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6100000012

第12章 奔向帕米尔(3)

喀什,全称喀什噶尔,维吾尔语意为宝玉石集中的地方,古称疏勒。喀什地区与四个国家接壤,历史上是丝绸之路中国境内南、北、中三路在西端交汇的商埠重镇。这座具有灿烂历史的边陲古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2000多年。在漫长岁月中,这里既是中西方交通的咽喉枢纽、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荟萃之地,又是南疆西部的中心城市,区位独特,民俗浓郁,是新疆境内唯一的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喀什位于喀喇昆仑山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之间,是典型的绿洲城市,也是中国地处最西的城市。在历史上,喀什有过光辉灿烂的一页,为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做出过重大的贡献,堪称新疆历史的活化石,异域风情极为浓厚。甚至有人说过,不到喀什,算不上来过新疆。

我们到达喀什的次日下午,云云也飞到了喀什机场。我买了顶沙买提大叔的帽子戴在头上,领着阿峰婉婉等七八个小伙子大姑娘到机场列队迎接。不过才分别数日,这傻太太居然没认出我来!也许太太只顾着搜索单身接机的男人,听见我叫她,不由大吃一惊,哪来的这么一帮年轻娃啊,像欢迎啥领导似的,阵势不小,就差晃着花束喊“欢迎”啦。

晚上,“狼”说请我们吃喀什最美味的烤羊肉,大家一听很兴奋,尤其是阿峰等几个小伙子高兴得几乎跳起来,一群人浩浩荡荡奔大排档而去。

可以说,那是我从没吃过的美味,我一次吃了20串,至今意犹未尽。喀什的羊肉串和喀什这个城市一样的美,真的,让我这个从不好吃的男人吃完后永世难忘那滋味。我是一个见什么好吃的东西都不动心的人,云云总是劝我,美食也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种享受。可我不行,譬如,两广、海南我去过数不清的次数,那里有太多我没吃过的水果,一直到现在,我还有许多种类没吃过,也没有尝试的欲望,我的名言:“要不是为了活命,我才懒得吃饭呢。”但喀什的羊肉串那感觉真的很好,香浓软糯却不腥膻,入口顿觉一股草原的清香气息,从新疆回来后,我再不吃南方的羊肉。

烧烤大排档真是不小,几十米长的院子,摆了几十张桌子,几乎都坐满了客人。我们人多,老板拖来三张桌子拼到一块。刚坐下我就迫不及待地向旁边的桌上张望,哈哈,咱就这么没出息,我想看看那里的羊肉串长得啥样,有多大。一看,嗬,真的不小,40厘米长的钢丝上面串着4块大大的肉,看起来那肉没烤熟以前每块近一两,后据“狼”说,果然不错,要不怎么要八元钱一串呢!

我们坐在那儿说笑,“狼”叫司机小楼去买酒,叫茜去点肉串。半晌,烤肉串来了,还有一些别的串,有荤有素,只是我除了羊肉外没吃那些,所以也就没注意都是些什么东西。肉串陆续上桌,几乎把三张桌子的中间地带摆满了,看来新疆人吃肉还真厉害。大家看见这么多的肉串都说太多,没法吃完,狼就问茜,你买了多少啊?这么多吃得完吗?茜说,不多啊,我是按每人20串点的。天呐,我们这些人全部都是南方来的,谁也没那么大的吃肉的胃口,茜居然轻描淡写地说每人20串。买都买了,那就吃吧,吃不完打包带走。我和“狼”干掉了一瓶白酒,其他人喝啤酒饮料,烤羊肉串的味道是真的太香太香,大家全都称赞不已。称赞归称赞,但战斗力并不强,主要是羊肉串太大啦,吃了半天,桌上剩的比吃掉的多多了。于是大家都说茜买得太多,“狼”和司机小楼说,你们说多了,茜可能还觉得不够呢,要按她的吃法,这些还真的不算多,你们猜猜她能吃多少串。

