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7900000006

第6章 做人的心态(1)

不可有强人所难的心态

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年轻时死了丈夫,光武帝念及姐弟之情,想帮姐姐再找一个好丈夫。

有一天,姐弟两人坐在一起讨论朝中的大臣,刘秀想借此机会探测一下姐姐的“目标”,便问道:“朝中众臣,姐姐觉得谁是真正的贤士?”

湖阳公主回答说:“依我之见,宋弘为人有威望,有道德,是其他人无法相比的。”刘秀立马明白了姐姐的意思,她是看中了宋弘(宋弘是东汉光武帝时代的风云人物,官位做到大司空,爵位高至宣平侯),就安慰姐姐说:“姐姐想与宋弘结亲,真是有眼光,宋弘这个人守正立朝,仪容端方,我向来很赏识他的人品和才能。这是件好事,姐姐且等一等,容我找个时机为你们撮合此事。”

有一天,早朝过后,刘秀特意请宋弘留下,陪自己说话,让湖阳公主坐在屏风后面听他们聊天。刘秀知道宋弘有妻子,不好直接提亲,就先试探宋弘:“一个人贫穷的时候,结交的只能是贫穷的朋友,娶的只能是相貌粗俗的平庸女子;但人若显贵了,就该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环境,多结交达官贵人,另娶一个雍容华贵的妻子。这是情理之中啊!”

宋弘领会了皇上的意思——想让自己抛弃结发妻子,另寻新欢。他想:“妻子与自己感情很好,回想当年父亲被奸臣迫害致死,妻子与自己一直同甘共苦,现在自己得势了,怎么能遗弃她呢?”于是,宋弘对光武帝说:“臣听说人穷苦时交的朋友,富贵的时候不能忘记他们;而穷苦时一起吃苦、患难与共的妻子,也不能因为自己富贵了就抛弃她,这才是一个真正的贤达之士应该做的。”听了这话,刘秀明白了宋弘的意思,更钦佩他的为人,也就打消了提亲的想法。

以刘秀“人王地主”的尊贵地位,找到自己的下属提亲,这是给下属莫大的荣耀,因此,下属不管怎样都应该领情答应。但是,宋弘偏偏是个“不知好歹”的人,信奉“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的处世原则,硬是拒绝了皇上的好意,宋弘的高尚就在这里。

刘秀打消了提亲的念头,表明他是通情达理的人,不因下属不遵从自己的意愿而愤恨,更没有用“霸王硬上弓”的方法逼婚,因为他知道“强扭的瓜不甜”,不能强人所难,刘秀的智慧就在这里。

办事不强人所难,就算是找下属办事,就算是办一件“好事”,也不能强人所难,这就是上面故事中刘秀体现出的处世原则,也是留给人们的宝贵启示。

由此可想,托人办事要想一下人家是否能办到。假如人家诚心诚意向你表示爱莫能助,就不能强迫人家非办成不可。然而,有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只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完全不考虑别人有什么困难,一旦自己有事相求,就要求别人必须答应他不可,就如人们说的“王八咬人不撒嘴”,一定得折腾出个结果来。

2004年秋天,淮北某县城曾发生一起诉讼。被告赵冬和原告李亮原先并不怎么认识,只是在一次聚会上相互感觉不错,以后也没啥来往。谁知不久之后,赵冬有个小加工厂有大量应收账款很难收回,他就去找在县公安局工作的李亮,让他帮忙把钱款要回来。李亮没有答应他,但赵冬多次找到李亮,说“你是公安你害怕什么,要回后我给你30%的回扣”。李亮说:“我是公安不假,但不能违反政策,债权债务是你们买卖双方的事,我去就涉嫌违法了;假如通过法律解决,我可以帮助你找律师。”可是赵冬不同意,随后他多次到李亮的家中、办公室等地去找他,以致李亮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于是,在推辞不开后,李亮以影响自己正常工作和家庭生活为由,把赵冬告上了法庭。正是由于强人所难,赵冬变成了被告。

事实上,赵冬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在与人脸熟后,他们就利用人们“不好意思拒绝”的缺点,以各种“死乞白赖”的招数,达到控制他人、利用他人的目的。他们常常占了便宜还不知足,“蹬鼻子上脸”,无休止地纠缠,希望获得更大的利益。这种人只会使自己的路子越走越窄。因此,强人所难是办事的一大忌讳。

