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训案例
对标新立异无动于衷
一位老师在讲《坐井观天》一课。老师问学生说:“如果青蛙跳出了井口,会怎么样?”许多同学说:青蛙跳出井口以后,视野开阔了,它们见到了以前没有看到的东西,增长了知识。老师表扬同学们回答正确,并说了一句:“我们不能像青蛙那样,坐井观天,自我封闭。”
突然,一位学生举手说:“我认为,青蛙跳出井口后,又回到井里,因为青蛙发现外面河水发臭,空气中烟雾腾腾,污染严重。人们到处捕捉野生动物,青蛙已经成为人们盘中美食,还是井里安全。”
面对这个学生的回答,老师说:“你讲的不是这个成语原来的意思,一定要按照课文的要求回答。坐下!”接着,又讲起课文来……
专家解析
学校教育中存在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现象,家庭教育中存在着高谈阔论、苦口婆心的现象。往往常说的老话多,正确的废话多,漂亮的空话多,严谨的套话多,违心的假话多。
一些学校爱唱高调,不顾社会是否需要,条件是否具备,学生是否做到。好的教育方法不是泛泛而谈,因为不能拨动孩子的心弦;也不是光讲许多道理、提许多要求,却不下功夫贯彻落实。孩子十分讨厌没完没了的唠唠叨叨,大人还是滔滔不绝地重复令人生厌的“老生常谈”,那些不起教育作用的说教和没有新意的课堂教学,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因为灵动的生命总会迸发出很多新思想。
作为教师常常不放心自己的学生,把教育中本应由学生自主感悟、自主管理的事情统统揽在手中,通过制定细之又细的“规则”去规范学生。学生因此习惯了被动的接受,不知道自己作为一个“人”应获得的权利与尊严。老师在课堂中做了很多预设,一旦学生没有根据自己的“预设”进入程序时,一定要千方百计地通过“启发”、“引导”,最终将学生拉回到自己的授课体系中。
我们主要不靠“嘴”教育孩子。靠的是情境,靠的是行动。我们要理解孩子,不要轻易否定孩子的思想观点,要对孩子进行思维训练,鼓励孩子多观察、多思考、多提问,学会综合归纳,举一反三,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要培养孩子“目不随人视,耳不随人听,口不随人语,鼻不随人气”的品质,细心地观察,为的是理解;应当努力地理解,为的是行动。应当提倡“原创精神”、“别出心裁”、“与众不同”,要给孩子留面子,留机会,留发展空间。
教育误区
1.冗长拖沓。讲话面面俱到,洋洋洒洒,“眉毛胡子一把抓”。让人昏昏欲睡,像在赶场,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学生只管面无表情听着就行。
2.泛泛而谈。简单重复,“干巴巴”地说个没完,批评不换角度,不换说法,揪住不放;表扬超限,“好菜连吃三天惹人厌,好戏连演三天惹人烦”。
3.老调重弹。总说孩子“不知天高地厚”,要“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
4.人云亦云。竭力推崇“听话”、“服从”、“守规矩”的“乖”孩子。
成长故事
“一物多用”与“一事多因”
女儿小的时候,我们做父母的就经常向她提出一些需要做简单推理判断才能回答的问题,如“如果忘记关上水龙头,让它开了一夜,你想想会发生什么事情”、“如果没有了太阳,那么世界会变成什么样”、“矿泉水除了能喝,还有什么用途?喝完了的瓶子有什么用”、“纸有哪些用处”、“水有什么用”等等。
为了锻炼女儿,我们全家玩指“左手”、“右眼”的游戏;互相打手,被打的迅速抽回手,避免被打着;或让孩子不停地变换姿势,家长迅速摸孩子的头,孩子马上蹲下,不让被摸着。有时,我们争论,如“好女孩的十大标准”……
因为有了前面多次的“一物多用”与“一事多因”的争论,女儿渐渐会从不同的角度想问题了,也经常有额外的教育收获和创新理念。
我们尽量满足和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不处处挡在前面,替她出主意、做主张。
我们认为聪明父母的明智做法应是:子女越自立,对父母的依赖越少,就应当越高兴。孩子面临生活和学习中的重大问题时,首先鼓励:“你是怎样考虑的”、“你应该拿出主张”、“你自己选择吧”、“你所做的事,相信会令我满意的”。
相关链接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管辂传》:此老生之常谈。
老生:老年书生。老书生常说的话。比喻听惯了的没有新意的话,犹如陈词滥调,老调重弹,而非标新立异的奇谋高论、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