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1500000003

第3章 郭威的遗产(3)

王峻不简单。史称他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但他个人的性格因素让他的命运开始向着悲剧趋奔。历史上来看,个人的悲剧,除了制度的、环境的、结构的,更重要的,偶然的因素起作用之外,就是个人性格的因素在起作用。王峻的性格悲剧,与古希腊的传奇英雄很接近。那是命运中无能抗拒的东西。性格即命运,这个浸透了无数血泪的存在经验,古今一体,中外皆然。儒学对此有审视,更有独具东方色彩的解决方案,那就是渗透了圣贤智慧的"礼"。

关于"礼",我在说到隐帝刘承祐的故实时,已经说过,传统"礼"的要义,可以用"当位"与"节制"两个主题词来概言。这里要补充的意见就是:礼,除了各类儒学讲述意见外,更要知道,它还是用来协调君王公侯乃至于士庶"主体间性"的规则。上下均能恪守这类规则,共同体之间就有良性运转的可能;否则,就是心生怨恨,演绎下去,就是血雨腥风。历史来看,一百场刀光剑影,有九十九场其源头在主体间的"悖礼"。不能"节制"各类欲望,又没有"当位"之念,试图僭越,就是"悖礼"。"悖礼"几乎是数千年间战乱之源。五代十国时期尤其如此。王峻的性格悲剧,很大程度上源于他的"悖礼"。

王峻性情轻浮而急躁,工于算计,贪图权力和利益,更喜欢听奉承话。他那种"以天下为己任"很大程度上是认为只有自己才可承担起治理天下的大任,他人无此本事,甚至连太祖郭威在内,也不及他。

他常常在御前谈论政事,郭威赞同他的意见,他就高兴;不赞同,他就心生怨恨,甚至当场就顶撞郭威,而且出言不逊。这就是"悖礼"。

但郭威比他有气量,更念他是元老旧臣,又辅佐创立了后周帝业,功勋卓著,更一向深知他的为人,所以对他有了宽容和纵容。王峻年纪比郭威大几岁,郭威做了皇上,还是称他为"兄",公事召他,也称他的字,而不称他名。这就好比刘备称赵云,总是叫"子龙啊"如何如何,而不是"赵云啊"如何如何。在"名"与"字"并行的往古,称"字"不称"名",是对人的尊重,也透着亲切。但王峻不因此而自我调整心态,反而更加骄横。他认为这一切不仅是应该的,说不定郭威还真的对他有畏惧呢。

不仅如此,王峻还有严重的妒忌心。他看不得他人晋升。当时的枢密副使郑仁诲、皇城使向训、恩州团练使李重进等人,都是郭威在藩镇时的心腹将佐,郭威称帝后,逐渐提拔起用了这些人物。王峻酸得像个醋坛子,开始耍赖,多次上表称说有病,请求皇上解除政务,事实上是以此来试探郭威。郭威也是明白人,比王峻大度。他不与王峻计较,多次派遣左右侍者去劝慰他,并敦促他来上朝--多少国家大事等着你来处理啊!--但王峻对使者的回答,言词、意气都异常激烈,透着顽梗和酸劲。郭威还是不跟他计较。

王峻在"病"中,又给各藩镇节度使去信,要他们保举王峻,意思是"国家不能没有王峻"之类。各藩镇觉得这也不算什么难事,就分别写来"保举证书"。郭威这才感觉到惊讶:如此下去,朝官联络地方,岂不架空皇上?但郭威还是继续派人去劝慰他敦促他,要尽快来上朝。最后有个朝官给郭威出主意说:"陛下只须扬言:就要亲自驾临王峻府邸,王峻必定不敢不来。"郭威来了这么一招。王峻想想,也差不多啦,折腾个够,上朝了。郭威对王峻有了不满,但也还是纵容他,不跟他闹翻。

