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57700000003

第3章 先秦:文明曙光(3)

从外部形势上看, 王朝与王畿的制度日趋周密。诸侯大都是姬姓, 与王室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 异姓诸侯则多是周王室的姻亲功臣, 他们名义上都受王封, 并须经过固定的封建仪式, 表示他们为天子的屏藩。天子与诸侯的关系, 最少在理论上,有很清楚的规定。

什么是宗法制

“宗法” 是以家族为中心, 根据血统的远近区分嫡庶亲属的一种等级制度。它萌发于商周时期, 成熟于西周、春秋时期,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 几经演变。在商代, 宗法制出现了以子继父为主, 并有了直系旁系、嫡庶、大宗小宗之分。到了西周、春秋时, 宗法制度趋于完善, 明确了嫡长子的优先继承权, “立子立嫡之制” 成为了宗法的核心。

大宗, 为嫡长子孙一系, 是宗族或家族的合法继承人, 即“嫡传”, 其余子孙为小宗。二者的概念是相对的, 如周天子的王位是由嫡长子世袭, 是天下的大宗, 余子分封为诸侯, 对天子来说是小宗; 诸侯的爵位也由其嫡长子世袭, 在本国为大宗, 余子分封为卿大夫, 对诸侯来说又是小宗; 卿大夫的爵位亦由嫡长子世袭, 在本族是大宗, 余子为士, 对卿大夫来说自然又是小宗。这样一来, 一个国家变成了诸个有血亲关系的兄弟小国。

宗法观念对我国传统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微子与箕子

微子是殷朝帝乙的长子, 帝纣的同母兄。商纣即位后, 统治黑暗, 不务国政,淫逸奢侈。微子多次进谏, 纣都不听。于是, 微子离开了殷朝。

箕子是纣的亲属。纣王最初制作象牙箸时, 箕子就悲叹道: “他现在制作象牙箸, 将来就一定还要制作玉杯; 制作玉杯, 就一定想把远方的稀世珍宝占为己有。

车马宫室的奢侈豪华也必将从这里开始, 国家肯定无法振兴了。” 由于纣王淫逸无度, 箕子进谏, 纣王仍不听。有人说: “可以离开了。” 箕子说: “做人臣的向君主进谏, 君主置之不理, 便离他而去, 这是张扬君主的恶行, 哗众取宠于百姓, 我不忍心这样做。” 于是箕子披头散发、假装疯癫做了奴隶。并隐居弹琴聊以自慰, 人们传颂他的曲子为《箕子操》。

王子比干也是纣王的亲属, 看到箕子进谏, 君主不听, 去做了奴隶, 就说:

“君主有罪过, 而不能用死直言规劝, 百姓将受害, 那百姓有什么罪呢?” 于是, 就直言进谏纣王。纣王大怒道: “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个窍, 真是这样吗?” 于是, 纣王杀死比干, 挖出他的心来验证。

微子说: “父子是骨肉情, 臣主是义理连。所以父亲如果有过错, 儿子屡次劝说不听, 就应随之而号哭; 人臣如果屡次规劝, 君主不听, 那么从义上讲, 人臣应该远离君主了。” 于是, 太师、少师就劝告微子离去, 微子便远行了。

周武王讨伐纣王, 战胜殷朝, 微子手持自己的祭器来到军门。他露出右臂, 两手绑在背后, 左边让人牵着羊, 右边让人拿着茅, 跪在地上前行求告武王。于是武王就释放了微子, 恢复了他原来的爵位。

武王封商纣的儿子武庚禄父, 让他来继承殷朝的祭祀, 并派管叔、蔡叔辅佐他。

武王灭殷朝后, 便去访问箕子。箕子向他讲述了一番治国的道理。武王非常欣赏, 就把朝鲜封给箕子。后来, 箕子朝拜周王, 经过故都殷墟, 感伤于宫室毁坏坍塌、禾苗丛生, 箕子十分悲痛, 想大哭一场, 但不行; 想小声哭泣, 又感到近于女人的性格, 于是触景生情吟出《麦秀》诗。诗中说: “麦芒尖尖啊, 禾苗绿油油。那个小子啊, 不和我友好! (麦秀渐渐兮, 禾黍油油。彼狡僮兮, 不与我好兮。)” 所谓小子, 就是纣王。

