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7800000006

第6章 忍经(6)

《童蒙训》:“当官以忍为先。忍字一字,众妙之门。当官处事,尤是先务。若能清勤之外,更行一忍,何事不办?当官不能自忍,必败。当官处事,不与人争利者,常得利多;退一步者,常进百步;取之廉者,得之常过其初;约于今者,必有重报于后,不可不思也。唯不能少自忍者,必败,实未知利害之分、贤愚之别也。”

当官者先以暴怒为戒。事有不可,当详处之,必无不中。若先暴怒,只能自害,岂能害人?前辈尝言,凡事只怕待。待者,详处之谓也。益详处也。则思虑百出,人不能中伤。

【译文】

《童蒙训》中说:“做官应该以忍让为先。‘忍’这一个字,是一切道理的关键所在。对于当官处理事情来说,尤其重要。如果在保持廉洁勤劳之外,又能忍让,什么事情办不成呢?当官的人不能克制自己,一定会失败。当官处理事情,不与别人争夺利益,得到的往往更多;能够首先退一步的,往往能进一百步;求取的很少,最后获得的往往超过以前所想要的;现在克制,将来必然有所回报。这些不可以不想一想啊!只有那些不能克制自己的,一定要失败,这实际上是不知道好坏的不同和聪明、愚笨的区别呀!”

当官的人,应当将不暴躁发怒放在首位。事情难办的时候,应当从容详细地处理,没有不能处理的。如果先发脾气,急躁起来,只能害了自己,怎么能害到其他的人呢?前辈曾经说过:处理任何事时,只怕一个“待”字。待,就是指周密、慢慢地处理。如果这样,就会考虑得十分周全,别人也就不能中伤你了。

《师友杂记》云:“或问荥阳公,为小言所詈骂,当何以处之。公曰:‘上焉者,知人与己本一,何者为詈?何者为辱?自然无愤怒心。下焉者,且自思曰:我是何等人,彼为何等人,若是答他,却与他一等也。以此自比,愤心亦自消也。’”

【译文】

《师友杂记》上载:“有人问荥阳公,被小人辱骂后,应该怎么办?荥阳公说:‘上策是,明白别人与自己本来都是人,什么叫骂?什么叫辱?这样自然就没有愤怒的心情了。下策是,自己想一想,我是什么人,他是什么人?如果要骂他,那不就和他成为一类人了吗?用这个办法来克制自己,气愤也就会消掉了。’”

唐充之云:“前辈说后生不能忍垢,不足为人。闻人密论不能容忍,而轻泄之,不足以为人。”

【译文】

唐充之说:“前辈人说,后生如果不能忍辱含垢,就不能成为完善的人。听到别人私下交谈而不能保守秘密,轻易泄露给别人,也就不能成为人。”

《袁氏世范》曰:人言居家久和者,本于能忍。然知忍而不知处忍之道,其失尤多。盖忍或有藏蓄之意,人之犯我,藏蓄不发,不过一再而已。积之逾多,其发也如洪流之决,不可遏矣。不若随而解之,不置胸次,曰此其不思尔,曰此其无知尔,曰此其失误尔,曰此其所见者小耳,曰此其利害宁几何?不使之入于吾心,虽日犯我者十数,亦不至形于言而见于色,然后见忍之功效为甚大。此所谓善处忍者。

【译文】

《袁氏世范》称:有人说,能够长久和睦相处的家庭,其根本原因就是能忍让。但是知道要忍却不知道怎样忍,这样失误就更多。同样是忍,有人忍是要记在心中。别人触犯我,我就把愤怒隐忍起来不说,这样只不过一两次而已。如果积累得多,那么一旦爆发起来,就会像洪水一样,不可阻挡了。这样还不如随时发火,随时消解,不把愤怒留在心中。可以想作这是因为他没想好,或这是因为他无知,或这是他偶然失误,或这是他没有看到大局,或这一点损失对自己算得了什么呢?不把这些放在自己的心中,这样即使有人一天冒犯我十次,我也不会在脸上显出不满,这样忍的效果便显出来了。这才是善于忍的人。