我们这一桌的女客,云云、芦苇是一串,婉婉和波波最多也就吃下了两大串。大家望着白白净净挺苗条的茜,不怀好意地故意往上整,10串、20串、30串的都有,茜不动声色,不理会大家,司机小楼和“狼”哈哈大笑:“说出来吓死你们,她一次最多能吃80串!”狼的话音刚落,桌上立时响起一片哇的尖叫声,惹得其他桌上的吃客都往我们这儿看,没有谁能相信她能吃那么多。

茜长得相当白净,脸蛋儿不敢说很美但身材属一流,高个儿且苗条匀称,真的可以说多一分少一分都过了。“狼”说,她原在北京读研,但她受不了北京的饮食,当然,主要是吃不到新疆原汁原味的牛羊肉,于是,她离开北京回到了新疆,做了“狼”的学生。

难怪头两天离开乌鲁木齐进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后,她死活要吃顿肉才进呢。那天,我把车交给石头,我坐“狼”的车,石头和另一台车先进沙漠了,我和“狼”、茜随后。刚进沙漠她就说要吃饭,吃了饭再进去,那两辆车已走了,我很想追上他们,但小女生要吃饭也只能依她啊。当时“狼”说,她就是想吃肉,吃了就好了。我听了也没在意。我们找了一家饭店,点了一大盘肉,吃完才进沙漠,直到走进了胡杨林才与那两辆车会合。

我一般干什么都不会服输,自以为那么个小姑娘再能吃也赶不上我啊,我从来都是能吃能喝也能饿的人,吃肉、喝酒,相当多的年轻人都不是我的对手,没想到,我却败在了茜的手下。饭后一点钢钎,我刚好吃了20串,几个小女孩和芦苇及云云都只吃了一两串,而那几个小伙子每人也只吃了六七串,我问茜吃了多少,“狼”说你别问了,反正比你多。一听这话,我瞅一眼堆在茜面前的钢钎,不再做声。

大家都觉得奇怪,说她吃那么多肉怎么就不会长胖呢?怎么身材会那么好呢?小楼开玩笑说,她肚子里肯定有许多虫子,所以长不胖。“狼”告诉我们,说有这么一种说法,只吃肉而不吃蔬菜就不会长肉。哈哈,听听而已吧。我觉得,这与他们长年跑野外运动量大也有关系。当年我跑野外时,每天也是吃不少肉,而且是猪肉,那可比牛羊肉更能使人发胖,但我也没胖。

不过,像茜那样的女孩子,还是不能不让人服气啊。

哪里有卖传说中的喀什陶器

我们抵达喀什的当天,“狼”的朋友就陪我们去逛过大巴扎。云云到达喀什后,我俩和婉婉、芦苇等次日又去了逛回大巴扎。这可是传说中全疆最大的巴扎啊,真正地逛一圈估计两天时间都不够。本来大巴扎里总是游人如织的,世界各地涌来的人都有,蓝眼的、金发的、黑眼的、黄毛的……但由于南疆接连出现了一些“疆独”的袭击事件,现在这儿的游人已不见了,整个大巴扎似乎只有我们这一行是游客。芦苇找到了去年她在这结识的一个卖干果的维吾尔族老板,他很客气也很好客,在他的店里聊了许久,也大包小包地买了不少。这里的干果太多、太好,好到再见到咱们那里超市里卖的同品种的东西,我连看都懒得再看一眼。

女人们又要买新疆的手织地毯。一家铺子一家铺子地看,各各买了一大卷,车里没法带了,她们便不怕麻烦地扛着到邮局去寄,女人就是喜欢搬运东西回家的奇怪动物啊,其实很多东西运回家也用不上,时间长了就成了垃圾。

还是在景德镇出发时,当时以为来不了的太太向我提要求说,到喀什,一定要帮她买几件当地产的陶器带回来,喀什的传统陶器特别漂亮。可第一天我转来转去也没看见有啥好看的陶器,只有黄黄的土色的陶瓶,连釉也没施的,还是低温烧的,真正是土得掉渣,就像景德镇刚刚晒干的泥坯,估计没带回景德镇路上就会颠碎,不买吧又对不起太太的交代,我只好随便买了一只。云云到喀什后拿出来给她,她一看就说幸亏我自己来了,你这不是瞎打发我吗?