殷的百姓看到这首诗, 都为之泣下。

武王驾崩后, 成王还年少, 周公旦代理行政掌握国家政权。管叔、蔡叔怀疑周公旦, 就与武庚作乱, 想攻打成王、周公。周公借用成王的命令诛杀武庚、管叔,放逐了蔡叔, 又让微子管理殷地, 以继续殷先祖的事业, 并作《微子之命》告诫他,国名为宋。微子本来就仁义贤能, 代替武庚后, 殷的百姓十分拥戴他。

寓言中的“宋人”

先秦寓言中的愚人形象可大致分为四类: 迂腐机械者, 幼稚无知者, 自以为是者, 冒失蛮干者。在我们看到的一些寓言故事中, 宋国人经常是被嘲弄的对象, 如宋人“守株待兔”、“揠苗助长”、“智子疑邻” 等。在寓言里, 宋国人为什么多受嘲弄呢?

愚人中宋人居多的主要原因是: 宋国不是姬姓国, 宋人又是亡国奴。

原来, 商朝被周灭亡后, 周王将商朝贵族徙于宋, 即今商丘一带地区, 是为宋国的源起。周朝的百姓都看不惯这些往日横行乡里、鱼肉百姓的权贵们, 于是就编造了大量的故事讽刺他们。因此, 宋国人就成了人们攻击的目标、嘲弄的对象。这些故事互相传诵, 最后以寓言的形式流传下来。宋国为殷人之后。故先秦的寓言, 要讽喻劝告, 常拿亡国后人来说事, 在那种激烈的政治斗争的环境下,用意深远。

周公与礼乐文明

周武王是周朝的建立者, 可惜不久病逝, 他尚在襁褓的儿子继位为成王, 由周公摄政。

周公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 以忠厚仁爱著称。为了全力辅佐成王, 管理百废待兴的国家, 他让儿子伯禽代替自己到封地曲阜去做鲁公, 自己留在朝中主持大政。

周公告诫伯禽说: “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 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低了。然而我起身恭敬地接待士人, 还担心失去天下的贤人。你到了鲁国,千万不要以国君的身份看不起人。”后来, 管叔、蔡叔(他们也是武王之子, 周公的兄弟) 联合商纣王之子武庚发动叛乱, 周公便奉成王之命出兵讨伐, 打败了叛军, 处死了管叔, 杀死了武庚, 放逐了蔡叔。收服了殷商的遗民, 封康叔于卫国, 封微子于宋国, 用来接续殷的祭祀。

又用两年时间平定安抚了淮夷。诸侯都归服, 尊周王室为宗主。

周公恪尽职守, 日理万机, “一日三吐哺, 一日三握发”, 意思是连吃饭和洗头的时间都没有, 经常被事情打断。

成王长大了, 周公便把政权交给成王, 由成王临朝执政。周公又面向北回到臣子的位置, 依旧恭恭谨谨。所以, 周公是仁德的楷模, 是儒家的先驱。

周公为周朝制定了一系列典章制度, 在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在周公的政绩中, 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制礼作乐”, 就是令孔子顶礼膜拜、梦牵魂绕的礼乐文明。

孔子讲到“礼”, 指出夏商周三代的承袭与变化, 特别强调周公的创造性贡献。

他说: “周监于二代, 郁郁乎文哉, 吾从周。” 反映了他对周公制礼作乐的崇拜, 经常自命为当代的周公。因为他对于春秋时代的“礼崩乐坏” 极为不满, 他的名言“是可忍也, 孰不可忍也”, 就是对“礼崩乐坏” 的愤怒。

