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震是东汉中期的著名学者,被誉为“关西夫子”,也是清正廉洁的名相,他用生命悲壮地践行了“清白吏”的座右铭,表现出崇高的人格和气节。“关西夫子”和“清白吏”这两个至上的荣誉,是他一生最真实、最闪光的写照。门生三千,桃李遍地多贤良;“四知”拒金,千古佳话成典故。
杨震少时因父早逝,自幼与母相依为命,虽家境困苦,却勤业好学,世人赞其“时经博览,无不穷究”,誉之为“关西夫子”。他潜心学术,传道授业二十余载,因其学识渊博,德高望重,故从学者如市。直到50岁时,杨震才走上仕途,历任荆州刺史、涿郡太守、司徒、太尉(司徒、司空、太尉并称“三公”),主掌全国军政等职。一生忧国忧民,清正廉洁,从不接受别人的馈赠。后遭佞臣诬陷被罢官,自杀身亡。
在华阴市岳庙东十余里的双泉村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四知书院。书院初建于东汉永元初年,是汉太尉、关西夫子杨震出仕前传道授业之所在。何谓“四知”?即“天知、神知、你知、我知。”这说的是杨震“暮夜却金”的廉洁故事。
杨震从20岁以后,一心一意自费设塾授徒,开始了他长达三十年的教育生涯,而对于地方州郡长官征召他出仕做官的召请任命置之不理。他当时家住华山脚下的牛心峪口,利用其父授徒的学馆收徒传业。他坚持有教无类,不分贫富,因此四方求学者络绎不绝。由于他教学有方,名气很大,学生很多,因此学馆如市,书声琅琅,规模很大。当时牛心峪槐树很多,杨震教书育人以清白正直为要,其严谨的治学精神和高尚的师德情操被人们誉为“槐市遗风”。继牛心峪学馆讲学之后,他还在华阴双泉学馆等地讲学,学生总数多达三千余人,可以同孔子有三千弟子相媲美。所以,当时人们就称杨震为“关西孔子”(后人亦称其为"“关西夫子”)。杨震教授的学生,英贤甚多,不少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如虞放在汉桓帝时官至司空,是掌管国家工程建设的官员。
东汉安帝在位时,品学兼优的杨震被当时掌握朝政大权的大将军邓骘所看重,诚邀其入仕,为国效力。杨震从政后,为官清廉,政绩卓著,多次得到提拔升迁。在任荆州刺史期间,杨震推荐了颇有才华的王密作了昌邑知县。几年之后,杨震去东莱赴任时,途经昌邑,王密得知,执意要来拜见。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他特意在夜深人静时来见杨震,并奉上黄金十斤,以答谢其知遇之恩。杨震见状,勃然大怒:“以前我深知你的为人,认为你德才兼备,才荐你为县令,可是现在你为什么不了解我的做人准则呢?”王密低声说:“我感谢大人惜才用才的恩德,只是无以图报。现在正是夜幕时分,黑夜中绝对不会有人知道,大人尽管放心收下。”杨震正色说道:“怎么会没有人知道?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百姓,应以清廉为本。如果认为没有人知道就可以收受贿赂,这不是伤天害理、欺世盗名,还能是什么?你不该辜负我对你的期望,你把这些东西拿回去吧!”一席话说得王密满面羞惭,无地自容,只好收拾起黄金,悄悄地退了出来。杨震说的“天知,神知,你知,我知”,后来演变成“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这就是“四知”的由来,后人因此称杨震为“四知先生”。
杨震任太尉时,宦官李常侍想为其兄谋一个官职,但面对廉洁正直、令人望而生畏的杨震,不敢亲自开口,就托时任大鸿胪的皇舅耿宝向杨震推荐,但杨震仍不屈从,并明确表示:“李常侍的兄长无才无德,又无尺寸之功,怎能随意封赐?”耿宝威胁说,李常侍是重臣,朝野畏服,推荐其兄是皇上的旨意。但杨震仍不理睬:“如朝廷欲令三府辟召,故宜有尚书敕。”意思就是“没有朝廷的任命状,我无能为力”。耿宝碰了“钉子”,无言以对,愤恨而去。皇后的哥哥阎显是督巡三辅治安的高官,也利用职权向杨震推荐自己的亲友入朝做官,杨震同样予以拒绝。而掌管工程建设的司空刘授听到这些消息后,当即把他们都统统征召去做了官,并且在很短时间内予以提升。两相对比,可见杨震为官是何等地光明磊落,无私无畏。当然杨震因此招致显官贵胄的怨恨。
