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57700000019

第19章 魏晋南北朝:民族交融(3)

所谓门阀, 有门与阀两层意思, 门即门第、门户, 阀即阀阅、功劳。门阀即门第等级。门阀讲究地望, 即宗族的籍贯。以地望别姓氏, 以地望别贵族, 是当时社会等级结构的一个外部特征。例如, 西晋士族高门王氏, 有太原王氏与琅琊王氏之分, 当时太原王氏累世身居高官, 成为首屈一指的高门; 到了东晋, 琅琊王氏有开国之功, 历任宰辅, 一跃而为侨姓士族之首领, 第一流的高门。这两个王氏的区别就在于地望。

门阀政治的腐朽性在于, 士族高门的子弟, 只要凭借显贵的家世, 不必凭借自己的才能, 就可以稳稳地做上高官。琅琊王氏、太原王氏、陈郡谢氏等莫不如此。

王遐出身于太原王氏家族, 仅仅因为他的“华族” 出身, 使他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光禄寺的高官。庾冰出身于颍川庾氏家族, 他自己不无得意地说: “因恃家宠, 冠冕当世。” 仅仅凭借门第, 当上了宰相。至于琅琊王氏中王导这一支, 从东晋到南齐,一直官运亨通, 身居高位, 所谓“六世名德, 海内冠冕”, 当宰相的接二连三。

这就是说, 只要是士族高门, 甚至是白痴也可以出任高官。因此带来了严重的弊端: 一方面, 高级士族凭门第而不必凭才能就可以坐至公卿, 于是不思进取, 终日沉湎于清闲、放荡的生活, 而不关心政治, 拒绝担任繁杂而辛苦的工作; 另一方面, 只要门第不垮, 荣华富贵唾手可得, 养成了高级士族在王朝更迭的斗争中畏葸退缩, 明哲保身, 甚至见风使舵, 随声附和。

士族高门为了维护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特权, 不仅把持官场, 不让寒门庶族插足,而且在婚姻上也有严格限制。士族高门只能和士族高门通婚, 如果和圈外人士通婚,就被看作婚姻失类——门不当户不对。因此士族高门非常重视家谱, 讲究郡望, 谱学成了一门新兴学问。

然而, 门阀政治在南朝逐渐显露颓势。士族腐朽不堪, 不能担任武职, 庶人出身的人便以武职为升官的阶梯。南朝的四个开国皇帝——宋武帝刘裕、齐高帝萧道成、梁武帝萧衍、陈武帝陈霸先, 都是庶族出身, 先掌握军权, 而后夺取政权。庶族出身的皇帝自然要提拔庶族官员作为自己的辅佐, 因为士族没有处理实际事务的能力, 只能担任清闲之职享受高官厚禄。

进入南朝以后, 低级庶族出身的皇帝不断起用具有真才实学的寒士和庶人, 通过各种方式削夺名门士族的力量, 努力强化和延伸皇权。高门士族集团日益感到威胁的严重存在, 遂以强化士庶界限来保护自己。他们本来就具有排他性, 这时几乎成了一个对外封闭的社会集团。

《宋书》记载, 当时社会士庶杂居, “虽比屋邻居, 至于士庶之际, 实自天隔”。士庶不相往来, 不相交结。那时候, 一般庶人若想取得士人同意加入士流, 可以说是绝对无望的, 连皇帝也毫无办法。《宋书·蔡兴宗传》记载这样一件事: 中书舍人王弘受到宋文帝的喜爱。王弘很羡慕士人的地位, 要求皇帝帮忙。文帝出主意说: “你想当士人, 就得硬着头皮拜访王球一次。如果他答应了。问题就没有了。

你去他家, 可以说是奉圣旨而来的。” 王弘把来意刚向王球说完, 王球扇子一挥, 回答十分干脆: “你不能入士流!” 王弘据实汇报, 文帝说: “我对此事也没办法了!”萧齐时, 出身寒微的纪僧真当上了中书舍人, 齐武帝力排众议为之辩护说:

“人生何必计门户? 纪僧真堂堂, 贵人所不及也。” 纪僧真却有点心虚, 向皇帝吐露真心说, 自己是出身低下的武官, 今日升任高官, 乞求成为士族。齐武帝回答说,做士族的事, 皇帝也不能决定, 必须自己去找士族商量。纪僧真去拜访姓江的士族,遭到蔑视, 丧气而归。