周公制定的礼乐制度, 是处理等级社会上下贵贱之间的人际关系的伦理规范。

到了春秋时代, 诸侯要侵犯天子的权益, 不再把这种礼乐制度放在眼里, 诸侯僭越自己的身份, 用天子之礼; 卿大夫僭用诸侯之礼、天子之礼。一切都乱套了。无怪乎孔子要高喊: “是可忍也, 孰不可忍也!”这并非孔子的迂腐。周公“制礼作乐” 带来了社会的稳定, “礼崩乐坏” 必然带来社会的动乱。俗话说: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我们先来分析一下“礼” 的本质。“礼” 的起源是以贫富分化、等级分化为前提的, 反过来“礼” 的形成又稳定了贫富分化、等级分化的社会秩序。因此, “礼”并非“礼节”、“礼貌” 那么简单。“礼” 的本质是“异”, 即差异, 用来显示社会中各等级之间的差异。也就是说, 贵与贱、尊与卑、长与幼、亲与疏的各色人等之间, 必须遵守各自的行为规范, 用来显示贵贱、尊卑、长幼、亲疏之间的差异, 绝对不可混淆: 贵者有贵者之礼, 贱者有贱者之礼; 尊者有尊者之礼, 卑者有卑者之礼; 长者有长者之礼, 幼者有幼者之礼; 亲者有亲者之礼, 疏者有疏者之礼。这样就形成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的上下尊卑关系, 人人必须遵守, 不得有所逾越。如果大家都遵守“礼”, 那么这个社会的运行就非常有序了; 如果违背了“礼”, 就是“僭越”。所以孔子要说: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但是一个社会只讲差异, 不讲和同, 社会就无法和谐。因此周公在“制礼” 的同时又“作乐”, 使“礼” 与“乐” 相辅相成, 或者说相反相成。“礼” 讲究差异,“乐” 则讲究和同。“乐” 当然是音乐, 但是它超越了音乐, 带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社会色彩。“乐” 的功能是, 以音乐节奏激起人们相同的共鸣情绪——喜怒哀乐, 产生同类感, 仿佛“四海之内皆兄弟”。

《乐记》说: 如果君臣上下一起在宗庙中共同聆听音乐, 就可以达到“莫不和敬” 的效果; 如果同族老小一起在乡里共同聆听音乐, 就可以达到“莫不和顺” 的效果; 如果父子兄弟在家庭中聆听音乐, 就可以达到“莫不和亲” 的效果。总起来说, “乐” 的功能就是使君臣之间、父子之间显得“和合”, 万民之间显得“附亲”,增加凝聚力、亲和力。因此“礼” 与“乐”, 亦即“异” 与“同”, 两者缺一不可,否则社会就会失衡。

周公实在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 深谙治国之道, 既强调差异, 又注意和同,“礼” 和“乐” 不可偏废。一言以蔽之, 这就是礼乐文明的精髓。周公是儒家的始祖。没有儒家, 中国传统的文明可能是另一种精神状态。所以孔子要梦见周公, 称赞说: “郁郁乎文哉, 吾从周。”中国源远流长的礼乐文明不能全盘否定,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 它仍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周代诸侯的等级

周初大分封之后, 形成了为数众多的同姓和异姓诸侯。这些诸侯有出身、功勋、实力等的不同, 他们之间自然有等级差异。周王室将诸侯分成五个等级,其相应的爵位分别称: 公、侯、伯、子、男。

公, 主要有三种情况: 一是先王之后, 如舜之后称陈胡公, 夏之后称东楼公, 宋之后称宋公等, 都是先王之后而为周所褒封的; 二是周王畿内的诸侯, 如周公、召公; 三是与周王室关系特别密切的, 如虢公、虞公。

