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18600000007

第7章 [爱尔兰]威廉·巴特勒·叶芝

William Butler Yeats(1865一1939)

1923年获奖作家

风格几乎是无意识的。我知道自己试图做的事,却不大知道究竟做成了什么事。当代的抒情诗,即使是那些打动我的诗,如《激流的奥秘》、《多洛斯》,也显得过于冗长;然而爱尔兰人对急流的喜爱也许不过是一种不痛不痒的表现,但倘若彭斯读了汤姆逊和柯珀的诗作,也说不定会有同样的感受。英国人的头脑是善于思考的,丰富周密的;它也许能记住泰晤士山谷。我打算写短小精悍的抒情诗或诗剧,其中的每一段言词将是精练而又紧凑的,由戏剧性的张力糅合在一起;我怀着更加坚定的信心这样去做了,因为英国的青年诗人在当时的危急时刻是凭着情感写作的,但是他们那传统的、行动迟缓的思维几乎立即又恢复了。然后,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国的诗歌追随了我开创的风格,而我却竭力使诗歌的语言与激情洋溢的、正常的言语相一致。我想用我们自言自语时使用的那种语言来写作。正如我对待我们的生活或任何生活中的事件那样,因为在这样的生活中,我们可以暂时看到自己。有时,我把自己与贫民窟里的疯老太婆相比,我听过她们咒骂人和回忆往事时说的话。“你好大的胆子,”我听到过一个老太婆这样说起某个想象中的求爱者,“瞧你这副病像,连个安身之地都没有!”假如我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她们也许会怒气冲冲,又粗野庸俗。我只是在好久以后,才形成了自己喜爱的语言风格。我开始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是大约20年前的事,当时我发现,我必须寻找的不是华兹华斯所认为的那种常人使用的词语,而是一种气势磅礴、热情奔放的词句,是句点与诗节的完全一致。因为需要一种热情奔放的句法来表现热情洋溢的主题,我便迫使自己接受了与语言共同发展起来的传统韵律。艾兹拉·庞德、特纳、劳伦斯的自由诗令人赞叹,可我却写不出来。我常常失去自我,成为郁郁不快的人,就像那些疯老太婆一样。在翻译者仍然为节奏犯愁的时代,《圣经》的翻译者,托马斯·布朗爵士,某些从事希腊语翻译的译者,创造出了一种介乎散文体和诗歌体之间的形式,这种形式对于非个人的冥思似乎是颇为自然的;但是一切属于个人的东西瞬即就会迂腐,它必须放在冰块或盐块中。一次,我因生肺炎而处于一种神志昏迷状态,我口授了一封写给乔治·摩尔的信,告诉他要食盐,因为盐是永恒的象征。当我神智清醒后,就记不清那封信的内容了。不过我准是表达了现在说的那种意思。假如我在抒写个人爱情或悲伤时使用自由诗的形式,或使用在其一切词态变化中不使内容发生变化的任何节奏,我就会充溢着自我蔑视,因为我自高自大,莽撞轻率,因而可预料到读者会不感兴趣。我必须选用一种传统的诗节,即使我有所改动,也必须让人看出是传统的那种诗节。于是,我把自己的情感赋予牧羊人,放牧者,赶骆驼者,学者,弥尔顿派的柏拉图主义者或雪莱派的柏拉图主义者,以及帕尔玛画的高塔。如果你与我谈起独创性,我就会对你大发雷霆。我是一大群人,又是个孤独的人,我什么也算不上。古老的盐是最理想的保鲜物。莎士比亚剧中主人公通过外貌,或通过形式玄妙的台词,向我们传达了他们那突然开阔的视野。传达了他们在走向死亡时的狂喜:“她从此就该离开人世了”、“成千上万次吻,这可怜的最后一次”、“让你暂时与幸福分手吧”。他们变成了上帝或女神,鹈鹕。“我怀里的婴儿”,但一切都一定是冷冰冰的;没有哪位演员在扮演克莉奥帕特拉时哭泣过,即使是头脑浅薄的舞台监督也不会想到这样的事。超自然之物出现了,冷风吹拂过我们的双手,吹拂在我们脸上,温度下降,而且因为这种冷酷,我们遭到了新闻记者和低级戏客的憎恨。这样或那样的事件中也许蕴含着令人痛心的悲剧,然而整个剧作中却毫无悲剧的气氛。我曾听到格莱戈里夫人在拒绝上演一部送到阿贝剧院的现代剧时说:“悲剧对于死者来说必须是件快乐的事。”这对于抒情诗、歌谣、叙事诗来说也并无二致,无论是学者还是公众,他们一代代地歌唱或诵读一部作品,并不是因为其中包含着痛苦。他们为其悲剧而歌唱的女嫔相必须以永恒的形式从历史中解脱出来,她是四位玛莉中的一个,节奏既古老而又熟悉,想象必须翩翩起舞,必须超越情感,进入原始的冰冻中。使用“冰”这个词恰当吗?一次,我学着父亲写来的信中的一句话夸口说,我要写一首“如同拂晓那样寒冷而又热烈的”诗。