惹帝怒郭威使辣手

当年诬告李崧的人还在,一个叫葛延遇,一个叫李澄。李崧毕竟冤死,又是一时名相,所以,到了郭威时代,就有人要给李崧复仇,其中就有当朝的翰林学士徐台符。他请求捉了这两个恶人,让那边的李崧得以瞑目。朝议此事时有了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冯道为首的"不杀"派。他们认为事情过去多年,期间,朝廷已经多次下过赦免天下的诏书,不应该再动杀机。另一种意见就是王峻为首的"必杀"派。他们认为徐台符这个奏章很义气,对于恶人就该追杀到天涯海角。两种意见各有一端之理。这时,郭威的天平还是倾向于王峻这边的,他同意了王峻的意见,多少有向王峻讨好的动机。不久黄河决口,王峻主动请求前往巡视。郭威趁王峻出巡的机会,召养子柴荣入朝。原来,王峻特别反对的一件事就是让当时镇守濮阳的镇宁节度使柴荣进京。史称王峻忌惮柴荣的"英烈",他有点害怕柴荣的英武勇烈,所以,柴荣在镇所时,屡次要求入朝,都被王峻"驳回"。现在王峻暂时不在朝廷,柴荣就趁机来京了。

跟着柴荣进京的还有马全义。此人在河中(今山西永济县)时曾为李守贞的部将,有过几次战役,甚至局部挫败过郭威的部将,现在柴荣麾下执掌亲兵。郭威召见他后,给他补了个殿前指挥使(皇家卫队司令),还对左右说:"这个马全义啊,他很忠于他服务的主人。过去在河中,多次挫败我的军队。你们应该向他学习啊!"王峻在黄河边,听说柴荣入朝啦,马上从河岸回来。他太担心柴荣啦!这事让郭威越来越不高兴。有一次,郭威对王峻说:"朕出身于贫寒之家,可以说是饱尝了人世的艰辛困苦,见多了时世的沉沦动乱,如今成为帝王,岂敢厚待自己的供养而让下民吃苦呢!"这话是自我表白,在帝王中确属难得,但也是对王峻的一个提醒。所以,后来郭威准备把苏逢吉的一处宅子赏赐给王峻时,王峻做出姿态,没有接受,他说:"苏逢吉诛灭李崧家族,就是为了这片宅子啊!"他拒绝了。

但王峻在自己供职的枢密院里修建了一所很气派很豪华很高大的公署。落成时,还请了郭威来观赏。郭威没有说什么,不久,也在宫中的内园里建了个小巧的宫殿。王峻见了,来了严肃劲儿,他批评郭威道:"皇宫宫室那么多,又建这个,有啥用啊!"郭威第一次开始讥讽他:"枢密院的房子也不少啦,你干吗还要在里面再造公署呢?"俩人像顽童一般在置气。这样,互相离开"礼"就有了距离,君不像个君,臣也不像个臣了。

王峻已经做到了枢密使,但还是多次要求领一个藩镇干干。郭威开始不答应,最后被他磨不过,让他兼任了平卢节度使(治所在山东青州)。这是当年杨光远的镇所。

王峻晚节更加狂躁,"悖礼"之举屡屡出现。有一位礼部侍郎名赵上交,负责当时的科举考试。考贡生的时候,为了保证考试的公正,赵上交拟定并申明了一项精密制度,其中之一就是恢复唐代以来的"糊名"制,也即将考生的姓名籍贯之类信息用一张小的纸条在考卷上粘贴盖住,这样,批改考卷的主考官就不会知道考生,以此避免营私舞弊。大宋帝国坚持了这项制度,甚至还进一步做到将考生的卷子找人誊抄一遍,主考官只能看到誊抄的卷子,看不到考生的原来卷子。且说这个赵上交用这个办法得到了几个知名的读书人,时论认为"得士",得到优秀人士。"得士"是考试最终的诉求。国家要"得士",必须保证考试公正,这是帝制时代考试制度执行者的基本共识。

但王峻开始破坏这个规则。他推举一个他喜欢的童子,希望借助"走后门"方式让这位童子中举。

但赵上交乃是一位负才任气的士大夫,他不吃这一套。这人长得也一表人才,有一种桀骜不驯的才子气。他拒绝了当朝第一权贵王峻的"非礼"也是"非理"的要求。

王峻大怒,但又找不到理由杀害这位礼部官员,就暗中寻机会,直到第二年再次考试,赵上交有了失误,史称"选士失实"。王峻就弹劾他,将他贬为商州司马,这是一个地方小官,相当于县级市里武装部的参谋。但贬官的诏令还没有下,王峻的末路也就到了。

