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1500000005

第5章 郭威的遗产(5)

郭威因为一本《阃外春秋》,自学成才,成为那个时期少见的读书人。他又能含英咀华,略经点拨即懂得兵法大要,成长为一个军事统帅。足见乱世之中,成就大事,也有门径。意味深长的是,郭威的主要思想资源是一本兵家著作,但他在称帝之后,却在政治管理方向上,做出了迥异于五代其他帝王的努力。他进入皇宫之后,自觉地要求过一种简朴生活(这方面与后唐明宗李嗣源很相近),他令人将内廷中的宝玉器具、金银器具,包括镶嵌有金玉等各种宝装的大床、案几、饮食器皿好几十件,拿到大殿,当着群臣的面砸碎了。还对侍臣们说:"凡是做帝王,哪里用得到这些玩意儿!"不大懂得天下治理之道的人看到价值连城的宫中"宝物"被毁,会痛惜,但船山先生对此独具只眼,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在《读通鉴论》中说到郭威毁宝器事时,有一篇长篇议论,大意是说:人的耳目口体各有所适,而人往往就要求得满足,这就是欲望。对这种欲望,君子懂得节制,庸人一味放纵。放纵而不知节制,那就不仅对自我的道德造成损害,对物质也是一个损害。但一般对物质的需求欲望还不算什么,天下的大恶是超过了耳目口体需要的所谓"宝器"。流俗最贵重的就是这玩意儿。它所造成的危害一般人未必明白。所以孟子要说:"宝珠玉者殃必及身。"为什么呢?因为有此流俗,愚蠢的人会倾家荡产去购置收藏,以至于违背天伦、暴凌孤寡而不顾。富贵的人则会倒空府库、急收税赋、克扣军饷而求所谓"宝器"。流连把玩,危亡之祸已经不被他所关心。人们为了求得合浦之珠,将人杀死在深水之中;为了求得商周礼器,将人毁灭在古墓之中……多少人因此而败亡。很多人连个中的道理都不懂。所以说:郭威刚一建国,就取宫中宝器全部砸毁,倾亿万价值昂贵的宝器,敲碎它成为泥沙。不懂的人为之可惜,哪里懂得这些所谓"宝器"本来就与泥沙是没有什么区别的。郭威不留它们在天下,不用它们来启动天下人酷爱"宝器"的愚蠢之心,实在是件快意的事啊!

船山所论,自有思想来源,这是儒学教化天下的方法,也是道家重人轻物的理念,对于国家治理而言,有"再使风俗淳"的用心。但这类用心,对习惯于灯红酒绿的世界而言,可能太遥远了。

为民着想减免进贡

郭威还对历代的进贡制度作了更化。此前,各藩镇,包括边远的异族,如回鹘、高丽等都有进贡"宝物"的"惯例",到了郭威这里,全都免了。他下了一篇专门减免进贡的诏书,内中说:朕以很渺小的出身,现在居于各位王公之上,一直担心我的德行配不上我的地位,自我反省时,总是很惶恐。天下还没有过上好的生活,我哪里可以过分地奉养自己!更不可以在治理之道还没有实现古人的理想时,我就不知道节制地去享用。与其耗费奢靡而让人辛苦劳作,还不如我自己克制欲望而过俭约生活。从此以后,宫中日用所需,一律要有减损;四方所贡献的珍巧纤奇之物,一律都终止,不再进贡。天下州府所贡献的美食之类,都要有所减损。

郭威还不厌其烦地列出了一个各地进贡的美食名单,《旧五代史》中留下了这个名单,大略为--

两浙进贡的细酒、海味、姜瓜;湖南进贡的枕子茶、乳糖、白沙糖、橄榄子;河北镇州进贡的高公米、水梨;易州、定州进贡的粟子;河东进贡的白社梨、米粉、绿豆粉、玉屑籶子面;永兴进贡的御田红粳米、新大麦面;兴平进贡的苏粟子;华州进贡的麝香、羚羊角、熊胆、獭肝、硃柿、熊白;河中进贡的树红枣、五味子、轻饧;同州进贡的石鏊饼;晋州、绛州进贡的葡萄、黄消梨;陕府进贡的凤栖梨;襄州进贡的紫姜、新笋、橘子;安州进贡的折粳米、糟味;青州进贡的水梨;河阳进贡的诸杂果子;许州进贡的御李子;郑州进贡的新笋、鹅梨;怀州进贡的寒食杏仁;申州进贡的蘘荷;亳州进贡的萆薢;沿淮州各郡进贡的淮白鱼;……

之所以连这些美食都禁止进贡,理由是:此等之物,虽然都是出于土产,但也都是从百姓家里所取,未免劳烦当地之人,而且还都不便宜。再加上劳役负担,远途运输,运到京师之后,还要囤积在有关部门,甚为无用之物!