我用无韵体做诗,感到颇不满意。我的《凯斯琳伯爵夫人》稍带有中世纪色彩,刚好适合这种韵律,但我们的英雄时代在《绿头盔》的谣曲节奏里则更胜一筹,这或许是我自己的设想吧。有些我在戴尔德拉和卡丘莱思身上感受到的东西,这些东西摒弃了文艺复兴及其特有的韵律;我在舞蹈剧中创造出一种以抒情节奏改变无韵诗的形式,主要理由就在于此。当我用无韵体诗来表达并分析自己的种种情感时,我就站在这一个历史时刻,这时本能及其传统的歌舞以及总的和谐便成了过去的往事。我虽已被抛出鲸鱼的腹外,但仍然记得其肋骨外边传来的声音和摆动,就像保罗·福特的谣曲中的女王一样,我嗅到了海鱼的气味。诗歌的对位结构,用罗伯特·布里奇使用的措词来说,使过去和现在融为一体。……使我和我的听众为之动情的是一种生动活泼的语言,它没有任何规律,只是绝不能驱除这种幽灵般的声音。我在受到启示的时刻,既头脑清醒又昏昏入睡,在感情自我放纵时又有着自制力;这时没有韵脚,没有敲鼓的回声和舞步的回声,因为那些东西会扰乱我内心的平衡。孩提时有一次跳舞,我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一行优美的诗句:“他们用双手想抓住天空的睡眠”。倘若我坐下来思考一年,我就会发现,要不是由于某种音节的限制,以及对某种省略的抛弃或接受,我就非得醒着,要么就睡着不可。

凯斯琳伯爵夫人能以一种被我放松了的无韵诗来表达,这种诗体是为她的需要而用的,几乎快要让我搞得不协调了,因为我把她当作是中世纪的人物,因而把她同总的欧洲运动联系在一起了。戴尔德拉和卡丘莱恩以及爱尔兰传说中的其他人物仍然遗留在鲸鱼的腹中。

(顾明栋译)

艺术与思想

我刚开始写作时,曾公开宣称赞同阿瑟·哈莱姆在论丁尼生的文章中阐述的那些原则。哈莱姆写评论时,丁尼生不过刚写了早年的一些诗作。丁尼生是济慈和雪莱这一诗派的一个典范;济慈和雪莱与华兹华斯不同,他们没有在自己的诗歌中吸收一丁点来自一般思想的东西,而是根据世界在他们那敏感的感官上留下的印象而从事创作的。他们属于唯美主义一派(他是不是唯美派这一词的发明者?),不可能十分流行,因为他们的读者若不具备类似的敏锐感官是无法理解他们的诗歌的,因此不得不离开他们转向华兹华斯或别的诗人,这些诗人屈尊俯就于道德格言,或某种为世人所接受的哲学,以及许多甚至常识都可理解的事物。华兹华斯的天赋不亚于其他诗人,即使是哈莱姆也承认他的才能。我们并没有听说过加里利的玛丽之美胜过更为流行的玛丽,然而无疑,我们也许可以认为华兹华斯有点不太好的名声。

