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9200000001

第1章 序言

从石器时代到工业时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在全世界都是如此。而在世界的东方,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更是华夏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16世纪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科技水平总体上处于世界前列。

当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文明相继衰亡,出现了中断现象时,古代中华文明一直在持续发展,甚至当欧洲沉沦于“黑暗的中世纪”时,中华文明仍在大踏步前进,其中独具特色的农学、中医药学、天文学和筹算数学这四大传统科学体系更是取得了领先世界的许多光辉成就。以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这四大发明为标志的传统技术更为世人称道。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除了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外,在天文历法、建筑、水利、地理等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这些发明和成就对整个世界面貌的改变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正如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在其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所说:“(中国人)在许多重要方面有一些科学技术的发明,走在那些创造出著名的‘希腊奇迹’的传奇式人物的前面,和拥有古代西方世界全部文化财富的阿拉伯人并驾齐驱,并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英国另一位著名科学史家贝尔纳,在为其《历史上的科学》中译本所写的序中也曾这么说:“中国许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巨大中心之一。已经可以看出,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从希腊的抽象数理科学转变为近代机械的、物理的科学的过程中,中国在技术上的贡献——指南针、火药、纸和印刷术曾起了作用,而且也许是有决定意义的作用。我确信,中国过去对技术的这样伟大贡献,将为其将来的贡献所超过。”

中国古代的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有社会、经济、地理环境等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中国的文明史非常悠久,远在欧美拉丁地区还处在蒙昧时代时,我国就建立起了较为健全的奴隶制国家,而且人口众多,在公元1840年之前中国的人口一直占世界的30%以上,可以说人口带来了极大的生产力。第二方面,是在劳动过程中的长期实践,在漫长的岁月里,勤劳的中华儿女经劳动逐渐积累了各种经验和技巧,职业种类的分化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这又进一步丰富了各种经验和知识的积累。第三方面,中华民族诞生于长江和黄河流域,拥有得天独厚的肥沃土地,这肥沃土地孕育人们的同时,地理环境,生存需要、劳作经验,为科技意识的萌发与发展制造了不可多得的优势,也正因为如此,我国古代的农学、天文学等学科的诞生和科技成就都直接与生产相关。

中国古代的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还有政治、教育等多方面原因。在政治方面,奴隶制度、封建制度、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也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自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起,中国形成了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国家,强大的封建王朝在科技发展中起了相当重要的组织和支持作用,长期统一的局面为科技发明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也促进了科技在更为广阔的范围内互相交流发展。在教育方面,中国古代教育和对外交流的发展也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自孔子时代起,打破教育文化贵族垄断的局面,中国教育事业得到发展,培养了大批从事科技文化的人才,而外交上频繁的对外交往,特别是丝绸之路的开通,有助于吸收其他国家、地区人民的科学技术先进经验,推动科技的进一步发展。

那么这时就会出现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但在近代以后就远远落后于西方?这一疑问被称为“李约瑟难题”,对它的解答主要有以下这么几种观点。

一种观点是认为我国长期不变的封建制度抑制了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生。强大的君主集权和专制官僚统治,使资本主义难以发生和发展,这种封建社会发展的停滞性,极大地限制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和政策制约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把儒学作为官方哲学,学校讲授“四书五经”,以培养科举人才为主要目的,自然科学一片空白;特别是在18—19世纪,正是西方科技大发展的时候,腐朽的清政府却采取了愚蠢的闭关锁国政策,排斥和拒绝外来科学文化,严重地影响了科学技术在中国的发展。

第二种观点则认为中国传统科学本身一直存在缺陷,比如我国古代的科学工作者,长期停留在靠个人经验、直观知识上,不能自觉地应用实验手段寻根究底,所以科学研究到一定地步就原地徘徊,难以深入和突破。德国哲学家及数学家莱布尼兹在公元1697年的《中国近事》一书中说:“看来中国人缺乏心智的伟大之光,对证明的艺术一无所知,而满足于靠经验而获得的数学,如同我们的工匠所掌握的那种数学。”爱因斯坦也曾说过:“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文艺复兴时期)。”无法将个人经验上升为系统的知识,这是近代以来科技水平难以提升的原因之一。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近代社会的动荡也影响了科技的发展。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动荡不安,尤其是清朝结束后中国长期陷入战乱之中,中国科技发展缺乏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这确实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科技的发展。

