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6700000004

第4章 走出赐福堂(2)

眼看着难以收场,宪兵团长最终不得不穷凶极恶地冲上台去,一面夺过话筒说,“马先生是奉调前方考察经济,时间紧迫,还得赶紧动身上路”,一面令宪兵特务“护送”着马寅初离开重大,然后将他押解至贵州的息烽集中营秘密囚禁,后又被转移到广西桂林,直到1942年6月,才在中国共产党和社会各界的努力营救下获得自由,共计度过了一年零九个月的艰难牢狱生活。这足可以证明,马寅初十多年后所说的“为了国家和真理,我不怕孤立,不怕批斗,不怕冷水浇,不怕油锅炸,不怕撤职坐牢,更不怕死……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都要坚持我的人口理论”的话,决不是大话!还有“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枪匹马出来应战,直到战死为止,决不向专以力压服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们投降”的决心,也绝不是虚言!

至此,有人或许会问,那么是什么力量让马寅初具有如此坚贞不渝的人格呢?

我以为还是从马寅初的演讲中或许便可以得到答案,至少是得到答案的一些线索,因为马寅初太“爱”讲,也太“敢”讲了。据《马寅初年谱》记载:

4月23日,马寅初应杭州银行公会的邀请,作题为《外汇问题》的演讲。

4月27日,马寅初应浙江省教育厅的邀请,作题为《为穷苦的老百姓想个办法》的演讲。

4月28日,在杭州的一次会议上,马寅初作了题为《外汇问题》的演讲。

4月29日,马寅初应杭州市惠兴中学的邀请,作题为《女学生对自己地位就有的认识》的演讲。

4月30日,马寅初应浙江省合作协会的邀请,作题为《福利经济》的演讲。

5月3日,马寅初应杭州商会的邀请,作题为《新公司法》的演讲。

5月5日,马寅初就杭州十八所中学的联合邀请,作题为《人生哲学》的演讲。

5月17日,马寅初应邀出席上海工业界“星五聚餐会”,作题为《新〈公司法〉及〈银行法〉》的演讲。

……

在1946年4月至5月间,马寅初竟创造一个月时间演讲十多场的纪录。

马寅初做过的演讲真是太多了,究竟有多少?今天似乎已难以统计,至于涉及的内容,更是广泛得让我们难以一一细说,不过有一场演讲我以为很值得我们去作一番回味。那场演讲可算作是马寅初演讲的开始。

今天,从有关史料上能够知道的,马寅初最早的一次有影响的演讲是1918年11月16日在天安门广场发表的,题目为《中国之希望在于劳动者》。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是所谓的“战胜国”,因此战争结束之际,北京大学为此决定放假三天,并在此间于天安门广场举办演讲会和提灯游行,马寅初都积极参加了。发表演讲的教授有蔡元培、***等多人,蔡元培演讲的题目是《劳工神圣》、***演讲的题目是《庶民的胜利》,马寅初演讲的题目是《中国之希望在于劳动者》。

初看这题目,似乎马寅初的演讲内容和主要观点与蔡、李二人大同小异,其实则不然。

当时的中国,国势日衰,民不聊生,许多民众,甚至一些学者,都将其归因为,一是国内的政治的腐败,二是外国帝国主义——即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也即资本的入侵;再加上当时苏联十月革命的胜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已开始传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和资本的批判,也开始被一些人所认可和接受。这两方面的原因,造就了当时的一句口号“资本万恶,劳工神圣”,且成为了当时一种时髦的思想。然而马寅初并不完全同意这一口号。就在这一演讲中,他指出:对于中国来说,还不是“资本万恶”的问题,倒是资本不足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他辩证地指出:“欲物质变与转移,不可不具有三大要素,则自然、劳力与资本是也,三者缺一,则生产不能完全。倘有资本自然而无劳力,则资本与自然,不能有所作为;若有劳力与自然,而无资本,则劳力与自然亦无所施,生产之功,无可希望矣。”