处家贵宽容

自古人伦贤否相杂,或父子不能皆贤,或兄弟不能皆令,或夫流荡,或妻悍暴,少有一家之中无此患者,虽圣贤亦无知之何。譬如身有疮痍疣赘,虽甚可恶,不可决去,唯当宽怀处之。若人能知此理,则胸中泰然矣。古人所谓父子兄弟夫妇之间,人所难言者,如此。

【译文】

自古以来,就是贤人和愚人混杂在一起,或者父亲和儿子不能都很贤明,或者兄弟不能都成为人才,或者是丈夫浪荡无行,或者是妻子凶悍,很少有一家人都没有这种毛病的,即使是圣贤的人,对这些也没有什么办法可想。这就如同身上长了疮痍疣赘,虽然十分可恶,但总不能一下剐掉吧,只有放宽心思来对待。如果人们能知道这层道理,那么胸中就会心平气和了。这就是古人所说的父子、兄弟、夫妇之间有难以说清的事。

忧患当明理顺受

人生世间,自有知识以来,即有忧患不如意事。小儿叫号,其意有不平。自幼至少,自壮至老,如意之事常少,不如意之事常多。虽大富贵之人,天下之所仰慕以为神仙,而其不如意事处,各自有之,与贫贱人无特异,所忧虑之事异耳,故谓之缺陷世界,以人生世间无足心满意者。能达此理而顺受之,则可少安矣。

【译文】

人生在世,自从有了认识思考的能力以来,就有了忧虑以及不如意的事情。小孩哭叫,就表明他心中不满。从幼年到少年,从壮年到老年,如意的事很少,不如意的事很多。即使大富大贵的人,天下人都羡慕他像神仙一样,他仍然有不如意的事,与贫贱的人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所忧虑的事情不同罢了。所以说没有完美的世界,因为人生活在世界上就没有心满意足的。能够懂得这个道理而坦然接受,那就可以稍微安心了。

同居相处贵宽

同居之人,有不贤者非理以相扰,若间或一再,尚可与辨;至于百无一是,且朝夕以此相临,极为难处。同乡及同官亦或有此,当宽其怀抱,以无可奈何处之。

【译文】

住在一起的人,有不贤达的人会没有道理地来打扰你,如果只是一两次,还可以与他辩白;至于那些一无是处的人,白天夜晚都在打扰你,就极难相处。同乡或同事中也有这种人,应当自己放宽胸怀,以无可奈何的态度对待他。

亲戚不可失欢

骨肉之失欢,有本于至微,而终至于不可解者;有能先下气,则彼此酬复遂如平时矣。宜深思之。

【译文】

骨肉亲友中失去友爱,有的只是因为很小的事情,终于导致了难以解决的矛盾;如果有人能先克制自己的愤怒,互相认错,就可以像当初一样友好了。这个道理应该好好想一想。

待婢仆当宽恕

奴仆小人就役于人者,天资多愚,且宽以处之,多其教诲,省其嗔怒可也。

【译文】

奴仆之所以被别人差使,是因为他们的天资太笨,要对他们宽厚一些,多讲一些道理,少发脾气,这样才行。

事贵能忍耐

以能忍,事易以习熟终;至于人以非理相加不可忍者,亦处之如常。不能忍,事亦易以习熟终;至于睚眦之怨深不足较者,亦至交詈争讼,期以取胜而后已,不知其所失甚多。人能有定见,不为客气所使,则身心岂不大安宁?

