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4400000004

第4章 夜半鸡鸣(1)

麦收之后,正赶上“三秋会战”。那时有一句口头禅,“谁英雄谁好汉,三秋会战比比看”。刘天树被任命为“三秋会战”的总指挥,他是一个十足的庄稼把式,点、种、犁、耠,样样精通,锄、镰、锨、镢,运用自如。在金沙滩,除了王庆丰之外,刘天树算是最有劲的人了。他夏天披着老棉袄,将一车粪推二里地,保证脸上不冒一点汗,但这人有一个怪毛病,就是馋酒,是个酒鬼。卸小港那年代,窄窄的一块木板从船上搭到岸上,宽窄也就在几公分,一两千斤重的东西驾在小推车上,刘天树保证稳如泰山上了岸,那两条腿就像钢筋一样戳在窄窄的木板上,一准纹丝不动。平素谁家盖房盘炕,逢个下雨云天,刘天树保证不请自到,除了要展示自己的臂力外,就是他是一个分外热心肠的人,集体的东西,他从不私拿一点。刘天树的老婆刘桂兰是全村最俊的婆娘,是金沙滩老书记的女儿,喜欢唱歌。那一年刚过门不久的刘桂兰病了,就想吃山里的一穗嫩玉米。那金沙滩一望无际,有几千亩的玉米地,刘天树就是不肯剥一穗,因为那全是大集体的,集体的东西动不得,就像不能在太岁头上动土,他把金沙滩捍卫得壁垒森严。谁家房子上梁了,一根巴木,他扛起登在梯子上,轻盈如猴。干一会,他就喝一口酒,他喝酒就像喝水一样,如果那位东家忘了给他准备酒,刘天树的脸色也就不好看了。

刘桂兰家住东岗。东岗上有一片柳树,很迷蒙,如烟似雾,刘桂兰在柳树下唱小曲儿,什么李二嫂改嫁、刘三姐、刘巧儿,她都会。

东岗下有一口井,刘天树去挑水,听到桂兰在柳树下唱,他就故意将水桶碰得井沿响,刘桂兰就隔着树缝向这边觑,有时还钻出柳林,一面向井沿看着,一面捋着刘海儿。刘桂兰的脸圆如满月,大似银盆,只皮肤略黑,一条大辫子乌云卷墨,身材不胖不瘦,不高不矮。刘桂兰唱,刘天树就应,你唱我对,把个刘三姐演绎得全村的人都驻足观看。终于刘天树放下担杖和刘桂兰二目平视了。他故意把担杖钩弄得脆响,借此引起刘桂兰的注意。二人对视时,那目光是火辣辣的,煽情挑逗,刘天树十多年后想起都颇有一番韵味。他们两个就那么愣愣地对视好长时间,刘桂兰才像白鹤一闪,翩若惊鸿飞进柳林里。在刘天树的眼里刘桂兰住在东岗上,就好比住在月球,里面藏着白兔和嫦娥。那个时代的爱情是颇为纯洁的,不掺杂丁点渣滓。往往因同一首歌,一场戏,几句对白,就可对一个女人展开联想。有时刘天树把桂兰想象成电影《红灯记》的李铁梅,她也有那么两条乌黑的大辫子。有时刘天树又把桂兰想象成《智取威虎山》中的小常宝,仿佛他就是杨子荣。

刘天树要当兵了,刘桂兰终于沉不住气。夜晚柳梢婆娑,来到井台边。“天树哥,你要走了,我没什么送你,给你绣了一双鞋垫,你穿着走到天边,可别忘了我呦—”刘桂兰是那种中不溜的女中音,带有磁性,开口一说话,就把刘天树弄晕乎了。天树说:“我走了,你可别变心呀……”“咋会呢,我是你的人了,我等着你……”

刘天树去青岛当兵,托战友给她送来一本《***之歌》,刘桂兰看着看着就把天树想象成***这位大英雄,她生怕他跑了,飞了,牺牲了。所以刘天树从青岛一回来,他们就匆匆结合了,如今育有一女刘雪娇,比他两个长得还好,可算金沙滩顶顶美丽的大美人儿。