侯, 主要是大国诸侯, 如齐、鲁、卫、晋、燕、陈、蔡等。

伯, 主要是小国诸侯, 如曹、原、毛、郑等。

子, 主要是蛮夷之君, 如楚、吴、越、邾、莒等。

男, 主要是华夏小国之君, 如许。一说子男是同一等级。

西周人的生活

西周社会与商朝一样, 仍是由贵族、平民、奴隶三大阶级构成的。与商代不同的是, 西周各阶级内部有更细的等级划分, 等级制度的色彩尤其明显。

西周的贵族包括周王、诸侯和卿大夫等。卿大夫是对从政贵族的统称, 卿和大夫有别, 执掌军政事务的贵族称为卿, 一般的从政者则称为大夫。

西周是宗族统治的鼎盛时期, 宗族体系十分发达, 整个社会如同一个大家族,通过分封制的形式建立起来, 以宗法制作为维系的纽带。天子的权力是上天授予的,诸侯国是由天子分封的, 卿大夫的采邑则是由诸侯分封的, 天子、诸侯、卿大夫之间有天然的血缘关系和政治婚姻关系, 既是亲戚又是君臣, 自然就形成了下级贵族臣服上级贵族、全体贵族臣服天子的政治隶属关系, 表现出鲜明的等级色彩。

贵族的生活是当时生活的重心。诸侯公卿向天子, 卿大夫向诸侯, 以及家臣向卿大夫表示敬意的朝会礼节, 占贵族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 团体的意识一部分由此形成。

此外贵族最喜欢战争, 这些场景在《诗经》中都有反映。不打仗时, 就猎兽或行射礼。两者可说是战戏。

斯文一点的生活是宴会, 虽然宴时的情形并不一定很斯文。宴饮的场面, 在《诗经》中多有描写, 以《小雅?宾之初筵》之一章最为生动。诗的大意是: 宾客就席,揖拜有礼; 笾豆成行, 佳肴丰盛; 酒醇且甘, 饮而舒心; 悬钟设鼓, 献酬频频。箭靶张立, 弓已满弦; 对手赛射, 比试高低; 中者为胜, 败者罚饮。艺术地呈现了宴饮之礼。除咏战争、田猎、射礼、宴会的诗歌外, 最普通的就是情诗与时事诗。

战国前, 贵族才有姓氏, 贵族男子称氏, 女子称姓。因为“姓所以别婚姻”,“氏所以别贵贱”。贵者称氏, 贱者则以职业概括之。如庖丁、匠石、优孟, 这些职业名后来才成了姓, 当时只是通称。

氏同姓不同者, 婚姻可通; 姓同氏不同者, 婚姻不可通。“礼不娶同姓”, “父母同姓, 其出不蕃”。因为“姓” 起着“别婚姻” 的作用, 贵族男子又不称姓, 故女子称姓特别重要, 为了给待嫁或已嫁的同姓女子加以区别, 就形成了对女子的特殊称呼: 或是在姓前加排行, 如孟姜、伯姬、叔隗; 或是以夫家的采邑、谥号为前缀,如晋姬、武姜、文嬴。

贵族的生活由“礼” 支配, 不似庶民的只有“俗”。男女婚姻, 生子女等等都有固定的礼法。贵族子弟受教育, 礼也是很重要的课程, 如“七年(岁) 男女不同席,不共食”; “八年(岁), 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 必后长者, 始教之让”; “十有三年(十三岁), 学乐诵诗, 学射御” (《礼记·内则》)。成年加冠, 有冠礼。女子受各种妇礼的教育, 成年后并行笄礼。

成年的贵族有享受一切政治权利的机会。除少数由王侯受封土的之外, 很大一部分贵族都能谋得官职。至于贵族死后的丧礼与祭礼, 尤其繁复隆重, 他所享受丧葬规格要与他的身份相适应。贵族由生至死都受礼的支配。

封建时代, 除少数的权力阶级外, 大多数都是被统治的庶民。他们几乎都是佃奴或佃农, 农业是当时政治社会的基础。庶民中的少数经营商业与工业。庶民的生活不是个人的, 甚至也不是家族的, 而是集团的。

这一点, 从《诗经·豳风·七月》中可以窥见: 农奴一年到头辛苦劳作, 上头又有田官监督、公子剥削; 收获了粮食, 要聚集起来送到贵族的仓库; 农事既毕, 还要为贵族统治者猎取野兽, 经办酒宴; 当这些劳役完成后, 他们才能聚在一起享受难得的欢愉。《诗经?魏风?硕鼠》中写道: “硕鼠硕鼠, 无食我黍! 三岁贯汝, 莫我肯顾。逝将去汝, 适彼乐土。乐土乐土, 爰得我所。” 正是农奴遭受贵族压迫的生活的真实写照。