还有这样一个实例:

方健了解到老同学丛卓有亲戚在政府部门工作,便找到丛卓,希望能利用他的亲戚把他从乡下调到城里。丛卓见老同学相求,尽管心理犹豫,但还是答应下来了。

丛卓问了他的亲戚,亲戚说没法办,丛卓便向方健说明了情况。但方健觉得是丛卓做事不尽心,马上拉下了脸说:“你真不够意思,这么一件小事都不帮忙!”说罢便转身离开。

丛卓认为自己费力不讨好,心里很难受。他本打算讲完这件事后,再告诉方健另一个和他关系不错的人或许能办成这件事,但看方健的态度,他也不敢提这层关系了——他怕再办不成又被抱怨。

方健的这种意气用事的行为,就是强人所难,是托人办事时一大禁忌。求人办事一定不能强人所难。假如对方不愿帮忙,一定有不愿意的理由,求人者就应该考虑对方的难处,另想办法。假如对方有顾忌,就应给他(或她)足够的考虑时间,千万不能因对方当时没有答应便意气用事。

一位心理学家说:“牺牲别人去做一件对于自己有利的事,已经不妥当,如果再把这件事看做是对别人的一种慷慨施舍,那就是不可饶恕的自欺欺人行为。而且,到头来一定会失败的。”

就像爱因斯坦所说,人是一种会算计的动物,当你听到对方拜托你所说的话之后,你会本能地判断这些请求的力量,依每个人的不同判断原则,大体上有以下三种类型:

精打细算:从利弊、得失来进行判断;

朴素本分:从人情、美德的方面加以判断;

理智清醒:从逻辑理论上来进行判断。

当然,有的人对一件事的判断可能是三种类型都有,也有人对一件事分别用不同的方式去看待它的价值。就像有人托你办一件事时,假如你精打细算地去判断,发现此事对你有害无益;但接着又站在朴素本分的角度去判断,你会认为和对方一往情深,即使自己吃亏一些,也替他(或她)办了吧;最后你也许会用相对理智的观点去判断一下,认为“照办”虽然吃亏,但不照办会损害相互的感情,比较之下,为顾全大局,你还是“照办”了。

以心换心,换一个立场去思考,既然别人有求于你时,你会有这么多的顾忌,那么自己有求于人时,就不能不替别人顾忌了。

办大事不强人所难,小事也是这样。就像你想要朋友跟你一起去参加某项活动时,朋友显示出犹豫,这时,假如你再非要拉他(或她)与你同去,就会使朋友感到为难。假如他(或她)已有的活动安排不便改变就更为难:对你所求,假如答应就得放弃自己的计划;假如拒绝又在情面上过意不去。或许他(或她)表面上没有什么反应,但心中必有几分不舒服,觉得你太霸道,不讲道理。因此,你对朋友有所求时,应该尽量采取商量口吻讲话,在朋友方便或情愿的前提下提出所求,同时要牢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简而言之,求人办事不能抱有“一定要办成,否则就是不够意思”的想法。换句话说,求人办事要知足,别人能办多少就办多少,不要勉强别人做些不想做的事。

办事时所用之人,很多时候是自己的熟人、朋友,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人坚持地认为“有交情就应该够意思”“你办事我放心”,一头热地假想让别人为自己“两肋插刀”,反而陷入强人所难的误区。

要有不卑不亢的心态

一般人求人办事时,卑卑微微,让对方怜惜,这种人对方可能见得比较多。可是,假如你一反常态,态度不卑不亢,在气势上并不输给对方,对方可能就会在心中思索:“这小子可能有些来头。”这样,对方就不会看不起你,反而会重视你的要求。

人在面对强势、压力的时候,要表露出不卑不亢的态度。在这方面,前人烛之武在“退秦师”时做得就很好。

公元前630年,因为郑文公对晋文公无礼,并且还依靠楚国。于是,晋文公联合秦穆公率军围攻郑国,这时,晋军驻军函陵,秦军驻军氾水之南。

佚之狐对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假如派烛之武去拜见秦国国君,秦国军队一定会退兵。”