家庭的和睦,爱情的如愿,使刘天树对干社会主义信心倍增。可是怎么干,十六生产队就是穷,置了大船也不行,比从前更穷。刘天树陷入了沉思。他想来想去,还是土地贫瘠,今年的“三秋会战”,无论如何也要整出一片像样的大寨田。于是收拾了后,地扫场光,他带领社员上山了。白天黑夜,披星戴月,社员们简直使出了吃奶的劲儿。

王大头是各个工地的监工头,当时红旗招展,人欢马叫,尘土飞扬。王大头迈着方步踱来踱去,他专管监视那些地富反坏右。比方同一个时间段,贫下中农推十车土,他王积辉就得推十五车。王积辉累得每天都散了架,是又当妈又当爸,无奈只好把他的大娘叫来,山洞只剩下他的老爹。这时满囤已长大了,懂了不少事,像他的爷爷王家章,奶奶叶利娜一样聪明漂亮;至于妈妈黄婉儿的一些前尘影事,早已忘却了。偶尔姥爷黄玉生来到静悄悄潮湿的山洞看看爷爷王家章。王家章局促在山洞里,躲过了历次运动,不问窗外事,这是最高明的处世哲学,是老庄的哲学。山洞里充满着回忆,幽深静谧,王家章整天对着虫子说话,对着老鼠谈心,久而久之王家章头不梳发不理,几近一个白胡老鼠。大老婆在的时候,还常给他剃剃发理理须,如今大老婆不在身边,他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仿佛也没觉出孤单。老哥俩在静静的滴答滴答的滴水声里,谈着往事。他们首先谈到叶利娜。

“三娘还在?”黄玉生问。

“在,在铃铛胡同,她一人好不凄惶。”王家章说。

“叫她过来陪你?”黄玉生试探着问。

“她过不惯这山顶洞人生活,潮湿。”

“她不喝牛奶了?”

“还喝牛奶,牛屎也没多少。”

很静,很静,老哥俩就都不说话。

沉默一些时候,王家章抬起头来,额上叠满了数层很深的皱纹,就像藏在深山里的一个粉狐。胡子里的红舌头像蚯蚓蠕动了半天,嗫嚅道:“再没有婉儿的信……”

“没有……”

沉默是金。

片刻,只听发出了唏嘘的声音,老哥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哭了。他们都老了,心灵都显得比较脆弱,他们仿佛各自都想起了黄婉儿一大堆好事。想当年老哥俩,你不服我,我不服你,都在各自的村庄展开过竞赛。

黄玉生住在丁字嘴,与金沙滩在一条海岸,往西就到了田横岛,再往西便是青岛的后海岸;往东是羊角畔、大北圈,再往东就是养马岛、刘公岛了。田横岛上有田横的五百壮士墓,养马岛上不见始皇仍在养马。但这是块出英雄的地方,出彪形大汉的地方。黄玉生少说也有一米八五,他是那个时代的俊男和帅哥。年轻时候的黄玉生练过八卦,走过太极,是海莱两地螳螂拳的创始人之一。他家是一个大户人家,有南瓦房三十余间,全辟作练功房,他的弟子遍布全国各地。

那个时候的小伙子们,一听说南瓦房,就知道那是有功夫的人家。黄婉儿从小就是看着父亲的弟子们一个个从南瓦房跑出去闯荡江湖。那时的南瓦房晚上张灯结彩,大红灯笼高高挂,吆喝声响遏行云,划拳声此起彼伏,走腿声打闹声不绝于耳。人在地下练,猫就在房顶上叫春,鳞鳞屋瓦,就像层层海浪,闪着星光。走马桩上,一个个健步如飞;山墙头上,一个个飞檐走壁。有段时间王庆丰都过来偷练过,他非常喜欢轻功,因为轻功为他腾云驾雾实施盗窃提供了翅膀,王庆丰走在瓦上,如履平地,“嗖嗖”的比野猫还快。

