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4500000012

第12章 中国卷·秦汉时期(4)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九月,项梁叔侄将会稽郡郡守殷通杀死,也举起了义旗。不久,便拥有了20多万人马,拥立楚王第十二代孙,13岁的熊心为王,并与刘邦部汇聚于薛城。众将商定:项羽率军向北救援赵国,解除巨鹿之围后,再从北向西进攻秦国;刘邦率军从南路西进向关中进发。两路人马在击败秦军后,若是谁先进入秦都咸阳,便由谁来做关中王。

刘邦率军勇猛无敌,凭借张良等人的出谋划策,避实就虚,一路过关斩将,直逼关中。萧何身为都督,坐镇地方,主管军队的后勤供应。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亲率大军30万兵临咸阳城下。秦王子婴设计将奸相赵高杀死,献出玉玺,向刘邦投降。将士们见咸阳宫殿高峻巍峨,街市喧嚣繁华,顿时忘乎所以,纷纷乘乱抢掠金银财物,连刘邦也忍不住,趁着空闲,跑到未央宫去东张西望。唯独萧何进入咸阳后,并不贪恋金银财物与美女,而是急匆匆地赶往秦丞相御史府,并派遣士兵迅速包围丞相御史府,不准任何人出入。然后让忠实可靠的下属将秦朝有关国家户籍、地形、法令等图书档案一一进行清查,分门别类,登记造册,统统收藏起来,以备日后查用。因为,按照秦朝的典制,丞相辅佐天子,主管国家大事;御史大夫负责对外监督各郡御史,对内接受公卿奏事。除掉军权外,丞相与御史大夫几乎把持一切朝政。萧何为官多年,当然深知这些。因此,全军上下无不对他深深佩服,刘邦也在惭愧之余,说萧何是一代异才。萧何将这些秦朝的律令、图书、档案收藏起来,使刘邦对天下各处关隘、户籍、势力、民俗等了如指掌,为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和律令制度找到了可靠的依据,对日后西汉政权的建立与巩固,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功不可没。这也足以看出萧何的深谋远虑。

刘邦率攻入咸阳后不久,项羽也率军入关,并在同年二月自封为西楚霸王,占据梁、楚东部九郡之地,建都彭城(今江苏徐州)。项羽背弃原来的盟约,改立刘邦为汉中王,统辖荒远偏僻的巴蜀之地,建都南郑。为了防止刘邦东进,项羽又将关中地区一分为三,分别封给了三个秦朝降将——雍王章邯、翟王董翳、塞王司马欣。刘邦看出了项羽的险恶用心,十分生气,决定与他决一死战,可惜兵将孱弱、缺兵少粮,实在难以取胜。只好采纳萧何、张良等人的建议,率兵退蜀,休养生息,广纳贤士,伺机与项羽再争高低。

四月的时候,各路诸侯分别领兵回到自己的封地。刘邦按照张良的计策,偃旗息鼓,人不解甲,马不停蹄,急匆匆地赶向巴蜀。一路上,许多来自其他诸侯王军中的士兵自愿投入刘邦的帐下,韩信就是在这个时候从楚营中逃出,投奔刘邦的。

韩信原来在项羽的帐下,他智勇双全,是天下著名的军事家,后世有“兵家之祖”之誉。但他在项羽手下颇为不得志,于是改投到刘邦麾下。起初,刘邦只是让他做了一个管理粮草的小官,韩信十分失望。一次偶然的机会,萧何与韩信结识。在交往的过程中,萧何发现韩信有勇有谋,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向刘邦推荐,但开始并没有引起刘邦的重视。

