导农民进行反贪污、反苛捐杂税的斗争。以后又进一步扩大活动范围,组织包括河南省内黄县在内的几十个村庄的农民群众,与当地土豪劣绅展开激烈的斗争。随着斗争的发展,在内黄县的马集村建立了党支部。

1927年秋后,大名县委的领导成员进行了调整。刘大风任县委书记,赵纪彬任宣传部长,李大山任组织部长、成润负责团的工作。他们都是大名七师的党员学生。当时县委领导大名、南乐、清丰、濮阳各县的工作。冬季,县委机关迁到南乐县佛善村刘大风家里后,他们帮助佛善村、石任村、古寺郎、近德固、留固店一带贫苦农民开展了年关卖公地、向富人借钱等斗争,并在城内学校及农村建立了党支部。1928年县委机关迁回大名,大名七师党员曾则西回村发动群众成立杠子会,团结农村群众,在农村形成一股政治力量,左右了村政权,对附近村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28年秋,赵纪彬、刘大风在清丰县发展党员,在县城成立了支部。不久,又在大张家、铁炉庄发展党员建立支部,积极开展革命活动。从1927年5月到1928年末,是全国革命形势处于低潮的时期,而直南的革命形势依然在发展,大名七师党团员深入到直南乡村,分别在濮阳、南乐、清丰、大名和内黄等县进行了大量的革命工作。

1928年,刘大风向顺直省委汇报工作,蔡和森同志给予热情鼓励,称赞这一带工作做得踏实,有基础。

1929年初,因连续不断遭受战争而停课一年之久的大名七师开学,党团员人数增多了。这时大名单独建立了县委,集中力量领导大名的工作。其他各县也都先后建立县委,大名县委不再领导清丰、南乐、濮阳等县的工作。经过近两年实践的严峻考验,大名七师党团员大都积累了不少斗争经验。为了培养更多的革命人才,开学后学校党组织和学校领导密切配合,聘请了一批共产党员和进步学者来校任教,讲授马列主义,废除国民党教育部审订的一部分文科教科书。从1926年秋到1932年夏,先后聘请的教师有冯品毅、王痴吾、李梦龄、王冶秋、千家驹、张友渔、王真、原政庭、臧恺之、张衡宇、张苏、刘龙文、王颂咸、王显周、袁效之、李秀夫等。国文课选用李大利、鲁迅、郭沫若等革命人士的著作,并讲授高尔基等苏联作家的作品。历史课由谢台臣先生担任。他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通俗扼要地讲授从原始社会到大革命时期的中国历史。地理课选用《中国经济地理》。教育学讲授李浩吾的《教育学大纲》。伦理学则讲授唯物辩证法。各班次的课程先后虽有所不同,但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发展史等内容,大都可以学到。此外,教师讲课时结合课程内容联系实际,揭露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宣传我党的主张,讲解国内外形势,使学生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同时,图书馆订购了大批进步书刊,供学生课外阅读。当时上海、北平新出版的进步书刊在大名七师很快就能看到,如被国民党列为禁书的《共产党宣言》等,学生们则竟相传阅。学生自治会的学术部、读书会、社会科学研究会等,组织引导学生课外学习。为了向校内工人和校外农民进行文化政治教育,学校党组织通过学生自治会的“平校部”组织了平民夜校。聘请党团员讲课,启发工人和农民的阶级觉悟。由于党组织执行了正确政策,学校领导提供了有利条件,经过党团员的努力,到1930年上半年学校中的党团员已经发展到100多人,占全校师生员工总数的三分之一,连同党的外围组织“反帝大同盟”等,革命力量占全校总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而国民党员仅有极少数人。这种状况在当时国民党统治区是极少见的。