【译文】

能够忍让,事情一般能做好;至于那些不讲道理,以至于无法容忍的人,也应当像平常一样与他相处。不能忍让,事情也能以成功告终;至于积怨很深不能忍受的,也可以与他打官司,期望能够取胜,却不知这样会损失很多东西。人如果有成熟的见解,不为别人的气愤所驱使,那么身心就会很安宁。

《萧朝散家法》曰:“常持忍字免灾殃。”

【译文】

《萧朝散家法》中说:“经常忍让,能够免除灾难。”

王龙舒劝诫

喜怒、好恶、嗜欲,皆情也。养情为恶,纵情为贼,折情为善,灭情为圣。甘其饮食,美其衣服,大其居处,若此之类,是谓养情;饮食若流,衣服尽饰,居处无厌,是谓纵情。

【译文】

喜怒、好恶、嗜欲,都属于情感。培养情感是恶,放纵情感是贼,抑制情感是善,断绝情感是圣人。吃甘美的食物,穿华美的衣服,住宽大的房屋,这些都是在培养感情;饮食的花费如同流水,衣服都经过装饰,对住房的讲究贪得无厌,这些都是纵情。

张文定公曰:“谨言浑,不畏忍事,又何妨?”

【译文】

张文定公说:“谨慎而忠厚,不怕容忍坏事,又有什么妨碍呢?”

孔珉曰:“盛怒剧炎热,焚和徒自伤。触来勿占竞,事过心清凉。”

【译文】

孔珉说:“人在盛怒之时,火气很大,毁了和气,也白白伤了自己。不如事情来了不与之争斗,事情过去以后,心情也自然会平静下来。”

山谷诗曰:“无人照此心,忍垢待濯盥。”

【译文】

黄庭坚诗说:“没有人知道我的心思,忍垢受辱要靠修养清洗。”

东莱吕先生诗云:“忍穷有味知诗进,处事无心觉累轻。”

【译文】

东莱吕先生诗:“克制贫困很有趣味,可以有益于诗歌创作;处理事情时平淡一点,就觉得负担轻多了。”

陆放翁诗云:“忿欲至前能小忍,人人心内有期颐。”

又曰:“殴攘虽快心,少忍理则长。”

又曰:“小忍便无事,力行方有功。”

【译文】

陆游诗说:“在愤怒与欲望之前稍稍克制一下,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期望中美好的事情。”

陆游又说:“打一架虽然让心里痛快,稍稍忍让一下,这样就会增加自己的理智。”

陆游又说:“稍微忍让一下就没有事情了,尽力忍让,才能对别人有好处。”

省心曰:“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

【译文】

省心子说:“诚实就不会后悔,宽容就不怨恨,和气就不会结仇,忍让就不会受辱。”

释迦佛初在山中修行,时国王出猎,问兽所在。若实告之则害兽;不实告之则妄语,觉吟未对,国王怒,斩去一臂。又问,亦沉吟,又斩去一臂。乃发愿云:“我作佛时,先度此人,不使天下人效彼为恶。”存心如此,安得不为佛。后出世果成,佛先度陈如者,乃当时国王也。

【译文】

释迦牟尼当初在山里修行练功,当时国王率领人来打猎,问释迦牟尼哪个地方有野兽。如果要照实告诉他,那么就害了野兽;如果不按实际告诉他,又是说假话。他考虑着没有回答,国王很愤怒,砍掉了他的一只手臂。再问,还是没有回答,又砍掉了他的另一只手臂。释迦牟尼于是发下誓愿:“等我成佛以后,一定先超度这个人,不让天下的人效仿他做坏事。”他既然存有这种心思,怎么能不成佛呢?后来释迦出世成佛,最先超度的陈如,就是当时的国王。

佛曰:“我得无浑三昧,最为人中第一。”又曰:“六度可行,忍为第一。”

【译文】

释迦牟尼说:“我得到了‘不争’的真髓,可以说是天下第一了。”又说:“六种超度方式都可实行,忍让是第一。”

《涅盘经》云:昔有一人,赞佛为大福德。相闻者乃大怒,曰:“生才七日,母便命中,何者为大福德?”相赞者曰:“年志俱盛而不卒,暴打而不嗔,骂亦不报,非大福德相乎?”怒者心服。