转眼间两个多月已经过去了。汉军将士不愿在蜀地久居,非常想念家乡,都希望东归,开小差的人也愈来愈多。一日,韩信见久在汉营终不得重用,一气之下便离开了。萧何知道后,马上放下还没有处理完的紧急公务,亲自骑马去追韩信,都来不及向刘邦打个招呼。刘邦正在为军中开小差的人日益增多而深感焦虑,忽然有军吏来报告说:“萧丞相也逃跑了。”刘邦一听,大惊失色地说:“不得了了,我正欲与他商量军国大事,怎么他也逃跑了!”刘邦赶忙遣人去寻找萧何。萧何回去后拜见刘邦,刘邦见到萧何后,又惊又恐地说道:“你为什么也要逃跑?”萧何说:“我不是逃跑,我是去追逃跑的人了。”刘邦又问他:“你去追谁了?”萧何回答说:“韩信。”刘邦听后,非常不以为然地说道:“已经有10多个将军逃走了,也没听说你去追过谁,怎么偏要去追韩信,明明就是骗我嘛。”萧何说:“那些将军都很容易得到,但韩信却是当今数一数二的杰出人才,如果跑了就没有第二个了。大王您若是只想做个汉中王,有没有韩信都无所谓;您要是想得到天下之地,那就必须要用到韩信了。汉王您觉得怎么样?”刘邦说:“我当然想率军打出去,不想老困在这里呢!”萧何说:“汉王你若是决定打出去,就必须重用韩信,他自然会留下;若是不重用他,他始终都会离开的。”刘邦沉思了一阵,下定决心说,“那就听丞相之言,让他做个将军,如何?”萧何说:“要是做将军,他还会走。”刘邦又说:“那拜他为大将军如何?”萧何说:“行,我看可以了。”后来刘邦便在萧何的建议下,拜韩信为大将军,并在将军台上亲自把将印授予韩信。

后来,韩信果然没有让刘邦失望,也没有辜负萧何的良苦用心。楚汉战争爆发后,韩信亲率汉军渡陈仓,战荥阳,破魏平赵,收燕伐齐,屡战屡胜,最后在垓下设置十面埋伏,一举歼灭项羽全军,为刘邦夺得天下。很显然,在楚汉战争中,韩信军事才能的充分发挥与运用,乃至汉王刘邦最终能够夺得天下,在一定程度上,同萧何的慧眼识才、倾力举荐是密不可分的。

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刘邦率军悄悄离开南郑,采纳了张良、韩信所献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挥师东进,留下萧何负责征收巴蜀之税,以供应军粮。汉军将士自从入蜀后,非常思念家乡,东归之心颇为急切,一旦东归,个个便如猛虎下山一般,奋勇杀敌,直杀得雍王章邯的兵马丢盔弃甲,大败而逃。汉军一路势如破竹,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不到一个月便占领了三秦之地。刘邦遂令萧何坐镇关中,安抚百姓,同时负责兵员与粮饷的筹措和补给,自己则亲率数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攻向楚军的大本营彭城。

萧何留守关中后,马上安抚百姓,恢复生产,全力收拾关中的残破局面。他一方面重新建立已经散乱的统治秩序,另一方面对百姓施以恩惠,安定民心。他不仅颁布实施了新法,重新建立了统治秩序和统治机构,整修宫廷、县城等等,还将原来秦朝的皇家苑囿园地开放,让百姓耕种,并且减免租税。他还让百姓自行荐举年龄在50岁以上的、有德行、能做事的人,任命他们担任“三老”,每乡一人;再从各自的乡里选出三人为县三老,辅佐县令,教化民众,同时免去他们的徭役,并在每年的年末赐给他们过年的酒肉。由于萧何办事有方,施政为良,颁布了很多的利民法令,农业生产得以迅速恢复,并建立了稳固的后方,保障了前线的供给。

公元前203年,项羽也因为连年战争,陷入了兵尽粮绝的困境。而刘邦的部队,却因萧何坐镇关中,不断地向前方输送粮食和兵力,形成了兵强粮多的好形势。后来,刘邦越战越强,终于逼得项羽兵败垓下,自刎于乌江。

汉朝建立后,萧何因功勋最高,被封为“酂侯”,位列第一,被称为“开国第一侯”,食邑8000户。萧何采用秦代六法,重新制定了律令制度,作为《九章律》(《盗律》、《贼律》、《囚律》、《捕律》、《杂律》、《具律》,增加《户律》、《兴律》、《厩律》);在法治思想上,主张“无为”、“喜好”、“黄老之术”。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萧何又协助刘邦平定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之乱,被拜为相国。为了避免被刘邦诛杀,他以“自毁其名”的方法,远遁他乡。

高祖死后,太子刘盈即位,称为惠帝,萧何又继续担任丞相辅佐惠帝。不过此时,萧何年事已高。公元前193年,年迈的相国萧何,终因常年为汉室操劳,卧病不起。病危之际,汉惠帝亲自前往探望,并趁机询问:“丞相百年之后,谁可以代替你?”接着惠帝又问:“曹参怎么样?”萧何听了,竟然挣扎着病体,向惠帝叩头,道:“陛下若能拜曹参为相,我死而无憾。”