庶民的婚姻也有集团的性质。《周官·地官司徒》载: “媒氏, 掌万民之判。凡男女, 自成名以上, 皆书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 女二十而嫁。……中秋之月,令会男女。……若无故而不用令者, 罚之。” 那时的人们是没有婚姻自由一说的。

贵族宴饮礼仪

贵族们不仅吃的是珍肴美馔, 还讲究吃的礼仪。贵族们宴饮时, 必须有相当数量、种类的肉食。这些肉食由厨师做好后, 要装入鼎中抬到宴饮的庭院中, 依次排列整齐, 故有“列鼎而食” 之说。列鼎中的肉再盛入一个个俎豆中, 送到每个人的面前, 供人食用。那时没有桌子, 每个人的面前铺着一张席子, 食物摆放在席上, 后世所谓“筵席”、“酒席”, 就是由此产生的。食物端上筵席, 还要按照一定的规矩摆放。据《礼记?曲礼》说, 带骨的肉偏左放, 大块的肉偏右放, 饭食放在人的左面,羹放在人的右面, 肉末和烧肉放在外首, 肉酱放在跟前, 酒放在右边。

贵族们吃饭特别是宴乐的时候, 旁边还要有人奏乐, 其中青铜的编钟是主要的乐器, 故而有“钟鸣鼎食” 之说。此外, 贵族们还有许多特殊的饮食习惯, 如《论语?乡党》中所说的鱼、肉不鲜美不食, 色不好不食, 肉割不正不食, 酱味不相配不食, 席子放不正不食, 等等。

贵族宴饮礼仪西周青铜器毛公鼎

郑周交恶

春秋初期, 列国中最早统一的是郑国。一时郑横行中原, 甚至有吞并中原的野心。

郑国, 国君为姬姓, 伯爵。周宣王二十二年(前806年) 封周厉王幼子友于郑(今陕西华县东), 史称郑桓公。周幽王时期, 郑桓公看出西周马上就要灭亡, 于是,在太史伯的建议下, 将郑国财产、部族、宗族连同商人、百姓迁移到东虢国和郐之间, 号称新郑(今河南新郑), 这是郑国历史上有名的大迁移。

同类推荐
  • 天火巨澜(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天火巨澜(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本套丛书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以一个全新角度纵览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全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上溯古代,下至公元1912年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详实,存真去伪。并由历史国学权威学者、专家最终审定。
  • 考古发现未解之谜

    考古发现未解之谜

    人类总是充满好奇心,富有求知欲望,不仅对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和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世界上许许多多的未解之谜都充满了好奇心。这是人类的心理特征,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基本动因。从地球到宇宙,从自然到历史,从科学到艺术,在这许许多多的领域中,无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未解之谜”。
  • 大唐王朝之李家天下

    大唐王朝之李家天下

    《大唐王朝之李家天下》从家族角度出发,通过多种史料还原历史细节,以通俗的笔法对大唐王朝李氏家族进行重新解读。帝王、权臣、英雄、宦官,你方唱罢我登场。李唐王朝造就的历史,无不显示出它的残酷与不可抗拒。兄弟相残、家族之争、奴才欺主……一幕幕的血腥书写着李氏家族的历史。围绕李氏家族的传承和纷争,再现大唐帝国的兴亡史。大唐王朝是让我们为之自豪的一座历史巅峰,大唐盛世的辉煌始终令我们向往。这个气势磅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帝国给后人留下了无数遐想与疑问。
  • 清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清朝十二妃

    清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清朝十二妃

    本书挑选了清代深宫对满清乃至中国的影响绝不亚于“清朝十二帝”的十二位女性。通过对她们故事的讲述,让大家准确、快捷地了解清代后妃,特别是理解她们身处于自己时代中的困境与局限。
  • 抗日之无敌强兵