我抛弃一切细节描写,发展了这些原则,目的是不要把画家的事务窃为己有。的确,我总是在发现某种可以摒弃不要的艺术或科学:我受到鼓励。因为我注意到我周围的画家都在把文学逐出绘画,甚至逐出他们的大脑。但是当我从那些快感中获得我可以得到的一切时。它们却使我感到不满足了。需要精确记录的种种印象似乎并不像是那些粗枝大叶的老作家的手艺活。在人们想象中,这些作家不是为了某个情妇而争吵,就是骑马出游,或是围着酒店的炉火饮酒作乐,他们是些生气勃勃的人。克拉肖④可以在最不具个性的狂喜中唱颂圣特里萨,而且似乎绝不是那种得不到民众同情的书斋人物,也不是一个脱离实体的思想,然而在他那个时代,那种似乎十分丰富多彩、动人心弦的生活早已随着维永⑤和但丁叫人遗忘了一半。

这一难题总是萦绕于我的脑际,但我将它置于一旁,因为新的程式是一个良好的转折,而条条道路却充塞着障碍;它使我们脱离政治、神学以及一切热情和雄辩的约束,史文朋⑥和丁尼生在他们的青春衰竭后,认为那些热情和雄辩是如此的令人陶醉;它使我们不受传统尊严的限制,这种尊严产生于古罗马的军舰中,而这种军舰又具有使画家恼火的学究气息。在那些会集于柴郡切西的一小群诗人中,我只喜欢哈莱姆的那种批评,我的喜爱是一种谦卑的喜爱(以普遍观点为基础的批评本身就是带有杂念的),也许我仅了解哈莱姆的文章,但大家都默不作声地遵循着一条对一切艺术都有影响的信条。因为威斯勒以美国人纯朴的自信告诉大家,日本绘画没有文学观点。然而由于我一直羡慕文艺复兴前的几个世纪,景仰我们的知识阶层带着各自不同的兴趣出现之前的那几个世纪,因此我就使自己的想象充满爱尔兰的流行观念,然后再从大英博物馆或斯莱戈的小屋中让人遗忘了的小说家那儿收集这些信念。我寻找到一种象征语言,它可以追溯至遥远的过去,与熟悉的人名以及著名的山丘相关,这样一来,我也就不会孤零零地置身于感官的种种隐晦的印象中了。我撰写了一些文章,推荐我的友人在教堂的墙壁上画圣母像,圣母头上裹着一条康纳马拉披风,在约瑟夫使徒的陪同下沿着康诺特的一条道路飞向埃及;要么就哀叹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失去了丰富性或现实性,因为他在英格兰或爱尔兰没有找到他的高加索山。

然而,假使我们将这个问题整理一下。毕竟可以少花几个小时进行那种干巴巴的讨论。艺术是十分保守的,也十分崇敬蒙古平原上那些仍然将宗教象征符号织进地毯中的游牧人,那些织上去的符号年代如此久远,以至于没有任何意义了。这不可能成为削弱它们相互之间关系的联系,也不会削弱它们与使之对古代民族产生权威影响的宗教所发生的联系。它们不是激进分子,如果它们拒不与任何人发生联系,那只会是不与暴发户来往;介入他们变得富于反抗性,那反对的目标只会是现代的东西,是十分复杂的东西。我认为,在紧随文艺复兴而来的宗教改革之前,人们考虑的主要是自己的罪孽,而今天人们感到惶惶不安的却是他人的罪孽。而且这种不安的心情已经激发出一种充满了幻想的道德热情,因此艺术由于知道自己是圣洁的无赖兄弟,便无法从属于这样的党派。……我们害怕的是,一种新奇的热情也许会使我们忘记诗人那有限的职责范围和种种模仿(其实是卑躬屈膝和含糊其辞),那不会剥夺心灵自发冲动的位置,而且似乎总是略有所意识。几乎是肉体的意识。

