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16800000002

第2章 说历史(2)

从公元一二二五年起,蒙古兵曾三次攻占成都。直到公元一二五八年元人才在成都树立了基础。蒙兵入城之初,杀戮破坏都很厉害,后来安定后也没大的恢复。而且,据书载当时科差繁重,而就戍往来者扰民尤重,且军官或“抑良民为奴”。充分说明了当时四川,也是成都人民的痛苦情况。可这一百余年当中,成都是再度衰败了。

公元一三五七年(元朝末年),四川政权转移到一个湖北起义农民明玉珍手。明玉珍死于一三六六年,其子明升承继,至一三七一年为明所灭。到公元一三七三年(时明已取得四川),曾两度修复了颓圮不堪的城墙。大概城墙范围仍然照唐宋传下来的一般大小或小有修改,但已不可考了。只是唐宋时在正北、正西、南这三方面是两重城墙,故有子城、罗城之分。而从明朝起,便仅止是一道砖石土混合筑的城墙。

公元一三七八年朱元璋封他第十一子朱椿为蜀王,并在一三八年大修城墙时起,派人在五代前后蜀国宫苑遗址上,即是在摩诃池的东边,即今天成都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给他修了一座藩王府第。虽然规模比五代时宫苑小,但以今天街市情况考起来,还是相当大的。北起今天骡马市街,南至今天红照壁街,东至今天的西顺城街,西至今天的东城根街,以今天成都街道来看,恰在城中心占了个大长方形地方。藩王府有两道城墙,内面一道在今天正在恢复的御河内沿,正南有三洞城门,一座名端礼门,上有两重城楼。此门楼今已修复,不过比原样低了三至四尺。上半截的龙形琉璃砖瓦更无法恢复。门楼还未修复。当明朝时这中间有十几殿,很多崇楼杰阁,并有比往昔小一些的摩诃池。外面一道墙名夹城,只有东、北、西三面用以隔绝平民百姓。内城之外,夹城之内为园苑。但在明朝中叶有一位蜀王还越前夹城范围,修建了一些别馆,今天在西顺城街南段之东已变为中心菜市场的安乐寺,和北段之东处在鼓楼南街,今天已改为交通所和商业所的一部分的太平寺便是一例。南面端礼门之外,原有拱桥三道,跨于御河之上。再南又有大桥三道,跨于金河之上两侧。当东御街口上原有鼓吹亭两座名龙吟和虎啸亭,一九五二年修建人民南路始发现二亭石基。大三桥之南有长达二十余丈的影壁一座,故此街称为红照壁,在一九二五年方为当时军阀拆卖无余。

从明朝起,成都又渐渐繁荣起来。丝织特产在元时也未消灭,到明朝因为民生安定,需要量大,便又兴旺了。其它许多内外销的手工业品也是这样。故成都在明朝除了藩王府建筑外,其它官署寺庙园林名胜一般地都修得很好,尤其在今天的华西坝和新村一带,是当时最有名的中园,梅花极多,并有唐宋遗留下来的号称梅龙的古梅。虽然明朝二百七十五年间四川别的地方发生过几次战事,但成都还是安静的。不过那时成都人口也并不多,因为城市并没比宋时大,而城内也是除了藩王府占去一大片地面外,东城一个大慈寺就有九十六个院落,西城一个圣寿寺就占去今天少城南面一大半,北门除了五担山和今天的文殊院外,东北角还有一个绝大的益州书院。此外,官署也大也多。而为人民居住处和商场所用的地方很少,而且限于体制,平民百姓的房子大都是平房,没有高楼。以此估计在明朝算是复兴了的成都,它的人口也不过十万上下,顶多十五万罢了。

明朝复兴的成都是在公元一六四六年上半年被消灭的。事情是由于张献忠。因为大半个四川既为明朝和各地土豪据守着,不但不能征取,而且颇有联合起来向川西进逼之势。同时清兵业已进入山海关,与他同时起义的李自成退出北京,撤向山西陕西,有向湖北发展的情形。他便率领大军想由川北去湖北。但他恨极敌人,故决计绝对不留一人一物给敌人。因此,在公元一六四六年初开始有计划地将成都和川西平原上所有未曾跑散的人民都集中起来,所有城墙都拆平,所有房屋东西都烧毁。单以成都而言,在他彻底破坏了六个月,将人民和军队一起带走后,城内城外几乎全光了。古代的遗迹只剩下五担山和金河以及城外的邱陵河流,那是无法变更的。至于人力建设的只有藩王府的端礼门,跨越金河的三座大桥,桥南两只大石狮,一道影壁,这都是明朝的建筑。有些较古艺术,如铜铁佛像等,大抵在他攻入成都时埋藏在土内,尚零星保存了一些。据书记载,就是公元一六四六年起一直到公元一六五九年,十三年中成都是一片荒芜。城内只有野兽而无一个人的踪迹的。