    抗日之无敌强兵

    现代特种兵孙卫国魂穿抗日战场,打鬼子灭汉奸,成就无敌强兵。“我们手中有枪,腰中有剑,何以让区区三岛倭奴亡我中华。宁碎头颅,还我山河!”——孙卫国。
热门推荐
  • 闪婚厚爱

    闪婚厚爱

    【本文女主性格张扬开朗,男主温柔专情,宠文、婚后恋。】*米静,二十七岁,未婚。她家世平平,有个温馨的家,有疼爱她的爸妈。沈凌星,M集团的大股东之一,私家医院的院长,还是个官二代。他明明是黄金单身汉,把他尊贵的身份亮出来,何愁找不到老婆?!可他却总拿着普通医生的身份出来相亲,相亲十九次,只有两种结果,一种是人家姑娘看不上他,另一种是他看不上人家姑娘。而米静则是他十九次相亲的见证者,也是终结者。*她问:“又没遇到合适的?”他嗯了声,同时点了点头。她又问:“你觉得我怎样?”他答:“挺好的!”于是她说:“要不我们结婚吧?”闻言,他没有过多的惊讶,反倒很爽快地点头,“好,我们等会去领证。”*【最动人的爱情是千回百转后,她终于在最成熟的年华,遇见了最美好的他。】@他是她咖啡店里的常客,一开始,她并没有特别注意他,因为店里的女生经常提起他,所以潜移默化中她对他有了些微了解。他喜欢喝蓝山咖啡,经常相亲。其实,她自己也经常相亲,不过,她不是自愿的,而是被她家妈妈逼的。有一天,她遇到了个难缠的相亲对象,刚巧,他坐在邻桌,情急之下,她拉着他做挡箭盾牌。又有一天,大学同学的婚礼上,她遇见了他,也遇见了前男友和当年他们感情中的第三者。而面对“第三者”的挑衅,她拉着他冒充自己的男朋友,解了气,也破了财。…他们都是大龄青年,都被家人逼着频繁相亲,而且他们相亲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结婚,因此,他们一拍即合,闪婚了。【片段一】某晚,米静带沈凌星回家吃饭。晚饭过后,米静和沈凌星一起下楼。“你.”被沈凌星突袭强吻了,米静眼睛瞪得大大的,一脸错愕。“别动,妈在看呢。”沈凌星紧紧抱着米静,在她耳边温柔低语。“我妈?她在哪里?”“在阳台上。”沈凌星朝不远处的黑色轿车瞥了眼,看到米静前男友扭曲的面部表情后,眼眸划过一抹亮光。
  • 我们的医生2

    我们的医生2

    第二本《我们的医生》终与读者见面了。第一本《我们的医生》是2005年年底出版的。两本书是同样的38万字,同样的体例和厚薄,堪称孪生姊妹。那是2002年的一天,香港爱国华侨、联邦制药董事局主席蔡金乐先生正式委托我完成他的一桩多年未了的心愿——“写写我们优秀的医生”。这么多年我始终忘不掉那双恳请的眼睛,那里面装着半个世纪的秋凉,凝重的没有一丝飘忽不定。就在那一刻我深信这双眼睛里看到的事情一定是大事情。
  • 财富背后的传奇

    财富背后的传奇

    在这个世界上,人人都向往财富,但是人人都清楚要获得财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为拥有大量财富的商界精英,他们是如何成功的呢?他们如何赚到第一桶金?他们如何妙算计赢得优势?他们如何忍辱负重走出事业的低谷……
  • 兽神战记

    兽神战记

    但是在这浩瀚的宇宙之中也有很多同地球一样可以有生命的星球——那就是美斯星球!一个充满魔法的世界,一个魔兽纵横的星球,征服了整个“猎户空间”!,从异世——到洪荒——到古代——到现在——他,宇宙初开,一个强者争霸的国度。一个最远古最古老的神,经历无数的坎坷,无数的星球也随之诞生,当然地球也在此之中
  • 相公岂敢把我弃:王爷恋上下堂妻