汉武大帝

在汉高祖刘邦之后,西汉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后来的汉武帝更是使汉王朝的统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前87年),是汉朝的第七位皇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刘彻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4岁的时候被册立为胶东王,7岁的时候被册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54年(公元前140年—前87年)。刘彻承文景之治而登上帝位,为巩固统一的封建国家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刘彻颁布推恩令。不久之后,又制定了左官律和附益之法,严惩那些依附于诸侯王的犯罪官吏,限制诸侯王结党营私。诸侯只可以衣食租税,不得参与政事。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汉武帝借口列侯所献酎金分量和成色不足,夺爵100多人,诸侯王、列侯的势力从此日渐衰落。为了加强皇权,汉武帝于北军设置八校尉,又设期门、羽林军。他在裁撤丞相职权的同时,又提拔了许多贤良文士和上书言事的士人,让他们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汉武帝还把京畿七郡之外的郡国划分为13个州郡,每州派遣刺史一人,按六条问事,以考察吏治。此外,他还任用一批酷吏,以打击各地的不法豪强,维护封建统治的秩序。

汉武帝即位后不久,就着手准备对匈奴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元朔二年,卫青率军大败匈奴,收复了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地区)。汉朝廷便在这里设置了朔方郡、五原郡,并从内地移民10万到那里定居。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春,霍去病率军俘获匈奴休屠王祭天金人,同年夏天,攻至祁连山。汉朝廷先后在河西地区设置了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经过汉军的多次远征,匈奴被迫远遁漠北,此后再没战力骚扰边防。为了发动对匈奴的攻势,汉武帝还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了汉王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对闽越、东瓯以及南越的少数民族政权,汉武帝利用其内部矛盾,分别加以征服,置于汉政府的直接管辖之下。与此同时,汉武帝又在西南夷地区设置郡县。汉武帝还派兵从海陆两道进攻朝鲜,设置真番、临屯、乐浪、玄菟四郡。

由于汉武帝对外常年用兵,使得国家长期积累的财富趋于枯竭,许多富商大贾开始大量囤积货物,牟取暴利。为了解决国家的财政困难,武帝除了贱卖公爵和募民入粟入奴婢拜官以增加收入外,又实行盐铁官营与均输、平准等经济措施,并法定货币官铸,府库岁入因而大大充实。汉武帝先后颁布了算缗、告缗令,以打击囤积货物谋取暴力的商贾。紧接着,武帝又开始大力治理黄河,使其几十年不再为患。由于武帝的重视,各地的水利事业也开始有了比较大的发展,关中地区的漕渠、龙首渠、六辅渠和白渠等著名水利工程,对促进农业生产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思想文化领域,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国皇帝有年号,也是开始于汉武帝。他还设立太学,置博士弟子,命令各个州郡举茂才、孝廉,培养和提拔了一大批儒生充任各级官吏。但他真正重用和依靠的大臣,却多是熟习儒术而又深谙刑法的人。他还幻想长生不死,又遵从方士之言,迷信鬼神。

汉武帝晚年,农民起义在各地频频爆发。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巫蛊事件引起戾太子的武装叛乱,与政府军在长安城内混战多日,死者数万人。次年,远征匈奴的军队又几乎全军覆没。这一系列的打击,使年老的武帝深悔自己过去穷兵黩武,劳民伤财。后来桑弘羊建议汉武帝募民去屯守轮台的时候,他果断下诏拒绝了,表示不再扰劳天下。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汉武帝病死。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汉武帝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独尊儒术。汉武帝听从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创了中国传统主流文化之正统,在中华传统文化舞台上独领风骚2000余年,受到历代统治者推崇。这里要说明的是,汉武帝并没有去限制各家的发展,而是大力提倡儒家的发展,让儒家与诸子百家结合起来。例如夏侯始昌既是有名的儒学家,还精通阴阳五行;宰相公孙弘兼修儒法两家;主父偃是以纵横家起家;而耿直的汲黯、司马谈、司马迁却是以黄老学说而起家。

2.设立中朝,抑制外朝。汉朝初年,丞相大多是随刘邦打天下的功臣。而汉武帝与这些丞相颇为不合,为贯彻自己的命令,于是设立中朝以与外朝官抚衡,尚书台也是这一时期出现的。

3.建立年号。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以当年为元鼎四年,并追改以前为建元、元光、元朔、元狩,每一年号为6年。