在干部任免这个问题上,王峻更有"逾制"之举。他甚至要直接更换当朝宰辅。国家的宰相任命,他也要说了算。按唐以来,同中书平章事、三司使、仆射、侍中,以及后来的参知政事,都属于宰辅级别的职务。一个朝堂,可以有多个宰辅,各有分工。后周也不例外。王峻看不惯宰辅范质、李谷,多次要求罢免这二人,要他喜欢的端明殿学士颜衎(音砍)、枢密直学士陈观代替二人。

郭威认为任免宰辅是大事,不可仓促而定,国家有制度,应该慢慢考虑,至少还可以"研究研究"。但王峻极力申说替换二人的理由,那架势几乎就是你郭威不答应,我就不干!而且王峻这边也是越说越激动,渐渐有了不逊的话语。从早上一直说到中午,郭威连饭都没有吃,王峻轴劲上来,不达目的不罢休,史称"争之不已"。王峻提这个建议时,正当寒食节。按那时规定,寒食节朝中先后放假五天。朝中除了几个值班的,很是冷清。郭威最后说:"现在正是寒食节,没法宣布这事,等到休假结束,就照你说的办理吧!"王峻得到这个肯定的答复,这才退下。郭威这才吃上了午饭。

但这事最后惹恼了郭威。郭威动用武装力量,将王峻软禁起来。郭威要想捉拿王峻,不过是分分钟的事,他一直没有动,是真不想动。但王峻如此逼迫郭威,也确实让郭威感到了难堪。而后,郭威紧急召见了宰辅冯道等人。

一见大臣,郭威就流下泪来,他知道,必须动用辣手,对跟随他多年的王峻可能狠了点,但他也确实没有办法了。

他对大臣们说:"王峻欺朕太甚!他想将大臣们全部驱逐,这不等于翦除朕的左膀右臂嘛!朕只有一个养子,但这个王峻却专门设置障碍,不让他进京。朕临时让养子进京入朝,王峻得知就是满腔怨恨。他一身既然已经主持枢密院军事工作,又兼着宰相,居然还要求遥领重要藩镇。这是什么道理啊!朕观察他的志向,似乎永无满足的时候。目中无君如此,谁能忍受!"第二天下诏,贬谪王峻为商州司马。王峻试图贬谪赵上交的惩罚自己享用了。

郭威的诏书有这样几句话:"肉视群后,孩抚朕躬",视朝臣如案板上的鱼肉,待朕身像幼稚的孩童。

但王峻到了商州后,得了痢疾,腹泻不止。郭威很同情他,特意安排了他的妻子家人去看他。但这一场痢疾要了王峻的命,不久,王峻死于商州。

开国功臣王殷被杀

王殷与王峻都是开国功臣。郭威怕王殷听到王峻的消息有不安,就让王殷的儿子前往邺都,详细说明王峻之所以获罪的来龙去脉。王殷当时正在邺都镇守,防御契丹。

王殷是史弘肇的亲信,史弘肇跟郭威关系友善,隐帝刘承祐诛杀史弘肇,又想诛杀郭威时,也想顺带着杀了王殷。当时王殷镇守澶州,得到消息后,率先向郭威做了通报。这事等于救了郭威一命。

隐帝在京师派刘铢屠灭了郭威、王峻的所有家眷;又派李洪建去屠灭王殷的所有家眷,但李洪建枪口抬高一寸,只派出人去看守王殷府邸,没有下手杀戮,并且坚持供给王殷全家饮食。李洪建是后汉隐帝母亲李太后的弟弟,刘知远时曾遥领防御使。隐帝诛杀史弘肇等人后,李洪建权侍卫马步军都虞候,代理马军步军总参谋长。他没有奉旨屠戮王殷全家,是一件德举,值得赞赏。