显然,马寅初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客观地看到了并承认资本的作用,并没有从政治的需要将此看做是“万恶”。这显然是不合“时宜”的。但他竟敢于将这种不合“时宜”的观点公开以演讲的方式发表于民众,可见他作为一个学者,是勇敢的,他相信他的观点是正确的。而与此同时,他作为一个学者又是真诚的,他又以经济学的观点支持群众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他又说:“不欲求生产发达则已,欲求生产之发达,则贪婪跋扈之武人,在所不去,断无与劳动者并存之理。苟武力能除,则生产与储蓄之障碍已去,而劳动者自有从容从事之机缘。故吾曰:中国之希望,在于劳动者。”

尽管后来随着五四运动的爆发,“资本万恶,劳工神圣”的口号越喊越高,但马寅初却一直坚持着他那不合“时宜”的观点。如,1921年8月,他在上海商务印书馆暑期国语讲习所发表题为《中国的经济问题——评“资本万恶,劳工神圣”说》,1924年5月17日,他又在北平平民中学发表题为《中国何以如此之穷》的演讲等,多次强调自己的观点。

另外,正是基于“资本并非‘万恶’”的观点,马寅初又对当时国人对于现代银行业的种种误解进行了舆论上的破除,说明银行的资本动作并非如国人理解的那样“以虚换实”,尽可放心地通过银行办理存储和汇兑业务。

马寅初的这一系列思想无疑是不合“时宜”的,但他仍毫无顾忌地一次次提出来,这足可以看出一点,那就是,他作为一个学者,他忠于的是学术真理,维护的是学术尊严,坚持的是学术操守,政治与时事风向对他似乎并没有多少影响。但是,这并不是说他不关心政治和时事,相反,他一生对于政治和时事都充满热情,并热切关注,甚至积极参与,但是他所有的关注与参与更多时候是以学术目光和角度来进行的。殊不知,这样一来势必产生一种情况,这就是,他的学术主张有时会与政治相一致,但也难免会有相冲突的时候,这也就注定了他的学术研究与政治生涯两方面都不会是一帆风顺。

我们今天回过头来不难看出,马寅初提出的“新人口论”思想,实际上是与政治(或者说政府)的需要有着许多重合的,且开始时重合更多,只是后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内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在一些点上发生了错位。

1979年8月5日,马寅初曾经最为喜欢,可后来又发表“批马”文章最多,让他大骂“不光明”的《光明日报》,突然发表了两封读者来信,其中一封是北京市饲料研究所一个叫朱相远的人写的,信的内容是呼吁为五十年代末因发表“新人口论”而遭到批判的马寅初平反,信的最后有这么几句话:“错批一人,可以恢复名誉,可是误增三亿人口,全国人民要吃多大的苦头呵!”可能正因为这几句话吧,报纸的编者在发表这封读者来信时还给它加了个题目:“错批一人,误增三亿”。

据说,当年主持平反冤假错案工作的中央组织部长胡耀邦,在认真审阅有关马寅初的材料后,也曾动情地说:“当年主席要是肯听马寅初一句话,中国今天的人口何至于会突破十亿大关啊!批错一个人,增加几亿人。我们再也不要犯这样的错误了。共产党应该起誓:再也不准整科学家和知识分子了!”

从此以后,“错批一人,误增三亿”或“批错一个人,多了三亿人”之类的话便流传了开来,直至今日还不时被人们提起。

然而事情真是这样的吗?

不错,当初对马寅初的批判是一个错误,这是事实;中国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末多了约三亿人口,也是事实。基于这两个事实,人们作出上面这样的推断,其实并不奇怪,因为马寅初在他的“新人口论”中提出的核心主张正是计划生育,而他提出这一主张后不久就遭到了批判——如果不是遭到批判,而是得到落实,那么这三亿人口不是就有可能不会增加了吗?那么今天的中国不就不会面临如此沉重的人口压力了吗?