梁武帝时, 侯景从北齐归降梁朝, 向梁武帝提出, 要同南朝的名门望族王、谢两家联姻, 梁武帝劝诫说, 王、谢两家的门第太高了, 你还是同门第低一些的家族联姻吧。

士族的排他性、封闭性, 不但表现在对庶族上, 而且在其内部也有体现。弘农杨氏, 汉代四世三公, 西晋时期仍是士族领袖。杨氏后人杨佺期自己认为他家的门第最高, 不管是北方南渡的士族, 还是南方土著的士族, 都无法与之相比。可是士族集团因他家过江较晚, 便否认了他的士人资格。

士族的排他性、封闭性和他们在社会中享有的特权关系极大。他们害怕别人染指、瓜分正在日益缩小的既得利益, 故而把圈子画得很小, 界限弄得十分严格。高筑壁垒, 深掘鸿沟, 目的是为了自卫。

士人避讳和谱学兴盛

东晋南朝时, 士族阶层十分讲究名讳。说话时必须避免说出长辈的名字和与名字同音的字来。当时, 士族高居于社会各阶层之上, 享受着超级特权待遇。

为了显示和维护优越的地位, 士族比起历代的大族人家更重视家讳。名门华族之家皆修有详尽的谱牒。谁的谱牒知识丰富, 谁就可在同士族交往中, 如鱼得水, 备受尊重。刘宋名相王弘曾以“日对千客不犯一人讳”, 被时人传为美谈。

在避家讳的问题上, 士族的原则性很强, 来不得一点含混。东晋末年, 士人王沈到另一名门桓玄处赴宴。席间因为酒冷, 王沈提出把酒温一温, 不想主人忽然放声大哭起来, 鼻涕眼泪满脸都是。王沈在那里, 坐也坐不住, 走也走不了。

原来王沈触犯了桓玄父亲桓温的名讳。

一代英杰宇文泰

宇文泰, 字黑獭, 作为统帅, 他十分尊重将士们的感情。同时他开始整顿军纪,禁止士兵骚扰百姓。宇文泰以身作则, 不蓄私财。凡战利品, 他分文不取, 全部分赏部下。对于自己身边的人, 宇文泰要求严格。宇文泰治军奖惩分明, 不徇私情,很快使得军队面貌一新。全军上下, 逐渐形成了令行禁止、秋毫无犯的良好军纪。

大统元年(535年), 宇文泰在长安拥立北魏宗室元宝矩为魏文帝, 与高欢在洛阳的傀儡魏孝静帝相对抗。于是, 北魏分裂成东魏、西魏两个政权。西魏的实权掌握在宇文泰那里。

宇文泰实力的壮大, 引起了高欢的注意。大统三年(537年) 九月, 高欢得知宇文泰出潼关占据弘农, 便亲率二十万大军从蒲津渡黄河、涉洛水, 到达许原。他要截断宇文泰的归路, 进而占据长安。摇宇文泰听到消息, 立即放弃弘农, 回师渭水, 扼住了通往长安的要道。经过侦察, 他发现处境不妙, 必须在高欢渡过渭水之前, 同敌人决战, 否则局面将不可收拾。但是双方力量相差悬殊。宇文泰所率的西魏军不足万人, 援军虽已征集, 然而时间紧迫, 远水无法救近火。要以一万之军对高欢二十万大军, 许多将领担心寡不敌众。宇文泰分析形势说: “目前的危险是耽搁时间。如放高欢入长安, 人心不安,我们将一败涂地。现在高欢远来疲敝, 人生地疏, 立足不稳, 是我们打败他的最好时机。” 他命令全军备好三日粮草, 然后渡过渭水, 悄悄在东魏军驻地六十里外的沙苑, 扎下营来。

在沙苑, 宇文泰主持了战前的军事会议。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 一个大胆的作战方案制订出来了。这就是, 扬长避短, 不同敌人在平原上交锋。沙苑东十里有个叫渭曲的地方, 是一片芦苇茂密、土地泥泞的河滩, 将西魏主力背水埋伏在这里,以鼓声为号进行伏击战。宇文泰则亲率少数人马担负引诱敌人的任务。

高欢果然中计, 这一仗, 高欢共损失八万余人, 各类武器、铠甲十几万件。这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沙苑渭曲之战。战争的胜利巩固了宇文泰对关陇的统治,真正奠定了东、西魏分立的局面。