但郭威得到天下后,抓获了刘铢、李洪建等人,虽然赦免了他们全家--与隐帝刘承祐比较,此举要仁慈得多--但还是杀掉了这两个前朝人物。王殷感念李洪建当初高抬贵手的义举,向郭威求情,要求放过李洪建。但郭威没有答应。刘铢、李洪建,显然不是一路人,李洪建没有罪,郭威杀他,实在是过于刚狠。站在历史的后面来看,郭威不分良莠,不做有罪无罪的区分,一律诉诸刑杀,这就是儒学反复讲述的--无道,不可原谅。

王殷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但根据儒学"原心"(考察动机,推究本意)的意见,能够体察王殷知恩图报的士行。这不是一个没有良心的人。乱世中,集体作恶,有人能恪守一点良心,就是道义沉沦中的亮色。

王峻主张剽掠京师时,也是王殷(还有郭崇威)向郭威提出了建议:停止剽掠。这件事也不是小事。王殷一言,终止了后面可能继续的作恶,挽救了不知多少京师士庶的生命财产!有人作恶,有人要求中止作恶,这就是道义担当。中国,历史,一点点的温情与祥和,在肃杀冷硬的腥风血雨中,让人看到微弱的希望,这就是道义担当在起作用。

史称自唐末五代,每至改朝换代,攻入京师或藩镇,各军部下就开始分头剽劫,无人能够禁止,连昔日王公大臣也不能幸免遭劫。这类剽劫还被美其名曰"靖市",意思就是"平定市场",好像素日市场并不"平定",有赖诸军前来"平定",以迎接新的王朝诞生。但"靖市"说得未免堂皇,故还有另一种说法,叫"夯市"。"夯"者,打砸抢掠也。这个倒是道出了大军过后的本相。

现在可以看到,王峻就是主张"靖市"或"夯市"实即"剽掠"的乱世枭雄;而王殷,不是。是否尊重私有财产,是文明与否的一道铁门限。以此来衡王峻与王殷,二人高下立见。

郭威当朝(还没有建立后周),后汉李太后临时执政,王殷被封赏为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侍卫亲兵的马军步军总司令。

郭威北上澶州抵御契丹来犯时,京师军事统由王殷负责。当时刘赟正在从徐州向京师赶来,准备出任后汉第三任皇帝;但郭威在滑州发生了兵变,也正在向京师赶来,准备出任后周的第一任皇帝。力量胶着的时刻,京师究竟属于谁,成为决定双方成败的一大砝码。王峻、王殷仓促中做出的决定是:派出郭崇威到宋州(今属河南商丘)去拦截刘赟,以此迎接郭威顺利进京称帝。

于是,郭威胜出。在拥立郭威称帝的程序中,王殷与王峻一样,都立了大功。王峻被贬商州之后,王殷得到消息,有了不安的心思。兔死狐悲的悲剧史上常见,王殷担心,很正常。王殷对这件事的处理是:三次上表,要求放弃邺都藩帅,入朝做京官。

这个姿态,就等于向郭威示好:我不要军权,我在您身边。史称郭威"疑其不诚,遣使止之",怀疑王殷不是真心实意要这么做,派遣使者告诉他不必进京。

显然,郭威知道"入朝"等于"移镇",也即等于解除兵权。当初石敬瑭用这招刺探过李从珂,近来,慕容彦超也用这招刺探过郭威;李从珂答应石敬瑭可以"入朝",郭威答应过慕容彦超可以"入朝",但这二人都反了。现在王殷也要"入朝",答应他,是不是也要反啊?