这样的推断在逻辑上貌似无懈可击,但是历史真相永远都比逻辑推理要复杂得多;换句话说,再复杂的逻辑推理,有时与历史事实相比都太过简单,而正是因为这种太过简单的推理,有时得出的结论就并非符合历史——至少并非完全符合历史事实。正如前文所述,当时批判马寅初并不完全是因为毛泽东反对他计划生育的主张本身;同时,中国“多了三亿人”也不能说成是仅仅因为批判了马寅初。

其实,在马寅初正式提出“新人口论”(即计划生育的思想)之前,事实上已早有人提出过了。我们且不去说清代学者洪亮吉,早在乾嘉时期就在自己的著作《治平篇》中表达了对于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的忧虑,并隐约提出了控制人口的思想;就说新中国建立后,也早已有人不但对中国的人口问题表示出了十分的关注,而且还明确地发出了实行计划生育的呼声,他就是马寅初的朋友邵力子。在1953年冬天召开的政务院会议上,邵力子就明确提出了计划生育的观点——这可算是第一次在政治决策场合提出计划生育观点。据此应该可以说,邵力子才是提出计划生育第一人,而不是马寅初。有太多的史料证明,马寅初倒是在邵力子的影响下才一时致力人口问题的探讨的。

如果说邵力子主张的提出,更多是从学术的层面上出发的,那么政府的高端决策层对此又是什么态度呢?

难能可贵的是,政府的决策层实际上也早就注意到中国的人口问题了。1954年1月中央批准了卫生部《关于节育问题的报告》时,就以正式文件形式发出了《关于控制人口问题的指示》。1956年,在由毛泽东主持制订的《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中,规定除少数民族地区外,在一切人口稠密的地区,宣传和推广计划生育,提倡有计划的生育子女,使家庭避免过重的生活负担,使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并且得到充分的就业机会。且这一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的八大有关决议中也得到了体现,“生育方面加以适当控制”的人口政策第一次被纳入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

再看当时国家最高领导人毛泽东,他本人从1956年开始,分析研究国情的着重点就集中到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了。他曾明确指出:“我们作计划、办事、想问题,都要从我国有六亿人口这一点出发,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87页)有太多的史料可以证明,马寅初发表“新人口论”时,毛泽东对于其中计划生育的主张并不反对,相反是支持的。如1957年2月,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马寅初再一次就“控制人口”问题发表自己的主张时说:“我们的社会主义是计划经济,如果不把人口列入计划之内,不能控制人口,不能实行计划生育,那就不成其为计划经济。”马寅初的发言当即受到毛泽东的赞赏。他说:“人口是不是可以搞成有计划地生产,这是一种设想。这一条马老讲得很好,我跟他是同志,从前他的意见,百花齐放没有放出来,准备放,就是人家反对,就是不要他讲,今天算是畅所欲言了。此事人民有要求,城乡人民均有此要求,说没有要求是不对的。”毛泽东还特别注意到,积极倡导计划生育的邵力子就坐在马寅初身旁,似乎是在表示对马寅初的支持。毛泽东一语双关地笑着说:“邵先生,你们两人坐在一起。”邵力子和马寅初听毛泽东这么一说,互相看了看,也开心地笑起来。

正是因为这一系列的情节,后来有人指责马寅初,说他提出计划生育的主张,原本是受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同时也是为力推计划经济以拍毛泽东的马屁。

谁知道毛泽东后来对此态度却改变了,这才让马寅初陷入了尴尬境地。

那么毛泽东为什么会改变态度呢?有人对此疑惑,甚至据此对毛泽东的人格产生怀疑,其实这也太小看毛泽东了。

毛泽东态度的改变有许多原因,现在回过头来看至少有以下两个方面:

同类推荐
  • 解密中国大案2006

    解密中国大案2006

    这《解密中国大案2006》中所收集的案件都曾经在国内外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也就保证了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同步,《解密中国大案2006》精选了2006年度全国法院审理的部分大案要案,通过纪实文学的方式,呈现着非常实在的生活面貌。,所有的纪实文章都是丁一鹤亲自采访案犯或是案件当事人后写成的,这些文章也都经过了案件的承办法官或审判长的审阅,确保事实的准确无误。因为是真实的,展开了他讲述的案件故事和审判故事
  • 爱国·爱国之心从分毫开始

    爱国·爱国之心从分毫开始

    我们如今所处的是一个和平的年代,和谐平安的社会让我们感觉不到动乱的滋味,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爱国”这样的字眼似乎离我们越来越遥远了,但是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诸如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等等这样的特殊时刻,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一些日常的小行为来表现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的。也就是说爱国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可以在我们的生活中体现出来。
  • 我问关公