4.太初改历。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汉武帝改太初历,以正月为岁首,色上黄。

5.盐铁官营。盐铁官营从汉代一直延续下去,直到今天,这些行业主要也是由政府控制的。

6.通西域。中国将冶铁、凿井、丝绸制造、漆器制造等技术传到了西方,而西方又将黄瓜、胡萝卜、葡萄、汗血马、核桃等传至中土,历史意义重大。

7.开疆拓土。在西北方面,经过霍去病、卫青、李广利、张骞等人前赴后继的努力,西域首次与中国紧密联系起来,为后来把西域并入中国版图奠定了基础。在西南方面,大汉的军队将西南部第一次并入中国版图。而在北方,卫青与霍去病的多次出击使北疆长时间稳定,保护了京师的安全。

汉武帝刘彻是雄才大略的政治家、战略家,在他统治期间,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得到了巩固,中国开始以一个高度文明和富强的国家闻名于世。汉武帝也成了和秦始皇并列的千古一帝,后人常以“秦皇汉武”并称。

卫青大破匈奴

卫青是卫媪(平阳侯府中婢女)与平阳县吏郑季的私生子,少年时代被送到生父家寄养。卫青在这里深受郑季的歧视和虐待,被迫放羊,后来离开了郑家回去与母亲一起生活,并改姓卫,在平阳侯府曾为骑奴(马夫)。后来由于他同母异父的歌女姐姐卫子夫被汉武帝相中,卫青得以随着入宫当差。

后来因为卫子夫怀孕,颇遭陈皇后嫉妒,陈皇后之母馆陶长公主便派人绑架卫青,企图杀害他以报复卫子夫,但是被卫青的朋友公孙敖带人劫狱救出。汉武帝得知后大怒,于是便借题发挥,当着皇后与长公主的面提拔卫青为建章监(禁卫队长)、侍中、太中大夫,封卫子夫为夫人(地位仅次于皇后的嫔妃),并大肆封赏卫家人及公孙敖等人。卫青开始被汉武帝重用,卫氏一族也从此发迹。

传说卫青年轻的时候曾跟随主人入宫办事,在甘泉宫前遇到一位带着枷锁的犯人为他相面,说他是大富大贵之人,将来一定会封侯。而卫青则回答道:“作为奴隶,不挨打挨骂就心满意足了,还提什么封侯?”

卫青与首任妻子曾育有三子,分别为:卫伉、卫不疑、卫登。后来又娶了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其前夫为平阳侯曹寿,是卫青以前的主人)为妻。平阳公主与卫青结伴终生,但没有为他生儿育女,死后二人同葬于一处。

同类推荐
  • 卫氏风云

    卫氏风云

    汉武帝末年,虽然不再波澜壮阔,却是暗流涌动。随着大将军卫青的逝世,皇后卫子夫的失宠,曾经风光无限的卫家已经风光不再。卫风,长公主最溺爱的幼子,卫青寄托了最大希望而又最不放心的儿子,带着不知从何而来的奇思怪想,懵懵懂懂的闯入了这个充斥着阴谋与阳谋、卑鄙与高尚并存的世界。他是将卫氏推向败亡的深渊,还是重铸卫氏的辉煌?
  • 三国之兵临天下

    三国之兵临天下

    一个穿越千年的灵魂,一名卑微的少年,一辆神秘的牛车,命运交织,演绎出一段金戈铁马的传奇。波澜壮阔的三国新争霸史由此拉开了序幕。
  • 乱五代:五代史的另类解读

    乱五代:五代史的另类解读

    本书作为第一部系统解读五代历史的通俗性、史论性读物,从多个视觉品读五代的人和事,试图寻找破解五代历史之所以“ 混乱”和“无耻”的密码。唐朝灭亡后,在中原一带相继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史称“五代”。五代存在了凡五十三年,共更换了八姓十四君。五代多武夫,五代多俗臣,他们抹杀仁义道德、败坏三纲五常,随处可见子弑、兄杀弟、军戏臣、臣反君的历史闹剧。
  • 楚史(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楚史(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楚人以祝融为始祖,其历史的起点,原本在神话与传说之中。历经筚路蓝缕的岁月之后,楚国得以崛起于南方。楚人有着“蜚将冲天”、“鸣将惊人”的雄心,“抚有蛮夷”、“以属诸夏”的气魄,终于在春秋中期跻身五霸之列。然而在取得这样的成就后,政变与内乱让楚国招致了吴师入郢的巨大外患,实力大损。战国时代,楚国用吴起变法以求打破困局,为国家带来起色,楚国一度达到了强大和繁荣的顶点。但在怀王时代,遭遇连番挫折,势力顿衰。此后,郢都沦陷,半壁河山被秦人占领。楚人虽亡羊补牢,但已经无法改变“六王毕,四海一”的趋势。秦末起义中,“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又给八百余年的楚国史留下了一个长长的尾声。
  • 掌上帝国之秦朝的变革