郭威从这些不算大的事件中看出其中可能调用的民力,这个就是圣贤之心,不简单。他能节制自己对美味的享用,也是一种"礼",值得表彰。

开言路以求郅治

与历代富有文明理念的大帝一样,郭威也有开言路以求郅治的用心。他下诏令在朝文武臣僚,各自都上书给朝廷,凡是有益国利民之事,要尽快形成提案报上来。都要直书其事,不要写得花里胡哨,不必雕琢文字。

诏书说得很谦虚:

朕生长军旅,不亲学问,未知治天下之道。文武官有益国利民之术,各具封事以闻,咸宜直书其事,勿事辞藻。

郭威德政不少。

广顺二年,公元952年,契丹辖地瀛州、莫州、幽州涝灾,发大水,流民进入边塞,散居在河北各地,总数有数十万人,而契丹无力拯救这些受灾人,于是,各州、县也不加禁止,听凭难民南下。后周太祖郭威听到消息后,下诏:有关各州、县必须救济接待流民。

史称此前被抢掠或大逃亡,而跑到契丹去的中原士庶,回来了一大半。

这不是个小事情。安排"异国"难民,是现代文明。后周太祖郭威做到了。

广顺三年,公元953年,南唐旱灾。灾情相当严重,以至于淮南一带,井水、泉水,都已经干涸;淮河干得露出河底,可徒步走过。饥民们渡过淮河北上,人流接连不断。但南唐的濠州(今属安徽凤阳)、寿州(今属安徽寿县)发兵阻止,不许百姓逃亡。百姓与士兵争斗后,有幸运的,就朝北奔来。这样就要消耗属于后周辖境的粮食,有人提出要阻止南唐流民北上。

郭威知道后说:"对方和我方的百姓,都是一样的人。不要阻止,可以听凭南面百姓过淮河,任他们来买粮。"但南唐人知道这个消息后,马上在淮河南岸修筑仓库,装扮成百姓驾着舟船、车辆到淮北来多买粮食,以此供应军队。

几个月后,消耗了后周大量粮草。到了秋天,郭威不得已下诏说:"南边的百姓用人力和牲口拉粮食,可以准许;但用船只、车辆运载粮食,不准许。"这个事件,不难看出,对峙着的南唐和后周,谁更文明。但"春秋责备贤者",船山先生对郭威的这个良苦用心还是不满意,他为此发布了一个重要意见,在《读通鉴论》中,他认为:郭威禁止船只、车辆运载粮食,只同意用人力和牲口拉粮食,这样,恩惠只能达到附近的士庶,稍远一些的士庶,力气弱无法到达淮河北岸的,就会有人继续饿死。郭威正有吞并江淮的计划,心里只想着不给敌人提供粮食,是为了困扰敌人,自以为得意,但他不知道,这种小人之智,只能白白损害仁义,而实际上也不起作用。

船山认为:不管怎么旱,也不会有饿死的大兵,所饿死的都是庶民。江淮大旱,没有兵食,大兵就会抢掠民间;如果郭威能让对方的大兵有吃的,对敌国的百姓也是一种纾解--因为大兵有了吃的就不会再去掠夺当地百姓了。况且,禁止船只、车辆,那大兵们就会与百姓争着来买米,如此则百姓死伤者就会很多。这样一来让敌方的兵、民都会不满意,"无德于民",百姓不满意;"积怨于兵",敌军不满意。就像过去战国时秦国、晋国,也有过类似的事,秦国灾荒,晋国不援助粮食,结果秦国人人同仇敌忾,最后大败晋国。因此,真正"大有为者",不会与人"争一饥一饱"的利益或损失在哪里。只有深切地研究"人情物理"的机缘,而后才可以"尽智""全仁",表现真正智慧的大道,显现整全仁德的义理。郭威这个举动,还不足以达到这个境界。这是"为德不永,而功亦不集",布施仁德不能有始有终,所以他的功业也没有达到集大成。船山的结论性意见是:唯保天下者可以有天下,区区之算奚当哉!