同高欢一样, 宇文泰也是北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作为西魏的真正统治者,他先后颁布了“中兴永式” 和“六条诏书”, 努力革除北魏末年泛滥起来的官场贪污受贿之风, 注意缓和民族矛盾, 鼓励和发展生产, 适当减轻百姓的负担, 使满目萧条的关陇地区重现勃勃生机。他还适应西魏兵源不足的情况, 创立了府兵制。

府兵制借鉴了鲜卑族早期社会的部落兵的特点, 鲜卑人最初的社会形态是氏族部落, 士兵都有血缘关系, 服从本族的族长, 因而特别团结, 特别能战斗。但后来,随着鲜卑人进入中原, 融入了大量汉人, 而且汉人的数量远大于鲜卑人, 血亲的纽带不复存在, 部落兵就走向衰亡了。宇文泰为了加强这支军队的凝聚力和便于控御,采用了魏初部落兵的组织方式。他设置了八位柱国大将军, 以比拟魏初的“八部大夫”。宇文泰又以魏初鲜卑部落联盟时的社会组织情况, 塑造他的各支府兵。他命令各军主帅, 凡鲜卑人皆恢复原来的复姓, 汉人由他赐给鲜卑姓。其下属士兵皆改姓主帅的鲜卑姓, 一如魏初的氏族旧制。宇文泰企图用氏族的血缘纽带, 把他的军队团结起来。虽然这种人工制造出来的氏族关系, 并不能发挥部落兵所具有的血亲力量, 但毕竟大大提高了士兵的身份, 与魏末的兵户有本质的不同。同时, 它泯灭了军队中的胡汉界限, 从而避免了像东魏军队那样的民族矛盾和冲突。

府兵制的兴衰

到了隋文帝开皇年间, 府兵制与均田制结合了起来。当时规定: “凡是军人, 可悉属州县, 垦田籍账, 一与民同, 军府统领, 且依旧式。” (《隋书·高祖纪》) 至此, 府兵不再和民户分籍, 兵农已经合一。这就使府兵制和均田制更好地结合起来了, 府兵制成为均田制上的军事制度。

府兵制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 府兵在唐初具有较强的战斗力, 他们是军队的骨干。不过由于府兵制依赖于均田制等经济制度的有效实行, 随着唐朝经济的发展和土地兼并程度的日益加深, 府兵制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不复存在, 从前备受尊重的府兵们有的竟沦为了权贵役使的仆从。所以府兵制在隋唐的时候仅在前期得以有效实行。到唐玄宗统治时终于被废除。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在河南洛阳市东郊一片郁郁葱葱的长林古木之中, 有一座被称为“中国第一古刹” 的白马寺。这座2000多年前建造在邙山、洛水之间的寺院, 以它那巍峨的殿阁和高峭的宝塔, 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游人。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方营造的第一座寺院。它的营建与我国佛教史上著名的“永平求法” 紧密相连。相传汉明帝刘庄夜寝南宫, 梦金神头放白光, 飞绕殿庭。次日得知梦为佛, 遂遣使臣蔡音、秦景等前往西域拜求佛法。蔡、秦等人在月氏(今阿富汗一带) 遇上了在该地游化宣教的天竺(古印度) 高僧迦什摩腾、竺法兰。蔡、秦等于是邀请佛僧到中国宣讲佛法, 并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 跋山涉水, 于永平十年(67年) 来到京城洛阳。汉明帝敕令仿天竺式样修建寺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 遂将寺院取名“白马寺”。

中国的佛教来源于印度。佛教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 后被尊为“释迦牟尼”, 意为“释迦” 族的“圣人”。公元1%世纪前后, 佛教开始传入中国。东汉明帝曾派人去印度求佛法, 抄回佛经42章。在洛阳城外修建白马寺安置西域僧人, 成了中国内地第一座佛教寺院, 在东汉桓、灵二帝时, 西域僧人安世高等来洛阳翻译佛经, 从此佛教各派经典开始被陆续翻译介绍到中国。

佛教刚传入中国时, 人们只是把它看作神仙方术的一种, 只有一些社会上层和少数贵族信奉它, 社会影响不大, 也没有汉人出家为僧的。外来僧人也常常依靠巫术、咒语等手段来传播佛教。三国时, 有僧人康僧会来江南传播佛教, 得吴地统治者孙权等人信奉, 佛教由此开始在南方流传。

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 中国社会陷入了连年不断的战祸之中。长期的兵甲相交, 民不聊生, 百姓朝不保夕。连那些门阀士族也常常感到世事多变, 日月无常。

