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18000000005

第5章 国风(4)

静言思之,静坐寻思仔细想,不能奋飞。无法振翼高飞翔。

【注释】[1]泛(fàn):飘荡。柏舟:柏木制的船。[2]亦:语助词。[3]耿耿:心中焦灼,不能宁贴。[4]如:连词,而。古时“如”、“而”多通用。隐忧:痛心之忧。隐,《韩诗》作“殷”,通”厭”,痛。一说为深忧。[5]微:非。[6]以敖以游:意即“于以敖游”。以,介词。敖,古之“遨”字。以上两句,《孔疏》释为:“非我无酒可以敖游而忘此忧,但此忧之深非敖游可释也。”[7]匪:通“非”。鉴:镜子。古以青铜制作。[8]茹:含,容纳。以上两句意为:我的心不能像青铜镜一样不分美恶容纳一切影像,以表明不能逆来顺受。[9]据:依靠。[B10]薄言:发语词。这里含有勉强之意。櫯(sù):告诉。[B11]威仪:庄严的容止。棣棣:雍容娴雅的样子。[B12]选(xùn):通“巽”,退让。闻一多《风诗类钞》:“选,巽。屈挠退让也。”[B13]悄悄:忧愁的样子。[B14]愠(yùn):怨恨。[B15]觏(ɡòu)闵:遭到的忧患。觏,同“遘”,碰到。闵,忧患。[B16]静言思之:即“静而思之”。[B17]寤:睡醒。辟(pǐ):通“擗”,捶胸。摽(biǎo):捶打胸脯的样子。[B18]居、诸:都是语助词。[B19]胡:何。迭:更替、轮流。微:昏暗不明。指日蚀、月蚀。[B20]纺(huàn)衣:洗衣。同“浣”。

【赏析】此诗到底为何人何事而作,历来争论颇多,迄今尚无定论。简略言之,汉代时不仅今古文有争议,而且今文三家也有不同意见。《鲁诗》主张此诗为“卫宣夫人”之作,后为刘向《列女传》之所本,《韩诗》亦同《鲁诗》说(见宋王应麟《诗考》)。《诗序》说:“《柏舟》言仁而不遇也。卫顷公之时,仁人不遇,小人在侧。”这是以此诗为男子不遇于君而作,为古文家言。今文三家,《齐诗》之说,与《诗序》同。

此诗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善用比喻,而富于变化:首章“泛彼柏舟,亦泛其流”,末章“日居月诸,胡迭而微”是隐喻,前者既喻国事飘摇不定,而不知所从,又喻己之忧心沉重而飘忽,后者喻主上为群小所谗蔽,忠奸不明。“心之忧矣,如匪纺衣”,为明喻,喻忧之缠身而难去。二章之“我心匪鉴”,三章之“我心匪石”、“我心匪席”,则均用反喻以表达自己坚定不移的节操。至于姚际恒在《诗经通论》中所说“三‘匪’字前后错综”,则是指诗在句法上的变化,“我心匪石”、“我心匪席”连用为排句,而“我心匪鉴”句为单句。

另外,诗的语言亦复凝重而委婉,激亢而幽抑,侃侃申诉,娓娓动听,在《诗经》中别具一格。

绿衣

绿兮衣兮[1],绿衣啊绿衣,绿衣黄里[2]。绿外衣黄内衣。

心之忧矣,心里的忧伤啊,曷维其已!何时才能终止绿兮衣兮,绿衣啊绿衣,绿衣黄裳[3]。绿上衣黄下衣。

心之忧矣,心里的忧伤啊,曷维其亡[4]!何时能够忘记绿兮丝兮,绿丝啊绿丝,女所治兮[5]。你曾亲手理。

我思古人,想起已亡的贤妻,俾无櫯兮。使我一生无过失。

蒌兮萌兮,细布衣啊粗布衣,凄其以风。穿在身上凉凄凄。

我思古人[6],想起已故的爱妻,实获我心。实在合我的心意。

【注释】[1]衣:上衣,穿在外面。[2]里:下衣,穿在里面。[3]裳:下衣。[4]亡:同“忘”。[5]女:通“汝”。指亡妻。治:《诗集传》云:“治,谓理而织之也。”[6]古人:即故人,指亡妻。