黄玉生培养了那么多弟子,可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煞是苦闷。这一天终于有了机会。那天他正沿着海岸巡海,只听轰轰隆隆,一架飞机就歪歪斜斜飘飘摇摇地落到了沙滩上。一会机器停了,就听到呜哩哇啦的声音,却是两个日本鬼子,仿佛机器出了故障,一个撅腚在修机器,一个张目瞭望,仿佛这金沙滩是他们的,愿落就落,愿走就走。他看日本鬼子身上挎着大刀片子,机警的黄玉生心想,这下怎么也不能让他们溜掉,到嘴的肉,不吃白不吃。他就轻手轻脚地摸到一棵榆树旁,仔细观察着两个家伙的一举一动。后来他发现他们的警觉松动,都在紧三火四低头鼓捣机器,说时迟那时快,只见黄玉生身轻如燕,动如脱兔,好像飞过去一样,断喝一声,两个鬼子一愣怔,一个就要拔刀,黄玉生就像蜻蜓一样飞进舱,只见他三勾两拐,就将一个打趴下,另一个又要拔枪,直接让他按到这个鬼子的身上,倒剪双手。舱很小,两个鬼子被200多斤重的黄玉生压得喘不过气来。他三下五除二卸了他们的武器,不出几分钟,两个鬼子乖乖举起手,从舱里连爬带滚地出来了。这时老百姓们都围了过来,声势如潮。黄玉生就这样轻而易举地缴获了日本鬼子一架飞机。这事由胶东军区报告延安,延安派人来和鬼子一起把飞机修好了。

一个将军模样的人问黄玉生:“你是党员吗?”

“不是。”

“那你哪有这番勇气赤手空拳来和日本鬼斗?”

“我练了些拳脚,正愁没地方施展,就见那两个家伙明目张胆从从容容在咱们的金沙滩修起了飞机,挺气人的,我要教训教训他们,让他们知道这是中国的土地。”

这将军就摇着黄玉生的肩膀说:“好小子,你真能,有什么要求?”

“没要求,只想坐坐这飞机,兜个圈子。”

同类推荐
  • 命定

    命定

    《命定》描写的是藏族军人参加远征军,与汉族人民一起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在充满浓郁的康巴风情和藏传佛教习俗的背景之下,两个康巴汉子在命运的驱使下一步步走向了抗战前线。这两个令人赞叹的康巴汉子,用自己朴实平凡的行为,告知了世人关于信仰、生命、爱情、友情、亲情的真谛所在。
  • 日头日头照着我

    日头日头照着我

    长篇女性小说,冀中平原的清明上河图。催人泪下的小说不在少数,可是,《日头日头照着我》让读者流下的泪水,已经超越寻常意义上的感动或是震撼,它源自于我们胸口不曾寒凉的热血,不曾泯灭的真心,不曾被世事诡诈磨尽锋芒的“高尚的冲动”。
  • 湘西秘史

    湘西秘史

    清末,湘西昔日最繁华的水码头浦阳镇正走着下坡路,浦阳镇西帮三十六家商号的两个主要商家张家和刘家也在逐渐走向衰落。张家的公子张复礼和刘家的千金刘金莲定下了娃娃亲,但张复礼逢场作戏的出轨惹怒了刘金莲,从此开始了两人之间的恩怨情仇……小说以此为主线,抒写了清代末叶浦阳镇近半个世纪的生活图景,由此而衍生出的枝叶藤蔓,更是几乎涵盖了这一时期湘西社会生活的所有层面,把百年前一个神秘而真实的湘西展现在你的面前。纷繁世事,千头万绪,奇风异俗,色彩纷呈……
  • 复方穿心莲

    复方穿心莲

    吴君,女,中国作协会员。曾获首届中国小说双年奖、广东新人新作奖。长篇小说《我们不是一个人类》被媒体评为2004年最值得记忆五部长篇之一。出版多本中篇小说集。根据其中篇小说《亲爱的深圳》改编的电影已在国内及北美地区发行放映。
  • 家乡的味道

    家乡的味道

    方达明,在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几十篇。短篇小说《出走》获第八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三等奖。小说《婶婶》获第九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短篇小说《我的土豆》获第四届林语堂文学创作奖。短篇小说《气球》获台湾第33届联合报文学奖小说评审奖。
热门推荐
  • 绝色王妃斗苍穹

    绝色王妃斗苍穹

    天变异象,死而复活,二十一世纪女杀手冷如风重生异世,从此废材已去,冷如风,天才重生,妖娆如她,冷家废材五小姐,狡黠如她,腹黑如她,在被掩埋之际,狠辣如她,且看魔女冷如风如何在异世笑傲天下斗苍穹
  • 现代交通(世界科技百科)