从大巴扎出来后,云云就让我陪她去买陶器。按地图去寻找她在电视片里见过的土城,说就是在土城一条街上,有不少做陶器的作坊,画坯烧窑,都在一处,十分有趣。可到了土城附近,却被告知不能进去了。据说土城因为全是一层一层土坯房的老建筑,地下通道也很多,正是恐怖分子隐藏的好地方,为游客安全,进土城的道路已有人把守,不得随意进出。

云云大失所望,她不甘心地逢人就问:“哪里还能有卖漂亮的喀什陶器?”终于有人指了路,一处高高的坎,远远望去,坎上堆放着不同品色的陶罐陶盘。我们爬上坡到了那里,确实比我买的陶瓶要好看许多,除了一些未上釉的土陶大罐,还有绘了各种图案的盘子和陶瓶,但云云看来看去,虽选了几件,终还是不满意。这时走来一位维吾尔族老汉,用手比画着让我们跟他走,示意进了后面的院落,会有好多陶器。果然,他家有两排陈列架,摆着许多好看的陶器。有一种细颈高腰的酒瓶,完全是古代波斯风格的造型,用一种低温绿釉烧制,看上去有流淌有釉变,很美。一些碗和盘,直接用低温彩釉来绘图案,主要是红黄绿三彩,很像唐三彩的色调。陶器都很便宜,云云看得眉开眼笑,一边挑,一边和那维吾尔族老板聊天。那老板的汉语说得不好,但我们还是听明白了一些:这些陶器,都是在山里的窑中几位老手艺人自己绘烧的,但是快失传了,没年轻人愿意学了。

怎么到处都一样啊?传统的东西面临危局,是不是再也不可避免?喀什土陶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生产,汉晋时代发展到彩陶,生产方式一直延续到今天,造型和彩绘都具有非常明显的西域风格,简直就是陶器生产的活化石啊。

此时听见云云快乐地大叫,原来她在角落里发现了几个三足支钉!一些已残缺,一个还是完整的!要知道,这是早在三国时就发明了的一种窑具,当很多陶碗或陶盘一起烧制时,碗与碗之间,盘与盘之间,用土制的三足支钉间隔,就可以摞在一起叠烧了。可这种三足支钉,早在西晋就已被别的窑具淘汰了,因为使用这种方法叠烧,虽然产量高了,但每只碗底的中间,会留下三点无釉的瑕疵,破坏美观。云云去看她挑选的盘与碗,果然在每只的底面上,都有明显的三个支点。她太高兴了,没想到在远离景德镇的南疆,还保存着这么古老的烧窑方法!那老板见云云这么喜欢这废弃的三足支钉,就说这个不值钱的,没用了,你拿去,送你了嘛!让云云喜出望外。

结账时,又遇到前几次的那状况。由于每种陶器的价格不同,买的数量又不同,那维吾尔族老板翻来覆去地算,常常算一半就摇头,又得重算,我们只好也帮忙算。最后好不容易算出是210元,按内地的习惯,200整就行了,于是云云就笑着还价说200元吧。老板也没说不同意,也没说同意,只是又嘀嘀咕咕地想了半天,最后两手一摊,满脸茫然,说:“十块钱木尤了没有了?”

帕米尔高原之行

离开喀什,我们开始了进疆后最让人激动的行程——帕米尔高原之行。

帕米尔,古代传说中的不周山啊,被叫作帕米尔还是唐代以后的事,“帕米尔”即塔吉克语世界屋脊的意思。不周山最早见于《山海经·大荒西经》:“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大诗人屈原在他的《离骚》中就有“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同期成书的《淮南子·天文训》则对不周山之“不周”,做了更为神奇的描述:“昔共工与颛琐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这个不周山即今日昆仑山西北部的帕米尔。

共工与颛琐争帝的传说,构成了中国古代神话中民族起源的故事。那时的人们,眼界和胸怀该有多么的大,才能东南西北日出日落、天上人间环顾四方啊?

