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的西陵峡中,有一条小溪,名叫香溪。香溪一年四季清亮碧绿,宛如翡翠。在高出香溪河近百米的河岸上,有一个安静的小山村,坐北朝南,俯瞰群山绿水,视野极为开阔。村门左立一根八米高的图腾柱,右横一面石壁,上题“昭君村”三个大字。石壁上还刻着唐代诗圣杜甫的诗句:“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静静流淌的香溪河、宛如世外桃源的昭君村,都与一个人有关。她就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这里就是她的家乡。
王昭君,名嫱,约公元前52年出生于西汉南郡(今湖北兴山县)宝坪村。
据说,香溪的得名与王昭君有关:王昭君天生丽质,每天都要到离家不远的小溪边洗脸,每当这时候,河里的小鱼都惊艳于她的美貌,暗自羞愧不如,灰溜溜地沉到了水底。天空中成行成列飞行的大雁也惊叹于她的气质而乱了方阵,一些大雁甚至忘了舞动翅膀,纷纷从高空中掉落地面。这就是成语“沉鱼落雁”的由来。王昭君常年在这条小溪里洗脸,溪水渐渐有了芬芳之气,香传千里。人们就把这条小溪叫做“香溪”。
王昭君不仅容貌出众,而且天资聪颖,琴棋书画,无所不精。王昭君特别喜欢音乐,家里几乎是天天琴瑟不断,歌声悠扬,好不热闹。
昭君17岁那年,汉元帝派宫廷画师毛延寿到全国各地挑选美女入宫。毛延寿是个贪婪成性的小人,借机搜刮民财。当他来到兴山,听说王昭君姑娘生得美丽动人,于是便来到昭君家里相看。
毛延寿一见王昭君,不禁暗自惊叹道:世间竟有这般绝色天仙。于是,毛延寿乘机向昭君父母索要钱财,以作为向皇帝推荐的筹码。
昭君心性高洁,性格执拗,她宁可不进宫,也不同意毛延寿的要求。毛延寿恼羞成怒,心生一计,提笔在昭君画像右眼下点了颗丧夫落泪痣。王昭君的容貌顿时大打折扣。而皇帝挑选妃子都是先看画像再见人。就这样,昭君姑娘一进宫就被打入后宫,一待就是三年。
当时,西汉王朝北方盘踞着强大的匈奴部落,汉匈边境经常发生战争,人民备受痛苦。从汉高祖刘邦开始,数次从汉宫挑选宫女嫁匈奴单于为妾,向匈奴求和。公元前52年至公元前48年,匈奴发生争权内乱,匈奴王呼韩邪求助汉朝,在汉朝帮助下,呼韩邪夺取了匈奴权位。
公元前33年春,呼韩邪想与汉朝进一步友好,于是他来到长安,要求与汉室通婚。汉元帝心中欢喜,满口答应了呼韩邪的请求,下令从在后宫待诏、尚未取得嫔妃身份的“良家子”挑选一位合适女子嫁给呼韩邪。
后宫宫女虽然众多,但是她们长期生活在气候宜人、物产丰富的中原大地,舒适惬意,谁也不愿远离故土,嫁与异邦外族,在寒风刺骨、居无定所的塞外去过一辈子艰苦的游牧生活。
这时候,有一个宫女挺身而出。她深明大义,为了民族和睦,不使汉匈两族再起战乱,决心以个人之苦换取百姓之乐,“自请掖庭令求行”,担当“和番使者”的角色。她,就是昭君姑娘。
汉元帝当即下令召见王昭君。昭君一出场,满朝文武顿时为之倾倒,只见她亭亭玉立,光彩照人,确有“沉鱼落雁”之美。
汉元帝也大吃一惊,深感后悔,想把昭君留下,但为了取信匈奴,只好忍痛割爱,把昭君嫁给呼韩邪。呼韩邪欢喜若狂,对汉朝千恩万谢。呼韩邪当即封王昭君为“宁胡阏氏”(阏氏,是王后的意思),意思是从此得安宁。汉元帝也改元“竟宁”,意为边境安宁。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改元是国家政治生活中一件大事,可见“昭君出塞”意义非凡。