只有心存捍卫天下文明者,可以得天下;区区的算计哪里足以当此!帝王,是帝制时代的最高精英代表,他的所作所为,直接关系到"天下"兴衰,关系到"天下"文明的方向。船山先生一番"责备贤者"所论,让人看到"人情物理"的深邃之处。这类意见,是邦国治理自然法原理的别样阐释,对政治家而言,就有令人敬畏的警示功能。

郭威已经很努力了,但因为他是帝国第一精英,因此后人的判官之笔有理由对他要求得更为精审。治史,很大程度上是对千人的"审判"。船山先生的意见值得更多关心政治哲学的人,慢慢想一想。

广顺三年,公元953年,历年积累下来的土地归属问题开始呈现。中国历来有屯田制度。一般就是招募地方农民,到无主的土地去耕种,国家收取赋税。屯田,是寓兵于农的国家战略,利国利民。汉代以来的屯田大多在边疆地区,交给戍卫的兵士耕种。唐末以来,中原开始大量驻军,尤其各大藩镇,大军所在之处都寻找无主之田地设置所谓"营田",然后招募富裕的农户耕种,交租。地方如此,中央户部,也另外设置相关机构,总管天下"营田"。这个机构所得租税,上缴国库,不隶属于地方州县。这样一来,渐有弊端发生。如有的地方壮丁多,但是没有徭役,因为都在耕种"营田";有的地方借着"营田"的独立性,收容或庇护奸人盗贼,地方州县也没有法子追究。

任何一个制度施行久了都会有弊端出现,而后需要修补、更化、变革、转型。美国的宪法制度人称良善,但230年来,已经有二十七项宪法修正案实施,正在审议中的还有未获通过的若干种修正案。平均不到十年就有一项修正案被提出并通过。五代以来的屯田制度,也需要修正。

当初后梁时,曾进击淮南,抢掠到数以千万计的耕牛,后梁将这些牛提供给东南各州耕种营田的农户,让他们每年交租。这是郭威接手中原之后,连营田一块接受过来的案例。

后梁到后周,几十年过去了,牛可是都死了,但按照制度规定,租子还不能免。就这一个案例,就让农民深受其苦。因为农民们弄不清这些营田的究竟归属,一般都不敢在所属营田之上投资盖房种树等。先贤云"无恒产者无恒心",在这个历史故实中得到精准再现。

郭威知道此中弊端。这时正好有关心此事的大臣提出:各地方可以"便宜行事",撤销营田。

但撤销营田后,已经耕种了几十年土地的农民怎么办?郭威一道敕令,体现了了不起的民生精神。敕令说,从此以后,全部取消朝廷户部管理的营田事务,将耕种营田的农民,划归地方州、县。他们现在的田地、庐舍、耕牛、农具,同时一并赐给现在的耕种者作为永久产业!以前规定的牛租,从此以后,全部蠲免。

这一件利民的大举措,即刻让境内的农民得到(如俗话所说)生产力大解放。当年,户部就增加了三万多户人口。农民有了这些永久产业,更有了积极性在自家田地上修葺房屋、种植树木,史称农民获取地利数倍于以前。

但觊觎私有财产似乎是人类贪婪的根性。看到有农民因此而获利,朝中就有人对郭威说:"过去留下了那么多营田,其中不少是肥沃富饶的,不如收归国有,将它们卖掉。如此,可以得到至少几十万贯钱财来充实国库。"郭威更说了一句够得上伟大的话:"利在于民,犹在国也,朕用此钱何为!"利益在农民那里,就如同在国家一样,朕用这些卖地得来的钱干什么!