帕米尔与青藏高原并称为世界屋脊,亚洲大陆上的几条巨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喀喇昆仑山、昆仑山脉、天山山脉、兴都库什山脉等,都在这里聚首会结。群山起伏,连绵逶迤,雪峰林立,耸入云天,构成了世界上有名的高原。

由于帕米尔高原是现代冰川作用的一个强大中心,1000多条山地冰川,覆盖了近一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山地冰川使一些荒漠河流得到水源,一路上,我们看见了不少美丽而清澈的湖,帕米尔高原虽比青藏高原还高,但这里植被还不错,常见绿色。

“狼”们此行的任务,便是在这与青藏高原并称的世界屋脊上,考察各种植物群落的分布情况,采集罕见植物制成标本,还要尽可能地采集有可能将来能提炼油料的野生植物种子,他们要完成的采集种子的任务是60种,每种晒干后不能少于500克,且不允许是任何经济作物。制标本,拍照,我们都帮不上忙,能帮他们的只是采种子。不要以为这很简单啊,在这种荒漠地带,不少植物为了保护自己本属不易的生存,防止动物吃掉它们,都是浑身长满了刺。且这高原植物的种子,大多又细小又轻薄,500克啊,要采集多少才能凑足这分量!好在我们人多,一边玩一边工作,手扎了也不觉得太疼,同时还认识了不少高原植物种类,花草也和树一样,知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它们知道草秀于丛也是一样,在南方能长一两米高的花草,在高原草场中,同样的品种只长一二十厘米高,绝不超过其他草种的高度。

最累的还是“狼”和茜。“狼”扛着摄影器材,在高原上这可不是轻松的体力活,为那些低矮的高原植物拍照时,不是要趴在地上,就是要攀到岩石上。每到一地,我们都休息了,茜还要将采集到的植物一株株放在两张黄表纸中间,以吸干水分,再写上说明放进标本夹或标本袋中,有时甚至干到凌晨,稍微休息一下天就亮了。茜还捎带有为她的论文寻找依据的任务,她的论文是关于老鼠瓜在新疆及西藏的分布走向。这是一种生长在新疆和西藏地区的蔓生灌木,又名抗旱草、野西瓜、槌果藤等,秋天成熟的果实,外形像小小的西瓜,据说山老鼠特别爱吃。它的根叶花果全都可入药,是治疗急慢性关节炎、痛风病的良药。还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时,大家就四处帮她寻找这种荒漠植物中的绿林好汉,一直没有发现。到了帕米尔高原,竟然在戈壁滩和天山大峡谷中发现了不少,有的在贫瘠的土石缝中生长得十分茂盛,在无水干旱的砂石山坡和沙地,它的生长几乎是一件奇迹。当我们发现一座悬崖上有一棵老鼠瓜,不仅藤枝四处攀越几乎有一两米长,而且结了不少果实,像小西瓜似的果实看起来绿汪汪的,尚未结果的花也开得大朵大朵,十分漂亮,作为标本实在是太完美啦,把茜乐得顾不上滑坡的危险,四肢并用很快就攀上悬崖峭壁,用工兵铲将全株植物连果实带花叶挖了出来。她灵巧的攀岩技术让我们大开眼界,真没想到哇,这个能吃肉的小姑娘果然名不虚传,这下我彻底服气啦!

我年轻时也是跑野外搞大地测量的,也爬了多年的山,知道常年爬山钻林的艰难。而这里的高原海拔为4000~7700米,我们一路上都在海拔4000~5000多米的范围内活动,不仅缺氧,还忽冷忽热,云云以前登上珠峰大本营时都没事,在帕米尔高原上却头晕了,有一天因跑路太多,在牧民的帐篷里喝了一大碗红糖水,躺了半天才缓过劲来。在这样的地方跑野外工作,男人们都够呛,别说一个年轻姑娘了。