汉安帝的乳母王圣在朝中有很大影响,她女儿伯荣是个淫妇,纵情声色,还帮她收买官吏。这两个妇人和宦官勾结在一起,任性而为,操纵朝廷事务,诽谤太后,打击太后家族,气焰逼人,朝廷大臣每见到伯荣的车驾驶而来,都要屈身行礼。延光二年(公元123年),昏庸任性的汉安帝下诏书为王圣兴建私宅,“连里竟街,雕修缮饰,穷极巧伎”,十分豪华,土木工程非常浩大。杨震便上书汉安帝进行劝谏,说:“如今盛夏,正是草木旺长农业生产大忙的时候,在自然灾害严重、国库空虚、农业大忙的情况下,动用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开山取石,修建府第,不是很不合时宜吗?特别是动用大匠、左校以及其他官员,建造衙门官署几十处,相互攀比,费用过亿,耗资特别巨大。”如此劳民伤财的话,势必造成“财尽则怨,力尽则叛”的大乱局面。杨震直谏汉安帝:“自古以来,奸诈的女子和小人都是很难相处的,亲近她们,她们就会嬉闹放纵;疏远她们,她们又会心怀怨恨。奸诈的妇人不能干予政事,应当迅速送她们出宫,让她们居住在外面,阻断她们同宫内的往来,这样就能使恩情和德行都继续保持下来,对陛下和她们都是好事。请陛下舍弃有碍大局的私情,割除有害国家的仁爱优柔之心,把精力集中在日理万机的朝政上,谨慎使用封赏拜爵的权力,减少下面的贡奉,减少百姓的赋役征发,使天下德能兼备的人才都群集在陛下周围,为朝廷出力;让正在朝廷做官的士大夫莫因朝政不清而懊悔出仕;对诸侯国不要横征暴敛,使他们心存不满;让百姓安居乐业而不抱怨朝廷。要循着先朝英明皇帝的治国法则而行,与英明伟大的哲王比德,这岂不是很美好的事吗?”杨震还批评朝廷用人净是“海内贪污之人”,他们大肆受贿,搜刮民脂,全国上下怨声载道。“衙府征召的人差不多都是通过行贿买官的无能之辈,甚至一些过去因贪污纳贿被禁锢不许做官的人,一些放浪形骸、胡作非为的人,也都通过行贿重新得到了高官显位,以致黑白混淆,清浊不分,天下舆论哗然,都说上流地位是用金钱买来的,使朝廷招来无数讽刺漫骂。请陛下刚健中正,逐弃那些骄奢不法的近幸小人,让那些蛊惑人心的传言停止传播,诚心诚意地接受皇天的警示告诫,不要再让那些作威作福的小人再继续掌握实权,横行霸道,则天下幸甚,国家幸甚。”
杨震前后所上奏章婉转诚恳,切中时弊,但汉安帝对此一点也听不进去,而且产生了厌烦不满情绪,不仅不采纳杨震的忠谏,还把奏章拿出来给乳母王圣等人看,这一方面加深了这些人对杨震的憎恨,另一方面,这些人认为有皇帝的庇护,其行为更加骄横放纵。宦官佞臣樊丰、周广等乘皇帝外出东巡泰山之际,编造假诏书,大兴土木,争相扩建自己豪华的房屋,也被杨震察觉。杨震拿到假诏书,准备在皇帝回京时告发。樊丰等人得知后,惊慌不安,恨之入骨,但因杨震是当时名儒,名声很大而不敢直接加害于他。于是就谋划陷害杨震,诬告他对皇帝不满,有怨恨之心。昏君汉安帝也不辨别清浊善恶,下诏收回了杨震太尉印绶,罢免了杨震的官职。樊丰等人对此还觉得不够解恨,就请耿宝再上奏章,诬陷杨震对朝廷收缴他的印缓心怀怨气,有不服处置之罪。汉安帝于是下诏遣送杨震回归故里。杨震接诏后,立即动身返乡,消息传出后,京师为之震动。以前的同僚、部下门生及亲朋好友在城西凉亭为其送行,群情激愤。杨震慷慨悲愤地对众人说:“人都有一死,我不在乎。但我痛恨的是,对那些狡诈奸猾的贪官污吏却不能加以诛杀清除;我厌恶的是,对祸国乱政的淫乱女人却不能加以禁止杜绝。我死后,要用下等杂木做棺材埋葬,只要裁一块能盖住尸体的布单就行了,不要运回祖宗坟墓,不要祭祀。”一代忠臣,悲愤不能为国诛除奸臣,怀着满腔忧愤服毒自尽,以身殉国。后来,樊丰等人还派人在陕县截住了杨震的灵车,不准运回本籍,并将灵枢露停道旁,任之日晒雨淋。杨震的几个儿子则被罚做苦役,广大百姓无不为之垂泪。
