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08500000001

第1章 音乐的流行

自古以来,音乐一直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之一,有如不可或缺的氧气,言之妙,乃语言难及之处!音乐的流行是一种文化习惯,换言之,音乐一直流行,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族群……追溯音乐的源头,可以把我们带进天地间的自然之音。

一、自然乐音

古希腊先哲德谟克利特在《著作残篇》中说:“在许多重要的事情上,我们是模仿禽兽,做禽兽的小学生的。从蜘蛛那里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那里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那里和黄莺等歌唱的鸟类那里学会了唱歌。”[1]

动物界里有好多有趣的“乐音行为”,它们用“歌唱”彼此沟通,传情达意。印度诗人泰戈尔说,“……陆地上的兽类是喧闹的,空中的飞鸟是歌唱着的”;[2]莎士比亚也在《仲夏夜之梦》中写道:

山乌嘴巴黄沉沉,

浑身长满黑羽毛。

画眉唱得最认真,

声音尖细是鸥鹪。鸰、麻雀、百灵鸟,还有杜鹃爱骂人。

[1] 伍蠡甫等.《西方文论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

[2] 【印】泰戈尔.《泰戈尔诗选》,郑振铎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

鸟儿的歌唱令人们叹为观止。目前人类已知的鸟鸣声有4000多种,科学家们录制保存的约有2700种。鸟类在日常的呼唤、觅食、求偶、交配、争斗、欢乐、愤怒、惊恐等各种场合,春夏秋冬不同的时节,以及遇见特殊状况,均会用不同的音高和节奏表达。春天来了,它们用歌唱呼唤爱情,孕育生命。画眉的歌声清脆悦耳,悠扬婉转,动物学家喻丽清将其描绘为:“土米酒——土米酒”,译成英语为:“Please to meet you—to meet you”[1] (很高兴见到你)。北宋诗人欧阳修在《画眉鸟》这首诗中写道:“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苍头燕雀拥有响亮的金属音,极富韵律,能在2.5秒内唱出12个音节,类似“chip. chip chip chipcherry—cherry cherry tissy choeeoo”, 它完整地唱出这些音节一次仅需要0.02秒,12小时内可以重复3300次,一个繁殖季节要歌唱100万次。北美的云雀,可以用300多个音符排成3~6个乐句(一组),唱出50多种不同的曲调。[2] 平日里,动物的歌唱也风情万种,公鸡的“wo-wo-wo—”唱出了“起床了,起床了”的声音信息。母鸡的“ge-ge-ge—”宣告“我下蛋了,我下蛋了”。狗儿的“wang-wang-wang”表明“有人来了”……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认为:人只是自然的臣相和解释者。对于自然乐音我们已知的只是些许,未知的却是难以数计。倚靠着自然乐音,延续着自然之音,音乐随着人类社会的前行而流行。

[1] 黎先耀主编.《鸟的乐章》,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9年.

[2] 【美】刘易斯·托马斯.《细胞生命的礼赞》,李绍明译,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5年.

二、人文音乐

在我国经典古籍中有诸多早期人类社会关于人文音乐的记载:如《国语·周语》中虢文公的“风土以音律省土风”,即古代的乐官负责以音律去省土风兼以知天时的制度。《吕氏春秋·古乐》中云:“大圣至理之世,天地之气合而生风,日至则月钟,其风以生十二律:仲冬,日短至则生黄钟;仲夏,日长至则生蕤宾……”[1] 在人类社会处在生产力低下的时期,音乐居于社会生活的主流位置,在社会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周代,音乐家伶州鸠有“天人合一”、“省风作乐”、“政象乐、乐从和、和从平”的思想,认为政治像音乐,音乐所用的音要服从和谐的需要,音律的调整就是为了达到乐音和谐的目的。和谐的音乐说明国家的政治秩序完善。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有著名的“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的音乐社会观,认为音乐能够引起巨大的社会效应,净化社会风气,陶冶个人情操,提升个人素质。