同类推荐
  • 英国皇家特种部队野外耐力生存手册

    英国皇家特种部队野外耐力生存手册

    本书在野外生存领域是赫赫有名的畅销书。“你如何给自己定位,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不论在哪一个领域,面对挑战,你必须鼓足勇气、积极进取,努力开拓未知的领域。
  • 笔走大中国:一个人的国家地理

    笔走大中国:一个人的国家地理

    《笔走大中国:一个人的国家地理》这部长达四十万字的旅行散文集里,陈大刚写下了他几十年的“走”和走,前者是精神的,后者是肉体的。他的确走了很多地方,或是因公,或是刻意去旅游,时而青藏高原、时而丝绸古道、时而北国的雪、时而南疆的风,时而天高云谈、时而碧海杨波……,他记下了他的所见所闻,但更多的是放飞了自己的所思所虑——就这样,用了五年的时间,他终于完成了《笔走大中国:一个人的国家地理》这样一部值得一读的旅行散文集。
  • 跟小王子去旅行

    跟小王子去旅行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小王子;每个人心中都向往一场旅行。小王子驾着飞船重新回到了地球,带着他的灵魂、理想和爱,与作者开始一场奇妙的旋风环球之旅。这不只是一本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游记,更是一次心灵行走的记录。地理与幸福,本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元素,却因为小王子的出现,像一道金色的阳光,穿过层层迷雾,直达真理的彼岸。本书选取了所到过的世间最美的地方,有新奇的旅行体验,有无限的冥想遐思。假使合上这本书,你有打起背包去行走的冲动,就带上生命中的小王子,展开一次奇妙独特,又只属于你的旅行吧!
  • 清凉菩提

    清凉菩提

    “菩提十书”之《清凉菩提》:我们不能只有知性,也应该充满清明的感情,知性是看见浩渺宇宙与众生心地都有星星,戌性则是让自己的心恒常亮着一颗星星。我们的星星在交会时有小小的感动、小小的开悟,互相闪烁、互相带来清凉,使我们能痛快积极地生活,并且珍惜人心。本书是菩提系列的第六部,给热恼的人间带来清凉,有如醍醐与甘露。
热门推荐
  • 傻子小姐:爷,你欠抽

    傻子小姐:爷,你欠抽

    昏黄的灯光,不停地在眼前晃来晃去,急速的车轮声响遍了整个长廊,辛怡躺在移动的手术床上,脑中一片空白,眼前呈现的仍然是她死都不愿相信的一幕,那个声称爱她一万年的男人居然拥着别的女人在他们的小窝里尽情的缠绵。“你老婆那么漂亮,为什么你还要来找我?”女人眯着眼,脸上红潮滚滚,男人在她的身上忙碌着。“她,大着肚子,一点情趣也没有,再漂亮的也有审美疲劳不是?我现在是明白了,女人,都一样,实用最重要!”一席话如五雷轰顶,打碎了她整个完美的世界。辛怡倒在了地上,一股鲜血流了出来。随后她便什么也不知道了。手术台上的灯光黄黄的。辛怡下意识地捂住了肚子。“你们,要做什么?不许伤害我的孩子!”如果她失去了心爱的人,那么她不想再失去这个孩子,没有男人,有孩子她就不会寂寞了不是吗?“孩子已经没有了,你的子宫受了极大的伤害,我们现在要切掉它,你安静一点,麻药已经用了,你,睡吧!”医生冷冰冰的声音传来,辛怡再次跌入了无边的黑暗。醒过来的世界与她原先的有点不一样,居然是个穿古装的地方。“你是谁?”辛怡瞪着面前的男人。“我们订过亲了,下个月我们就要成亲了。”男人看着面前如花似玉的美人,恨不能立马吃了。虽然是个傻子,但是不妨碍他不是吗?他肯娶她,辛家把他当大恩人呢,他以后这一生都不用愁了,男人算计的眼光让辛怡感到了一阵寒冷。“是吗?订过亲?我怎么不知道?现在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我不会嫁给你,你不配!”辛怡的话让男人傻眼。为什么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即便到了现代男人的这种劣根性都没有改变,为什么女人不能三夫四侍,我,不介意多几个二爷!本文*P,不喜勿入,喜欢的亲们票票,钻石,鲜花,谢谢!推荐好友的新文!
  • 领主攻略