【译文】

《涅盘经》记载:过去有个人,称赞佛是大福大德的人。听到这句话的人很愤怒,说:“佛的母亲生下佛七天便去世了,难道他还叫大福德吗?”赞佛的人回答说:“年龄与思想都是鼎盛的时候却不急躁,挨人打了却不回骂,人家骂了也不报复,这难道还不叫大福德吗?”愤怒的人心服了。

《人趣经》云:“人为端正,颜色洁白,姿容第一,从忍辱中来。”

【译文】

《人趣经》中称:“做人品行端正,保持干净,姿容美好,这些都要从忍让中才能得到。”

《朝天忏》曰:“为人富贵昌炽者,从忍辱中来。”

【译文】

《朝天忏》中称:“那些大富大贵或为世人所尊重的人,都是从忍辱中得到的。”

紫虚元君曰:“饶、饶、饶,万祸千灾一旦消;忍、忍、忍,债主冤家从此尽。”

【译文】

紫虚元君说:“饶、饶、饶,多少的灾祸都可以在一时消失;忍、忍、忍,从此后既没有冤家,也没有债主。”

赤松子诫曰:“忍则无辱。”

【译文】

赤松子告诫别人说:“忍让就不会受到侮辱。”

许真君曰:“忍难忍事,顺自强人。”

【译文】

许真君说:“忍受世间难忍之事,顺应天理自然就成为强人。”

孙真人曰:“忍则百恶自灭,省则祸不及身。”

【译文】

孙真人说:“忍耐就能使各种丑恶的事情自行灭亡,经常反省自己,祸事就不会找上来。”

超然居士曰:“逆境当顺受。”

【译文】

超然居士说:“人处在困境的时候,就应当尽量忍耐。”

谚曰:“忍事敌灾星。”

【译文】

谚语说:“忍是灾难、祸害的敌人。”

谚曰:“凡事得忍且忍,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

【译文】

谚语说:“遇到任何事情能忍让就应当忍让一下,能饶恕别人的人并不是傻瓜,只有傻瓜才不会饶恕别人的。”

谚曰:“得忍且忍,得诫且诫,不忍不诫,小事成大。”

【译文】

谚语说:“能够忍让的时候就应当忍让,需要克制的时候就应该克制。该忍让,该克制的,不忍让,不克制,小事情也会变成大事情。”

谚曰:“不哑不聋,不做大家翁。”

【译文】

谚语说:“不会装聋作哑的人,是成不了大气候的。”

谚曰:“刀疮易受,恶语难消。”

【译文】

谚语说:“一般的人被刀砍伤还可以忍受,但如果听到坏话,就承受不了。”

少陵诗曰:“忍过事堪喜。”此皆切于事理,为此大法,非空言也。

【译文】

杜甫诗中说:“忍让别人的过失,事情过去后,心情就舒畅了。”这很符合道理,可以称为世间做事的准则,这并不是空话。

《莫争打》诗曰:“时闲愤怒便引拳,招引官方在眼前,下狱戴枷遭责罚,更须耗费几文钱。”

【译文】

《莫争打》这首诗说:“闲暇的时候,一愤怒便握拳头打架,招引官司上身,戴上手铐关进监狱,还要赔上一些金钱。”

《误触人脚》诗曰:“触了行人脚后跟,告言得罪我当烹;此方引慝丘山重,彼却厚情羽发轻。”

【译文】

《误触人脚》诗说:“触了前面走路人的脚后跟,应当告诉他‘得罪了’,并说自己真该死。将你这一方的罪过说得重一些,他那一方一定会从轻责怪,并原谅你。”

《莫应对》诗曰:“人来骂我逞无明,我若还他便斗争,听似不闻休应对,一支莲在火中生。”

【译文】

《莫应对》诗说:“别人骂我,我就假装看不见,我如果进行回骂,那肯定就会打架。听到了却装着没听见,和气的莲花就能在怒火中生长。”

