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6200000010

第10章 忠告三正确处理股市投资的两大情绪:贪婪和恐惧(1)

1.在别人疯狂投资时要非常谨慎

投资中如果别人都变得贪婪,你就要采取不一样的行动,要变得恐惧与保守。

——巴菲特

“当别人恐惧时我就变得十分贪婪,而当人们狂热的时候,正是我感到恐惧之时。”这是巴菲特给予自己的孩子最重要的投资忠告之一,这个忠告真实地把握了股市中投资者的心态。股票市场是一个充满着高额利益和风险的领域,多少为了追逐高额利益的投资者投身股市忘却了风险,多少投资者在风险面前却步,为错过大好的盈利时机而扼腕叹息。虽然贪婪和恐惧永远是投资者的天性,但只有做一个理性的投资者,才能实现真正的盈利。

追涨杀跌是大多数投资者最常见的错误投资理念,这些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只是由股价的起伏来决定,根本没有去把握股价波动背后的规律。巴菲特一直提倡的是价值投资,在他看来,决定股价上涨与下跌的唯一内在因素是价值,只有把握住这一条规律,才能购买到真正具有发展潜力的股票,而扑朔迷离的股市总是充斥着很多影响股价波动的外在因素,无论是客观的经济形势还是人为的恶意炒做都迷惑着投资者的决策。在股市狂热,一路飙涨的时候,正是广大普通投资者疯狂跟进买入的时候,其实这一时刻却是风险最大的时候,这只股票的真正大利润,已经在普通投资者毫无觉察的情况下被机构投资者或者大资金投资者买入。贪婪和恐惧永远是投资者的天性,在牛市中投资者容易变得贪婪,而在熊市中投资者则容易变得恐惧。

巴菲特曾语重心长地告诫自己的子女,牛市中不能让贪婪之心占据上风,否则在巨额利润面前将会失去理性,把握不好,不但不能够赚取利润还会赔上本金。其实,巴菲特之所以能够成为投资大师,之所以能够逃避每次股市的劫难,就在于他在适当的时候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贪图股市中所有的利润,该撤离的时候毫不犹豫,甚至有时候令人不解。

20世纪的整个60年代,美国的股市都处在持续增长的阶段中,尤其是到60年代后期,美国股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道·琼斯指数首次突破了1000点大关,巨大的交易量是前所未有的,巴菲特的合伙公司在这一年是经营最好的一年,取得了业绩上的大幅度提升,即公司股票增长了59%,超过了道指的上涨幅度。1968年1月24日,他在信中这样写道:“按照各项标准,1967年都算得上是生意红火的一年,公司业绩的增长幅度远远高于道琼斯工业指数19%的增长幅度。与之相比,合伙公司的总的业绩上升了35.9%,总的赢利为1938万美元。实现了超过道琼斯工业指数10个百分点的预定目标。即使在不断增长的通货膨胀下,公司的增长速度也没有停步。火爆的牛市将投资者带入了几乎疯狂的地步,人们都把股市当成了一个稳赚不赔的金矿,像走火入魔一样疯狂地抢购股票。”

有一次,巴菲特在准备买入自己精心研究的两只股票时,惊奇地发现,其中一只股票股价在短短的一两秒钟就被抬高了,而这个价格是他无法接受的,而另一只股票也步入了危险区域。在短时间内股价迅速上蹿明显地说明是市场上的投资行为在趁机敛财,等到大批的投资者纷纷杀入,股价会很快地回落,而这些投资者连撤退的机会都没有。在接下来的几天当中,类似的抢购股票的事件每天都在上演,股票价格被不断地抬高。

从1957年到1968年的十多年间,美国的股票市场逐年上涨,道琼斯指数年平均增长率为9.1%,尤其是电子股和科技股被称为是最有发展潜力的两个板块。股票成为一种促销活动,使得华尔街的公司的股票走出天价,一般股票的市盈率都达到了40倍到46倍,甚至100倍。在风行一时的一连串的投机行为中,无论是作为发起人还是高级雇员,职业顾问,股票投机者等等股市参与者都狠狠地赚了一大笔钱。股市的狂热必然会引起投机行为,巴菲特已经开始担忧股票市场因投机行为盛行而造成崩盘。1968年7月11日巴菲特在给联合公司股东的信中明确提出,股市中存在的危险很大。难道普通投资者就没有一点点的恐惧感吗?在利益面前,很多人的贪婪之心早就忘记了股市中的风险,总感觉风险离他们太远,即使有也不会突然地出现。