我们知道流行的教育体系与我们的种种希望是无法相比的。但我们却不知道如何反驳这种体系,以便于避开一切思想。我们甚至不愿容许思想在我们的感官上留下印象,因为我们已经对种种思想极不信任了。然而艺术作品总是在以前的艺术作品的基础上产生的,每一部杰作都会成为某个特定民族的亚伯拉罕。当我们喜爱春日时,我们的个人情感也许就与乔叟在吉洛姆·德·洛里的作品中发现的情感混为一体了,他是从普罗旺斯诗歌中感到这种情感的。我们在庆祝干燥的五月时才怀有这样的热情,而较为接近天上的太阳使得这种热情趋于成熟。我们的一切艺术都反映在弥撒之中,这种仪式若非来源于野蛮的宗教仪式,是不会有权威性的,而那些仪式则是赤身裸体的野蛮人在多么危险的时刻受到的教育啊,教导他们的是那些神灵。古老的形象,陈旧的情感,由于有了某种新的灵魂的信念和激情才苏醒过来,焕发了生机,正如海涅谈起的众神一样,这些才是真正的杰作。独立的决心,对过去毫无眷念的决心,当它不仅仅是一种财产占有感,不是存账室里那种贪婪和骄傲时,才是文艺复兴所提倡的个人主义的结果,文艺复兴在给我们以个人自由时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灵魂虽然也许不能使其形式失色或变化,却能接受那些古老的激情和象征,可以肯定,它们由于过于陈旧,因而不会成为专横的恶棍;由于举止十分得体,因而不会不尊重别人的权利。

我们最好也不容许将一种艺术与另一种艺术分开,因为在我们这个时代之前,尚未有哪个时代的艺术不是一种唯一的权威的、罗曼斯的神圣教堂,在这一切之后的一切力量,是一圈悬崖峭壁,是一片每一声呼唤都会引起回响的荒野。人们在开始作画,或者做诗,或者谱曲之前。为什么就一定不是一位学者,一位信任主义者,或一位仪式主义者呢?换言之,假如他有着坚定的头脑,为什么就应该将任何权力的手段置之一旁呢?

我自己与之心心相印的那些诗人竭力给小诗赋予一种自然流露的姿态,或某种自发产生的偶然富有情感的词语。与此同时,要写出像《李尔王》、《神曲》这些作品。仍然需要某种更伟大的时代,再一次生活在激情洋溢的幻想之中,这些宏大的世界就像一滴滴水那样是由自身的重量聚积而成的。

(顾明栋译)

同类推荐
  • 胡适选集:文学与哲学

    胡适选集:文学与哲学

    胡适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一生曾获32个博士头衔 。叶君主编的《文学与哲学(胡适文选)》收录了胡适先生文学、哲学理论创作中最重要的作品,可以从中了解大师的风范。
  • 潇洒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潇洒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陈沂评说

    陈沂评说

    本书从小说、散文、诗歌、影评、文艺思想、政治思想、政坛伟人交往、文艺大师交往等方面对陈沂进行了研究
  • 李渔美学思想研究

    李渔美学思想研究

    ,这是一本研究明末清初的戏剧理论家、剧作家、小说家李渔美学思想的专著。在李渔丰富的美学思想史,并做了细密的、颇有见解的理论阐释;作者以历史发展的眼光。这是国内目前比较系统研究本渔美学思想,作者以他的戏剧美学、园林美学、仪容美学作为研究对象,突出了李渔美学思想的精华,并有一定理论深度的著作。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李渔在这三个领域对前人的继承和他独自的贡献;对国内学界研究较少的李渔的仪容美学,作者做了开启性的研究
  • 警察情怀

    警察情怀

    再看《长街风景》。“阳光,刀子一样刺眼”,这个比喻很有意思,写得很有感觉。这是因为,我们平日里看到太阳的时候,都有过这样的感觉。接下来作者写长街,写长街的所见与所闻。快乐的,喧闹的,开店的,闲逛的,耍猴的,很有商业的气息。在我感觉作者将要把一首诗歌写俗的时候,却看到这样的语言:“没有掌声/只有越敲越响的耍猴锣声/笼罩长街尽头/忧郁凝重狐疑的心情/化作长街沉重的叹息”。原来,前面的所有表述,都是为了这个升华做的铺垫。作者这样的写作,无疑是成功的。这一首诗歌,写出了一种深度,同样,作者也表达出一种内在的、深入的、探索性的诗意。
热门推荐
  • 天道逍遥录

    天道逍遥录

    七界在混沌开始之后的数万年中,终于是走向了混乱的道路,一场以人界为起点的动乱逐渐走向无法控制的边缘。上古始祖盘留下轮回天道,为天地万物划定规则。无人知晓轮回天道到底是什么,但必定和七界中心人界有关,于是无数秘密势力在人界展开残酷的斗争。传闻:得天道者,掌六道轮回!主人公颜天,从一个孕育千年的鬼胎,一步步走向力量的巅峰,最后探索出何为天道轮回!
  • 妈咪快跑