郭威没有答应王殷"入朝",可能就有这方面的考量。至此,我看到的历史记录开始出现混乱。记录中说"邺都留守、天雄节度使兼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同平章事王殷恃功专横",所谓"专横"的案例是什么呢?说王殷在邺都,节制河北诸镇屯戍大兵时,在应该汇报朝廷,由朝廷下达正式"敕书"也即皇上的手谕文书,才能调动的军事行动时,他用"手帖"就实施了。但究竟啥事?记录中没有说。但这事意味着王殷已经在河北诸镇取得了管控边防军的能力,可能是事实。在那个不是士卒怕藩帅,而是藩帅怕士卒的"权反在下"的乱世,有效管控辖境的武装力量,并不是坏事,更不是"罪恶"。

同类推荐
  • 汉雄

    汉雄

    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年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为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马刀下的冤魂和马鞍上的得意,没有丝毫区别,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任何人都没有无故剥夺的权力。没人可以随便欺辱大汉的子民,没人可以在大汉的国土上任意的抢掠杀戮。无论我们的敌人有多么的强大,汉家的血脉终将激励着我们拿起刀剑,争取属于自己的尊严和荣誉。要让这帮草原鞑子领教汉家儿郎的勇武,用他们的尸山血河铸就大汉民族的辉煌。云啸向天怒吼,大汉雄起。龙王书友QQ群:282022096,欢迎各位朋友共同讨论篡秦的发展。
  • 明史三记之马背王朝

    明史三记之马背王朝

    公元一六五八年,明代最后一个小皇帝,南明小朝廷由广西贵州退入云南,在吴三桂,卓布泰的围追下,逃往滇西边境,晋王李定国在贡山伏兵,不料大理寺卿卢桂生告密,李定国大败,高文贵等四将战死。永历帝退入缅甸,后被缅方执拿,送给吴三桂。公元一六六二年四月被吴三桂杀于昆明。时晋王李定国,巩昌郡王白文选仍率部转战滇西,闻永历死讯,李定国病故,白文选降清。李定国部将杨容将蜀王刘文秀所献的十六万两黄金藏在道人山,欲图东山再起。多年后吴三桂反清,杨容下山投吴三桂......寻朱明后人。南明王朝始建于广东,流转湖南.广西.贵州.云南.一直在马背上流亡,至永历帝死,前后近二十余年,史称“马背王朝。”
  • 北大历史课

    北大历史课

    北大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程,一批又一批的北大人见证了时代的变革;回首历史,也看穿了过去的风云变幻。本书将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娓娓道来,从远古传说到近代文明,从华夏大地到世界舞台,内容涵盖古今,贯通中外,让我们以史为鉴,立足当下,放眼未来。
  • 峡江地区汉晋墓葬文化因素分析

    峡江地区汉晋墓葬文化因素分析

    《峡江地区汉晋墓葬文化因素分析》是索德浩在硕士论文基础上修改出版的,前后历经数载,反复补充了不少资料,是今天研究长江流域汉晋以来墓葬考古和相关历史背景的一部颇具参考价值的著作。
  • 掌上帝国之战国时代

    掌上帝国之战国时代

    沙场点兵,挥斥方遒,指点江山,坐拥美女。教你如何逆袭高富帅,斗智斗勇变男神。一看就根本停不下来的战国时代。
热门推荐
  • 芳华女侯

    芳华女侯

    我的新文《贵圈真乱》http://m.pgsk.com/a/954719/m.pgsk.com乱世沉浮,宫阙旧事。宣成二十二年,北朝大魏朝中传闻,永历帝得力心腹谋士,似乎是一女子,机变无双,狡黠多端。永历二年,南朝大夏民间传闻,永历帝亲封的芳华侯,也是一女子,闺名青樱,芳华绝代。永历三年,京中亦有传闻,永历帝宠冠六宫的英贵嫔,闺名也是青樱。此女是否彼女?此青樱是否彼青樱?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前尘往事和惊天秘密?红烛罗帐,金碧椒房,谣言纷纷,传说芳华侯时常留宿宫中,就在连皇后也不许进入的清明殿中龙榻上……礼部尚书冒死上谏:“芳华侯纵然是有功之臣,夜宿宫中也名不正言不顺,有损圣上清名!还请皇上放芳华侯回府!”他闻言冷笑道:“朕会让这件事名正言顺!”与一向得宠的逸妃在御花园偶遇,逸妃强命芳华侯行礼,谁料当夜便被打入冷宫思过!他阴沉道:“招惹她,这就是下场!”为他甘愿深宫终老,为他指点江山,为他策马沙场,为他远赴北朝纵横捭阖,却在宠冠六宫之时方知,他强留她在宫中,为的只是“得凤潜者得天下。”而她的身份却是……北朝四王拓跋彦,雪山上救她一命,战场上纵她数次,从未山盟海誓,只每年生辰遣人来道:“只盼他负你。”南朝旧事,芳华女侯。
  • 女皇的储秀宫

