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对理由的阐述中,超过一半的人认为社会的功利化是自己决定进行利益交换的主因,另有60%的人把原因归结为现在全社会普遍的“拜金”因素;同时还有48%的人选择了一个较为中性的原因:“现在人脉越来越重要了。”
当然,刻意地避开自身原因的人也很多。比如不少人将主要的责任推卸给了社会(抱怨社会总是最容易的),有56%的人觉得这个社会太缺乏“利他精神”了,使自己不得不随波逐流,以保护自己;另有48%的人认为,“这是一种必然的结果,因为大家都在这么做,所以我也只好紧跟步伐喽,否则我会吃亏”;还有33%的人认为,这是“生活压力普遍过大的结果,没什么好奇怪的”;当然,也有20%的人选择了我们最想看到的答案,那就是——“有的人并不理解真正的友谊代表什么。”
更可怕的是,功利交友的现象,还出现在了校园内。比如在确定朋友关系前,先问问对方的家世背景,看看对方的父母是干什么的,而且家长也参与到了评判之中,给孩子提出建议:“这个人不能交,他是穷孩子;那个人也不能交,他父母的单位太普通了,没什么好处。”
真诚和无利
在一次课程中,为了讲述“功利心”到底是如何害人的,纽曼向人们讲了一个故事,是关于一个聪明人和傻子的。聪明人和傻子各自得到了一斤羊肉和做羊肉的配方,两个人一手拿着羊肉,一手拿着配方赶回家。但在路上,突然有一群鸟冲下来,把他们手中的羊肉都给叼走了。这显然是一件倒霉的事情,羊肉没了,损失很大。
聪明人怎么反应的呢?他气坏了,简直气急败坏,上蹿下跳,手指天空叫骂。因为他觉得自己损失了一笔钱。可是傻子的反应与他不同,傻子哈哈大笑,指着那些鸟儿说:“你们虽然抢走了羊肉,但是配方在我这儿呢。”
讲完这个故事后,纽曼说:“任何事都有得有失,如果你抱着功利的心态去看待事物,你眼中看到的就只有失;如果你像那个傻子一样,那么不管你的生活中发生什么事,你都能看到收获。”
这是很有益的启示,告诉我们必须保持一颗从容无利的心态,而不是怀着功利的情绪去为人处世。在结交朋友和寻找知己的过程中,我们就必须让自己具备这样的心态,而不是非要从对方身上得到些什么。如此一来,抱着真诚的目的,我们的心态就是平衡的。不管和对方达成什么样的关系,不论对方是贫是富,有没有利用价值,我们的情绪都不会受到影响。显然,现在全世界的交友环境都已经变得更差了,而你则需要清醒,以及坚持正确的原则。要把别人对你的付出看在眼里,要有感恩之心;感恩之心就是我们的一生中会越用越多的可以增值的财富,也是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纽带。要带着一颗真诚和无利的心态,去对待身边的朋友,你才能真正发现可以成为知己的人。
真正的友谊
什么是真正的友谊?我相信不少人对此都有不同程度的困惑。现代人似乎都有许多“朋友”,像在社交平台上每天聊天的那些人,还有工作、生活中的各种关系,似乎都能纳入“朋友”的范畴了。事实上呢?显然不是这么一回事。
我在几年前有一位客户,名字叫作海森。海森是很著名的古董商人,经常来往于亚洲、欧洲和美国,结交了大量的人。所以,他是一个自认为有许多朋友的人。直到有一次,他去参加一个客户的葬礼,惊讶地发现这个人到场的所有朋友,加起来只有5个人。当他回来把这件事讲给我听时,我一点都不感到奇怪,因为这也是我对他的看法。
我说:“相信我,海森先生,将来参加你葬礼的人不会比这多。请原谅我的无礼,但事实可能就是如此。”
海森有些不高兴:“为什么?”我说:“因为在我看来,你没什么朋友,就算把我勉强加进去,也超不过3个。”
海森张大了嘴巴。他开始替自己辩护:“喂,李,你太不了解我了!我的朋友简直到处都是,你想看看我的记事本吗,想看看我的通信录吗?全部写得满满的,足有几千个联系电话。而且我每天都要和至少20个以上的人见面、吃饭、聊天……”
我马上打断他的话:“不,海森,这不叫朋友,只能称为社交应酬,或者说商业会面,因为你做这一切的目的是为了古董,为了你的买卖,因此他们不算朋友。”