    妈咪快跑

    这是一篇宠文,宠无下限,前期小虐,喜欢身心干净的抱走~四年前,男友挽着别的女人进入教堂,她转身决绝离开。四年后,他契约婚姻已满,回来时,却见她周围桃花朵朵~青梅竹马?面瘫冰山表哥?妖孽男?小叔?腹黑毒舌受?还有……?!
  • 重生之嫡女风华

    重生之嫡女风华

    上天有眼,她凤若桐又睁开眼睛,重生为人了!不是都当她结巴懦弱好欺负吗?那就继续扮猪吃老虎,撕破二妹的美人皮,揭破姨娘的伪善真面目,报复恶毒心上人的卑鄙行径,为自己、为娘亲讨回公道!嫡女重生,锋芒渐露,绝色女子才艺无双,惊艳天下,谁与争锋!她傲然笑对天下人,我命由我不由天!可是苍天,她只想报仇而已,风流王爷阅人无数,为何偏对她不依不饶,戏弄起来没完没了?
  • 重生前妻买一送一

    重生前妻买一送一

    离婚前夕,她伤心欲绝;努力了三年,依然换不回自己丈夫的心。她自导自演了一场意外的车祸。当再次醒来的时候,站在窗边的男人,并不是她的丈夫,而是完全陌生的男人。一朝重生,她进入了一个二十二岁女人的身体,醒来时却被迫结婚。当在报纸上看到自己的死讯的同时,也看到自己深爱了八年的男人,此时正向媒体宣布着他的婚讯。她的心里充满的恨意,爱得越深。恨得也便越深,他对她不仁,那么也别怪她不义。她同意跟陌生男人结婚,但是要他帮她毁了她那个所谓的前夫。从此,他们俩人之间的关系,多了一份的契约。
  • 观潮手记

    观潮手记

    丛书展示了新时期以来,特别是近期的论作。选本中既选有见于以往评论集但颇具学术价值、代表评论家本人一定时期学术成就的篇什,特别是近期我国评论界的成就,主要是新时期以来,同时也反映了我国文学发展的概貌和对许多著名的和新起作家的创作成就及有关见解。也选有尚未编集出版的近期评论新作,本书选取了国内十七位著名文艺评论家的评论作品,涵盖作家、作品评论和专题理论研究与探讨的文字
  • 海地战歌

    海地战歌

    这是一部全景式反映中国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光辉战斗业绩的大型纪实性报告文学。全书共16章30万字,全面讲述了由广东省公安边防总队独立组建的中国第五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从甄选集训、出征海地到载誉归来的精彩历程,详细刻画了中国警察在政局动荡、战乱频发的海地执行维和任务的真实感人故事,构成了一部恢弘的中国维和警察英雄史诗。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传奇道士修仙传

    传奇道士修仙传

    他是一名普通人。 他是一名传奇世界的疯狂游戏迷。 涛天机遇…… 他是一名拥有传奇世界道士技能的修仙者。 这是一段传奇的经历,荡气回肠的故事情节,不一样的修仙世界,直指宇宙本源的修仙大道。 炼气、筑基、金丹、元婴、化神、大乘、渡劫、飞升。 仙界,真的是凌驾于现实宇宙之上的世界吗? 一切,都在这里……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老婆领个证

    老婆领个证

    本文纯粹宠文。前任跟人跑了,日子还得过下去。对于江云稀来说,最想做的就是找个靠谱的男人将自己嫁了。相亲N次之后发现,靠谱的男人没遇到,所以她开始反省。不近女子的他觉得她真是笨得可以,决定学习雷锋精神,做回好人把她拐回家。【诱拐老婆】她问:“我们不是说好是假结婚吗?不用去领个真的结婚证吧?”他答:“我打电话问过办假证的了,他们说办个假证要五十元,我们领个真的,前结后离的也就十八元,省下的三十二元买苹果吃多好,干嘛要便宜那些办假证的人啊。”陆秦风说:此生最大的成就不是把公司开到了国外,而是娶到了一个笨笨的老婆!江云稀说:此生最大的失误就是误信了这个看似无害,实则腹黑闷骚的男人;此生最想做的事就是小白菜变成小白猫,然后时不时的伸出锋利的爪子给他几挠,让他知道她的厉害。PS:简介无能,正文才是王道,请看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