杜牧之《题乌江庙诗》:“胜负兵家不可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弟子多豪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译文】

杜牧《题写江庙诗》说:“兵家胜负之事,难以预料,能暂时容忍侮辱,才称上是真正的男子汉。江东的子弟中很多是豪杰,说不定还可以卷土重来,建立一番丰功伟业。”

《诫断指诗》曰:“冤屈休断指,断了终身耻,忍耐一些时,过后思之喜。”

【译文】

《诫断指诗》曰:“受了冤屈千万不能斩断手指,手指断了一生都是耻辱,如果忍耐一段时间,事情过去以后就会高兴了。”

《何提刑戒争地诗》:“他侵我界是无良,我与他争未是长。布施与他三尺地,休夸谁弱又谁强。”

【译文】

《何提刑戒争地诗》说:“别人侵占了我的地界不是好的行为,如果我与他争夺也不是好的办法。就当做施舍给他三尺地盘好了,不要比较谁弱谁强。”

附录:

《醒世咏》明·憨山大师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

到处随缘延岁月,终身安分度时光。

休将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过失扬。

谨慎应酬无懊恼,耐烦做事好商量。

惹祸只因搬口舌,招愆多为黑心肠。

是非不必争人我,彼此何须论短长。

世界由来多缺陷,幼躯焉得免无常。

吃些亏处原无碍,退让三分也无妨。

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

荣华终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

老病生死谁替得,酸甜苦辣自承当。

人从巧计夸伶俐,天自从容定主张。

诌曲贪嗔堕地狱,公平正直即天堂。

麝因香重身先死,蚕为丝多命早亡。

一剂养神平胃散,两钟和气二陈汤。

悲欢离合朝朝闻,富贵穷通日日忙。

生前枉费心千万,死后空留手一双。

休得争强来斗胜,百年浑是戏文场。

顷刻一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家乡。

同类推荐
  • 优秀员工的8项修炼

    优秀员工的8项修炼

    只有抱着“为自己工作”的心态,才能心平气和地将手中的事情做好,最终获得丰厚的物质报酬,赢得社会的尊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也是本书的主旨所在。本书介绍了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工作以及对待工作的态度。语言通俗易懂,观点鲜明透亮,理论和案例相结合。不仅帮助你了解,更重要的是帮助你“改变”。书中汇集了大量职场精英的经验,提供了工作中应对各种问题和挫折的技巧和程序。本书有助于员工调整心态,重燃工作激情,使人生从平庸走向杰出;是成就员工职业辉煌、提升企业凝聚力、建立企业文化的完美指导手册;是一本很适合单位培训和个人发展的职场读物。
  • 名人的处世学问

    名人的处世学问

    想成功,先学会处世。学会处世,我们可以在商海官场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应对自如。本书汇集了许多成功的经验,通过一个个生动而有趣的事例,对现代社会的处世哲学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诠释。细心体会书中的妙文智语,将名人们的处世学问融进我们的一言一行,助我们走向成功。向名人学处世,像名人一样成功。
  • 做自己想做的事

    做自己想做的事

    做你想做的事,说你想说的话。不要随波逐流,真实地面对自己,尊重内心的感受,这也是人生一大快事。冲破世俗的罗网,冲破内心的矛盾,真实地做一次选择。有勇气和魄力、有意识和毅力的人,才能从生活的沼泽地中走出来。只有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你才会改变现状。不要害怕吃苦、不要一味地去依赖他人的帮助或馈赠,而应当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做自己想做的事》一书没有讲述玄妙高深的道理,而是从积蓄知识力量、进行创造性地思考、积极开发潜能、追求个性的成熟、培养坚强意志、控制情绪和维护健康等方面,给正在苦练内功的你、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和指导。本书的每一章节都非常实用,给你提供工作或生活上所需的各种建议。
  • 大公司做人 小公司做事