【赏析】这首诗,《诗序》解作“卫庄姜伤己也。妾上僭,夫人失位,而作是诗也”。并无根据。细玩全诗,当是男子悼念亡妻之作。

一二两章,所说由妻子遗物所引发的悲思。大凡失去亲人的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心中难以自持,出处行止,总有一种惘然若失之感。这位丧偶的男子回到家中,但感人去房空,一片黯然,一眼瞥见妻子生前所穿之绿衣,就似乎看到妻子穿着绿衣坐在自己身旁,仍然是那样美丽、温柔、多情……但定睛再看,哪有妻子的身影!物在人亡,衣上之芳泽犹存,而所爱者已长眠地下,心儿顿时痛楚得紧缩起来。这时,原来就郁积于心的深沉悲痛再也抑制不住,发而为沉痛的呼喊。“绿兮衣兮”是“绿衣兮绿衣”的变文,二句八个字中连下四个“兮”字,脱口而出,如闻其含泪深情呼唤、悲切叹息之声。由“绿衣”而“黄里”、“黄裳”,如见其反复抚看、痛不释手、哀哀欲绝之态。又连呼“曷维其已”,“曷维其亡”,语极坦率质朴,情极深挚痛楚,不作任何矫饰夸张,诚如吴诫生所说:“忧虽欲自止,何时能止也。”(《诗义会通》)愈是深层的海水,愈不荡起波澜。这首诗,在表现上毫不矫饰夸张,没有捶胸顿足,没有哭地嚎天,作者的悲痛无限深广,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木然讷然、痛定思痛、抚衣失神的形象。“心之忧矣,曷维其已。”“心之忧矣,曷维其亡!“我思古人,俾无谠兮。”“我思古人,实获我心。”诗人平淡的背后,心在流血,人在煎熬。这是大浓之淡,浓极之淡。悼亡的深情,汩汩流动于清浅的字句之间,不作层波叠浪,却涓涓长流,缠绵不绝。狄德罗说:“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正因为这首诗感情深挚沉痛,无须借助奇特的构思、丰富的想象、曲折的情节和华美的词藻,自能哀婉感人,成为悼亡诗中的绝唱。

燕燕

燕燕于飞[1],春燕双双天上飞,差池其羽[2]。参差不齐展翅膀。

之子于归[3],这位姑娘要远嫁,远送于野。送她到郊外路旁。

瞻望弗及,纵目远望已不见,泣涕如雨!泪落纷纷如雨降燕燕于飞,春燕双双天上飞,颉之颃之[4]。上下追随齐低昂。

之子于归,这位姑娘要远嫁,远于将之[5]。送她到遥远地方。

瞻望弗及,纵目远望已不见,伫立以泣!久久站立泪汪汪燕燕于飞,春燕双双天上飞,下上其音。高飞低掠呢喃唱。

之子于归,这位姑娘要出嫁,远送于南[6]。远送她去往南方。

瞻望弗及,纵目远望已不见,实劳我心[7]。思念不已我心伤。

仲氏任只[8],二妹为人可信任,其心塞渊[9]。心地笃厚情意深。

终温且惠,性格温和且柔顺,淑慎其身[B10]。为人善良又谨慎。

先君之思,如此安排是先君,以勖寡人[B11]。她用此语劝寡人。

【注释】[1]燕燕:一对燕子。[2]差(cī)池:参差不齐的样子。[3]于归:出嫁。[4]颉(xié):向下飞。颃(hánɡ):向上飞。[5]将:送。[6]南:南国,指卫国以南的国家。[7]劳:愁苦。[8]仲氏:古代称第二子、第二女为仲;仲氏,二妹。任:信任。[9]塞:诚实。渊:深远,引申为(情感)深厚。[10]淑:良善。[B11]勖(xù):勉励、安慰。寡人:国君的自称。

【赏析】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在为送别族弟辛茂嘉而作的《贺新郎·绿树听啼櫯》中说:“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其中“看燕燕,送归妾”指的就是《邶风·燕燕》的故事。)他一连用了三个历史典故以抒写离别之苦。

朱熹也称赞此诗说:“譬如画工一般,直是写得他精神出。”宋人许颉《彦周诗话》在引此诗首章后,赞道:“此真可泣鬼神矣。”由于《毛诗》的巨大影响,所以不仅是送别的情人,而且还兼括了由于政治原因而别离者,都曾为这首“千古送别诗之祖”(王士祯语)的哀歌所感动,从而在思想上引起共鸣。《邶风·燕燕》所给予后世和后世文学家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