    女皇的储秀宫

    她天姿国色!她热情善良!她随遇而安!她色女一个!!她一不小心逃亡逃到了女尊国!什么什么?丞相的女儿?不错,养得起三千侍子!什么什么?家族被灭?不要紧,大不了咱换个身份从新来过!某女左拥右抱,适应良好,自在逍遥!可是————什么什么?她身负富可敌国的宝藏?那个该死的造的谣?没看见她在出卖色相赚钱吗?什么什么?俏成儿被掳走了?什么什么?云依然家被打劫了?什么什么?美人皇上失踪了?什么什么?其他三国对咱出兵了?丫的!老娘不发威,当我是病猫啊?怎么说咱也是二十一世纪的超级天才好不好?于是————浅浅一笑,我迷死你!整点火药,我诈死你!造个大炮,我轰死你!还谁敢伤害咱的美人?咱千山万水追杀你!实在不行,咱造个原子弹直接磨灭你!最后她求过雨,她拜过神,她祭过天,她对着一顶皇冠她发了难!悲剧啊!某迷糊仰天长叹!!!话说——一个皇帝爱上你那叫幸福;两个皇帝爱上你那叫幸运;三个皇帝爱上你那叫有面子;四个皇帝都爱上你的时候,那就叫“噩梦”虞天舞一脸郁闷的看了看御案上的奏折,再看看四个正神采飞扬的“搓麻将”的皇帝老公。再看了看御案上的奏折,又看了看正在专心致志“斗地主”的四位王爷老公。没有人理她,竟然没有人理她?真是孰可忍孰不可忍!!!扔掉了手中的朱笔,站上高高的御案,虞天舞大声宣布道:——“谁批奏折,谁侍寝!”三秒钟!桌上的奏折被瓜分一空。虞天舞小心翼翼的逃出御书房。逃啊!此时不逃更待何时?那群妖孽,被他们抓到就别想再下床了。====================================================================通知:女主——虞天舞有亲亲爱令狐领养,一号男主佟成儿有嘻嘻哈哈过一生领养,还有其他角色等待亲们带回家哦!(1)佟成儿由嘻嘻哈哈过一生领养(2)紫衣由花若熏衣领养(3)云依然由1391662896领养(4)皇甫奇由helian880领养(5)闻人正娴由雨之遥yzy领养(6)乐逸公子由宝贝小魔女领养(7)赫连舟由倾城姗姗领养====================================================================——本文温馨浪漫的NP哦,欢迎收藏!!呵呵~·
  • 爱如玫瑰次第开:索解传媒朝代中国文学精神

    爱如玫瑰次第开:索解传媒朝代中国文学精神

    ,贴近灵魂,没有生命的感同身受,必得贴近身心。屏息谛听。蜷缩在文红霞编著的《爱如玫瑰次第开:索解传媒时代中国文学精神》文字里,聆听玫瑰绽放的声音,体味揣摩,又怎能准确地把握作品微妙复杂的内核?又怎能将作家传神写照,描摹出其精魂?优秀作品正是作家的生命激情和人生体验的结晶,要想真切地了解你的研究对象,并让内心也呈现玫瑰的光芒
  • 寒门贵女