到公元一六五九年清四川巡抚高民滕奏请将省会由阆中仍移成都,才开始有了人烟。城墙和房产才因陋就简逐渐修建。到公元一六八三年,据当时最可靠的记载说:因为奖励外省移民到此的结果,城内“通衢”才有了“瓦屋百十所,余皆诛茅编竹为之,而北隅则颓垣败砾,萧然惨人”。

这是在大破坏之后三十七年的景象。又经十五年到公元一六九六年,距大破坏后又五十年了,据书籍所载,成都的“人民廛市”已增多,然而也不过几千人口瓦屋数百家而已。

成都的恢复是在公元一七一六年前后,才陡然增加了进度。一是地方安定,出产丰富,生活较易,使人民住得下去。二是交通不便,因而凡是从前作官吏、商贾的外省人,到成都一住定就不愿再走。三是这一年清朝为征伐西藏,从湖北荆州调来满洲蒙古兵二十四旗,一千五百名连同家属约计六千人到成都来协助后防,后来就驻成都,因而人口疾遽增多。其次是公元一七七五年清朝对大小金川的用兵,公元一七九一年对廓尔喀的用兵及那时前后十几年川北、陕南、鄂西白莲教的战争,成都一直是大后方兵粮转运据点。求名、求利、求安定生活的都麇集于此,故成都又很快复兴起来,但距大的破坏之年,也经过了一百四十五年。过此,每逢四川省内外一次变乱,成都人口就有或多或少的增加,一直到对日抗战发生以后也没有变更这条规律(所以成都人口全都是外来客籍)。故成都这地方在公元一九四九年解放以前,无论怎样繁荣,人口怎样增多,到底是个消费城市。虽然它也有相当数量和不少的手工业(但从历史上传留的手工艺如织锦、制花笺纸、制扇等,经战争的消灭,特别是张献忠那次破坏,果真就消灭了)却始终进入不到大的手工业生产。

在清朝时代(从公元一六四四到一九一一年),成都比较可说的建筑物计有:

一、大城城墙。据公元一八七三年重修的成都县志载,第一次修复在公元一六六二年,系土筑,周长二十二里三分,计四千零一十四丈(旧营造尺),高三丈又八尺,厚一丈。东西南北四门,外环以壕。第二次大改修由当时四川总督福康安奏发币银六十万两,全部用大砖大石砌成,从公元一七三三年开始,经过三年到公元一七八五年竣工。据同一成都县志载:周长二十二里八分,计四千一百二十二丈六尺,垛口八千一百二十二垛,砖高八十一层,压脚石条三层,大雉房一十二座,小雉房二十八座,八角楼四座,炮楼四座。四门城楼顶高五丈。又记说在一八六二年四角添筑了小炮台二十四处。周围的城壕也浚深浚宽了。

同类推荐
  • 孔庙历史沿革与祭孔文化

    孔庙历史沿革与祭孔文化

    孔庙建筑历史悠久,已有近二千五百年的历史。公元前478年,孔子死后的第二年,鲁哀公就在孔子故乡曲阜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立庙,内藏孔子生前用过的衣、冠、琴、车、书等,“岁时奉祀”。这是中国最早的孔庙。
  • 《孝经》的教育智慧

    《孝经》的教育智慧

    《孝经》在唐代被尊为经书,南宋以后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它被看作是“孔子述作,垂范将来”的经典,对传播和维护封建纲常起了很大作用。
  • 红巾军起义

    红巾军起义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红巾军起义》以清新的语言、扎实的史料,简明而不失其要地讲述了元朝末年张士诚和方国珍发动红巾起义的全过程,以及朱元璋参加红巾军并建立明朝的始末。
  • 帝国往事:国史经典选读(大学国学读本)

    帝国往事:国史经典选读(大学国学读本)