杨震去世的同年冬天,汉安帝驾崩,汉顺帝即位,处死了罪大恶极的樊丰、周广等奸臣贪官,为杨震申冤昭雪,并任命杨震的两个儿子为郎官,用三公的礼仪改葬杨震,也算是给这位社稷忠臣的在天之灵一丝慰藉。改葬这天,远近百姓络绎不绝都来参加葬礼,以纪念这位清正廉洁、正直无私、疾恶如仇、敢于直谏的好太尉。杨震高风亮节的一生,足以光耀千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直是千百年来人们对一个人作出评价的最高标准。作为被千古传颂的廉吏杨震在治家方面同样垂范后人。在他当涿郡太守时整日布衣素食,以自己的形象感染家人,树立起了清白的家风。杨震的一些亲朋好友,看到杨震廉洁奉公,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也从不为后辈子孙计谋前程。也曾有人竭力劝杨震置办一些产业,留下一点家产给子孙。杨震执意不肯,说:“让后世人都称他们为清白吏子孙,这样的遗产难道不丰厚吗!”他的一言一行都对子孙产生了深远影响。
杨震在乡下教书期间,除严格要求子孙刻苦学习之外,还总是在空闲时,带他们到田间参加体力劳动。不仅让他们认识各种各样的农作物,还使他们切身体会到耕作的艰辛。杨震进京做官后,他家离皇宫较远,却一直坚持步行上朝。后来,朝廷根据他的实际情况,专门为他配备了一辆马车。有一天,他在太学读书的三子杨秉,趁他休假,便乘坐那辆马车去上学。他发现后,当即喝令停车,并说:“这车是朝廷为我上下朝而专门恩赐的,你怎能坐它上学呢?你这么年轻就懒得走路,将来怎么能竭诚为国效劳?”杨秉听罢父亲的话,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过错,从此,无论遇到什么特殊情况,再也没坐过父亲的专车,而且举一反三,开始从多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杨秉博览群书,也常隐居授业解惑,至40多岁才踏上仕途。历任侍御史,豫、荆、徐、兖四州刺史,皇帝侍讲,太中大夫,左中郎将、侍中、尚书、太尉等职。据史载,杨秉一向严于律己,忠君爱民,堪与其父相媲美。杨秉自律极严,以“三不惑”即不饮酒、不贪财、不近色而闻名于世,人们赞其为人“淳白”。最为突出的是杨秉继承了父亲杨震的清廉刚直品格。当刺史官时,杨秉总是坚持办多少天公事,领多少天俸禄,多余的钱不往家中带,在历史上留下“计日受俸”的佳话。他过去的同僚、部下赠给他的钱财有百万之多,全部被回绝。延熹三年(公元160年),白马县令李云因谏讽时政,被治罪。杨秉当时任太常,觉得处理不公,挺身而出,为李云争辩。结果触怒了汉桓帝,将他罢官,遣归故里。杨秉素无积蓄,身处逆境之中,生活贫寒,常常是两天只能吃一天的饭,以至“并日而食”,仍保持平生清贫廉洁之本色。贫贱不能移,士穷节乃见。当时的生活贫困到无米下锅的地步,任城的孝廉景虑得知后,到杨秉家,赠送一百多万钱,进行接济,杨秉坚决拒绝,分文不取。后遇皇帝大赦,又回朝为官,担任太常。延熹五年(公元162年),宦官专权,吏治败坏,气焰嚣张的宦官们贪污受贿,任人唯亲,腐败之风弥漫朝廷内外,引起朝野上下怨声载道。杨秉联合司空周景上奏汉桓帝,提出不许宦官子弟当官掌权,并彻底清理各类劣迹官员等建议,获得汉桓帝批准。他还检举揭发了贪官、冗官五十余人,上奏朝廷,并予以严肃处理,全国为之震动。其忧国忧民、不畏权势、勇于斗争的事例不胜枚举。
杨震的孙子杨赐,继承其清白家风,笃志博闻,历任司空、司徒、太尉。杨赐任官期间,汉灵帝不理朝政,四处游玩闲逛,造成了宦官专权,吏治腐败,朝廷对拜官授爵视同儿戏,国家境况似江河日下。杨赐上书指责朝廷任人唯亲,“有形势者,旬日累迁,守真之徒,历载不转,劳逸无别,善恶同流”,希望皇帝能迅速改变现状,复兴朝政正气。敢于为国直言上书的杨赐得到了世人的敬重,皇帝也在策书中称赞他是士林学习的楷模。
杨震曾孙杨彪,“少传家学”,博闻强记,入仕后官至太尉。他终身不畏强权,维护国家的政通人和,其忠心义胆日月可鉴。汉灵帝光和年间,宦官头目王甫指使属下窃取国库巨额资产,杨彪得知后即刻予以揭发,并报告司隶校尉阳球。阳球上奏汉灵帝,获准后,王甫及太尉段颍等人都被处死。这次为民除害之举得到了天下人的交口称赞。
《后汉书·杨震列传》评论说:“自震至彪,四世太尉,德业相继……为东京名族”。杨氏一家四代为相,代代“能守家风,为世所贵”。这种忧国忧民、公而忘私、疾恶如仇的为官品格,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中极有价值和生命力的、应该发扬光大的精华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