郑文公听从了他的建议,烛之武却推托说:“臣在壮年的时候,都不如别人,现在老了,更做不了什么事了。”

郑文公说:“我没有在您早年重用您,现在情况紧急时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话又说回来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

事已至此,烛之武不得已只能答应去游说秦国国君。当夜,郑文公派人用绳子把烛之武从城墙上放下去。

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明白就要亡国了。假如郑国灭亡对您有益处,那就值得麻烦您劳驾左右。越过其他国家而在远方设置边邑,您知道这是很不容易的。您怎能用灭郑来加强邻国实力呢?邻国实力雄厚,您的力量就相对薄弱啊!假如不灭郑国而把它变成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贵国使臣来往经过,郑国给他们提供食宿给养,这对您也没有坏处;再说您以前也有恩于晋惠公,他答应给您焦、瑕两地,但是他早晨刚刚渡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修筑城墙防御,这是您所清楚的。那个晋国,什么时候会感到知足?它既以郑国作为东边的疆界,就会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损害秦国,它到哪里去占领土地呢?灭亡郑国损害秦国而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还是多多思考这件事。”

秦穆公仔细思量,下决心不攻打郑国,便与郑国订立盟约,委托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自己带军回国。

晋国大夫子犯请求袭击秦军,晋文公说:“不可,假如不是借助秦国国君的力量,我不会到今天这个地步(做不了国君)。依赖过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别人,是不仁义;失去同盟国,是不理智;用冲突来取代联合,是不武。我们还是回去吧。”

于是,晋国的军队从郑国撤退。

秦晋联军兵临城下,郑国危如累卵。受命于危难之中的烛之武,没用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只凭着短短一百多字的说辞,却使秦晋盟散约毁,两支军马自动撤离。烛之武巧妙的游说技术给人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烛之武游说的可取之处,在于他对秦穆公以“利”巧攻心、以“害”析形势、以“史”施离间,可是,这里我们主要看重其说话、办事的态度:一个即将灭亡的小国使臣,面对大国的君主,本是应该求人,却能够不卑不亢,慷慨陈词,既不刺激对方,又不丧失本国尊严,语重心长,使对方“就范”。

古往今来,求人的最高意图是求仕,即是求官。一说到求官,很多人立马会想到蝇营狗苟、卑卑微微地巴结权贵的奴才嘴脸。事实上,真正有才能、有远见的人在求官时,通常都是采取不卑不亢的态度,有的甚至还会利用“欲擒故纵”的技巧。战国时秦国名相范雎,就是这样一个人。

范雎,战国时魏国人,幼年家境贫寒,后来在出使齐国时被魏中大夫须贾陷害,历经磨难后辗转入秦。公元前266年,范雎担任秦相,辅佐秦昭王。他继承孝公、商鞅变法图强的志向,下开秦皇、李斯统一帝业,是秦国历史上史无前例的一代名相,也是我国古代在政治、外交等方面极有作为的谋略家。可是,谁能料到,最初范雎入秦求仕时多次碰到冷遇,甚至连面见秦王的机会也难以得到。

范雎入秦时,秦昭王在位已36年,国力强盛。秦军南伐楚国,力拔鄢、郢两座重镇,把楚怀王囚禁并使之幽死于秦;又挥师东指,频频大败强齐;并多次困魏、韩、赵“三晋”之兵,使魏、韩两国国君低头听命。秦朝上下虽人才济济,但太后和穰侯掌权,排斥异己;秦昭王整日在深宫中,又被权臣贵戚围绕,再加上活跃在战国时期政治舞台上的谋士说客多如过江之鲫,难免鱼龙混杂,好坏难测。那时,秦国上层统治集团对来自诸侯各国的说客辩士没有多少好印象,觉得无信者居多。所以,尽管范雎用尽心机,还是很难在秦廷立身,难以向秦昭王陈述安邦治国的计策。

有一次,范雎求人向秦昭王举报家门,道:“现有魏国张禄先生智才非凡,为天下辩士。他要求见大王,还说‘秦国势如累卵,失张禄则危,得张禄则安’,但这些话只可当面说,不可代传。”很明显,范雎此举是故作危言,耸人听闻,只是想引起秦昭王的看重。然而,秦昭王觉得天下策士、辩客往往有名无实,并不去理睬。就这样,范雎在秦国住下等旅店,咽粗茶淡饭,在郁郁不得志中挨过了两年的时光。