他这时有些丧气了:“难道有功利目的交往的都不叫朋友?”“对!真正的友谊,他们的来往首先是无利的,否则他们都不可能称作朋友,更不能被视为知己。”你看,友谊是用来做什么的呢?它必须和你的生意区分开。凡是因为生意走在一起、并以生意为基础维持交往的,都不可能算作我们朋友的一部分。假如你想在这类人中寻找没有功利色彩的知己,我想你一定找错了地方。
1.友谊不可能被考验:如果你准备考验一个人,看他是不是你的朋友,那么你什么都不用做了,他一定不是你的朋友。
2.友谊不能随便拿来利用:凡是一有机会就利用对方的,绝对不是朋友关系,而只是利益关系。
3.友谊不能帮助你做不正当的事:如果有人愿意帮你做违反法律或者突破伦理下限的勾当,他也不是你的朋友,你们之间也称不上是知己关系。
在和朋友的相处中,你用什么样的心态接近别人,别人也会用同样的心态接待你。
我偶尔会看到某些有钱人犯下幼稚的错误,但大多数富家子弟并非傻子,难道不是吗?出没于各种名流宴会的那位旧金山西装男,最后还是掉进了自己挖下的陷阱。据一位常年在旧金山进行富人交际俱乐部逸事收集和社交数据收集的调查员说:
“他在不久之后就中了一个‘赛车俱乐部老板独生女儿’的圈套,那本来是他设计好的一场香艳饭局,结果却被几个人绑到市郊的偏僻之处,把他身上的信用卡和现金抢劫一空,还强迫他写下了50万美元的欠条。”
不管是男是女,我们评价一个人的最大标准,是他的内心世界一定要丰富。他可以没有财富、地位和才华,但他一定要有迷人的性格、宽广的胸怀和对理想坚定不移的追求。在我看来,这样的人就是可以结交的。如果在小时候就遇到了这种人,一定不要错过,他可以成为我们合格的“小伙伴”。
投资朋友的原则
尽管朋友和客户(利益关系)之间无法完全割裂——这是显而易见的,许多真正的朋友正是从客户关系而来,比如我和史密斯有长达20年的友谊,也有一些人,他们既是互相合作的客户,又是有着相同价值观的朋友。不过,我仍然会反对混淆两者的界限,因为上述情况总是见于少数,而不具有普遍性。
我们不能想当然地定义朋友关系,虽然谁也不清楚自己最好的朋友会在什么时候出现,以及出现时他是什么身份。重要的是我们如何投资朋友,怎样在和他们之间确定一些不能逾越的原则:
第一,不要利用朋友达到自己商业的目的。第二,不要为了做朋友而付出商业的代价。第三,不要在朋友之间公私不分。
这“三不”原则其实是在告诉我们,朋友可能来源于任何地方,持有任何身份。你可能会在客户中获得他们,也可能在某个酒吧、院校或商业机构的讲台上见到他们第一面。但是,无论时间、地点和身份如何变化,你都要区分开生意和情感,不能将两件事情混在一块。
比如,史密斯现在是我的朋友,但在一开始他是我的合作伙伴时,我并没有准备把他发展成为我的朋友。我怀着单纯的商业目的与他交往,没有夹杂任何功利之心。而在现在,当我们一起工作时,我也没有把他视为朋友,只是当作一个工作伙伴。只有下班后,我们才会恢复朋友身份,一起找个地方喝一杯。
这三项原则是十分重要的,决定了我们的朋友观,以及朋友如何看待和是否尊敬我们。因此,当你的生活中出现一些功利的家伙,怀着某些“不良目的”向你靠近时,你也应该知道怎样应付他们,那就是:永远不要把他们列入你的朋友库,直到他们改变这种态度。
◎必须远离这些人
一个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他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会染上这个环境的颜色,并浸润相同的“环境性格”。同理,我们跟什么人交往,就会或多或少地沾染上一些他的特点,受到他不同程度的影响。
所以,选择最亲近的朋友,是有很多的标准需要遵循。同时,设置一些红线也是必然要做的事情。有些人可以深交,而有些人则必须“离他八丈远”,不要让他走入自己的生活,否则会成为你的关系网中的定时炸弹。在一次课堂上,我向参与者提了一个颇难回答的问题:“假如一个朋友生意失败后染上了毒瘾,败光了家财,总是找你借钱。你出于对朋友的关心,偶尔接济他。但这种帮助显然是有限的,你也希望他尽快恢复对生活的信心,但一天天过去了,丝毫看不到好转的迹象。然后他又来找你借一笔钱,你若是借给他,他会拿去买毒品;不借,他可能去自杀。我只给你们两个选择,借还是不借?”
