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12000000008

第8章 疟病

师曰: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弦小紧者下之差,弦迟者可温之,弦紧者可发汗针灸也,浮大者可吐之,弦数者风发也,以饮食消息止之。

注曰:疟者,半表里病,而非骤发之外病也。故《内经》曰:

夏伤于暑,秋必痎疟。又曰:先伤于寒,后伤于风,为寒疟。又曰:先伤于风,后伤于寒,为温疟。又曰:在皮肤之内,肠胃之外,唯其半表里,则脉必出于弦。盖弦者,东方甲木之气,经属少阳,乃伤寒之阴脉而杂证之阳脉也。证在表里之界,脉亦在阴阳之间,故曰“疟脉自弦”。自者,谓感有风寒,而脉唯自弦也。于是脉既有一定之象,而兼数为热,兼迟为寒,此其大纲也。若治之法,紧亦寒脉也,小紧则内入矣。盖脉以大者为阳,则小紧而内入者为阴,阴不可从表散,故曰下之愈。迟既为寒温之无疑,弦紧不沉,寒脉而非阴脉,非阴故可发汗针灸也。疟脉概弦而忽浮大,知邪高而浅。高者越之,故曰“可吐”。虽然半表里者,少阳之分也。少阳病禁汗、吐、下,而疟何独不然?

乃仲景亦出汗、吐、下三法,谓邪有不同,略傍三法,以为驱邪之出路,非真如伤寒之大汗、吐、下也。不独汗、吐、下不可恃,邪既留连难出,即药亦不可恃矣。故仲景既曰“弦数者多热”,又申一义曰“弦数者风发也,以饮食消息止之”。见多热不已,必至极热,热极生风,风生则肝木侮土而传其热于胃,坐耗津液,阳愈偏而不返,此非可徒求之,药须以饮食消息止其炽热,即梨汁、蔗桨生津止渴之属,正《内经》“风淫于内,治以甘寒”之旨也。

病疟,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设不瘥,当月尽解,如其不瘥,当云何?师曰:此结为症瘕,名曰疟母,急治之,宜鳖甲煎丸。

注曰:疟邪居少阳之分,不内不外,此卫气所往还也,卫行阴阳,疟邪凭之更实更虚,则正邪之相胜,自不外天之阴阳为消长。天气以半月而更,天气更则人身之气亦更,不则,天人之气再更,其疟邪纵盛亦强弩之末矣。故曰“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设不瘥,当月尽解”。谓月自亏而圆,自圆而亏,又进而生魄,则天气之生亦可知。自满而空,自空而满,又退而减,则邪气之消亦可知。设又不瘥,则正气渐充,而不受邪,乃从胁肋肝分假物成形,故曰“此结为症瘕”。然前此邪无依据,阴阳变易,愈日可期。既有症瘕,则邪凭之以自固,而邪反有根,故曰疟母。既可自无而有,则必自微而巨,将邪胜正消,漫无愈期,故曰“急治之”。药用鳖甲煎者,鳖甲入肝,除邪养正;合煅灶灰所浸酒去瘕,故以为君;小柴胡、桂枝汤、大承气汤为三阳主药,故以为臣;但甘草嫌柔缓而减药力,枳实嫌破气而直下,故去之;外加干姜、阿胶,助人参、白术养正为佐;瘕必假血依痰,故以四虫、桃仁合半夏,消血化痰;凡积必由气结,气利而积消,故以乌扇、葶苈利肺气,合石苇、瞿麦清邪热而化气散结;血因邪聚则热,故以牡丹、紫葳去血中伏火、膈中实热为使。《千金方》去鼠妇、赤硝,而加海藻、大戟,以软坚化水更妙。

鳖甲煎丸方

鳖甲十二分(炙)乌扇三分(烧)黄芩三分柴胡六分鼠妇三分(熬)干姜三分大黄三分芍药五分桂枝三分葶苈一分(熬)石韦三分(去毛)厚朴三分牡丹五分(去心)瞿麦二分紫葳三分半夏一分人参一分虫五分(熬)阿胶三分(炙)蜂窠四分(炙)赤硝十二分蜣螂六分(熬)桃仁二分右二十三味,为末,取煅灶下灰一斗,清酒一斛五斗,浸灰,俟酒尽一半,着鳖甲于中,煮令泛烂如胶漆,绞取汁,纳诸药煎为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服七丸,日三服。

师曰:阴气孤绝,阳气独发,则热而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呕,名曰瘅疟。若但热不寒者,邪气内藏于心,外舍分肉之间,令人消烁脱肉。