事后,汉元帝越想越气愤,派人取美人图核对,发现了毛延寿的欺君之举,下令杀了毛延寿。
王昭君自知一年半载难得再回中原大地,便要求在出塞前回家看望自己的父老乡亲。汉元帝同意了。在香溪河畔住了大半个月,王昭君终于要启程出塞了。这时候,香溪河畔的桃花已盛开,千树桃花纷纷撒在昭君姑娘坐的船上,再又落到溪水中。船行花动,船停花止。触景生情,王昭君热泪长流,滴在花瓣之上,转眼间化作五彩缤纷的“小鱼”,后被当地人称为“桃花鱼”。这小鱼有粉红的、乳黄的、洁白的,说也奇怪,五颜六色的桃花鱼能感知春天的信息。每到三月桃花盛开时,该是昭君回乡省亲的时候,桃花鱼就出现了。桃花凋谢时,那是昭君出塞和亲的时候,香溪河里的桃花鱼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公元前33年,在一个天高气爽的日子里,昭君告别故土,登程北去。临行前,汉元帝赐给她锦帛二万八千匹,絮一万六千斤及黄金美玉等贵重物品,并亲自送出长安十余里。战马嘶鸣,白驼奋蹄,毡车辘辘,彩旗招展,队伍缓缓地行进在从长安至五原郡(今包头)的驿道上。队伍当中的一辆毡车上,王昭君怀抱琵琶,玉指轻弹。那行云流水般的琴声,在广袤天地间流淌着,给苍茫的草原平添了几分生气。
王昭君肩负着汉匈和亲之重任,别长安、出潼关、渡黄河、过雁门,历时一年有余,于次年初夏到达漠北,受到匈奴人民的盛大欢迎。
在塞外,王昭君入乡随俗,过着住穹庐、衣毡裘、食畜肉、饮酪浆的游牧生活。王昭君与匈奴人民友好相处,教妇女纺纱织布和缝纫技术,传播农业技术,并且将汉元帝赐给她的嫁妆赠送给匈奴人民,使他们大开眼界,促进了汉匈人民经济文化的交流。至今,在塞外草原牧民中还流传着“王昭君与奶茶”的故事:
话说王昭君远嫁匈奴呼韩邪后的一个早晨,呼韩邪与昭君相对而坐。呼韩邪给自己倒了一碗牛奶,昭君则从陪嫁箱中取出湖北家乡的茶叶,给自己泡上一杯浓茶。
呼韩邪问:“你的茶水好喝吗?”
王昭君说:“当然。我们中原人祖祖辈辈喝的就是这个。你尝尝?”
呼韩邪喝了一口,说:“真香!就是有点苦!你也尝尝这个。”说着,指了指自己碗中的牛奶。
王昭君轻轻地抿了一口,说:“好喝,就是有点腻。何不将它们合起来试试。”
夫妻俩于是将奶和茶掺在一起。北方天气冷,于是又在炉子上煮了煮。一会儿,蒙古大帐里芳香四溢。一喝,香而不腻,滑而不苦,而且可以充饥。
从此,草原牧民就有了每天早上起来煮奶茶的传统,有了蒙古民族流传至今的传统食品:奶茶。
公元前31年,即昭君出塞两年半后,呼韩邪病逝,其前妻之子继位。按照匈奴的收继婚习俗(即父死妻其后母),昭君应该再嫁呼韩邪前妻之子,这与汉族伦理观念是互相抵牾的。所以昭君上书汉成帝(时元帝已死)请求归汉。汉成帝接到昭君求归的上书后,敕令她“从胡俗”。昭君从大局出发,以两族利益为重,忍受委屈,尊重匈奴族的风俗,珍惜汉匈得来不易的友谊,打消了归汉的念头。王昭君为促进汉匈友好关系发展,又一次选择了深明大义。
王昭君可能死于哀帝年间(前6年—1年),享年50岁左右。王昭君死后葬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大青山下的黑水河之滨,遥看南方故土。墓地至今尚在,据说入秋以后塞外草色枯黄,唯王昭君墓上草色青葱一片,所以又叫“青冢”。杜甫“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的诗句即写此。