秦汉时期,司马迁在《史记·乐书》中认为世道太平时的音乐充满安适与欢乐,其政治必平和;乱世时候的音乐里充满了怨恨与愤怒,其政治必是倒行逆施的;灭亡及濒于灭亡的国家其音乐充满哀和愁思,百姓困苦无望。五声之中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君、臣、民、事、物五者不乱,就不会有敝败不和的声音。宫声乱则五声废弃,其国君必骄纵废政;商声乱则五声跳掷不谐调,其臣官事不理;角声乱五音谱成的乐曲基调忧愁,百姓必多怨愤;徵音乱则曲多哀伤,其国多事;羽声乱曲调倾危难唱,其国财用匮乏。

唐代诗人白居易认为音乐是社会形态的反映,什么样的社会就有什么样的音乐,世盛乐和,世衰乐噪。

[1] 国学网:http://www.guoxue.com/xzcq/ddxz/raozongyi/sffxy.htm

宋代文学家苏轼认为音乐具有“悲乐亡国”、“调律亡国”的作用。

明代,戏曲家李开先认为音乐就是民情的反映。

晚清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中指出:“盖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件”,“今日不从事教育而已,苟从事教育,则唱歌一科,实为学校中万不可缺者。举国无一人能谱新乐,实为社会之羞也。”[1] “百日维新”期间,新式学堂开始开设“音乐唱歌课”,这些“学堂乐歌”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通过“群众歌唱”的形式在学堂及社会上广泛传唱,唤醒了国民的爱国热情,鼓舞和振奋了国民精神,在思想启蒙方面给予当时国民及社会以深刻的影响。学堂乐歌的兴起,恢复了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2] ,引进了欧洲现代音乐教育体系,使音乐教育走上了系统化的道路,各类音乐教材得以大量刊行……无独有偶,在西方,古希腊的斯巴达为了把奴隶主阶级的子弟培养成为坚强的战士,教他们学唱各种赞美歌和战歌,把音乐、唱歌、宗教舞蹈跟军事、体育结合起来。雅典的奴隶主阶级为7~14岁儿童设立弦琴学校,教他们学习音乐、唱歌和朗诵诗歌。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就说:“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英国剧作家康格里夫甚至说:“音乐有着抚慰粗野的胸怀、软化顽石或使千年老树弯腰的魅力。”

音乐的文化魅力,在先人留存的字里行间一点点地析出,从来不需要强调,但永远也不会被遗忘。伴随四季过往,伴随生命轮回,音乐永远流淌在天地之间。

[1] 梁启超.《饮冰室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年.

[2] 吴钊、刘东升. 《中国音乐史略》,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 年.

同类推荐
  • 2010流行音乐高等教育成都论坛论文集

    2010流行音乐高等教育成都论坛论文集

    包括流行演唱、流行歌舞、流行器乐、音乐创作、理论五大部分,共收录28篇文章。
  • 著名交响曲欣赏

    著名交响曲欣赏

    本书文字浅显易懂,并包含了一部分曲谱,能指导读者怎样去了解欣赏一部交响乐名曲,其中包含了交响乐名曲的评论与指导性欣赏。适合大众阅读,《著名交响曲欣赏》定位为交响乐知识普及型书籍,收集了各种世界闻名的交响乐名曲,并对其进行了讲解与分析,阅读价值高。,以及名曲诞生的历史,以及音乐人创作的背景、故事等。其中囊括了巴赫、莫扎特、贝多芬、李斯特等的许多世界名曲
  • 中国戏剧史

    中国戏剧史

    本书原写于二十余年前,是余秋雨先生在戏剧领域的专业之作。从前用的书名是《中国戏剧文化史述》,为的是突出“戏剧文化”这个概念。因为余秋雨先生当时在学术思想上正经受文化人类学的激荡,只想通过戏剧的途径来探索中国人“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过程,因此,“戏剧文化”这个概念指向着一种超越戏剧门类的广泛内涵。但这么多年下来,他觉得“文化”的用法越来越不着边际,当初的意图已很难表明,不如干脆舍弃,留剩一个更质朴的书名。
  •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好莱坞编剧教父”罗伯特麦基30年授课“故事”培训班的精华梳理,全世界编剧经典之选,当然也适用于小说家们。自1997年初版以来,《故事》一直是全世界编剧必读经典,至今,仍属于美国亚马逊最畅销图书中的Top1%。本书集结了罗伯特·麦基30年的授课经验,在对《教父》《阿甘正传》《星球大战》等经典影片的详细分析中,清晰阐述了故事创作的核心原理,其指导意义不应只被影视圈的人所认识,更应得到小说创作、广告策划、文案撰写人才的充分开发。
  • 中国古代演唱技术理论研究