    现代交通(世界科技百科)

    本套青少年科普知识读物综合了中外最新科技的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知识性、前沿性、可读性和系统性,是青少年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谱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盛世唐朝之谁是李世民(上)

    盛世唐朝之谁是李世民(上)

    刚参加完女子太极剑比赛并获得冠军的少女风明,在参观博物馆的画展时,居然借着一幅名为《隋唐十杰》的古画,穿越时空来到隋朝末年。隋唐乱世,群雄并起,逐鹿天下,风明便开始了在乱世的惊涛骇浪中辗转求活的传奇经历。风明先是邂逅了秦琼,秦琼对明日久生情,但明却一直将其视为大哥,并未发现他的深情。而后机缘巧合,明来到太原,与一代帝王李世民两情相悦,但现代女子又岂能容忍自己的男人三妻四妾、后宫佳丽无数?李世民再喜爱明,能给她的也只是财富与宠爱,而不能给她唯一。明想趁夜逃走,却被李世民抓住。世民答应只放明一次,若再次相逢,他便永不放手了,而后忍痛放明离去。明在误打误撞之下来到江都,却又纠缠在宇文成都与隋炀帝之中。明在隋宫中步步惊心、如履薄冰,期间她惊奇地发现自己居然与死去多年的南朝陈后主的贵妃张丽华惊人的相似,而她似乎与隋室有着莫大的关联。江都兵变,宇文化及杀死了隋炀帝,而宇文成都利用手腕想强娶明为妻,明在万般无奈之下,只能选择跳河逃离这迷一样的皇宫。至此,仅传两代,存国三十八年的大隋王朝,就这样结束了,而明也踏上了新的旅程,继续游历隋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重生:汶川大地震三周年祭

    重生:汶川大地震三周年祭

    《重生: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祭》是河北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关仁山为纪念“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而作。当此三周年纪念,关仁山先生将诸多稿约置后,潜心闭关,为四川人民创作出这部荡气回肠的长篇力作,小说跳脱了同类作品的一般模式,站得更高,从中华民族大爱传承生生不息的角度,讲述了一个从唐山到汶川到玉树千里驰援传递爱心的故事。展现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从更高的层面来表现了人性的光辉和大爱的力量,歌颂了感恩、奋进的时代精神。
  • 雍正的智慧

    雍正的智慧

    公元1678年十二月十三日,也就是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伴随着几声响亮的婴儿啼哭声,一个男婴诞生在皇宫中。康熙皇帝给他的这第十一个儿子取名叫“胤禛”,在这名字里面“胤”字代表他们兄弟的排行。而这“禛”字在许慎的《说文解字》里面的解释是“以真受福”,康熙希望这个儿子对上天和祖宗真诚,并以此得到福祉。同时也希望这个儿子能健康成长,因为虽然之前康熙皇帝有十个儿子,但不幸的是这些男孩中有不少幼年夭折,活下来的也就只有胤裎、允礽和胤祁三人,所以这样算下来,这个婴儿就成了康熙的第四个皇子。它就是本书的主人公雍正,一个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很大影响的皇帝。
  • 首席总裁的禁宠

    首席总裁的禁宠

    电梯门打开,肖乐儿走进去,按下19层。门将关未关之际,一只手伸进来拦了,伴着一句匆匆的“稍等。”门感应后再次打开。肖乐儿心头一悸,这声音怎么这般熟悉?抬眼,便看到那张梦回千万次的俊脸。门敞开着,二人一里一外,都愣着,直视无语。肖乐儿直觉得胸闷得紧,仿佛下一秒就会缺氧晕倒,却死活撑着一丝清醒倒不下去。这分将死不死的挣扎令她的脸渐渐白了。门外的人,喃喃的叫……
  • 销售为王:成交才是硬道理

    销售为王:成交才是硬道理

    是众多优秀销售员的智慧结晶,会教你如何将自己培养成一个成功的销售员,让自己在销售中尽可能地保证成交。《销售为王:成交才是硬道理》依照销售的顺序,为读者传授了各个环节的秘诀,并辅以丰富实例、名言警句和生动比喻,将哲理寓于文学之中,使读者读来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