短暂的帝王生涯

广顺四年,公元954年,郭威已经病重,在气息奄奄中,多次告诫柴荣说:"从前我在西征中,曾看到唐朝留下的十八座皇陵,竟然没有一座不被挖掘的!没有别的原因,只因为多藏金银钱财、奇珍宝玉的缘故。我死后,你,一定要给我穿上纸衣,要使用黄土烧制的棺材收敛我。丧事办理要迅速,安葬要迅速,不要把我久久地留在宫中。墓穴里不要用石头,就用砖来代替。工匠役徒都要由官府出钱雇佣,不要白白给百姓添麻烦。安葬完毕,就招募靠近陵墓的百姓,三十家够了,免除他们的各种徭役,就让他们看守陵墓。不修地下宫室,不设守陵宫人,不要造石羊、石虎、石人、石马,只要刻一块石碑立在陵前,写上:"周天子平生好俭约,遗令用纸衣、瓦棺,后继天子不敢违约。"这是我最后的遗嘱。你如果违背我的话,我可就不施福给你!"郭威主张薄葬。按儒学思想,薄葬未必有益于天下,但厚葬的弊端也可以考见。无论如何,郭威想到的是俭朴下葬,这也是有益于民生的举措。对比一下秦始皇即可知道他节约了多少民力,省却了多少民脂民膏。

有记录说:郭威病逝当夜,"东北有大星坠,其声如雷"。

《旧五代史》的主编薛居正对郭威的评价用了近两百字,文采华美,史论精当,值得录在这里:周太祖昔在初潜,未闻多誉。洎西平蒲阪,北镇邺台,有统御之劳,显英伟之量。旋属汉道斯季,天命有归。总虎旅以荡神京,不无惭德;揽龙图而登帝位,遂阐皇风。期月而弊政皆除,逾岁而群情大服,何迁善之如是,盖应变以无穷者也。

所以鲁国凶徒,望风而散,并门遗孽,引日偷生。及鼎驾之将升,命瓦棺而薄葬,勤俭之美,终始可称。虽享国之非长,亦开基之有裕矣。然而二王之诛,议者讥其不能驾驭权豪,伤于猜忍,卜年斯促,抑有由焉。

周太祖郭威没有飞腾之前,也没有听说有什么声誉。等到平定西部的河中李守贞,坐镇北部的邺都天雄军,开始有了统御军政的功劳,显示了英伟出众的器局。不久赶上后汉国运衰微,天命有所归属。郭威于是率领雄师扫荡京城,不能不说连他自己也会感到内心有愧;等到手握乾纲而登上帝位,就开始开创美好的风气。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清除了往朝的弊政;过了一年就使天下人心大服,怎么能做到这样改恶从善呢?应该说是郭威应变无穷的缘故。正因为如此,所以鲁国故地的慕容彦超,在被征讨中,望风而散;河东并州的刘氏残余,在后周压力下,只能苟延残喘。等到太祖临终时刻,又命令瓦棺薄葬,这种勤俭的美德,有始有终,值得称道。虽然他享有帝王的时间不长,但作为开创基业来说,已经做得相当充裕。然而最后处决王峻、王殷,谈论这件事的人都讥讽指责他不能驾驭权臣豪士,这种诛杀大臣的无情,亏损了他自己的德行。从因果来看,他之所以在位时间这么短,大概也许是有缘由的啊!

船山《读通鉴论》对郭威的评价也不低。他认为:唐之亡不可救,五代之乱不可止,自康承训奏使朱邪赤心率沙陀三部落讨庞勋始……朱温甫灭,沙陀旋窃,石敬瑭、刘知远皆其部落,延至于郭威,而中国始有得主之望,祸亦烈矣哉!

大唐灭亡之所以不可救、五代祸乱之所以不可止,原因从康承训上奏让朱邪赤心带领沙陀三个部落讨伐庞勋开始……大唐帝国之后,后梁的朱温也被灭掉,从此以后,中原被沙陀人窃取(后唐、后晋、后汉,都是沙陀人建国),石敬瑭、刘知远等都属于沙陀的部落。这种异族占据中原的格局,直到郭威出现,才使中原有了得到自己君主的希望。引沙陀进入中原的祸患实在是太严重啦!