    我问关公

    本文的主要内容为:为什么说关公“生在蒲州,长在解州”?、关公是怎样熟读《春秋》的?、关公是怎样到绛邑小华山求师学艺的?、南山上的三道狭谷是怎样形成的?等。
  • 乱世丽人

    乱世丽人

    《乱世丽人》为“胡平文集”第五卷。《乱世丽人》讲述了:关于林立果“选妃”,坊间传言无数,真相到底为何?林彪折戟温都尔汗前夜,北戴河密室内,曾经发生过什么?张宁,你可能知道她的名字,却未必知道她的故事,以及她知道的故事。一名美丽的中国女子,一个阿尔巴尼亚的留学生,一次命定的邂逅,一场缠绵的爱恋,之后是一个荒唐的罪名,一份劳动教养通知书,以及一出不可逆转的人生悲剧……红颜,为时代而薄命?彭德怀的妻姐,罗隆基的知己,新民报的著名记者,文汇报的右派先锋,周恩来暗中保护的朋友,却被毛泽东视为眼中钉……浦熙修,她到底为中国做了什么?
  • 让青春的梦想飞扬

    让青春的梦想飞扬

    在这纷繁的世界里,有多少生命在寻觅着温暖,小小的爱,经不起等待,或许我们还未曾意识,其实我们一直都在为之努力着。伸手感悟滴滴温情,暖化了一个个陌生的心……身因情在,情伴心生。寻找生命中的珍贵,成就成长路上的美好与伟大!人生因青春而美丽,青春就是梦想的样子,我们的青春在悸动,我们的行囊中装着青春更装着梦想,我一直朝梦想奔去……智慧主编以深度感性的文章,让你智慧、达观、自信地面对人生……
热门推荐
  • 逆天狂妻:妖孽魔君制妃记

    逆天狂妻:妖孽魔君制妃记

    “只求从今以后无人再敢辱你,无人再敢伤你,也无人再敢爱你。”“阿九,你为何总杀人?”“因为他们该死。”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时政谈屑

    时政谈屑

    争取和平环境、集中精力搞现代化建设、市场经济存在的基础、理论界要为宁夏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市场体系 、关于新时期干部理论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等内容组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北大哲学课

    北大哲学课

    历经沧桑的北大,以其“兼容并包”的风范,将古今中外百家思想融会贯通,同时以“思想自由”的理念培养出了一大批学者,他们对于人生有着独特的经验与智慧。本书汇聚中外哲学大师的思想精华,穿插北大人的生命体悟,不仅是一本哲学思想著作,也是一本指导现代人生活的著作。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幻黛之红楼情劫

    幻黛之红楼情劫

    (引言)花月春风浮生梦短,一生一世一对璧人。血染江山万里如画,黛颦红袖笑看征尘。玉笛横吹,奏响八音引丹凤;银袍劲舞,挥动长剑斩邪佞。黛颦添香,撩乱溶心锁春梦;红袖拂琴,惊碎青岚余芳魂。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那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重新排演一段荡气回肠的红楼梦!林黛玉貌若天仙,古今无双,胜西施之柔,夺貂蝉之媚,如此旷世佳人,怎能芳华早逝,弃读者于不顾?且看林黛玉在《幻黛》中如何解读郎情妾意,如何挥洒快意恩仇!郑重承诺:没有NP,温馨小虐,绝不烂尾,保证质量。推荐红楼好文:雨若菲彤《红楼之玉溶潇湘》燕歌《红楼之水草缘》飒岚《红楼之水梦情缘》玉冰焰《黛玉新说》步行街《红楼之溶宠玉心》龙游《红楼之玉倾天下》天边天蓝《红楼梦中梦红楼》心若芷萱《梦红楼之痴心宠玉》长河晨日《红楼梦断之大漠潇湘》~荷处是人家~172701817,欢迎各位读者朋友、作者朋友加入交流!
  • 过去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过去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过去集:郁达夫作品精选》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过去集——郁达夫作品精选》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前妻要翻身