日月

日居月诸[1],叫太阳啊唤月亮,照临下土。光辉遍照大地上。

乃如之人兮[2],居然会有这种人,逝不古处[3]。昔日恩爱全忘光。

胡能有定[4]?心中邪念何时止宁不我顾[5]!何以竟把我来忘日居月诸,叫太阳啊唤月亮,下土是冒[6]。光照大地亮堂堂。

乃如之人兮,居然会有这种人,逝不相好。背弃情义断来往。

胡能有定?心中邪念何时止宁不我报[7]?怎忍让我守空房日居月诸,叫太阳啊唤月亮,出自东方。日夜运行出东方。

乃如之人兮,居然会有这种人,德音无良[8]。不讲道德丧天良。

胡能有定?心中邪念何时止俾也可忘[9]。使我难以把忧忘。

日居月诸,叫太阳啊唤月亮,东方自出。日夜运行出东方。

父兮母兮,父亲喊罢叫亲娘,畜我不卒[10]?为何让我嫁他乡胡能有定?心中邪念何时止报我不述[B11],待我全不把理讲

【注释】[1]居、诸:都是语气助词。[2]乃:竟。之人:这个人。[3]逝:发语词。古处:以古道相处。[4]胡:何。定:止。[5]宁:何、乃。我顾:即“顾我”的倒文。顾:怀念、眷恋。[6]冒:覆盖。[7]报:答、理睬。[8]德音:道德名誉。[9]俾:使。忘:忘忧。[10]畜:养。卒:终。[B11]述:道。指夫妇相处之道。

【赏析】此诗以妇女口吻写成。《诗序》说:“《日月》,卫庄姜伤己也。遭州吁之难,伤己不见答于先君,以至困穷之诗也。”《诗集传》也以为是“庄姜不见答于庄公,故呼日月而诉之”,按照这一说法,则本诗的作者是被遗弃的卫庄姜,而诗中所指责的负心男子为卫庄公。

通过自述怨愤,一个对于命运并不顺从、具有反抗性格的女性形象,已经屹立在我们的面前。像许多受迫害和虐待的女性一样,她对往日的爱情仍有所怀恋,所以,在谴责不忠于爱情的行径的同时,又依稀希望他在思想上铲除邪念、回心转意。“胡能有定?宁我不顾”“胡能有定?报我不述”等诗句中,都流露出了这样的感情,可以看出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是复杂的,她的性格中又是有着宽厚的一面的。故《诗集传》说:“见弃如此,而犹有望之之意焉。此诗之所以为厚也。”这也说明朱熹对诗中女主人公的复杂性格是有所把握的。所以,能写出她的鲜明个性,又细致地写出女主公的心态,正是《邶风·日月》一诗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之一。除了人物形象刻画方面的成功以外,诗人还善于运用重吟迭唱的方式,层层揭露恶夫的丑行,反复宣泄心中的怨愤,不仅使诗的主题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而且也增添了诗的旋律美。

终风

终风且暴[1],大风阵阵雨狂急,顾我则笑。见我他就笑嘻嘻。

谑浪笑敖[2],肆意调戏太荒唐,中心是悼[3]!使我内心常悲凄终风且霾[4],大风阵阵尘土扬,惠然肯来[5]。相爱他就来我房。

莫往莫来[6],顷刻间不来不往,悠悠我思!引起我日思夜想终风且氉[7],大风阵阵日无光,不日有氉[8]。天刚放睛又变阴。

寤言不寐[9],夜半犹难入梦乡,愿言则嚏[10]。愿他喷嚏知我心。

氉氉其阴,天色灰暗无光,虺虺其雷[B11]。雷声隐隐远处响。

寤言不寐,夜半犹难入梦乡,愿言则怀[B12]。愿他悔悟把我想。

【注释】[1]终风:大风。暴:同”瀑”,急雨、暴雨。[2]谑:调戏。浪:放荡。敖:放纵。[3]悼:悲伤。[4]霾(mái):大气混浊,杂有尘土微粒。[5]惠然:顺从的样子。[6]莫往莫来:不往不来。[7]氉:阴暗。[8]不日:不到一天。有:同“又”。[9]寤:醒着。寐:睡着。[10]嚏(tì):打喷嚏。民间俗语说人若打喷嚏,是由于远方有亲友谈论到他(她)。[B11]虺(huī)虺:初起的雷声。[B12]怀:怀念。这里指对方怀念自己。严粲《诗缉》:“愿汝思怀我而悔悟也。”