船山先生念念不忘的是夷夏之辨。这一层道理,在五代乱世中已经看得越来越清楚:引动异族入主中原,也许可以解决一时的政权危机,但长久看,为害中原、令衣冠文明沦丧的根源也往往在此。郭威以后,中原政权重新回归本土,这是一件有关族群文明冲突与融合的宏大事件,从中入手,钩沉潜隐其间的故实,也许可以演绎重要的人类文化学成果。

郭威短暂的帝王生涯结束。后周,进入了大帝柴荣的时代。

同类推荐
  • 掌上帝国之乱世春秋

    掌上帝国之乱世春秋

    八一八那些让你不明觉厉的历史故事,揭秘五千年前高富帅的生活、重口味的乱世春秋。
  • 无良皇帝

    无良皇帝

    为自己的新书广告一下《横眉》,为一部都市类型小说。有如下几种方式能找到,在本浏览页把尾数替换为85220。或点击作者博客,可以找到。或在搜索栏中搜索。或在首页白金作者推荐栏中,可以找到。手头上有闲票的哥们,不要吝啬,帮忙投上票,不胜感激。
  • 1627崛起南海

    1627崛起南海

    担心穿越之后势单力孤难以实现雄心壮志?梦想回到古时称霸一方却无机会大展拳脚?为了英雄霸业,为了三妻四妾,怀着不同心思的各路人马聚集到一起,义无反顾地踏入另一个时空!VIP读者群378375510
  • 多难兴邦

    多难兴邦

    从屈辱到崛起,中国等待了太久。当五千年的画卷在“鸟巢”轻盈舒展,这一刻,我们等了整整一百年。一百年来,世界格局改变太多,不变的是我们对崛起的求索。世界是国家、民族同进步、共生存的大舞台,无论是和平年代还是战争时期,大国始终是这个舞台上的主角,演绎一段激扬年华。
  • 唐非唐:盛世帝国的谎言与真相

    唐非唐:盛世帝国的谎言与真相

    这个朝代给了我们太多的骄傲,太多可以炫耀的资本,太多可以旧事重提的履历大事。这不是正儿八经的所谓真相史,更不是天马行空的无厘头。作为一本试图解读唐朝历史真相的书,作者只能尝试着去反映那个时代多姿多彩的境遇和心路历程。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碧海青龙传系列五

    碧海青龙传系列五

    十万年前的洪荒之战,无数强者陨落天际,踏入轮回;十万年后,他们的转世逐一出现,当年的暗中布局,都渐渐地浮出水面;看似平静的人间界,终于再起波澜,大唐的烟尘,掩不住历史的脚印,唐朝的官场、江湖逐一出场,无数英杰也逐一隆重登场;但所有人,都只是一个人的陪衬……
  • 高质量生活的好习惯

    高质量生活的好习惯

    《高质量生活的好习惯》从做人、做事、职场、生活、健康五个方面。列举了现代人在追求高质量生活的过程中,应该培养的好习惯和应该克服的坏习惯,结合丰富的事例与轻松的论述,让你在享受阅读的同时,获取战胜自己的力量!将优秀的行为固定成一种规律,这就是一种好习惯;将不良的行为渗透到细节中,这就是一种坏习惯。好习惯使人变得优秀,坏习惯使人变得平庸。
  • 腹黑皇后闹宫闱

    腹黑皇后闹宫闱

    十三岁入宫,初见时撞在他的唇上,似是前世情缘未了,他对她一见如故,太庙许诺,她亲了他,今生便是他的女人,只待成年,便娶她为妻。她是他用生命去呵护的女孩,然而,一个必须以死守护的秘密,让她只能故意疏远。宫廷政变,边疆战乱,无数次并肩作战,无数次同生共死,他心里眼里从来只有她一人,为何他一片痴情,却换不来她的芳心,她真的是没心没肺吗……
  • 会说话的手

    会说话的手

    片段场景,无不言平凡之微妙,寓天下之大奇。读后或可逗你一乐,本书所收作品篇幅简短,掷书一笑了之,或可启你深思,语言精炼,领悟人生真谛。几句对话,鸟言兽语,故事奇特,人物行踪,寓意深刻
  • 魂修九天

    魂修九天

    修罗入侵,界面崩塌,龙腾大陆唯一的修魂者宇辰,借助神器残片重生到另一片大陆!幸得五行之体,重修逆天神魂,在新的世界,他有了更好的机遇!收魔兽、灭盗贼,名震各大世家,学制器,炼神丹,魂力超能无双!这一世,他立志成为神级强者,掌控万物命运!
  • 红楼异传之错梦