    中国古代演唱技术理论研究

    中国古代演唱技术理论是一个内容繁杂、自成体系、独具特色的表演理论体系。古代声乐艺术以“唱”为本位的形态特色制约了唱技理论的形态构成。因此,就古代唱技理论的整体构成而言,演唱的技术技巧成为其主体和贯穿始终的重要理论线索,具有明显的统一性。同时,由于历代的唱技研究者多为文人士大夫,其思维模式、美学理想基本一致,故在理论观点上多是一脉相承,且体现了越来越细致繁密的趋势,具有发展的延续性。因而,尽管古代唱技理论看似零散、随意,实际上仍然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是比较发达的演唱理论。不同时期的唱技理论有其特定的内在特点和精神,阶段性特征十分明显,体现了古人对演唱实践不断思考、积累的发展过程和规律。
热门推荐
  • 追随你的心:做你想做的人

    追随你的心:做你想做的人

    心灵能够达到自己渴望的高度,也会沦落到无所期望的水平,一切外界的境遇只不过是心灵收获的一种手段。人永远是自己的主人,即使在最软弱和最堕落的悲惨境地也仍然如此。
  • 苦秋

    苦秋

    阿舍,女,原名杨咏,维吾尔族,1971年生,新疆尉犁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毕业。银川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长篇历史小说《乌孙》。散文《小席走了》获2004年第五届“PSI—新语丝”网络文学一等奖;散文《山鬼》获2011年《民族文学》年度奖。
  • 货币论(全两册)

    货币论(全两册)

    通货膨胀永远是、而且在任何地方都只是一种货币现象。
  • 重生之追爱56天

    重生之追爱56天

    婚礼中途遭遇车祸,余乐乐意外获得回到过去任何一天的法力。56次新生,让她从旁观者的角度认清了从前被蒙蔽的事实,爱人和闺蜜早已暗度陈仓,默默守护在身边的却是他。面对欺骗和背叛,余乐乐是忍气吞声还是大虐四方?面对关怀和呵护,余乐乐是小心翼翼还是放手去爱?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断碑

    断碑

    外面下着大雨,车窗外白茫茫一片。乡村巴士横七竖八地躺在湖岸路边,像被大雨淋趴的旱鸭子。偶尔有撑着雨伞的行人零零星星地躲进车里,倒不像赶路,而像避雨,因为许久都见不到有车出发。林向西猜想,那些被大雨堵在车里的行人一定跟他一样焦虑。终于有一辆巴士满员,吭哧着挪窝了,林向西的目光追随那辆车消失在雨中,不禁自问:我还要等多久呢?他没有答案。县长在电话里说他也不能自主安排时间。县长不能自主安排时间,乡长就得提前来候着,这是游戏规则。可是县长怎么会不能自主安排时间呢?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云朵上的歌

    云朵上的歌

    妈妈唐欣在生活在一个叫长乐的城市。可是她的记忆,有十年空白。在寻找记忆的途中,她认识了大明星曲方歌,自此一切开始转变——夏时的真实身份,钢琴少女唐云朵和哥哥夏时,唐欣的欲盖弥彰,好友的躲躲藏藏。十年的记忆背后到底暗藏了一个怎样的秘密?她与哥哥夏时,曲方歌又陷入怎样的感情漩涡中……
  • 金牌驭魔师:一品毒后

    金牌驭魔师:一品毒后

    她是异世第一狂神,遭天妒忌,被雷劈中意外重生为经脉俱断,魔力全无的废人一个。靠!破老天,你当我狂神的名号是叫着玩儿的?破碎虚空,倾灭天下,她势要将这个异世搅得天翻地覆。他是美貌妖孽、腹黑邪佞至尊邪帝,命运的纠葛将两个同样狂傲的人紧紧捆绑在了一起,狂神vs邪帝,这是一场强强的追逐对决。
  • 女人每天读点幸福禅

    女人每天读点幸福禅

    本书是一本教给女人感受幸福、领悟幸福的书,让女人在忙碌的人群中找到自己休憩的港湾,在人生的这条河里掌控自己的航舵,在得意的时候从容,在失意的时候振奋,在迷茫的时刻找到自己希望的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