关于青冢,有一个说法:青冢并不是真正埋葬王昭君的地方,而是她的衣冠冢。在今天的包头、鄂尔多斯等地,还有不少昭君墓。历史学家翦伯赞在《大青山下》中是这样说的:“王昭君究竟埋葬在哪里,这件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多的昭君墓。显然,这些昭君墓的出现,反映了内蒙人民对王昭君这个人物有好感,他们都希望王昭君埋葬在自己的家乡。”“在大青山脚下,只有一个古迹是永远不会废弃的,那就是被称为青冢的昭君墓。因为在内蒙人民的心中,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王昭君出塞后50余年,汉匈边境安宁,牛肥马壮,人民安居乐业,一派祥和、繁荣的景象。王昭君为发展民族友好,贡献之大,影响之深,在中国古代民族史上是不多见的。尽管《后汉书?南匈奴列传》对王昭君的生平记载只有寥寥数笔,但是王昭君的事迹却口耳相传,影响久远。历代以昭君出塞为题材的诗歌流传下来的有700余首,其中包括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王安石、司马光、耶律楚材、郭沫若、曹禺、田汉、翦伯赞、费孝通、老舍等名家的诗作,与之有关的小说、戏曲、民间故事等也非常多,足见昭君出塞和亲对于后世影响的巨大与深远。
但是,自古以来对昭君出塞的评价也是众说纷纭,评价各异,如杜甫咏道: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李白写道: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李、杜二人都对昭君出塞寄予无限的怜惜与感叹。
也有人谓昭君出塞无关民族和解,未能起到止戈息马的作用,如“延寿丹青本诳君,和亲犹未敛胡尘”,等等。
但是,后世大多数人还是认为王昭君出塞结束了汉匈百年战争,维护了两个民族50多年的和平局面;促进了汉匈经济文化交流,加快了匈奴的文明进步;促进了汉匈之间的联系,加速了民族融合。所以,大家称王昭君为和平使者,她出塞和亲,功在当代,惠及子孙,谱写了我国历史上一段民族团结的佳话。元代诗人赵介认为王昭君的功劳,不亚于汉朝名将霍去病。清代女诗人郭润玉赞道:“琵琶—曲干戈靖,论到边功是美人。” 周恩来总理盛赞王昭君是“发展中华民族大家庭团结最有贡献的人物”。
昭君出塞,需要何等的骨气和勇气,这是大丈夫之气,这是英雄之气,不仅许多女子自愧不如,也让许多男儿汗颜。20世纪30年代,民族英雄***将军曾拜访昭君墓,写下了“懦夫愧色”这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董必武也为昭君赋诗:“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董老高度评价了昭君出塞的历史贡献,并对历代文人借昭君而发泄的不满予以有力的抨击。从此,王昭君一抹满脸的泪水和愁云,以一个愉悦的民族团结使者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的共同心愿。
1979年,著名戏剧家曹禺发表戏剧《王昭君》,曹禺认为:“数千年来,王昭君的真实面目却一直埋没着。她的功绩被人们遗忘了,抹杀了。在历代无数的诗人、画家、作家的笔下,王昭君的容貌始终被泪水所遮盖。”因而决心要抹去王昭君的泪水。因此,曹禺笔下的王昭君,就是一个欢欢喜喜的王昭君。
后人提起王昭君,总会莫名地想起一句话:“这世间,只有女人的胸襟,可以融化战争的刀林箭丛与铮铮铁蹄。” “担当生前事,何计身后评”,王昭君已经完成了她的历史重任,魂归青冢,昭君出塞,是喜耶?是悲耶?任由后人评说。
(刘玉堂张硕)