    红楼异传之错梦

    《饕餮妃》当黛玉有个穿越哥哥,于是,黛玉你终于不用去被贾府当人质和备胎媳妇了。种田看花读书弹琴,淡看风雨,笑卧红尘,黛玉的悠闲种田式生涯终于开始啦。可是这真的能够实现吗?无意间卷入复杂的感情纠葛之中,面冷心热的皇上、爽朗豪迈的十二皇子、外和内刚的北静王爷,她的芳心会落向何方?面对更加深沉的算计,黛玉兄妹又将怎样冲出重围?纵愿红尘袖手,也莫辜负年华。且看不一样的红楼,一段努力冲出重围的红楼伪种田生涯。友情链接:《休夫王妃好抢手》饭团妹推荐我的新文:《一等公主》(原名《凤舞琼花》),半架空历史,隋炀帝与妹妹琼花公主的故事
  • 生财有道之欢脱世子妃

    生财有道之欢脱世子妃

    额,穿越了,原主是个踢飞庶妹、气死祖母、毒害亲夫、勾搭小叔的京城第一恶女。重活一世,她发誓,要做一个三从四德的封建社会主义五好女青年,亲人是宝,病夫是爷,银两钞票是心头好,上辈子的风流奸夫是狗尾巴草。先卖化妆品,再教健身操,前凸后翘领新潮,饭馆酒楼紧随后。黄金白银哗哗来,赚钱驭夫两不误,古语有云,一切不以玩乐为目的的穿越都是耍流氓。病夫婉言拒婚怎么办?三十六计攻心为上。奸夫垂涎怎么办?小鬼捣乱怎么办?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先还一针!精彩抢先看:片段一:大殿威武,金龙盘踞。病夫声线清冷如泉:“小臣病体残躯,如何能配得上将军千金,还请皇上收回成命,让谢小姐另择良配。”某女:哎,别介呀,人家是真心喜欢你的!众人?某女一本正经继续念叨:您看您剑眉星目、仪表堂堂、风姿清贵、举世无双、人见人爱、花见花开,我这心里别提有多满意了,您放心,暖被窝刷马桶做点心我样样都会,还有,我吃苦耐劳好生养,算命先生说有旺夫相,您哪能往门外推呢。”众人凌乱,某男石化。片段二:侍卫甲:“昨夜二公子听墙角到大半夜。”某男:“嗯?”沉思后,低语道:“听得到吃不着的感觉想必不好,去宜春院买两个漂亮姑娘洗干净了送过去。”侍卫甲:“这样会不会不太好?””嗯?”某男视线秒杀,侍卫甲大囧而逃。片段三:看见在床榻上爬来爬去乐此不疲的小肉团,某女一本正经的回头,略带苦恼的开口:“这都会爬了,咱是不是应该给他起个小名,宝宝、宝宝的叫太不庄重了?”某男(将她一把捞进怀里)”嗯,你看叫个什么好?“某女若有所思:“酱油?怎么样?“某男(一脸正经)试探开口:”要不,还是叫酱菜吧。”侍卫甲(一脸黑线)果然,主子在跟着媳妇缺心眼的道路上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本文主打温情路线,男女身心干净,一生一世一双人。略带节奏感的抽风搞笑宠文。女主跳脱活泼极为护短,男主清冷沉静,有时腹黑有时略萌,存稿充足,亲爱滴们,欢迎跳坑。
  • 一瞬集

    一瞬集

    其一,“人之百年,与人类生存的地球、以及茫茫无际的时间和空间相比,人的一生确乎是“一瞬”。犹如一瞬”?就以最常见的“人生公式”来看:青年希望,中年竞争,老年悔悟……百年何其漫长、何其辛苦,怎能“一瞬”?我以为,“一瞬”之说,有两层涵义。奄忽若飙尘,去若朝露晞。其二,说百年如一瞬,指出了人生最大的特点:难以把握。看似迅捷简单,为什么古人要说,实则复杂多变;看似自然而然,实则神秘莫测。快如一瞬而逝,绝不重复,无法更改,没有规律可循
  • 观念决定前途

    观念决定前途

    人不能改变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人不能预见未来,但可以把握观念。本书对人们在思维模式、人生方向、心态、人际关系、潜能、心理、职场艺术、习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地剖析,并列出了大量现实生活中的案例供读者参考,同时提出了针对性很强的“观念突破”,并以实用性极强的“成功方法”作为对读者的指导。经过阅读现实的案例,领悟独到的分析、再落实实用的方法,相信每一位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们一定会通过本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迎来成功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