然而美国股市仿佛还没有到头的意思,1968年7月20日,美国人登上了月球,这一消息似乎也成了股市飞涨的原因,美国民众群情激昂,股价出奇地高涨,这一天,华尔街的股票出现了历史上破天荒的高涨,日交易量多达1300万股,比1967年增长30%,整个华尔街进入了一段最为疯狂的投机时代。巴菲特看着乌烟瘴气的股市开始担忧,整个股市所有的股票都被投机分子高估了,他已经再也找不到适合他投资的股票了。当时这种现象已经蔓延至商业的各个领域,并发展到非常严重的地步,巴菲特对于投资管理领域中存在的这种严重的现象深恶痛绝。1968年,一位投资管理者负责共有基金的资产总计达100多万美元,他在开办一种新型咨询服务项目时说:资金管理在国内和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化的今天,已经转变为一项全职工作,需要按照每一分钟股票行情对有价证券进行研究,而不能按照每星期或每天对有价证券进行研究。

巴菲特也在自己的经营过程中,感到了市场存在的危险。随着投资环境变得更加消极,他感到十分沮丧,于是在1969年解散了他的合伙公司。虽然很多人都不理解巴菲特这一决定,但是他心里却明白他这样做的原因。

1973年美国股市开始下滑,并且是以人们难以想象的速度一路下挫——十多年涨起来的股市,在短短的三年就跌到原来的点。股市中有句谚语“辛辛苦苦大半年,一夜回到解放前”,2007年5月30日一夜之间结束了中国两年多的大牛市,次日,大盘跌幅50%,绝大部分股票跌停。“5·30事件”是中国股市20年来最惨烈的一次下跌,但随后便拉开了中国股市前所未有的上升的序幕,5个多月以后,中国股市终于到达了最高峰6124点。一年多的时间以来,中国股市惨不忍睹,到2008年10月,大盘跌破了2000点大关,下跌趋势能不能结束还要等待些日子。这再一次证明股市疯狂上涨之后必有大跌,而且是快速地下跌,而在上涨过程中又有多少人看到了潜在的风险。巴菲特合伙人有限公司解散三年后,美国股市也步入了一个长达三年的低迷时期,在这一时期巴菲特以超低的价格购买了媒体股和广告股。

面对巨额利益的诱惑,能够隐身而退,这不是每一个投资者所能做到的,巴菲特的急流勇退不但需要巨大的胆魄和勇气,更是他智慧的表现。价值投资是巴菲特一生信奉的投资理念,看不到投资价值时,他宁愿舍弃眼前的利益也不会改变自己的投资原则。正是他能够始终坚持自己的投资策略,才避免了一次次股市泡沫给他带来的巨额损失,而在他40多年的投资生涯中,牛市和熊市无论如何更迭不断,他都能够在其中游刃有余(1959年,他开始投资的本金只有40万美元,2004年它的财富增长到429亿美元)。

无独有偶,相同的事情在1982年又一次发生了。进入80年代后,美国经济开始复苏,至1987进入了一个持续发展的时期,美国以及整个西方国家的股市都走出了牛市行情,而这一轮大牛市是继60年代之后的又一个牛市。美国股市经济的持续增长使得股市开始回暖,再加上许多公司通过对手接收、杠杆收购及合并浪潮等手段大大推动了股市的高涨。此期间,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票价格最高的时候升到每股3450美元(这是个惊人的数字),面对史无前例的大牛市,巴菲特却已经感觉到了潜在的危机,并看到了危机一旦发生将造成的后果。在这次大牛市中,1982年,道·琼斯平均指数仅有884.4点,1983年则升至1190.3点,1985以后随着股票市场日益兴旺,炒股之风日益盛行,从而使股票价格直线上升,到1987年8月25日则涨到了2722.42点,即上涨了近3倍。