    一个具有历史感的人,眼前常有历史“叠影”,能感受现实中的历史“脉动”。这本面向大学生的历史读本,就是为这一点历史“叠影”而来。本书聚焦于古今一脉,如周公制礼,秦废封建立郡县。这是中华社会横向联系与纵向统治的骨干,穿越二十四史,至今还活在你我之间。本书背离流行的“文化讨论”,较多注意那些“制度硬件”,如财政税收、科举兴衰、国会与立宪。全书还关注重大事变及其带动的社会转折,如“蒙古崛起”,如“东南互保”,如近代“革命”等。希望读者有所收益,有所意会,再回头观察现实,多少能感受一点历史的“脉动”。
  • 古代玻璃器

    古代玻璃器

    中国发现最早的玻璃器始于春秋末、战国初。这个时期的玻璃器数量少,品种单一,仅有套色的蜻蜓眼式玻璃珠和嵌在剑格上的小块玻璃。《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玻璃器》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玻璃器的有关内容。具体有:中国古代玻璃器的分类、中国古代玻璃器史、中国古代著名玻璃器、玻璃器的保养等。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茅盾的青少年时代

    茅盾的青少年时代

    青年茅盾的人生旅程,可以称得上是有声有色。亦文学亦政治,他都满腔热忱,也都有过精彩时刻。但在进入而立之年的时候,一茅盾的生活轨迹发生了一次很大的变化,他拉开了与政治的距离,专心进入文学创作领域。
  • 南亚顽疾:克什米尔冲突之谜

    南亚顽疾:克什米尔冲突之谜

    关于克什米尔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有多种解释路径。人们固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阐释克什米尔问题,但对其来龙去脉进行详细考查之后可以发现,它之所以产生和发展无不受亚洲地缘政治的影响。《南亚顽疾:克什米尔冲突之谜(1947-1974)》将运用地缘政治理论来对它进行阐释。
  • 姐姐太勾魂

    姐姐太勾魂

    她是护国将军府的嫡女,正正经经的嫡女,却是自小被母亲送往峨嵋山,习得一身武艺。侄子成亲,嫂子信到峨嵋山,她收拾包裹回将军府,身上带着师父交待的秘命,将失踪已久的大师姐带回峨嵋山。以为是最简单的事,不料,侄子的婚宴里,方家的嫡长子,年方十八,美艳绝伦,却如稚童一般,不谙世事,她一时糊涂,惹下终身的麻烦。婚宴上的插曲,惹来皇帝陛下的赐婚,她护国将军府的惟一嫡女,得嫁于方家长子为妻,她不屑于这门婚事,却不得不从,自古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她嫁了便是!嫁就嫁……从此逍遥江湖已经是路人!!!!!片段一:方二夫人言笑宴宴,指着前面一字儿排开的美貌少女,“秋娘,从这里面挑几个吧,挑的是慎哥儿的通房丫头,也还得你这个做妻子的看了满意才成。”她面上摆着恭敬,细细地看过这一字排开的少女们,个个跟嫩葱似的,“请二娘坐,这几个到是好的,据儿媳所知,父亲房里未得侍候的人,儿媳若为夫君留下通房,未免是有些拂了父亲的面子……”片段二:方二夫人:“秋娘自入门来,未有身孕,这是我娘家的侄女,不如让慎哥儿纳了她,也好早日为方家开枝散叶?”秋娘长袖掩面,一副哀凄状:“二娘说的是,秋娘入门半年,未有身孕是秋娘的错,还让二娘让秋娘自请下堂去……”“娘子姐姐!二娘是坏人,慎儿要娘子姐姐……”片段三:“娘子姐姐,慎儿的衣服破了……”某人扑入她的怀里,把破的衣服硬是举到她的面前,鼓着腮帮子,一脸的愤怒。她拉着人上马,直奔书院,纤手轻弹,“清风书院”的匾额掉落下来,摔得四分五裂。“娘子姐姐,慎儿好难受……”他红着个小脸儿,眼神迷离,把她的手硬往身上拉去,胡乱地攀住她的身子乱扭着。她手足无措,纵有千般武功,拿他没辙。片段四:她手里持着长剑,对面站着的男子,貌美绝艳,对着她一个字一个字地说出冷绝的和话,她的嘴角渗出鲜血,身形微颤。“你还我夫君来……”她一口血喷出,盯着面前的男人,明明还是那张脸,早已经不是腻在她怀里的人,心里的疼,让她不由自主地发颤。无视面前的长剑,他上前一步,一身的白衣,月光下的身影拖得极长,那双手轻触她的脸,似情人般地低喃出声:“娘子,为夫的来了,娘子为何要拿剑对着为夫的?”《高门弃妇》作者:凤九弥《头牌少夫人》作者:寻回犬《女公子》作者:太阳太亮《皇上贵性》作者:凤九弥
  • 早安,教官大人