1929年后,由于大名七师学生积极开展工作,在直南的大名、清丰、南乐、濮阳各县党的组织发展很快,党员人数普遍增加。各县先后建立了县委,领导人民开展了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1929年至1930年间,解蕴山、曾则西、裴志耕、成润等同志承担了大名县委的领导工作。在他们的领导和组织下,大名七师周围的十多个村庄开办了农民夜校,在全县60多个村庄发展党员,建立支部20多个,党员人数增加到200余人。1929年冬,成润等同志根据大名县委的决定发起成立了大名学生联合会,并发展了党员、团员,建立了党组织。1930年春,在大名县委领导下,林恒非同志领导万堤、黄金堤一带20多个村庄的农民进行反对“华洋义赈会”修筑大(名)馆(陶)公路,无代价侵占农民土地的斗争,迫使对方偿还农民部分地款。在清丰县,1928年建起了城乡支部,党组织有了较快发展。1929年建立了县委,接着开展学生运动、农民运动和反帝运动。至1932年已发展了大批党员。在南乐县委领导成员中,主要是大名七师学校出来的党员。他们领导学生运动和农民运动,特别是1932年领导的盐民斗争,曾发起全县盐民包围南乐城,迫使时任县长不得不答应盐民提出的条件。

1929年濮阳发生“温邢固事件”,赵纪彬、李大山、刘汉生、王卓如四同志被当地土豪劣绅掌握的反动民团逮捕,刘、王取保释放,赵、李二人被河北高等法院大名分院各判两年徒刑。县委机关遭破坏,群众也死伤10余人,运动暂时受到一些挫折。1930年2月重组县委,王从吾同志任县委书记。此后濮阳县的工作又有了很大发展,尤其是1932年5月濮阳盐民斗争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滑县、内黄、清丰、南乐、大名、东明、长垣等10多个县盐民的斗争士气。不久,“两河(河北省、河南省)盐民总会”成立,选举王从吾为主席。于是号称“十万盐民大军”的10多县盐民群众在我党领导下开展了驱赶盐巡的斗争。

同类推荐
  • 国家软实力

    国家软实力

    软实力在国家发展和竞争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软实力论》界定了硬实力、软实力、巧实力的概念、内涵,分析了三者的相互关系;归纳总结了国家软实力建设的国际经验,分析了美国、俄罗斯等国家软实力建设的经验;论述了我国软实力建设的做法、问题,提升我国软实力的思路;提出了提升国家软实力要坚持的四大原则:国家利益战略、国家营销、国际责任、国民智商。
  • 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

    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

    本书从新工人群体微观的故事引导我们走向社会结构层次的总体把握。中国经济的崛起造就了一个新的群体,这就是新工人群体,我们通常称之为打工群体。两亿多的打工者从农村来到城市,本书通过一百多个访谈故事来反映他/她们在城市待不下、却也回不去农村的迷失状态。本书强调,迷失是崛起的前奏,中国新工人的主体意识正在觉醒。中国新工人的未来决定着中国的未来。
  • 民族复兴中国梦

    民族复兴中国梦

    《民族复兴中国梦》主要选取了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的关键历史节点进行梳理。全书共二十章,前十七章回顾和审视了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追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过程,总结了经验,吸取了教训,确立了目标,后三章展望了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光辉前景。《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出版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与帮助。
  • 天下大势

    天下大势

    这是一部颇具新意的政治讽刺小说。辛亥武昌首义,浪荡公子边义夫身不由已卷入革命洪流,因在混乱中三炮轰城,意外成了革命新贵。不料,官瘾尚未过足,即被政变推翻.边义夫无路可走,旋即发动二次革命,立志以革命的名义去做窃国大盗。于是,一支号称为人民不吃土而努力奋斗的“四民主义”的队伍横空出世,本来就形迹可疑的“革命”变成了一场国内鸦片战争。战争结束,边义夫成了一方诸侯,靠林立的枪杆子成了北京段祺瑞政府的政治贸易伙伴。
  •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

    以八项规定为切入口,对八项规定出台的背景,八项规定给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带来的变化、八项规定昭示的执政党的执政理念治国方略以及中国梦蓝图进行了梳理和论述。既是一本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生动教材,也是一本在党的建设方面起教育、普及作用的通俗理论读物。
热门推荐
  • 狂妄邪妃:无良王爷溺宠妻