像60年代末期一样,股票价格的增长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经济的发展速度,从1982年到1987年的5年期间,美国的工业生产指数只增长了30.5%,而股票价格则增长了3倍。这个时候投资者的贪婪之心又一次被激发出来了,认为炒股是致富的捷径,却忽略了股价一反常态骤然猛涨中隐藏的风险,而巴菲特凭着对市场的了解,则看到了1982年以来,国际金融市场上游资一直充斥着货币市场和股票市场,目前市场过热,股票市场上的投机活动也日益猖獗,买空卖空长期盛行,从而使得股价与经济发展出现了严重的脱节。股值高估、股价奇高、股市过热这些问题一旦有风吹草动,崩溃难以避免。这时,巴菲特坚定地开始实施他的黄金法则:“当别人贪婪时,你要变得保守而恐惧。”于是,自从1985年开始,巴菲特就逐渐减仓,进入1987年以来就开始抛售手中的股票,而当10月份传来股市连续下滑的消息的时候,他已经于11日卖掉公司中一大批可以分红的股票,尽管当时他的股票正在不断地上涨过程中,但他还是很果断地让助手将公司持有的股票都卖掉。

到1987年10月份问题终于显露出来,10月2日,长期债券的收益已经升到近10%。10月6日,道·琼斯指数跌了91.55点,10月19日,股指从开盘时的2247.06点下跌至收盘的1738.74点,当天下跌508.32点,跌幅达22.6%,仅这一天,美国全国损失股票市值500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全年GNP值的1/8。从此市场已经变得模糊不清,人为难以控制,历史性的大变化随时可能发生。

巴菲特的忠告

当别人都贪婪之时,自己最好要保守一些,因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投资的获利情况。假如自己和别人一样的贪婪,或许在股市中很难赢得财富。

2.在别人投资谨慎时要更大胆一些

当别人对投资都处于恐惧状态时,你要变得贪婪一些。

——巴菲特

巴菲特经常会告诉子女的投资铁律就是:“在别人保守的时候,你要变得贪婪。”巴菲特的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投资方法在股票投资中是非常实用的。虽然,巴菲特算不上一个抄底专家,但是他每一次的买入都是以超低价格取得主动权,再加上巴菲特的长线投资策略,该股票即使在短期内不涨,也不会出现大幅地下跌。要知道,在熊市中不赔钱也算是一种赚钱。

股市低迷,股价连续下挫,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是很脆弱的,他们既希望股价早日见底,又害怕看到股价的下跌,可以说,这期间矛盾的心理始终困扰着投资者。一些投机分子和大资金的投资者在这时候会故意抛压手中的股票,制造市场的恐慌气氛,而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想要市场上所有的中小投资者割肉出局。对于大部分普通投资者来说,眼看着本金不断地缩水,经不起恐吓就会动摇,而这时最聪明的做法就是所有中小投资者团结起来,坚持不抛售手中的股票,抵抗市场上的恐慌情绪,但是往往由于中小投资者资金分散而难以做到这一点。不过在巴菲特看来,这都是投资者自己在给自己制造恐慌的气氛,股价暴跌带来的恐慌情绪就是由绝大多数人对股市的悲观态度和观望情绪引起的,长此下去,股市中就会形成一种恶性的循环,没有政府的救市资金是无法恢复的,于是一旦股市处于低迷期,市场自身失去调节功能的时候,就有政府干预这一说。2008年次贷危机引发了金融危机,股市一路下泻,情况已经到了政府不得不出面的地步,而发放巨额救市资金,银行联合降息都是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的体现,这主要还是提振股市投资者的信心,因为有资金没有信心股市照样难以彻底改变形势。