注曰:此即节略《内经》肺素有热而偶受风寒,内藏于心,外舍分肉,但热不寒之瘅疟也。故仲景似叙似释,曰肺热气实及发时阳盛,总是阴气孤绝,则阳气独发。独发则热甚,热甚则伤气而少气,气少而热不散,则烦冤。阴绝则手足热,烦冤不已,则呕,此瘅疟所由名也。若但热不寒之故,乃独发于阳气,不及阴,则病全在阳,上焦受之。上焦唯心与肺,但热故知邪气内藏于心,热及肌肤,故知外舍分肉,壮火食气,故知必消烁脱肉。然则心气既热,不先烁肺,而为外热,何也?盖肺气素实,邪自外来,故曰“藏于心”,与心虚而热收于内者不同,故不能烁肺,但外热。然至消烁脱肉,则久而渐及肺矣。

温疟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白虎加桂枝汤主之。

注曰:《内经》论疟,除痎疟为概言,止有先寒后热、先热后寒及但热不寒三项,故止有寒疟、温疟、瘅疟三名。其温疟二段似有浅深之分,不知先热之疟不恒有,因与寒疟辨先后复提在前,乃即冬邪藏肾,而发必先热者也。非另有先伤于风,在皮肤肠胃间,与后伤之寒,亦在皮肤肠胃间而发时绝异。冬伤于寒之温疟也,然则先热之温疟,其热多,正与瘅疟同一机局,故仲景总挈一“温疟”二字而下所注,则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皆瘅疟之证。但曰“脉如平”,以比疟脉自弦者有别。谓冬不藏而受邪之温疟,与肺素有热而加外感之瘅疟,皆邪不专少阳,故主以白虎加桂枝汤,是从太阳、阳明之例为治,而专清上焦之热也。温疟较瘅疟似[病]发于肾,不宜专治上焦,不知温疟遇暑,汗泄,邪气与汗皆出,则既出之馀邪,亦唯治上焦表分为急矣。盖邪原自表来,则从表驱出之为正耳。不然,仲景“温疟”二字,谓指先热之温疟,则冬伤肾之温疟,仲景岂真列之虚损而不出方乎?此之温疟方,若谓专指冬伤肾之温疟,故不明言治瘅疟,岂瘅疟非疟而不出方乎?

白虎加桂枝汤方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甘草二两(炙)粳米二合桂(去皮)三两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一云右锉,每五钱,水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汗出愈。

疟多寒者,名曰牡疟,蜀漆散主之。

注曰:先寒后热,既为寒疟,乃有心气素虚,外邪袭之,挟有形之涎为依傍,邪困心胞,气不能透肌表而多寒者。盖先伤无形之寒,邪复内入,并涎为有形之寒,寒实伤心,故名牡疟,心为牡藏故也。后人以单寒为比,误也。唯无形之寒,挟有形之涎,则心胞内之邪为外所困,而不能出。故以蜀漆劫去其有形之涎,盖常山能吐疟,而蜀漆为常山之苗,性尤轻虚,为功于上也;云母甘平,能内除邪气,外治死肌,有通达心脾之用;龙骨收湿安神,能固心气,安五藏,故主以蜀漆,而以二药为佐也。

蜀漆散方

蜀漆(洗去腥)云母(烧二日夜)龙骨等分右三味,杵为散,未发前以浆水服半钱匕。温疟加蜀漆半分,临发时服一钱匕。

附《外台秘要》三方:

牡蛎汤治牡疟。

牡蛎四两麻黄四两(去节)甘草二两蜀漆三两右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蜀漆、麻黄,去上沫,得六升,内诸药,煮取二升,温服一升,若吐则勿更服。

注曰:牡疟概由邪扰心胞,使君火不能外达,故以牡蛎之盐(咸)寒,软坚散结,兼能安肾而交心者为君;仍以蜀漆吐其邪,而加麻黄、甘草,以助外达之势。

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根汤治疟病发渴者,亦治劳疟。

柴胡八两人参黄芩甘草各三两栝蒌根四两生姜二两大枣十二枚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二服。

注曰:《伤寒论》寒热往来,为少阳邪在半表里故也。疟邪亦在半表里,故入而与阴争则寒,出而与阳争则热,此少阳之象也,是谓少阳而兼他经之证则有之,谓他经而全不涉少阳,则不成其为疟矣。所以小柴胡亦为治疟主方。渴易半夏加栝蒌根,亦治少阳成法也,攻补兼施,故亦主劳疟。

柴胡桂姜汤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服一剂如神。

柴胡半[斤]桂枝三两(去皮)干姜二两栝蒌根四两黄芩三两甘草二两(炙)牡蛎二两(熬)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注曰:胸中之阳气散行于分肉之间,今以邪气痹之,则外卫之阳郁伏于内守之阴,而血之痹者,既寒凝而不散,遇卫气行阳二十五度而病发。其邪之入荣者,既无外出之势,而荣之素痹者亦不出而与阳争,所以多寒少热,或但寒不热也。小柴胡本阴阳两停之方,寒多故加桂枝、干姜,则进而从阳痹着之邪可以开矣。更加牡蛎以软其坚垒,则阴阳豁然贯通,而大汗解矣,所以云一剂如神也。此喻师之论妙极,故全录之。