公元前270年,秦丞相穰侯魏冉带兵跨韩、魏而攻齐,占领刚、寿二地,扩充自己的封邑陶,从而进一步加强自己的实力。这就给范雎进攻政敌提供了机会,他在对昭王内心世界长期揣摩、分析和推断的基础上,果断而大胆地再次上书秦昭王,阐明大义,分析时弊而又紧紧抓住秦昭王的心。

范雎在信中写道:“我听说英明的君主掌政,对有功于国者给予赏赐,对有能力的人加以重任。功大者禄厚,才高者爵尊。因此,不能者不敢当职,有能者也不得蔽隐。昏庸的君主就恰恰相反,赏其所爱而罚其所恶,全凭一时感情操纵……我听说善于使自己富贵者大多取之于国,善于使国家富强者大多取决于诸侯。天下有了英明的君主,那么诸侯便不能随便专权,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明主可以分割诸侯的权力。良医可以推测病人的死生,然而明主能够预知国事的成败。利则行之,害则舍之,疑则少尝之,就算是舜禹再生,也不能扭转呀。有些话,在这封信里我是不方便深说的,说浅了又引不起大王的重视……我希望大王能牺牲一点空闲的时间,准我拜见龙颜。假如我所讲的对于治国兴邦之大业起不到作用,我愿接受最严厉的处罚!”

范雎的这篇说辞,说明了两点颇为可贵的想法:其一,他主张选贤任能,奖励军功、事功,反对用贵任亲(在血缘纽带又粗又长的早期封建社会里,这无疑是闪光的);其二,他攻击了权贵专权专利的事实,指出了“枝繁干弱”的弊端,这对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君王的统治地位,无疑是很有见地的,并且此语击中了秦昭王的心病:秦昭王处在宗亲贵戚的围绕中,贵族私家渐渐重于王室,他早有“如芒刺在背”之感,所以对这样的谏词自然十分重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范雎在信末故意做含蓄隐秘之语,使秦昭王浮想不止,吊起他的胃口,紧接着又信誓旦旦地说出其言的绝妙效用,能够振聋发聩,使秦昭王不得不召见他。从这里可以看出,范雎不但胸藏治国韬略,而且在求人重视方面也是工于心计。

果然,秦昭王见信大喜,当下谢王稽荐贤的功劳,传令用专车召见范雎。

范雎进入秦宫,早已成竹在胸,假装不知地直接闯进宫闱禁地“永巷”。看到秦昭王从对面被人簇拥而来,他佯装不趋不避。一个宦官看到,快步趋前,训斥道:“大王已到,为何还不回避!”范雎并不害怕,却反唇相讥道:“秦国何时有王,独有太后和穰侯!”说罢,继续前行不顾。

范雎此举,是冒一定风险的。但是,范雎这一句表面上好像冒犯的话,恰恰说中了秦昭王的要害,收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秦昭王听出弦外之音,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将范雎引入内宫密室,喝退左右,用接待上宾的礼数接见他,单独和他交谈。

同类推荐
  • 人生的感悟大全集(超值金版)

    人生的感悟大全集(超值金版)

    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许多风景我们无法亲自体验,有许多路我们无法一一走过,有许多人我们无法相识相知,有许多情感我们无法细细体会。然而,当你手捧这本书的时候,会马上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拥有一份意外的收获,它将帮助你在古今中外的时空隧道里任意驰骋,在人生情感的喜怒哀乐里信步徜徉。
  • 新管理口才学:实现成功管理的宝典

    新管理口才学:实现成功管理的宝典

    2003年10月15日9时9分53秒,随着指挥员的一声令下,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5号”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杨利伟成了有史以来首位遨游……
  • 读三十六计悟做事之技

    读三十六计悟做事之技

    聪明人与糊涂人做事的区别在于:前者用脑子做事,懂得谋事与谋势;后者为做事而做事,光做不想。国魏救赵——从痒处动手,在要害楔钉;以逸待劳——精力越充沛,胜算就越大;笑里藏刀——不妨以柔制人,谈笑决断大事;借尸还魂——善于借力,会借者赢;金蝉脱壳——留住退路,才有生路;指桑骂槐——间接暗示,恰到好处;苦肉计——能吃第一等苦,乃能做大事。
  • 犹太富翁的经商课