投资者的恐惧心理就表现为对市场失去信心,而按照巴菲特的投资理论,大家一片恐慌之时正是最好的介入时机。其实,股票投资之所以具有风险,就是因为有很多不确定的人为因素,而投资分子的炒作是造成股市大起大落的主要原因,如果要想在股市中获得收益,投资者首先就得看清这些投机分子的行踪和轨迹,投机分子的行为往往是在股价下跌的时候抛压股票,在股市上涨的时候,推风助浪,哄抬股价。无疑,他们的目的是想干扰普通投资者,让普通投资者在该进的时候变得犹豫,该撤的时候变得奋勇直追。巴菲特则告诉你,当股价徘徊在低价位的时候就要大胆介入。股市中的二八想象说明,在股市中永远是20%的人赚80%的钱,这就是因为大众投资者的思维正好与股市的运行规律背离。股市的表现形式就是股价的上下波动,一个真正的投资者就应该能够透过这种现象看到本质,而绝非是在上涨时拼命地追,在下跌的时候拼命地逃。如果在股市的下跌阶段你看到所有的人都在观望,这说明市场上真正的时机来临,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很快就接近底部,而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下跌到一定的程度股市就会上升。巴菲特就善于把握这个关键的时刻,他的买入时机就是别人不敢想的时候,所有的人都说股市将要崩盘的时候,大多数投资者可能在想要是股价继续下跌怎么办?要是股市真的崩盘该怎么办?这就是一种投资理念的差别,而大部分投资者始终都沉浸在“追涨杀跌”的俗套当中。

低价入市,在股票价格相对较低的点位买入就是巴菲特“在别人保守时变得贪婪”这一投资理念的精髓。

同类推荐
  • 准妈妈准爸爸必备私房书

    准妈妈准爸爸必备私房书

    针对准爸爸的无所适从,本书在每一章都特别立了一个栏目——“准爸爸须知”,这样可以让准爸爸在准妈妈不适或难受时能给以最及时的关心和呵护,陪准妈妈度过人生中最难忘、也是最难熬的一段幸福时光。
  • 妈妈讲给女儿的悄悄话

    妈妈讲给女儿的悄悄话

    一本充满母女亲情和智慧的教子经典,一些妈妈必须告诉女儿的成长经验。培养最杰出的女生,造就最优秀的女性。本书是关于女儿品行、教养、学识、美丽和处世等最深情的诉说,是妈妈送给女儿最珍贵的人生礼物。妈妈对女儿说的话即使再平淡无奇、漫不经心,也往往会让女儿备受感动、深受启发,甚至可以左右她的一生。由此可见,如果妈妈慎重地、系统地、全面地、详细地告诉女儿成为一个优秀女人的方方面面,那么必会让女儿铭记一生,受益一生。本书编者通过对各种家教书籍的精心阅读和对生活细心观察,尽量使笔锋触及到了女儿成长的方方面面,而且做了比较独到的论述,相信会让那些望女成风的母亲大获裨益。
  • 给孩子幸福一生的励志书

    给孩子幸福一生的励志书

    《给孩子幸福一生的励志书》是一部以全面提升中国家族教育水平和培养孩子综合素质为目标,从常识、呵护孩子的梦想,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行,引导孩子求知好学,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给孩子一个健康心理等方面着手,以经典的教育故事为主体,探讨了家族教育的方方面面,并凝炼出了闪光的教育智慧。这不仅是一本献给所有父母的教子课本,同样是一本所有家长的修身指南,更是孩子成长的良师益友。
  • 名家教子书:母亲的榜样(外国篇)

    名家教子书:母亲的榜样(外国篇)

    本书让您迅速了解大师教育智慧的核心内容,从而能够轻而易举地亲近和理解世界教育大师的智慧,感受世界经典教育方法的巨大魅力。对于那些渴望获得成功的教子经验的中国父亲和母亲来说,本书是一部有很大参考价值的家庭教育读本,甚至可以说是一套权威而完善的教育宝典。汲取榜样母亲科学的教育理念,成就优秀孩子辉煌的发展轨迹。本书介绍了近现代中外36位成功母亲的教子经验,这些“榜样母亲”的教子经验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教育哲理,在中外家庭教育的历史上有着广泛的影响,意义深远,而且她们的教育智慧在今天的实践中依然不断地被运用。
  • 成就孩子一生的66种好习惯