在这种情况下, 渲染人生苦难、诸法无常的佛教教义, 特别容易被人们接受。因此佛教在这一时期有了迅速的发展。魏晋时期玄学盛行, 老庄思想在士大夫中十分流行。此时大乘佛教中的般若学, 用玄学的语言, 以老庄玄学思想来解释大乘佛教空宗学说, 受到门阀士族和士大夫阶层的欢迎, 于是玄学和佛学合流。佛教在社会上得到更加迅速的传播。

东晋时, 有僧人释道安, 以当时流行的玄学义理来解释佛教教义, 并用他所理解的玄学化的佛教教义来指导佛学研究和佛经翻译, 成为当时有名的佛教学者之一。

他组织和领导了佛经翻译工作, 提出了一些译经时应当遵循的原则。他对当时流行的汉译佛经作了初步整理, 编纂了佛经目录, 还为僧侣团体制定了共同生活的法规仪式, 为后世的佛教徒所遵循。

释道安的弟子慧远长期住在庐山, 聚集僧众, 讲授佛学, 著书立说。他极力调和佛学和传统名教之间的矛盾, 努力协调佛教和封建统治者之间的关系。并提倡死后转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净土信仰, 被后世尊为净土宗初祖。他所领导的庐山僧团成为当时中国南方的佛教中心。

公元401年, 有西域僧人鸠摩罗什来长安译经。鸠摩罗什在长安草堂寺先后译出佛经300余卷。他所翻译的《般若经》《法华经》《大智度论》《中论》等, 对中国佛教的发展影响极大, 当时的长安成了中国北方佛教的中心。东晋时, 僧人法显西行印度取经, 历时十几年, 著《佛国记》。

南北朝时期, 佛教由于得到统治者的支持和扶助, 发展很快。此时印度佛教各派经典基本上都已传入了中国, 中国僧人对佛经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他们各以所学及研究心得传授徒众, 从而形成了以专门研究某部经论为主的学派, 这些派别的形成和发展为隋唐佛教宗派的成立打下了基础。

南朝僧人竺道生不拘旧说, 大胆提出, “一切众生, 悉有佛性”, 皆能成佛之说。认为一切众生在成佛问题上都是平等的, 包括“一阐提人” (佛教指善根断绝,十恶不赦的人) 也不例外。在宗教修行方面他还主张“顿悟成佛” 的说法, 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北方, 北魏太武帝由于崔浩、寇谦之的劝说, 在公元446年下令灭佛, 以表明自己是华夏正统。这是佛教在中国流传过程中遭到的第一次沉重打击。但此次灭佛并未彻底实行, 太武帝去世不久, 佛教又在北方恢复, 并以更快的速度发展。

北朝佛教以修功德为主, 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修造寺院, 建立佛塔, 开窟造像。闻名于世的中国三大石窟(敦煌、云冈、龙门), 都是在这一时期前后开始雕凿的。

隋唐时期, 是中国佛教发展的全盛时期。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了空前发展。隋唐统治者都十分重视佛教的社会作用, 希望以佛教去稳定民心, 维护他们的统治秩序。隋文帝统一中国后, 对佛教大力护持, 曾多次下诏在全国建立寺塔, 立寺度僧, 组织翻译佛经。因此隋代30多年间, 佛教在全国发展很快。

同类推荐
  • 晋冀鲁豫根据地史研究

    晋冀鲁豫根据地史研究

    本书的出版发行,开创了晋冀鲁豫根据地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打开了晋冀鲁豫根据地史研究的新页面,填补了晋冀鲁豫根据地史研究的空白,有着创新性的意义。更为突出的是在大力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重温历史,重温太行之路,对我们进行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清初三大疑案考实

    清初三大疑案考实

    ,剥开裹挟在历代档案、史料中的重重迷纱,慎密考证了一直为民间广为流传的“太后下嫁”、“顺治出家”和“雍正即位”这三大疑案。寻求历史的真相,本书为《太后下嫁考实》、《世祖出家事考实》、《世宗入承大统考实》三部分组成。孟森先生以史家之严谨,极富趣味
  • 唯我独尊之二止干戈