尽管如此,在西方科技如日中天的当今,中国古代科技仍然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它从遥远的古代传递给我们一种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智慧之光,值得我们去回顾与把握,并将其发扬光大。

帅倩

2013年2月于成都

同类推荐
  • 火炮之库

    火炮之库

    科学教育,是提高青少年素质的重要因素,是现代教育的核心,这不仅能使青少年获得生活和未来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青少年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科学教育,让广大青少年树立这样一个牢固的信念:科学总是在寻求、发现和了解世界的新现象,研究和掌握新规律,它是创造性的,它又是在不懈地追求真理,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奋斗。
  • 生活新探

    生活新探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
  • 南极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南极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乐乐淘是一个爱冒险的小男孩,在布瓜博士的帮助下,他与好朋友小猴一起进入南极,开始了冒险之旅。他们乘坐着阿拉丁的神奇飞毯着陆南极,乐乐淘随身携带的背包可以从中取出任何想要的东西,解决在旅途中遇到的问题;而飞毯的神奇之处在于它可以根据需要变化,可以变成雪橇、潜艇、轮船等等。在这个故事中,所有的动物都是拟人化的,它们像人类一样生动、可爱。在一位企鹅导游的带领下,通过他们在旅行中的所见所闻,介绍了南极的美丽奇观,通过远程链接布瓜博士,解答他们所有的疑问。
  • 天文馆漫游:宇宙奇观

    天文馆漫游:宇宙奇观

    本套天文馆漫游知识丛书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知识性、前沿性、可读性和系统性,是青少年了解天文、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谱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探索世界:寻访历史宝藏

    探索世界:寻访历史宝藏

    久很久以前,地球上曾经有这样一个帝国:这里的人民相貌普遍十分俊美,他们不需要劳作就可以过上惬意富足的生活,甚至那个时期还出现了充满传奇色彩的“美人鱼”“机器人”……然而,就在公元前一万六千年的某一天,这个近乎完美的帝国在一夜之间消失了……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夜成妃:太子,太霸道

    一夜成妃:太子,太霸道

    一朝穿越,嫁给了当世冷峻,嗜血的太子,成为了他的妃子,婚后的相处共患难让两颗心紧紧相连,她说:“一生一世一双人”;他笑着回:“没事分手,只有丧偶”。但,当阴谋,背叛袭来时,他们能否鉴定他们的承诺。
  • 克隆赢家

    克隆赢家

    成功最快的方法,就是克隆已经证明有效的方法。要成功,快速成功,就一定要研究成功学,研究已经成功的实例。
  • 火神斩

    火神斩

    一段神秘的重生,一条血腥的复仇之路,一个神秘大陆....一切的一切是无意还是早已注定。杀血路,解迷局,傲视苍穹,弹指灭天...
  • 葬密者

    葬密者

    1959年,大通湖农场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诡异事儿,200个大活人凭空消失。在公安厅抵达农场的前一晚,几个来自军方的神秘人物介入调查,将农场的王解放等人带走。一段尘封于战争时代的卷宗,渐渐浮出水面;一个隐秘机构,渐渐走入王解放的世界。他们,便是葬密者——一群埋葬秘密的人。【葬密者官方千人群: 328597965。 微信公众号:文禅堂的灵异空间】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八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八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编选了经典的故事,让学生从中明白道理,学会成长,体会人生。
  • 奥运消息

    奥运消息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浴火重生

    浴火重生

    去冬才历冰雪苦,喜见春风入我怀。年初又弭『藏独』乱,八月奥运准时开。不意忽逢大地震,汶川惨罹亘古灾。庐舍顷刻夷平地,数万生灵化尘埃。噫吁...
  • 少年犯

    少年犯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