    成就孩子一生的66种好习惯

    养成一种好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还不清它的债务。父母的第一责任是教育孩子,而教育孩子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习惯决定命运,好习惯是孩子一生的资本。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谨以此书献给天下所有父母和正在成长的孩子们!本书正是对传统和现代教育思想的总结。
热门推荐
  • 我的妈咪不简单

    我的妈咪不简单

    倒霉变成少奶奶:===原名:《偷生一个宝》【另】:女主腹黑冷漠,清眸冷观世间,男主风流多情,笑看人生百态。宝宝啊:(自述,笑咪咪的说):宝宝当然是最最聪明的,最最漂亮的,最最可爱,最最讨人喜欢啊,难道,你没看出来?——睁大了漂亮的黑漆的双眼,可爱的眨啊眨,笑得跟个小天使一样。(其实性格像恶魔……顶锅盖爬走。)终上所述:宝宝多舌,臭美自恋!……【简介】:她是冷情秘书,他是风流老板。她贪财,却不贪他的财,他多情,却不与她留情,相处三年,除了上司与下属这层关系,他们本不相干。一夜缠绵,他认定了贪财的她会讹他,她却意外的留下一句:昨夜的事就当没有发生过,是意外。然后,她落荒而逃。这倒引起了他对她的兴趣……她、他—他们——!每人都插上一手,如平行线的老板与秘书,缘分就这样硬生生的被众人捧出来了……结婚,是他的恶作剧。离婚,是她给的答案。当宝宝来临时,他们还会再相聚吗?……【小宝宝篇】:家里。“妈咪,这男人是谁?”好奇宝宝。“不认识。”干脆利落。“妈咪,他一直在盯着你看噢…”好奇宝宝。“…”抬头。“妈咪,你认出来了没?”“…不认识。”摇头。“妈咪,他好像在瞪你…”“妈咪,他好像朝你这里来了…”“妈咪,他长得跟我好像…”——妈咪,他头上在冒烟噢…*******************************************<律政俏妈咪>:<爱妃我们圆房吧>:<王子样>: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quot;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泽被万世的中国教育

    泽被万世的中国教育

    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主要指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本书从家庭教育说起,因为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和起点,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摇篮。从而谈到中国当代的素质教育以及为人师的重要性,以德育人,泽被后代。
  • 职场潜伏心理学

    职场潜伏心理学

    职场是人的江湖,有多少精明能干的高手没有输在刺刀见红的沙场,而是输在了暗流汹涌的内部关系上。我们每个职场人都需要了解心理学规律,掌握“职场读心术”,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本书精选世界上最权威的心理学定律,结合最生活化的案例,让你看透周围人的内心,在职场游刃有余!
  • 嫡女世子妃

    嫡女世子妃

    太傅嫡女赵子妍,本是养在深闺中的千金,谁知竟然误打误撞结识了段王爷家的傻世子,一来二去,玉佩定情,傻世子原来是个正常人,两人暗生情愫之时却传来要入宫选秀的消息,谁知这等事也难不倒赵子妍,轻轻松松解决了麻烦,料理了生事的姨娘们,顺利嫁入王府成为世子妃却也踏进了千争万斗的漩涡中.....
  • 帝王冷妃

    帝王冷妃

    他,慵懒,魅惑,冷情,十几年悠然游走于各国之间,身份尊贵无可比拟,此生却从未遇到过这样奇特的女子。她,清冷,无情,妖娆,纵横黑白两道,向来无往而不胜,却睁眼之间,莫名其妙遇到了这个神秘非凡的男子。微风轻拂,及肩的发丝轻扬,她的表情恣意,张狂,冷酷,冰寒刺骨的话自唇齿间一字一句吐出,“以后谁若再敢挑衅,本姑娘绝对废了他!”面前,地上跪着的,是他的一干心腹属下。他负手站在一旁,眉目清冷如画,眸光深沉而玩味,无声笑得愉悦。
  • 李清照的词与情

    李清照的词与情

    通过对李清照传世词作的解读,以独特视角展现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一生。一本既不失本相又温情俏皮的李清照词传,倾诉浮华岁月的易安心曲。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