    狂妄邪妃:无良王爷溺宠妻

    她,叱咤风云的魔医圣手,阴险自私,狡诈嗜血,一场错爱引来背叛致死。阴差阳错之下,成了画府受人欺辱的废物三小姐,从此风华尽显,弑毒姐杀毒妹,脱离虚伪家族,神兽萌宠成堆本是霸气侧露的人生,却总有一只披着羊皮的大灰狼总是如影随形各种添乱。“姑娘我要看遍天下美男,你滚一边去”“我滚你怀里行不行?你看我也是美男一个,撒得了娇,卖的了萌,斗得过小三,暖得了床,外加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没事还可养养眼……”话还没说完,某萌宝后面一踹:“暖床卖萌有我就够了,你可以滚远点”神兽萌宠成堆,顶级强者相随,看她素手纤衣,打造另类的盛世繁华
  • 魅惑男子店:恶鬼缠身

    魅惑男子店:恶鬼缠身

    当一个被尘封了百年的地域被惊动后,一切都变得那么恐怖与血腥。一批批的人冒着生命危险前去那里,最后都命丧荒野,于是那邪恶的地方埋葬着一批批的尸体继续尘封于历史当中,直到时针划过二十一世纪。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造梦空间

    造梦空间

    天地经由六千八百年已来,由于狂风暴雨的忽的袭来,它造成了混沌空间未知世界的最终形成。未知世界,是不祥之物,无畏勇士和魔术师之外无人涉足,由于传说他们来到这里,不料此处为怪物繁晰之地,几经周折他们遇到了商队,那么在这茫茫的混沌世界又有多少离奇事在等着呢?
  • 噬魂神决

    噬魂神决

    人有三魂七魄,当一个背负仇恨的男孩,转世重生后先天多出一魂一魄,会走就怎样的传奇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幽冥雪晴

    幽冥雪晴

    缘渡:“女施主,贫僧见你面若桃花,定当有桃花运啊。”薛芝晴:“擦——什么?桃花运?我看是桃花劫才对!”场景一:缘渡:“······”场景二:薛芝晴:“谢天谢地,因偶遇僧人缘渡,缘渡那家伙总算干了件好事——没那么扫把了。”一会过后——薛芝晴忍不住咆哮:“这该死的缘渡老头,以后就算是相信太阳会打西面出来,也不再相信他会不扫把!哼!”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身红色的嫁衣,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校草何洛晨的穷追不舍,幽冥邪少的拼死守护,简介:她本是个平凡的高中生,梦中的凄美少年······一个她一无所知的世界到底隐藏了怎样的秘密?当真相大白的那一刻,她爱与不爱,何须别人刻意成全······场景七:天帝:“你可知尘儿为何会落入凡尘?”薛芝晴(狠狠给了他一记白眼,这都不知道,白痴!:“因为他名字就叫落尘啊!”天帝:“······”
  • 这样做女人最旺夫

    这样做女人最旺夫

    “旺夫运”这个话题女人讨论的很多,但相关书籍极少。只要是结了婚的女人,无论是家庭主妇,还是打工白领,都希望有“旺夫运”,能够帮老公兴旺发达,但是把命运寄托于虚无缥缈的幻想,不如实实在在地做点事情,来改变自己,改变家庭的命运。这样,才能婚姻更牢固,更长久,经济更长达,感情更深厚。女人,就是要学会利用自己的一切资本,潜移默化地“旺夫”、“旺家”、“旺自己”!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补钙食谱

    补钙食谱

    营养专家搭配的健康补钙美食,科学地解决现代人缺钙补钙吃什么、怎么吃等营养进补问题,针对特殊人群量身推荐补钙膳食,让您从美食中获取最健康的营养!
  • 师之道:优秀教师成长的方法与艺术

    师之道:优秀教师成长的方法与艺术

    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一位工作态度端正的人;优秀的教师,理应是道德的楷模;优衣的教师,不但要会教书,而且也要会育人,优秀的教师,更应是一位懂得如何与学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