    掌上帝国之秦朝的变革

    坐看高富帅们尔虞我诈,利用矮矬穷们出谋献计,哪怕你年岁不在,只要有才,照样功高盖主,定会有你一片天地。最终渔翁得利者,才是笑到最后的霸主!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远古的霸主:恐龙

    远古的霸主:恐龙

    久远的时代,庞大的主宰者,神秘的史前世界,尚未破解的谜题。它们曾经是这个星球上的唯一霸主,它们曾经演绎了波澜壮阔的进化史。恐龙对人类来说是一群神秘的生物,它们生存于几百万年以前,主宰地球达一亿七千年之久。迄今为止,人类已经发现了上百种恐龙化石,它们形态各异,大小不一。本书汇集了恐龙家族中的众多种类,分fqN类地介绍了它们的习性和特征,为青少年朋友打造一席美味的科普盛宴。
  • 阑珊

    阑珊

    童年,在小镇的戏台下,佰草与林初染相识。之后佰草还见到了初染的好朋友沈家程,便蓦然心动。随后,进入一中的佰草拒绝了初中时一直暗恋她的纪天旻,并将对沈家程的心思深深埋藏心底。她看着初染与家程的亲近知心,只在心中默默用力。初染因为家事和性格而与众女生不和,佰草真心维护,却经常对她暗生醋意。因为佰草认为,自己的优秀才配得上家程……
  • 复仇者的沦陷:危险恩人

    复仇者的沦陷:危险恩人

    欧洲留学归来,亲人离奇死亡,弟弟不知所踪。江泽越强忍悲痛,寻找线索,却意外救下仇人夏安城的女人程佑歌。接着他假意追求仇人的妹妹夏安梦,只为了寻找弟弟,搜索仇人谋害家人的证据。五年后,佑歌回来,他甚至不惜利用自己恩人的身份,利用她对他的愧疚,处心积虑地接近她,只为了掠夺仇人最爱的女人,而自己的心也在不知不觉中沦陷……真相大白的时候,却发现,所谓的“仇人”竟是搭救弟弟的“恩人”,自己却恩将仇报,夺走了恩人的女人,并把恩人送进了监狱……恩人出狱,他是否舍得把她还回去?
  • 素手倾天

    素手倾天

    她本是权倾天下的一国之后,为他倾尽所有,将整个天下都送到他的面前。只为有朝一日,能与他并肩执手,共享江山。却被他亲口喂下毒酒,一剑穿心,投入井底。将本属于她的凤冠戴在了另一个女人的头上!众叛亲离,被心爱之人亲手出卖。她所受的苦与辱,定要他十倍偿还!
  • 魔宠天下:天才萌宝腹黑娘亲

    魔宠天下:天才萌宝腹黑娘亲

    某女气急败坏,狠狠地擦拭自己的嘴巴:“不近女色,清心寡欲吗?你刚刚都干了什么!”某男微微一笑,看着她抓狂,心情极好:“不近女色,女儿哪来的?不清心寡欲,你怪我到处留情怎办?”穿越后,有空间戒指,有一亩三分地,只是,为什么还有一个小包子,最重要的是,这小包子还是她的,那……那孩子他爹是谁?不管了,有田有饭吃,一人也是养,两人也是养,平日里没事种种田,背后咱们空间戒指内修修仙,把日子过得美美的……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凤临天下昭君归

    凤临天下昭君归

    女主穿越,灵魂分身,一强一弱,一善一恶,相互争夺于江湖!人世间太少的相濡以沫,太多的相忘于江湖。几番轮回,最爱那人还是当年许她承诺的一人。
  • 再谈国民性

    再谈国民性

    《再谈国民性》主要关注近代中国的君臣、军阀、精英、老百姓等的所作所为。张鸣先生深挖这干人留下的历史碎片,以第三者视角重新审视,既不漂白,也不抹黑,尽可能还原各路历史人物的面貌,再现当时大小事件的实况,让更接近真实的国民性浮现出来。不了解近代中国的国民性,就难以了解现在的中国。张鸣先生所述所论,皆从为人处世常识出发,用意想不到的角度观察,以举重若轻的口吻揭示历史中为人忽略的扭曲之处,说理透彻、思想厚重,让人从中读出一份历史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