    寒门贵女

    【声明】1,推理是个精细活,袖手朗朗乾坤!一朝醒来,且禽兽不如!”*对话一:“那就不要说了。”“安馨,或有疏漏,力求合理,大婚一年依然有名无实,诸位看官若有高手,取而代之的狠辣果决,还请海涵。2,有推理,鬼怪杀…“我爱你。”真凶?是你!“…”神探?是我!懒散的表象,必有凶杀,未成年的少年们,你是否能让我安心?”“你是谁?”“但很重要。”“我是…”“长话短说。你又不是人,更因遭人嫉恨被陷害至死。”“你爱谁谁!”对话二:对话三:“不要逼迫我说出那三个字,不要当真,懦弱不在,本故事纯属虚构。太俗。3,喜欢本文,看透事情的本质,作者自然是极欢喜的,各位小主还请看文愉快,一纸休书休掉前世替嫁女紧追不舍的夫君。结局一对一,女强,一脚踢飞索命狼狗,喜欢的妞妥善收藏,好生安放,毒杀,不胜欢喜,天才的头脑,O(∩_∩)O当胸无点墨变成满腹经纶!“此事说来话长…”当愚昧无知变成绝世聪慧!当寒门贫女变成名动天下的天才!“哪三个字?”——奇案错综,不喜欢本文的,寻找最终的真相!试看她如何翻手风云,还请勿喷,右上角有叉,性格懦弱的寒门贫家女安馨代妹替嫁给年轻有为的富家少爷,轻轻一点,你也欢喜,诡谲离奇!密室杀,我也欢喜。”*“爱是一种发自于内心的情感,多见于人与人,遭到夫君冷待,或人与动物
  • 花美男恋人租赁社

    花美男恋人租赁社

    当穷到掉渣的贫民女生和有着王子病症候群的五大美男撞在一起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你敢相信有着美丽外表的贫民女生成为五大美男的狩猎目标么?恋人租赁,情书大使,美男花茶。神秘事件背后是谁在操作?丘比特之箭会降临她与谁?是腹黑到极致的他,还是摘下眼镜就变妖孽的他?
  • 培养高情商高智商高财商的孩子

    培养高情商高智商高财商的孩子

    本书是一套家庭教育类图书,它是从多个角度全方位打造教育新理念,为广大父母排忧解难,以中外历史上的优秀家庭教育实例来引导读者,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案。
  • 重生之大风水

    重生之大风水

    她,魏小沫不过是普通的打工族。一朝重生,风起云涌。生带素女血,拥通灵之术。后有得道先祖,享九宫飞星权。叱咤风云的背后,却有着魏氏血咒。魏者,半鬼也。那,又何妨。灵童阴女为她开道,河图洛书为她所用,且看她调教冷面师兄,踹翻巨子,驯服战争之王。
  • 骨质疏松(贴心大夫丛书)

    骨质疏松(贴心大夫丛书)

    通过临床病症的表现,并介绍了他们所在单位、姓名、联系方式、出诊等时间等,这套丛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俗性:采用大众语言讲解医学术语,用得上。一人读书,便于联系,讲基础理论,又成了就医指南。贯彻“一分为二”的两点论讲解、诊断和治疗,避免绝对化不会使群众无所适从;4权威性:这套丛书的作者,患者及家属能看得懂,并以生活“比喻”帮助了解;2实用性:学以致用,都是具有丰富的经验的临床医生,全家受益,其中多数是某一专科的专家,还要了解其所以然。,成为“家庭小医生”、左邻右舍的“健康小顾问”;3科学性:不仅知其然。理论与实际结合
  • 特种部队之俄罗斯篇

    特种部队之俄罗斯篇

    阿尔法作为世界最精锐的特种部队之一,具有非常丰富的反恐实战经验。曾被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称赞为“全球最优秀的特种部队”。由于阿尔法小组成员在执行任务时,脸上总是涂着黑色的油彩,所以人们称其为“超级黑兵”。这支黑兵是当前俄罗斯执行反恐、反颠覆、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中坚力量。
  • 嫡女皇妃

    嫡女皇妃

    “还不如通知夫人,以及身下的床。“小姐,夏沉香醒过来的时候,你醒了。”一个惊喜的声音传来,夏沉香看去,红木的家具,应是丫鬟,却觉得手使不上力,夏沉香不知道怎么回事,只是睡了一觉,玫红色的花帐,醒来就一切都不一样了,一眼看去,想来,这应该是传说中的穿越吧,看到的就是古色古香的房间,只是不知道自己穿到了哪里。夏沉香想要坐起来,说小姐醒了。自己的右手上缠了布。”似水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