    犹太富翁的经商课

    《犹太富翁的经商课》作者从零散的资料收集开始,聚沙成塔,掌握了大量的关于犹太人的各种资料,特别是系统地学习和研究了古犹太人传下来典籍《塔木德》。《塔木德》凝聚了犹太民族历史与文化的智慧,它是长达10个世纪的时间内两千多位犹太学者的心血结晶,是整个犹太民族生活方式的导航图。在它的哺育下,犹太人在宗教、哲学、科学、商业等许多领域都取得了无与匹敌的成就。《塔木德》也是犹太人精神的百科全书,为犹太人提供了生活的准则和处世、经商、教育等方面的道德规范,构建了犹太人的世界观。犹太民族被称为“一《犹太富翁的经商课》的民族”,即犹太人的生活被限定在《塔木德》这一本书的范围之内。
  • 青春真谛

    青春真谛

    歌德说:“名言集和格言集是社会上最大的财宝——只要懂得在适当的场合把前者带进会话里,在适当的时间唤起对后者的记忆。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将之作为座右铭,产生着无限的灵感、启发、智慧和力量,从而成为人生的航灯。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
热门推荐
  • 九分帅十分拽

    九分帅十分拽

    (10更以上/日)十六岁花季少女姚小布,从她世界里失踪的少年,五年后突然出现。然而,他却装作不认识她,冷漠疏离。少年左戈的到来,给小布平静的生活掀起了波澜,先是受到王子杨耀宾的青睐,再是偶遇奇怪的帅男孩杜德跃,接着又是神秘美少年的热烈追求……这一切似乎都潜藏在一团大谜里。五年前到底发生过什么?
  • 打劫

    打劫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
  • 中西会通:徐光启

    中西会通:徐光启

    人们常常用“博览古今,学贯中西”这样的话来赞美学识广博的人,然而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真正虚心向西方学习的人并不多,能做到“学贯中西”的人则更少。明代末期奸臣当权,倭寇侵扰,天灾频繁,同时也被人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时期。在这股重实用、重民生的思想解放浪潮中,徐光启无疑是一朵引人注目的“浪花”。《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西会通:徐光启》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徐光启传奇的一生。
  • 圣兽者契约

    圣兽者契约

    这是一个圣兽者的世界,家族遗孤北辰南,逃过重重劫难终于修炼出天原力!能够同圣兽签订契约,再加上突如其来的危机,让他成为一代强者!神秘的身世,离奇的家仇,让他倍加努力!拥有双本命圣兽,沟通各系精灵,灭世重启,逆天改命!多姿多彩的学院生涯,热血的军旅,惊奇古怪的探秘,让他逐渐踏上那条命运注定的道路……
  • 纵宠,妖狐逆天