    相公岂敢把我弃:王爷恋上下堂妻

    大户小姐,好吃懒做,骄横跋扈,进门就被丈夫休掉的合法妻……本是超能力少女,无奈穿越成王爷下堂妻,没功夫怨天怨地,坚持就是胜利。看超聪慧下堂妻如何智斗阴险后妈,脚踢狡诈小三,虏获美男心!天上下雨地上流,你不爱我我不愁。小姐聪慧又美丽,相公岂敢把我弃。(*^__^*)
  • 重生巨星之宠翻天

    重生巨星之宠翻天

    【女王归来,男主强大腹黑,一对一,极宠文】她和同父异母的姐姐容貌有五分相似,命运却半分不同。姐姐是掌上明珠,天之骄女,粉丝无数的“天使”女星。她却只能活在暗处,替家族替姐姐做一些见不得人的事,直到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被家族抛弃乃至落海而亡。谁想她竟能重生到命运转折那天。逆旅归来,她不会再为家族去偷那传说中手可通天的暗夜帝王的东西,而是凭借从小练出的强大身手,娱乐圈中翻云覆雨,夺回原本该属于她的一切,让那些得罪过她的人尝尝永坠地狱的滋味。***精彩片段***片段一:唐家和姐姐不是对眼前被称为“暗夜帝王”的男人又敬又畏怕得要死吗?“认识我吗?”她唇角微弯,用那张化妆后和姐姐愈发相像的脸,对满脸冷漠的人冷冷一笑,毫不客气地欺上那据传手腕强势,却从小身体羸弱的男人,一把将他推倒在了沙发上。“…蝴蝶很美。”男人却突然动容,修长的手拂过她肩头若隐若现的紫色蝴蝶,“你的眼睛更美。”“该死!”她竟忘了自己肩上的蝴蝶,是“天使”姐姐绝不会有的东西。…一夜之后,无暇香肩上的紫色蝴蝶,突然出现在某化妆品最新的海报上,红遍全球。片断二:“她柔柔弱弱的模样,挺适合演执扇宫女的,不是吗?”某女微笑,看向自己曾经的姐姐。“这……”副导演皱眉,临时换角,换掉的还是个曾经有点名气的女星,不太合适吧。下午正式开拍的时候——“您说的真是太对了,越看她越适合执扇宫女……”副导演凑上去讨好地指给她看,那个站在角落里的小小执扇宫女,正红着眼睛装着可怜。此时她是倾国倾城的皇后,而昔日红遍全国的清纯玉女,却自始至终,只是一个半脸不露的小宫女。副导演看着她唇角露出的淡淡笑靥,悄悄伸手抹了把汗,中午电话里那个冷漠却充满威慑的男子声音言犹在耳:“让她不开心,这个剧组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片断三:“吻戏删掉。”“…好。”“拥抱删掉。”“…”“牵手,不准。”“…那我和他干脆隔三米对戏好了!”“甚合我意。”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爱情到处流传

    爱情到处流传

    “母亲”和“四婶子”围绕“父亲”有了一场较量,这场较量,表面不动声色,暗里波涛汹涌,这是一种太沉重的平和,作为悲哀的胜利者,“母亲”耗尽一生的力气。“父亲”的文化和“四婶子”的风姿是很协调的,是很靠谱的一种互相吸引。“母亲”“危”中不用费尽心思寻“机”,需要做的只是在游离着的爱情逼迫自己时告知:我们都是被绑缚的女人,女人何苦为难女人。“母亲”和“四婶子”都是刚强,隐忍的,“母亲”继续苦心经营着这份爱情,“四婶子”用终生逃离的方式也在远远守卫着自己的爱情。
  •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

    本书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艺术成就很高。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都教授荐书:聊斋志异。
  • 大富豪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富豪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创造财富需要智慧,需要胆略,每一位大富豪的历史,都是具有传奇色彩的。世界上著名的大富豪,他们不但为自己创造财富,同时,也为人类创造财富,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经济飞跃的一股不可缺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