    前妻要翻身

    简介:她十二岁给了自己一个赌局。若他们安安分分,她便龙潜海渊,若他们翻动涛浪,她便覆海相还。她从忘情的云端跌落,那么,就拿这个天下来作赔吧。她说,我此生最不需要别人的牵挂。她说,我希望我的一生,什么都不用得到,便什么都不用承受。她说,我只是不甘心,铁杵磨针了十几年,却还是没有等到无心的那一天。她说,今日,不过是来告别罢了。她说,我不会杀你,也不会让别人有机会杀你。我给予你最大的惩罚,便是让你尽可能长久的活着。※※※※※※※※※※※※※※※※※※※※她不是那个一心求取佛道的僧,自然不会一悟凡尘遁入空门。她是俗人一个。只是不信永恒,不屑慈悲。只是未及心动,便已无情。只是心太坚硬,不等遇到那僧所遇一般美丽的障,便已经风蚀斑驳了感性。能不能遇上,能不能落入,能不能沉醉一场,其实都已不重要。因为,她已经成了如今的模样。※※※※※※※※※※※※※这是一个腹黑冷血的女人,她的出生为着悲悯之名,却行着屠心之事。她一路行来,骨子里都是强势而恣意的做派,字典里没有软弱二字。你若爱她,那便是你的不幸。你若能从云端抓住一角她翩飞的裙裾,那么,那是你的幸。★★配角一枚★★【姬未央语录】一他是红尘中借宿佛祖的姬未央。冰寒广漠的北地,他和心爱的女子等待黄沙漫漫的残阳,却分别在白雪纷飞的暮冬。他一生的梦止步于佛祖的门外,所以无望的姬未央至死也不可能再前进一步,亦,无法回头。颓倒的姬未央抱着死去的女子跪在冰冷的雪地,黄沙尚在雪白之下,可他的一生,已然随着那人而去。二佛祖的觉明带着未央的记忆敲着木鱼吟唱,满殿余韵悠长。那一年,我怀抱着贪念绝望的寻求救赎,冰雪茫茫,我悲喜耗尽……那一年,我跪看你神秘的法相,磬声回荡,庄严的凝望中,我发落如雪……那一年,佛祖的屋瓦下我曼声颂唱,蒲团上结伽而坐的,是魔鬼,还是虔诚的信奉者?佛祖,荒原雪漠寒冷,我死在朝拜你之前。所以人世浮沉,我却再也无法悲悯。三那些人整日狂热的追求虚妄伤人的假正义,可曾回头看过家中霜白的父母,可曾温柔体恤过痴情的妻子,可曾一手拉扯过襁褓中的婴儿?他们自称侠义,却挥着屠刀踏碎了多少人的家庭?所以他给了他们一个‘三十年’,若他们回头,就该抓住这三十年,洗去杀戮的心,回到慈父严母的身边,回到儿女成群的天伦之乐里面。可惜没有一个回头,全都走火入魔的抱着以身殉道的所谓大义,毅然决然的将利刃cha进自己的心窝。到底是什么东西迷住了世人的眼,让他们看不到儿女真情?手执杀戮的利刃挥舞着叫嚣着要扶持真善,可是那脚下踏碎的,是什么呢?★第一次写文,纯属课外制作,请多多支持鼓励,诚求票票或留下脚印,感激不尽!★重磅推荐好友的文彼时花开《皇帝你算什么东西》绝对精彩!聪明女主与强势帝王!推荐:步行街红楼之溶情惜黛寒玉无心《轮回之狐》风笑花落:漏网千金哪里逃柠檬笑:弃妃欠调教紫玉丁香《绝色逃妃倾天下》魏春丽《就花阴》
  • 探秘:世界未解之谜(宇宙篇)

    探秘:世界未解之谜(宇宙篇)

    浩瀚宇宙,我们所生存的太阳系不过是沧海一粟。太阳、月球和太阳系中其他众多星体的每一个微小的变动都会对地球造成重大影响。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地球并不是宇宙中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的星球,所以,作为宇宙中的智慧生物,我们人类并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