    大公司做人 小公司做事

    在做事中体会做人的真谛,在做人中感悟做事的奥义,做人在于了解人心、把握人心、以心攻心、赢得好感、化敌为友、左右逢源、获得支持、八面玲珑、路路畅通。做事在于热情洋溢、眼光敏锐、灵活变通、工作到位、不畏艰难、不言放弃、以退为进、有礼有节、甘当责任。
  • 卡耐基人生智慧箴言

    卡耐基人生智慧箴言

    当你了解了卡耐基的人生智慧,并有目的地借鉴时,祝贺你,你已迈出了改变你人生的第一步!你就能改变你的一生!你将能做到与他人和睦相处,互帮互助!你将能营造并享受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你将会成为一位具有出色领导能力的人!你将能获得属于你个人的巨大财富……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世界第一情深

    世界第一情深

    某一天,沈先生脱掉一身白大褂,一跃成为某神秘集团的总裁,某女愣住了,“所谓无商不奸,我是不是被你算计了?”沈先生笑而不语。别人都说:沈先生很宠她,宠到宁为天下敌也只要她,沈先生一定疯了。二十四岁的沈先生不是第一次遭遇爱情,但却是第一次刻骨铭心的去爱一个人,怎能不一眼,就终生?
  • 读书是你自己的事

    读书是你自己的事

    这是一本可以让孩子受益一生的成长励志读本阅读本书,你可以欣赏精彩故事,感悟读书方法,体验读书的轻松!阅读本书,你可以规划美好未来,成就卓越人生,享受读书的快乐!
  • 想在你心里买栋房

    想在你心里买栋房

    又名《视妻如宝:帝少的亿万宠婚》电视访谈节目的现场。“雷小姐,听说你从10岁起就开始辍学环游世界?请问你看过最美的风景是什么?”雷宝焙凝思,“最美的风景?那应该是个男人吧。”“啊?男人!”雷宝焙一笑:“是我的王。”她的王,就是她眼中最美的风景。那个桀骜不驯的黑帮世子,12岁辍学,用六年韶光,陪她环游世界;18岁消失,用四年争夺,让她成为魅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王后。23岁回归,亲自将后冠戴在她的头上,并在全世界的媒体面前宣誓:“这辈子最想做的事,就是以整个有生之年,许你一世纵容。”如此视她如宝的男人,她不知道,天底下还有什么风景,能够比他更美!但是……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师傅,门下有徒初长成

    师傅,门下有徒初长成

    前生黑帮千金之躯,双二年华被自己的父亲作为交换领地的筹码,新婚之夜被自己的夫君嫌弃,母亲亲手把自己推进大浪中,绝望到自散魂魄。不巧一朝穿越到五岁女童身,遇到谪仙的他,遇到妖孽的他,谁才是她这一生的良人?她的身世究竟有何惊天的秘密?当爱情遇到家国天下,是如何抉择?只愿一朝与你天涯乐马.....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深宫囚欢之落花血梦

    深宫囚欢之落花血梦

    一场错爱,将江婉华囚禁了一生,回头望时,那个本以为此生最爱她的男人,此时正持着明晃晃的利剑对着她:“婉儿!今日这落英翩舞的桃林,便是你葬身之地!”她流下绝望的眼泪,后悔自己未及时看清他的真面目。一念之差,他亲手将自己心爱的女人毁掉,再相见时,只剩下刀剑相向!
  • 一周教会宝宝上厕所

    一周教会宝宝上厕所

    吉娜·福特是英国最受欢迎的育儿专家,30多年来亲手照看过300多名新生宝宝,有丰富的育儿经验,是英国上流社会及许多知名人士抢着预约的育儿顾问。多年以来,吉娜被认为是最受全球欢迎的“超级保姆”,她的工作地点遍及世界各地。她曾被英国时尚杂志《Hapers&Queen》评为全英十大著名产科护理员之一。
  • 天地人间

    天地人间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