【赏析】方玉润说:“《序》以为‘庄姜遭州吁之暴’。毛、郑以后皆从之。朱子以为详味诗辞,有夫妇之情,未见母子之意,仍定为为庄公作。其说良是。”(《诗经原始》)由此可知,比起传统的见解来,朱熹、方玉润的看法,是前进了一步。其关键则在于看到了《邶风·终风》中所反映,表现的是“夫妇之情”,并不是“母子之意”。但是,朱熹等的认识只能到此为止,他和《诗序》及毛、郑等人一样,认定此诗的作者是卫庄姜。所以,他把《邶风·终风》看成是写卫庄姜、卫庄公情感冲突的诗,又把“夫妇”坐实为卫庄姜和卫庄公。这种说法,和前人关于卫庄姜遭州吁(庄公宠妾之子)之暴,感伤而作《终风》诗的旧说一样,是缺乏充足论据的。

诗人还善于通过人物动作和细节的描写,来展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如以“顾我则笑”写男子的献假殷勤,以“寤言不寐”写女主人公思念之切,都很生动、具体,读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诗人以生动、流畅、富于生活气息的语言,较好地表达了女主人公复杂、细腻的思想感情,写得委婉含蓄、真切感人,从而使《邶风·终风》在古代众多以爱情婚姻为题材的诗歌中,成为一篇别具一格的作品。

击鼓

击鼓其镗,阵阵“咚咚”击鼓声,踊跃用兵。打起精神去当兵。

土国城漕,大伙儿都做土工,漕邑来筑城;我独南行。唯独我南下去出征。

从孙子仲,跟着将帅孙子仲,平陈与宋。南下讨伐陈与宋。

不我以归,就地驻守难回乡,忧心有忡。愁得我呀心揪痛。

爰居爰处[1]?住何处呀歇哪方爰丧其马?呀,怎么不见我的马于以求之,叫我哪里去寻找,于林之下。哦,原来就在树林下。

死生契阔[2],想当年生离死别与子成说。我和你曾定盟约。

执子之手,当时我拉着你手,与子偕老。发誓两人共白头。

于嗟阔兮,可叹相隔太遥远,不我活兮;我俩无法重相见;于嗟洵兮[3],可叹别离太长久,不我信兮[4]。使我无法守誓言。

【注释】[1]爰(yuán):疑问代词,“何处”之意;“居”、“处”,皆停下来的意思。[2]契阔:“契”指团聚,“阔”是分离。这里用的是复义偏指,专指团聚。[3]洵(xún):“殉”的假借,指久远。[4]信:信用,守约。

【赏析】《击鼓》是首反战诗。它通过一个远征异国、久戍不归战士的口,控诉无休止的兵役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使战土们神思恍惚、忧心忡忡;也使人民有家难归、夫妻分离。关于这首诗的背景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姚际恒认为是说鲁宣公十二年,宋伐陈,卫穆公为救陈而被晋所伐一事(《诗经通论》);《毛传》认为是指鲁隐公四年(前719年)夏,卫联合陈、宋、蔡共同伐郑;许政伯认为是指同年秋,卫国再度伐郑,抢了郑国的庄稼,这两次战争间有兵士在陈、宋戍守(《诗探》)。不管是哪种背景,可以肯定的是:它反映了一个久戍不归的征夫的怨恨和思念。清代学者方玉润认为是“戍卒思归不得之诗也”(《诗经原始》),这个判断是对的。

凯风

凯风自南,和风吹来自南方,吹彼棘心[1]。吹在枣树嫩心上。

棘心夭夭[2],棵棵幼苗长得旺,母氏劬劳[3]。我娘辛苦善教养。

凯风自南,习习和风自南来,吹彼棘薪[4]。滋育小苗长成柴。

母氏圣善[5],母亲明智又善良,我无令人。我们儿女不成才。

爰有寒泉[6]?我娘之魂在哪方在浚之下[7]。就在浚邑寒泉下。

有子七人,母亲生育七个儿,母氏劳苦。含辛茹苦倍劳忙。

袅逭黄鸟[8],树上黄鸟叫得勤,载好其音[9]。观皖黄鸟鸣好音。

有子七人,我娘空有七个儿,莫慰母心。无人能慰慈母心。

【注释】[1]棘(jí):酸枣树。[2]夭(yāo)夭:生机勃勃的样子。[3]劬(qú)劳:劳苦。[4]棘薪:酸枣树长到可以当柴烧。《孔疏》引《月令》注曰:“大者可析谓之薪。”[5]圣善:贤明有美德。[6]爰:焉,疑问代词,在哪里。[7]浚(jùn):卫国地名。《鄘风·干旄》:“在浚之郊。”诗经中邶、鄘、卫三风凡39篇,所言之事皆卫事,所记地名皆卫地,故皆曰卫诗。[8]袅逭(xiàn huǎn):黄鸟的叫声。又作间关。[9]载:语助词。