台下有70名听众,沉思片刻,有40%的人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不借。”他们的原因大体雷同——如果朋友混到这种地步,就不值得再做什么朋友了,否则一定拖自己下水。朋友应该代表积极的符号,而不是阴暗的地狱使者。
很对,我赞赏这个回答。但也有20%的人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他们害怕朋友真的干出自杀的傻事,不想让他丧命,所以两难之际,还是借给他这笔钱为好。有一位女听众落泪说:“我曾经有过类似的经历,因为我回答了No,永远失去了那位朋友,虽然没有失去生命那么严重,但她在我的生活中消失了,我们再也没有联络过。所以,我不想再体验到这种不被人信任和倚重的感觉,这很让人丧气。”
女孩的想法的确有“人道”的一面,可是我也很丧气听到这样的回答。因为我觉得,过于心软地对待一些“不适合成为朋友”的人,对自己造成伤害的概率几乎是肯定超过这种“遗憾”的概率的。有些人你必须拯救并和他们建立更牢固的关系,而有些人你却要保持头脑清醒,尽量不要与之发生什么纠葛。
消极堕落的人
无论现状如何,一个人只要意志坚定、积极进取,加上付出相应的努力,他就一定能成功。哪怕他现在身无分文,只要他的心灵是富裕的,朝着目标去奋斗,那么他早晚能成为一个富人。
消极堕落的人是怎么样的呢?他们自己不知上进,还想把别人也拖下水,让朋友与他一起吃喝玩乐、享受生活,而不是一起奋斗做番事业。这些人是交不得的,因为他是扯你后腿、毁掉你人生的人。
你要想获得成功,首先就必须远离这种人。年轻人初入社会,对人分辨力不足,经验欠缺,往往会结交上一些不务正业的死党,因此是尤其需要注意的群体。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向一个失败者学习,你不但一无所获,还会变得像他一样。他不但自己态度消极,还一定要破坏你迈向成功的计划,好像他生下来就是专门为了破坏别人的生活而存在的。看到积极进取的人,他就感觉不爽,非得让别人和他一样才行。
不要和那些不求上进、思想消极的人交往。因为你会不知不觉地受到他们的消极观念的影响,慢慢地放弃自己的雄心壮志。这其中包括那些在你努力时对你冷嘲热讽的人。记住,凡是说你一定做不成某件事的人,都无法成为你的密友,更不能和他们走得太近。经常听取这种人的意见,是有害无益的。
口是心非的人
口是心非的人第一个特点是说谎,许下承诺做不到,还一点不在乎,连声抱歉也不说。第二个特点就是虚伪,嘴里说一套,背地做起来又是另一套。你不知道他到底在想什么,所以这种人是比较可怕的,既不能当客户,更不可视作朋友。现实中,他们也很难交到真正的朋友。
而且,这样的人通常是极端自私的。一旦你们反目,为了他自身的利益,什么狠心的事情都干得出来。他会毫无顾忌地伤害你,直到你向他妥协,满足他的要求。
贪小便宜的人
贪小便宜的人不管干什么都是目光短浅,为了蝇头小利不顾长远利益,出卖朋友自然也是很容易做出的事情。他们交朋友的第一原则,就是看你能不能给他好处,特别是立竿见影的“实惠”。如果不能,对不起,立刻就对你冷眼相视,不理不睬。这种人往往先取得你的信任,然后提出要求,不断地让你帮他的忙,占尽你的便宜。毕业于哈佛商学院的葛瑞丝说,她在学校时交过一个闺密就是这号人:“总在一起吃饭时突然说忘带钱包,让你帮她付账,然后就当没发生过这件事,从不还钱。大学三年,替她垫付的饭费超过了数千美元,可以买辆二手车了。”大学毕业后,葛瑞丝果断地与这位超级爱蹭饭的“密友”切断了联系。她说:“以我对她的判断,再结交下去,她早晚抢走我的男朋友,是的,这种人干得出来。”
没错,只要你不加防备,他们能干出任何事,占尽你的便宜。对这类人,我的定义是:披着朋友的衣服,附在善良人身上的“吸血鬼”。
言而无信的人
有些人喜欢花言巧语,获取他人的信任,但却言而无信,所说的话十次有九次都是假的,根本不会兑现。他们说谎就如同家常便饭,从不脸红,也不会有心理负担。而且失信以后从来都不告诉你一声,也不说声抱歉。这种人是无药可治的,无法成事,且害人不浅。与他们相交,只会骗你,绝不会有半分帮助,因此应当远离。
不孝敬父母的人
试想一下,一个连自己最亲近的人都不尊敬的家伙,他会对一个朋友好吗?孝敬父母、善待新人是基本人伦,也是我们评判一个人是否值得交往的前提。假如你发现一个人存在这方面的污点,不用再做考虑,对他关闭你敞开的大门。
有暴力倾向的人
有暴力倾向的人容易冲动,欠缺理性思维,同时又不能及时控制自己的行为,因此十分危险。他们在富有争议的事情上不但缺乏建设性,反而可能火上浇油,所以是最不能拿来当知己的人,也是不可深交之人。
只会消耗你的人
远离消耗你的人,也不要去消耗别人。有的人经常欺骗朋友,也经常消耗朋友。你可以被这种人欺骗2次,但第3次还上当那就说不过去了。我们要给朋友改正错误的机会,但却不是可以无限次欺骗的。
有的人喜欢消耗朋友——没事就让你过去帮忙(其实他一个人可以搞定);缺钱就找你要(你并不欠他钱,而他却理直气壮);你的生活精力大部分都被他牵制,就好像是为了他活着。他有摆不平的麻烦,都需要你去处理。如果有人给了你这种感觉,那你就要小心了,别再跟他来往,至少要保持足够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