    纵宠,妖狐逆天

    【本文女强+重生+宠文。男主腹黑强大,女主小白兔变身逆天女。结局一对一。喜欢的亲们请加入书架。】云夕,九尾妖狐。身为妖皇的妹妹,她却爱上了仙界的上仙。她为了他,不惜自除妖籍,背井离乡,更甚者为他自取心头血,散尽千年修为,一夜白头,最后却换来他无情的一掌。只因为,心怀苍生的他,眼里容不下一只妖。当她再一次睁开双眼,潋滟重生。不复当初的温柔善良,现在,谁敢阻拦她的脚步,就必须付出血的代价。她,遇神杀神,遇佛杀佛,只要能够救醒哥哥,便是逆天又何妨?片段(一)“主子,这可是九百九十九年的金翎鱼啊!”冥界护法不可置信的看着自家主子。“嗯,也不知夕夕爱不爱吃。”某男似乎还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主子,千年金翎鱼,可抵一百年修为啊!”冥界护法继续不死心的说道,这可是难得的宝贝,主子居然要把它给云夕姑娘当菜吃?“那倒是。”某男的眉毛微微蹙了蹙,冥界护法以为主子终于觉悟了,却听某男轻飘飘的扔下一句,“还差了一年,只好委屈夕夕了。”冥界护法汗如雨下,千年金翎鱼放眼四界也没几条,这还委屈了云夕姑娘?!片段(二)“大胆狐妖!放下我仙界圣物!”一上仙气的胡须飞起,对某女吼道。“我既是大胆狐妖,又怎会听你的话?”某女眸中清冷,反唇相讥。“四大圣物镇守四界,你如今要夺天离,莫不是要逆天么?”另一上仙语重心长的对某女说道。某女眉毛一挑,眸中闪过一丝不屑,“逆天又如何?今日这天离我定要带走,若有人胆敢拦我,我便送他一程!”“云夕,你当真要如此么?你从前不是这样的。”某上仙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望着云夕。“从前?呵,你若要拦我,我倒不介意将你从前欠我的以命相偿。”某女望着这张熟悉的脸,眸中寒光细碎,不屑道,“不过,还是便宜你了。”片段(三)“随我回冥界皇宫吧。”某男深情款款。“不去。”某女毫不领情。“为何?”某男眉毛一挑。“后宫女人多,我嫌烦!”某女眉毛一挑,不屑道。“我的后宫,只有你一人。”某男温文尔雅道。若干天后。“冥决,你不是说后宫只有我一人么?!为什么我还要每天请安!!”某女咆哮。某男耸肩,狡黠一笑,“我说的是我的后宫。母后可不是我的后宫里的。”推荐俺的完结文文,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废柴重生斗遍渣男渣女《重生之嫡女狂后》邪帝纵宠一宠到底《女人,乖乖跟朕回家》腹黑男主萌女主兽宠文《萌宠一狐狸王妃》
  • 丢失的梦

    丢失的梦

    本书共收录著名作家周海亮小小说近作79篇,多为被转载及获奖作品。其中既有表现情感的如《娘在烙一张饼》、《丢失的梦》、《江南好》等,又有表现战争的如《馘》、《仇恨》、《战壕》等,还有表现乡土的如《长凳》、《二叔的胡琴》、《老爹打工去了》等,也有表现荒诞的如《上帝的恩赐》、《躺着睡觉的马》、《菜人》等,更有表现生存境况的如《一条鱼的狂奔》、《歌手》、《剃头》等,内容丰富,篇篇精彩。
  • 狂君惹娇妻

    狂君惹娇妻

    她,原是抱着终生不嫁的念头,结果,还是被人强掠拜了天地意与“冲喜”无二致,她的丈夫会娶了她,原因是帮他改运她的胡说八道,倒是真的助上他三分,只不过,过程虽然很重要,更重要的却是结果事实证明,娶她不能达到他的目的【娘,为什么我们要一直走,一直走?】三岁的小娃娃小小的脑袋瓜里,藏着浓浓的不解【娘要带你去看遍天下美景啊】【可是宝宝好想住在外婆家里,那里很美很美啊,宝宝可不可以不要一直走——】会累哦!【……】当然不行啊,他们母子可不是真的在游山玩水,是在逃命哎。不巧的是,追他们的正是宝宝的爹!那个完全不顾他人意愿,一直来招惹她的男人——独孤苍啸◆◇◆◇◆◇◆◇◆◇◆◇◆◇◆◇◆◇◆◇◆◇◆◇◆◇◆◇◆◇某依作品:《后娘嫁到》:《美厨前妻》:《总裁的前妻》:《残夫惹娇妻》:《极恶夫君》:
  • 借我一句我爱你

    借我一句我爱你

    昨夜晚来风,吹醒愁煞人。辗转反侧,见窗外月光如昔,花红依旧。不禁念及咱俩的故事。从相遇,相识,相知,相念,相恋,到相离,虽未坎坷,却也波折!你终究是你,我终究是我,缘分的浅薄,注定了你必须的离开我的生活。你远去的倩影,早已牵走了我的心。如果爱情的世界存在买卖的话,我愿意卖我一身热血买你一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异界之神秘空间

    异界之神秘空间

    退伍军人叶枫在和女友爱爱时遭遇意外,挺着长枪赤裸身体完成史上最奇葩穿越!这是一个神奇的空间,有斗气,有武技,有魔法,有兄弟,更有数不清的美女!且看我中华武技,如何在异界扬威,看叶枫如何用特种兵战技纵横异界,踏上巅峰……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