    早安,教官大人

    遭遇职场顶头上司的各种纠缠,她表示很累很无力。终在某天,某总裁不声不响的把证儿给领了。她才发现,已从姑娘升级成已婚人士。她以为,嫁给事业有成的男人,会很闷。却没想到,每日早上醒来,总能听到这么一句:早安,老婆。
  • 这校草真帅

    这校草真帅

    【全文完】一言不合就欺负她,他是全天下最混蛋的恶魔校草。
  • 狂暴无君:娘子别想跑

    狂暴无君:娘子别想跑

    夜色迷蒙、子夜时分,茂密幽静的树林里断断续续的传扬着女性的悲痛哭吟。痛苦的闷声时急时缓、时轻时重,从紧咬的牙关中流泄而出。泪水模糊了视线,她……失去了童贞!事后,少年起身着衣,比同龄人高出许多的身躯像片乌云般挡住月光夺去唯一的光亮。少女颤抖着身躯双手环肩无声抽泣,两只眼睛通红如兔,面庞上挂满伤心的泪珠。烦燥的扒了扒汗湿长发,少年不屑道:“哭什么哭,都说了会给你银两作为……
  • 腹黑帝王将军妃

    腹黑帝王将军妃

    正剧文艺版:她,风华少女,男装入世。天下第一将,神话少年。他,曾经韬光养晦,为皇位步步为营,隐敛风华之间,城府高深似海。他,执着守护的军师明楼,腹黑帝王,身份神秘莫测。紫衣紫眸,姿容冠绝天下,魅惑铁血无双,却只为她倾尽天下,至爱至宠于一身。她与他,是自己来不及参与的过往,却只祈愿——与她现世携手,一世一双人。*挚爱专宠版:宠她爱她,无需缘由;帝、将携手,双剑合壁!欺吾妻者、负吾妻者、陷吾妻者,严杀不贷!但貌似,无人敢欺他妻。二人,遇神杀神,遇魔嗜魔,横扫天下!*小白护妻版:“禀皇上,晋云燕皇欲与我朝姻。”太监禀报着。“准!哪家姑凉?”某帝眼皮未抬,神色淡然。“皇后娘娘”太监头低得埋进了沙子里。“敢抢吾妻,打回去!”某帝紫眸喷火。“皇上,大商国要求联姻。”小官弱弱开口。“哦?哪家姑凉?”某帝皱眉,容色森寒。“皇后娘娘”小官缩着脖子。“敢抢吾妻,灭了他!”某帝跳脚,怒起拍案。“皇上,馥华公主下嫁我朝。”太傅抹了把虚汗。“好!下嫁何人。”某帝面色一缓,终于没人抢妻。“皇……皇后娘娘!”太傅一溜烟跑了。“天杀了!送军营——充妓!”某皇面如阎罗。……这是一个某女少时恋错郎,继而又遭腹黑狼手。再联手,去整盅其他不诡狼的故事。双强联手,嗜宠翻天;美男如云,一世一双人。◆粽子非后妈,亲们,请放心入坑,新文需要亲们的多多扶持~O(∩_∩)O~
  • 凡尘仙缘

    凡尘仙缘

    堪笑荣华枕中客,对莲余做世外仙。入了侧殿,方坐定,那嬷嬷便问:“皇后娘娘差我来瞧瞧,十三公主的膝上可好了?”
  • 善良·为更加不幸的人捐款

    善良·为更加不幸的人捐款

    张海君主编的《善良·为更加不幸的人捐款)》收纳整理的诸多关于善良的小故事,就是通过不同的情境再现让我们感受善良的力量,进而唤醒自己内心深处的善的意愿。不谈因果循环,单单就从一个人的本性出发,希望这本书能够在带给大家小小感动的同时,也能够唤醒大家心中那一股最原始的、小小的善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