论曰:疟之发也,《内经》先言水气与卫气并居,又言邪客于风府,是风府为邪客之所,而卫气中未尝无并居之邪也。不知邪气与卫气不得浑言,且甚恶其并,何也?盖卫气与邪相并则病作,与邪相离则病休,并于阴则寒,并于阳则热,离于阴则寒已,离于阳则热已。故王宇泰谓寒多者,宜升其阳,不并于阴,则寒自已;热多者,宜降其阴,使不并于阳,则热自已。寒热交作者,一升一降,而以渗利之药,从中分之,使不交并则愈。因制一主方:柴胡一钱五分,升麻、葛根、防风、羌活各五分,俱甘辛气清,使升阳气离于阴,而寒自已;知母一钱,石膏三钱,黄芩五分,俱性寒下行,引阴气下降,使离于阳,而热自已;猪苓一钱五分,分利阴阳,使不交并;川山甲一钱,引诸药出阴入阳,穿走经络;姜制厚朴一钱,以利气;三和曲一钱五分,以行痰。主此加减,所投辄验。又有病疟二年,子和谓阴阳之相移,必四末始,于是坚束其处,决去其血,使邪往而不得并,立愈。予见小儿胎疟不能药,因思《内经》有塞其空窍之法,空窍谓胸中也。

乃令候未来之前,用水晶糖一两顿服,贮中堵截相并之路,无不立效,此何也?阴阳交并而疟发,固为治疟圆机,而不知相并之地,起于四末,会于中脘,此圆中之圆也。实出前哲所不逮,故附志以详病机。

又论曰:仲景治疟,皆以抉去其邪为急,然实有痛气留连,久而正衰,不能逐邪者。故立斋谓:凡人久疟,诸药不效,以补中益气内加半夏,用人参一两,煨姜五钱,不截之截,此至论也。

余见贫人无力服参,令将黄芪、白术、当归、何首乌、橘红等分,以生姜自然汁为丸,不问邪之清否,服三四斤,百不失一。盖仲景治骤病,此则治久病之理也。至于三日疟,以子午卯酉为少阴疟,寅中己亥为厥阴疟,辰戌丑未为太阴疟,固也,然又有昼夜之分焉。丹溪治两人疟,皆发于寅申巳亥日,一发于巳,而退于申,谓昼发者,乃阴中之阳病,宜补气解表,与小柴胡倍柴胡、人参,加苍白术、青陈皮、川芎、葛根。一发于亥,而退于寅,谓夜发者,为阴中之阴病,宜补血疏肝,用小柴胡合四物汤加青皮,各与十贴,加姜煎,于未发前一时,每日一贴,服至八贴,同日大汗而愈。其辨别阴阳之妙,实能补仲景所不逮。然此皆疟气之渐深,故有三阴之说,非疟邪皆自外至而初起即属五藏之理。若属五藏,则非表药可愈,所以《内经》有五藏疟之说。

同类推荐
  • 论语新校释

    论语新校释

    《论语》是一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书,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练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本书对原著行了详细地注释,是文学工作者及广大文学爱好者值得珍藏的艺术经典
  • 《后汉书》核心词研究

    《后汉书》核心词研究

    本书介绍了选题缘由、《后汉书》的研究概况、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
  • 九芝草堂诗存校注

    九芝草堂诗存校注

    朱依真是清中叶广西诗坛上的著名诗人,袁枚推之为“粤西诗人之冠”。然而由于历史、地域及其声名卑微等多方面的原因,其作品的流传与影响受到了严重的制约。人们对朱依真及其作品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本书着重对《九芝草堂诗存》进行标点、校勘、注释等整理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对朱依真的生平、思想、交游及其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进行较全面的分析研究,以期获得对朱依真及其作品较全面的认识与掌握,正确评价朱依真的文学成就,弘扬广西地方文学遗产,为今后的文学创作提供借鉴。
  • 金匮要略(四库全书)

    金匮要略(四库全书)

    《金匮要略》为《伤寒杂病论》中一部分,共3卷25篇,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专门研究杂病的医学专著,与《伤寒论》一起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准则,被后世推崇为中医经典著作。清代徐彬将其整理编次为24卷(原书分3卷),每卷列一种病证,文中有注有论,注释简明,论辨精当,引经析义,见解独到,密切联系临床,特别注重脉证辨析,揭示脉证规律。本书根据《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参考清光绪五年(1879)扫叶山房藏版点校而成。
  • 难经(四库全书)

    难经(四库全书)