    唯我独尊之二止干戈

    一个四岁的顽皮幼童突然被这个世界上唯一宠爱他的母亲抛弃。失去母爱庇护的帅望,带着自己沉重不堪的身世之谜时刻行走在生与死的边沿。他的童年过早地结束了,四岁,就结束了。从此开始的人生里,太多的疼痛、折磨甚至阴谋考验着他的善良和机智,他不断面临各种选择,在巨大的痛苦里挣扎的帅望,还能不能保持他天性的纯良和真诚呢?
  • 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天火巨澜(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天火巨澜(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本套丛书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以一个全新角度纵览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全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上溯古代,下至公元1912年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详实,存真去伪。并由历史国学权威学者、专家最终审定。
热门推荐
  • 纯纯妻子天才宝

    纯纯妻子天才宝

    他是宝宝,她变成了他的秘书,初次见到妈咪的总裁时,揪着他的衣领说:“不要骂我笨蛋,对总裁没有什么好感,走错房间,之后的亲子活动,导致了自己都不知道孩子的爸爸是谁?她和他的相遇,却对他有了新的改观,你要懂得尊重员工。他突然觉得这个女人,六年前,很有趣,一夜怀上子,想要把她留在自己的身边。”在那一瞬间,还出谋划策,第一天上班就被骂,帮爸爸追妈咪。因为她的害怕,门都没有。宝的他,为了留住宝宝,自然是不会善罢甘休。想辞职,不惜一切离开自己的家。开始和那个男人玩猫捉老鼠的游戏……
  • 中国小吃搜索引擎

    中国小吃搜索引擎

    夜幕降临,街头巷尾的小吃摊点都开始生火开业,扯出的电灯将路边映得一片明亮,豌豆黄、炒板栗、龙须糖、爆肚儿、羊肉汤、担担面、火烧、臭豆腐、云吞等,鲜吞四溢:临街露天地里坐着。怀揣着人在旅途的感觉,而对着当地的美食。一种怀旧的感动荡漾在杯中:呛人又亲切的炊烟在身边缭绕,异乡的吆喝此起彼伏,这次第,怎-个梦字了得!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悬在半空中的天堂

    悬在半空中的天堂

    本书记录了北大女生四年大学丰富的经历,她所接触的世界、所接触的人物、所遭遇的事件,有每个大学生共同的经历,同时,作为最高学府北大的学生,又有她特殊的经历。故事情节精彩纷呈、人物性格各具特色:世事看透的学长,为何放荡不羁?诗人般情怀、但神经质的清华自动化雪莱,为何四年荒寂于清华园?单纯简单的剑桥交流生丁强,又会有怎样的情感遭遇?文坛黑马,为何写出满纸宁静?北大高干高枫身患癌症,相恋多年的女友会做出怎样的抉择?大四,工作、读研、出国,他们又该何去何从?
  • 何必一往情深

    何必一往情深

    这二十多年、似乎没什么特别的可取之处、唯有执着。小的时候隔壁的小男孩抢了我的玩具,愣是追杀了他五个小时,追得他求饶才心满意足的拍拍屁股回家长大后,喜欢上一个人,掏心掏肺把所有所最好的都给他,改变自己的去迎合、却弄得自己满身伤痕累累。有的时候,都怪自己太过执着、人又何必要一往情深。小说交流群348036258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做有担当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的权利与义务

    做有担当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的权利与义务

    共产党员能否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和有效履行自己的义务,关系到党员先进性的发挥,关系到保持党的纯洁性,关系到党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发挥,也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党员权利与义务,才能充分行使党员权利,有效履行党员义务,才能真正把党员的各项“权利”与“义务”落到实处,培养合格党员,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有力地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 飘渺天刃

    飘渺天刃

    横纵五公里的皇城,巍然而立在皇城中心的主殿天威宫,琉璃金瓦都会度过夕阳而闪着金光,通往天威宫主殿有一百三十六个阶梯,全都是由千里之外的大理候运贡而来。
  • 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好看系列)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好看系列)

    叙事艺术的时尚化表达,是王钢作品最受儿童读者欢迎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王钢小说呈现了今天儿童生活的时尚性的一面,而且用很新鲜的、具有当下气息的语言准确地表现了校园生活和儿童内心。王钢的时尚化表达,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是用幽默的场景和夸张而富有情感冲击力的语言来展现形象的特征。二是小说里每一个小角色的性格和语言都是很独立性的,作家给每一个孩子都画下了一幅喜剧化的脸谱。值得注意的是,王钢意识到了儿童生活时尚化的一面,将这种时尚化加以艺术的呈现,给予审美的观照,赋予爱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