    领主攻略

    花都半仙玩转虚拟游戏,在这个人类的第二世界里,拥有半仙之称的易山阴差阳错的成为了一个领主玩家,既然做了领主,那就做个风流领主吧。易山借助从论坛上下载的神奇攻略,开始了风骚的领主生涯。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重生之嫡女风华

    重生之嫡女风华

    上天有眼,她凤若桐又睁开眼睛,重生为人了!不是都当她结巴懦弱好欺负吗?那就继续扮猪吃老虎,撕破二妹的美人皮,揭破姨娘的伪善真面目,报复恶毒心上人的卑鄙行径,为自己、为娘亲讨回公道!嫡女重生,锋芒渐露,绝色女子才艺无双,惊艳天下,谁与争锋!她傲然笑对天下人,我命由我不由天!可是苍天,她只想报仇而已,风流王爷阅人无数,为何偏对她不依不饶,戏弄起来没完没了?
  • 双面猎犬

    双面猎犬

    《双面猎犬》里面讲了猎犬洛嘎和母豺达维娅共同患难后结成一家,朝夕相处。可洛嘎忘恩负义,被达维娅推进怒江而死。达维娅回到豺群,生下白眉儿便死去。白眉儿被-迫做了苦豺,地位低下,可他坚持不懈地努力活了下去,后来成为村长阿蛮星优秀的猎犬。
  • 浊浪滔天:洪水的防范自救

    浊浪滔天:洪水的防范自救

    本系列主要内容包括“自然灾害”、“火场危害”、“交通事故”、“水上安全”、“中毒与突发疾病”、“突发环境污染”等,书中主要针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灾害问题作了详细解答,并全面地介绍了防灾减灾的避险以及自救的知识。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我们衷心希望本书能够帮助青少年迅速掌握各种避险自救技能。
  • 老公,我们离婚吧

    老公,我们离婚吧

    张小易觉得,自己最幸福的事情,是嫁给了自己喜欢的男人易修远;当然,这是张小易一年前的想法,天真的想法;一年后,如果有人再问张小易最幸福的事情,张小易的嘴角露出一抹苦涩的笑,然后,摇头;一年后,她还有最幸福的事情吗?不,只有最伤心,最难过,最绝望,最不幸的事情。那是什么呢?当然是------嫁给易修远。于是,在伤心绝望后,张小易终于将一张离婚协议书,送了出去......
  • 为爱而来

    为爱而来

    40多年前,朱邦月的朋友临终时,将两岁的儿子和怀着5个月身孕的妻子托付给他。虽然是孩子的养父,但是朱邦月却奉献了连生父都不能给予的疼爱。本书是朱邦月的二儿子朱邵华以父亲的口吻写的自传体小说,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家庭几十年来遭遇的辛酸,屈辱,委屈以及磨难,但是,在这样外人难以想象的苦难下,他们一家四口相亲相爱,共伴今生。在当今社会下,这本作品极富教育意义,它能给人直面挫折的勇气以及面对苦难,永不言弃的力量。
  • 繁华彼年,此爱成殇

    繁华彼年,此爱成殇

    她是额间生有六瓣桃花的温婉女子,生来是公主的身份,却是复仇者的命运。因为遇见他,从娇宠的公主变为亡国者,一路的颠沛流离,葬身浮华。面对六哥的死去,爱人的背叛,她决然离去:“我是流离的命,注定一世飘摇,不得停歇。”
  • 历史上最重要的15次改革

    历史上最重要的15次改革

    一个强大的国家是其内部力量积蓄的外延,根本之处不在于一成不变地沿着一条路走下去,而是在每一个旭日东升、夕阳西下,依然步履匆匆的时候,都留有思索未来的空间。不让繁琐的过程缠住灵动的思想,不因肉体的歇息而冷落了精神无止境的耕耘。行于路,当思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