    中医理论著作。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3卷。原题秦越人撰,但据考证,该书是一部托名之作。约成书于东汉以前(一说在秦汉之际)。该书以问难的形式,亦即假设问答,解释疑难的体例予以编纂,故名为《难经》。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理、营卫、俞穴,针刺等基础理论,同时也列述了一些病证。该书以基础理论为主,结合部分临床医学,在基础理论中更以脉诊、脏腑、经脉、俞穴为重点。
热门推荐
  • 生产管理制度表格流程规范大全

    生产管理制度表格流程规范大全

    本书主要内容简介:任何企业的管理都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使这个系统正常运转,实现高效、优质、高产、低耗,就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手段和原理,按照一定的运营框架,对企业的各项管理要素进行系统的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设计,形成有效的管理运营机制,即实现企业的规范化管理,这套《企业规范化管理实用全书》的编写初衷也在于此。为了让生产主管能够更轻松地处理日常管理事务,我们特编写了此书。这是一本关于生产部门规范化管理的实务性工具书。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一纸婚书:老公大人,别找我

    一纸婚书:老公大人,别找我

    她惨遭男友劈腿,夜店买醉却被人强了。她听见他轻声唤道:“以宁。”满面震惊之下,她苍莽逃出,只因那人口中的以宁不是别人正是她姐姐。“娶你,不过是因为等待你姐姐的归来。”他高傲的俯视低头的女子。一场A市从来就没有过的盛大婚礼,新郎一脸幸福满足的搂着怀中的娇妻,她知道那微笑的背后不过是凄凉,一切的一切不过是为了逼迫姐姐的归来。“你放心,我不会碰你的。”他讥笑着看着地上紧抱着自己的女人。一场交易,她丢失了自己的心。一份离婚协议,她毅然签上自己的大名,从今以后,他们相逢陌路?如果你知道自己最爱的人马上就要遗忘掉自己,那么你会怎么做?”我不会让你忘记我,因为我会时时刻刻守在你身边,让你没有机会遗忘掉我。“他轻轻的搂着身边面色苍白的女子。Ps:本文虐,入者慎重。本文宠,入者无需多想。夏秋沫qq:709435093
  • 大巴山的呼唤:党的好女儿王瑛

    大巴山的呼唤:党的好女儿王瑛

    本书成功地塑造了真正爱民为民,奉献牺牲自己的南江县纪委书记王瑛朴实亲民的形象。王瑛同志生前任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2006年7月被确诊患肺癌晚期,仍坚守工作岗位。2008年11月27日病情恶化,在送往医院救治途中不幸去世,年仅47岁。参加工作27年来,王瑛同志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忠实履行职责,热情服务群众,坚持艰苦奋斗,保持清正廉洁,做出了突出成绩。
  • 北大的青春不迷茫

    北大的青春不迷茫

    北大好比一种精神力量,以深刻隽永的厚度培育出一代代的精英领袖,它也像是一部沉淀着中国近代史的活词典,在这里,你能找到有关“青春”的代名词——不迷茫,不乏力,睿智、创新、颠覆权威….. 本书聚焦北大历史上影响中国、激励人心的北大人,看看他们如何化苦难为辉煌,从失败走向成功。 希望,这本书能助你走出迷茫的困局,面迎全新的人生。
  • 小巫女的绿野仙踪

    小巫女的绿野仙踪

    我是妖精族的小巫女,在天鹅湖边遇到了一位天神,他在去凡间投胎时,我想偷偷跟着去。可是,族长告诉我,妖精投胎成人类是有缺陷的。我问:缺陷?是什么缺陷呢?族长说:因为神明会惩罚不安分的妖精,投胎成为人类的妖精,生命力是非常脆弱的!也许你投在人间的这一世还没遇上他就会死亡了,但是即便,你于不幸中的万幸寻到了他,可是当你爱上他时,就是你消逝的时候;同样的,当他爱上你时,也是你们离别的时刻。原来妖与神,是有界限的。可是,那又怎么样,如果有来世,我还是打回原形,还是那只妖精族的小巫女,也要继续用那么长,那么长,那么长的生命去爱他。不管前世,今生,来世,或许我注定永远只能是一只小妖精,可是我都会去爱他!努力地去爱!有爱总比没有爱好,即使爱总是短暂——可是,它毕竟是像花儿般绽放了!
  • 穿越之三岁花魁戏郎君

    穿越之三岁花魁戏郎君

    一个三岁宝宝只不过脑子智商太高,突发奇想的要去跟姐姐学游泳,可谁知,不小心脚打滑,掉了进去,姐姐想要去救她,可怎么也走不动……三岁宝宝就这样嗝屁喽,哈哈!竟然穿越到炎耀国,更不可思议的事情是:宝宝的灵魂居然……居然附在一个青楼花魁的身上!oh!no!让一个三岁的宝宝去做花魁?还不如让本作者我去呢!且看我们的宝宝是怎么样玩转青楼,玩转帅男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骊姬传奇:毒女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