【赏析】关于《凯风》的主题思想,后来学者,聚讼纷纭。魏源、王先谦等以为是“事继母之诗”(魏源《诗古微》),“孤子为人所苦,人即继母”(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诗序》、《诗集传》以为是“美孝子”的,因“卫之淫风流行,虽有七子之母,犹不安其室。故美七子能尽孝道,以慰其母心,而成其志尔”,所谓“成其志”,即成全其母守节之志。闻一多先生则认为诗中所写皆“喻母受父之虐待”,“名为慰母,实为谏父耳”(《诗经通义》)。现代学者多以为是人子感念母亲抚育的辛劳,自责不能安慰母心。此说大致不差,但尚未能尽合诗意。从作品实际出发,我们认为这是一首悼念亡母的诗歌。

同类推荐
  • 花季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花季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赤色诗屋

    赤色诗屋

    你擦着那把老枪,就像擦着过去的岁月,你把它擦得乌黑发亮,使我们对用枪的年代充满神秘,那老枪成为你一生中,最得意的一句格言
  • 独特的浩然现象与中国当代文学

    独特的浩然现象与中国当代文学

    浩然作为跨越十七年、“文化大革命”、新时期的见证作家,他在每个生命阶段的创作都预示着当代文学的转折性意义,他在文学意义上的重要性不言自...
  • 走向永恒

    走向永恒

    东汽,对我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存在,“5·12”地震之前曾不止一次前往汉旺,在那些紧靠巨大山体的车间里参观。对一个从事文学工作的人来说……
  • 玫瑰的秘密

    玫瑰的秘密

    希望和记忆的女儿名为艺术,她建造的住所远离那片绝望的战场,在那片战场上,人们在分叉的树上晾挂他们的衣服于是衣服便成了战斗的旗帜。啊,心爱的希望和记忆的女儿,请在我身边停留一会儿吧!
热门推荐
  • 求魔

    求魔

    魔前一叩三千年,回首凡尘不做仙,只为她……掌缘生灭请看耳根作品《求魔》
  • 耕耘记

    耕耘记

    穿越到古代,她的家里穷得连一根针都没有;没有爹娘,没有田地,只有两个饥瘦的兄弟。穿越回古代,要的是什么呢……一方田,一个家,再来个相互欢喜的儿郎。这就算是美满的种田人生了吧?
  • 震撼中国的100位英雄模范人物

    震撼中国的100位英雄模范人物

    这是一次对英雄事迹的重温,也是一次对烽火年代的回望。所有的重温和回望,都是因为在这些远去的英烈们的身上,深藏着我们民族不可失落的魂魄。阅读他们的故事,从中感受到生命的韧劲与执著;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心灵会得到无数次震撼与洗礼。
  • 升职其实很简单:快速升职必备手册

    升职其实很简单:快速升职必备手册

    做了那么多年普通员工,准不想当领导?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当得了领导!当领导,当然不是靠运气,也不是靠溜须拍马的功夫,而是要靠实力和脑力!领导很忙,但绝不是瞎忙,而是在运筹帷幄,带领团队决胜千里。要想坐上领导的位置,成为一流的管理者,你首先就要知道作为领导者的必备素养!本书从10个方面剖析了领导工作中的秘密,揭示了成为一一流管理者的必备素养。并告诉每一位有志攀上事业高峰的人,作为领导应该怎样思维、怎样行动、怎样超越,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让你合上书就用得上。顺利迎来人生的辉煌。
  • 明朝好女婿

    明朝好女婿

    这里是大明弘治末年,宽厚的弘治皇帝,飞扬跳脱的正德,精彩纷呈的官场现形记,看一个普通现代人如何玩转情场官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湘行散记

    湘行散记

    《湘行散记》是沈从文散文作品中的精品,有种民间活泼泼的味道。1934年,沈从文返回故里,眼见满目疮夷,美丽乡村变成一片凋零景象,悲从中来,一路写下这些文字,抒发他“无言的哀戚”。书中,作者细织密缝出他的童年、他的往事、以及远行中船头水边的见闻。其间散落数十封才子沈从文与张兆和的往来情书。该书文笔自然淳朴,有如行云流水,迷人的“湘西世界”,质朴的风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史上第一混乱

    史上第一混乱

    我真倒霉,真的人家穿越,我只能被穿越人家泡妞,我只能被妞……在我的第“好几号”当铺里,我接待了名叫荆轲、李白、关羽、秦侩等等一系列客户,发生了一连串让人忍俊不禁的故事本书恶搞气氛浓重,修真、穿越、都市、爱情一个也不能少。所以名之以“史上第一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